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线性分析报告

测量系统线性分析报告在现代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测量系统线性分析作为评估测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测量要求。
本文将对某测量系统的线性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测量系统简介本次研究的测量系统是用于测量某种产品关键尺寸的量具。
该量具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能够在一定的测量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测量系统的分辨率为 001mm,测量范围为 0 100mm。
二、测量数据收集为了进行线性分析,我们按照预定的抽样计划,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了 10 个不同尺寸的标准件。
这些标准件的尺寸涵盖了测量系统的整个测量范围,并且经过了高精度的校准,其实际尺寸被认为是准确可靠的。
使用被评估的测量系统,由三名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对每个标准件进行重复测量,每人测量三次。
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测量数据记录在专门设计的数据表格中,如下所示:|标准件编号|实际尺寸(mm)|测量人员 A 测量值(mm)|测量人员 B 测量值(mm)|测量人员 C 测量值(mm)||||||||1|1000|998, 1002, 999|1001, 1000, 998|999, 1001, 1000||2|2000|1997, 2001, 2000|2002, 1999, 2000|1998, 2000, 2002||3|3000|2998, 3002, 3000|3001, 3000, 2999|3000, 2998, 3001||4|4000|3997, 4001, 3999|4000, 3998, 4002|4001, 3999, 4000||5|5000|4998, 5002, 5000|5001, 5000, 4999|5000, 4998, 5001||6|6000|5997, 6001, 5999|6000, 5998, 6002|6001, 5999, 6000||7|7000|6998, 7002, 7000|7001, 7000, 6999|7000, 6998, 7001||8|8000|7997, 8001, 7999|8000, 7998, 8002|8001, 7999, 8000||9|9000|8998, 9002, 9000|9001, 9000, 8999|9000, 8998, 9001||10|10000|9997, 10001, 9999|10000, 9998, 10002|10001, 9999, 10000|三、数据分析1、计算每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对于每个标准件的每次测量,我们计算其平均值。
电子天平MSA测量分析系统实施计划方案

天平MSA实施方案1.测量系统分析计划2.测试人员安排3.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一、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二、测试人员安排测试人员: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测试,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振实密度测试人员:(人数为三个)测试监督、数据收集和分析:(人数为一个)协助监督:(人数为一个)协助分析:(人数为一个)三、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3.1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测量系统内在的变异性•基于重复测量的数据,用分组后组内的标准偏差来估算•小于测量系统的总变差3.2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零件内部(抽样样本):形状、位置、表面光度、锥度、样本的一致性•仪器内部:维修、磨损、设备或夹具的失效、质量或保养不好•标准内部:质量、等级、磨损•方法内部:作业准备、技巧、归零、固定、夹持、点密度的变差•评价人内部:技巧、位置、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意识、疲劳3.3再现性(Reproductively):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测量系统中操作员产生的变异•基于不同操作者的测量数据,按操作员分组,通过组平均值的差来估。
•应扣除量具的因素(组内变差)•比测量系统总变差小3.4 造成再现性误差的潜在原因•零件之间(抽样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操作者和方法测量A、B、C零件类型时的平均差异•仪器之间: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下使用A、B、C仪器测量的平均值差异。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再现性误差通常还混有方法和/或操作者的误差。
•标准之间: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
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此记录表格为测试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而使用,以下为该表格的使用方法:使用不同重量的样本,分成三个不同测试人员,每个人分别对每一个样本进行3次测量,把每次测试的数据填写到相应的表格当中。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
测量系统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改进。
为了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
本文将就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二、目的。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计划的制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分析内容。
1. 确定测量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系统的类型,包括直接测量系统和间接测量系统。
同时还需要了解测量系统的特点,如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稳定性要求等。
2. 收集测量数据。
收集测量系统的历史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维护记录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测量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 进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
这有助于找出测量系统中存在的误差和偏差,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4. 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对测量系统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包括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情况进行检查。
只有准确的测量系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5.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改进计划,包括设备更新、人员培训、测量方法优化等方面。
改进计划需要具体可行,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分析方法。
1. 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提供依据。
2. 统计分析法。
采用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找出异常数据和偏差。
3. 实地调研法。
对测量系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它需要包括对测量系统的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
报告内容需要准确、清晰,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Ⅲ. %R&R>30%,表示该测量系统不可接收,必须加以改进。
Ⅳ.判定结果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判定栏内。
D ndc(区别分类数)
ndc应该四舍五入到整数,要能大于或等于5。
5.4偏倚&线性分析:
5.4.1基于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5个零件,确定它们的基准值,由一位评价人对每个零
件测量大于10次,零件随机抽取.将数据填入偏倚/线性分析表。
5.4.2计算零件偏倚,分析偏倚与基准的线性关系
5.4.3判别与原因分析:偏倚受控及具有线性关系则可以接受
5.4.4 A当偏差过大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B当系统为非线性时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A1标准或基准值误差B1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A2仪器磨损B2仪器磨损
A3操作不当B3标准量具误差
5.5稳定性分析:
挑选3-5个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观察其随时间变化偏倚的总变差。将数据填入
稳定性分析表。如变差受控则接受.如有超控或周期性变化则查找分析原因直到受控为止。
5.6 MSA分析相关记录之保存应依照《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记录
6.1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WI-W-139-01
1.目的
为决定过程中量测器具是否适当,借用量测系统分析(MSA)量化量具、操作者和产品之变
异,制订此规范操作管理依据。
2.范围
包含所有质量控制计划所控制的或客户要求的量测仪器分析作业。
3.职责与权限
3.1各部门:搜集分析量测系统所需的资料。
3.2品管部:分析量测系统。
4.名词定义
4.1 R&R分析: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再现性是指同一种量具同一位操作者,当多次量测相同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IATF16949)

修改记录1.目的评价测量系统的适用性,保证满足产品特性的测量需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
3.术语MSA:指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简称。
测量系统:指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准确度):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一个基准值可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如:计量实验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
重复性:指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线性:指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4.职责质量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制定,负责数据收集后之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结果评价和审查;负责测量系统分析所需涉及到的产品测量工作和数据的收集。
5 流程图6 内容6.1.1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凡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或顾客要求的测量设备均需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6.1.2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a)试生产阶段;b)新购和更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c)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位置移动,并经重新校准时;d)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周期检定不合格,通过修理并经重新校准合格时。
6.1.3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课程之培训与训练,方可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工作。
6.2.1 由质量部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其精度来确定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
6.2.2 操作工和质检员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其它相关量具,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测量系统分析。
6.3.1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或顾客要求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内容、预计完成时间、负责部门/人员、分析频率、进度要求等。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Plan,简称MSA)是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高级产品质量策划)的一个重要要求。
APQP是一种全面的、标准化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致力于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预防和消除质量问题。
而MSA则是APQP的一部分,旨在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产品质量。
MSA的目标是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确定系统的可接受性。
通过MSA,可以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源和变异源,以及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通过量化测量系统的能力,可以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MSA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目标和范围:明确MSA的目标和范围。
例如,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2.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描述所采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Gage R&R(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线性度分析等。
对于Gage R&R分析,需要说明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样本数量和评估标准等。
3.测量设备:列出用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并说明其规格、测量能力和校准周期等。
还需要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以及如何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说明数据收集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分析测量系统数据。
对于Gage R&R分析,需要指明样本数量和测量重复次数,并说明如何计算重复性、再现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
5.结果评估和改进措施: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并确定改进措施。
例如,如果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不达标,可以考虑校准设备、培训操作人员或更换测量方法等。
6.跟踪和验证:说明如何跟踪测量系统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进行验证。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控制图等工具,监控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3.1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3.2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3.3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4.1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4.2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3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4.4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6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4.7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8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
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
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9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4.10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6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6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测量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对其中一特定对象或现象进行测量的系统。
测量系统的分析对于确定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准确性等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1.确定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评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2.发现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测量设备的误差、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
3.确定测量设备的合适使用范围:测量系统分析可以确定测量设备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从而合理安排使用不同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4.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以找出并修正测量误差,进而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制定1.确定测量系统的目标:明确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要达到的分析结果。
2.收集测量数据:收集与所需测量对象或现象相关的数据,包括测量设备的参数、被测量对象的特性等。
3.制定分析方法: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例如数据统计分析、误差分析等。
4.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制定的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有关测量系统的相关指标和性能参数。
5.评估分析结果: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测量系统的使用需求进行比较和评估,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6.提出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7.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对测量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包括改进测量设备、提高测量方法和完善测量流程等方面。
8.验证改进效果:对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测量系统进行验证和评估,检查改进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9.整理分析报告: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撰写分析报告,总结分析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
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目标。
1. 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找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分析方法。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四、实施步骤。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五、风险评估。
1. 误差来源未能确定,如果无法准确确定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将无法有效提出改进措施,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改进措施无法有效实施,即使确定了误差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但如果无法有效实施,也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APQP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APQP测量系统分析计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是一种用于新产品和过程开发的质量管理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则是APQP的一部分,旨在评估并确保使用的测量系统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支持决策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APQP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步骤。
1.为什么需要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是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用于收集和分析关键数据。
如果测量系统不准确或不可靠,那么收集的数据将无法反映实际情况,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不准确的改进措施。
因此,必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以评估和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步骤:测量系统分析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确定测量特性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要测量的特性和相关的要求。
这些特性和要求通常来自于产品设计、制造和客户需求等方面。
2.2 选择评估方法:根据测量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测量系统分析(MSA)和测量系统能力指数(Cpk)等。
2.3实施测量系统分析:使用选择的评估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这通常包括重复测量、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等。
2.4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2.5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确保计划得到适当的资源和支持。
2.6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改进计划,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可能涉及培训、设备改进和过程改进等方面。
2.7监控和验证:在改进措施实施后,需要定期监控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和评估来完成。
3.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重要性: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它有几个关键的重要性:3.1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通过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支持正确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MSA分析计划

备 1. 如有新量 注: 具的增加或项
2. 量具经校 验后,不做量 3. 每年对以 上量具做一次 4. 如相同类 型的量具更
审 批:
作成:
产品 型NO.Fra bibliotek编号1 JUTI-600-2M 2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仪器
AOI机 检查人员
使用 工序
GR&R
分析项目 时机
偏倚 线性 稳定性 风险法
计划完 成日期
下次分 析日期
AOI
-
-
-
- ○ 试产
STM炉 前检查
-
-
-
- ○ 试产
备注
15 16
17 18
19 20 说明:由于专用轮廓仪、三次元测量仪器是由品管课专员测量,故人员的变差很小,目前只有一人会进行操作,其中一检 查员正在培训当中,故未进行GRR分析,按年度MSA分析计划进行GRR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系统可以获取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数值,从而实现对各种工艺参数、产品性能以及科学现象等的控制和分析。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工作非常重要。
二、目标和范围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旨在对一些具体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的测量系统范围包括仪器设备、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仪器校准等环节。
三、分析方法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实验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获取大量的测试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3.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4.利用软件工具: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软件工具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便于分析结果的查看和总结。
四、工作流程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建模:对测量系统进行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2.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建立的模型,采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
3.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4.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5.结果验证和总结: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资源需求1.测量设备:包括传感器、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
2.实验样品:获取适当的实验样品,用于进行测量系统的测试。
3.软件工具: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辅助数据处理和分析。
4.人力资源:需要具备测量系统分析和统计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
六、时间安排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1.系统建模:预计耗时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