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长度、时间、重量等基本量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比较能力。
•培养幼儿的测量和记录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长度的量一量•时间的量一量•重量的量一量3.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掌握使用尺子、天平和钟表进行测量的方法。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4. 教学准备•尺子、天平、钟表•各类物品,如铅笔、本子、鞋子、苹果等•黑板或白板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并让幼儿观察不同长度、不同重量和不同时间的物品,引发他们的思考。
•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分享关于长度、重量和时间的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2. 探究活动活动1:长度的量一量 - 准备不同长度的物品,并请幼儿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让他们描述哪个物品更长、哪个物品更短。
- 提问探究:在大班的同学中,是否有哪个同学的手指比较长?如果有,请让幼儿进行比较,并找出手指最长的同学。
活动2:时间的量一量 - 展示不同时间的活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活动持续的时间。
- 让幼儿使用钟表指针进行时间的测量,并帮助他们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
- 提问探究:在一天中,早上、中午和晚上哪个时间活动持续的时间更长?活动3:重量的量一量 - 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并请幼儿使用天平进行称重。
-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让他们描述哪个物品更重、哪个物品更轻。
- 提问探究:在大班中,是否有哪个同学的体重比较重?如果有,请幼儿进行比较,并找出体重最重的同学。
3. 拓展应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应用的活动,如测量课桌的长度、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和测量身边的物品。
4.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中,幼儿通过参与具体的测量活动,提高了对长度、时间和重量的认知能力。
他们在观察和比较中培养了分类和排序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使用尺子、天平和钟表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量一量》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关于设计测量的一堂活动,自然测量是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绳子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的,本文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师优秀教案《量一量》,仅供参考,快来看看吧活动目标1.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道路的远近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探究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同伴合作的快乐,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道路的远近并表达测量结果。
活动难点: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活动准备黑板道路图6张幼儿记录表6张记录笔6支雪糕棒若干水彩笔若干活动过程一、问好导入。
(一)教师情景导入,出示黑板上的路线图阳光明媚的一天,丽丽小朋友要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他们准备从家里出发走路过去,现在丽丽面前一共有三条路线,你们帮她看看哪条路最近?二、交流谈话刚刚你们是用眼睛来判断道路的远近,这样的方法叫目测法。
除了目测法,我们能借用身边的哪些东西来测量路的远近呢?三、分小组初步尝试测量(一)向幼儿介绍黑板上的测量记录表。
(二)向幼儿介绍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雪糕棒),做到首尾相连,不留缝隙。
(三)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测量,协商分工后进行道路测量并记录。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测量过程。
(四)幼儿分享交流经验及记录结果。
四、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及交流分享情况进行小结。
(一)教师小结集体问:你们用雪糕棒测量出那条路最近?哪条路最远?(二)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每一组的记录表,为什么同样的测量工具,同样的路,最后测量出来的数字会不一样呢?(三)师:有可能是测量方法出现了问题,我们请萌萌小朋友上来测量一下看看。
(注:建议邀请答案出错的幼儿演示测量方法)五、再一次验证测量(一)建议教师请幼儿验证数据出错的路线,或者有意识提醒幼儿重点验证出错的路线。
(二)教师再次分发统计表,请幼儿用再次进行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详细内容为《量一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测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测量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测量卡片、教具模型等。
2. 学具:每组一张测量卡片、直尺、卷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板,提问:“这个纸板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引导幼儿思考。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教具模型,讲解直尺、卷尺的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测量卡片,讲解题目要求。
(2)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测量,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一张测量卡片,进行测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测量成果。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量一量2. 内容:(1)测量工具:直尺、卷尺(2)测量方法:一端对齐,沿着物体边缘滑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1)测量桌子、椅子、书本的长度。
(2)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对齐物体边缘不够准确。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操作准确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测量工具——直尺,学习使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了解长度单位厘米,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测量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直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直线测量。
2. 培养幼儿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表达物体的长度。
3. 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直尺的使用方法,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
难点:准确地进行直线测量,正确地表达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教学卡片、磁性黑板、挂图。
学具:幼儿用直尺、测量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主题为“小兔子的长度挑战”的挂图,讲述小兔子们要举行一场长度比赛,引导幼儿关注长度测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直尺的结构,学会正确握尺、放置、读数。
3. 讲解长度单位厘米(5分钟)教师通过磁性黑板,展示1厘米的长度,让幼儿观察、感知,使幼儿对厘米有直观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测量卡片,示范如何使用直尺测量长度,引导幼儿注意测量方法,同时讲解如何正确地表达物体长度。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使用直尺测量家庭成员的手掌长度,并记录下来。
(2)请幼儿尝试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如书本、桌子等,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手掌长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实际测量值。
(2)物品长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实际测量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直尺的使用方法,对长度单位厘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详细内容为: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难点: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进行长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幼儿用直尺、测量卡片、彩色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物品,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么测量它的长度呢?”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讲解长度单位厘米。
(2)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操作,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测量卡片,讲解如何使用直尺测量卡片上的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比较。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直尺和测量卡片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量一量》2. 内容:(1)测量物体长度步骤:放平直尺、对齐0刻度、读数。
(2)长度单位:厘米(3)例题:测量卡片上的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直尺测量彩色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比较三支不同长度的铅笔,用“>”或“<”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答案:(1)铅笔长度:10厘米、15厘米、20厘米。
(2)比较关系:10厘米 < 15厘米 < 20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二节《量一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基本单位——厘米;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尺子的基本单位是厘米,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长度,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尺子,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排除误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教学挂图、实物模型。
2. 学具:幼儿用尺、彩色笔、测量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挂图,展示两只小兔子在比赛谁跳得远。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如何知道谁跳得远。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讲解尺子的基本单位是厘米,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如尺子要放平、紧贴物体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物模型,如铅笔,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
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操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把尺子和一些彩色笔。
教师提出测量任务,如测量彩色笔的长度,并填写测量记录表。
六、板书设计1. 尺子的基本单位:厘米2. 测量方法:尺子放平尺子紧贴物体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如书本、玩具等,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与家长一起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答案:书本长度:20厘米玩具长度:15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如开展测量比赛、探究不同物体的长度等,提高幼儿的测量技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品教案《量一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品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在教学《量一量》这一数学活动中,我们将依托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内容,重点探讨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直尺、解刻度、学习如何准确快速地量取物体长度,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直尺,解其用途,并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简单长度测量。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理解刻度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卡片、画有不同长度线条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兔量身高”故事,引起幼儿对测量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帮小兔量身高。
2. 讲解直尺使用(10分钟)展示直尺,讲解直尺结构、用途以及刻度意义。
通过示范,教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直尺。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条长度,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纸,让幼儿使用直尺测量纸上线条长度,并记录下来。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测量对方身高、手臂长度等,并记录数据。
分享各小组测量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直尺结构及使用方法。
2. 测量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幼儿测量结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直尺测量家中一件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测量家庭成员身高,并绘制身高排行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观察幼儿使用直尺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他们测量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测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针对大班,主要教授的是量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
用简单的方法来描述和测量长度。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长度的计量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用条尺等简单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过程
1.热身阶段
在开始教学之前,先进行一些热身的活动,例如让学生参加一个
长度测量比赛,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兴趣。
2.展示阶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示测量长度的方法,例如用条尺来测量纸张、书本等常见物品的长度,并以生动有趣的方
式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长度的方法。
3.实践阶段
在展示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条尺等测量工具来测
量自己身边的物品长度。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测量长度的
理解。
4.总结阶段
在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并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学生对测量长度的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也比较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学过程可能存在一些环节上的疏忽,使学生的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案(附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量词“多少”“几”,了解它们的区别。
2.能使用标准单位量大小,如:长/宽/高/深/重等。
3.能使用简单工具量一量物品的大小。
2. 教学准备:1.清晰的黑板/白板或幻灯片。
2.学生座椅后面放置桌子,桌子上放置不同大小的物品和工具,如:小球、盒子、板子、尺子、秤等。
3.准备白纸和笔让学生记录量测结果。
3. 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小盒子,问学生:“这个盒子里装了多少个小球?”。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表达出各种对大小的描述,如:3个、很多、不少等。
2.将“多少”和“几”写在黑板上,解释它们的区别。
告诉学生,当我们在询问数量时,使用“多少”;当我们描述数量时,使用“几”。
B. 实践练习1.给学生展示一只小鸟模型,要求学生使用手中的尺子量出它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2.在黑板上写下“高/长/宽/深/重”,让学生自主讲解它们的意思,并与家长一起讨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3.给学生练习机会,每两名学生一组,情景:张同学要把他的小礼品放进盒子里,他需要知道盒子的尺寸,才能选择合适的盒子。
请你和同伴一起,使用工具测量盒子的尺寸,并告诉张同学盒子的大小。
4.再次以小球为例子,让学生尝试使用秤来量测小球的重量,并记录在白纸上。
C. 讲解归纳总结1.让学生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询问学生今天学到了些什么?他们如何运用新知识?2.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今天所学的内容。
并在黑板上登录其他量词,如:小、大、轻、重等。
让学生尝试使用这些量词正确描述物品的大小和重量。
4.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是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教师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实践练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更好地理解了量词的使用和标准单位量大小等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教师的讲解时间有些长,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物体进行长度、容量、重量等量的感知和量的概念的理解。
2.练习使用量词进行简单的比较和估计。
3.培养幼儿具备量化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不同长度、容量或重量的物品,例如铅笔、杯子、水果、鸟食、土豆等。
2.单位量具,例如尺子、斗笠、秤等。
3.图片或卡片,用于量的比较和估计。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量的情景,例如买菜、吃饭等,引导幼儿思考量的概念和作用。
活动一:量一量长度1.准备不同长度的物品,例如铅笔、书、绳子等。
2.请幼儿先观察这些物品的长度,并尝试估计它们的长度。
3.让幼儿用尺子或其他单位量具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下物品的长度。
4.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让幼儿发现估计和实际测量之间的差异。
活动二:量一量容量1.准备不同容量的物品,例如杯子、碗、罐子等。
2.请幼儿观察这些物品的容量,并尝试估计它们能装多少水。
3.让幼儿用斗笠或其他单位量具进行实际量取,并记录下物品的容量。
4.与实际量取结果进行比较,让幼儿发现估计和实际量取之间的差异。
活动三:量一量重量1.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例如水果、鸟食、土豆等。
2.请幼儿观察这些物品的重量,并尝试估计它们的重量。
3.让幼儿用秤或其他单位量具进行实际称量,并记录下物品的重量。
4.与实际称量结果进行比较,让幼儿发现估计和实际称量之间的差异。
总结回顾: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帮助他们总结量的概念和量一量的方法。
2.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量的情景,例如家里的量杯、秤等工具,以及购物和用餐时的量的情况。
拓展活动:1.带领幼儿到周围的环境中,观察和量取一些其他的物体。
2.引导幼儿将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量取水果、食材的容量,以及估计步行的距离等。
评估活动:1.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长度、容量或重量的物体。
2.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卡片,并估计物体的尺寸、容量或重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能够通过测量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测量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比身高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测量这一数学活动。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直尺,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2)教师示范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测量教具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测量卡片,幼儿独立完成测量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活动(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组内成员的身高、桌椅长度等,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量一量2. 内容:(1)长度单位:厘米、米(2)测量方法:使用直尺(3)注意事项:保持直尺平稳、对齐测量起点和终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
(2)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长度,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身高:____厘米(或米)(2)物品长度:____厘米(或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测量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测量活动,如测量树叶的长度、宽度等,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量一量》说课教案

大班数学《量一量》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能够使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能够使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提高学生的测量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尺子、绳子、图片等。
2. 学生准备:铅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图片中物品的长度。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把尺子,向学生介绍尺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尺子的刻度和单位。
3. 操练(15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纸张和铅笔,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纸张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写在纸上。
然后,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换纸张,再次测量并核对结果。
4. 引导(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5.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根绳子,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写在纸上。
然后,教师让学生将绳子折叠成不同的长度,再次测量并核对结果。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一些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写在纸上。
六、板书设计:《量一量》尺子的使用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5、7、9,会正确书写和念读;2.通过量具测量活动,理解重量的概念;3.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培养观察能力;4.通过游戏的形式,发现事物的重量大小差异,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量杯、称量器、五元纸币、挂钩秤、食品教学过程:Step 1:口算绕口令引导孩子们数数唱数,唱数绕口令快乐启程。
“一只鸡,二个蛋,三个西瓜,四个糖。
五个帽子,六个葫芦,七个玫瑰,八个草。
九个花盆,十个银子,唱完了,手放下。
”Step 2:认识新数字教师出示数字牌,让孩子们集中注意,朗读数字,并带领大家一起认真书写新数字,读数并讨论其大小关系。
Step 3:认识重量单位将一些不同重量的食品放在桌子上,例如:布丁、原子棒、饼干等,通过学生猜想、预测、比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重量单位。
教师手提量杯,先示范“一勺”的重量,再请孩子们自己来“一勺”的重量。
随后,教师展示5个准确的重量单位:“一勺”、“一盆”、“一千克”、“一斤”、“一两”。
Step 4:测量游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量的游戏。
首先,把一些用食品做成的小饭团放在量杯上,让孩子猜测它的重量有多少,然后让他们称量一下,看看自己猜得有多准确。
接下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挂钟秤称量班里的五元纸币,比较不同纸币的重量大小,并观察这些纸币倒挂的现象。
Step 5:教师点评游戏结束后,教师将不同的物品摆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用他们的测量技能估算出它们的重量,并得到教师的点评。
在以上活动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和交互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肯定。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测量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5、7、9,理解重量的概念,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增强口算能力。
但同时,课堂时间略短,掌握程度有限,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并掌握重量测量的技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使用尺子和计数器测量小伙伴的身高和手长,将结果记录下来。
2. 通过量身体的活动让小伙伴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3. 让小伙伴明确大和小的概念,理解不同物品的大小和轻重。
教学准备:1. 尺子、计数器、小球、细线、图片等道具。
2. 制作分组表和记录表。
3. 课堂中准备一些矮一点、高一点的物品,如玩具车、洋娃娃等。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今日,我们有一个好玩的游戏。
大家闭上眼睛,我会随机叫几个小伙伴,然后他们要走到我的脚前。
它会告知我们谁是最高的和谁是最矮的。
2. 理解大小的概念:我给每个小伙伴发一个小球,然后让他们将小球依照大小排序。
接着,我拿来两个物品让同学对比它们的大小和重量。
他们现在知道哪个物品比较大或轻,比较小或重。
3. 通过测量身体了解大小的概念:我会给小伙伴发一条细线,让他们将这条细线绕在本身的头部、颈部、手臂、腰围、手腕等身体部位。
然后,拨出他们的身高和手长,我们会记录下这些数据。
4. 同组合作,相互测量:我会将小伙伴依照身高分为几组,并要求他们将同一组公司相互测量身高和手长。
同学完成测量后,我们将数据集中到一起,看哪个小组的小伙伴个子最高,手长最长,哪个最矮等等。
5. 回顾总结:我给孩子们呈现一幅有关身体部位的图片,他们能够说出本身的头、颈、手、脚等部位的名称。
然后,我会要求同学总结今日的学习内容:我们测量了身高和手长,并且学习了一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我们还学习了大小和重量的概念。
在第二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娴熟地应用这些学问。
教学反思: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使用身体测量来帮忙孩子们理解大小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能够精准地辨别大小和重量,特别是在将小球依照大小排序的时候,依据孩子们的认真程度适时调整了策略,让孩子从颜色和形状切入,使孩子们更简单理解。
按身高分组并负责本身的测量和记录让孩子们在小组中更好地相互合作和交流,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从助手和领导的角色中受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的概念;
2.学习使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米尺等;
2.长度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如木棍、石头等;
3.认识和测量长度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内容
导入环节
•初步了解长度的概念:什么是长度?长度有什么作用?举例子,如赛跑的终点线、标准场地等。
•导入课题:《量一量》。
引导幼儿探索物体长度的测量方式,了解如何使用简单工具测量长度。
学习环节
1. 观察物体长度
(1)通过观察物体外形大小、长度等,引导幼儿感知“长”、“短”等概念。
(2)通过观察长度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认识“长度相等”,引导语言表达:“这两个木棍长度相等。
”
2. 学习使用测量工具
(1)介绍测量工具的种类及用途,如卷尺、尺子、毫米尺等。
(2)示范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让幼儿模仿实践。
(3)把同一物品长度测量多次,以发现测量误差及逐步提高准确性。
3. 发现物品长度的单位
(1)介绍长度的单位及使用场合,如米、厘米、分米等。
(2)以示例物品为例,带领幼儿发现并记录不同长度单位的长度值。
复习环节
根据教学内容,随机出示课前测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根据所学的知识量化答案,巩固测量长度知识。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量一量》的科学探究,幼儿能够理解长度的概念、认识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式,发现长度的单位并能根据所学知识拓展应用场合,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1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15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篇1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观测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形状特征产生了爱好,荣寅宸与毛坚在争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辩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为满意幼儿的新奇心,从他们的爱好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环境创设: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测树,用语言简约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二、组织幼儿开展争论,查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伙伴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2、有没有方法知道××究竟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幼儿争论:用手环绕、尺量、绳子量……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沟通:1、粗细:〔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什么方法测量的?〔2〕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2、高矮:〔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怎么记录?〔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用钢皮卷尺径直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伙伴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
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
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相互沟通记录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篇2目标1、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对测量活动感爱好。
2、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8175f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a.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萌发对测量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用尺量一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1.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2. 测量的表格、笔和纸盒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发思考师:教师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宽有多长么?师: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的有多长有多宽,谁可以帮助我呢?(幼:尺子)师:现在请你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尺子呢?教师小结:尺子上面有数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够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师: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现在请你来数一数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数完以后请你尝试测量一下铅笔盒的长度。
量出请闭合的长是几个小格子,宽是几个小格子,并把你量出来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师:现在你已经量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教师小结:测量时尺子和被测量的物体起点要对齐,要及时做记号,继续测量。
要记住原来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几次测量的数据加在一起,最后结果就是物体的测量长度。
三、幼儿思考,提出问题师:下面请你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小朋友测量的铅笔盒的长和宽是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小结:铅笔盒的大小不同,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同。
)师:现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刚刚老师教你们的那种方法去测量别的物体了。
四、问题迁移,欣赏各种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量一量》教案精选六篇

《量一量》教案《量一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并学习记录。
2、对数学操作活动感兴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纸条、冰糕棒、筷子、毛线、彩笔等若干。
2、不同的测量工具分放在教室四周。
3、记录纸、记录笔每人一份。
活动重难点:学习正确的用自然物测量的方法。
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一、提出任务导入。
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出测量的概念。
宝宝幼儿园想做一些和咱们一样的桌子,可是不知道每张桌子该做多长,想请小朋友帮他们量一量。
二、幼儿自由探索操作,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1、请幼儿用同样长的纸条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2、教师根据幼儿测量的结果提出问题:小朋友用同样长的纸条,测量同样长的桌子,测量的结果怎么样?(结果可能不相同)为什么?3、与幼儿讨论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时纸条的一端要和桌边对齐,并在纸条的另一端做好标记。
第二次测量纸条的一端要与标记处对齐。
测量工具要放平,并记录测量次数。
)(这一环节,教师可请幼儿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以显示榜样的力量。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儿歌:头对头做标记,对齐标记放平量,量几次记几次。
5、幼儿再次用纸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6、幼儿用筷子,测桌子的长度并做记录。
(交流测量结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或幼儿完整示范正确的测量过程,幼儿通过观察说出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利用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测量方法。
)三、幼儿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分组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1、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记录要求标记出自己所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的测量情况并对个别幼儿做出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鼓励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分组探索,提供不同的测量工具冰糕棒、毛线、水彩笔等,幼儿互相合作,测量桌子长度,从中得出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篇一活动过程: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
我们也来试一下从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几步呢?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从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几步?那我们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
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从你们的小椅子还可以跨到哪里呢?四、幼儿在情境中练习用脚测量,并进行简单记录。
(1)练习用脚测量,进行简单记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看一看有谁呀?小朋友要去小动物家,还必须有一张邀请卡,就是让小朋友知道从你的小椅子到小动物家要跨几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相应的数字贴上去。
那如果我们要去第二个小动物家,应该还是从哪儿出发?现在邀请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来。
请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个去谁的家?第二次呢?好,现在我们开始吧!(2)通过提问,幼儿得出测量结果。
你去了哪个小动物家?用了几步?谁来说说你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近,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远?五、幼儿自主选择测量的距离,并进行记录。
小朋友,想想看,还可以从哪些别的地方开始吗?谁来试一试,我们把这个结果也记录下来。
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你从哪个地方开始到哪个地方结束,把它量一量、画一画,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刚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现在我们带着纸和笔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幼儿园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篇二有益的学习经验: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一量》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红沙河小学樊新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
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环境创设:
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长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粗?××有多细呢?
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法测量的?
(2)、(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
·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
·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
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
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