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意义类题型解题技巧
意义类题型解题技巧【题型特点】意义类试题是高考最常见的一种设问方式。
实质上属于原因类中重要性的一种变式,在经济、政治板块中较为常见。
基本上遵循“对谁有意义”——“有何意义”思路,按照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顺序展开,最后一般需要升华到时政层面,如经济升华到现代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政治升华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外交升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解题技巧】1、锁定主体(对谁有意义)。
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
《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党、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人民、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总之,考虑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对“谁”有意义。
2、明确范围(有什么意义)。
在答意义类主观题时一般要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哲学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
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
当然,有很多题目是要求将两种范围结合在一起分析的。
3、把握角度。
对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个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往往能找到带来的不同影响或产生的不同结果。
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度也就越高。
如关键词是“文化产业”,其角度有:侧重于“文化”;侧重于“产业”;整体分析“文化产业”。
4、回归教材。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意义类题目时首先要联系教材,准确提炼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相关意义。
5、准确切入。
在把握好主体、角度等的基础上,切入点要准确具体。
6、翘尾效应。
意义类一般都是以小寓大,以具体寓抽象。
所以在具体切入之后,要逐渐达到一定高度上去,这样才符合政治试题考查的目的,比如举行听证会,除了要答出公民权利,决策民主科学外,最后一定要写到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特点的高度。
主观题写思路1、(2019全国一卷)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高考政治答题 意义类题及分配问题
二、意义类题及分配问题一、解答说明“意义”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设问方式。
通常以“意义”、“重要意义”、“作用”、“重要性”等词语来设问。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审题:读懂设问,首先要找准设问中意义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有无限定。
例1:利率上调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
此题不可谈利率上调对居民、对国家的作用。
例2: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经济意义是什么?其次意义也可在所给材料中提炼出来。
(二)组织答案: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切忌围绕一个角度反复阐述,这是“意义”类型考题拿高分的关键。
要多思少写,在作答前理清思路,紧紧围绕“意义”主体及客体找准、找全角度,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
其次要坚持①从直接到间接;②从经济到政治;③从国内到国际的顺序层次来组织答案,一个角度一点,切忌几个角度混合在一起。
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客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3.政治意义:政治行为主体有党、国家、公民、政协、国际社会。
一般表述是“这是……的要求”(和谐、民生等)4.文化意义: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二、例题1、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作过一个比喻:地球就像太空中的飞船,是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它不断地消耗内部的有限资源。
为了防止资源殆尽而毁灭,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
高考政治常见主观性试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常见主观性试题类型及解题技巧题型:原因类、体现类、作法类、意义类、图表类、认识类;解题步骤:审题(考查的模块、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回忆相关知识点——阅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思考组织答案——书写答案;一、原因类试题:(必要性、依据、为什么、理由、正确性)1、解题思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①、主体及事件(谁、什么事件)本身的地位、性质、宗旨、原则、特点决定。
经济生活(国家企业个人;所有制;三大产业;市场主体)和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及社团、国际组织);②、事件发展的现状及产生的影响:(通常是不良事件需描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部分可以忽略;当前,……状况,影响了……)③、解决该事件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哲学:①相关哲理+论述:由于什么……所以怎样;②相关哲理+论述:这样做有利于……;2、例题示范:经济学:①、07高考39(6)请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中俄、中韩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
哲学:①、07高考38(1)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物权法》制定的必要性。
(12分)②、08高考38(3)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
(8分)③、09高考39(8)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10分)④、10年高考38(3)结合材料,运用因果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0分)⑤、11年38(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
(10分)政治学:①07高考39(7)指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并以近年来我国处理与图12(见本卷14页)所示地区一国(或多国)关系的事实,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10分)②、08高考39(5)联系材料五,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
解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引发校园世博热为 背景,以综合探究的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该问有两个限制性的要求:一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 二是帮助发帖者解答疑问。为此要结合世博会的举办, 分析“百年梦圆”的经济原因。
【答案】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世博会的举办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 作的结果;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我国 的综合国力,为世博会的举办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的优势。
认识类问答题
解体对策
回答认识类试题,一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办角度入手,根据实际情况,未必每题都全面回答,但 有备方而无患。
第一步,说明“是什么”需要:谈现象(材料中反 映的成就、经验、问题、教训、做法、想法等)、说本 质(落实到教材或政策语言)。即题目表述的是一件什么 事,或题目的观点是对还是错。这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往相关的学科知识点上联系,若 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则该点可以省略。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一般有两个思路,思路 一:决定因素(地位、规律、趋势等)、现状或存在问题 (现实依据)、意义或危害(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直接 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可从分析某事的依据、重要 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该事的危害性等角度进行 思考。依据:即某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的理论根据。重要性:某事的作用、意义、 目的等。必要性:某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 可的原因。可能性:某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 这件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做或不做某事将会导致的 消极后果;思路二:材料为源、教材为据、筛选原理。
(2)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 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 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 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实现依法执政。
政治题目 意义类或影响题型的解答
意义类或影响题型的解答一、题型特点“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二、解题技巧“意义类”主观题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1)、“意义”类题目答案中常用的“关键词”为:“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等等。
(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首先,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渐进阐述的(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社会);其次,从横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包括题目中的有效材料信息+相关的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时政精辟观点。
(3)、注意考虑主体,即对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意义。
三、在答各种意义类题目答题的大体套路(仅供参考,要视具体题目要求加以取舍)(一)解答哲学意义题一定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意义(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1、对国家:●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2)有利于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3)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5)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6)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
;(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9)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10)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意义类题型答法
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意义”类题解题指导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一般设问形式是分析某一事件的“经济政治意义”,或“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2)分析A对B具有的意义(作用),就是结合B的观点,分析A的意义。
首先要点明A对B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再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3)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4)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5)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6)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二、学科知识整合:经济意义类(一)、答题思路:1、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
这里的“国家/社会”即整个社会、国家。
A.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B.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C.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D.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E.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F.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G.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经济、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H、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2、从“集体”的角度组织答点。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总结归纳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同上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
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政治意义类试题解答方法与技巧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3、举例:热点问题的经济意义
(1)发展绿色食品的经济意义:①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②满足消费者需要;③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④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⑤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4)消费税的意义
1)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2)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消费行为,培养公民的科学消费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4)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稳定或缓解社会成员之间分配不均的作用。总之,征收消费税,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具有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
(6)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二、学科知识整合
(一)经济意义Leabharlann 1、答题思路: ①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国家/社会”即整个社会、国家。
国家/社会:
A.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B.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12)重大经济社会事件(奥运会、世博会) “经济意义”:(1)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3)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4)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5)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城市形象,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
高考政治意义类答题方法
近几年高考,意义型主观题见考率很高。“意义”、 “重要意义”、“重要性”等词屡见于各地的高考 试题。“意义型”主观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题意。找准“意义”的主体和客体(有些 题目未加以规定),避免答非所问。
主体分析,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 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 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 家、劳动者等。
发达国家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 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1(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 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参考答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
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文 化意义"、"意义"等。
• 解题指导:“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 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 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 意义、或者文化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 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 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 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解意义题时坚持做 到从直接到间接,从个人到社会,由近及远。
例、结合材料(略),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签定 劳动合同的意义。 思路:(1)找主体。主体:签定劳动合同。客体:对 谁?未限制。
(2)范围:经济生活知识。 (3)找全角度:签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 动者双方的行为,对双方都有益,且对整个社会有益。 (4)纲要:A、对劳动者。B、对用人单位。C、 对社会
政治意义类题型解题技巧
政治意义类题型解题技巧一、题型特点: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2004年出现了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
二、解题思路: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只有…才的句型表达。
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对象意义,还是全部对象意义;其次,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
1.由小到大:对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而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
2. 由内到外:对国内的意义、对国外的意义。
3.由近到远:对目前(眼前)意义、对长远意义。
4.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发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
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属于可以归纳如下:☆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等。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经济意义:(一)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怎样解答高考政治意义题
怎样解答高考政治“意义”题“意义”类试题是指命题者给出具体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
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体现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能力要求。
这类试题,难度大,要求高,学生往往感觉无从入手,无话可说;解答时不得要领,失分较多。
本文结合高考政治的几道“意义”题及参考答案情况,就该题型的解题思路谈几点看法。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三类。
1、经济意义[例1] 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
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即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
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第41题第三小题)该题通过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化这一重要现象,考查考生对城市化的经济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正确解答该题,首先要“戴帽子”——明确题目要求,进行知识界位。
题目要求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而不是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分析,也不能说明城市化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发展的意义,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是与此有关的呢?紧紧抓住“经济”的含义是关键。
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这一热点所涉及的知识点,从生产活动来看,主要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从分配活动以及分配关系来看,主要有“共同富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等知识点。
高中政治意义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意义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首先,关于政治主观题,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答案写满了分数依然很低?亦或是看着材料不知道该答些什么?还是要点都答对了却只拿到一半左右的分……如果没遇到这些问题,那么就先恭喜你,如果你遇到了这些问题,那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审视一下自己做主观题的一般思路:第一步:细审设问明要求。
我们首先要考察问题的范围,问一下需要用哪些材料,这个问题应该用教材的哪一部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和哲学)其次,要看问题的类型。
即原因类、影响类、措施类和评价类。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第二步:剖析材料明内容。
问清楚问题后,看到政治题目给的材料,就得先分析句子。
把每句话表达的内容整理出来。
一般来说,句号就是一个答题点。
其次要对整段进行分析,总结出该段的中心思想。
(即一句话,两段话)我将用一道全国高考题来演示如何操作这两步。
第一步:首先检查和提问。
很容易看出,调查的范围是政治生活。
而我只知道这些,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政治生活有四个单元。
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他在调查书的哪一部分。
爸爸曾经说过要用魔法来对付魔法,那么我们可以用玄学来对付玄学吗?这里我要说的是本期必修教材《政治生活》的隐藏核心。
我们学习的每个单元包含不同的科目。
即公民、政府、NPC、NPC代表、党、中国和世界(国际关系的内容)。
正是这些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国家政治体系才能顺利运行。
所以,所有的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都会以我们一个或几个科目所考查的政治素养为基础。
如果我们准确地找到了主题,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进行第二步剖析材料。
首先材料中的第一段主要讲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不是材料中的主体部分。
而接着我们就看材料中的主体部分第二段。
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主要讲某地为响应号召的做法,即四会管村。
从后面“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到“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结束,都是在讲四会管村的具体措施。
它涉及到了四个主体,分别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大会和村民委员会。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政府(国家)性质;②我国的政府(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达到共同富裕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⑧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意义类题型答题思路
意义类题型答题技巧
临猗中学宁保金
一、意义类题型的试题关键词:“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用”、
“重要性”等。
“意义型”现实的针对性极强,通常是对某一“现实的做法”或某一“当下的事件”有何意义进行设问。
二、意义类题型答题思路:
加强一个注意——近几年高考题出题思路更具备精细深的特点,因此,大而宽的意义只能作为补充的答案了(比如经济生活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等。
)
踩准两个要点:一是设问具体指向,二是材料涉及的指向;
用好三个思维:一、理解并扣准设问的关键词以及材料的核心意思,运用联系的观点全面阐释(摸清四面八方的联系)
二、在联系的同时运用好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展开、层层深入;(一个角度再加上推理部分就是一点综合答案,一般三到五点答案足以)
记住:近几年高考意义题型对意义进行简单描述的答法已经被淘汰,也就是得不到较为满意的分数(如:有利于共同富裕,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等诸如此类的而简单描述)
三、综合的思维升华答题答案,不仅要分析课本原理、总结材料思想而且要体现政治的时代性,争取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
(答案就在课本中、答案就在材料中、答案就在时政中)
注意:对设问的分析是重中之重,从寻找设问中的主体、客体、事件入手,筛选出相关的关键词,意义题型就迎刃而解了。
希望大家结合手头的习题多运用几遍,这种题型以后你肯定不会手生或紧张!。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解题方法分析
浙江选考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解题思路与策略1.审范围。
2.审主客体。
3.审题型。
4.审分值。
5.审联系。
(二)阅读关1.分层阅读法2.抓关键词法(三)答案关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二、综合题型的解题技巧(一)原因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题型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或依据”等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必要性:依据(理论和现实)+ 重要性:意义(连接词通常为有利于、促进、……)3.常见错误:(1)只有理论依据(2)只有现实依据(3)缺乏意义作用4.典型试题:例1: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
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
•答案: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分)S市通过提供财政补助推进“机器换人”,增加了企业利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分)•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分)S市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发布“机器换人”相关数据,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
(1分)•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分)S市通过机器换人,推进了工业转型升级,缓解了用工缺口,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1分)•④S市通过机器换人,降低了能耗,推进了绿色发展,(1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分)例2: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
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解题思路与策略1.审范围。
2.审主客体。
3.审题型。
4.审分值。
5.审联系。
(二)阅读关1.分层阅读法2.抓关键词法(三)答案关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二、七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一)原因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题型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或依据”等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1)依据(理论和现实)+意义(连接词通常为有利于、促进、……)(2)必要性(或重要性、可能性)+危害性(连接词通常为不利于、违背、割裂、妨碍等……)(3)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3.常见错误:(1)只有理论依据(2)只有现实依据(3)缺乏意义作用(4)混同意义类题4.高考真题:2009年文综卷40题第(2)问。
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
2009年文综卷41题第(1)问。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
2010年文综卷40题第(1)问。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2012年文综卷40题第(1)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2012年文综卷41题第(2)问。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阐述工信部出台《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二)体现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类题型设问中一般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2.解题技巧:(1)答题一般模式:材料+观点;或观点+材料(2)调用答题所需知识要点(3)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4)确定材料与知识对接点3.常见错误:(1)罗列教材中知识点(2)简单抄写所给材料(3)材料与知识对接错误(4)与措施类等试题混为一谈4.高考真题:2009年文综卷41题第(2)问。
高考政治考前注意事项以及大题问答技巧
高考政治考前注意事项以及大题问答技巧一、做题三步骤:审题明主题再答题1、审题:分析,拆解题目。
将题目与知识点一一对应。
细节不放过,做题不马虎2、明主体:例如:党与党员,两者不是同一主体。
主体一定要分清!!!3、答题:分点作答,知识点不要全挤在同一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乱套)。
二、答题的序号要加圈,方便阅卷老师快速找到要点。
三、选择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一次性做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修改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平常刷题已经给大脑答题惯性了)(2)不急于排除,四个选择都要看(分析)(3)分辨题干问的是为什么,怎么做,还是有利于。
(扣紧问题)(4)将普通的语句,转化为专业术语(知识点,时政术语),进行解体(哲学)(5)选项夸大化,绝对化不选(6)选择题有文化的影响要优先考虑是否有先进与落后这个坑。
(必修三)例如: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发展(x)解释:因为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先进促进,落后阻碍。
(7)选择题有出现某方面联系因素时,分清是人为联系还是自在联系。
(必修四)四、大题要分析是属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哪一层面。
五、措施类题目:材料中有措施,整合措施+结果(如何体现,怎么做)六、原因类大题的解题思路:(1)必要性侧重分析前因,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方面思考(2)次要性侧重分析结果,主要从做此事的重要意义角度分析七、意义作用类大题思路:坚持总—分—的结构模式,先强调对整体的意义是什么,再分别论述对各方面的意义。
八、五条对策解答意义类大题解题思路:(1)根据主题分析意义。
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
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2)寻找角度分析意义。
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意义。
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意义,可以从科技本身角度、农民角度、农业角度等来分析。
(3)回归教材分析意义。
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
(4)结合材料分析意义。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Ⅰ意义类题型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
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分析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高考政治大题常见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
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D.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E.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
F.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G.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经济、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D.某地区——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其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③从“个体”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个体”泛指居民、家庭、公民、农民、劳动者、消费者等。
A.居民、家庭、农民——有利于方便、丰富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调动积极性
B.公民、劳动者、消费者——有利于维护公民、劳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积极性。
C.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形象
②有利于外方:
有利于外方的外汇收入、外方的产业发展、外方的经济增长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③有利于双方及世界:
A.有利于互通有余、节约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补充:(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5)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6)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二、学科知识整合
(一)经济意义类
1、答题思路:
①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国家/社会”即整个社会、国家。
国家/社会:
A.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B.有利于加强贸易区内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交流,提高贸易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C.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3、举例:热点问题的经济意义
(1)发展绿色食品的经济意义:①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②满足消费者需要;③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④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⑤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国内农业方面意义补充:(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城乡一体化。
(2)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我国:
A.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改善我国外贸环境/稳定环境/周边环境,为现代化/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B.有利于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经济发展的经济意义: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②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缓减资源紧张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②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③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消费税的意义
1)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2)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消费行为,培养公民的科学消费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4)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稳定或缓解社会成员之间分配不均的作用。总之,征收消费税,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具有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分析A对B具有的意义(作用),就是结合B的观点,分析A的意义。首先要点明A对B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再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3)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4)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2、答题的角度和术语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届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 作者:
———————————————————————————————— 日期:
学科网2010届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一般设问形式是分析某一事件的“经济政治意义”,或“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
②从“集体”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集体”泛指企业、经营者、产业、农村、城镇、某地区等。
A.企业、经营者——加强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并提高经济效益;
B.产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或工业的现代化;
C.农村、城镇——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