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王冬梅 主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 起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衣原体
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可引起沙眼、鹦鹉热等疾病。
螺旋体
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梅毒、钩端 螺旋体病等疾病。
02
细菌学基础知识
细菌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球菌、杆菌、螺形菌
02
微生物特点
03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04
繁殖快,数量多。
05
适应性强,易变异。
06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01
微生物分类
02
微生物命名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化学组成及 遗传物质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
采用双名法命名,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 名在后。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目录
• 微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 • 细菌学基础知识 • 病毒学基础知识 • 真菌学基础知识 • 寄生虫学基础知识 • 免疫学在医学微生物中应用
01
微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
0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 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01
细菌
包括球菌、杆菌、螺形菌等, 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02
病毒
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必须在 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
殖,可引起病毒性疾病。
03
真菌
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 起真菌病。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03
放线菌

医学微生物学-肝炎病毒的分类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医学微生物学-肝炎病毒的分类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肝炎病毒的分类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愈后良好,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
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球形,无包膜,单正链RNA
抗原性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性
传播源急性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方式粪-口途径
大多为隐性感染(95%)
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极易慢性化
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球形、有包膜、单正链RNA
包膜蛋白E1、E2的变异性,引起的免疫逃逸是
病毒感染易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致病性传播途径血或血制品
丁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球形、有包膜、单负链环状RNA
包膜蛋白为HBsAg
致病性
传染源与HBV相同
传播途径与HBV相同
感染类型
联合感染HBV和HDV同时感染
重叠感染HBV感染者再发生HDV感染
戊型肝炎病毒
HEV为自限性疾病
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球形、无包膜、单正链RNA
致病性
传染源急性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思维导图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思维导图

对醇类过敏者慎用
性质 黄棕色至红棕色固体粉末、有碘气味
碘与聚醇醚和聚乙烯呲咯酮类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络合物,能迅速而持久地 作用原理 释放有效碘,使细菌体等蛋白质氧化失活,从而达到连续杀菌的目的
适用范围 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
擦拭法、冲洗法
碘伏浓度:2-10g/L
黏膜消毒:250-500mg/L
含碘消毒剂——碘伏 (中效)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品、环境、物品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常用浸泡法、擦拭法,时间30min
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 (高效)
使用方法
细菌繁殖体污染 100-250mg/L 乙肝病毒、结核杆菌污染 500mg/L
消毒液浓度根据被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决定
细菌芽孢污染 1000mg/L
空气消毒时 500mg/L,按20-30mg/m3作用30-60min
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压力蒸汽灭菌法
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的干粉材料——干热灭菌法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低温灭菌法
腐蚀性小的灭菌剂 注意防锈
金属器械的浸泡灭菌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光滑表面——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用化 学消毒剂擦拭
多孔材料表面——浸泡法或喷雾消毒法
其他
低温蒸汽消毒法
可用于不耐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制品
蒸汽温度73-80℃ 持续10-15min
巴氏消毒法:用于乳类、酒类消毒
液体加热到61.1-62.8℃
保持30min
加热到71.7℃
保持15-16s
适用于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后的初步消 毒,餐饮具和部分卫生用品等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半透性、选择透过性、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器、细胞骨架、胞基质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DNA复制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2.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ATP能量转换:化学能、光能、电能3. 遗传与变异基因与染色体: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染色体变异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性别决定生物进化: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进化:共同祖先、分支进化、物种形成5.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6. 生物技术与应用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治疗生物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7. 人体生理与调节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淋巴内分泌系统:激素、内分泌腺、反馈调节8. 生物与环境生物圈: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竞争与共生生态系统服务:氧气生产、水循环、土壤形成9. 生物多样性保护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污染保护策略: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生态修复全球合作: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议10. 生物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生物伦理: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生态足迹:个人与社会的环境影响评估11.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假设、实验组、对照组、变量控制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图表制作、结果解释12. 生物技术的未来展望基因组学:全基因组测序、个性化医疗合成生物学:人工合成生命、生物材料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生物数据库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13.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共同祖先现代综合进化论:基因变异、基因流、基因漂变人类进化:化石记录、遗传证据、文化进化14. 生物地理学生物分布:纬度、海拔、栖息地类型物种扩散:迁徙、入侵、灭绝生境适应性: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15. 微生物与疾病细菌:结构、代谢、致病机制病毒:结构、复制、免疫反应真菌:分类、生态作用、病原性16.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叶绿体、光反应、暗反应水分运输:根系、蒸腾作用、木质部生殖与发育:花、果实、种子17. 动物行为学行为类型:觅食、繁殖、防御社会行为:群体结构、等级制度、沟通行为适应:本能、学习、进化18. 神经系统与感觉神经元:结构、功能、信号传递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大脑功能:思维、记忆、情感、意识19.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疫苗、抗生素、生物类似药生物农业:转基因作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生物质能、生物燃料、生物发电20.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物种保护:濒危物种、保护计划、保护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协议、科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2.0版)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2.0版)

目录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细胞中的物质1 (1)细胞中的物质2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4)细胞代谢1 (5)细胞代谢2 (6)细胞的生命历程1 (7)细胞的生命历程2 (8)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 (9)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 (12)基因的本质与表达1 (13)基因的本质与表达2 (14)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 (15)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 (16)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 (17)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 (18)植物的激素调节1 (19)植物的激素调节2 (20)种群与群落1 (21)种群与群落2 (2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 (2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2 (24)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6)酶的应用与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27)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28)形成砖红色沉淀第1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细胞中的物质二蛋白质元素组成C、H、O、N(P、S)含量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也是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基本单位结构通式: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n-m(n表示氨基酸数,m表示形成的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na-18(n-m),(a表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功能多样性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功能蛋白运输(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催化(胃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和承担着鉴定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用法先向2ml组织样液中加入A液1ml,摇匀后再加入B液4滴,摇匀,反应呈紫色核酸元素组成C、H、O、N、P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功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基本单位核苷酸分类组成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核酸过程比较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盐酸作用结果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特例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拟核区域,为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染色体)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形成方式脱水缩合许多单体→多聚体基本骨架碳链(也是单体的基本骨架)氨基酸(约20种,R基不同)结构特点: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抗体、淋巴因子)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RNA)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也有,但不作为遗传物质,包括(mRNA、tRNA、rRNA)场所:核糖体功能RNA酶(催化作用)第3页共28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内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无机环境特例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举例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如摄食、呼吸、消化、运动等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反射)非细胞生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增殖等生命活动观察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找(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光圈,使物像清晰)分类无细胞结构——病毒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组成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特例:朊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分类依据遗传物质DNA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噬菌体等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依据寄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有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特点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②没有染色体举例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真核细胞特点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中DAN 分子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举例真菌细胞:酵母菌、青霉菌、木耳等的细胞两者的统一性①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②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细胞学说主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壁成分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细菌(肽聚糖)、真菌(几丁质)功能保护和支持细胞膜制备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实验原理将动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组成成分脂质:约占50%,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胆固醇蛋白质:约占40%,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糖类:约占2%-10%,在细胞膜外表面与一些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为什么食物在夏天容易腐败,而将其放置在阴凉处或冰箱里,可以 保存较久的时间? 2、为什么罐头食品和腌肉、熏肉不容易腐败? 结合实际生活,小组讨论交流,探究使食物腐败的是哪种生物?它的 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 活动二、探究活动 1、小组为单位,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小组成员分别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 并画出细菌的形态 3、提问:不同形态的细菌,它们的结构相同吗?都有哪些结构呢?
(3)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2、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提出问题:结合图片认识病毒。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如何进行繁殖和生活的呢? 学生猜想,并汇报交流。 (3)认识病毒的两面性 (4)病毒种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是哪三类。
评价要点
1、掌握病毒的主要特征 2、掌握与人类相关的病毒
评价要点
1、能否准确描述碳循环和氮循环 2、能否指出细菌和真菌在两大循环中的作用 3、能否说出固氮作用的过程
⑥你能说出真菌的细胞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的特点吗?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表达交流以上问题,并进行小结。 活动三:知识创新,学以致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手中真菌的孢子,并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①蘑菇孢子的位置,数量,形态及作用是怎样的? ②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 ③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观察、讨论、表达交流。 教师进行评价小结。 活动四:拓展活动 教师给出多种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大肠杆菌,青霉菌等, 学生分小组将这些微生物进行分类,一一说出它们的用途,并区分有 益和有害的微生物。

2、细菌的结构是什么?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异
同?
3、细菌如何应对不良环境,芽孢有哪些特点?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初中学过,病毒属于生物。

但不清楚病毒必须 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独立地完成新陈代谢学习误区3结升华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没弄清系统和生命系统的区别生命活动离 不开细胞,基本概念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 非细胞结构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1.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 之间, 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3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 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等层次。

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生命系 统生物圈,尽管层次复杂多样,大小不同, 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

因此,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V知识梳理主要特征2.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3.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4.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胞病毒的 相关知识病毒分类按寄生宿主不同 陛:生命整的结构层丈—结构层次 概念举例细胞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 细胞间质构成心肌组织 器官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 生理功能的组合心脏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器官的组合血液循环系统个体 由若干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 动的单个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 构成一个个体 龟 种群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群落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 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某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态 系统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无 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龟,其他生物和这些生物 所生活的环境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 环境共同组成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学法指导生命系统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结构层次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离不开细胞 X单细胞生物生命 .•活动离不开细人的缩手反射的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 开细胞,建立在细胞 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 多细胞生物生命 活逝禹不开细施"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非细胞结构生命 、体的淋巴细胞并增殖丿涪动离不开细胞、个体、 生物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按所含核酸种类不同常见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DNA 病毒 细菌病毒 即噬菌体RNA 病毒人类流感病毒 (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引起艾滋病(AIDS )]禽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人类天花病毒 狂犬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高中生物第一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走进细胞第二节显微鏡放大倍数的计算=物镜放 大倍数X 目镜放大倍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区分不了带“菌”字 -------------- ------------------------------------ 的生物,哪是原核生 略" •目镜1.取镜和放置目鏡、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一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真核细胞:具核膜;有各种 ................国赢异物窈 显微镜的使用|丞蔓的*电把显微镜中的目镜物镜 长想与放大倍数弄混淆准旋准旋臂粗螺细螺鏡—镜筒 ―换器 ―瑚镜新T 物台 匸通光孔显微镜的使用2.对光细胞器:核内有染色丝也r味核细胞:无核成'貝有核気冃竺构上的呉^ 种细胞器;拟核内是裸露的D 业丿星物种类疗、 真核生物:酵母菌、黑藻、水绵 判断及易考一: 匾核生物:蓝藻、乳酸菌 丿 曲胞的多样、 统一性;具细胞膜、细胞质、性与统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物像大小看到细 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鏡与玻 片的距萬 视野范围 高倍鏡 大 少 暗近 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

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 (1)1.形态 (3)1.1.原核微生物(真细菌) (3)1.1.1.细菌 (3)1.2.原核微生物(古菌) (8)1.3.真核微生物(真菌) (8)1.3.1.酵母菌 (8)1.3.2.丝状真菌 (8)1.4.非细胞微生物 (10)1.4.1.病毒 (10)1.4.2.亚病毒 (10)1.5.形态分类 (11)1.5.1.球菌 (11)1.5.2.杆菌 (12)1.5.3.螺旋菌 (13)2.生理 (14)2.1.营养 (14)2.1.1.营养类型 (14)2.1.2.要素 (17)2.1.3.吸收机制 (20)2.1.4.培养基 (21)2.2.代谢 (23)2.3.生长 (24)2.3.1.测定方法 (24)2.3.2.细菌 (28)2.3.3.真菌 (30)2.3.4.影响因素 (32)3.遗传 (33)3.1.遗传 (34)3.1.1.遗传物质证明(三个实验) (34)3.1.2.基因组 (34)3.2.变异 (35)3.2.1.基因突变 (35)3.2.2.基因重组 (36)4.生态 (37)4.1.自然分布 (38)4.1.1.土壤 (38)4.1.2.水体 (38)4.1.3.生物体 (38)4.1.4.极端环境 (38)4.2.生物间相互作用 (38)4.2.1.互生 (38)4.2.2.共生 (38)4.2.3.竞争 (38)4.2.4.拮抗 (39)4.2.5.寄生 (39)4.2.6.捕食 (39)4.3.物质循环 (39)5.分类 (39)5.1.分类 (39)5.1.1.表观特征 (39)5.1.2.系统进化特征 (39)5.2.命名 (39)5.3.鉴定 (39)5.3.1.多相鉴定 (40)6.研究技术 (40)1.形态1.1.原核微生物(真细菌)1.1.1.细菌细胞壁G+肽聚糖染色原理G-脂多糖G-内毒素,对高等生物有致病作用吸附离子提高浓度保持酶活性决定表面抗原多样性噬菌体表面吸附受体细胞红色无壁细胞人工原生质体原生质球自然进化支原体细胞质膜细胞质颗粒内含物质粒核糖体拟核特殊结构芽孢鞭毛糖被荚膜菌胶团菌毛性毛1.2.原核微生物(古菌)1.3.真核微生物(真菌)1.3.1.酵母菌1.3.2.丝状真菌霉菌菌丝体营养菌丝气生菌丝菌丝特化假根、匍匐丝吸器附着枝菌环、菌网菌核、菌素覃菌1.4.非细胞微生物1.4.1.病毒1.4.2.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脘病毒1.5.形态分类1.5.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1.5.2.杆菌净宽比差异长杆菌短杆菌菌体边缘平截式尖式钝圆式1.5.3.螺旋菌弧菌:只有一个弯曲,程度不足一圈螺旋菌: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螺旋体:菌体柔软2.生理2.1.营养2.1.1.营养类型化能营养自养有氧呼吸(氧化磷酸化)异养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发酵(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表微生物:酵母菌的乙醇发酵子主题 1过度类型光能营养型产氧光合作用;非环式磷酸化紫硫菌,蓝细菌两个光反应周期,供氢体为水不产氧光合作用;环式磷酸化一个光反应周期,循环电子传递2.1.2.要素水自由结合碳源有机物CO2氮源氮气硝酸盐有机氮无机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能源2.1.3.吸收机制主动运输耗能,自由扩散协助扩散2.1.4.培养基配置原则营养齐全比例合适化学条件合适无菌类型原料天然合成半合成状态液体固体半固体功能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2.2.代谢2.3.生长2.3.1.测定方法计数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放线菌、霉菌孢子(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 放线菌、霉菌孢子)比浊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培养液菌体与液体光密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

2023版GMP指南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验思维导图

2023版GMP指南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验思维导图

生化反应试剂条鉴定
由微生物芽孢和载体经包装而成
载体和内层包装不得含有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的污染物,避免影响生物指示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不得被特定的灭菌工艺降解
载体和包装的设计应保证生物指示剂不受污染、并使其所含的微生物在贮存及运输中损失最小,且方便取样、转移和接种
表12-11微生物分类中常用的表型特征(见上表)
现多采用市售的鉴定试剂条,该鉴定系统由试剂条、添加试剂及检索工具等配套形成完整的微生物鉴定体系
试剂条一般由多个微管组成,内含干燥生化基质
常用的生化反应有:发酵试验、同化试验、同化或发酵抑制试验、酶试验
纯化、分离待鉴定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