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 道德与法治
《网上交友新时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
2.懂得仅通过网络沟通了解他人,由于沟通信息不足或不准确,容易上当受骗。
能力目标1.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
2.理智地进行网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
2.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突破方法:“慎重结交网友”,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首先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影响,然后结合教材,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利和弊。
这样既能有效突破这一重点,使学生通过活动感悟到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交友要谨慎,要学会自我保护,自觉做到慎重、理性地结交网友,又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新课堂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谈话式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熟悉而又非常关心的网络交友话题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遐想的空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过程:教师: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
无话不谈的朋友叫密友。
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
一起旅游的朋友叫驴友。
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那就是——网友。
网络和大家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了,网络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网络交友也有着很多的好处。
当然,网络交友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做到理性结交网友。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二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方法2:设疑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朋友的种类设疑导人,让学生打开思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是实实在在的,都互相了解,从而引出新课。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在网上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2.认识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懂得网上交友需要理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和习惯。
3.学会辩证看待网上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关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慎重结交网友。
教学难点:网上交友的特点。
教学主要过程教学环节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阶段:朦胧的起步阶段在2000年以前,是中国第一代的社交产品的发展时期,最典型的代表是1998年腾讯的QQ了,这款模仿oicq的产品,在当初推出的时候,估计马化腾也没有想到它能有今天的成就。
在这期间,除了有QQ外,还有天涯论坛等这些有点社交成分的网站在。
第二阶段:潜伏积累阶段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由于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站技术的成熟,用户使用网站的体验得到了大量的发展,出现了非常多的社交类的网站,有人人网、QQ空间、开心网、饭否、微博、贴吧等等一大堆的网站,这类网站的主要是上一时代的延续,主要是以个人信息的展示为主要载体。
第三阶段:百花齐放,遍地开花阶段这个时间段的跨度是2010年到2015年。
2010年开始,中国互联网正式踏入了移动互联网阶段,对应得,社交软件也进入了移动时代。
社交的特性是随时随地,实时反馈,与移动互联网的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相结合,完美的体现了社交的实力。
所以,随着技术的成熟,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微信和陌陌两款产品了。
第四阶段:垂直专注的时代这个时代产品时间跨度是2015年到现在。
这个时代的用户因已经非常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因为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整个生活的方式得到了彻底的互联网化,不管是衣食住行,移动互联网都很好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娱乐、工作、学习都在移动互联网里面进行,对应得,社交的场景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出现了工作类的社交软件钉钉。
教师过渡:我国的网络交友方式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多种多样。
5.2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5.2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教学目标:1. 了解网上交友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危险性;2. 掌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策略的方法;3. 做好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4. 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网上交友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危险性;2. 掌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地利用互联网交友;2.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教学方法:1. 问答演练法;2. 组队解决问题;3. 讨论方法;4. 视频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网上交友的新时空”;2. 询问学生对网上交友的好处和危险性的认识,搜集学生意见。
二、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网上交友的现状和危险性;2. 告诉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策略的方法;3. 向学生讲解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三、讨论环节1.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谈论网上交友的好处和危险性;2. 提醒学生注意网上交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重要的保护措施;3. 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应对策略,比如收到陌生人的好友请求,怎样判断其真假等。
四、实践环节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网上交友中的安全知识;2. 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挑选一篇有关网上交友的文章进行阅读,并撰写一篇50-100字的读后感。
五、总结环节1.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 询问学生自己在网上交友时意识到的不足之处及自我保护策略的提升。
六、作业布置题目:谈谈你的网上交友经历。
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300-500字的作文。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2. 查看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写作稿;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调整。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中的第二框题,主要内容包括“网上交友”与“慎重结交网友”两个目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上交友的利与弊,把握好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慎重结交网友。
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交友的方法与技能,需要进一步深化在网络空间里对友谊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一目题也能引入课程标准中的“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逻辑起点。
《网上交友新空间》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学情分析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上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的常态。
有些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和朋友的关爱和理解,于是到网上寻找心灵的寄托和慰藉;也有的学生不慎沉迷于网络交往,好奇心等使得他们希望与网友见面来满足交往需要。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的思想还比较肤浅,易于浮于表面,也存在偏执等特点,容易因自己的喜好判断问题,这些都会增加本节课学习的阻力。
3.从学生的认知阶段来看:七年级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求知欲强,对于熟悉的事物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因此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理性的认识,再付诸于行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认识到网络交友是一把双刃剑。
2.知道如何慎重结交网友,能处理好网上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案说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归纳提升,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进行正常的网上交友,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5.2《网上交友新时空》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网上交友新时空”,主要围绕网络交友展开。
教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以及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在网络交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学会在虚拟世界中保护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2.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世界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网络交友的看法。
3.情境模拟法:设置网络交友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操作中保护自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情境模拟环节。
3.准备课堂所需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网络交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参加过网络交友吗?网络交友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感受?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案例可以包括: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交友圈、易受骗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网络交友的看法,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
4.巩固(5分钟)设置情境模拟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如:遇到陌生人邀请见面,如何应对?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将网络交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网上交友新时空-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网上交友新时空-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网上交友的新时空,认识网络空间的特点和风险。
2.掌握正确对待网上交友的态度,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3.培养正确的交友观念和社交能力,增强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空间的特点和管理规则、正确的交友观念和社交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待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如何加强对网络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网络空间的特点和规则(40分钟)(1)自我介绍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特点和优势。
(2)分组讨论网络空间的管理规则,了解网络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3)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空间的“三个不得”,即不能违法、不能违反社会道德、不能侵犯他人权益。
2. 网络交友的风险和对策(60分钟)(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网络交友的风险和问题,如谣言、欺诈、网络诈骗等。
(2)介绍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如不随便加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别人等。
(3)以案例的形式示范网络交友的危害和对策。
3. 正确对待网上交友的态度和技巧(6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交友认识新朋友,培养正确的交友观念和社交技巧。
(2)介绍表达自己、了解别人和掌握交往技巧的三个方面。
(3)分组讨论,在“让生活更美好”和“谨慎保护自己”两个方面探讨正确的网上交友态度。
4. 簿记笔记(20分钟)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要求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学习评估1.教师采取随堂小测、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估。
2.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相分享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评估。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材学习、笔记记录等。
六、注意事项1.强调网络空间的风险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空间。
2.指导学生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增强对网络空间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个人思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上交友态度和技巧。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 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 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
2、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 意识、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讨论、探究学生得出结论:网络正常交友,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感;强化 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网络交往可自己的年龄又太小了 >不能走出羊村。
于是,懒羊羊苦苦的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交到羊村以外的朋友呢 请你为懒课题网上交友新时空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恰当运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慎重结交网友。
教学教学活动过程:最近,懒羊羊发现自己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羊羊出出主意吧!(2)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1、认识网会合理利用互联网服务生活,远离伤害。
、展示自学指导: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
1网上交往有那些好处?2、互联网有什么利弊?3、怎样正确结交网友?三、检查自学情况与课堂交流。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进行巡视。
、网上交友1 •阅读教材P55上面探究与分享,回答: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答案提示:因为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吴凡,一个是网络上的吴凡。
虚拟世界中的吴凡更加开朗活泼,网友众多。
2 •阅读教材P55下面探究与分享,回答:⑴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尖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答案提示:(1)网络并不一定让人与人之间的矢系更接近。
因为网络有时尖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人与人之间有时就像戴着面具一样,它不能满足我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掌握网络交友的安全知识和技巧,提高网络信息辨识能力。
2.学会运用道德和法律标准评判网络行为,自觉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交往习惯。
3.掌握网络沟通的基本礼仪,提高与网友交流的能力,增进人际沟通技巧。
4.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尊重他人,传递正能量。
2.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网络交往中的潜在风险,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网络交往中遵循道德规范,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6.每位同学选择一个网络交友平台,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了解该平台的功能、用户群体以及潜在风险,撰写一份考察报告,为同学们提供参考。
作业布置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分配任务,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网络素养。
4.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网络交友作为拓宽人际关系的途径,而非生活的全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提高道德素养,健康成长。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网络充满好奇,网络交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他们在网络交往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学生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观方面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针对这些情况,本章节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网上交友新时空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的生活常态。
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热衷于与陌生网友见面,交往甚至网恋。
他们在实际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乏成就感,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失败或失意、痛苦和烦恼的。
于是他们到网络上寻找寄托和慰藉。
学生需要学会辩证认识网上交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并能够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虚拟世界的交往。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
2.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
3.网络交友要慎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4.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强化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网络交友的特点教学难点:增强网络交友的安全意识,理性对待网络交友【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1、网上交友: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54)(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有过网上交友的经历吗?如果有,是怎样的感觉?(2)教师归纳: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55上)(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学生分组针对情景中的问题展开探究。
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2)小组代表交流探究结果。
(3)教师归纳: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
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4)小结: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55下)(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学生分组针对情景中的问题展开探究。
①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②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③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2)小组代表交流探究结果。
《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

《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强化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心情不好,很烦躁,又找不到人倾诉,通常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
老师:大家的方法很多,其中我们很多学生都提到了找网友倾诉,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网络交友的问题。
导入新课——网上交友新时空。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3.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4.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5.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6.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在网络中交往探究一:教材P55上面探究与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答案提示:因为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吴凡;一个是网络上的吴凡。
虚拟世界中的吴凡更加开放活泼,网友众多。
探究二:教材P55下面探究与分享(1)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2)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答案提示:(1)网络并不一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
5.2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序号:第10 节
【教学故事二】——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二、慎重结交网友
新闻直播间:
观看视频《网络交友需谨慎重庆女子被网友骗走100多万》,请你思考: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总结:
1.中学生网络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④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上七年级的平平在网上认识了外地的同年级朋友程程,程程的数学很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2《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2《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网上交友新时空”,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在网上交友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交友的方法,明确网络交友的风险,培养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健康交往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交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网络交友时,容易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的利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提高学生在网上交友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在网上健康交往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在网络交友时如何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网上交友的经验和心得。
3.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交友,明确网络交友的界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设计好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网络交友的截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交友的现象。
提问:“你们在网上有没有交过朋友?网络交友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风险。
例如,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交友骗取钱财,有些青少年因网络交友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风险,并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网上交友的经验和心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网络交友的界限。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复述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网上交友新时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网络交友的相关知识。
本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弊,学会在网络上正确交友,并引导学生将网络交友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交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网络交友过于依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2.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学会在网络上保护自己。
3.引导学生将网络交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结合,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交友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2.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2.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
3.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网络交友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准备相关教学素材,用于小组合作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交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交友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双面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享活动:“我的朋友圈”。
2. 教师:你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的朋友圈中有网友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教师讲述: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不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网友。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
当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1.吴凡的档案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的自我形象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
(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
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格内向沉默;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
(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
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2.消失的网友(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55)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要。
(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着这件事的看法。
(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不一定。
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如果是陌生的网友,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能就很难了。
《网上交友新时空》示范课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网上交友经验,体验网络交友的便利与苦恼;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交友的特点,增强网络交友的安全意识,学会理性地对待网络交友。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他人、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网络交友的特点,增强网友交友的安全意识,学会理性地对待网络交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慎重结交网友教学难点:网络交往的特点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其他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道法广角】朋友圈晒照片要注意;【典型案例】消失的网友;【典型案例】要不要和网友见面;【道法广角】谨慎对待网友交往;插入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采访,吸引学生注意力,用生活中经常性的操作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快速进入课程内容。
教师小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结交朋友的广阔而便捷的平台,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你是否遇到过困惑、烦恼?这种交友方式是否影响了你的生活?我们在网上交友应该注意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网上交友新时空》。
讲授新课(一)网上交友1.网上交往的特点及积极作用活动一:调查问卷多媒体展示: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1)将调查问卷填写完整。
(2)结合自己的网上交友经历,说一说你认为网上交往有什么特点?(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互联网为现代人的交友提供了一个平台,感受互联网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与快乐。
教师小结: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索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2.网络交往的不足活动二:网络与现实“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在刷手机。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题网上交友新时空授课教师:主备人:课时编号:上课时间:【走进课标】1、“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内容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2、“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核心素养】社会参与:网上交友也是一种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在网上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
理性思维:网上交友一定要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将网上的朋友转化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除了要考虑安全因素外,我们还需要面对许多问题。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网上交友。
因为辩证认识网络交友特点与影响是正确对待网络交友的前提。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初中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安全意识弱,年轻人又习惯于网上交流,理性对待网络交友知易行难。
【必备知识强化巩固】【阅读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教材P54-P58,给学生8分钟时间,要求带着学习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并在教材中圈画出答案之后建构知识体系。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然后概括一下本框题的题目是什么,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关键词:网络交往,特点,利弊,慎重交友思考分析: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什么特点?网络世界错综复杂,网上交友真真假假那我们怎么办呢?【教师点评突破难点】网上交往给我们留下什么?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我们看看中学生吴凡的网上交友经历。
P54〖板块一〗辨:网络交友利与弊?1、探究与分享1:吴凡的两个档案P55(1)阅读情境:吴凡的网上网下两种表现(2)思考分析:吴凡在这两份档案中各自展现了怎样的形象。
为什么吴凡会有两个不同的形象?(3)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提炼:P55页①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超越时空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上册 统编版教学设计

《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统编版教学设计
【探究与分享】
网上交往现实交往交往持续时间
共同活动内容
交往形式
有心事的时候更想找谁倾诉
沟通优势
在一起时的放松程度
对自己的帮助
最需要他的时候
亲密程度
思考: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有什么不同?
教师: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完成任务单。
总结: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
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切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教师:梳理本课知识框架图。
学生:回顾所学,完成任务单。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福州第十四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兰巧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2、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二)能力目标通过搜集网络交往的正反面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掌握网络交往的方法与原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网络交往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2、理性地利用网络交往(二)教学难点1、网络交往的利与弊2、理性地利用网络交往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让友谊之树常青》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那我们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能通过什么途径交友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板书】《网上交友新时空》(二)讲授新课环节一:P55 探究与分享老师:请同学们阅读P55探究与分享部分内容,并思考问题: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学生: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吴凡不用承担很多的心理压力,可以畅所欲言老师:所以,吴凡在现实交友和网络交往的截然不同表现,是因为网络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让他在网络中能开放自我【板书】1、网络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环节二:探究网络交友优点老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上网的实际,想想网络在交友上和现实交友有何不同?有什么优点呢?学生:可以认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和对方联系老师:总的来说,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相比,有它存在的优点。
利用网络,我们打破现实交往中时空的限制,可以认识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
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
【板书】2、网上交友的优点网上交友,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环节三:观看视频“曾小贤见网友”片段老师:大家认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网上交友在这个视频中暴露出它有什么样的缺点?学生:网上交友有很多东西是假的,不真实;有些信息我们无法确认真假老师:网上交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无法像在现实交往中那样可以触摸到它的真实,所以,在网上交友中,人和人之间彼此会不信任,有防备心理;所以,虽然说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网上交友新时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网络交友的特点、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学会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遵守网络规则,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理性对待网络交友,做网络的主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对网络交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年龄较小,缺乏理性判断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在网络交友中受到伤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优势和风险,学会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遵守网络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网络交友的特点、优势和风险。
2.难点: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遵守网络规则,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优势和风险。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对待网络交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网络交友相关案例资料3.讨论问题清单4.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网络交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交友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优势和风险。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问题清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对待网络交友。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的第二框题,主要内容包括“网上交友”和“慎重结交网友”两个目题,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学会慎重结交网友。
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交友的方法与技能,需要深化在网络空间里的对友谊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地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逻辑起点。
二、教学目标1.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
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友,不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会在现实世界中与同伴交往。
2.辩证认识网上交友带来的影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3.了解网上交往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老师的朋友圈问:你的朋友圈里有哪些人?设计意图:用教师的朋友圈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朋友圈。
(二)新授第一篇章今日说“网”1.【小调查】你上网通常做些什么?经常浏览哪些软件?生回答,师小结: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设计意图:小调查环节的设置清楚学生利用网络在做些什么,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2.【乐乐的自我介绍】(语音)问:(1)你有过网上交友的经历吗?(2)网上交友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小结:自主性、平等性、虚拟性播放视频:《反诈民警对话主播》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网上交友经历,体会网上交友的特点。
视频的播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唇枪舌战】网上交友利大于弊VS网上交友弊大于利师小结:利: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交往的新通道,拓展朋友圈……弊: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友谊不稳定,容易上当受骗;淡化了与现实生活中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设计意图:辩论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道理越变越明,从而总结网上交友的利弊,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概括、提升分析总结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知识目标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
能力目标
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
进行网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享活动:“我的朋友圈”。
2.教师:你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的朋友圈中有网友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
教师讲述: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不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网友。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
当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
1.吴凡的档案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的自我形象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
(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
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格内向沉默;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
(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
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2.消失的网友(教材P55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要。
(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这件事的看法。
(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不一定。
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如果是陌生的网友,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能就很难了。
由于是在虚拟的空间,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成为被欺诈的目标。
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暴露身份、透露信息、寻找新的网友了……
吴凡结交网友的情况告诉我们,网上交往不可以当真,因为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发生的事情。
教师总结:互联网交往的利弊
(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目标导学二:慎重结交网友
1.把照片放到网上(教材P5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交流: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
不可以,理由是网上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教师总结: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要不要和网友见面(教材P56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认清自己的需要,增长交友的智慧。
(1)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回帖?
提示:回帖的观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
(2)讨论交流:你如何看待小梅的困惑?你的建议是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可能一些学生觉得和陌生网友见面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和陌生网友见面的经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探讨和陌生网友见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这一问题。
)
(3)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会是什么,他们这样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络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三、课堂总结
网络为我们与他人交往提供了平台,我们可以在网上学习、工作、娱乐等。
但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等特点,使我们无法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和目的,如果使用不好,我们就会受到欺骗和伤害。
网络是把双刃剑,只要大家可以运用好,老师和家长是非常支持大家上网的。
希望大家都能从网络中获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明确了网上交友要慎重;在网络交往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
本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内心想法、对网络的认识状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教师通过启发式、体验式、案例分析法、分组合作探究法等,组织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良好。
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但是,由于需要拓展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显得时间不足,还需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