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的创新与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理念的創新與傳承

2009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

一、會議主旨

「一切學術思想,都是人的思想,一切文化,都是人創造的」。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既是中國和東亞傳統底下,讀書人面對宇宙自然萬物的基本態度,也是文藝復興以降,西方思想、藝術的核心關懷,無論是啟蒙運動對光明的渴求和理性的呼喚,或浪漫主義對黑夜的晦暗與神聖的探掘,莫不以人的主體能動性為出發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和科技文明的發展,激勵了思想家對於人之異化問題的思索和存有情境的揭露;而近代以來「現代性」宏觀敘事所蘊含的主體膨脹和對於理性之統合作用的過度信賴,卻也促成了當代思想對於「他者」的關注與差異的尊重,後現代、後殖民思潮於焉興起。值此學說紛陳、思潮激盪之際,關心學術發展的知識份子們,重新省思東、西方人文理念之傳承,檢視其於人文學各領域之創新、變化與實踐成果,此其時也!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之成立,旨在整合人文學界之意見,形成發展策略,以提升國內人文學術之研究水準,並研擬各項前瞻性研究議題,推動跨學門研究。基於前述宗旨,本研究中心擬於2009年5月21、22兩日,以「人文理念的創新與傳承」為題舉辦「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藉由實質的研究成果發表和學術研討,鼓勵青年學者踴躍發表論文,與同世代之人文學相關領域學者積極展開對話、交流。

二、主辦單位: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

三、會議時間與地點

1. 時間:2009年5月21、22日

2.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館一樓會議廳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會議廳﹝台大校史館二樓﹞

* 一律通訊報名,請依本欄最後一頁表格填寫後寄至:r97124004@.tw ** 相關訊息請參閱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網頁:.tw 地址:106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洽詢電話:(02)2363-9808#26、41

2009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議程

第一天﹝5月21日星期四﹞

開幕式﹝台大哲學系會議廳﹞9:30 – 10:00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秀芳教授致詞

A場﹝台大哲學系會議廳﹞

第一場、人文主義和當代詮釋10:00-12:00 主持人:陳榮華(台大哲學系)

陳宣而,介於自身傳統與異文化之間的詮釋學:高達美與賀須的比較

陳佩筠,身體、語言、平行論─德勒茲與斯賓諾沙的表現論

邱黃海,文獻詮釋與哲學詮釋的關係問題─戴震與Friedrich Ast的對比性研究

午餐

第二場、判斷力、語言和詮釋1:30 – 3:30 主持人:邱黃海(中研院文哲所)

吳豐維,康德論人:一個《判斷力批判》的解讀

蒲世豪,維根斯坦與達馬修

黃偉雄,再思翻譯的不確定性與解釋

茶敘

第三場、關懷倫理、機智美學和神話重述3:45 – 5:45 主持人: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

石致華,諾丁關懷倫理學與道德教育初探

林佳燕,三國機智美學精神

向鴻全,我把故事重說一遍:論「重述神話」運動及其意義

晚餐

B場﹝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會議廳﹞

第一場、士人、胥吏,家禮和功夫實踐1:30 – 3:30 主持人,徵詢人選:陳昭揚(師大歷史系)

林永勝,宋代士人對於工夫的兩種實踐方式─從洛學與蜀學的爭論談起

武金山,宋代胥吏在政府中的功能與地位

張文昌,揚私情以伸公義─中國中古家禮的發展

茶敘

第二場、近代台灣與殖民現代性3:45 – 5:45主持人,陳培豐(中研院台史所)

楊典錕,中日戰爭前夕的台灣武備-以《畑俊六日誌》為中心的檢討

石婉舜,劇場空間、戲劇治理與殖民計畫—以高松豐次郎的殖民地戲院事業為中心

連憲升,戰爭陰影下的「文明」之聲─日治末期台灣的音樂現代性論述

******

第二天﹝5月22日星期五﹞

A場﹝台大哲學系會議廳﹞

第一場、歷史與哲學的辨證9:00 – 10:20 主持人,徵詢人選:林明照(師大國文系)

廖欽彬,戰後京都學派的歷史哲學與「近代超克」―以田邊元與大島康正為中心

孫中曾,哲學真理與歷史真理的二重奏:胡適與傅斯年對於真理的企求

茶敘

第二場、淨土圓頓與大同理想10:40 – 12:00 主持人,徵詢人選:洪淑芬(台大中文系)

廖崇斐,熊十力論《禮運經》

施凱華,天台智者「心淨土淨」之圓頓思想

午餐

第三場、影像的虛實、差異和藝術裡的人文主義1:30 – 3:30主持人,徵詢人選:林志明(國北教大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張美陵,隨意快拍的攝影:數位生活的網絡影像

賴毅,繪畫與攝影的材質分析與比較─以「如畫風景」系列作品為例Herbert Hanreich,The ‘Telephone of the Beyond’: Nietzsche’s Critique of

Wagner’s ‘Pure Humanity and his Concept of Art’

茶敘

第四場、他者,面容與時間3:45 – 5:45 主持人:黃冠閔(中研院文哲所)

楊婉儀,萊維納斯哲學中的主體形貌

張國賢,S/M與德勒茲的時間思想

李瑜,面容與時間─對「喬康達」的一種詮釋

B場﹝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會議廳﹞

第一場、神魔、小說、晚明文化10:40 – 12:00 主持人:李玉珍(清大中文系)

林桂如,從《三台萬用正宗》論余象斗之神魔小說

劉瓊云,變質的經文─從百回本《西遊記》結尾的問題看晚明文化

茶敘

第二場、政治、藝術、修練13:30 – 14:50 主持人:蔡欣欣(政大中文系)

林智莉,遍歷諸境、磨練身心─論屠隆《曇花記》修練歷程的時空觀

汪詩珮,政治與藝術的遇合:1956年崑劇《十五貫》的光與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