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考行测常识积累!116个成语人物!!
2020各省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系列汇总.doc
![2020各省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系列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02c9d1e53a580216fcfe75.png)
2020各省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系列汇总提到高频成语,其实常常是一些易理解错的成语,在日常成语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分辨成语含义,学会将成语用在合适的地方。
1.差强人意解析:差:尚,略;强:振奋。
基本使人满意。
误用:不是不能使人满意。
2.豆蔻年华解析:指少女十三岁。
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误用:不能用来指成年女子。
3.炙手可热解析: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误用:多含贬义,使用时候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莘莘学子解析:指众多的学生。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
误用:该词语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5.汗牛充栋解析: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很多。
误用: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6.天花乱坠解析: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误用: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7.不刊之论解析: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误用:误用为贬义词。
8.莫衷一是解析:意思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误用: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9.明日黄花解析: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10.鞭辟入里解析: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误用:误用为分析全面或形容人等。
11.绝无仅有解析:意思是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
误用: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12.后起之秀解析:意思是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误用:常误指开始时候落后,后来超越他人的人。
13.不足为训解析: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误用:不能将训字理解为教训。
14.方兴未艾解析:是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误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辨析小技巧:面对高频成语,真的不能望字生义,不能想当然地看到一个词语就理解为那个词语的意义,国考常考的成语都是易错的,日常复习一定要拓宽知识面,将不太能理解的成语多复习几遍。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成语积累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成语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11a7293101f69e31433294e4.png)
在省考行测中有一个专项是各位考生容易忽略的专项,而恰恰也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专项,它就是行测中的常识部分,今天通过本篇文章将给大家系统的整理了公务员常识中的成语典故。
1.夫妻关系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
最早见于《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举案齐眉:表示尊敬,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出自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2.表示友情泛泛之交:普通的交情,交情不深的朋友。
金石之交:比喻坚定的友谊。
金石:以其材质之坚硬,来形容坚定不变的事物。
金兰之交:比喻朋友之间互相投合,后来指结拜兄弟。
金比喻其坚。
兰比喻其香。
点头之交:见面时只点头打招呼,比喻很淡的交情。
患难之交: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比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朋友。
一面之交:只见过一次面,形容彼此没有深厚的交情。
八拜之交:结拜的异姓兄弟。
与金兰之交相近布衣之交:平民间的友谊。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布衣之友、患难之交、贫贱之交含义相近。
布衣:平民的服装,借指平民。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因学识志趣相投,不论年纪长幼。
总角之好:谓幼年相契的好朋友。
与青梅竹马相近。
总角原指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形如两角,后借指幼。
市道之交:指惟利是图,为利害关系而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3.易误用成语合集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炙:烤。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易被误用为受追捧、受欢迎的事物。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
易被误用为冲在前列或者首先应当做某事。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辞,含贬义。
易误用为夸奖别人的褒义词。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山西公务员考试:常识速记之成语典故相关的人物.doc
![山西公务员考试:常识速记之成语典故相关的人物.doc](https://img.taocdn.com/s3/m/011d4fbf79563c1ec4da7159.png)
2019山西公务员考试:常识速记之成语典故
相关的人物
对于行测考试常识而言,提前进行知识积累储备对于大家拿到一个好成绩是非常有利的,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常识和需要积累的内容要从日常开始。
今天就中国成语中主人公与其对应故事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50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50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b379158551810a6f52486e9.png)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49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1、追亡逐北:北:战败逃跑的敌人。
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也说“追奔逐北”。
2、不齿于人:齿:提起。
被人轻视,不被人家当作人。
3. 毁家纾shu1难nan4: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
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4. 厚此薄彼: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这个。
形容不平等相待。
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个。
5. 河清海晏yan4:河,黄河;晏,平静。
比喻天下太平。
6. 含糊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7. 疾首蹙额cu4: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8.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
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9.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
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
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
10.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
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25cc7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f.png)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语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瑰宝,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态度和处世哲理。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也有很多以成语命名的人物,这些人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与成语对应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中。
1. 三顾茅庐:此成语出自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三次登门求见刘备的故事。
诸葛亮为了劝说刘备投奔蜀汉,不辞辛劳,终于得到刘备的重视。
诸葛亮是一个顾全大局、忠诚于国家的政治家。
2. 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李元吉的故事。
李元吉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官员,他因为小事,动用了大刀杀害一只鸡,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成语形容大材小用,杞人忧天。
3. 狗急跳墙: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小故事,相传一个农夫养狗,有一天狗急了跳过墙逃跑了。
这个成语比喻人在绝望或危急的时候,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4. 风度翩翩: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的人物形象。
在古代,风度翩翩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有风度、有素质、有品位的人。
5. 一本正经: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面无表情、态度严肃认真的样子。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正经的人。
6. 口若悬河: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能够说服听众,征服人心。
这种人通常被认为是有言传身教能力的。
7.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故事,相传汉高祖三令五申地命令官员们要严格执行法律,不得违背。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再三再四地叮嘱对方要做某事,以表达自己的严肃态度。
8. 深藏不露: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人内心深处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无奇。
这种人通常是一个擅长隐瞒内心真实情感的人。
9. 恩重如山: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传说,相传一个人感恩图报难忘,将恩德视为重如山岳。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知恩图报、心存感激。
10. 得意洋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满意足、得意忘形的样子。
公务员考试 常识专项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 常识专项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f67f260b4c2e3f572763ff.png)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王松兴)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识成语典故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识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f52493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识成语典故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定考察的知识点类型多、范畴广,考生需要在平时就多记多背以备考试时用到。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识成语典故,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识成语典故萧规曹随:萧何创建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依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横槊赋诗:横槊赋诗”说的是三国时的曹操之事。
据说在赤壁与孙、刘大军相持时,大敌当前,曹操面对茫茫大江,横槊赋诗,意气风发,尽显文采风流。
退避三舍:年龄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接待他,他许以如晋楚产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产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指鹿为马: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骗局设法摸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成心逢迎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恐惧赵高。
一语道破:张僧繇(yao)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人们都认为很荒谬,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
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卧薪尝胆:年龄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恨,鼓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
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
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觉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入、透彻。
望梅止渴: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形,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
2020年公务员省考联考考行测重点成语整理(一)
![2020年公务员省考联考考行测重点成语整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1acfbebc31126edb6e1a1050.png)
公务员省考行测重点成语整理(一)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穿凿附会: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
生拉硬扯,强作解释。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教学相长:长:促进。
通过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6、五谷丰登:登:成熟。
粮食丰收。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少不更事:更:经历。
指人年轻、阅历浅、经验不多。
20. 不落窠臼(kē jiù):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心花怒放:怒:盛开。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
形容极其高兴。
22、穷兵黩武:黩:任意,随意。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形容好战。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21ebe37f1922791688e870.png)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大家都知道逻辑填空,除了考查实词意外还会考查成语。
成语辨析除了需要提炼题干有效的语境确定一些限定性选项以外,还要关注成语的具体含义。
在单一的成语辨析当中,要注意成语中的近义词的区分。
很多考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成语太多了,记不住怎么办”。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做一些方向性的梳理。
主要梳理高频成语的精讲,高频意味着这个成语在试卷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被命题人所关注。
第一组高频成语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屡见不鲜:指常常看见,并不新奇。
多含贬义。
源源不绝: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多用于事物,少用于人且不能用作宾语。
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
第二组高频成语甚嚣尘上:意思是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
今常用来形容某种传闻或谬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意思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例题1.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少有关。
在传世的宋代文史资料中,既无只字提到张择端,也无画作的其他记载。
《清明上河图》现世后,各种仿作______,一时间画作的真伪之辨______。
直到1950年,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张著亲跋的《清明上河图》,经众专家______,一致确认此本才是真迹,版本之争才宣告结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满城风雨甄别B.屡见不鲜莫衷一是考证C.层出不穷甚嚣尘上鉴定D.源源不断众说纷纭辨认答案:C.中公解析:有原文可知第一个空意在表达仿作出现了很多。
上面第一组高频成语的辨析,不难看出“层出不穷”更符合语境。
后两个空,经带入验证也符合语境含义。
例题2.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种公益组织和项目________,在运行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成语类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成语类](https://img.taocdn.com/s3/m/fc3f98a131126edb6f1a10ce.png)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公务员考试——成语及相关人物
![公务员考试——成语及相关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2b5c2615f12d2af90242e6bb.png)
成语及相关人物
对于行测考试常识而言,要注重日常积累。
今天就中国成语中主人公与其对应故事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总结:背水一战(韩信)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轲)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958af2b7360b4c2f3f6448.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考察的五个部分包括: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
虽然资料分析被安排在试卷的最后,但是实质上资料分析对行测笔试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人物盘点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行测考试电子商务法考点一、对经营者的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法条: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96df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c.png)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1、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比喻。
例如,如果你想去上海,但却朝着北京的方向走,那么你就是南辕北辙了。
2、大相径庭: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的比喻。
例如,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就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3、理所当然:按照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例如,如果你努力工作,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理所当然的。
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的比喻。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应运而生。
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例如,现代舞蹈就是推陈出新的产物。
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例如,他虽然有点固执,但他的意见无可厚非。
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例如,面对两个好的工作机会,他无所适从。
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例如,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例如,这幅画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例如,只因为某个人犯了一个错误,就认为他是一个坏人,这是以偏概全。
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例如,他一直循规蹈矩地做事,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
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例如,现在健康饮食大行其道。
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例如,这部电影虽然上映已经很久了,但它历久弥新,仍然很受欢迎。
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的比喻。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此消彼长。
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例如,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林林总总的物品。
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
例如,再多的抱怨也是无济于事的。
100个成语中对应的100位历史人物
![100个成语中对应的100位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5e5f08f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9.png)
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横行无忌(郭圯)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0.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东窗事发(秦桧)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
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
比喻阴谋已败露。
12.如鱼得水(刘备)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公考十三册行测必记成语之历史人物事迹成语
![公考十三册行测必记成语之历史人物事迹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2a8713f844769eae009edaa.png)
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公考十三册13本电子资料领取,可以直接百度公考十三册,点步知网的那个链接,然后用yaaaqw验证之后就能免费下载啦~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020国考高频成语500个
![2020国考高频成语5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6d3038dc69dc5022abea0033.png)
2020国考高频成语500个1.南辕北辙“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理所当然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
不容怀疑的意思。
3.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4.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6.无所适从适:往;从:跟随。
(1)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8.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9.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10.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1.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12.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1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4.标新立异标: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树立;异:特别、奇异。
独创新意,理论与众不同。
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
也指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进行革新创造。
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得到认可,脱俗出众。
贬义时指的是故意做出与众不同,而这种创新却没有被认可时呈现贬义。
15.矢志不渝矢,箭;志,意志、志向;渝,改变、违背。
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16.针锋相对针锋:针尖。
针尖对针尖。
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常考成语及相关人物”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常考成语及相关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39f8a240cc7931b765ce15d7.png)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常考成语及相关人物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成语典故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25efc3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e.png)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成语典故行测一样指行政职业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是国家机关单位提拔公务员职业必考的一门课程,在全国各地考生中享有非常高的名誉。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成语典故,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成语典故萧规曹随:萧何创建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依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横槊赋诗:横槊赋诗”说的是三国时的曹操之事。
据说在赤壁与孙、刘大军相持时,大敌当前,曹操面对茫茫大江,横槊赋诗,意气风发,尽显文采风流。
退避三舍:年龄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接待他,他许以如晋楚产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产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指鹿为马: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骗局设法摸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成心逢迎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恐惧赵高。
一语道破:张僧繇(yao)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人们都认为很荒谬,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
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卧薪尝胆:年龄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恨,鼓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
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
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觉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入、透彻。
望梅止渴: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形,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