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类别
特征
单孔 两孔 三孔 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无松 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有 散、夹泥现象。有下列情况之一: 下列情况之一: 1 芯样不连续、多呈短柱状或块 1 芯样不连续、 状; 多呈短柱或块状; 2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段 2 任一孔局部 1芯样不连续、 长度大于 10cm 但不大于 30cm ,且在 混凝土芯破碎段长 多呈短柱状或 块 另两孔同一深度部位的局部混凝土 度大于 10cm 但不大 状; 芯样的外观判定完整性类别为Ⅰ类 20cm ,且在另一孔 2局部混凝土 或Ⅱ类,否则应判为Ⅳ类; 同一深度部位的局 芯样破碎段长 度 3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松散段 部混凝土芯样的外 不大于10cm 长度不大于 10cm ,且在另两孔同一 观判定完整性类别 深度部位的局部混凝土芯样的外观 为Ⅰ类或Ⅱ类否则 判定完整性类别为Ⅰ类或Ⅱ类,否 应判为Ⅳ类 则应判为Ⅳ类
c对可疑的声测线附近,可进行加密检测、扇形扫描、交叉斜侧、
CT影像技术等,采用扇形扫描时,两个换能器中点连线的水平夹角不 应大于40°。
②当因声测管倾斜导致声速数据有规律地偏高或偏低变化时,应
对管间距进行合理修正。
③采用双边剔除法计算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
二、10项主要修订
2.8增加了采用变异系数对检测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进行限定的要求
2.5增加了低应变法检测时应进行辅助验证检测的要求
③测量桩顶速度信号的同时,测量锤击力,根据实测力和
速度信号起始峰的比例差异大小判断桩身浅部阻抗变化程度。
④对于嵌岩桩,桩底沉渣和桩端下存在的软弱岩层,可根
据桩底反射波的方向及其幅值判断桩端端承效果,无法判断或 存在争议时可采用钻芯、静载或高应变等检测方法辅助验证。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2015年3月
• 一、前言
目 • 二、10项主要修订 录
• 三、其他修订
一、前言
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为行业标准,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 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同时废止。
1.2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 和符号;3.基本规定;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7.钻芯法;8.低应变法;9.高应变法;10.声波透 射法。
9.4.5高应变实测的力和速度信号第一峰起始段不成比例时, 不得对实测力或速度信号进行调整。
二、10项主要修订
2.1取消了工程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应通过统计得到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
2003版规范要求“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给出每根 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并据此给出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 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测剖面数量的50%。
二、10项主要修订
2.9修改了声波透射法多测线、多剖面的空间关联性判据
二、10项主要修订
2.9修改了声波透射法多测线、多剖面的空间关联性判据
声波透射法桩身完整性判定
类别 特征 所有声测线声学参数无异常,接收波形正常; 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 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 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 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 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 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 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但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 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 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 50%; 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 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 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二、10项主要修订
2.3修改了水平静载试验要求以及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判定方法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①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配筋率小于0.65%时,可取水平临 界荷载的0.75倍;
②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 可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的0.75倍;
二、10项主要修订
2.2修改了抗拔桩验收检测实施的有关要求
①试验桩,加载至岩土极限状态或桩身强度限值;
②工程桩,不小于特征值2.0倍, 上拔量达设计值; ③受抗裂条件控制时,可按设计确定最大加载值; ④检测抗拔桩受力状态,与设计受力状态一致; ⑤预估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得大于钢筋的设计强度; ⑥其他要求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注:当上一缺陷的底部位置标高与下一缺陷的顶部位置标 高的高差小于30cm时,可认定两缺陷处于同一深度部位。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钻芯法完整性判定较为繁琐,主要有一下几个要素: ①混凝土密实性缺陷: 无缺陷:连续完整光滑均匀断口吻合 轻微缺陷:少量气孔沟槽麻面 一般缺陷:气孔多有沟槽麻面 严重缺陷:气孔多、沟槽麻面严重,骨料极不均匀 ②混凝土连续性缺陷: 不连续:短柱状或块状。 破碎:破碎段长度≤10cm、10cm<破碎段长度≤30cm,破碎段长 度>30cm 松散、夹泥:大于10cm 混凝土胶结差无法钻进 ③强度
2014版规范改为“工程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应给出受检桩的承载 力检测值,并评价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取消了“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不再要求工程桩验收时 通过统计方法得到承载力特征值。
本修订适用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以及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但应注意的是:当为设计提供依据的 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或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水平极限承载 力),仍可通过统计的方法得出。
Ⅲ类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类别 特征 单孔 有下列情况之一: 1 任一孔因混凝土 1 因混凝土胶 1 任一孔因混凝土胶结 胶结质量差而难以钻 结质量差而难以 质量差而难以钻进; 进; 钻进; 2 混凝土芯样任一段松 2 混凝土芯样任一 2 混凝土芯样 散或夹泥段长度大于 10cm ; Ⅳ类 段松散或夹泥; 任一段松散或夹 3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 3 任一孔局部混凝 泥; 样破碎长度大于30cm; 土芯样破碎段长度大 3 局部混凝土 4 其中两孔在同一深度 于20cm; 芯样破碎段长度 部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 4 两孔同一深度部 大于10cm 松散或夹泥 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 两孔 三孔
增加采用变异系数对检测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进
行限定的要求。
二、10项主要修订
2.9修改了声波透射法多测线、多剖面的空间关联性判据
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的主要因素:
①缺陷空间几何尺寸的相对大小; ②声学参数异常的相对程度 ③接受波形畸变的相对程度; ④声速与低限值比较。
这几个因素中除声速可与低限值做定量对比外,其他参数均是以
②当桩身存在不止一个阻抗变化截面时,由于各阻抗变化截面的 一次和多次反射波相互叠加,反射信号可能会变的十分复杂,难于分 析判断。此时可尝试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进行辅助分析。(例如采用 实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输入、桩顶横截面尺寸可按现场实际测量结 果输入或同条件下、截面基本均匀的相邻桩曲线拟合等)
二、10项主要修订
相对大小或异常程度来做定性比较。
二、10项主要修订
2.9修改了声波透射法多测线、多剖面的空间关联性判据
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的判定方法:
①声学参数、接受波形畸变程度:正常,轻微,明显,严
重;
②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连续性:
不连续,连续;
③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小于检
一、前言
1.4本规范中第4.3.4、第9.2.3、第9.2.5和第9.4.5条为 强制性条文,必需严格执行。
4.3.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 持荷载法。
9.2.3高应变检测专用锤击设备应具有稳固的导向装置。重锤 应形状对称,高径(宽)比不得小于1。
9.2.5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与单桩竖向 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比例不得小于0.02。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类别 特征
单孔
两孔
三孔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较好,芯样侧表面较光滑、骨料分布基本均匀,芯样 呈柱状、断口基本吻合。有下列情况之一: 1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 1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 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凝 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凝 1 局部芯样侧 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但在两孔 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但在三孔 表面有蜂窝麻面、 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同时出现; 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同时出现; 沟槽或较多气孔; 2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 2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 2 芯样侧表面 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凝 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凝 蜂窝麻面严重、 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且在另一 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且在任两 Ⅱ类 沟槽连续或局部 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同时出现, 孔或三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同 芯样骨料分布极 但该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 时出现,但该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 不均匀,但对应 压强度检测值满足设计要求,否则 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满足设计要 部位的混凝土芯 应判为Ⅲ类; 求,否则应判为Ⅲ类; 样试件抗压强度 3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 3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 检测值满足设计 段长度不大于 10cm ,且在另一孔 段长度不大于 10cm ,且在另两孔 要求,否则应判 同一深度部位的局部混凝土芯样的 同一深度部位的局部混凝土芯样的 为Ⅲ类 外观判定完整性类别为Ⅰ类或Ⅱ类, 外观判定完整性类别为Ⅰ类或Ⅱ类, 否则应判为Ⅲ类或Ⅳ类 否则应判为Ⅲ类或Ⅳ类
二、10项主要修订
2.5增加了低应变法检测时应进行辅助验证检测的要求
①采用时域信号分析判定时,以下情况应结合成桩工艺和地质条 件等综合分析进行判定,如仍无法区分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 定。
a桩身截面渐变后恢复至原桩径,在阻抗突变处的一次或二次反 射常表现为类似缩颈反射,从而造成误判。
b桩侧局部强土阻力或预制管桩孔内土塞部位,阻抗突变,一次 反射表现为类似扩径反射,二次反射表现为类似缩颈反射,从而造成 误判。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
特征
类别
单孔
两孔
三孔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好,芯样侧表面光滑、骨料分 布均匀,芯样呈长柱状、断口吻合 局部芯样侧表面 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 有少量气孔、蜂窝 Ⅰ类 气孔、蜂窝麻面、沟槽, 芯样侧表面仅 麻面、沟槽,但在 但在三孔同一深度部位的 见少量气孔 另一孔同一深度部 芯样中未同时出现,否则 位的芯样中未出现, 应判为Ⅱ类 否则应判为Ⅱ类
一、前言
一、前言
1.3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0项:
1.取消了工程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应通过统计得到承载力
特征值的要求;2.修改了抗拔桩验收检测实施的有关要求;3. 修改了水平静载试验要求以及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判定方法;4.
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5.增加了低应变法
检测时应进行辅助验证检测的要求;6.取消了高应变法对动测 承载力检测值进行统计的要求;7.补充、修改了声波透射法现 场测试和异常数据剔除的要求;8.增加了采用变异系数对检测 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进行限定的要求;9.修改了声波 透射法多测线、多剖面的空间关联性判据;10.增加了滑动测微 计测量桩身应变的方法。
⑤桩身或接头存在裂隙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管
桩可采用孔内摄像的方式验证。
二、10项主要修订
2.6取消了高应变法对动测承载力检测值进行统计的要求
源自文库
类似于2.1。
二、10项主要修订
2.7补充、修改了声波透射法现场测试和异常数据剔除的要求
①现场检测
a声测线间距不应大于100mm,向上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5m/s。 b斜侧角时,两个换能器中点连线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30°。
水平位移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对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mm;
2)对水平位移不敏感的建筑物取10mm。
③取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对应的荷载,且满足桩身抗裂要求。
二、10项主要修订
2.4补充、修改了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方法
①同深度部位的不同钻孔的芯样质量的关联性; ②芯样强度检测值对桩身完整性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