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章节教学与复习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复习
一、知识点归纳与误区:
1、酸碱性鉴定:①指示剂变色特性
②试纸的正确操作与选择(红、蓝石蕊试纸)
③PH试纸的正确操作及错误操作(被测液被稀释)产生的影响
2、酸的定义与通性(酸溶液不是酸;“酸性溶液”也不等于“酸的溶液”)
3、碱的定义与通性(碱溶液不是碱;“碱性溶液”也不等于“碱的溶液”)
4、浓盐酸的挥发性,制取气体会混入氯化氢气体,用对应饱和盐溶液除杂,也需要干燥。
5、盐酸的鉴定(要对氢离子、氯离子分别进行鉴定)
6、硫酸的鉴定(要对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进行鉴定)
7、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以及强氧化性:①吸水性:酸性干燥剂(物理变化)
②脱水性:碳化反应(化学变化)
③强氧化性:钝化反应,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来盛装的原因。
表面发黑,生成致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同时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化学变化)
8、氢氧化钠的性质:①潮解:溶解放热
②变质:吸收酸性气体,可除杂
9、复分解反应:①复分解反应,对生成物的状态要求(有沉淀、气体、水生成——其中,“沉淀”需要我们对“常见物质溶解性表”熟练掌握;“气体”指的是以二氧化碳和氨气为代表,即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相遇、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相遇;”水“指的是酸碱中和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遇生成水)
②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即没有酸参与的复分解反应),此两类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③同为复分解,中和反应优先进行。
10、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称为“风化”是化学变化;而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我们的家园地球”中,岩石的风化是物理变化。
11、溶解性表的记忆与运用(离子的鉴定、共存性、除杂)
12、物质常见俗名与颜色要积累与掌握
二、题型归纳与思路整理
1、物质酸碱性判断
变化与提升: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酸与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以及后续追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题,依据具体反应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反应质量少的有残留,酸碱性由其决定)
2、离子共存性问题
明确题意要求,通过离子特征颜色、物质溶解性等知识解体
需要留意题干中对题意影响较大的相关字眼:“无色”、“透明”、“澄清”、“有化学反应发生”、“可能得到澄清溶液”、“一定得到澄清溶液”、“PH=?”
3、物质的鉴别
利用各种物质特征颜色、相互之间反应现象、物质溶解性等知识进行解题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所给的物质之外,对已经鉴别的物质其反应的生成物也是可以拿来继续鉴定其他物质
4、特殊离子的鉴定
明确“钡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氯离子”、“铵离子”、“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并能分辨错误的试剂选择方案,明确常见干扰情况
5、物质的除杂
①除杂未必一定通过化学方法进行
②除杂剂不能与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③除杂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④利用离子组合生成沉淀或气体的原理进行对杂质离子的去除(复分解原理除杂)
⑤利用金属活泼性进行除杂(金属离子杂质)
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杂(如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
⑦利用物质溶解性等物理特性进行除杂(非化学方法除杂类)
⑧注意原物质状态与相关细节操作的完善,所给物质为固体最终要达到固体(蒸发结晶)、滤渣需要洗涤、洗涤的要求与洗涤是否彻底的判断
⑨明确利用复分解反应除杂的方法,若推得的除杂剂为难溶物,需要将其阴阳离子拆解分别与原物质的阴阳离子进行重新组合,变一为二,依次加入两种新的除杂剂
6、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为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7、氢氧化钠敞口防止后成分组成的实验探究
①物质组成的可能性(全是氢氧化钠、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②正确的思路与操作(2种方法均需要排除碳酸钠水溶液碱性对氢氧化钠检测的干扰)
③错误的操作及其纠正
8、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确认(定量实验)
①装置顺序
②数据采集
③利用实际质量关系与化学式中物质组成的量的关系建立等式,进行求解。
9、海水中制取精盐(食盐的精炼)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②试剂选择:⑴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
⑵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
⑶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氯化钡中的钡离子
⑷稀盐酸——除去滤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
③操作顺序:
海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氯化钡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过量稀盐酸
精盐−−−−←过量稀盐酸
了解各步加入对应物质后所得沉淀为何、所得溶液中物质组成为何(考虑顺序:过
量物质剩余、反应所得物质、原有剩余物质)。
以上流程中“过滤”操作所得滤渣为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四种,并
加以理解。
10、化学计算
①所求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溶质”可能为多步反应分别生成,需要预防遗漏
②原样品中的杂质若为可溶物,一般常为所求“溶质”组成的一部分,不要遗漏
③明确反应顺序,从反应原理或图像加以判断。
明确了反应顺序,才能把握住图像中曲线各部分所对应的物质组成的分析工作
④计算酸的质量分数时,要先判断出表中的数据哪一组为酸反应完对应数据(即固体样品过量),采用该组数据利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计算
⑤计算溶液质量时,气体、不溶物(生成的、原有的不溶性杂质等)的质量要扣除
⑥最后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所求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是“溶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