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认识圆形》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精品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cd4d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二单元“有趣的形状”,主要围绕“认识圆形”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二单元第1节“认识圆形”。
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圆形的特点,学会识别圆形,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圆形。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圆形。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实物(如乒乓球、硬币、圆形积木等)、多媒体课件、磁性白板、圆形贴纸等。
2. 学具:圆形卡片、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性白板展示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幼儿找出圆形物品,并引导他们观察圆形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出示圆形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说出圆形的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形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圆形。
3. 随堂练习(1)发放圆形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找出圆形,并剪下来。
(2)让幼儿在磁性白板上贴上圆形贴纸,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圆形卡片和彩笔,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幅圆形创意画。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画,并让其他幼儿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圆形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圆形的物品:乒乓球、硬币、圆形积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圆形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圆形的碗(2)圆形的饼干(3)圆形的钟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圆形的认识程度。
幼儿园小班数学 认识圆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 认识圆形](https://img.taocdn.com/s3/m/2172cf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d.png)
03
教孩子画圆形
如何画出一个圆形?
使用圆规
圆规是画圆的标准工具, 可以帮助孩子画出标准、 规范的圆形。
手动画圆
让孩子用手腕的力量带动 笔在纸上旋转,通过控制 力度和速度,可以画出大 小不一的圆形。
利用工具
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 瓶盖、硬币等,让孩子沿 着边缘描画,也可以画出 圆形。
使用不同工具画圆形
利用圆形进行创意绘画的游戏
总结词
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与圆形相关的图案和形象,激发孩子的艺术潜 能。
详细描述
教师提供画纸和画笔,让孩子画出圆形或与圆形相关的图案,如太阳、花朵、动物等。鼓励孩子发挥 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圆形形象,并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意。
感谢您的观看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会逐渐掌握画圆的技巧,提高绘画技能和空 间感知能力。
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当孩子成功地画出圆形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 信心和积极性。
04
通过游戏加深孩子对圆形 的理解
寻找圆形物品的游戏
总结词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圆形的特征和形态。
彩笔
选择不同颜色的彩笔,让孩子用 不同颜色的笔来画圆,增加画圆
的趣味性。
油画棒
油画棒较粗,适合孩子的小手掌握, 使用油画棒画圆可以让孩子感受不 同的绘画效果。
水彩笔
水彩笔色彩鲜艳,线条流畅,适合 孩子用来画圆,而且画出的圆不易 模糊。
让孩子自己尝试画圆形
鼓励孩子自由发挥
在教孩子画圆的同时,要鼓励孩子自由发挥,不要拘泥于标准答 案,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表现圆形。
详细描述
小班数学课件《认识圆形》
![小班数学课件《认识圆形》](https://img.taocdn.com/s3/m/a33411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e.png)
小班数学课件《认识圆形》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小班数学教学大纲,重点围绕“认识圆形”展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形状”中关于圆形的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1. 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生活中的圆形物体;2. 培养幼儿对圆形的基本感知能力;3.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圆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圆形,并说出圆形的特点;2. 学会运用圆形进行创意组合,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圆形卡片、胶棒、画纸等;2. 学具:水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圆形卡片,让幼儿触摸并说出圆形的特点。
同时,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圆形的定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在画纸上自由创作圆形图案;2)引导幼儿观察圆形实物,将它们组合成不同的图形;3)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4. 小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针对幼儿的创作进行评价,强调圆形的特点,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圆形2. 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2)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瓶盖、圆球等;3)圆形创意组合:示例图案及幼儿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尝试进行创意组合。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d67943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6.png)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认识圆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的基本特征,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圆形的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拼图;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圆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运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拼图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圆形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的基本特征,运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拼图。
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概念,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圆形图片,拼图材料。
学具:画纸,水彩笔,圆形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同时,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圆形,并剪下来。
然后,用圆形贴纸在画纸上进行创意拼图。
4.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圆形”的游戏,鼓励他们观察并找出教室里的圆形物品。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圆形,标注“圆形”字样。
2. 列出圆形的基本特征:边缘光滑,没有角。
3. 画出几个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画一画在家庭中寻找圆形物品,用画纸和笔进行描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生活中的形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游戏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让幼儿认识并描述圆形的基本特征,以及运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拼图。
圆的认识ppt课件
![圆的认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d8567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a.png)
方法三:一点固定一根线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 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 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两脚叉开
固定针尖
旋转成圆
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 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 一周。
(3)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B r
d O
A 1.圆的半径和直径可以画无数条。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3.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 的2倍。
C d=2r或r=
4.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继续闯关>>
巩固练习
1.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O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看图填空。 圆的直径是( 30 )厘米,半径是( 15 )厘米。
Congratulations
恭喜! 目标达成
继续闯关>>
墨子
你能从乐乐家的客厅找到圆吗?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由线段围成,有顶点
由曲线围成, 没有顶点
游戏 规则
完成老师分发的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 得到三块拼图。当得到所有拼图,我们的新朋友就 会出现。
想办法画一个圆,与同学交流。
方法一:圆形纸片
方法二:尺子上的圆
在自己画的圆里标出圆心,画 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
用字母表示。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 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 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 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 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 圆上的线段(如BC)是直 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8d63a7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2.png)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圆形》。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圆形的认识,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学习用圆形绘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初步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圆形的名称,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提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3. 通过绘画圆形,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并能正确说出圆形的名称。
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实物(如球、硬币等)、画纸、画笔、圆形贴纸等。
学具:圆形玩具、圆形水果、圆形生活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球、硬币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饼干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画纸和画笔演示如何画出一个圆形,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画圆形,并说出圆形的名称。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贴纸和画纸,让幼儿将贴纸贴在画纸上,组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圆形画。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圆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并标注“圆形”。
2. 旁边列出圆形的基本特征:边缘光滑、没有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圆形物体?用画笔将它们画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分享等环节,让幼儿对圆形有了基本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70000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3.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圆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形状世界》中的第二节“认识圆形”。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形式,认识圆形的特征;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圆形的物品,培养其观察力和想象力;运用圆形进行创意绘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的特征,如“圆的边是弯弯的,没有角”。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找出圆形物品的能力,提高其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运用圆形进行绘画的创造力,激发其美术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运用圆形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球、硬币、瓶盖等)、画纸、水彩笔、课件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圆形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一个圆形”。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征。
如:“这个圆形的边是弯弯的,没有角。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在教室内找出其他圆形物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圆形和非圆形的物品,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圆形。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圆形,并涂上颜色。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圆形2. 内容:(1)圆形的特征:边是弯弯的,没有角(2)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球、硬币、瓶盖等(3)圆形创意绘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中的圆形物品,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运用圆形的情况,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发现。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圆形进行拼贴、组合,创作出更多有趣的画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圆形特征的掌握及生活中圆形物品的识别。
圆的认识课件ppt
![圆的认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d03f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0.png)
利用圆的性质解决三角形中的问题,如求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外接 圆半径等。
圆的运动问题
圆上点的运动
研究圆上点的运动规律,如匀速 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等。
圆盘的转动
研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线速度等 物理量,以及与转动惯量之间的关 系。
圆弧长度的计算
根据弧度数和半径计算圆弧的长度 。
圆的实际应用
连接弧线
将弧线连接起来,得到一 个完整的圆。
用直尺和圆规作圆
确定中心点
首先确定圆的中心点。
画直径
使用直尺画一条经过圆心的直径。
用圆规画圆
将圆规的一脚放在直径的一端,另一脚放在直径 的另一端,旋转一周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圆。
04 圆的切线
切线的定义
切线是直线与圆相切的线段,它与圆 只有一个公共点。
圆的特点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经 过圆心的直线都可以将圆分成 完全相等的两部分。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 它的对称中心,任意一点关于 圆心的对称点都在圆上。
圆的周长和直径之比是一个常 数,称为圆周率,用字母 “π”表示,约等于3.14159。
圆的应用
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车轮、钟表、餐具等。
在工程和机械领域中,圆也起着 重要的作用,如轴承、齿轮等。
在数学和科学研究中,圆也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在几何学 、微积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
用。
02 圆的性质
圆的对称性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圆关于其圆心对称,任意一点关 于圆心的对称点都在圆上。
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关于经过其圆心的任意直线对 称,圆上任意一点关于该直线的 对称点也在圆上。
详细描述
弦切角定理指出,对于通过圆上一点 的弦和切线,弦与切线之间的角度等 于该点所对的中心角的一半。这个定 理在证明圆的性质和计算圆的弧长时 非常有用。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圆形PPT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圆形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187f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a.png)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寻找圆形物品的过 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认识圆形教育价值
01
02
03
数学基础
认识圆形是幼儿数学教育 的基础内容之一,有助于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和几 何思维。
生活应用
圆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认识圆形能帮助幼儿更好 地理解周围世界,提高他 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审美启蒙
圆形是一种简洁、优美的 形状,认识圆形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 鉴赏能力。
教学资源不足
教案中需要使用到一些教学资源,如圆形物品、教学图片 等,但由于资源有限,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环节设计不够紧凑
教案中的环节设计不够紧凑,有些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自 然,可能会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改进措施制定及实施计划安排
降低活动难度
针对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或者增加一些趣味性更强的环 节,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02
活动准备与环境创设
教具与材料准备
圆形物品
收集各种圆形物品,如圆 形钟表、镜子、玩具等, 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教学图片
准备一些展示圆形物体的 图片,如轮胎、饼干等, 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圆 形。
操作材料
为幼儿准备一些可用于制 作圆形的材料,如彩纸、 剪刀、胶水等。
教室环境布置与调整
圆形元素
在教室中布置一些圆形元素,如 圆形的窗花、吊饰等,突出圆形
丰富教学资源
积极寻找和制作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圆形物品、教学图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环节设计
对教案中的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使其更加紧凑和自然,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同时,可以在每个环节后进行小结和评价,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