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含答案)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其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其”是指()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3.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
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5.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结束长期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上海。
轮船刚一靠岸,孙中山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人问他:“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孙中山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应该是()
A.改良立宪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维新变法
6.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
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7.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
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13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继续讨论。
”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0.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
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1.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
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12.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曾连载了长篇报道《雪山草地行军记》。
这篇报道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军“围剿”根据地
B.秋收起义进攻长沙
C.朱毛会师于井冈山
D.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13.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日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14.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这是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
”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
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16.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商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事宜
17.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取得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18.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画中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
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
1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信设施的完善
20.下列各项,能了解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有()
①科举制度的废除②创办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③清末状元张謇退出官场办实业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60分)
21.近代中国人民为摆脱外来侵略,进行了救国救民的不懈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
——摘自百度文库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摘自人民网材料三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
……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你怎样看待材料三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据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6分)
22.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破碎的梦]
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1)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哪一规定,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梦醒时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次失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4分)
[抗争之梦]
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
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3)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历史转折点”?(4分)
[奋斗之梦]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4)材料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2分)
[圆梦之旅]
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
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5)抗目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教中国的出路了。
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1)据材料一,“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4分)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4分)
材料三……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
……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顾忌”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3分)
材料四
图一刘邓大军夜渡黄河图二刘邓大军顺利到达大别山图三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4)请你判断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一重大事件。
参与这一重大事件的军队是哪支?(4分)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发动这一事件的条件有哪些。
(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创办了白话报刊……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报刊就有170种。
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
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
——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史》(1)1899—1918年,我国白话报刊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呈现出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1899年生在宁波的法学家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但我大娘并不知道这件事。
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我回家时,把辫子拿在手里,看上去像一条死蛇。
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鸣大哭起来。
……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
——《历史教学》(2)“1911年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当时人们剪辫子的依据是什么?(3分)
材料三(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步入近代后,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仁堂业务逐渐萎缩。
——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3)北京同仁堂在近代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发展态势?(4分)
材料四《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
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4)《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这首歌曲的问世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期末测试
答案
一、【答案】1.B 2.D 3.C 4.A 5.C 6.B 7.D 8.D 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A 16.C 17.A 18.B 19.B 20.A
二、
21.【答案】(1)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
(2)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创建黄埔军校。
(3)新文化运动。
进步的反封建行为;符合历史的进步潮流。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思想解放。
22.【答案】(1)《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
(3)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5)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3.【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中国收复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3)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我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中国共产党有相当的武装力量;国际正义力量的舆论压力。
(4)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5)中国共产党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4.【答案】(1)数量多;分布较广。
资产阶级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宣传变法或革命。
(2)辛亥革命。
南京民国政府颁布的“剪辫令”。
(3)曲折发展。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聂耳。
凝聚国人人心,推动全民族进行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