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试题1
生态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A. 经济发展为先,环境保护为辅B.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C. 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景观D. 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答案:B.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2. 生态系统的组成单位包括:A. 有机体和无生命的环境要素B.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体及其非生命环境要素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D. 森林、湖泊和海洋等自然景观答案:B.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体及其非生命环境要素3. 生态足迹是指:A. 一个人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和消耗的总体量度B.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对环境友好C. 一个人对自然资源的支配和利用能力D. 一个人拥有的环境资源的数量答案:A. 一个人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和消耗的总体量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写“√”,错误的填写“×”。
1. 生态环境保护只涉及自然界,与人类活动无关。
(×)2. 世界上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4.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水源和丰富的物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气候变化、土壤退化和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分别阐述其中两个措施的相关内容。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治理、推行绿色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低碳生活等。
加强环境治理是指通过提高环境监测与评估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总2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生态型2.农业生态学3.物质循环4.能量转移5.生态位6.生境7. 生活型8.生物多样性9.生态农业 10.周转率 11.趋同适应 12.食物链13.生态平衡14.营养结构15.生态金字塔16.生物学放大作用17.五大生态危机18.边缘效应19.耐性定律20.种群二、简答题(每题5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的类型及意义。
3. C、N、P和水循环的特点。
4. 提高处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5. r选择和k选择。
6. 简述种群的数量特征。
7. 群落内生物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8. 简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规律。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1. 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2. 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3. 你认为农业生态学应包括那些内容请你设计一个农业生态学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班号学号姓名专业级班题号满分得分阅卷人审核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一、给出下列英文短语的中文意思并定义或解释(每个2分,共40分)19.Food chain 20. Pollution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 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体现在那几个方面?2. 3.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4. 简述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5. 简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6.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林业与农业的关系。
三、论述题(24分)1.试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0分)2.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C、N、P和水循环的意义和特点,分析目前人们在调控物质循环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4分)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第 3 页,共 13 页《农业生态学》试卷(B卷;课程代码:140036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 100 分钟教学班号学号姓名专业级班题号满分得分阅卷人审核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一、从下列名词中选择15个,译成汉语并用汉语或英语解释(每个2分,共30分)9.population 10.niche 11.trophic level 12.habitatmunity 14.environment 15.interspecific relation16.intraspecific relation 17.pollution 18.biodiversity19.species structure 20.temporal structure21.trophic structure 22.vertical structure 23.horizontal structure 24.allelopathy 25.ecological strategy 26.regulation of density 27.dominant species 28.climax community 29.edge effect munity succession 31.ecotype 32.food chain 二、简答题(每题6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生态农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农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生态农业的定义是指:A. 仅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进行农业生产B. 使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生态系统C. 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D. 只种植对环境友好的作物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农业的主要原则?A.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B.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C. 增加对土地的过度开发D.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C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哪项措施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A. 大规模的清除杂草B. 使用高效杀虫剂C. 种植多样的作物D. 过度利用农田土壤答案:C4. 生态农业的核心目标是:A. 增加农作物产量B.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C. 提高农产品质量D. 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答案:B5. 以下哪项属于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措施?A. 大规模的农药喷洒B. 激进的土地开垦C. 精细管理农作物生长D.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答案:C6.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A. 生态农业采用有机种植方式B. 生态农业更注重农业效益C. 生态农业追求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D. 生态农业只关注环境保护答案:C7. 生态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污染土壤和水源B. 破坏生物多样性C. 减少土地利用效率D. 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答案:D8.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农业的典型特点?A.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B. 有效利用水资源C. 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D.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C9. 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在于:A. 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B.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 减少农业用水量D.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A10.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哪个方面的支持?A. 政策和法规支持B. 科学研究的支持C. 农业企业的支持D. 国际援助的支持答案:B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请简要介绍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一、必答题(10分)1.《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那一年一月一日发布实施, 共有多少条?于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共有42条。
2.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第二条所称农业生态环境, 所指什么?包括那些?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
3、我国最近开展了耕地重金属普查, 普查的重金属主要有那几种?铅、汞、镉、铬、砷等。
4.通读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你就会发现, 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承担管理、保护、实施、处罚等几项工作的主体主要是那一级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5、我国最近开展了耕地重金属普查, 主要普查那些区域?工矿企业周边、大中城市郊区、污水灌溉区的耕地土壤。
6.对违反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在农田或者其他农业用地倾倒、弃置、堆存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造成污染的, 第三十六条规定如何处理?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将野生植物分为那两种?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8、目前我市危害果树最为严重的检疫性外来入侵生物是什么?苹果蠹蛾9、今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播出了关于废旧农膜危害的专题片, 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农田里的白色污染、勿让地膜成地魔10、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农田里的白色污染”中所述, 近二三十年来, 我国地膜的使用目前处一个什么水平我国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一直位据世界第一, 使用量在100万吨, 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
11、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有哪些?地膜覆盖有增温、保墒、保土、保肥、防虫、防草、增产的作用。
12.为了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张政办发〔2012〕132号文件, 文件的名字叫什么?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物多样性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经济学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土壤B. 作物C. 农民D. 微生物答案:C3. 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是()。
A. 提高产量B. 增加农民收入C. 可持续发展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C4.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物因素()。
A. 气候B. 作物C. 害虫D. 土壤动物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模拟B. 统计分析C. 历史文献研究D. 市场调研答案:D二、填空题1.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______整体。
答案:动态2.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模拟______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关系协调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自然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物链或食物链,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太阳4.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______、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答案:生物多样性保护5. 农业生态学的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______的和谐发展。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等。
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等。
2. 阐述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答: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1)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原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 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 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4)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考试试题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依法依规B. 经济发展优先C. 预防为主D. 全民共治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原则是A. 急事急办B. 谁污染,谁赔偿C. 遏制先污染后治理D. 严格执法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A.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B. 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C. 提高环境教育普及率D. 增加资源消耗效率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下列哪项行为?A. 生产、销售不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产品B. 大气、水、土壤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C. 变相排污,利用环境保护设施瞒报、谎报、少报环境污染信息D. 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不实环境信息,妨碍执法检查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主要任务是A. 定期检查和评估环境污染情况B. 开展环境监测与数据发布C. 提出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建议D. 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依规、预防为主、全民共治等。
依法依规即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制止;预防为主即通过预防措施和技术手段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调事前预防而非事后治理;全民共治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某地方政府出台法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标准进行操作,严禁超标排污。
对于违法排污的企业,政府依法予以处罚,确保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维护环境质量。
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在于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效应,促进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维护公众的生态福祉。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它强化了环境污染者的责任意识,使其在违法行为后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遏制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行为。
其次,通过赔偿制度,可以将损失分摊到造成污染的实体上,减轻公众和受害方的负担,使损害者为其所作所为承担经济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C. 增加工业生产D. 扩大城市建设答案:B.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2. 什么是生态文明?A. 各种生物共同生存B.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概念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人类主宰自然资源的权利答案: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A. 垃圾分类投放B. 随意乱倒废弃物C. 种植绿化植物D. 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答案:B. 随意乱倒废弃物4. 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A. 大规模砍伐森林B. 大量排放工业废气C.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 随意倾倒垃圾答案:C.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5.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B.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C. 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 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生态影响答案:C. 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其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维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其重要性在于确保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供应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影响及应对措施。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
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是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倡绿色出行。
水污染威胁水资源的供应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政府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净化水源。
土壤退化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加强土壤保护是应对之道。
三、综合题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描述一次你亲身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包括活动内容、参与感受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A )日颁布。
A.1989年12月26日B.2000年6月15日C.2000年9月1日2.每年(A )是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它象征着世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坚定信念。
A.6月5日B.3月12日C.8月1日3.丹阳在( B )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又在(C )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4.节约,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B )。
A.商品时尚B.环保时尚C.经济时尚5.你一定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不过是一个神话传说。
但是,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天空的确被捅了个洞,这就是臭( C )层空洞。
A.铁B.铜C.氧6.“绿色食品”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这类食品在国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机食品”、也叫“( B )”。
A.生物食品B.生态食品C.无机食品7.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C )。
A.12315 B.12345 C.12369 D.123188.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B )洗衣粉。
A.普通B.无磷C.高磷D.多用9.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C ),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6万立方米水。
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D.碎木10.汽车在什么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A )。
A.停车状态开发动机B.高速行驶C.中速行驶D.超高速行驶11.以下哪个是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正在采取的行动( A )。
A.使用无氟制冷剂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使用无磷洗衣粉D.少用煤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B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国家干部B.任何单位和个人C.环境保护部门 D .学生和工人13.受到污染之后,受害最重的人群往往是(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0分)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位生物浓缩化感作用二、选择(10分)1、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联结起来的结构被称为营养结构,而食物链作为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它是由()提出的A、海客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2、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中不包括()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价值转换3、农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功能中得物理信息包括()①光信息②接触信息③声信息④行为信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其中几乎呈现钟形的是()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以上都不对5、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来衡量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实际效果项目中以下不包括()A、生态效益B、经济效益C、自然效益D、社会效益6、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不属于1930~1970年间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伦敦烟雾事件C、骨痛病事件D、印度博帕尔事件7、主要大气污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飘尘,它是指粒径小于()A、10微米B、20微米C、50微米D、100微米8、以下不属于水体主要污染物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是()A、无毒有机物质B、无毒无机物质C、放射性物质D、有毒有机物质9、下列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的危害症状是在植物叶的背面出现大面积的透明银白色或铜色的病斑区域的是()A、二氧化硫B、氟化物C、氯气D、PAN10、农药在土壤中的化学降解过程当中必需以()作为反应物或媒介A、土壤B、土壤水分C、土壤空气D、以上都不对三、填空(30分)1、当今人类面临()、()、()、()等重大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涉及到农业,从而促进了生态学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推动了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2、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前者包括:()、()、()、三大功能类群,而后者则包括:()、()。
3、根据各地区经济状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极自然资源等,可划分为()个大农业发展区和()个亚区。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循环的路径不同可分为:()和()。
5、氮素循环是物质循环中非常重要的循环之一,氮素在循环过程中以()、()、()方式被固定。
6、每一个信息过程都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息的产生,即信源;信息传递的媒介,即();信息的受体,即()。
7、种群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之比称为性别比例。
通常分为雌性和雄性以及()三种类型。
8、种群增长是种群的生物潜力与其所处环境的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种群的增长模型包括:()、J型增长型、S型增长型。
而S 型增长型曲线又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开时期、()、转折期、减速期和()。
9、生物群落内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二种间关系又是多种多样,主要有正相互作用关系和负相互作用关系,其中正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10、生态工程的结构可以分成三个主要集合,核心圈层,即生态核;内部环境,即();外部环境,即()。
11、根据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不同,可以将土壤污染分为五类:水体污染型、()、()、生物污染性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12、利用工程措施治理土壤污染的主要方法有:客土法、()、深翻。
四、判断(只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6分)1、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是土壤库→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
()2、出生率的高低主要受种群内个体性成熟时间,每次交配产生的后代数量以及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等因素决定。
()3、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这些烟雾事件污染的原因全都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而直接造成的大气污染。
()4、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体的自净过程按其机理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
()5、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存留性可分为:可存留性资源与不可存留性资源两种。
()6、1866年德国人海客尔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标志着近代生态学的产生。
()五、简答题(24分)1、列举出对生态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阶段?2、列举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流路径?3、简单列举出广义的捕食都包括哪些内容?4、列举森林具有那生态效益?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六、论述题(20分)1、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原理。
2、人们将湿地形象地比喻成地球的肾脏,那么请详细的叙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答案: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而连接起来的纽带。
生态位:是指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二、选择1、C2、D3、A4、B5、C6、D7、A8、C9、D 10、B三、填空1、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衰竭。
2、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分解者);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3、10 ;38。
4、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5、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工业固氮。
6、信道;信宿。
7、两性。
8、几何级数增长型;加速期、饱和期。
9、偏利共生。
10、生态基;生态库。
11、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
12、换土法。
四、判断1、√2、√3、×4、×5、×6、√五、简答(每条答对给一分)1、1)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2)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提出3)系统论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4)生态工程原理及技术的应用2、1)植物有机体→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高级消费者→顶级消费者2)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分解者→CO2+H2O+能量3)生物有机体的呼吸作用→CO2+H2O+能量4)辅助能→农产品+能量3、1)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或其他食肉动物2)食草动物食绿色植物3)昆虫的拟寄生4)同类相食4、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1)酸雨使土壤酸化养分淋失而日益贫瘠2)酸雨使河流、湖泊酸化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3)酸雨是一种超级腐蚀剂对建筑物造成腐蚀4)酸雨使各种呼吸道疾病增加6、1)乡镇污染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
2)污染类型复杂3)重污染行业占的比例较大4)乡镇企业污染扩展迅速六、论述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当中的农业、技术、经济与效果分别是独立的概念。
首先:1、农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而狭义的农业则单指种植业。
―――――――0.5分2、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时所达到的预期目的的程度,程度越高效果越好。
----------------------------0.5分其次:技术一词业包括多种涵义。
------------------------0.5分1、技术是人们的技能。
---------------------------------0.5分2、技术是劳动工具的总称。
-----------------------------0.5分3、技术是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的总称。
----------------------------------------------0.5分技术经济效果当中的技术显然指的是更广泛的涵义,即第三种含义。
------------------------------------------------------0.5分而技术效果就是不同的农业技术满足农业生产某种需要的程度,表现的是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但技术效果又是形成经济效果基础。
------------------------1分再次:经济一词同样包含多种涵义。
----------------------0.5分1、指生产关系。
---------------------------------------0.5分2、指社会生产和在生产的整个过程。
---------------------0.5分3、指节约的涵义。
-------------------------------------0.5分在技术经济效果中的经济一词同样是第三种涵义。
----------0.5分而经济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指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比例关系。
公式:经济效果=有用成果/劳动消耗---------------------0.5分经济效果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多的劳动成果。
--------------------------------------------0.5分最后:总的来说好的技术效果是会带来好的经济效果,但二者也有不一致的时候。
当取得了可观的劳动成果但劳动消耗过大,这时二者就不一致了。
所以我们把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一致时,即好的技术效果带来了好的经济效果时称为技术经济效果。
------------------2分2、1)自然生产-------------------------------------------1分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为人类提供食品,工业原料等。
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产品的功能下降标志着湿地健康受损。
------------------------------------------0.5分2)生物多样性--------------------------------------------1分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
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所有湿地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他们生存环境的总称。
----------------------------------------------0.5分3)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1分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降水分布不均匀时,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避免发生洪水灾害。
----------------0.5分4)补充地下水--------------------------------------------1分人工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得以保持,浅层地下水系统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或最终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