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合集下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1.关于 3D 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单选题 3 分) 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 50%以上2.将服务业从传统推向现代的方法是( C )。

(单选题 3 分)C.将信息技术融于服务业3.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C )C.制造业4.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D)D.美国5.“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D.工业化和信息化注: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B )B.制造业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D )。

(单选题 3 分)D.核动力航母8.“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

D.工业化和信息化9.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C )C.信息技术1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 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C )C.中国11.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ABC)(多选题 4 分)A.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C.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12.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ABCD)(多选题 4 分)A.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C. 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 2000 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D.2008 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 100 位13.运用 M2M 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应用有(CD)。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过题库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过题库

精心整理单选题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D )。

(单选题3分)A.美国B.德国C.日本D.中国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D )。

A.日本3.3分)A.4.M2MB.设5.A.6.C.7.A.B.C.D.8.根据A.二手设备B.备品备件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A )。

A.核动力航母B.云计算C.高级机器人D.移动互联网1.(A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A.信息技术B.材料技术C.生物技术D.冶金技术3.( B )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

(单选题3分)A.蠕虫病毒B.震网病毒C.千年虫D.熊猫烧香病毒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 A )决定的。

(单选题3分)A.经济实力B.历史文化C.国民素质D.外交关系6.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单选题3分)A.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B.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C.4.M2MA.B.C.D.1.A.B.C.D.2.A.B.C.化学技术oD.电气技术3.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单选题3分)o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o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oC.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oD.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B)决定。

(单选题3分)oA.建筑业oB.制造业oC.农牧业oD.金融业5.A.B.3DC.D.7.A.B.C.D.8.(BA.B.C.D.生物技术9.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B)。

(单选题3分)oA.二手设备oB.备品备件oC.金融服务oD.故障维修7.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C)。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一篇: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第四讲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口本刊特约报告人龚新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及路径。

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推进。

课程内容:1.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状况2.《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 3.《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

经历了l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

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可编辑全文】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10.0分)A.城镇化和信息化B.工业化和城镇化C.农业化和工业化D.工业化和信息化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10.0分)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10.0分)A.农牧业B.制造业C.金融业D.建筑业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分))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

(10.0分))A.移动互联网B.物联网C.云计算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

(10.0分))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错3.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4.目前,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第四讲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与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与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推进.课程内容:1.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状况2.《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3.《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经历了1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这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这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这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这体现了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大而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比如目前我们80%左右的芯片还是依赖进口,很多制造企业还是处于加工组装这个环节,价值链还是在中低端这个状况.第二,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我们还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而且质量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急需把我国的品牌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我们在产业布局上,各地还存在同质化的竞争,在产业链的中高端还要花大的精力去提升和突破,继续提高产业层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的制造业高端来进行创造、创新、开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强.二、中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研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使中国制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十年挑战巨大,机遇也前所未有.具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进人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质,即在每一个产业中都必须向上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否则庞大的产业大军将拥挤在低洼地中,面临"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同时,也肩负着国内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国家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从资源能源看,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17%、17%.从环境压力看,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7个省〔区、市〕的6亿左右人口受雾霾天气影响,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染日益凸显,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从要素成本看,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新常态下,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新挑战: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从产业格局来看,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既有增长空间受限.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现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2014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流入国.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要特征的"再工业化",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一批拟建15个,目前已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有8个.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同时,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如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另一方面,随着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也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比如一些制造商正在转向越南市场.前不久,日本打印机制造商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宣布,计划在2018年3月之前将旗下越南打印机年产量增长4倍,至200万台.该公司已经将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转移到海防市,使得越南成为该公司打印机最大制造基地.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我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2014年上半年的涉案金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全球贸易规则也处于重构过程.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TPP〕,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影响我国工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此外,美国推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美欧双方互相降低非关税壁垒,统一各类认证等监管标准,也将挑战我国参与的金砖国家准贸易联盟.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新机遇:国家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部署.四化同步发展为制造业创造了新需求,开拓了新市场.如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按照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每年将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也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等都为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需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总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各产业部门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治理服务新的能力需求、国际竞争和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消费品品质提升、公共设施设备供给、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等各方面,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正在形成的13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使我国制造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新一轮改革,将有助于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近一时期,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限、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创新创业等一大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个更加宽松公平、鼓励竞争,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工业发展的环境开始形成,为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强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三、中国制造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慎应对、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制造2025》以"由大变强"为内核,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提出中国制造的"三步走"规划,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程的认知、前瞻以与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综合得出的,既不是出于对制造业发展成就的盲目自大,更没有因为与制造强国差距而悲观泄气.特别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赶超现有强国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方面,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先进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低端落后产能不断淘汰.三是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工业能耗累计下降21%,工业水耗累计下降28%左右,基本实现"十二五"预计目标.四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效果逐步显现,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中国制造2025》不仅提出了"三步走"跻身制造强国的愿景,更为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十大重点领域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总结起来,《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人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二是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既是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一直致力于提升其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在全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联合研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路径。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以低端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要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推动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同时,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高服务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中国应当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同时,加强技工教育,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基础。

中国制造业在一些领域的品质和信誉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中国应当推广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机构建设,推动企业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

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时候。

政府应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总之,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不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财富之源、强国之本。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如何认识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环境?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与困境如何?怎样看待和理解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未来前景如何?中国制造业的路在何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其显著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应当注意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直接引进吸收国外的技术、巨大的内部市场、强有力的政府及其资源动员能力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

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上游的角力场。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试题及答案1.关于 3D 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单选题 3 分) 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 50%以上2.将服务业从传统推向现代的方法是( C )。

(单选题 3 分)C.将信息技术融于服务业3.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C )C.制造业4.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D)D.美国5.“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D.工业化和信息化注: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B )B.制造业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D )。

(单选题 3 分)D.核动力航母8.“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

D.工业化和信息化9.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C )C.信息技术1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 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C )C.中国11.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ABC)(多选题 4 分)A.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C.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12.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ABCD)(多选题 4 分)A.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C. 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 2000 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D.2008 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 100 位13.运用 M2M 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应用有(CD)。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 oA.信息技术 oB.材料技术 oC.生物技术 oD.冶金技术(多选题4分)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 oA.信息技术 oB.材料技术 oC.生物技术 oD.冶金技术(多选题4分)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有远见的国家,中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流的制造业大国,而是成为制造业强国。

本文将探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路径和挑战。

一、制造业大国的基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低成本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支撑,迅速发展了制造业。

中国的制造业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纺织品到汽车,从电子产品到建筑材料,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制造业领域。

二、制造业强国的意义成为制造业强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制造业强国意味着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全球竞争中,技术和创新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能够生产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从低价竞争到技术竞争的转变。

其次,制造业强国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将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造业强国的转型路径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注意: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2.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

3.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业仍存在一些低附加值和高资源消耗的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需要加大对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4.加强人才培养:制造业强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中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制造业强国的挑战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QQ:361781513姓名:释帅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

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

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

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其次,装备制造能力欠缺,制约了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但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专用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每年却需要大量进口。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00 分,大家直接可以用1.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 )环节。

(单选题 3 分)o o o oA.销售 B.制造—加工—组装 C.售后服务 D.设计 )。

(单选题 3 分)2.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o o o oA.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B.农牧业 C.化工业 D.房地产行业 ) 。

(单选题 3 分)3.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o o o o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C.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D.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4.M2M 涵盖了所有实现在( )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 3 分)o o o o A.动物、植物 B.工人、农民 C.设备、数据 D.人、机器、系统5.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方面仍处于( ) 的阶段。

(单选题 3 分)o o oA.全面应用 B.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深度融合 C.信息共享o D.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6.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 )。

(单选题 3 分)o o o o A.世界经济环境的限制 B.政策的限制 C.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D.人才的限制7.我国单纯依靠大规模( )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 偏低和环境污染。

(单选题 3 分)o o o oA.科技投入 B.要素投入 C.资金投入 D.教育投入8.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3 分)o oA.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B.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 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带来挑战o oC.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 要技术手段9.根据 2007 年对德国 200 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 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让制造业迎来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2.()的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A、工业强基工程B、绿色制造工程C、高端装备创新工程D、低端工程3.()的工程内容是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

A、工业强基工程B、智能制造工程C、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D、绿色制造工程4.()是自动取代手动。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里,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A、信息化B、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C、工业化D、一体化6.()时代,企业以大规模生产、批里销售为特征,通过规模化生产,提供标准化产品,获取行业平均利润,各企业按产业分工位置分享价值。

A、工业1.0B、工业2.0C、工业3.0D、工业4.07.“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A、法国B、中国C、美国D、德国8.《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条方针之一,()是指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A、结构优化B、人才为本C、绿色发展D、质量为先9.能源是传统制造业的动力之魂,()的代表性标志就是使用电力,实现流水线上的大规模生产。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 oA.信息技术 oB.材料技术 oC.生物技术 oD.冶金技术(多选题4分)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课程的考试题目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课程的考试题目

选择题:我国提出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哪个背景?A. 国内制造业已全面领先世界B. 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提升国家竞争力(正确答案)C. 国内制造业面临严重衰退D. 国际市场对制造业需求减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是?A. 扩大制造业规模B. 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正确答案)C. 降低制造业成本D. 增加制造业就业人数下列哪项不属于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关键路径?A.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B. 依赖国外技术引进,减少自主研发(此选项描述与制造强国目标相悖,作为非正确答案示例)C.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D.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A. 单纯追求制造业产值增长B. 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正确答案)C. 减少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D. 忽视环境保护,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制造强国战略中,强调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正确答案)B. 仅仅依赖传统技术的延续C. 忽视市场需求,盲目创新D. 减少对研发的投资下列哪项是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A. 降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B.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制造业人才(正确答案)C. 减少对职业教育的投入D. 忽视技能工人的培养和激励在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是需要加强的?A. 降低产品质量标准B. 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正确答案)C. 减少对研发投入,降低成本D. 忽视品牌建设,仅追求短期利润制造强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矛盾,无法兼顾B. 相互促进,制造强国战略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答案)C. 无关紧要,两者没有直接联系D. 制造强国战略会阻碍可持续发展下列哪项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指标?A. 制造业规模大小B.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确答案)C. 制造业的就业人数D. 制造业的原材料储备量。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理解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理解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理解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听起来好像是个大话题。

可是别急,我们慢慢捋。

大家都知道,中国一直是个制造大国,啥都能做,从大到高铁、飞机,细到手机、玩具,简直就是世界的“工厂”。

但你别光看我们能做这些,别忘了,我们也有个目标——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这不,听着是不是有点“牛气”呢?可是,这个目标也不是喊着玩的,它关系到咱们的未来,能不能继续引领全球的制造业,还能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就看我们能不能转型升级了。

现在你看,咱们每年生产的东西多得是,光是日常用的手机,全球一大半都是中国制造。

可是,问题来了,咱们做得多,做得全,但不一定做得好。

有些核心技术,咱们还是得靠别人,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咱们还不能完全独立,别人把控了“命脉”,这不就给咱的经济添了点“隐忧”吗?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连关键技术都掌握不住,那它在国际竞争中能占什么便宜?想想就不太舒服。

所以,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质不重量”。

咱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拼命制造低端、廉价的产品,再拿着便宜的价格抢占市场,赚的是些“蚂蚁钱”。

现在,大家都知道,靠低价和低质量的模式,走不长远。

现在大家更看重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品质,谁能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创意、更智能的产品,谁才能在市场上赢得“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咱们不能只盯着“量”,要学会盯着“质”,要从做“大”转向做“强”。

你看,这几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不少高科技领域咱们都在加速布局。

无论是5G、人工智能,还是新能源、新材料,这些领域都需要高精尖的制造能力。

你想,拿中国的高铁来说,咱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列车”,而是要做出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系统,甚至开始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竞争高铁技术的“话语权”。

这个不容易啊,能做到的国家可没几个。

制造强国还得依靠科技创新。

一个国家,要想在制造业上立于不败之地,得有两把刷子。

第一把刷子就是技术,第二把刷子就是人才。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案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案

一、单选题1.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10.0分)A.机械技术B.电气技术C.信息技术D.交通技术我的答案:C√答对2.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0分)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C.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D.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我的答案:B√答对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10.0分)A.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B.微软的办公软件C.计算机操作系统D.通用数据库系统4.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10.0分)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我的答案:A×答错(应该选C)二、多选题1.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全球趋势2030 ”,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10.0分))A.数据技术B.社交网络技术C.智慧城市技术D.转基因技术我的答案:CD×答错(参考答案ABC)2.在重大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10.0分))A.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B.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C.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D.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三、判断题1.从广义上说,M2M代表的含义有:机器对机器、人对机器、机器对人、移动网络对机器。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环节(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3.“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4.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徐建业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9-02 11:37-2016-09-02 11:59
85分
•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脉
o B.专利数量
o C.科研资金投入量
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世界服务中心
o B.世界维修中心
o C.世界设计中心
o D.世界制造工厂
•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设计
o B.销售
o C.售后服务
o D.制造—加工—组装
•8.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o B.人才的限制
o C.政策的限制
o D.世界经济环境的限制
•9.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科技
o B.资金
o C.人才
o D.政策
•10.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11.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2006年提出CPS的概念,CPS是一类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与物理过程密切整合的设备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范畴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o B.智能电网
o C.智能机器人技术
o D.节约灌溉技术
•12.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促进我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的因素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改革开放的政策
o B.巨大的市场
o C.廉价的劳动力
o D.稳定的国际环境
•13.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
o 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o C. 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
o D.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
•14.在工业信息化中应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有()(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o B.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C.故障设备的自动修复
o D.产品技术方案的优化
•15.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
o 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
o 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
o 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16.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消费电子
o B.移动通信
o C.工业控制
o D.数据应用
•17.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全球趋势2030 ”,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数据技术
o B.社交网络技术
o C.智慧城市技术
o D.转基因技术
•18.为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o B.进行I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o C.建立重要I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o D.必须加强国产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的研究
•19.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
o B.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
o C.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o D.“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不强,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
•20.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MP3/MP4等消费电子
o B. 汽车电子
o C.移动通信设备
o D.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
•21.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判断题3分)得分:0分
o正确
o错误
•22.“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3.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4.我国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判断题3分)得分:0分
o正确
o错误
•25.目前,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6.当前,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远远低于制造产品。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7.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市场远未饱和,这使我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翻番成为可能(判断题3分)得分:0分
o正确
o错误
•28.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

(判断题3分)得分:0分
o正确
o错误
•29.“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30.物联网和务联网将人、对象和系统联系起来。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