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堂PPT)
装监控原理

装监控原理
监控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使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将监测区域内的图像、声音、温度等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网络或有线连接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通过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实时显示监测区域的画面、录制图像和声音、检测异常情况等。
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和控制监测区域的情况。
传感器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见的有图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图像传感器可以实时捕捉监测区域的画面,声音传感器可以接收并转化声音信号,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监测区域的温度变化。
这些传感器将获得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存储。
监控中心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通过安装相应的监控软件来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监控中心可以显示监测区域的实时画面,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录制,以备后续查看和分析。
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设置警报机制,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立即触发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其他地方,实现远程查看和控制的功能。
利用互联网技术,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监测区域的情况。
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多的功能,如与门禁系统联动、与消防系统联动等。
总的来说,监控系统的原理是将监测区域内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或有线连接传输到监控中心,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录制、警报等功能,并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提高监控效果和管理能力。
2.5 远程控制系统的组建 (16张幻灯片)

(高中)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2单元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5 远程控制系统的组建(实验)
实验名称:组建远程监控系统
实 验 目 的
1、体验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规划过程,知道常用的软硬件及功能。
2、理解控制系统、远程监控、数字监控等相关概念,掌握远程控制 机制。
3、能够利用监控软件对视频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理解对信息进行加 工处理的价值和过程。
拓展知识—无人机:
无人机的原理是,整套系统有两个4g接入点,一个在无人机上,另一个 在控制器上。
个人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向无人机发出指令,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路 线,同时无人机会将内置的摄像头的高清视频发送给用户。
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 视频拍摄等行业,无人机的用途广泛。 1.电力巡检工作 2.农业保险工作 3.环保工作 4.影视剧拍摄 5.确权问题工作原理:大到两国的领土之争,小到农村土地 的确权,无人机都可上阵进行航拍。 6.街景 7.快递工作 8.灾后救援工集图像
数字信号
计算机
实验步骤:
(1)观察摄像头及其各部分组件; (2)登录云台控制软件,熟悉操作界面; (3)将摄像头与电源、路由器连接; (4)在局域网中添加摄像头; (5)探究云台控制软件各部分的功能
云台控制软件
连接硬件设备
摄像头常用功能
功能 调焦
像素
控制系统是一种由诸多因素以特定的内在结构方式而联结起来的动态 系统,由控制部分和被控对象组成。控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 (sensor)、控制器(controller)和执行器(actuator)组成。
实验原理——远程控制:
通过简单的终端机完全地控制网络另一端的受控机, 从而完成强大的控制功能,获取受控机的任何信息,这种方 式被称之为远程控制。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的系统。
它主要由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摄像头通过感光器件将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处理形成视频信号。
摄像头通常安装在需要监控的区域或设备附近。
2. 视频信号传输:视频信号通过网络或传输线路传输到监控中心。
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以保证视频信号的稳定传输。
3. 视频信号处理与存储:监控中心接收到视频信号后,进行视频信号处理、编码、压缩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起来。
存储设备可以是硬盘、服务器等,可以长时间保存大量的视频数据。
4. 实时监测和录像:监控中心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摄像头所监测到的视频画面。
同时,系统还可以将视频信号进行录制,以便后续检查和回放。
5. 报警与追踪:监控系统可以设置各种报警规则,比如移动侦测、入侵检测等。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通过报警器、手机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结来说,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经过传输、处
理和存储,实现对特定区域或设备的实时监测和录像。
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监控信息,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在线监测设备原理及运维介绍 ppt课件

ppt课件
8
1、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取样口的设置:
(1)、采样点位置应符合HJ495中和HJ/T353中的要求。 (2)、采样点位距离站房不得大于50m。采样点应易于到达,有足够 的工作空间,便于人工采样或监视操作;点位设置应避开腐蚀性气 体、较强电磁干扰的电器设备和振动。 (3)、管道式排放废水的,采样点位应设置在封闭式管道前;明渠式 排放废水的,采样点位应设置于明渠测流段上游,采样口应设置在距 水面10cm~30cm以下,离渠底20cm以上,不得贴近渠底。受悬浮物 影响较大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应设置在水面下5cm的流路中央,悬 浮物较多的废水,采样头前可设置筛网。 (4)合流排水时,采样点位应设置在合流后充分混合后的位置,且避 开紊流气泡区域。
ppt课件
18
2、设备进样系统介绍
动力模式
﹡蠕动泵正反转形成正负压进行试剂的抽取和添加 ﹡注射泵往复伸缩形成正负压进行试剂抽取和添加 ﹡气泵正压添加试剂,重力自流排除试剂
ppt课件
19
2、设备进样系统介绍
定量模式(1)
﹡接触式蠕动泵进液,通过计时蠕动泵转动时间,进行定量。
注意事项: 1、试剂与蠕动泵接触,对蠕动泵管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寿命 2、蠕动泵管存在磨损,一定时间内通过蠕动泵的试剂的量会变化,定量不准 3、无法判断试剂是否进入蠕动泵,可能导致误判现象 4、蠕动泵管腐蚀后,试剂会泄露出来,并腐蚀泵体和机箱等。
ppt课件
22
2、设备进样系统介绍
定量模式(4)
﹡光电计量(电容感应) 通过在计量管上相应位置设置光电传感器或电容感应 器,当试剂达到此位置时,有传感器判断到位,并定量
注意事项: 1、计量管有附着,或污染,影响计量准确性,需定期清洗 2、计量管进入气泡时,会一定概率造成误判,导致定量不准,要确保管路密封性 3、计量管可保证试剂与动力系统隔离,增加动力系统部分寿命 4、通过传感器检测,可大大降低未抽到试剂的误判
移动基站视频监控系统(课堂PPT)

.
5
二、解决方案的原理
2.1、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通过监控单元(SU)负责对各通信基站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视频 服务器将采集到的图像、声音传送到监控中心(SC),一旦出现告警信息会 立即通过GSM/GPRS/EDGE/TD-SCDMA平台的话音或短信方式,将通信站点告警 信息(包括门磁报警、停电报警、空调被盗报警、天馈线报警、蓄电池被盗 报警、红外探测报警、烟雾火灾报警、温度报警、水浸报警等)通知到中心 机房及4个相关的维护人员或领导手机上。 以实现在监控中心(SC)就能实 现对本辖区内通信基站集中监控、集中管理、集中维护的目的。
.
12
4.4、特点四
• 操作设置保密方便,确保系统安全
操作简单
密码保护
.
确保安全
13
4.5、特点五
• 支持基站运维管理简单考勤功能
输入工号
通过GSM/CDMA网络
.
14
4.6、特点六
• 报警联动拍照录像,效果清晰实用
2G SD卡存储, 先进先出,永不会满
红外夜视拍照效果
.
15
4.7、特点七
• 具有每天定时上报主机状态功能,定时上报主机状态
保证能够了解主 机是否工作正常 若有异常及时检修
.
16
4.8、特点八
• 支持现场监听和对讲功能
对讲通话
.
17
4.9、特点九
• 支持1个小时无任何操作自动设防功能
主机1小时内 无任何操作
主机自动设防
.
18
4.10、特点十
• 报警时警号鸣笛,音量大于110分贝
刺耳大喇叭吓跑小偷
减少小偷破坏损失
.
19
.
视频监控原理图

视频监控原理图
视频监控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各个组件分别是:
1. 摄像机: 用于采集实时影像,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
2. 显示器: 用于显示摄像机采集到的影像,可以实现实时监控。
3. 处理器: 用于处理摄像机采集到的模拟信号,将其转换为数
字信号。
4. 数字编码器: 将处理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生成
视频数据文件。
5. 存储设备: 用于存储视频数据文件,可以是硬盘、SD卡等。
6. 视频解码器: 将存储设备中的视频数据文件进行解码,恢复
为数字信号。
7. 显示控制器: 控制显示器显示解码后的视频信号,实现实时
监控。
8. 网络传输设备: 用于将视频信号传输给监控中心或其他监控
终端。
9. 监控终端: 用于接收和显示监控中心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
10. 控制台: 用于远程控制各个组件的操作,如调整摄像机角度、设置报警等。
通过以上组件的连接和配合,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实时监控,并将影像信号传输给监控中心或其他监控终端进行观看和录像。
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台进行远程控制和设置,提高监控效果和便利性。
安防监控系统原理图

安防监控系统原理图安防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摄像头、录像机、监控器等设备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的系统。
它主要用于监控公共场所、商业场所、住宅区域等,旨在提高安全防范和监控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图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图包括多个部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摄像头。
摄像头是安防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以实时拍摄监控区域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到录像机或监控器上进行显示或录像。
摄像头的选取和布局是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的关键,它的种类包括固定摄像头、球型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不同的摄像头适用于不同的监控场景。
其次,录像机是安防监控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录像机可以接收摄像头传输的画面信号,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
一般来说,录像机有硬盘录像机和网络录像机两种类型,硬盘录像机主要用于存储监控画面,而网络录像机则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此外,监控器也是安防监控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监控器可以接收录像机传输的画面信号,并将其显示出来。
监控器的种类有液晶监控器、LED监控器、高清监控器等,不同的监控器适用于不同的显示需求。
另外,安防监控系统还包括视频分析系统、报警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等多个部分。
视频分析系统可以对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目标检测、行为识别、异常检测等功能;报警系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方式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网络传输系统可以实现监控画面的远程传输和管理,为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图包括摄像头、录像机、监控器、视频分析系统、报警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等多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防监控系统。
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合理配置和组合,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提高安全防范和监控管理水平。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图及其相关知识。
监控系统原理图

监控系统原理图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仪表和设备,对被监测对象的状态、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监控系统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理图是监控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控系统原理图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通信传输、显示控制等模块。
其中,传感器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被监测对象的各种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信号调理模块则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经过信号调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通常采用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通常包括数据存储、运算处理、逻辑判断等功能;通信传输模块则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传输到监控中心或显示设备,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方式;显示控制模块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报警、控制等操作,通常采用显示屏、指示灯、报警器等设备。
在监控系统原理图中,各个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总线、网络等方式进行连接和通信,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
传感器模块负责将被监测对象的各种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线传输给信号调理模块进行处理;信号调理模块将经过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转换;数据采集模块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总线或网络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模块再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通信传输模块传输到监控中心或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和控制。
监控系统原理图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在传感器选择和布置时,需要考虑被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布置位置;在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信号处理的精度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信号调理和转换方案;在数据处理和通信传输模块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处理的算法和速度,选择合适的通信传输方式和协议;在显示控制模块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显示效果和操作方式,选择合适的显示设备和控制方式。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学院:石化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专业编写人员:侯国安教研室主任审核:院长签字:2018年9月1《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表二、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具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和用途,传感器基本理论及主要技术特征,测控分站结构、功能以及实现功能的方法和原理,测控信号在系统中传输时的数据采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匹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测信息处理基本方法以及作为安全信息用于管理方面的基本功能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全面考虑、分析和解决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工程实际问题,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思想。
三、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和理解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及传感器基本理论,具有采用正确方法和措施调校各种传感器,合理选择和优化监测监控系统能力;培养细心踏实、思维敏锐的精神。
2•掌握瓦斯、矿井环境状态参数检测、矿井生产系统工况参数检测,具备依据矿井检测监控系统的需要,合理选择监控设备,正确安装监测监控设备的能力;培养培养独立思考、爱岗敬业的精神。
3•掌握气体成分检测,粉尘检测,机械振动检测,噪声检测,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技术,以声发射理论为基础的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具备依据化工检测监控系统的需要,合理选择监控设备,正确安装监测监控设备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爱岗敬业的精神。
4•掌握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安全监测计算机网络基础,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工业技术,具有依据化工或者矿井生产条件和采掘工作条件制定监测监控技术措施的能力;培养创新、敬业的精神。
5•通过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全面学习,具备化工与煤矿安全参数的测定、施工、维护、设计、管理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
监控系统培训记录表

监控系统培训记录表监控系统培训记录表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参与人员了解并掌握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高其在使用和维护监控系统中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监控系统概述1.1 监控系统定义1.2 监控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1.3 监控系统的组成和模块功能2: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设备选购和布线安装2.2 软件平台安装和配置2.3 设备联网设置3:监控系统的操作3.1 登录系统和界面介绍3.2 实时监控和录像回放操作3.3 报警处理和事件查询3.4 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4:监控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处理4.1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维护4.2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4.3 设备保养和维修三、培训流程1:培训准备阶段1.1 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1.2 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1.3 准备培训所需的相关材料和设备2:培训实施阶段2.1 进行培训前的开场介绍和准备工作2.2 按照培训计划逐个讲解培训内容2.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示范操作和讲解2.4 接受参与人员的提问并解答疑惑2.5 进行培训总结和反馈3:培训评估和跟进阶段3.1 进行培训评估和效果调查3.2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培训成果总结和改进四、培训时长和形式本次培训计划为2天,采用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
五、培训资料本培训提供以下资料:1:监控系统培训手册(电子版)2:监控系统操作指南(电子版)3:监控系统故障处理手册(电子版)4:监控系统维护保养手册(电子版)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清单。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监控系统:指通过视频设备对特定区域或对象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系统。
2:实时监控:指监控系统对被监控区域或对象进行实时视频监测。
3:录像回放:指对录像数据进行回放操作,查看特定时段内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4:报警处理:指监控系统报警信息的接收、处理和记录。
5:远程监控:指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操作。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4-7章讲稿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4-7章讲稿第4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概述4.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定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指用于对煤矿的各种安全因素进行监测和监控的一种集控制、监测、预警、救援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其目的是通过对煤矿的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监控终端等主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种安全因素的数据,数据采集系统负责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数据传输系统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负责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监控终端负责显示监控结果和发出警报。
4.3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紧急救援等功能。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及时获得煤矿的各种安全因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便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
故障预警功能可以在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发出警报,以便及时修复,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发生事故时,系统可以通过紧急救援功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求救信号,以便进行救援和处理。
4.4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包括智能矿山监测系统、矿井压力监测系统和矿山预警系统等。
智能矿山监测系统可以对矿山的温度、湿度、浓度等安全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火灾等安全隐患。
矿井压力监测系统可以监测矿井的压力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井下空气突然爆炸。
矿山预警系统可以对矿山的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监测,及时预警地质灾害和天气变化,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第5章:煤矿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技术5.1 煤矿监控系统传感器的种类煤矿监控系统所使用的传感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
气体传感器负责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是否有可燃气体泄漏。
视频监控系统培训方案)

欢迎阅读技术培训计划1 培训目的为了保证该系统建成后能够稳定、可靠地长期运行,并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我们特此制定详细的免费培训计划,让使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判断与排除日常常见故障。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不断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系统技术,使用户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各子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硬件、软件组成及功能特点;? 整个系统运作的过程及维护;? 接受疑难问题解答。
现场培训:在系统安装期间及正式使用初期,我们将派讲师到现场进行培训,向维护人员与使用人员介绍系统的构成、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该培训为普及型的培训,人数不限;公司访问:我们将定期邀请贵方相关技术人员到我们公司访问,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与设备,与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讨论。
培训前(1) 先给有关人员发放培训手册。
手册内容包括系统分布情况说明(相关工程图方法、设备操作进行整体全面的培训,对系统前端设备的分布情况及系统总体线路敷设情况详细介绍,并接受工作人员的具体技术咨询。
对系统日常出现的轻微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现场讲解分析、指导。
同时,我公司将向建设单位提供详尽的系统总体控制文本及各系统设备的图文技术资料,以供备档留存。
4 培训课程大纲4.1 系统概述,原理和构成设计4.2 系统设备功能、设置操作及故障排除介绍4.3 系统标准的修改和密码授权(只对高级管理人员)4.4 设备的常规操作:4.4.1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安装,数据备份、恢复等4.4.2 各主机的开启,大屏幕的开启4.4.3 拼接控制器软件的操作(开窗、漫游、叠加、拖动等)4.4.4 流媒体软件登录、开启、退出及运行状态的查看? 系统设备使用手册? 系统设备安装手册(工程相关图纸)? 系统维护手册篇二:监控系统培训方案培训方案1技术培训培训目的:为使操作员熟练掌握数字视频中心管理软件的操作和维护,保证集中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提高运行维护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局及各个派出所设备的正常运行。
GPS原理 ppt课件

在GPS观测量中包含了卫星和接收机的 钟差、大气传播延迟、多路径效应等误差 ,在定位计算时还要受到卫星广播星历误 差的影响,在进行相对定位时大部分公共 误差被抵消或削弱,因此定位精度将大大 提高,双频接收机可以根据两个频率的观 测量抵消大气中电离层误差的主要部分, 能够大大提升定位精度。
Si
Sl
• 地面部分
– 主控站:1个 – 监测站:5个 – 注入站:3个 – 通讯与辅助系统
系统组成
– 主控站 • 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 • 编算广播星历 - 轨道参数、卫星钟改正数等 • 调整卫星状态 • 调度卫星
– 监测站 • 对卫星进行跟踪观测 • 记录气象数据 • 将数据传送到主控站
i
Pk
i
Pj
l
Pj
l
Pk
Pj
•可以消去卫星钟的系统偏差 •可以消去接收机时钟的误差 •可以解算出整周模糊度
Pk
•可以消去轨道(星历)误差的影响 •可以削弱大气折射对观测值的影响
RTK 工作原理图解
(Real Time Kinematic)
为什么要向您推荐 GPS
GPS测量与经典测量方法的对比:
➢不需要相互通视 ➢观测作业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网的质量与点位的分布情况无关 ➢能达到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 ➢白天和夜间均可作业 ➢经济效益显著
各卫星系统的特点
系统特征
GPS
载波频率GHz
1.23,1.58
卫星高度km
20200
卫星数
21+3
GLONASS 1.61,1.25
19100 21+3
COMPASS 2491.75
21500 30+5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课件--单元1----颜月霞

1.3智能大厦技术
• 常说的智能大厦就是建筑物内环境的监测。智能大厦或者智能 建筑物通常包括三大基本要素:楼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简称BAS)、通信自动化系统( 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简称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AutomationSystem,简称OAS)通常人们把它们称为3A系 统。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而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基本组成要素 的支持平台。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于美国的哈特福德城市1984 年建成。 • 地下铁道环境相对封闭,由于运送客流,人们比较关注地铁密 闭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密切关系到人体健康以及安全 的方方面面,借鉴智能大厦,逐渐发展了地铁的环境监控系统包 括环境和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等。
1.2监控分类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监测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 用,监测技术按照监测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工监测、自 动监测。自动监测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传统自动监测和智能监 测之分。监测按照监测主体与监测对象的距离有现场监测和和遥 测之分。 • 监测技术按监测的过程可以分为:静态监测、动态监测、采样 (瞬态)监测;按照监测的途径可以包括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 飞机的黑匣子飞行记录仪就是一种常见的动态监测设备。 • 监测技术按照监测的物理量可以包括几何量监测、电磁量监测 、力学量监测、时间频率量监测、电离辐射量监测等等。 • 监测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有环境监测、仪器监测等
4.2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1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的概念
• 集成:表明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子 系统不需要提供操作界面,所有对子系统的操作完全通过综合监 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子系统依赖综合监控系 统实现正常操作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 通过上面对矿井监控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 矿井监控系统不同于一般工业监控系统。因此, 直接用一般工业监控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矿井监 控的问题是行不通的。不是不符合电气防爆要 求,就是传输距离太近,或网络结构不适合用 于矿井监控系统,或不能进行总线供电,或节 点容量太小等等。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矿井 监控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
12
(2)还可通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控瓦斯抽放
系统、通风系统、煤炭自燃、瓦斯突出等。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 (煤尘)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监测记录是确 定事故时间、爆源、火源等重要依据之一。
.
13
七、 使用与维护要点
1)选用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 用技术要求》等,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准用 证和防爆合格证的系统。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 范》设计、安装、使用、管理与维护系统。
.
11
六、 系统作用及使用
2. 作用
(1)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 停风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 并闭锁同时报警:①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 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瓦斯 爆炸;②避免或减少采、掘、运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 擦碰撞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瓦斯爆炸;③提醒领导、 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处。④提醒领导、生 产调度等及时处理事故隐患,防止瓦斯爆炸等事故发 生。
.
7
(2)传输距离远。一般工业监控对系统的传输距 离要求不高,仅为几千米,甚至几百米,而矿 井监控系统的传输距离至少要达到10千米。
(3)网络结构宜采用树形结构。一般工业监控系 统电缆敷设的自由度较大,可根据设备、电缆 沟、电杆的位置选择星形、环形、树形,总线 形等结构。而矿井监控系统的传输电缆必须沿 巷道敷设,挂在巷道壁上。由于巷道为分支结 构,并且分支长度可达数千米。因此,为便于 系统安装维护、节约传输电缆、降低系统成本 宜采用树形结构。
.
4
四、 工作原理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具有显示和声 光报警功能(有些传感器没有显示、或没有声光报 警)。
执行机构(含声光报警及显示设备)将控制信号转 换为被控物理量。
分站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 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主站(或传输接口),同时,接收 来自主站(或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分站还具有 线性校正、超限判别、逻辑运算等简单的数据处理能 力、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和主站(或传输接口)传输 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执行机构工作。
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 作原理
主讲:孙全智 高级讲师
.
1
一、监测监控系统组成
矿井监控系统一般由四个功能部分组成。 1)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声光报警器、控制器
工作电源等。 2)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
接线盒和电源等。 3)中心站或主站的硬件包括计算机、外围设备
及电源等。 4)中心站或主站的计算机软件包括应用程序、
.
14
(3)甲烷、风速、风压、风筒、风门、局部通 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馈电状态等传感器 要按规定的数量和地点正确安装与维护。
(4)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正确连接甲烷断电 闭锁和风电闭锁。
(5)根据工作面和回风巷等不同地点,正确设 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区域。
操作系统(或监控程序)及存储介质等。
.
2
二、监测监控系统结构图
.
3
三、我国监控系统主要技 术指标
1)中心站到最远测点的距离不小于20km。 2)传感器到分站的传输距离不大于1km。 3)系统误差不大于1%。 4)时分制监测系统的误差率不大于10-6。 5)系统巡检时间不超过30s。 6)控制执行时间不超过2s
.
8
(4)监控对象变化缓慢。矿井监控系统的监控对 象主要为缓变量,因此,在同样监控容量下, 对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不高。
(5)电网电压波动大,电磁干扰严重。由于煤矿 井下空间小,采煤机、运输机等大型设备启停 和架线电机车火花等造成电磁干扰严重。
(6)工作环境恶劣。煤矿井下除有甲烷、一氧化 碳等易燃易爆性气体外,还有硫化氢等腐蚀性 气体,矿尘大、潮湿、有淋水、空间狭小。因 此,矿井监控设备要有防尘、防潮、防腐、防 霉、抗机械冲击等措施。
.
9
(7)传感器(或执行机构)宜采用远程供电。一般工业监 控系统的电源供给比较容易,不受电气防爆要求的限 制。矿井监控系统的电源供给,受电气防爆要求的限 制。由于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往往设置在工作面等恶劣 环境,因此,不宜就地供电。现有矿井监控系统多采 用分站远距离供电。
(8)不宜采用中继器。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监控距离 远,维护困难,若采用中继器延长系统传输距离,由 于中继器是有源设备,故障率较无中继器系统高,并 且在煤矿井下电源的供给受电气防爆的限制,在中继 器处不一定好取电源,若采用远距离供电还需要增加 供电芯线。因此,不宜采用中继器。
.
5
电源箱将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本质安全 型流电源,并具有维持电网停电后正常供电不小于2小 时蓄电池。
传输接口接收分站远距离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 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传输接口还具有 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系统自检等功能。
主机一般选用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微型计算机、 双机或多机备份。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 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 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联网等。
.
6
五、 特点
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易燃易爆可 燃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潮湿、淋水、矿尘大、电网 电压波动大、电磁干扰严重、空间狭小、监控距离远。 因此,矿井监控系统不同于一般工业监控系统,矿井 监控系统同一般工业监控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电气防爆。一般工业监控系统均工作在非爆炸性 环境中,而矿井监控系统工作在有瓦斯和煤尘爆炸性 环境的煤矿井下。因此,矿井监控系统的设备必须是 防爆型电气设备,并且不同于化工、石油等爆炸性环 境中的工厂用防爆型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