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新材料论文

合集下载

探究全玻璃纤维复材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的结构设计

探究全玻璃纤维复材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的结构设计

【作者简介】赵青羽(1990~),男,北京人,工程师,从事土建工程管理研究。

探究全玻璃纤维复材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的结构设计Exploration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 with All Glass Fiber CompositeFree-Form Surface External Facade赵青羽,安伟东,于海滨,李纪果,李泽兰(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76)ZHAO Qing-yu,AN Wei-dong,YU Hai-bin,LI Ji-guo,LI Ze-lan(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Beijing 100176,China)【摘要】一直以来,建筑外立面设计是国内外设计关注的焦点。

设计阶段因为整体任务比较烦琐,有可能忽略外立面细节设计。

所以,要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应重视自由曲面外立面的设计。

全玻璃纤维复材是建筑领域的新材料之一,通过成型工艺复合而成,对建筑结构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

论文以加强建筑结构稳固性为前提,针对全玻璃纤维复材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结构设计展开分析。

从结构设计工艺、龙骨选型与布置、连接节点设置3个角度阐述结构设计要点,总结对今后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积累结构设计经验,旨在提高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

【Abstract 】All the time,building facade desig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In the design stage,because the overalltask is cumbersome,it is possible to ignore the facade detail design.Therefore,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the importance of free-form surface facade desig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All glass fiber composite is one of the new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It is compounded by molding process,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On the premise of strengthening the st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ree-form surface facade of all glass fiber composite is analyzed.This paper expounds the key pointsof structural design from three aspects: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keel selection and layout and connection node setting,summarizes theenlightenment to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design of free-form surface facade in the future,and accumulates structural design experience,in order to improvethestructural design level offree-form surface facade.【关键词】全玻璃纤维复材;自由曲面;外立面;建筑结构设计【Keywords 】allglassfiber composite;freeform surface;external facade;architecturalstructur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82;TQ171.77;TU318【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9467(2021)09-0011-02【DOI 】10.13616/ki.gcjsysj.2021.09.2031GFRC 设计方案1.1结构设计工艺首先,科学确定自由曲面GFRC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板尺寸,参考设计经验建议以2m ×2m 为宜,将板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制作成838块曲面板。

玄武岩纤维

玄武岩纤维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 ************新型纺织纤维课程论文题目:玄武岩纤维的特性与应用****:***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班级:纺织13-1****:***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摘要: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绿色环保纤维,其强度高、耐高温、抗噪音并且化学稳定性好。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玄武岩纤维的特性,并对其应用做了一些简单阐述。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特性应用目录1 前言2 玄武岩纤维及其特性 (1)2.1玄武岩纤维及其各成分作用 (1)2.2玄武岩纤维的特性 (2)2.2.1玄武岩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增强效应 (2)2.2.2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2)2.2.3玄武岩纤维的介电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电磁波的透过性 (2)2.2.4玄武岩纤维的声绝性 (2)2.2.5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 (2)2.2.6玄武岩纤维的耐水性 (3)2.2.7玄武岩纤维的绿色环保性 (3)3 玄武岩纤维的产品及其应用 (3)4 结论 (5)参考文献 (5)1 前言玄武岩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主要矿物是斜长石和辉石,呈古铜色。

将玄武岩矿石破碎后在1450℃-1500℃下熔融纺丝,可以制得玄武岩纤维。

上世纪60年代初,就出现了玄武岩连续纤维,从70年代开始,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就对玄武岩连续纤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使用组合炉拉丝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要追溯到1985年的乌克兰纤维实验室(TZI),现今前苏联诸国家的玄武岩纤维池窑有的已近发展到年产700吨规模,使用400孔铂金漏板拉丝技术;美国玄武岩纤维池窑经过几十年发展也已达到1000-1500吨规模,使用800孔漏板拉丝技术;我国起步较晚,虽然有几十条玄武岩岩棉的生产线,但没有稳定的拉丝技术,生产的玄武岩制品档次一直不高,但近年来我国有意发展玄武岩纤维,开发连续玄武岩纤维已被列为2002年国家新材料领域的863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的就有规模年产10000吨的玄武岩生产基地[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特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特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特性王兰彩【摘要】分析了FRP材料的类型,从弹性模量、疲劳性能等方面论述了FRP筋的特性,从而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既有结构的加固、维修与改造中,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08【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作者】王兰彩【作者单位】汕头市城建工程设计院,广东汕头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32.9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如对于传统的钢筋,应寻找一种强度高、重量轻和耐久性好的新材料来替代。

传统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普遍面临着钢筋锈蚀、混凝土老化等问题,结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不好,处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更是如此。

对既有结构的加固、维修与改造,应以具有比强度高、施工快捷、施工后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等优异性能的材料所代替[1,4]。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而互补的材料组成,具有比组成材料更优越的综合性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问世于20世纪40年代。

FRP筋是以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为基体材料,并掺入适量辅助剂,经拉挤成型形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高强、轻质、抗腐蚀和耐疲劳等优点。

纤维分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两种,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较高。

纤维可以分为碳纤维(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玻璃纤维(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芳纶纤维(Arami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AFRP),还有其他诸如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等[5];常用的基体材料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等[6]。

1 FRP材料的类型1)碳纤维(CFRP)。

碳纤维按原材料类型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中间相沥青(MP)基碳纤维、粘胶(人造丝, RAYON)基碳纤维、酚醛基及其他碳纤维[7,8]。

MIT:超细超强纤维

MIT:超细超强纤维

MIT:超细超强纤维佚名【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9(047)006【总页数】2页(P4,6)【正文语种】中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可用于制备具有极高强度和韧性的超细纤维的技术。

所得纤维是一种可用于防弹头盔和纳米复合材料等诸多领域的理想材料,同时还具有价格低廉、易于生产的特点。

MIT化学工程系教授Gregory Rutledge和博士后Jay Park在其论文中将这种新技术命名为“冻胶静电纺丝”,该论文已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的二月版上发表。

Rutledge教授认为,在材料科学领域,材料具有许多优缺点,需要权衡。

最典型的表现是,研究人员在提高材料某种性能时,这种材料的其他某些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他指出强度和韧性就是这样的一对矛盾体。

通常研究者制备高强材料时,有可能损失了这种材料的韧性。

材料脆性的增加使得其吸收的冲击能下降,进而材料更容易产生断裂。

但采用上述新技术制备纤维,不存在这种性能权衡取舍的现象。

Rutledge教授表示,制得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材料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实现,该方法是在传统的冻胶纺丝技术基础上,施加以电压,制备超细聚乙烯纤维。

所得纤维性能超过目前一些用于防弹衣和防弹头盔的、强度最高的纤维(如Kevlar 和Dyneema),或与之相媲美。

左:对注射器加热,并挤出纺丝溶液;右:纺丝腔体,细流在电场力作用下被拉伸成超细的聚乙烯纤维图1 纤维制备装置(资料来源:研究人员供图)图2 MIT研究组制备的新型超细纤维的SEM图Rutledge教授等最开始致力于制备直径为1 μm以下的各种尺寸的纤维,因为这种尺寸的纤维本身就具有各种有趣的特性。

他们已经关注这种超细纤维(或称为纳米纤维)很多年,但仍不能称其为高性能纤维。

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纤维指的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如Kevlar)以及冻胶纺丝聚乙烯纤维(如Dyneema和Spectra),这些高性能纤维可用于制备极端环境下使用的绳索以及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

论芳纶纤维研究进展及制定其相关标准的重要性

论芳纶纤维研究进展及制定其相关标准的重要性
对位芳纶在具有高模高强性的同时,又具备优 良的柔软性、质量轻且易进行材料复合,在应对场地、 环境等客观条件不佳时,可任意改变其形态以便使 用。常应用于房屋、道路、隧道及桥梁各类建筑工 程领域中的加固、补强、修复受损。将芳纶短切纤 维均匀置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除增强效果外, 抗弯效果也尤为显著 。 [10] 4.2 运动器材
Discussion on the Progress of Aramid Fiber Resear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Relevant Standards
Wang Zhaolei , Li Yupeng, Zhu Wei, Han Yejing (Tianjin Textile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目前,我国有 60 余所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从 事与芳纶及其产品相关的研究生产工作,分布在山 东、广东、上海、四川等全国各地,例如山东烟台 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 及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等在行业内较为知名。
4 应用领域
芳纶由于其综合性能突出,是高性能纤维中发 展最为迅速且重要的成员之一,其优异且全面的性 能使得其以多种形式形态应用于诸多方面,尤其在 高新科技领域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 4.1 建筑、橡胶、增强补强材料
所以为统一芳纶纤维在行业内的技术要求,急 需制定相关国家标准,以满足市场需求,便于管理 约束,并为实施售后服务、扩大竞争创造条件。制 定相关国家标准不仅可以规范社会生产活动、规范 市场行为,让遍布各地的企业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 统一,且为衡量产品质量好坏提供了主要依据。惟 有通过制定并提供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方可使得 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生更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保温的新材料开发论文

建筑保温的新材料开发论文

建筑保温的新材料开发论文
本文讨论了有关建筑保温材料新开发的可行性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传统建筑保温材料进行新开发、制备以及应用方式。

随着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监管,新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开发材料对于现有建筑保温材料常见的缺点——不良安装、消耗大量能源以及在环境污染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

新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通常有纤维棉、纳米气体、复合材料以及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空调房间温度的波动,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纤维棉是新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之一,它由多层纤维片组成,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空调机房的能耗。

纳米气体的结构使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具有高的节能效果,而且可以节省空间,让人们更容易安装。

新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还可以将再生材料和绿色材料结合进行新开发,以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空调房间温度波动等。

再生材料可以节省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

绿色材料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新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拥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减少能源消耗的独特优势,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环境保护,是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UHMWPE纤维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UHMWPE纤维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UHMWPE纤维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作者:暂无来源:《纺织报告》 2012年第1期王爽芳1 王发阳2 邵绪泽3(1连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2、3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3)[摘要]采用凝胶纺丝——超拉伸技术纺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

对生产中的重点工艺控制点进行讨论,探索适合本生产线的工艺参数,使成品纤维最终达到高强高模的优良性能。

[关键词]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胶纺丝;超倍拉伸;萃取[中图分类号] TS102.52+4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粉末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原料,采用全新的冻胶纺丝及超倍拉伸技术,制得UHMWPE纤维,使化学纤维工业开始了新的飞跃。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柔性链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微观结构极为规整。

因为其化学结构的惰性,并且有高度取向和高度结晶的结构,因此无论在化学性能方面,还是物理性能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具有其它高性能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力学性能,成为继碳纤维和芳纶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

从近几年国内发展的趋势分析,UHMWPE纤维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厂家都在向规模化和高品质稳定性发展。

我公司在生产UHMWPE纤维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工艺并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部分设备改造,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好,其强度模量指标均达到并超过国内同类产品。

本论文对生产UHMWPE纤维的主要工艺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1.1原料UHMWPE粉:德国Ticona公司生产,特性黏度约为2108ml/g,平均分子量460万;白油:法国道达尔公司,运动黏度(40℃)为68-80mm2/s;萃取剂:天津普罗米化工有限公司,低沸点烷烃,馏程范围在130-160℃。

1.2设备与仪器PE成套设备生产线;YG086C缕纱测长机;DLL-2000电子拉力机1.3工艺流程PE粉、白油→配料→纺丝→冷却成型→平衡→预牵伸→萃取→干燥→多级牵伸→卷绕→成品检验→包装2 结果与讨论聚乙烯是柔性链成纤高聚物,要使其获得较理想的结构,实现高强高模,凝胶纺丝是最有效的方法。

新材料技术论文

新材料技术论文

新材料技术论文就目前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一、内容摘要1.人们把新材料技术称誉为“高技术的基础”。

各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新材料技术摆国家特殊的战略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耗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研究开发新材料,其重点是金属复合材料、超合金、高温结构陶瓷、高结晶高分子材料等。

2.。

目前美国在复合材料和聚合物材料这两个领域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日本在通产省制定和实施的“下一个世纪产生基础技术研究开发计划”中,总共列入了12个研究开发项目,其中新材料就占了一半,重点是精密陶瓷、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光反应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

目前日本在精密陶瓷、光纤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欧洲共同体各国专门制定了一个新材料研究开发计划,仅在“尤里卡”计划中,属于新材料的研究项目就多达30个。

相关概念1.相关概念: 新材料(或称先进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新材料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多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

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速公路护栏的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速公路护栏的研究进展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3年第52卷第3期135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速公路护栏的研究进展何 宇(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11)摘要:高速公路护栏在事故发生时是一种能有效减小伤亡的安全措施。

为改善传统木质、钢材以及混凝土材质护栏的性能缺陷,提升高速公路护栏使用安全等级,采取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成的高速公路护栏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

从静态力学性能、碰撞稳定性等方面介绍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护栏的研究进展,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论证了复合材料护栏的应用优势及其工程应用。

最后,指出了复合材料护栏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复合材料;玻璃钢;高速公路护栏;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B 332Research Progress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ighway GuardrailHE Yu( Yunn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Kunming 650011, Yunnan, China )Abstract :Highway guardrails are an effective safety measure to reduce casualties in the event of accident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wooden, steel, and concrete guardrails and enhance the safety level of highway guardrails, adopting fi 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highway guardrails is an important solu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sed composite guardrails from the aspects of sta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llision stability, etc. was introduced.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osite guardrails are demonstrate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mposite guardrails was pointed out.Key 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fi 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expressway guardrail; research progress 作者简介:何宇,大学本科,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检测。

关于新材料FRP的专题报告

关于新材料FRP的专题报告

关于新材料FRP的专题报告1FRP材料简介纤维增强塑料( fiber reinforced plast ic 或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是一种复合纤维材料, 是由合成或有机高强纤维构成, 是混凝土结构中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它具有质量轻、便于施工、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更耐用、耐腐蚀、高强度质量密度比( 是钢筋的10~ 15倍) 、耐疲劳( 是钢筋的3 倍) 、电磁中性、低导热系数等优点。

但其也具有一些缺点, 如: 施工费用高、弹性模量低、紫外线对其伤害大、长期强度低于短期静力强度、水腐蚀、施加预应力时横向应力大等2国外对于FRP 的研究应用1960 年美国开始对FRP 进行开发, FRP 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GFRP。

但由于GFRP 的弹性模量低而中断研究近20 年。

由于盐腐蚀钢筋导致了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使用性能的退化而将FRP 重新提上日程来。

康奈尔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小尺寸FRP 预应力梁的试验。

南达科他矿业理工大学开发了GFRP筋[ 2, 3] 。

日本在20 世纪70 年代就进行了FRP 的应用开发。

日本现已开发出各种FRP, 有FRP 筋( 包括圆形的、方形的、变形的) 、FRP 绞线、三维和平面格状材、片材、板材。

在日本使用最多的是CFRP, 其次是AFRP 和GFRP。

近年来, FRP 片材已经开始使用玻璃和聚乙烯纤维。

日本于1993 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FRP 设计施工规范, 并于1997 年发行了欧洲版本。

FRP 片材在1987 年作为一种抗震材料提出, 1995 年神户大地震之后, 迅速开展了FRP 片材的使用和开发, 并编制了相应的设计施工规范。

20 世纪70 年代,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开始对FR进行研究, 重点是GFRP 预应力筋。

1978 年, 承包商St rabag、化工品商Bayer 合作开发了GFRP 预应力筋和锚固系统并应用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几座桥梁中。

新型海藻纤维——卡拉胶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新型海藻纤维——卡拉胶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圈 卡 胶 凝 化 程 意 2 拉的胶过示图
’ 。 一 一
合成 纤维 S C 2 1 o32 F 0 0 N . 7
研 究 论 文
Fi berResear ch
卡拉 胶优 良的性 能 ,引起 了国 内外学 者 的广 泛研究 [l 目前 ,卡拉胶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 6。 - O
卡拉 胶是 从 红藻 的 角叉 菜属 (h n rs、麒 C o du)
麟 菜 属 (uhu a、杉 藻属 (i rn)及 沙菜 属 E cem ) Gg ta ai
(y n a H p e)等多种 海藻 中提取 的海藻多糖的统称 ,是
世界 三 大海藻 胶 工 业产 品 ( 琼胶 、卡 拉胶 、褐藻 胶)之一 【 n 。卡 拉胶 的化 学结 构是 由硫酸基 化或
百 =; 。


t 1

凝胶 有序结构)
。一 。 0£
^ ’
l .
溶液( 无规线团)
凝脚 I 集结构) 隘
卡 苎 研 利 16, , 岛 学 士 究 , 要 事 拉 的究 搴 窖 : 众( ~ 男 青 大 硕 研 生 主 从 胶: 9) 8
J M 69 L S - 30 V型扫描 电镜 :f本 J O = E L公司 ; I
全 自 动 单 丝 测 定 仪 f ai a Arbt : 德 国 v t i o F m o )
T x cn .t n公 司 。 et hoH s i e e

卡拉胶 : 青岛聚大洋海藻工 业有限公 司 ;实
非硫 酸 基化 的半 乳 糖 和 3 一 水 半 乳 糖 通 过 一 , 脱 6
1一 , 糖苷键和 一,糖 苷键交替 连接而成 的线形 多 3 1 4 糖化合物 删 ,所 以其多数糖单位 中含 有一个或两个 硫酸酯基 ,多糖链中总硫酸酯基含 量为 1 -0%, 5%, 4 而且硫酸酯基数 目与位置 同卡拉胶 的胶 凝性密切相 关 【 3 】 。根据 其半乳 糖残基上硫酸 酯基 团的不同 ,可

HMXW网状纤维承压堵漏实验

HMXW网状纤维承压堵漏实验

HMXW网状纤维承压堵漏实验HMXW网状纤维承压堵漏实验的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保问题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其中,水污染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水渗漏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都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水渗漏问题的新型材料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HMXW网状纤维由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材料选用而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水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渗漏的防治工程中。

为了探究其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了HMXW网状纤维承压堵漏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在实验箱中制作了一条长约40cm、宽约10cm、高约26cm的水渗漏道路,并将水渗漏道路与实验箱内高度为28cm的水槽相连。

然后,向水渗漏道路注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处于水流不断、漏水严重的状态。

接着,将HMXW网状纤维放置在水渗漏道路口处,并用钳子夹住,固定在道路口处。

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水槽内注入水,增加水压,以模拟现实中更为严重的水压环境。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HMXW网状纤维成功实现了水渗漏道路的堵漏。

实验中,HMXW网状纤维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在不断增加的水压下,HMXW网状纤维呈现出与传统堵漏材料不同的挤压变形方式,而且不发生开裂和渗漏。

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压达到1mpa时,HMXW网状纤维的抗压能力始终保持在非常优秀的水平上。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HMXW网状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效果,并探究更多的水渗漏处理新技术,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HMXW网状纤维作为新型材料,不仅可以应用于水渗漏堵漏工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海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于新材料应用研究的不断探索,HMXW网状纤维的应用领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对于HMXW网状纤维材料的制作工艺、相关加工技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佚名
【期刊名称】《纤维复合材料》
【年(卷),期】2024(41)2
【摘要】《纤维复合材料》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

《纤维复合材料》于1984年创刊,由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

主要刊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论文。

经过近50年的发展,《纤维复合材料》已发展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广泛认可的技术交流平台和宣传平台,积极推动了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总页数】1页(PI0002-I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
【相关文献】
1.《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2.《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3.《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4.《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5.《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X论文

PX论文

PX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献综述前言作为基础化工产品,PX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

全球生产的3000多万吨PX,绝大部分都成为聚酯纤维的原料。

大量的聚酯纤维被加工成服装,不仅满足全球60多亿人口的穿衣问题,还满足了人们对服装色彩、光泽、褶皱、薄厚、透明度等更多的要求。

PX 不仅与人们的衣着有关,它也是可以直接入口之物,比如药物胶囊,PX就是原料之一。

矿泉水瓶等包装材料的主要原料,也是PX。

PX和人们的住也紧密相关。

它是很多建筑材料的原料,也可以用来生产油漆溶剂。

随着技术的进步,PX的下游产品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和纸张,应用于电器电子、汽车及机械制造行业。

此外汽油中5%左右的成分是PX。

PX不但是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高品质汽油的必需品。

然而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一些旗帜鲜明地反对PX化工的人,可是这些人也许并不知道,那些写满他们诉求的“旗帜”,就是用PX的下游产品——涤纶制作的。

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实,一个让化工行业和公众都感到尴尬的现实。

了解PX化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也许能够让人们更理性地面对PX。

一、PX的发展现状我们将对当前PX的生产技术现状和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

1、生产技术现状对二甲苯通常来自于重整油或热裂解汽油中的C8及以上芳烃,通过异构化和分离的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对二甲苯。

蔡目荣专家在《对二甲苯的生产技术进展与市场分析》中指出,目前对PX生产技术的革新主要包括开辟C8及以上芳烃新来源以及芳烃的转化和对二甲苯的分离工艺。

①a.轻烃制芳烃工艺指低分子烃类经过裂解和脱氢、烯烃的齐聚和环化、环烷烃脱氢等反应可选择性的生成芳烃。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的钱伯章在《国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中》提到○1日本旭化成及其子公司山阳石化公司开发了高含烯烃的馏分直接生产芳烃的 -工艺,可利用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含烯烃30%~80%的C4~C5镏分生产芳烃;○2由BP-UOP联合开发的Cyclar工艺是由丙烷、丁烷或液化石油气为原料,通过齐聚-环化-脱氢生产芳烃;○3Z-转化工艺日本三菱油化和千代田公司联合开发的,利用LPG和轻石脑油生产BTX芳烃和氢气,采用的沸石催化剂由金属硅酸盐和特种粘合剂组成;○4由IFP开发的Aromiging工艺从石脑油生产苯、甲苯、二甲苯和氢气。

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工业化生产_杨勇新

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工业化生产_杨勇新

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杨勇新(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8)李洪安 于忠生(营口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 营口 115000)摘 要: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其生产和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目前研究的热点。

对连续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予以介绍。

关键词:连续玄武岩纤维 工业化生产 工艺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BASA LT FIBERYang Yongx i n(National Eng i 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Building Dia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Beijing 100088)Li Hong an Yu Zhongsheng(Yingkou Institu te of Building Material Yingkou 115000)Abstract :Basal t fi ber is a kind of new material.Its producti on and application draw most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conditi ons,technic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basalt fibe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Keywords :continuous basalt fiber industrialized p roduction technics*2005年度攻关计划(国际合作)项目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2005DFBA0002)资助。

第一作者:杨勇新 男 1963年11月出生 博士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yangyongxin@tsi 收稿日期:2007-02-100 前 言玄武岩是一种火山喷出岩,是地球上贮藏量最大,分布面很广的矿产。

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

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

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遮体、保暖、防身,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型面料功能性向以人为本和环保原则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科技的进步为新型面料功能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如利用织物加工工艺开发新型面料;利用天然纤维的功能性进行产品的开发;利用新材料科学技术开发功能性面料。

服装面料功能性发展趋势开发途径1、新型面料的新奇功能:千百年来,人类赋予服装的使命不外乎遮身御寒、美观时尚。

现如今,随着高新科技融入到服装面料后,各种具有新奇功能的服装已从幻想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力挽狂澜采用原料:40D尼龙低弹+TPU微孔膜复合拉毛针织布,表面光滑平整,抗起球,经过剥鳞处理,减小毡收缩,缩水率低,机洗后不发生变形,光泽度好,弹性优良,保暖性好,手感丰满,柔软舒适,适宜贴身穿着。

、技术:环保纤维,在提纯纺丝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天然纤维所有特性,它吸湿透气性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等特性。

反复洗涤,日晒也不失诸多保健功能,不易起球。

、染整:溢流染色,引用“绿色”染整工艺特点,应用无公害染化料,用水量少,排放的染色污水量少且易处理净化,耗能低,染色产品都是无害的“绿色”产品。

、功能:水蒸气分子直径为微米,雨水中直径最小的轻雾直径为20微米,毛毛雨的直径则高达400微米,能够制造出孔隙直径在水蒸气和雨水之间的薄膜,能实现既防水又透气。

特色:一种环保纤维,竹子有抗菌防紫处线特征,在纤维提纯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臭和防紫外线物质,具有透气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反复洗晒也不失诸多功能。

、特点:坚牢,耐磨,易洗,容易干,而且不易起皱,不变形等特征;质地细密、轻薄、布面柔软、滑爽、挺括,表面织纹清晰颗粒饱满,光泽莹润,有好的质感。

2、运用广泛、力挽狂澜是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此类面料主要以登山服、滑雪服、冲锋衣为主,风格粗犷,产品性能强,适用探险和恶劣环境下使用,对人具有起到保护的作用。

碳纤维力学性能论文

碳纤维力学性能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PAN基碳纤维碳酸氢铵电解氧化表面处理研究姓名:翟姣姣学号:20140073110院(系、部):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专业:化学班级:2014级化接本指导教师:臧红霞副教授完成时间:2016年 4 月摘要PAN基碳纤维是指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在90%^上的纤维材料,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经过低温氧化、低温碳化及高温碳化而制的。

为了得到高性能碳纤维需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主要以5%勺碳酸氢铵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对PAN基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处理,通过对碳纤维改性前后层间剪切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在恒流模式下调节电解电压和恒压模式下调节电解温度对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阳极氧化过程中随着电压强度的提高,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层间剪切强度呈逐步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PAN基碳纤维;表面处理;电化学氧化;力学分析AbstractPAN based carb on fiber is a fiber material in more tha n 90% of the mass fractio n of carb on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it is the use of various kind of organic fibers in an inert gas, after oxidati on at low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carb oni zati on and syste m.ln order to get high-performa nee carb on fiber n eed to surface treatme nt, surface treatme nt is one of the importa nt links of the preparati on of high carb on fiber. In this paper, with 5% of the ammon ium bicarb on ate soluti on asthe electrolyte,oxidati on on the surface of PAN based carb on fibers and oxidatio n treatme nt, through carries on the con trast an alysis of carb on fiber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in the constant, discussed under the mode of constant current and constant voltage electrolysis voltage mode electrolytic tempera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N based carb on fiber eff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with the in crease of the voltage in the process of ano dic oxidatio n, carb on fiber ten sile stre ngth,shear stre ngth betwee n the layers of first after risi ng dow nward tren d.With the con sta nt improveme nt of the temperature,the ten sile stre ngth of carb on fiber,showed a trend of rise and fall after the first drop,i nterlayer shear stre ngth have bee n gradually in creas ing tren d.With the in 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ten sile stre ngth of carb on fibers showed a trend solid content properly.Keywords: pan-based carb on fibe; surface treatme n;electrochemical oxidati on;Mecha nics an alysis目录前言 (1)1实验部分 (1)1.1原材料及试剂 (1)1.2仪器 (1)1.3 PAN基碳纤维的生产 (1)1.4复合材料的制备 (2)2性能测试 (3)2.1线密度 (3)2.2体密度 (3)2.3碳纤维拉伸强度测试 (3)2.4层间剪切强度(ILSS)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4)3.1电解电压对碳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4)3.2电解电压对碳纤维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 (5)3.3温度对碳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5)3.4温度对碳纤维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 (6)4. 结论 (7)参考文献 (8)谢辞 (9)、八前PAN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军工和民用领域[1-2]。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HCI)的制备以及聚苯并?唑(PBO)合成的研究姓名:张春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朱子康20030101上海交通大学硕圭学位论文,一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 的制备以及聚苯并嘿唑合成的研究;摘要聚苯并嗯唑是一类芳香族溶致型液晶离分子,其有优异的性能,是讫今为止强度和模量最离的合成纤维,在很多高精尖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翻前国内的纤维织品主要是依赖从日本东洋纺进口,而东洋纺也在该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因而价格十分昂贵。

因丽的研究开发工作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现有合成技术基础上,对合成聚合物的单体合成方法以及如何制备高分子量的进行了研究。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两种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重排及应两步反应、肟他反应、重排和水解反应三步反应合成,.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采用发烟硫酸磺化、浓硝酸硝化、水解、氯化亚锡。

还原得到,一二氨基闻苯二酚盐酸盐.。

研究中分别对各个步骤得到的单体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如傅立叶变换红外、‘核磁共振‘联躲、核磁共振、质谱、熔点和元素分析等。

两种方法得到的.都有很高的纯度,而且产率也都很高。

在此基础上,对聚合反应工艺也进行了研究,采用成盐技术。

首先得到, 一二氨基间苯二酚/对苯二甲酸盐,该过程为酸碱中和反应,简单快捷;最后采用张盐进行聚合。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聚合过程中脱过程,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并且缩短聚合时间。

聚合采用了哈克流变仪,不仅有效的控制了反应的温度等条件,焉且满足了高剪切的条睾。

研究过程中逐步优化反应的程序控温过程,另外,采用粘度跟踪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研究,最终合成出了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聚苯并嗯唑。

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对的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二氨基问苯二酚盐酸盐,,一二氨基闻苯二酚/对苯二甲酸盐,聚苯并蟪唑:海交通夫学颀学位论文,., ., .,一? ., ,, ,一. ,协,,’。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引领纤维学科发展--走进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引领纤维学科发展--走进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士 张 希 教 授,现 任 实 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 教 授。 现 有 固 定 人 员 100 余 人,已 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 水平研究队伍。实验室建有仪器设 备公共平台,拥有大型仪器 300 余台 (套)、工程试验线 26 条。
纤 维 素、甲 壳 素、PLA 等 生 物 源 高 维、Lyocell 纤维、中空纤维膜、PBO
分子纤维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纤 纤维等多条试验生产线,可以进行
维材料的仿生制备及组织工程用纤 扩大试验。科研创新研究平台包括
维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理 NMR400、FTIR、SEM、TEM、AFM、
未 来 纤 维 材 料 发 展 是 一 场“功 能性、集成化、智能化、电子化、响应 性”的 革 命,作 为 国 家 级 科 研 基 地,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引 领我国纤维材料科学技术与产业发
86 航空制造技术·2021年第64卷第11期
APPROACHING SCIENCE
展,对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战略性
和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了一批 700 余项,其中国家级任务近 200 项、
学术与行业领军人才,有力促进了纤 省部级科研 100 余项、横向合作项
维材料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 目 400 余项。重大工程水 纤维材料学科发展和化纤产业的技
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术创新,在航空航天国防急需的高性
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和学科发
展的需要,注重高层次创新研究队伍
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引育结合,在高
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功能纤维与低
维材料、环境友好与生物纤维材料方
向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积极
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

纺织新材料论文

纺织新材料论文

纺织新材料——编织灿烂新生活杨颂列(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031)摘要:人们穿衣不仅为了御寒保暖,而且为了美观。

在现代社会中,纺织材料以各种优异的性能、千姿百态的设计、五光十色的斑斓色彩,编织着人们灿烂的新生活。

人类自呱呱落地起,就与纺织材料结成了不解之缘。

但当您循着现代生活的节奏,不知疲倦地追逐着一波又一波不断出现的各种时尚服装的新潮流时,您知道若干年后人们将穿什么?您想了解它今后的发展趋势吗?本文将从人类最初的纺织材料出发,带您探索身怀绝技、神通广大的高科技纤维家族的奥秘,浏览几乎可以包揽人们保暖、舒适、防病、环保等需求、各具特色的新颖衣着用品,参观其自古至今的演变历程和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概貌,并介绍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提起日常生活,人们常用“衣、食、住、行”四个字加以概括,其中“衣”字当头,足见衣着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而在反映生活穷困时也往往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加以描述,说明人们历来把自己的“衣着”视同如“食物”一样重要的最基本生活条件。

实际上,人们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衣着”就是由各种纺织材料制成的。

纺织材料,指各种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或两者混合组成的合成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包括各种线类、绳类、带类,各类机织物、针织物及无纺织布,基本涵盖了整个纺织工业的产品。

衣着用纺织材料,在现代社会中,以各种优异的性能、千姿百态的设计、五光十色的斑斓色彩制成人们的服装,不仅具有遮体、护体、保健、御寒、防暑等功能,而且还起着装饰、美化、标志等作用。

即通过材料质地、色彩、裁制、造型和装缀等变化,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显示人的体态和仪容的美感,或表现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个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风貌等重要的标志,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实际上,整个纺织材料工业,连同与其相关的工艺、设备生产所形成的相关产业,曾是英、法、意、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这些国家工业发展功不可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新材料发展趋势与战略思考论文结合20年来化纤及其产业的发展历程,认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功能性化纤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及其功能性涂层类产品的加工制造,将会由目前主要倾向于功能性第三单体的接枝、共聚和共混纺丝等,适宜地向添加功能性助剂、表面处理剂和混纤化的后加工拓展。

提出了加速推进我国功能性纤维及其织物坯基材料的若干战略建议。

我国化纤加工能力及其实际产且在本世纪末已经稳居世界之首。

新千年的新目标就是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化纤一纺织的工业强国.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功能性化纤新材料及其织物坯基的研究开发,包括功能性涂层类产品的加工制造,将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世界化纤发展概况当今世界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两个是新品种开发,即品种的差别化和纤维材料化、功能化;两个是工艺方面的,即工艺的高效化和生产的弹性化。

品种和工艺是技术的两个侧面,两者不能绝对分开。

阻燃纤维专门用于生产阻燃毛毯和其它垫类产品。

该类产品具有永久阻燃效果,其阻燃原理是利用磷化合物制成的聚酯纤维纺织而成。

此类产品不易起燃,遇到火苗时,纤维会萎缩,集结成球,是安全性极高的防火素材,具有消火性、阻燃性。

近日,国家科技部评选并公布了2008-2009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项目名单,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产品——阻燃抗熔融粘胶纤维榜上有名。

山东海龙研制开发的阻燃抗熔融粘胶纤维是在国家“863”计划项目《阻燃抗熔融纤维新材料及纺织品的研制开发》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开发的高技术纤维。

该纤维及纺织品同时具有阻燃、隔热和抗熔滴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及军事等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潜在市场巨大。

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改性和阻燃后整理的方法制备。

目前,聚丙烯主要通过利用卤素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等协效剂共同作用来获得阻燃效果,通常首先在聚丙烯切片中添加高浓度的阻燃剂及其它助剂,经过共混制造阻燃母粒,然后与常规聚丙烯切片纤维熔融纺丝成形,制备具有阻燃性的聚丙烯纤维。

磷—溴协效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纤维的阻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环境污染小,而磷—氮协效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纤维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但是在聚丙烯纤维中的应用条件相对较高。

可用作为聚酰胺6及聚酰胺66共聚阻燃改性的阻燃剂主要有红磷和二羧酸乙基甲基磷酸酯等。

红磷常与惰性化合物,如氢氧化锰、氢氧化铝等共同作用对聚酰胺6及聚酰胺66进行阻燃改性。

国内用于生产阻燃聚酰胺纤维比较好的共聚阻燃剂是山西化纤研究所生产的NF—8702型聚酰胺纤维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体系在聚酰胺纤维阻燃改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价值。

用于聚酰胺共混改性的阻燃剂比较多,如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磷化合物、氯代聚乙烯、溴代季戊四醇及三氧化二锑等。

采用硼、锑和溴组成的三元阻燃体系对聚酰胺进行阻燃改性,其阻燃效果比较好。

另外采用红磷或微胶囊化的红磷与聚酰胺共混纺丝也能获得具有自熄灭性能的阻燃聚酰胺纤维。

共聚阻燃改性方法主要是在聚丙烯腈纤维中引入含有卤素或磷元素等的共聚单体,如氯乙烯、二氯乙烯、烯丙基磷酸烷基、乙烯基双(2—氯代乙基)磷酸等共聚单体。

目前世界上已经工业化生产的阻燃聚丙烯腈纤维大都采用共聚法制造。

由于共混阻燃聚丙烯腈纤维中阻燃剂的含量不能太高,因而要选用高效的阻燃剂,且阻燃剂在纺丝原液中的溶解性和均匀稳定分散性要好,以及与聚丙烯腈的相容性,纺丝过程中的保留率、耐洗涤性及毒性等,因此阻燃剂的选择难度较大,目前已工业化的共混阻燃聚丙烯膀纤维的品种很少。

可用于聚酯纤维的添加型阻燃剂比较多,添加阻燃剂也是聚酯纤维最初的阻燃改性方法。

阻燃剂主要有卤素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

其中卤素阻燃剂中又以溴类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为最好,且可与通过锑类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锑)与其形成协效作用来提高其阻燃效果。

磷系阻燃剂中各种有机磷酸酯、磷酸酯、磷化合物以及氧化磷等阻燃剂都可以用于聚酯纤维阻燃改性。

其中芳香族磷酸酯热分解稳定性好,加入到聚酯熔体中对聚酯的热降解影响较小,从而不会影响纺丝工艺和纤维的性能。

目前,添加型阻燃剂在一些小的聚酯纤维生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酯纤维用反应型阻燃剂是指分子中含有阻燃元素(磷、氯、溴、氮)及活性基团(羧基、羟基以及酸酐等)的小分子阻燃剂。

反应型阻燃剂将逐渐取代添加型阻燃剂。

通常加入较低含量(3%—8%)的阻燃剂就可以使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可用于聚酯纤维的反应型阻燃剂包括卤素和磷系阻燃剂。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是磷系共聚型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对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且燃烧过程中没有毒性气体的生成,属于环保友好型阻燃体系。

我国山东青岛大学开发的磷系阻燃剂羧酸烷基磷酸(SP—FR Ⅱ),是我国首次研制开发成功并商业化生产的聚酯纤维用共聚型磷系阻燃剂,目前已达到世界上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

日本采用聚酯与次磷二酸衍生物以及化学元素表中第Ⅱ、Ⅲ、Ⅳ族中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共聚来生产阻燃聚酯纤维。

2013年世界PAN基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5万t/a,比2010年增长67%,到2015年可望达到7万t/a,比2010年扩大2.3倍。

从2001年至今的10年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专利申请量美国约有1 611件,欧洲5 181件,日本2 510件,中国大陆806件。

信息表明,CFRP成型技术的改进及其新产品的开发一直是本世纪最活跃的研发领域。

而近期的研发方向,重点将围绕大型CFRP风电叶片的工艺改进、电动汽车整车配套部件的研发、CFRP建筑补强技术和材料的改进、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品种的多样化及轻质结构飞行器的开发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是高技术及尖端技术领域关键材料,同时也是汽车、新能源、新型建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材料。

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碳纤维作为特种高性能合成纤维的佼佼者,在全球发展最为快速,因其具有与传统增强纤维无法比似的特性,在高端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多年来,海外碳纤维制造商一直看好中国持续增长的市场,此次展会,全球著名的碳纤维制造企业东丽、东邦、三菱、卓尔泰克、赫氏、西格里、台塑、晓星等企业都展示了各具特色的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和制品。

活跃在全球碳纤维市场的土耳其DOWAKSA公司是全球聚丙烯腈和碳纤维产量最大的制造商,今年首次入展,据了解,2012年其在中国的销量在1500吨以上。

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鸿汉表示,多年来,我国碳纤维开发已成为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形成了进口碳纤维,国内深加工的受制约格局。

为追赶世界碳纤维发展步伐,全国目前有30多家企业在展开研发和应用,并形成了大连、威海、连云港[0.60%资金研报]、哈尔滨、宜兴、东莞、宁波、北京、上海等碳纤维加工和制造基地。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产能10万吨,中国需求量在6000吨。

某资讯机构预测,按12%的增长率,到2020年可达到8万吨。

在这次展会上展出的其他高性能纤维还有全球著名芳纶纤维制造商帝人化学和超高分子相对质量聚乙烯纤维制造商帝斯曼爱地。

传统材料复合化创新,推动应用水平提升和应用面更宽,是未来发展趋势。

据有关方面透露,泡沫夹芯结构正在朝着微孔、高强、超薄、低吸油量方面开发。

河北德动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开发新能源轻量化汽车和配件首次参展和尝试。

该公司设计年产能为20万辆电动汽车,引进了一条德国复合材料生产线,将生产各种轻量化汽车配件进入市场。

纤维新材料之中的高性能纤维属特殊用途材料,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

产量虽不大,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性能可分为耐腐蚀性纤维、耐高温纤维、抗燃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功能纤维和弹性体纤维等。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的一种,占我国复合材料市场总量的70%左右。

高纤复材是由高性能纤维或纤维织物、聚合物作为原料,按照制造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进行设计并制造的一种固体新材料。

学术界和工程界一致认为21世纪是复合材料的时代,世界上各先进国家都将复合材料列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技术,我国“863”、“973”计划、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及国家建材2010年发展规划都把复合材料列为重中之重。

在众多的先进增强纤维品种当中,应用最广的纤维是阿拉米德纤维、碳纤维和特殊的玻璃纤维,它们约占98写的市场,而且这种态势将一直保持到1997年。

碳纤维目前,碳纤维的产量占增强纤维总产量的1%,需求增长速度很快。

根据常用的按物理机械指标分类的方法,碳纤维可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

目前,用于高温过滤产品的高性能纤维主要有玻璃纤维、Nomex纤维、P84纤维、PPS 纤维、PETT纤维。

由于前几种纤维自身的特性,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影响。

玻璃纤维比较脆,Nomex纤维耐氧化性差,P84纤维易水解老化,PPS纤维使用温度较低。

而PETT纤维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比其他纤维制成的滤料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我国已经形成100%PETT滤料的工业化生产,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针刺过滤毡产品申请了专利。

虽然PETT具有良好的耐温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但价格昂贵且过滤效率相对其它纤维制成滤料没有优势。

为此,有企业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超细玻璃纤维,既不影响耐温性能,又能提高滤料的过滤效率和降低率料价格,也扩大了适用范围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此次交流会上,记者接触了多家生产PETT的企业,他们非常看好这种纤维的应用,如何拓展销售是其现在的关键。

以新纤维复合材料针刺非织造布的革基布符合了人造革高物性、生态型、功能化的发展趋向。

近两年尤其超细纤维材料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市场,使其具有防水、透湿、抗菌防臭的性能,调温纤维及进行过表面改性的纤维生产的功能性革基布更是进入了合成革高端市场领域。

王华平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队纤维新材料,也让我们队纤维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有了更大的兴趣,对此我感想颇多,我也更希望通过此次讲座,我们学校和我们的同学都能更加努力,在我们的手中将此延续,创造我们属于这一代人成就,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未知,我会不懈努力,希望在未来纤维新材料的发展会有我的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