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复习
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摘抄

专题一:扶贫开发(含坚持民生导向重庆探索共同富裕)1、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①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⑥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2、当前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
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
3、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应该①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③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提高当地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人才;专题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国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发展作为重要议题?①从理论上看(参考教材9年级P101):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
②从现实上看(摘抄):当代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参考教材9年级P102)补充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如何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的前进方向?(参考教材9年级P10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6 传承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

专题六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热点解读1.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一个家庭能否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相传问题。
在家风的传承问题上,家训、家规和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教的作用更不可替代。
2019年1月24日,2019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展览分为家训、家书、传家宝、家风兴万家四部分。
2.第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活动举办为了使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及宣传非遗背后的文化意涵与精神内核,唤起人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的兴趣与重视,在2019年3月22日,时间博物馆保利书院联合某某正德茶业某某在鼓楼脚下举办了第一期以“品味时间——筑梦非遗”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研讨活动,活动有幸邀请到国内对非遗有着深入研究及热切期盼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各大传媒和其他重要嘉宾出席,作为本活动的研讨内容世界级非遗项目“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蜡染”得到充分的展示,引起热烈的反响,场上气氛活跃,互动良好,取得了圆满成功。
3.“一带一路”五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实施,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快速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文化与旅游部着力建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夯实互联互通基础,建立健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
开展“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征集活动,培育了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继《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之后,又印发了《2018年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和文化贸易发展。
知识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专题九 践行核心价值观 建设文化强国

专题九践行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一、背景材料:1.【十九大新表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拉开帷幕。
晚会特别融入许多闽南特色元素,又将国际语言的表达和中国元素有机结合。
晚会凸显了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3. 2017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4.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开幕。
专家学者们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儒学新观点,探讨儒学研究的意义。
5. 2017 年 11 月 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共同参观故宫前三殿。
习近平沿途向特朗普介绍故宫的历史、建筑和文化,特朗普频频赞叹。
习近平指出,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事业,事关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
特朗普在故宫茶叙期间使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
习近平夸奖阿拉贝拉中文水平进步,说可以打“A+”,表示她在中国已成为小明星,希望她也能有机会来中国。
专题十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知识拓展
全面理解文化自觉
(1)深刻认识文化地位作用,主要是“文化与生活”的知 识,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 合国力、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作用等。 (2)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要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的知识,文化发展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在交流中传 播,要在继承中发展,要推动文化创新。 (3)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主要是“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的知识,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要深刻 认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持包容性,肩 负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做中华民族精神的 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必要性: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 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 心骨”的作用。(先进性)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 (民族性)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吸收有益又警惕西 化。(包容性) 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时代性) ⑤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肩负为中华民族强基 固本的文化使命,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 和建设者。(实践性)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 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1.是什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点总结

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化强国的概念1. 文化强国的定义文化强国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文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和动力,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核心,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
文化强国并不是简单地依靠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来展示国家的实力,更多地侧重于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展示国家精神风貌,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求快速,而应该把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推行全民素质教育,弥补国民精神需求等等。
2. 文化强国的意义建设文化强国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是维系国家社会团结的纽带,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文化强国对于国家的自身发展也有意义,它可以提升国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任务1. 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
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国民的就业技能。
2. 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
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3. 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要倡导文化消费,带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4.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国际级文化大师和精英人才。
此外,还要推动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专题一:建设文化强国一

专题一:建设文化强国一
(加强文化建设----思想道德篇)专题从“冷漠路人”到“最美妈妈”材料:
十八个人,没有一只手出手相救,一个花季女孩命丧车轮碾压。
这是广州小悦悦事件。
一个人伸出了一双手,挽救了一个小生命,感动了无数人,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2 年7 月2 日下午1 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 岁女童突然从10 楼坠落,过路女子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了一下女孩儿,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
吴菊萍被网友评为“最美妈妈”…
杭州市授予其“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三八红旗手”称号,称她的事迹“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
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设计一道思考题,并简要的组织答案。
(同桌可以交流合作)
提示:题目设计一般围绕三个角度:
是什幺?(如反映了什幺问题?问题的表现?)
为什幺?(原因?意义?)
怎幺办?(解决对策?)
我思考我提问
民族精神的内涵、意义、如何传承?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
(四大文明关系);。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专题2 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 8.世界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 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 9.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 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坚持批判地 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10.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11.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
• 8.2022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8月25日在辽宁大连开幕,东北亚国 家政府部门代表、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300余名嘉宾通过线上 线下方式参加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大 连外国语大学承办。本届论坛是首次面向东北亚国家举办的高层 次语言文化论坛,旨在保护东北亚语言文化多样性,共建东北亚 语言文化学术共同体,促进东北亚语言文化国际交流。
• 7.2022年8月18日,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北京市朝阳区 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展览在奥林匹克塔开展。 北京C冬奥精神( )
• ①是北京冬奥会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原因 • ②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 ③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④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③④
• A.有利于激发广大A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 B.使中华民族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 C.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的最宝贵财富
• D.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发展中的所有困难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2022年5月26日,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孔子课堂揭牌仪式 在首都罗索举行,这是中多两国大学合建的首个孔子课堂。中多 两国自2004年建交以来,中多高层交往不断,各领域合作成果丰 硕,人文交流逐步增多,两国人民情感不断拉近。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专题02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课件

命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题 多
(4)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维 分
(5)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析
专 项 提 分 训 练
时
政
素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材
聚 (1)政府及有关部门:①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题 多
(3)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维 分
(4)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等。
析
专 项 提 分 训 练
时
政
素 4.我国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材
聚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
焦
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
命 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题 多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维 分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析
(4)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提升幸福感,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多
维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分
析 的中国实践”论坛(2019)等系列活动,展现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专 项 提 分 训 练
时 政 素
材 材料二 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
聚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

坚决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分解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二、考点2驾驭文化一脉相承的缘由及如何传承。
◆考点分解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缘由是什么?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加文化自信的举措。
◆考点分解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2.怎样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四、考点4 懂得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及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美德。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2.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五、考点5驾驭民族精神的内涵及重要品质。
◆考点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六、考点6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宏大民族精神?2.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七、考点7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供应精神动力。
二、考点2驾驭文化一脉相承的缘由及如何传承。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缘由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建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涵力。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原来,汲取外来,面对将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研讨材料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研讨材料【最新版】目录一、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性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讨四、结论正文一、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性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精神富有生命力的表现。
推动文化繁荣,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繁荣意味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审美水平。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文化强国意味着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体现时代特征的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价值观、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
2.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4.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推动文化创新,发挥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包头专版)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 专题(02)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

专题(二)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专项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2019年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单霁翔院长退休。
单霁翔院长曾说,“故宫每年的参观人次早已突破千万,但还有很多人不能来现场参观。
我们希望借助数字技术和文创传播,让故宫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全世界人民都能通过故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科技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该( )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②弘扬社会正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全面吸收外来文化,消除中外文化差异,发展先进文化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1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在曲阜举行。
举办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有利于( )①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②把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④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019年6月28日,第三届“东方杯”外国人汉字书法大赛在某某正式启动,征稿时间截至2019年10月10日。
活动举办两届以来,得到众多在华工作、生活和学习,对汉字书法有兴趣的外籍人士积极参与,并形成交流互动,大赛因此成为传播中华书法文化的国粹盛宴。
这 ( )①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最优秀的文化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有利于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2019年5月31日,某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号公告公布了《某某省长城保护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摘要】本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开讨论。
在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
在分别探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等方面。
在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并展望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软实力、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战略意义、展望1. 引言1.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能够在文化领域拥有更高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还能够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更好地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
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是人民的共同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加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传播,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可以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实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点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排除不符 合题意的 选项
举办科学家主题电影公益展映活动是为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营 造良好社会风尚,而不是促进影视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6.(2023济南检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
④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石家庄市探索打造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这有利
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打造涵盖书法、美术等多个门类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丰富了文 化载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不是经济效益最大化,①错误。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 及”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但没有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②排除。
②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文明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一带繁花一路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了不同民族人民的欢欣喜
悦,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气象,这表明文明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 丰富,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推动文化创新,②③正确。①夸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作用,也不符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保持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不 同文化融合发展,但不是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④错误。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发展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

文化中国——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文化繁荣【热点聚焦】材料一: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此次会议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重要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材料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材料三:2011年10月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
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材料四:2011年10月27日,第二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隆重开幕。
文化部部长蔡武,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波兰文化及民族遗产部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本届论坛以“创制城市”为主题,围绕“城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城市的公共空间”、“新城市,新治理,新政治”和“新技术与城市生活”等四个分论题展开讨论。
材料五:2011年10月29日,由文化部联合国家各相关主管部委共同主办,人民网独家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主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次论坛以“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文化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当前网络文化前沿话题展开了讨论。
材料六:2011年11月22日,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几点希望:(1)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化繁荣已成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培养内涵丰富的文化素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并注重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根基,还可以激发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广。
还应关注当代文化新动态,了解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理念。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推动文化繁荣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播文化建设需要创新与传承并重。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播,发挥自己的才华与创造力。
对于有文艺创作天赋的青年,可以通过写作、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这些新兴平台,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传播和推广优秀的文化内容。
通过积极传播正能量,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能够使广大人民受益,改变社会面貌。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可以选择从事艺术创作、电影制作、出版发行等相关行业,以才华和热情为文化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关注文化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文化基金会等机构,在其组织的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可以为文化繁荣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繁荣不仅局限于国内,还需要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十八: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热点追踪】材料一:2013年6月22日,从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审议通过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成功,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5处,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材料二:3013年8月1日电,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完成的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发布。
数据显示,我国各省区市之间的文化产业竞争正在增强,形成三大梯队格局。
在2013年文化产业排行榜上,北京占据榜首,前十强几乎都是东部省份。
材料三:2014年2月13日晚,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在泉州举行。
2013年,中国文化部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申报工作,福建省泉州市最终当选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当年9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泉州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一同被授予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材料四:全球最新的第443所孔子学院——安哥拉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将由中资机构首次参建。
中资机构直接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新做法,将为孔子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探索新路径。
材料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链接教材】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正确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产品,例如公益性宣传,教育的产品等,作为公共的大众文化事业来建设。
文化产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
4.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
文化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7.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的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培养民族文化素养是我们青少年的必修课。
8.珍惜文化遗产不等于盲目崇拜,继承文化传统也不是要回到过去。
当代中华儿女需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又博彩世界各民族之众长,才能建设起中华民族活力喷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共有精神家园。
9.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征加以丰富和发展。
10.中华文化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11.中华文化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得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
13.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丰富内涵与中华民族之间有着血肉联系。
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的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退缩、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不竭精神力量。
1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①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②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和根本的要求;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15.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6.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17.发展先进文化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养分和土壤;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直击中考】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 C )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世界文化潮流②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③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④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2、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 ( C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③发展教育和科学④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因为( D )A.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 B.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中心工作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D.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4、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5、近年来,我国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200多个中国文化节、艺术节,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良好的文化交流。
这意味着 ( A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能够和谐发展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于其他文化③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④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中共中央之所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 B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②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8、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精神文化产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科学发展作为我们时代的主题,要求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要求能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出现。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