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人民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解放—中国向何处去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不仅肩负着思想启蒙的 任务,而且还承载了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和国 家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既 是对真理的探索也是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它 与必修一中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 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上是一脉相承 的。教学这一专题时必须使学生明确近代思想解 放的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并使学生充分感受 到先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拳拳的爱国心。
注意: “走向共和”一目、“徐继畲与姚莹及其代表作”等知识
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2、知识结构 不变到变:
睁眼看世界的原因
顺 乎
“睁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

界 之 潮 流
变器物到变制 度:维新变法
早期维新思想 ①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 ②维新变法的影响
3、导入设计
导入1图片法创设情境
林则徐
康有为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二、分课解读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 1、学习目标见《课程标流准”》及《学科指导意见》(略)
教师可补充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变法中“戊戌六君子”的故事。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兴起的这场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救 亡的色彩,是民族危亡之际维新派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实践,而 维新思想则是他们的思想武器。
思想启蒙 泽被后世
可选取严复《天演论》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为例,采用材料教学 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维新思想的影响;也可结合必修二中近代习俗 风尚的演变和近代报业发展对维新思想的作用加以分析。
材料一: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 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 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二: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 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5、关于变器物到变制度:维新变法
(1)简要陈述早期维新思想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维新 思想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整体了解。
假如你是光绪年间的一个读书人,埋头苦读多年, 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后来你进京师大学堂学习,并经 历了戊戌变法. 用第一人称谈一谈在这一过程中你 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可写 成一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维新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学历史需要用第一人称,让学生身临其镜认识历史、理 解历史、感悟历史
(2)重点帮助学生理解19世纪90年代发展了的维新 思想。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 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 思想的冲击、近代思想解放的贡献。
可采用分组合作,自学课文,归纳要点的办法。培养 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和概括陈述的能力。

问题与主义之争(略)

原因

广泛
工读互助组实践的失败 影响
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 方式:组织学会;展开论战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导入2:谈话法创设情境鸦片战争以来,历史沧桑剧变使先进的中国 知识分子越来越痛苦地认识到,昔日他们眼中的“蛮夷”有着比中 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更高层次的文明。于是,他们走出狭窄的书屋, 放开视野,去看世界,学世界,追赶世界。从而使晚清的思想、科 技、教育在“西学”的影响下,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学习目标见《课程标准》及《学科指导意见》(略)
注意:第二目“新思潮的竞起”和第三目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属于课外阅读。
2、本节课文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这一线索分 成四个阶段:开始传播—正式传播—争鸣追逐—广泛传播。
3、本节课文内容的学习可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如: 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等,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教学设想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
解放的潮流
临安於潜中学 黄智娟
一、专题解读
(一)整体感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 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 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 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二)、专题线索和设想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4、本节课文理论性强,和学生现实生活与理解能力有一定距离, 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化抽象为具体,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尤其需增加一些图片、文字及视频等资料创 设情境。 5、本节课文的设计可采用历史三部曲:了解—理解—见解的方式 展开。
6、知识梳理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3)建议教师补充戊戌变法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 理解维新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探讨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既要 适当联系戊戌变法的政治活动,也要分析维新思想本身的价值, 使作用的理解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有基于此,可引导 学生对维新思想的作用作两方面的分析。
爱国救亡 政治变革
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并接触西方各种政治思想。
开始 梁启超:较早提及
马 克
传播
朱执信介绍部分学说和理论
Leabharlann Baidu
不理解科学社会主义, 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作救国之道

主要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主 义
正式 传播
李大钊
活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课程
在 中 国 争鸣追逐(略)
作用 提高人们的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毛等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引导学生将新思潮的萌发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联 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和加深对近代思想解放原因的理解。
4、关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
(1)展示两位历史人物图片和《海国图志》书影,以加强 学生的直观印象,同时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书本的基础上, 填写表格,有效识记知识。
人物
著作
内容及观点
影响
林则徐 魏源
(2)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林、魏学习西方的共同点及影响。 从而认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