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贵州省六盘水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贵州省六盘水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B.给球打气C.蜡烛燃烧D.电灯发光答案解析:A、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给球打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发光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量筒的读数C.加热液体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答案解析: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 错;B、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外焰加热,并进行预热,故C错;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故D错.故选B. 3.下列空气的组成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解析:A、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B、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C、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D、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4.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A.分子体积增大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个数增多D.分子间隔增大答案解析: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增大,故选项错误.B、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C、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个数增多,故选项错误.D、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答案解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说法错误;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B说法正确;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C说法正确;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D 说法正确.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6.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核能、风能属于化石能源B.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C.使用清洁能源不能减少PM2.5D.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可燃冰”等答案解析:A、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错误;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而是目前产生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故叙述错误;C、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故叙述错误;D、海底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还发现了“可燃冰”,所以正确.故选:D.7.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答案解析:草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2+(﹣2)×4=0,解得x=+3;故选:C.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答案解析: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故C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中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9.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C.X+3H2O=2H3PO4中的X为P2O5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答案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说法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6、3,反应后氢原子、磷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6、2、8,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是P2O5,故说法正确;D、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变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错误.故选D.10.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B.16C.5D.10答案解析:由左图,碳12原子的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则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右图中,左盘上有1个碳12原子和个碳12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故选:B.二、填空题11.写出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用语填空.(1)Cl﹣ 氯离子 (2)两个铁原子 2Fe (3)人体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 Ca .答案解析:(1)Cl﹣表示氯离子;(2)两个铁原子可以表示为2Fe;(3)人体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可以表示为Ca.故填:氯离子;2Fe;Ca.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Mg+O22MgO .(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填字母).A.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B.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4)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锂是制作手机电池的原料,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答案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填:2Mg+O22MgO;(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故填:A;(3)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最外层电子数来决定,故填:失去;最外层电子数;(4)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填:电能.1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有关问题.(1)估计90℃下该固体的溶解度为 190 克.(2)②点可表示将①点溶液降温到约 60 ℃,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3)③点可表示将②点溶液降温到40℃左右,有 固体 析出.(4)③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④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90℃下该固体的溶解度大约为190g,故答案为:190;(2)②点可表示将①点溶液降温到约60℃,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故答案为:60;(3)③点可表示将②点溶液降温到40℃左右,有固体析出;故答案为:固体;(4)③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④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为③点时的溶解度大于④点时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大于;14.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为了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养殖人员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给鸡、鸭舍进行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完成下列空白:(1)过氧乙酸由 碳、氢、氧 元素组成.(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答案解析:(1)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填:碳、氢、氧;(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H:O=(12×2):(1×4)=6:1;故填:6:1.15.认真分析示意图并填空:(1)如图1所示,将一个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如铜丝或铝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此现象 冷的金属丝快速吸热,使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结合图2补充完成式子:H++ OH﹣ = H2O .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它也属于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答案解析:(1)因为铜或铝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铜或铝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从而使得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故填:冷的金属丝快速吸热,使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根据反应可以知道,中和反应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故填:OH﹣;H2O.三、实验与探究16.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 有孔塑料袋 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不能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 a (填字母)端口通入.(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 c (填字母)端口通入.(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答案解析:(1)大理石碎片应放在有孔塑料袋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不能用铁丝代替,原因是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填:有孔塑料袋;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不能;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2)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a端口通入.故填:a.(3)如用装置C收集CO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CO2应从c端口通入.故填:c.(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从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故填: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7.王林同学对一位高中同学说的“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同时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碳酸钾(K2CO3)、氯化铵(NH4Cl)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补充“①②③④⑤⑥⑦”处的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现象【探究过程】K 2CO 3结论与化学方程式NH 4Cl一、分别取适量固体K 2CO 3、NH 4Cl 配制溶液得到澄清溶液得到澄清溶液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二、分别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变蓝变红K 2CO 3溶液显 碱 性.NH 4Cl溶液显 酸 性.三、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K 2CO 3可与稀H 2SO 4反应四、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并闻气味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NH 4Cl+NaOH=NaCl+H 2O+NH 3↑【结论与运用】取下列物质分别于K 2CO 3和NH 4Cl 溶液混合,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B (填字母).A .稀HClB .水C .CaCl 2溶液D .酚酞溶液K 2CO 3与NH 4Cl 两种化肥 不能 (填“能”或“不能”)混用,理由是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生NH 3,降低肥效 .答案解析:解:【实验探究】:②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铵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所以【探究过程】实验现象结论与化K2CO3学方程式NH4Cl一、分别取适量固体K2CO3、NH4Cl 配制溶液得到澄清溶液得到澄清溶液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二、分别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变蓝变红K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三、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有气泡产生无明显现象K2CO3可与稀H2SO4反应四、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如图)并闻气味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NH4Cl+NaOH=NaCl+H2O+NH3↑【结论与运用】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B、水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铵反应,故B错误;C、氯化钙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正确;D、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氯化铵不显色,故D正确;故选:B;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答案为:实验现象【探究过程】K2CO3结论与化学方程式NH4Cl碱,酸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结论与运用】B;不能,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生NH3,降低肥效.四、化学与社会发展18.(1)2020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的钙摄入量仅为标准的,青少年贫血问题普遍,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C (填字母).A.贫血与人体摄入和吸收铁元素不足有关B.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化地选择食物C.白开水没有营养,建议多喝饮料(2)下列是制取CuSO4的两种流程,按照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合理的是 B (填字母).A.CuCuSO4(友情提示:Cu+2H2SO4(浓)CuSO4+SO2↑+2H2O)B.CuCuOCuSO4(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填字母).A.一个有机物分子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的各类电池越来越多,针对我国现状,请你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 .答案解析:(1)A、人体缺铁时容易患贫血症,正确;B、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化地选择食物有利身体健康,正确;C、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错误.故选C (2)解:第一个方案中放出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一方案不合理;第二个方案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因此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故答案为:B;(3)A、有机物分子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例如: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一个丁烷分子中含有四个碳原子.故选项正确;B、有机物不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例如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蛋白质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等.故选项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4)现在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集中处理,故答案为:实行垃圾分类五、计算题19.通常认为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键是人类要采取适当技术对其进行利用,变废为宝.生产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CH4O)的反应之一为:CO2+3H2=CH4O+H2O.如按此反应,消耗88吨CO2,可生产多少吨甲醇?答案解析:设可生产甲醇xCO2+3H2=CH4O+H2O44 3288t xx=64t故答案为:消耗88吨CO2,可生产64吨甲醇.。
〖精选5套试卷〗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答案】D【解析】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选D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使我们闻到香味,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C.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选项正确;D.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说明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故选B。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蚕丝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会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仍为蓝色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答案】B【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不符合题意;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符合题意;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蓝色,不符合题意;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2.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3.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B.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B.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中的少量CO2C.将固体粉末加水溶解、过滤,除去CaO中的CaCO3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NaOH固体B.过滤C.点燃酒精灯D .取少量固体粉末6.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Al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 属于非金属元素B .Si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C .Si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 .Al 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7.磁悬浮铁路是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系统,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24613Y Ba Cu O )是以Y O m n 、BaO 和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该高温超导物(24613Y Ba Cu O )中元素Y 的化合价是A .-1B .+1C .+2D .+3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冰山融化B .钢铁生锈C .酸雨侵蚀D .煤的干馏9.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10.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0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1)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0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了质量:C 12 H l O 16 Ca 40 S 32 Al 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奇妙的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使用稀盐酸除铁锈 C.节日燃放礼花 D.白炽灯通电发光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参加六盘水市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觉肌肉酸胀,原因是人体产生了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
下列关于乳酸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属于有机物B.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O%4.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正确的是A.棉花、蚕丝、塑料——合成材料 B.纯碱、小苏打、硫酸铜——盐C.氮气、氨气、臭氧——单质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6.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t1℃时,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 P点表示:t2℃时,a、b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C. 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D. 7O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15g7.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O: 224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8.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在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B.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生成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 H2还原一定质量的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l分,共17分)9.(3分)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l)氖气_______。
2020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理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某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该物质一定是碱D.某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2.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为使鱼干的颜色更白,用过氧化氢来浸泡处理B.为降低生产成本,应减少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适最的碘元素D.为保持肉类制品味道鲜美,在香肠中加人过量的亚硝酸钠3.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4.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Ag、X、Fe B.X、Fe、Ag C.Fe、Ag、X D.Fe、X、Ag5.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6.“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南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做法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处理后再排放B.提倡购物时使用塑料袋C.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禁止焚烧植物秸秆7.下列关于能源和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可利用各种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发电C.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D.低碳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节约用纸、多种树、公交出行等8.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9.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A.洁厕灵除垢B.钢丝球刷碗C.糯米酿甜酒D.铜制品生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汞是非金属元素B.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氯化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D Ba(NO3)2、NaNO3溶液分离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品解冻B.拉面条C.鲜奶变酸D.苹果削皮2.化学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为了卫生常用一次性筷子B.用食醋清除保温瓶中的水垢C.服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D.利用洗涤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NaCl固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滴加液体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生活B.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鸡块快速生长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5.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合理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石墨﹣制电极C.稀硫酸﹣金属除锈D.氧气﹣做燃料6.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A.生理盐水干冰臭氧B.石灰石熟石灰金刚石C.冰水共存物铁锈氮气D.空气五氧化二磷生铁7.化学用语是最简明的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氧化铁﹣FeOC.两个铵根离子﹣2NH4+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8.2010年12月,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化学教授托尔•布林克和同事在氮的氧化物中发现一种可代替目前火箭燃烧的新物质三硝基胺[N(NO2)3],有关N(NO2)3说法错误的是()A.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B.N(NO2)3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2:3C.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9.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错误的是()A.B.C.D.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6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收获:(1)我认识了许多化学之最(用化学用语回答)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②最简单的有机物;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我知道了许多鉴别物质的方法.①我会用鉴别软水和硬水.;②我会用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③我会用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填序号)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C.硫的原子序数是16、(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2)t2℃,将30g物质a 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仍为饱和溶液的是.(4)在t2℃时,M点的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填“>”或“<”或“=”)14.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从利与弊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各答一例即可).利:弊:.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3)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5)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7)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16.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钠(Na)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溶液白色固体[提出问题]: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查阅资料]:(1)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2)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能为.猜想1:①猜想2:Na2O2,猜想3:Na2O2和NaOH[实验探究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②猜想1正确[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生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作出猜想]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1是:Na2CO3 2是:Na2CO3和NaOH[实验探究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适量CaCl2溶液③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2.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④⑤[反思拓展]1.也可以用稀盐酸区别Na2O与Na2O2,Na2O2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学式为⑥.2.实验结束后,废液缸中溶液显碱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处理废液⑦.17.(1)六盘水市四创主题之一是“创建生活宜居城市”,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塑料收回利用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先进的交通工具可以使出行更便捷,沪昆高铁是国家铁路交通额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六盘水市将步入“高铁时代”.列出制造离不开下列材料: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根据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①列车制造中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②高铁座椅需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材料,涤纶属于.(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用水,请举一例说明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18.小苏打常用作培制糕点的发酵剂,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的纯度,现取样品10g加热到质量不在减少(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g,求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提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2016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品解冻B.拉面条C.鲜奶变酸D.苹果削皮【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食品解冻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拉面条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鲜奶变酸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苹果削皮只是皮瓤分离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化学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为了卫生常用一次性筷子B.用食醋清除保温瓶中的水垢C.服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D.利用洗涤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分析】A、根据保护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B、依据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这两者均能与醋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分析判断;D、根据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砍伐木材,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错误.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这两者均能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故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而消耗胃酸,所以服用能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利用洗涤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NaCl固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滴加液体【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生活B.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鸡块快速生长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分析】A、根据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考虑;B、根据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考虑;C、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D、根据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解:A、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生活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A说法正确;B、抗生素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所以鸡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使鸡块快速生长,故B说法错误;C、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故C说法正确;D、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要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5.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合理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石墨﹣制电极C.稀硫酸﹣金属除锈D.氧气﹣做燃料【分析】A、根据熟石灰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B、根据石墨能导电的性质解答;C、根据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解答;D、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解答.【解答】解: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则此用途说法正确,故正确;B、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此用途说法正确,故正确;C、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可用于除铁锈,故正确;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故错误.答案:D.【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细心分析.6.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A.生理盐水干冰臭氧B.石灰石熟石灰金刚石C.冰水共存物铁锈氮气D.空气五氧化二磷生铁【分析】根据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解答】解:A、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氧化物;臭氧属于单质,故A正确;B、石灰石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化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B错;C、冰水共存物属于氧化物;铁锈属于混合物;氮气属于单质,故C错;D、空气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生铁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类别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7.化学用语是最简明的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氧化铁﹣FeOC.两个铵根离子﹣2NH4+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NH4+,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铜元素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010年12月,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化学教授托尔•布林克和同事在氮的氧化物中发现一种可代替目前火箭燃烧的新物质三硝基胺[N(NO2)3],有关N(NO2)3说法错误的是()A.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B.N(NO2)3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2:3C.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分析】A、根据N(NO2)3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N(NO2)3化学式可知,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N(NO2)3中氮、氧的质量比为(14×4):(16×2×3)=7:12,故选项说法错误.C、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16×2)×3=152,故选项说法正确.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错误的是()A.B.C.D.【分析】A、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B、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C、根据常见元素原子的序数分析;D、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故A正确;B、由化合价原则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故B正确;C、元素原子的序数由小到大,故C正确;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D错误.故选D.【点评】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要善于将一些化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利于化学的学习.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3O22CO2+2H2O;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有三种化合物,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B正确;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3)=7:24,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6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收获:(1)我认识了许多化学之最(用化学用语回答)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N2;②最简单的有机物CH4;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2)我知道了许多鉴别物质的方法.①我会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②我会用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的石蕊试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③我会用灼烧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先确定物质的名称,然后根据化学式以及元素符号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的鉴别方法.【解答】解:(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故填:N2;②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故填:CH4;③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前四位),可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填:Al;(2)①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如果水的硬度比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垢,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所以,方法一是:分别向盛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与水不反应,所以方法二是:分别将气体入紫色的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答案合理即可);③灼烧时羊毛有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因此可通过灼烧的方式对其进行鉴别,故填:灼烧.【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以及物质的鉴别,掌握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填序号)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C.硫的原子序数是16、(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D(填序号)【分析】(1)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硫元素的信息可知:硫是16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它属于非金属元素;质子数是16;进行解答本题.(3)根据化学式的写法以及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2)A.据表中提供的硫元素的信息和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故错误;C.据表中提供的硫元素的信息可知:硫是16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6;故正确.故填:C;(3)①B是11号元素,钠元素,常显+1价,C是17号元素,氯元素,常显﹣1价,二者组成的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②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AD两个微粒的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均属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某元素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2)t2℃,将30g物质a 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仍为饱和溶液的是a、b.(4)在t2℃时,M点的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填“>”或“<”或“=”)【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不会,所以仍为饱和溶液的是a、b;(4)在t2℃时,M点对于a是不饱和溶液,对于b是饱和溶液,所以M点的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故答案为:(1)b>a=c;(2)75;(3)a、b;(4)=.【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从利与弊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各答一例即可).利:用于灭火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都会引起温室效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利与弊即可.【解答】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CO2用途很多,如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灭火,用干冰制冷及人工降雨,作化工原料生产尿素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都会引起温室效应.如二氧化碳,利: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人工降雨、供植物光合作用等;弊:氧气能使食物腐败、金属锈蚀等.故答案为:用于灭火;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都会引起温室效应.【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③.(3)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4)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5)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6)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O2+H2O=H2CO3.(7)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装置特点来分析;(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