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完整版)语义重复病句举例

“语义重复”病句举隅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一般有如下情况:一、定语的多余1、“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即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2、这是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即当前要紧的事情或工作)3、到会的15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与会者”即出席会议的人)4、这是一种理想的卫生洁具。
(“洁具”即清洁的用具)5、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即正确而透彻的见解)6、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潜台词”即不明说的言外之意)二、状语的多余8、我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苟同”即随便地同意)9、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
(“虚度”即白白地度过)10、哥俩长得极为酷似。
(“酷似”即十分相似)11、他们在公开宣称“台独”主张。
(“宣称”即公开地说出)12、出版社免费赠送资料。
(“赠送”即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13、天气十分炎热。
(“炎热”即气温极高)14、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孑然一身”即孤独一个人)15、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即被内行人笑话)三、补语的多余16、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17、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了起来)18、价格悬殊太大了。
(“悬殊”即相差很远)四、主语的多余17、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
18、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不知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
产生这样的错误是因为该句的主语说出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些复杂成分(状语和插入语等),说话人忘记了前面的主语,在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出现了一个主语。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1)表时间。
长达……之久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3)表对象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以……即可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8)表被动被(受)……所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高达……之巨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11)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长达八年之久病句

长达八年之久病句
长达与之久语义重复,句式杂糅。
举例: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最全句式杂糅 语义重复(DOC)

句式杂糅一、表被动常见结构:被(受)……所。
如: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全国卷)说明: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说明: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二、表原因常见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之所以……的原因;借口……为名;是由于……结果;是因为……的原因。
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2001年京、蒙、皖春季卷)说明: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一个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1998年全国卷)说明:本句前分句可以说成“一个人之所以变坏”,也可以说成“一个人变坏的原因”。
3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说明: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4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说明:或说“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说“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三、表目的常见结构:防止……不再……;旨在以……为目的;供……之便;把……达到;这是由于……所决定的。
如:1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1993年全国卷)说明: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2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说明: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3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礼,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句式杂糅解题剖析

句式杂糅解题剖析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
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两年病句考查的热点。
句式杂糅就是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判断的关键是找句子的主干,找到两套交叉的主干,看句式结构,句式是否杂糅;进行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
[句义重叠]例1 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解析句中“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表达的意思相同,却硬要组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句式杂糅。
采用其中的一种说法即可。
例2 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解析两事合说,顾此失彼。
最后一句是由“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和“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两句糅合而成,任取其一即可。
但,后一种说法似乎更佳。
例3 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解析两种说法,夹缠不清。
该句由“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禁止……”跟“纽约市颁布了一项关于禁止……的禁令”两种说法糅合而成,任选其一即可。
[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4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解析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例5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解析“文化”变“我们”,暗中换主语。
“传承”与“创新和发展”的主语不是“文化”,而是“我们”。
前面的句子陈述“文化”,后面的两句,暗换了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
高考语文试卷语病题整理

一、病句类型1. 语序不当2. 成分残缺3. 成分赘余4. 语义重复5. 逻辑不当6. 词语搭配不当7. 句式杂糅二、常见语病例题及解析1. 语序不当例题:他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很不安。
解析:这句话中,“看到”和“感到”的语序不当,应改为“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不安。
”2. 成分残缺例题:这个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经验。
解析:这句话中,“都”后面缺少相应的谓语动词,应改为“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3. 成分赘余例题:他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课。
解析:这句话中,“因为”和“所以”表达的意思重复,应去掉一个,改为“他生病了,不能去上课。
”4. 语义重复例题:他一直在那里等着,等了很久。
解析:这句话中,“等着”和“等了很久”语义重复,应改为“他一直在那里等着。
”5. 逻辑不当例题:这个苹果很大,很甜。
解析:这句话中,“很大”和“很甜”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应改为“这个苹果很大,也很甜。
”6. 词语搭配不当例题: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解析:这句话中,“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搬了起来”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用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7. 句式杂糅例题: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
解析:这句话中,“有苹果、香蕉、橘子等”是句式杂糅,应改为“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三、总结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病句的类型,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句的病因,然后进行修改。
平时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病句类型;2.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因;3. 根据病因,进行修改;4. 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一篇: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015一、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类常见编校差错

十类常见编校差错2016年4月上旬,江苏省首届报纸优秀作品审核委员会9位审核委员进行了四天的封闭作业。
他们对总计200万字的599件参评作品认真审核,过筛子似地仔细查找其中的差错。
据统计,被审核出的差错总计555处,有差错的作品287件,占参评作品总数的47:9%。
笔者根据审核中发现的差错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十类,并作简要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十类差错1:标点符号使用不当2:字词误用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不当4:词语搭配不当5:语义重复6:句子成分残缺7:句式杂糅8:事实差错9:不合逻辑10:语意不明一、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一类差错数量较大,审核中发现了72处。
其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整个段落一逗到底、顿号逗号混用、分号句号缺失等。
例1:10月19日傍晚6时,南京市六合区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三名初中学生放学途经古棠大道一十字路口时,发现地面上躺着一个民工模样的男子,当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期,三名中学生见状并没有离开,而是立马停下车走到倒地民工身边俯下身子查看,救人后他们又悄然离开。
差错情况:整个这一段一逗到底,未按照所表达意思分层断句。
例2:全市范围内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污染物的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和医疗、宾馆餐饮服务单位,都需要进行排污权交易。
差错情况:“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之间的顿号应为逗号。
例3: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聚集了33000多家创业公司,两千多家投资机构,上万名投资人。
差错情况:两处逗号应为顿号。
例4:金浦集团投资52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知名酒店;三胞集团收购英国福来莎百货;宏图高科并购香港万威国际做智能穿戴设备;苏宁云商收购收购日本LAOX……差错情况:三处分号应为逗号。
例5: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信息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由于这类救助渠道的程序相对繁琐。
差错情况:“另一方面”之前的句号应为分号。
初中八大病句类型及例句

初中八大病句类型及例句
初中八大病句类型及例句如下:
1. 成分残缺:
例句: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 语序不当:
例句: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调到北京工作。
3. 搭配不当:
例句:他的房间布置得非常简陋,床上铺着粗糙的床单和破旧的被子。
4. 语义重复:
例句: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5. 不合逻辑: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6. 前后矛盾:
例句: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7. 使用错别字或错用标点:
例句:她打开窗户,闭目站在那里,让清新的空气吹进屋里。
8. 句式杂糅:
例句:这项套餐价格不菲,打折后为388元一份,可比拟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有类型句式杂糅的常有种类(1)表。
达⋯⋯之久例:架航天机的研制,耗达六年之久。
改正意:或“达六年”,或“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例:到本商场物,每人每超⋯⋯以上次消金超50 元以上者,有礼物送。
修改意:或“超50元者”,或“消金50元以上者”(3)表象例:于工作个于⋯⋯上上,我曾周祥地考。
改正意:或“于工作个”,或“在工作个上”。
(4)表决定例:对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即可以科的方案即可。
改正意:或“以科的方案宜”,或“科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例:日借口两名士兵失散借口⋯⋯名名,了“沟”事。
改正意:或“借口两名士兵失散”,或“以两名士兵失散名”。
(6)表组成例:海口的海由(包含、分)⋯⋯成防念有序、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等六部分红,充足示中子女不畏暴、自不息的民族精神。
改正意:或“有序⋯⋯等六部分”,或“由序⋯⋯等六部分红”。
(7)表意向例:他本着保量、本着⋯⋯原降低成来源,使用了新的工和新的技。
改正意:或“本着保量、降低成本的原”,或“以保量、降低成来源”。
(8)表被例:位喜小品演,被(受)⋯⋯所深受众所喜。
改正意:或“深受众喜”,或“深众所喜”。
(9)表原由例:不原由是⋯⋯造成(惹起、作乱)看出,起明的案得不到公正裁决,其根来源因是党不正在作乱。
改正意:或“其根来源因是党不正”,或“其根本是党不正在作乱”。
(10)表数目例:昌星集自1996年高达⋯⋯之巨以来,在海关大举走私,累逃税金高达530元之巨。
元”,或“达改正意:或“高达530530元之巨”(11)表目的2旨在以⋯⋯目的例:公安部次旨在以“打毒品、截止犯法”目的的“利”行,广大干警三个月的,束了。
改正意:或“旨在‘打毒品、截止犯法’的‘利’行”,或“以‘打毒品、截止犯法’目的的‘利’行”。
(12)表范例:次参加“神舟六大多以⋯⋯主号”研制的科研人,大多以青年人主,进而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渡。
句式杂糅常见类型归纳

句式杂糅常见类型归纳下面列举的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句式杂糅的35种形式(括号内为正确形式)1.是由于……决定的(是由……决定的是由于……)2.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4. ……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5.……的原因,是由于……(……的原因是…………是由于……)6.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7.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13.经过……下(经过……在……下)14.由于……下(由于……在……下)15.由……领导下(由……领导在……领导下)16.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17.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8.以……即可(以……为宜……即可)19.有……组成(有……由……组成)20.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21.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22.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3.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24.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25.并非是……(并非……并不是……)26.听到……的噩耗传来(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27.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28.变得分外……多了(变得分外……变得……多了)29.比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30.……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31.表示时间的:长达……之久(长达……有……之久)32.表限制:超过……以上(超过…………以上)33.表目的:旨在……为目的(旨在……以……为目的)34.表数量:高达……之巨(高达…………之巨)35.表范围: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高考语文常见6类易混易错病句类型完全解析

高考语文常见6类易混易错病句类型完全解析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利于正确运用句子来表情达意,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
而熟练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则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①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②成分残缺(如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③词语误用(主要指词语褒贬色彩不当);④语序有误(如因果颠倒、不符合认识事物规律或事物发展规律等);⑤不合逻辑(主要指语意违背常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修改的方法可采用成分检验法(提取句子主干)、寻找关联词语法、同类型句子比较法、语感把握法等方法进行。
对句子成分残缺的,增;搭配不当或不能搭配的,调;成分多余累赘的,删;用词不当的,换。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高三语文 病句改错之句式杂糅17种类型

是由于不认真 = 是不认真所致
(10)表数量。 高达……之巨 例:
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 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
删掉“高”或“之巨”
高达530亿元 = 达530亿元之巨
(11)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例:
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 为目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 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修改意见:
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
删掉“以”或将“即可”改为“为宜”。
以生病为借、 以生病为名、 借口生病。
(5)表事由 。 借口……为名 例:
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 删掉“为名”或将“借口”改为“以”。
(6)表构成。 有(包括、分)……组成 例:
(13)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 例:
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删掉“靠的”或说“取得的”。
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 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14)依据……结果显示 例:
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 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七家未 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删掉“旨在”或“以”和“为目的”。
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 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
(12)表范围。 大多以……为主 例:
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 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 向“新一代”的过渡。 修改意见:
将“以”改为“是”,并删掉“为主”或 删掉“大多”。
大多是青年 = 以青年人为主
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 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
常见病句类型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 纸质图书走向消亡,乃至远离我们.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 纸质图书远离我们,乃至走向消亡.
我们因为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 前充满信心. 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 前充满信心.
2006年,杨红樱的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 在法国出版,引起广泛读者的好评. 2006年,杨红樱的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 在法国出版,引起读者广泛的好评.
能否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和上网活动内容, 是一个学生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能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和上网活动内容,是 一个学生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 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
搭配不当:
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写作水平。
语义重复:
这座楼建于乾隆年间,至今有近300年 左右的历史。
这座楼建于乾隆年间,这次知识竞赛,关键在于你的准 备充足。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成分残缺 • 不合逻辑 • 句式杂糅 • 语义重复
病句
成分残缺: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 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 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主 题活动。
语序不当: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 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能否赢得这次知识竞赛,关键在于你的准备 是否充足。
练一练: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 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精品)初中修改病句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精品)

修改病句复习一、病句的种类1.搭配不当2.语序不当3.成分残缺4.语义重复5.不合事理(不合逻辑)6.句式杂糅(结构混乱)二、实例分析(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例: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修改:不管(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补充:病句修改中常考的固定搭配(1)响应―号召克服―困难养成―习惯改正―错误实现―理想开展―活动举行―活动(仪式)提高―水平增长―知识增添―麻烦(2)提高―质量(效率)(3)授予―称号增加―数量评为―什么战斗―激烈炮火(进攻、狂风)―猛烈(4)掌声(讨论)―热烈(5)改进―技术(方法)改变―计划(想法)改善―关系(环境)改良―土壤(6)教室―宽敞(7)教室―安静(8)端正―态度(9)解放―思想(10)要求―严格操场―宽阔校园―宁静明确―目的解决―问题纪律―严明解散―组织解除―痛苦态度―严肃后果―严重形势―严峻田野―广阔草原(天空、大海)―辽阔心情―平静小路―僻静山谷―幽静(批评)―严厉(11)受到―夸奖秘密―严守继承―传统发挥―作用(本领)发扬―优点(传统)(12)阳光(对比、反映、愿望)―强烈关联词语(1)表示并列关系常用“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等关联词语;(2)表示递进关系常用“不但(不只、不光)……而且……”,“不仅……还……”等关联词语;(3)表示选择关系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关联词语;(4)表示转折关系常用“虽然……但是(可是、却)……”等关联词语;(5)表示假使关系常用“如果……就……”,“即使……也……”等关联词语;(6)表示条件关系常用“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也)……”,“不管……都(总)……”等关联词语;(7)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等关联词语;(8)表示取舍关系常用“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
病句辨析须关注七种词语

病句辨析须关注七种词语一、因果词因果关系句子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而。
因果错误通常有: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句式杂糅。
例: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例句即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因果颠倒,就是将结果说成了原因,原因当成了结果。
句式杂糅的情形有:之所以……是因为……的原因;原因……什么造成的;原因是因为(由于)……。
二、重复词重复词是指句子中某些词语意义上出现重叠或包含,导致表意啰嗦,不简明。
如“提前预支”,“预”包含了“提前”的意思,“提前”就是重复词。
例:我们期待英雄的凯旋归来。
例句语义重复,“凯旋”一词即为获胜归来,后面不必再跟“归来”一词。
三、数词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确数和约数。
确数就是具体的数字,约数是不具体的数词,常见的约数词有:大约、上下、左右、近。
约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如“大约30%上下”,“大约”与“上下”都表示约数,是不能连用的。
另外,使用数词,还要防止出现表意不明(歧义)、顺序颠倒等错误。
例1:保守统计,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接近300人上下。
例句中“接近”与“上下”都为约数词,重复。
例2: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
这枚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例句中“一枚”是数量词,“祖传”是说珍珠归谁所有,指明所有者。
数量词与表示范围、所有者、单位等的词连用的时候,数量词应该放在后面,例句应改为“祖传的一枚”。
四、时态词“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常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语病。
例: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创造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里也是唯一的一次。
“将”与“创造了”中的“了”矛盾。
语义重复病句举例

“语义重复”病句举隅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一般有如下情况:一、定语的多余1、“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即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2、这是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即当前要紧的事情或工作)3、到会的15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与会者”即出席会议的人)4、这是一种理想的卫生洁具。
(“洁具”即清洁的用具)5、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即正确而透彻的见解)6、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潜台词”即不明说的言外之意)二、状语的多余8、我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苟同”即随便地同意)9、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
(“虚度”即白白地度过)10、哥俩长得极为酷似。
(“酷似”即十分相似)11、他们在公开宣称“台独”主张。
(“宣称”即公开地说出)12、出版社免费赠送资料。
(“赠送”即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13、天气十分炎热。
(“炎热”即气温极高)14、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孑然一身”即孤独一个人)15、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即被内行人笑话)三、补语的多余16、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17、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了起来)18、价格悬殊太大了。
(“悬殊”即相差很远)四、主语的多余17、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
18、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不知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
产生这样的错误是因为该句的主语说出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些复杂成分(状语和插入语等),说话人忘记了前面的主语,在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出现了一个主语。
杂糅与歧义

句式杂糅句式杂糅,说简单点就是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谓语结构。
一般情况下有三种表现形式:1、两个谓语结构表意相同或相近。
如: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是由当归、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就是由“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是当归、贝母等。
”“这种药是由当归、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两句杂糅而成。
2、两个谓语表意交叉。
例:一本译著的出版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与读者见面哪?就是由“一本译著的出版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呀?”“一本译著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与读者见面哪?”两句杂糅而成。
3、两个独立句子合在一个句子中。
例: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与仇恨。
就是由“美国的人权报告颠倒是非,隐瞒捏造事实。
”“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与仇恨。
”两句杂糅而成。
常见的杂糅句式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或最好(以……为宜;……即可或最好)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由于……下(由于……;在……下)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7、经过……下(经过……;在……下)8、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11、有……组成(有……;由……组成)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关键于……;……是十分重要的)14、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8、根据……状况出发(根据……状况;从……状况出发)19、从……出发点(从……出发;以……为出发点)20、唯一……只有……(一家)21、首先……放在首位(首先……;把……放在首位)22、根本原因是……在作怪(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如:例1、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经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前一分句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的杂糅。
)2.反客为主,指代不明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发生纠缠。
例如:A、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B、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
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3.中途易辙,暗换主语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①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②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000全国)(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但“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只能是这家工厂的产品,而不能是“工厂”。
)③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被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藕断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5.前后牵连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可以简单理解为错误的兼语句:我们选他当班长。
)如:A、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句子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感觉)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
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B、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子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补充讲解句式杂糅的种类:单句杂糅和复句杂糅:单句杂糅如:1、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2、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复句杂糅如:1、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本句包含两对关联词,“如果……(那么)就……”和“由于……因而……”,只能保留一对)2、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或说“分外活跃而健谈”,或删掉“变得分外”说“活跃而健谈多了”。
)3、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或说“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由序厅……六部分组成”。
)判断是不是句式杂糅,最基本的做法是梳理主干,看搭配有否问题.语意重复多由误用词语造成,解题的要领就是要识辨出造成语意重复的词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1.今天是除夕之夜。
“除夕”是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已包含“晚上”之意,后再加“之夜,则构成了语意重复。
类似的说法还有“凯旋而归”,“过虑的想法”等,须注意。
2.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就重复了。
3.自从傍上李福贵后,她就暗暗窃喜:出人头地的时候终于来了。
“窃”含有了“暗暗”的意思,可改为“心中窃喜”4.马征夫妇相敬如宾,但有时在艺术创作上,不乏有唇枪舌剑的场面。
“乏”本身意思是“缺少”,含有了“有”的意思,本句可将“有”去掉。
5.有一个毛笔字写得很好的老诗人,给我写了“烈士暮年,情高趣雅”八个精神抖擞的大字,老画家李苦禅还给我写下“云烟供养,书画延年”八个大字,这两人写的字力可扛鼎,我看包世臣、沈寐叟再生,也难至臻此。
“至”、“臻”都有“达到”的意思,应改为“也难至此”或“也难臻此”或“难臻此境”。
6.陈露被人们誉为是冰上蝴蝶。
“为”和“是”都有联系两个事物,表示判断的动词,一般在一个判断句里用其中之一即可。
但“誉为”是“赞扬为”的意思,词义比“是”丰富,所以应把“是”删去。
7.群众们大清早就跑到车站,等待着志愿军的凯旋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与后面的“归来”语意重复,应删掉“归来”。
8.听了小李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的感谢小张。
此句语意重复,“由衷”就是“发自内心”、“在心里”的意思,可删除“在心里”。
9.安秀玲和杨英是好朋友,经常俩个人在一起复习功课。
“俩”是“两个”的合音词,本身已经包含了数词和量词两种用法了,因此应该把“个”去掉。
10.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包含了“心里”的意思,应该将“心里”去掉。
11.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个衣冠禽兽的家伙,连她也不放过。
“衣冠禽兽”是指卑鄙无耻、如同禽兽的人,是名词。
这里是把它误用为形容词,修饰“家伙”,充当定语。
应删掉句中的“的家伙”。
12.它并非是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结果,有许多人为操作的因素在内。
“并非”的意思是“并不是”,表示否定判断,与“是”部分语意重复。
13.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景德镇陶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闻名遐迩”是指“远近闻名”,与“海内外”语意部分重复,可删去“海内外”。
14.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的意思,与“笑”部分语意重复,可改为“突然忍不住笑了出来”。
15.他们一起收拾东西,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是“各自分开”的意思,与“各自”部分语意重复,可删去“各自”。
16.他只不过正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中的“虞”就是“想到”的意思,与“没有想到”部分语意重复,可删去“没想到”。
17.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厄运突然降临到王家的头上。
“厄运”是“不幸的运气”与前面“不幸的”语意重复,可以去掉“不幸的”。
18.我逐渐发现我与他的差别相差悬殊。
“悬殊”的意思是“相差很大”,可把“相差悬殊”换成“很大”。
类似的句子还有“这两个球队实力悬殊。
”19.1945年,在广岛附近的加山又造亲眼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
“亲眼”在句中作状语,但是和后面“目睹”部分重复,使得成分多余,应删除“亲眼”。
20.这次高考中的七个科目,他一人囊括了少年班新生中的四个单科成绩第一名。
“囊括”是“全部包罗在内”的意思,而此句中只有“四个单科成绩第一名”,可以修改为“……他一人获得了……”。
21. 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