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危险度评价及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程序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1. 目的本程序旨在指导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和健康。
2. 程序内容2.1. 危险辨识公司所有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危险辨识活动,识别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及其潜在的危害。
危险辨识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方面:2.1.1. 工作位置安全明确工作位置的安全要求,如在高处、有机械设备或气体等危险物质存在的工作位置应加倍注意。
2.1.2. 人员安全要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安全,例如员工是否患有身体不适等因素,会影响员工的注意力及身体反应等。
2.1.3. 工具和设备安全保证所有的工具和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如工具不宜过重、设备不宜过高等。
2.1.4. 应急措施除了上述因素外,还需要预见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等。
2.2. 风险评价2.2.1. 确定风险等级根据危害的严重程度,界定不同工作环境的等级以及认定风险等级。
2.2.2. 评价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影响风险评价的各种因素评估风险,如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对人体的病毒感染及对生产设施的破坏程度等。
2.2.3. 风险评价技术通过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来帮助权衡风险,如行业统计分析等。
2.3. 控制措施确定确定控制措施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3.1. 风险控制目标明确控制措施达到的目标,如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生产损失的程度等。
2.3.2. 控制措施程序在确定一定的控制措施后,需编制程序实施,如制定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指导书等。
2.3.3. 控制措施成本考虑控制措施的成本和回报比率,可以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3.4. 确定执行职责对各方面,如生产部门、安全部门、机械部门、人员等角色进行分类并确定职责。
3. 程序实施要求在程序实施过程中,需满足以下要求:3.1. 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本程序,确保所有危险物质进行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流程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流程
附件
风险辨识评估步骤及方法
推荐采用JHA作业危害分析法,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因素进行辨识。
第一步:明确评价对象
即明确要对哪个部门、车间、岗位、哪套生产装置等进行JHA风险评价。
车间:装置、工序,如机修车间车床,切割机切割工序。
部门:职能部室,如维修、仪表、动力等。
第二步:列出作业活动清单。
列出所分析的对象可能涉及的到的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可分为操作活动、管理活动。
第三步:分解工作步骤。
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
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
如果作业活动划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险源分析。
第四步: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第五步: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注意:措施是现有的,已经存在的,包括:安全设施(联锁、检测报警、安全附件等),管理措施(管理文件、操作
规程、应急预案)人员培训。
第六步:风险评价,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L·S)进行风险评价。
(具体讲解见课件P103)。
第七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性的、完善性的措施或建议。
社会医学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王薇等发现: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
55-64岁男性
1%
+“高血压+TC ≥7.28mmol/L”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吸烟、糖尿病、低HDL-C 57%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
▪ 潜伏期长:多次、反复、长期 弊利 ▪ 特异性弱:一因多果、多因一果、个体差异 ▪ 联合作用明显 ▪ 广泛存在:潜在的、不明显的、渐进的和长
慢性风湿 167 心脏杂音
无 1.0
性心脏病
风湿热
无 1.0 0.1 16.7
-
症状体征
无 0.1
肺炎
111
饮酒
不饮 1.0
肺气肿
无 1.0 1.0 111.0
-
吸烟
不吸 1.0
肠癌
111
肠息肉
无 1.0
-
肛门出血
无 1.0 1.0 111.0
-
肠炎
无 1.0
-
宜肠镜检查
无 1.0
每年检查一次
高血压心 56 血压(kPa) 16.6/9.3 0.4 0.7 39.2
• 此外没有请过病假还有额外的补偿, 去年我就收到了一张相当于一周工资 的支票。”
芬兰的成功经验
1972年
1992年
• 吃面包涂黄油
90%
15%
• 水果蔬菜消费量 20
50 (kg/人/年)
• 北卡省男性吸烟率 下降了一半
• 胆固19醇6的0s平--1均97水0平s,芬兰冠下心降病了和约其20他% 心血管疾 • 血压病的死亡率特别高, 男得性到死控亡制率全球最高.
➢健康组、危险组、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进行判断。
①如其中三项试验为阳性,则表示该受试物 很可能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一般 应放弃该受试物应用于食品;毋需进行其他 项目的毒理学试验。
31
②如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而且短期喂养 试验显示该受试物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短期喂 养试验显示有可疑的毒性作用,则经初步 评价后,根据受试物的重要性和可能摄入 量等,综合权衡利弊再作出决定。
10
接触评定涉及环境有害物质与接触人群 两方面的研究。
对于环境有害物质,要弄清其来源、在 环境中存在的总量及在不同介质(空气、水体、 土壤和食物)中的分布、转运、转化的情况和 消长规律。
对于接触人群,不仅要掌握人数、构成、 范围等资料,尤其要注意抽样的代表性问题。 否则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对接触机会 较多(如生产工人)或较为敏感的某些亚群 (如 老弱病残者)需区别对待,分别进行评价。
8
人群接触剂量的估测不仅应考虑 到经由不同途径吸收时吸收率的影响, 还要注意一种化学毒物经由多种途径 进入机体的可能性。另外,接触剂量 与靶器官剂量并非总是平行,而只有 后者才能引起损害效应,故估测接触 剂量时应结合健康效应进行。
9
3.接触评定
接触评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三个 阶段,目的是:
确定危险人群接触待评化 学物质 的总量并阐明接触特征,为危险度评 价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或估测值。如 经此阶段认定待评化学毒物与人群无 接触或虽有接触但不能引起健康损害, 则危险度评价可不再向下进行。
11
4.危险度特征分析
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总结阶段。 通过对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 进行 综合、分析、判断、测算待评化学毒 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即危险 度)的估计 值,并以文件的形式阐明 该物质可能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为 政府管理机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共五则)
安全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共五则)第一篇:安全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安全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根据2003年3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安全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等。
1.准备阶段包括现场勘查与前期资料收集。
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况,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设计、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仪器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等。
3.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在上述危险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很多,必须从适合评价项目实际情况的条件出发,选择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以及安全性高的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既可以是定量方法,也可以是定性方法。
4.安全评价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事故风险的标准值进行风险分级,以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
安全评价要尽可能把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及有害范围、程度都表达出来。
评价中的模型选择也十分重要,只有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才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况。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高于标准值的风险提出必须采取的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以降低或控制风险;对低于标准值的风险,属于可接受或允许的风险,应建立监测措施,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风险值增加;对不可排除的风险要采取防范措施;为编制应急预案提供参考资料。
6.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的结论是对评价工作的总结,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评价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评价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的结论。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流程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流程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风险识别:识别和确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这可以通过安全漏洞扫描、威胁情报收集、安全事件分析等方法来完成。
2. 风险评估:评估已识别的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这可以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例如使用风险矩阵、统计数据、专家判断等。
3. 风险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
通常使用高、中、低等级来表示不同的风险程度。
4. 风险处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可以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5. 风险监督:定期监督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安全审计、风险评估再次检查等方法来完成。
6. 风险沟通:将评估结果、控制措施和监督结果等信息沟通给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以便他们了解和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
7. 风险追踪:持续跟踪和更新风险评估结果,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新的风险。
注意,每个组织的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是对某个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分析和评估其安全性的过程。
而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是安全评价的一种具体方法,用来评估某个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危险程度。
本文将就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危险辨识、危险等级划分、危险指数评估等几个方面。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通过辨识潜在的危险源和可能引发的危险事件,明确评价对象的危险性。
危险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包括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设计、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其工作原理、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
2. 辨识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出可能的危险源,即可能引发危险事件的元素或条件,如火源、易燃物、尖锐物、压力装置等。
3. 分析危险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识别出其对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造成的潜在威胁。
4. 辨识危险事件:针对每个危险源,辨识其可能引发的危险事件,即潜在的事故或事故序列。
二、危险等级划分危险等级划分是危险指数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危险源和危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用以反映其对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危害程度。
危险等级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估维度: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评估的维度,如人的安全、环境安全、财产安全等。
2.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评估维度,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如人员伤亡率、环境污染程度、财产损失金额等。
3. 确定评估标准:根据评估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将评估维度的不同水平与标准相对应,形成评估等级。
4. 评估危险等级:根据危险源和危险事件的特性,按照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所属的危险等级。
三、危险指数评估危险指数评估是根据危险等级和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评估评价对象的危险程度,并计算出相应的危险指数。
危险指数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加权系数:根据评价对象的重要程度、暴露频率、损害程度等因素,确定相应的加权系数,用以体现其对危险指数的贡献度。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评价方法及程序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评价方法及程序1 评价方法针对中国石化集团某石油化工总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情况,结合国内外评价方法,选择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检查表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1.1 危险性分析采用专家现场考察、调研等方式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从物质类别、工艺、设备、仪表、安全、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事故隐患,从而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现状(包括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与操作条件、设备运行状况、周围环境情况等)进行详细地了解。
(2)通过对有关技术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的危险部位并分析其危险特性。
(3)对照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同类行业和本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及有关事故案例,依托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危险性分析和论证,找出事故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储存和使用。
1.2 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学中一种基本、简便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序或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析,把大系统分割为小系统,组织有经验的人员事先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要求、分值或判据,并编制成表格,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对系统或子系统确定的检查项目进行分析,逐一检查、对照,评价对象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问题,避免发生疏漏。
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定性的评价方法,而且,根据生产性质及检查要求的不同,检查表有多种类型,包括工厂设计总体要求、生产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等多种检查表。
它的主要评价依据包括有关的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国内外事故案例、专家经验等。
本评价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1999年版)等标准,从区域规划及工厂总体布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包装、危险化学品储存、剧毒化学品管理、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危险化学品登记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和卫生防护等九个大方面编制安全检查表,对中国石化集团某石油化工总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
食品毒理学第十一章--教学课件
接触评定
危险度特征分析
2021/4/4
18
研究
有害健康效应和对有 关物化学物接触的实 验室及现场观察
从高剂量到低剂量及 从动物到人外推方法 的探讨
现场测定 接触估计 人群表征
危险度评价
危害鉴定(是否引 起有害效应?)
年四川出口欧盟的肠衣中检出了兽药 水产养殖药物和添加剂的滥用、超量使用
2021/4/4
2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
首先,环境污染增多,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的威胁 越来越严重。
其次,食品行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总体生产力水平 较低。2005年仍有60-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 坊。
第三,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发展滞后,清洁生产技术 和产地环境净化技术缺乏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网膜及视神经病变,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 ➢ ③代谢性酸中毒。
2021/4/4
12
南京汤山镇严重食物投毒中毒事件
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发生300余人中毒, 46人死亡的严重食物投毒中毒事件。
➢ 嫌犯因生意竞争而投“毒鼠强”--剧毒急性杀鼠剂, 对哺乳动物有剧毒。
➢ 毒鼠强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 食物投毒事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餐饮行业生安全问
危险度*
1/400 1/2000 1/5000 1/8000 1/30000 1/50000 1/1000000
*危险度以一年内个体发生死亡的概率表示
2021/4/4
17
危险度评价
----基本程序(NRC,1983)
危害性认定
定性评估阶段,能否产生危害,以及损害与接触毒物有无因果 关系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一、基本概念:
1、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造成机体损 害的能力。
2、危险性(risk)即危险度:指在特定条件下, 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 发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预期概率。
3、安全性 (safety):安全性是指化学毒物在特 定条件下不引起机体出现损害效应的概率。
控制; ③对于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找不到接触人群
而无法调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使分子生物学标记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之中,把疾病 与机体细胞内的分子改变紧密地联系起来,为 阐明其发生机制、探索危害的因果关系提供了 有效的手段。接触、效应和敏感性分子生物学 标记的应用不仅大大增加了人群调查资料的可 靠性,而且有助于减少人群之间、实验动物与 人之间资料外推的不确定性。
人们发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效应表现 为“零”阈值,即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可 以产生效应。对于这样的物质找不到安全限 值,不能用原有的化学物质管理模式进行管 理。
具有致癌潜力的化学毒物越来越多,而 且其中有一些是难以完全消除或经权衡利弊 后尚需应用的。发展了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提出了“可接受危险度”的概念。
③在以上基础上评价和预测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可能性。
体外试验:常被用来筛检待评物质在致突变 和致癌方面的特殊毒性。
毒理学资料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主要问题 是:种属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把动物实 验结果外推至人时,必须十分慎重。
急性毒性试验:
体内 局部作用试验:
毒 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理
特殊毒性试验:
学
对特定化学物质产生毒害的可能性作出准 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标准和条例,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监督执法的依 据,对化学品实施有效的管理以保护人民的身 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为适 应此种需要,管理毒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发 展起来。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第一步: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识别和记录可能对员工、资产、业务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各类潜在危险。
此步骤的目的是收集和整理危险相关的信息,并形成危险清单。
1.建立危险辨识小组:确定负责危险辨识的小组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安全专家、工程师和员工代表等。
2.收集和审查信息: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历史数据、进行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危险信息。
3.识别危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小组成员识别和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
例如,机械设备损坏、化学品泄漏、火灾等。
4.形成危险清单:整理和归类已识别的危险,形成危险清单。
清单中应包括危险的描述、可能的后果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第二步: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通过评估危险的概率和后果来确定其对员工、资产、业务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此步骤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1.确定评价方法: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如定量评估或定性评估。
2.评估概率和后果:根据危险清单,评估潜在危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
评估可以基于历史数据、专家意见、模型计算等。
3.确定风险级别:将概率和后果综合考虑,确定每一个危险的风险级别。
通常可以将风险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级别。
4.优化风险级别:对于高和中风险级别的危险,小组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优化风险级别的评估,并确定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第三步: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指为减少或消除危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而采取的措施。
此步骤的目的是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1.确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清单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保护装备等。
2.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级别和可行性等因素,对控制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
优先关注高风险级别的危险和容易实施的控制措施。
3.制定方案和计划:根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和计划。
方案和计划应包括控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责任人和时间表等。
进行安全评价的程序
进行安全评价的程序1000字
安全评价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目的是确定潜在的危险以及防
范措施的有效性。
以下是进行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
1.确定安全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很重要,因
为这有助于明确评价的重点和侧重点,以及评价所需的资源和资金。
2.搜集相关信息。
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搜集的信息。
评价
前需要搜集相关的数据和文献,包括标准、规章制度、报告文件、
事故报告、科技文献等。
3.确定评价的方法。
根据安全评价的目的和范围,选择合适的评价
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包括文献研究、现场观察、问卷调查、模型分析、实验室测试等。
4.确定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安全评价的指标和标准通常与特定的任
务相关,例如设备的性能参数和功能要求等。
确保评价指标和标准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5.进行评价。
基于上述步骤,进行安全评价。
通过搜集数据、分析、设计实验和模拟等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
6.撰写评价报告。
在评价过程结束后,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撰写评
价报告。
报告需要准确的陈述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并提出相关的防
范措施和补救措施以确保安全性。
7.监控和追踪。
一旦实施安全评价的建议,必须监控和追踪实验或
项目的进展。
这关乎到重要的安全问题和项目实施的成功。
安全评价流程
安全评价流程前期准备①根据合同内容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②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分析被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和相关事故案例等;③与被评价厂家进行沟通,要求其提供安全评价所需资料清单上的相关内容;2、现场考察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现场考察被评价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消防系统、公共工程及辅助的生产设施。
对于预评价主要根据厂家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估。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通过资料查询和现场考察,同时结合法律法规,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主要包括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物质、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等。
4、划分评价单元并对各个评价单元进行分析①根据自然条件、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状况等原则划分评价单元,对不同的评价单元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②对各个评价单元进行分析评价,给出评价结果。
注意事项:不同评价阶段采取的评价方法侧重点不同。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针对评价对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安全对策建议。
一般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装备等方面提出。
6、评价结论概括评价结果,判定评价对象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符合,对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预测。
7、整理评价过程资料整理评价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资料,具体包括安全评价委托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消防备案受理凭证、区域位置图、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等。
8、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参考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相关规定,同时结合前期工作内容、调研资料编制。
9、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备案,备案内容包括安全评价报告和评价过程所有资料1 安全检查方法(Safety Review,SR)安全检查方法可以说是第一个安全评价方法,它有时也称为工艺安全审查或“设计审查”及“损失预防审查”。
它可以用于建设项目的任何阶段。
对现有装置(在役装置)进行评价时,传统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巡视检查、正规日常检查或安全检查。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1. 确定危险因素
在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前,首先需要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包括认真研究相关文献,对类似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收集反馈
和意见以及内部的专业知识。
2. 评估可能的损害
一旦危险因素得到了确认,接下来需要评估可能的损害。
这包
括考虑到潜在的伤害或疾病,以及可能的环境或资产损失。
3. 确认潜在的受影响人群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考虑到可能的受影响人群。
这包括工人、公众、客户、股东等等。
需要确定每个人群的易感性和暴露程度,以及他们可能受到的具体危害。
4. 评估风险
基于上述步骤,需要评估危险因素的概率和可能的影响,以确
定整体风险。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如风险矩阵、批
判性路径分析、法律法规分析等等。
5. 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一旦风险程度得到明确,就需要制定一个风险管理计划。
该计
划应该包括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最小化潜在的损害。
这包括改善
系统和工作环境、提供培训与教育、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等。
还需
要加强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安全标准得到贯彻执行。
6. 监测和回顾
进行危险辨识和评估的程序需在一段时间内与实际情况做对比,以确定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排除或控制。
定期监测风险,并对采取的控制措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7. 持续改进
在危险辨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改进应是持续的过程。
必要的反馈、审核和修正使得企业在安全方面持久发展。
整个过程可永续循环进行,以确保始终保持危险及风险的有效
排除或控制。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概述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对于高危工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实施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
因此,开展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程序的编制、流程、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践案例。
程序编制程序名称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目的本程序旨在建立合理、有效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流程,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尽可能避免事故和灾害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旨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以便制定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等。
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进行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概率、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主要流程1.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2.确定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源头或场所。
企业应该在全面了解危险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组织和编码。
3.辨识危险源,明确可能引发的危险后果。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要了解危险源所在的环境和使用条件,进而找出与之相联系的可能发生危险事件的因素。
4.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以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得出所评价的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所造成的损失。
根据评价结果,对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措施应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和可能引发的危害程度确定其采取的方式和数量。
6.实施危险源控制,监督控制效果。
对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和防护措施进行实施,并对控制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危险源分类危险源按照其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人员相关:如人员行为失误、人员工作疏忽等;2.设备相关:如主要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故障、着火等;3.环境相关:如天气、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环境因素(如水、火),电力、管线等。
第十一章 危险度评价及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程序
第十一章危险度评价及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程序1. 1983年任命专门小组制定颁发了危险度评价的程序。
A、英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B、英国委员会C、美国委员会D、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E、法国委员会2. 危险度低至可以忽略的程度,可认为该物质对人体:A、致病率低B、安全性高C、死亡率低D、无安全度E、无危险性3. 实际安全剂量是指可接受的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
A、安全度B、无危险度C、危险度D、发病率E、死亡率4.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第阶段。
A、一B、二C、三D、四E、五5. 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A、安全度B、无危险度C、危险度D、概率E、可信度6. 危险度评价的第一个阶段是:A、危害认定B、接触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危险度特征分析E、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7. 化学物质对不产生潜在的危害,可视为具有安全性。
A.老、弱、幼、残B.老、孕、妇、幼C.妇、孕、幼、残、病D.老、弱、病、幼、孕及后代E.老、弱、病、幼、孕、残及后代8. 化学物质对人群的安全性是:A.绝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B.绝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C.相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D.相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E.对人群没有危险性9. 毒理学评价采用分阶段进行的原则是:A.缩短周期B.节省经费C.结果可靠D.按顺序进行E.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办法、得到最可靠的结果10. 一般来说,对于一种新产品投产上市之前,必须进行:A.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全程试验B.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阶段试验C.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三阶段试验D.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E.急性毒性、蓄积试验、慢性毒性试验11. 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分为:A.不分阶段B.二阶段试验研究C.三阶段试验研究D.四阶段试验研究E.四阶段试验研究和相关人群资料判断:1.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总结阶段。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资产安全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按照以下七个方面,详细介绍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1.任务明确在开始进行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范围。
企业管理者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明确任务的要求和预期结果。
2.现场调查在进行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之前,需要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包括了解现场的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人员配置等信息。
通过对现场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确定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3.危险源辨识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这包括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等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点。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更好地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4.风险评价在识别出危险源后,需要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价。
这包括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范围等。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各个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以便于后续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制定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应当针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设计,并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
控制措施应当既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又不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6.实施方案在制定好控制措施后,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既定的措施和程序,确保各项安全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还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
7.反馈调整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通过观察和收集现场作业的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可以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有效性。
总结: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资产安全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众所周知,评价事故的危害有两个指标:靠故发生频度及事故后果。
为此,开发了许多方法分别加以研究。
前面几讲介绍的一些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均属此类,其中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典型的代表。
在故障树分析中,根据基本事件(如阀门、泵、仪表等的故障)的发生概率,能准确计算出顶上争件(故)的发生概率。
实际上,有许多因素既影响事故发生频度又与故的后果有关,这在化工过程中尤为突出。
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创的危险指数评价法,综合考虑了影响故发生频度与后果的危险因素,给它们赋以分值并运箅后得到表征总危险度的指数,从而形成了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并所行不悖的两大安全评价的流派。
1、危险指数评价法的产生与发展美国道化学公司1964年公布第一版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至今已作了6次修改,提出了第7版。
道化学公司方法推出以后,各国竞相研究,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在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尤以英国ICI公司蒙德分部方法最具特色。
第三版道化学公司方法的评价结果是以火灾、爆炸指数来表示的,英国ICI公司蒙德分部则根据化学工业的特点,扩充了毒性指标,并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引进了补偿系数的概念,把这种方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道化学公司又在吸收蒙德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单元危险度转化为最大财产损失,技术日臻完善。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图谱。
我国也开展了危险指数评价的研究,在199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光气生产安全评价中采取的危险指数计算程序。
在光气生产中,所处理物料有易燃、易爆的一氧化碳、液氯等,又有毒性很大的物质如光气、一氧化碳等。
根据这个特点,在评价中除了火灾、爆炸之外,还突出了毒性这一评价指标。
在这项研究中,结合我国光气生产工艺水平和设备状况,重点扩展了毒性指数的计算并提出了“工艺过程毒性”这一新的概念。
MF代表物质系数,F&EI代表火灾、爆炸指数,11代表毒性指数,F&EI和11分别代表补偿(即根据所采取的预防手段及安全措施来进行修正)后的火灾、爆炸指数和毒性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危险度评价及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程序
1. 1983年任命专门小组制定颁发了危险度评价的程序。
A、英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
B、英国委员会
C、美国委员会
D、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
E、法国委员会
2. 危险度低至可以忽略的程度,可认为该物质对人体:
A、致病率低
B、安全性高
C、死亡率低
D、无安全度
E、无危险性
3. 实际安全剂量是指可接受的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
A、安全度
B、无危险度
C、危险度
D、发病率
E、死亡率
4.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第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5. 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
A、安全度
B、无危险度
C、危险度
D、概率
E、可信度
6. 危险度评价的第一个阶段是:
A、危害认定
B、接触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D、危险度特征分析
E、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7. 化学物质对不产生潜在的危害,可视为具有安全性。
A.老、弱、幼、残
B.老、孕、妇、幼
C.妇、孕、幼、残、病
D.老、弱、病、幼、孕及后代
E.老、弱、病、幼、孕、残及后代
8. 化学物质对人群的安全性是:
A.绝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
B.绝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
C.相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
D.相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
E.对人群没有危险性
9. 毒理学评价采用分阶段进行的原则是:
A.缩短周期
B.节省经费
C.结果可靠
D.按顺序进行
E.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办法、得到最可靠的结果
10. 一般来说,对于一种新产品投产上市之前,必须进行:
A.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全程试验
B.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阶段试验
C.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三阶段试验
D.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
E.急性毒性、蓄积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11. 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分为:
A.不分阶段
B.二阶段试验研究
C.三阶段试验研究
D.四阶段试验研究
E.四阶段试验研究和相关人群资料
判断:
1.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总结阶段。
2. 理学安全性评价是通过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的条件,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
3. 肉毒杆菌毒素的毒性极大,极少量即可致死,故其中毒危险度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