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与国内建党建团者间的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留法勤工俭学批次

留法勤工俭学批次

留法勤工俭学批次留法勤工俭学,作为一种富有历史传统和实践价值的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备受我国青年学生的青睐。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既可以在法国接受优质的教育,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各种兼职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

一、留法勤工俭学的背景及意义留法勤工俭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我国一批有远见的教育家提倡“以勤工俭学的方式留学”,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这一方式迅速在我国青年学生中传播开来,形成了独特的留法勤工俭学现象。

二、留法勤工俭学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到现在,留法勤工俭学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以徐特立、陈毅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生在法国从事勤工俭学活动。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与法国的教育交流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赴法勤工俭学。

第三个阶段是繁荣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留法勤工俭学人数逐年攀升,形成了庞大的留学生群体。

三、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特点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多元化的专业选择:留学生在法国可以选择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充分满足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

2.丰富的勤工俭学机会:留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兼职工作,如餐饮、旅游、教育等,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又积累了工作经验。

3.良好的法语环境:法国作为法语的发源地,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法语水平。

4.广泛的社会交流:留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学术、文化、社会活动,拓宽视野,增进与法国人民的友谊。

四、留法勤工俭学的收获与启示留法勤工俭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有更为宝贵的人生阅历和国际视野。

通过对法国社会、文化的深入了解,留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和人生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留法勤工俭学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五、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意义
(1)寻找革命真理,探求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五四 运动时期国内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激烈斗争中产生的。 这些人具有探求的勇气和精神,在国外的艰苦生活,与华工的接触使他 们迅速的成长,并向马克思主义主义靠拢。他们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具 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归国又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理论在国内更广泛传播的新高潮。
• “二八运动”——学生要求华法教育会发放生活费,在巴黎集中请愿遭 到镇压。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维汉等参加斗争。周恩来写了《留 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的报道。
• “反对中法秘密借款”——1921年6月14日,王若飞、李慰农、张增益 等23人签名散发的传单揭露了朱启钤、吴鼎昌来法进行先秘密借款的行 径。周恩来证实了消息立即将消息通知旅法华侨各团体负责人。圣·日耳 曼大学的陈毅也将消息知知了工学世界社。旅法华人各团体华工会、中 国留法学生联合会、国际和平促进会、西里问题研究会、巴黎通讯社、 旅欧周刊社等组织了“拒款委员会”,领导旅法华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拒款运动。勤工俭学生和华工是这次斗争的主力。赵世炎、周恩来、李 立三、陈毅、徐特立、刘清扬以及华工领袖袁子贞等300多人参加了第 一
(4)旅欧共产主义组织建立后,在团员和勤工俭学生中积极开展对共产主 义的研究、教育和宣传活动,出版《少年》和《赤光》对无政府主义派 和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积极从事建立统一战线的实际 工作并成为旅法华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
• 《少年》和《赤光》传播共产主义原理。在留法勤工俭学生运动发展过 程中,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较深,李石曾、吴稚晖等就是中国无政 府主义派的主要代表。还有曾琦、李璜等人信仰的国家主义,并成立了 “中国青年党”,站在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声上否认中国社会的尖锐阶级 对立。

由合作到对抗_国民革命时期中共与青年党的关系演变_王雪超201304

由合作到对抗_国民革命时期中共与青年党的关系演变_王雪超201304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4期由合作到对抗:国民革命时期中共与青年党的关系演变王雪超〔摘要〕中国青年党是国民革命时期除国、共外的第三大政党。

国民革命初期,在法国的中共旅欧支部与同属革命阵营的青年党实现了低限度的合作。

青年党于1924年移师回国后,共、青两党也都曾有过寻求合作的言论和行动。

然而,由于两党政治主张、革命策略的不可调和以及青年党的在国民革命中的“不行动”,导致了中共将青年党定位为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两党关系也因之逐渐恶化。

国民革命后期,为了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共、青两党关系升级为主义、组织与活动上的全面对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国民革命〔中图分类号〕D231;K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3815(2013)-04-0057-10 From Cooperation to Confrontation: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hinese Youth Party during the Period ofNational RevolutionWang XuechaoAbstract:Besides the Chinese Kuomintang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hinese Youth Party is the third lar-gest party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ional Revolution.In the early period of National Revolution,the European branch of the CCP.and CYP.are both in the Revolutionary Camp,hey implementing low limit cooperation.After CYP.Return China in1924,they had speeches and actions of seeking cooperation.However,because their revo-lutionary tactics are difficult to be reconciled and the CYP.’s no acting in revolutionary,CCP.began to orient CYP.As the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of Squirearchy and Comprador classes,so that,their relationship increasing-ly began worse.In the later period,National Revolution,In order to seizing the leadership power of the revolu-tionary,They for striving for leadership,they upgraded to all-round confrontation by doctrine,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国民革命。

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党旗 党徽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全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组织结构
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 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 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 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 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 《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 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 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 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 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 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 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 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 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 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 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 党的名称。

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学生为了在法国留学期间减轻经济负担,选择在法国进行勤工俭学。

这一现象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留法勤工俭学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

中国学生通过留学,接触到西方文明和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从欧洲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留法勤工俭学是中国现代早期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

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留法勤工俭学也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打下了基础。

最后,留法勤工俭学在中国社会和政治变革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留学生们在欧洲接触到了各种新思想和新理念,他们回国后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留学生们在中国社会和政治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留法勤工俭学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的态 度 ,对 于 一切 主 义开 始推求 比较 ” “ 。① 在对 欧洲 战 后 危 机 和 风起 云 涌 的工 人 运 动 进 行 全 面 报
道 和考 察 的 同 时 ,周 恩 来 先 后研 读 了 英 文 版 的 < 产 党 宣 共 言 > < 会 主 义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发 展 > < 、 社 、 家庭 、私 有 制 和 国家 的起 源 > < 兰 西 内战 > < 、 法 、 国家 与 革命 >等 马 克 思 主义 经 典 著作 和 < 道 报 > < 产 党 人 > 等进 步 报 刊 , 人 、 共 并 就社 会 上 流行 的各 种 思 潮 、主义 ,与 觉 悟社 社 员 多 次 通 信探 讨 ,进 行 了 反复 的研 究 比较 。他 逐 渐认 识 到 :无 政 府 主义 的 “ 由作 用 太无 限制 ” 自 ,处 在 旧社会 势 力 盘踞 的社 会 里 , “ 易流为空谈” 容 ;法 国 的工 团 主义 ,在 现 今 的欧 美 “ 免 等于 梦 呓 ” 不 ;法 国 工会 “ 多数 派大 半 都 已倾 向于 第 大 三国际与国际赤色工联 了” ;英 国 的 基尔 特 主 义 “ 已见 近 衰” ,并 且 “ 英 国 始终 也 没 大 兴 盛过 ” 在 ;而 社 会 主 义 已成 为历 史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1 2 年 的1 月前 后 ,周 恩 来完 91 O 全 确定 了共 产 主义 的信仰 ,成为 一名 坚 定 的马 克思 主 义 者 。 他 说 : “ 国后 得 了施 山一 封 谈 主义 的信 。引 起 我 探求 的 出 兴 味 ,最 后 又 同 念 吾 、奈 因经 了多 的讨 论 ,直 至 十 月后 才 正 式 决定 了 。到 德 后 ,得 到正 品 这个 死 耗 ,更 使 我 的 意 念

毛泽东创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始末

毛泽东创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始末

\592017 年 08 月 (上)共产党员史故事田耀斌 **************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在全国多个城市分别创建的。

其中,长沙的中共早期组织是毛泽东在接受中共发起组负责人陈独秀的委托之后,于1920年初冬在长沙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创建的。

此后,毛泽东领导这一秘密组织在湖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与进步青年组建新民学会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思想上发生了剧变,与同学蔡和森、萧子升等开始商量组织一个社会团体,以“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

他们在1918年3月开始起草会章,并定名为新民学会。

之所以定名“新民学会”,据萧三回忆,是取《礼记》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一种反对旧制度,主张革新,为人民的意思。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溁湾镇刘家台子(今名周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最初的会员有20余人。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是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一个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是湖南省反帝反封建的核心组织。

它揭开了湖南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给黑夜漫长而政治腐朽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赴京驱张代表团来到北京,并很快组织起“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进行请愿活动,要求撤惩张敬尧。

这次赴京请愿,毛泽东与李大钊接触很多,两人多次讨论赴俄留学和女子留学事宜。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毛泽东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阅读报刊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中文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

这时的毛泽东开始把驱张运动放在改造社会的整体方案中去考虑了。

湖南今后怎么建设?中国社会应该怎样改造?新民学会应该向何处发展?成为毛泽东深入思考的问题。

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专程拜访了陈独秀。

这次访谈没有留下详细的资料,但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

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

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一、留法勤工俭学的兴起勤工俭学兴起于上世纪初,至今已经一个世纪了。

勤工俭学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不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加深和扩展。

一种理论或者一个概念,能被人们所承认、接受,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内容,是有着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或者说其符合了一定的规律法则。

勤工俭学之所以从上世纪初兴起,有着国内外诸多方面的因素。

与我国清末民初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矛盾、社会思潮、留学教育的发展等密切联系。

由于清朝政府长期腐朽统治,国家遭到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严重危机,教育萎靡不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批有志救国的青年,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和新文化的运动影响下,追求新思想,渴望摆脱封建束缚,到国外去寻找救国真理。

1901年,李石曾,吴坚仲,张静江等人赴法留学,1903年吴稚晖与数名同学赴英国留学,并于1907年来到法国与李石曾等人“试验节俭之生活”。

同年,蔡元培与同学数人,自费赴德实行俭学。

在这些人的倡导下,留欧学界兴起“俭学风”。

“俭学风”兴起后,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

1909年,李石曾、齐之卿等人在巴黎创办作坊。

以国内来的几十余名华工,让他们白日做工,工余学习,提出“以工兼学”制度。

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对此非常赞同。

1914年,李广安、张秀波、齐之卿等人总结多年的实践,把“俭学”和“以工兼学”二者结合起来“按实定名”,正式提出了“勤工俭学”的口号。

并于1915年6月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

该会宗旨是“勤以工作,俭以求学”以促进劳动者之智识。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开来,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陈毅、蔡畅、王若飞、赵世炎、向警予等,纷纷赴欧勤工俭学。

与此同时,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领导下,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在湖南掀起了一个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自1919年春到1920年底,全国组织了1700多人赴法勤工俭学,其中湖南学生就有400多人,成为全国赴法人数最多的省份。

试论留法勤工简学运动

试论留法勤工简学运动

试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摘要】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

他对后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其原因、过程、教训以及意义来解剖这一运动。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概况原因教训意义【正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青少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

从 1919年初到1920年底,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青年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

它不仅在当时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乃至以后,仍有其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原因、过程、教训以及意义方面加以分析。

一.兴起原因:1.新思潮的影响: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就文学”的新思潮影响下,不少知识分子急于改造中国社会,一批又一批地走出国门。

留法期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习、锻炼,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工人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对以后他们的思想,行动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2.国内教育落后无法满足青年求学的要求:北洋政府军阀专制,穷兵黩武,教育事业举步维艰,清政府虽然于1906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但由于内忧外患,民生无计,教育事业根本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更是捉襟见肘。

青年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是,所以开始向外探索。

3.迎合了实业界的要求: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在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同时,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这些留学生一面做工,一面求学,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立志归国后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

这正符合实业界的要求。

4.法国的吸引: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大旗,无情地鞭挞封建礼教,倡导新生活,在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界影响空前。

统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在新兴的青年间就如腐木一样,倒溃了下来。

赵世炎留法岁月与探索革命道路

赵世炎留法岁月与探索革命道路

赵世炎留法岁月与探索革命道路赵世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留学法国的岁月中,不仅接受了西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启蒙,还积极参与了中国革命运动,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围绕赵世炎留法岁月与探索革命道路,进行探析。

一、留法启蒙和志同道合赵世炎于1901年抵达法国进行留学,成为留法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法国的学习之旅中,赵世炎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人,他们对赵世炎的思想与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留学期间,赵世炎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和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认为民主自由是推翻专制政治的必要条件,他尝试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政治理论和文化思想,从而为中国革命的推进提供了有益的思维支持。

此外,在法国留学期间,赵世炎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和同盟会创始人黄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反清和维新组织,其成立宗旨是要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这个组织里,赵世炎得以与一些著名的志同道合者们交流思想,共同探索干革命的路子,并为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革命事业的尝试和探索留法期间,赵世炎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反清复明和抗议日本侵略的活动。

他曾与同学们一起制作和发行宣传海报,呼吁中国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和外强中干的束缚,掀起了一股对抗侵略和对抗专制的浪潮。

此外,赵世炎还在法国接受了著名的社会主义思想启蒙,他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所有解放运动的基础,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开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并尝试提出一些有关于中国革命的战略思考。

一战期间,赵世炎被派往欧洲的各个国家进行革命宣传和筹备工作。

他在荷兰和比利时等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对革命宣传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赵世炎的反侵略和反极权政治的观点,先后被法国前总理梅松(Raymond Poincaré)等西方政要借鉴,成为他们制定政策的参考基础。

邓小平聂荣臻等为何都从留法开始走向革命

邓小平聂荣臻等为何都从留法开始走向革命

上起义 ,很 多准备工作还来不及展 开, 会议决 定将起 义改在 7月 3 0日
举行。
当晚 , 周恩来乘船前往九江 , 并
于 2 日凌 晨 在 九 江 会 议 上 宣布 南 5
昌起 义 时 间 为 7月 2 日。 8
名姓 赵 的 副 营 长偷 偷 潜 入 了敌 军
第 二 次 易 时 : 张 国 焘 阻 受
设 留 学 贷 款 鼓 励 热 血 青 年 国外 深造
为鼓励更 多青年学生到 国外留
学 深造 ,川 东道 尹 公 署 采 纳 了周 家
了锻 炼 。
12 9 1年 1 1月 ,聂 荣臻 前 往 比
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在校期 间接触到大量马列主义书籍 ,思 想
逐渐由“ 实业 救 国 ”转 变到 革 命 方 向 。12 92年 8月 , 刘伯 坚 、 经 熊味 耕 介 绍 ,聂 荣 臻 加入 旅 欧 中 国 少年 共
军参谋 长的共 产党员叶剑英及 时觉 察 了汪精卫等人的 阴谋 。紧急和 叶 挺 、 龙等人磋 商 , 贺 议定 贺龙 、 叶挺
和 华 工运 动 , 开始 投 入 到 现 实 的政
定要得 到张发奎 的同意才能举行
( , 文 张晓祺
代 烽
徐政武
起 义, 遭到周恩来等人的 坚决反对。 子,他 们参加 工人 运动 和逐 步接 触
7月 3 1日下午 。 被任命 为起 义 总指挥 的贺龙 召开 第 2 0军军官会
议, 宣布 了起义的决定。当晚 ,0军 2

定由周恩来、 李立三、 恽代英 、 彭湃等
人组成前敌委 员会,周恩来为书次起 义。
开前敌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考虑到
部 队 行 军 匆忙 , 刚赶 到 南 昌 , 果 马 如

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的日子里

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的日子里
国最 大 、华 工 最 多 ( 工 占全 厂 3 华
在旅 法华 工中积极 传播 马克
思 主 义
l 2 年 8 ,赵 世炎进 入 巴黎 90 月
万 多 工 人 的三 分之 一 ) 施 乃德 铁 的 工厂 做杂 工 。尽 管工 作 甚是 繁 忙 , 他仍 坚 持 研 究 马克 思 主 义 ,把 学 到 的 马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 传 播 到 华 工 和华 侨 中去 。他 在 批 判 无 政 府 主义 言论 的 同 时告诉 工人 :“ 无 产 阶级 不 专政 怎 么行 ? 有像 俄 国 只
2 1U Ol .7
社 会 有 台
中 国共 产 党 创 建 时 期 ,有 许
多 先 进 知 识 分 子 漂 洋 过 海 ,积 极 投 身到 汲 取 和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活 动 中 ,为 中 国共 产 党 的 创 立 作 出 了杰 出贡 献 , 赵世 炎 就 是 其 中
联 络 在 法 国 的 中共 党 员 系 统 地 开
制 度 必 须进 行 改 造 。在 发 回国 内
的 多篇 稿 件 中 , 明确 提 出 中国 革 命 必须 走俄 国十 月革 命 的道路 。 根 据半 年 多对 资本 主 义 世 界
展 马 克 思 主 义学 习 与 宣 传 工 作 ,
那样 才 行 。 经 赵世 炎调 查 ,当时 ” 在 法 国 的 华 工 有 约2 万 ,他 们 都 O
感情 的 工 作 ,有 的放 矢 地 宣 传马 克 思 主 义 。 资 料表 明 , 赵世 炎 是
西 郊 工 业 区 一 家 铁 工 厂 劳 动 。 由 于 没 有 技 术 ,不 久就 转 到 另一 家 铁工 厂干杂 工。每天 劳动之 余 ,
赵 世 炎 总 要 挤 出 三 四 个 小 时学 习 《 资本论》等 马克 思主 义经 典著 作 ,

回首百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保定印记

回首百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保定印记

回首百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保定印记作者:杜文容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8年第7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源起于辛亥革命前后,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鼎盛。

这场划时代的伟大历史运动,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绚丽的画面,给后人、特别是给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奋勇前进的青年一代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回首百年,当人们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风云,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运动的策源地——保定,则成为人们追忆留法勤工俭学历史不可绕开的一页。

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

运动的发起人李石曾(名煜瀛)先生是保定高阳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化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是多所文化事业机构的创办者,一生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事业,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

1902年,李石曾自费赴法求学,到法国后选修农业专业,并出版了专著《大豆》一书。

为了继续研究和推广大豆,他于1908年在巴黎西郊创办“巴黎中国豆腐公司”,最初工人全部来自于家乡高阳、蠡县一带。

为了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工艺技能,李石曾在豆腐工厂内开办夜校,工人白天做工,晚上学习,经过几年以工兼学的实践,豆腐工厂的工人提出了“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主张,成为“勤工俭学”一词的由来,同时也促成李石曾勤工俭学思想的萌生。

1917年夏,李石曾在高阳县布里村设立了留法工艺学校。

这是国内设立的第一所专门培养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机构。

布里村曾是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在华招募和培训工人的基地,且“勤于工作,俭以求学”口号的提出者均是豆腐公司的工人,因此,首先在高阳办预备学校,教者易得其人,学者积极踊跃。

学校初创时,校舍设在布里村东北角的一所民宅里,招生对象主要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

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自1917年开办,到1920年第三期学生毕业后停办。

留法勤工俭学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影响

留法勤工俭学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影响

留法勤工俭学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法国。

留学法国不仅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留法勤工俭学作为一种经济上的支持方式,对新时代新征程有着积极的影响。

留法勤工俭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法国的勤工俭学项目中,学生可以选择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如餐厅服务员、助教、研究助理等。

通过参与这些工作,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留法勤工俭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

在留学期间,学生将与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上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新的时代中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还可以提供学生与实践机会。

在法国的勤工俭学项目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种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新时代中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留学费用往往是学生和家庭的一大负担,而通过参与勤工俭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压力。

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用于支付生活费和学费。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经济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新的时代中更好地应对经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留法勤工俭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留学期间,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

这些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具有重要的帮助。

留学回国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经历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1921

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1921

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1921(原创实用版)目录1.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背景和意义2.1921 年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的概况3.名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4.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正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留学运动。

在20 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了“勤工俭学”的口号,旨在通过留学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这一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赴法留学,其中在 1921 年有一批杰出的留法勤工俭学人员。

1921 年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的概况如下:1.周恩来:后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当时在法国学习政治和军事,积极参加共产党的活动,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领导者,当时在法国学习金属加工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3.陈毅: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当时在法国学习文学,后投身革命,成为新中国的优秀领导人。

4.聂荣臻: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当时在法国学习化学,后参加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5.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当时在法国学习经济学,后成为新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6.向警予: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当时在法国学习教育学,后成为新中国的杰出女领导人。

这些代表人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理念,还积极参与共产党的活动,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回国后,分别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新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仅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还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这些优秀的留法学生,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和思想带回国内,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民族的崛起。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党史学习教育南方论刊·2022年第4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贡献田园(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摘要】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青年为解放民族压迫,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实践运动。

十月革命之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更激发了广大青年探索救国真理的热情。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热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先进青年积极的从事实践活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扩大了党的组织基础;培养了如蔡和森、周恩来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为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领导基础。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国共产党;贡献十月革命的光芒照亮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

中国的青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觉醒,其中的进步分子看到这场革命的魅力,想要去革命之地学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将俄国革命视为洪水猛兽,封锁了中俄边界。

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等倡导的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一般有志青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认为,法国是靠近东欧革命高潮的地区,到那里劳动和学习,既可以直接了解世界形势和西欧工人运动的状况,也可以间接了解俄国革命的真相。

到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形成了空前规模的热潮。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作为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为解除民族苦难进行的一次尝试,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也为我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更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先进分子和领导骨干,为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提供理论基础留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们,因为受十月革命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都倍加珍惜赴法勤工俭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机会。

如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邓小平等人,他们一到法国,便利用其有利条件努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艰辛,如饥似渴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通过与友人通信、创办刊物等的方式向国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这些举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毛泽东传》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讹误的考辨

对《毛泽东传》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讹误的考辨

对《毛泽东传》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讹误的考辨
《毛泽东传》是中国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毛泽东的传记,这本书被广泛阅读并用于学
术研究。

然而,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关于毛泽东在法国学习期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
动的描述有误。

本篇文章将对这个错误进行考辨。

在《毛泽东传》第二卷第二章,作者写道:“在法国,毛泽东沉浸在书本世界中,工
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几乎为学费和生活费所奔波的他拒绝了法国社会主义者提供的机会,不愿意加入工人运动,依然希望读尽世间好书,把书本上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事实上,毛泽东在法国期间是积极参加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

留法勤工俭学是一项为
了让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政策。

毛泽
东在法国时曾在一个纺织厂做机械工,训练了他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业知识,这些对他未
来在中国领导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毛泽东在法国并没有完全忽视工人运动。

据毛泽东在其《我在巴黎留学四月的
经验》中自述,他曾经常与巴黎的工人结交,并参加了斯巴达克组织“慈善晚会”等活动。

毛泽东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关注民族问题,他加入了法国公社马克思主义工作者联合会和中
国留学生互助会,积极参与宣传和活动。

因此,毛泽东在法国期间并没有像《毛泽东传》中描述的那样,完全忽视留法勤工俭
学和工人运动。

反而,他认真学习和实践,并积极参与了相关活动,这些对他未来的思想
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考辨毛泽东留学期间的活动时,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毛泽东的革命思想
和性格,这对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留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发起者

留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发起者

留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发起者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至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开始蓬勃兴起。

这是一场有识之士和有志青年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寻求救国真理的留学运动。

这场留学运动虽带有民间性质,却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

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欢送湖南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图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源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法俭学、旅法华工教育以及旅法华人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这一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空前规模和热潮。

先后有近2000 名有志青年,集中到被称为民主自由之乡的法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绝无仅有的。

运动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开辟了有异于公费和自筹费用的第三种留学形式,使众多货寒子弟出国游学的希望成为可能,难能可贵的是,勤工俭学运动的参与者在法国历尽艰辛,孜孜追求西学奥秘,苦苦寻觅救国良方,他们的精神支柱始终都是改良社会和救亡图存。

特别是一大批早期信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有志之士,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舞台上跻身时代风潮,投身于创建中国共产党、寻求革命真理的伟大实践。

这一场令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和倡导者为清末民初留学法国的李石曾、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其中李石曾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最大。

李石曾(煜瀛)于1902 年赴法国留学,成为中国留法学生在法国创业的第一人。

在法期间结交当时进步人士蔡元培、吴稚晖等,1906年加人“中国同盟会”。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践行的肇始,到高潮的兴起,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李石曾与“豆腐公司”和“留法俭学会”1908 年,李石曾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国豆腐公司,在华工中实行的“以工兼学”,成为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缘由。

豆腐公司不仅为赴法的有志青年提供了做工创业的机会,也为日后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拓立了着陆点。

1912年,在新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李石曾、吴雅晖、张静江在北京发起建立“留法俭学会”。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综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综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综述[摘要]史料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

本文在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状况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就涉及这一领域的重要史料分类作出介绍和简要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对这一领域史料收集、整理的重点及研究思路、方法提出管见。

本文拟就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的主要史料分类作一综述。

并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就这一专题领域的研究趋势提出管窥之见,不妥之处,祈请批评指正。

1980年代初期,国内先后出版了两套重要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汇编,分别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和张允侯等编著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94年,郑名桢编著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出版。

2004年和2022年,又分别有赵静主编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周永珍编著的《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问世。

华工和有关老同志以及不少已经辞世的运动亲历者的亲属。

很多人应邀专门撰写了回忆录或接受了访谈,其中就包括盛成、郑超膦等留法勤工俭学生及原留法勤工俭学会干事华林。

书中收录了24篇回忆录,其中有13篇为口述史料。

《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则充分吸收了1990年代以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中发掘的一些新史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留法学生的姓名、批次、姓名异同、别名等作了详细魄考证,其内容应该是可信的。

三、史料收集、整理的置点及研究思路、方法的创新就我个人的研究体会而言。

除了要做更多的史料发掘和考证工作外,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作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一是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的分化和发展道路选择。

以往的成果偏重于从党史的角度已有结论,客观性和深度显然不够。

二是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人的留法经历对于其治国理念的影响。

这个命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都很强,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是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

三是关于党史研究的,即旅欧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组织的比较研究。

无论在组织建设方面,还是、作风建设方面,旅欧党团组织在实践中都逐渐形成了很鲜明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与国内建党建团者间的相互关系作者:陈彩琴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年第05期[关键词]上海;留法勤工俭学;建党建团;桥梁纽带[中图分类号] ;D23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5-0018-05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源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法俭学、旅法华工教育及旅法华人的勤工俭学活动,在十月革命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走向高潮。

这一高潮从1919年初持续到1920年底,先后约有20批1900人左右的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分批抵达法国。

①这一运动的最大成果是在国内建党建团的推动和影响下,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上海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和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绝大多数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出发地。

他们中的一些先进分子赴法前在上海停留期间,及至在旅欧期间,都与上海的建党建团者保持密切联系,使上海成为他们相互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上打上鲜明的上海印记。

五四运动前后,勤工俭学运动发展很快。

“勤工俭学会与俭学会年来在国内之发展,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1]在持续将近两年的赴法热潮中,上海众多团体机构、传播媒体与社会名流参与这一运动,成为推动这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霞飞路的上海华法教育会,是办理留法勤工俭学的具体事务场所,“人来人往,大都是办理手续,请购船票,打听消息的准备赴法学生”[2]。

上海《新闻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申报》等重要报刊登载大量信息,发挥全国传媒中心的作用,起到社会扩大效应。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期间,正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建党建团的酝酿组建的关键时期。

1920年2月陈独秀到上海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加快建党建团步伐。

5月,他组建社会主义研究会,与邵力子、陈望道和聚集在《星期评论》社的李汉俊、戴季陶、俞秀松、施存统等商讨建党问题。

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环龙路渔阳里2号开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11月,中共发起组出版《共产党》月刊,制定了旗帜鲜明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第二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这一时期,在中共发起组的推动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在上海酝酿筹建。

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代行团中央职权。

1921年11月,张太雷从苏俄回国后,成立青年团上海临时中央局。

1922年5月,青年团一大召开,团中央机关设在上海,完成团的创建工作。

在国内建党建团同时,陈独秀放眼海外,认为海外“则以留法的勤工俭学生最有希望”,并打算与在法的蔡和森通信,请他在德、法等国留学生中发起共产主义组织。

[3]他还不失时机与即将赴法的赵世炎、陈公培等人联系,并委托张申府到法国后担负创建旅欧党团组织的重任。

赵世炎在五四运动和工读活动中已显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得到李大钊等人的肯定。

1920年四五月间,他在上海候船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多次到环龙路渔阳里2号访问正在酝酿建党的陈独秀。

关于赵世炎在国内已是党员的问题,张申府、陈公培、刘清扬等都曾给以明确肯定。

陈公培回忆,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即是党员,这是可以肯定的。

赵世炎与在上海酝酿建党的同志见了面,对上海在建党“情形自然略略知道一些”,但因他动身到法国比较早,6月间一次“比较正式的组党筹备座谈会他没有来得及等待”。

[4]张申府回忆,1921年2月赵世炎找他并接上了党的关系,“他和我接上党的关系的方式,我记不清了,可能是陈独秀给我来信证明并由他口头作自我介绍,也可能是他持陈独秀寄给他的介绍信来见我。

总之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是党员,是在国内入党的,这是的的确确的。

”[5]刘清扬说:“我可以肯定,世炎同志是在国内和陈独秀联系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而在法国同张申府又取得联系的。

”[6]赵世炎旅欧期间,充分发挥他的领导才能,与国内建党建团者保持密切联系,在创建旅欧党团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公培在上海候船赴法期间,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创建。

1920年6月25日,他乘船启程赴法时随身携带陈独秀写给在法勤工俭学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的信函。

他还将中共发起组起草的党纲带至法国,并将国内建党的情形转告赵世炎。

1921年4月,他携带陈独秀的信去见张申府时接上了组织关系。

他在留法勤工俭学一年多时间内,与上海建党建团者保持密切联系,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大量诗文,其中包括不少有见解的留法勤工俭学文章。

1920年7月24日,在赴法途中写给沈玄庐的第一封信中,就建议“在一种定期刊上辟一个‘某处通信栏’欢迎通信,这种方法是人己两益的”[7]。

1921年4月2日写的《留法勤工俭学底过去与未来》,比较深刻地分析了留法勤工俭学情况和各种组织计划,其中包括组织通信社向国内各报纸作义务的宣传和通信,还准备等机会成熟组成各种研究会,希望“国内新出版书籍,望朋友们时常见寄”[8]。

7月6日,他发表《留法勤工俭学界底俯瞰图》。

这些文章对全面了解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思想情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10月14日,陈公培与其他一起参加“里昂大学斗争”的104人被強行遣散回国。

12月,他回到上海后,带领李立三、蔡和森找到陈独秀。

陈独秀留蔡和森在中央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分配李立三到湖南工作,陈公培到海南岛工作。

陈公培没有马上到海南,而是留在上海参加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工作。

他在上海停留期间,不仅是国内,也是欧洲青年团正式成立的重要时期。

他与在法的赵世炎频繁信函联系,讨论建立旅欧青年团事宜,成为两地重要的联络人。

张申府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多年交往中非常信任的朋友,他与李大钊、张国焘共同创建北京早期党组织,与陈独秀也多次谈论建党问题。

1920年11月他在上海赴法前,受陈独秀委托在欧开展建党工作。

在法国,1921年初他介绍刘清扬入党,后又通过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入党。

“事后,我把介绍周恩来同志入党一事写信告诉了国内的陈独秀,他回信表示同意。

”[9]赵世炎、陈公培也与他建立联系,他们五人在巴黎成立中共留法早期组织。

张申府与陈独秀通过信函不断交流思想看法。

1921年6月,他寄信给陈独秀说:“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相信马克思的有,但未必真懂得、真感着非革命不可,真肯以生命来换。

”[10]7月,陈独秀复信在《新青年》上发表,认为“不但革命事业非以生命来换不可,在这种邪恶的社会里,想要处处事事拿出良心来说实话办实事,也都非有以生命来换的精神不可”,并表示“关于欧洲近况,请月赐一信,在本志发表”。

[11]陈独秀与旅法的蔡和森也有通信联系。

1921年2月蔡和森从法国给陈独秀写信,8月1日陈独秀有复信,讨论在欧洲建党之事。

[12]毛泽东虽然不是留法勤工俭学生,但他因留法勤工俭学事几次来到上海。

尤其是1920年5月他参加新民学会会员赴法留学的欢送活动期间,常去渔阳里看望陈独秀,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对他一生影响很大。

他说到这年夏天“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3]。

他在上海的社会活动和思想变化,无疑对湖南早期党组织创建及国内外新民学会会员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青年团的建立为旅法先进分子指明发展方向和新希望。

陈公培回忆,1921年10月在里昂大学事件后104人被押回国的前一天夜晚,“在被关的军营中由外面的同学转来一份国内正式建党后的第一期机关报——《共产党》”,“既然知道了中国党已正式建立,我们回国的人即有进行工作的希望,而留在法国的同学也可进一步团结和工作。

如是,大家同意赵世炎同志留在法国艰苦工作。

”[14]在国内建党建团的指导和影响下,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积极进行组建党团工作。

在此过程中,上海仍是旅欧先进分子与国内党团组织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桥梁。

旅欧党团的创建与国内组建过程相似,经历了从成立进步团体、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到正式成立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15]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先后发动的二二八运动、反对中法秘密借款的爱国斗争、进占里昂大学这“三大斗争”,对旅欧党团组织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经过这“三大斗争”,本有思想分歧的工学世界社、勤工俭学会等影响较大的团体领导者主动接近,加强团结,积极参与到建党建团工作。

以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代表的一些无政府主义者,逐渐抛弃无政府主义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加入旅欧党团组织。

1921年,张申府、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周恩来在巴黎成立旅法早期组织。

该组织是国内党组织派生的早期组织之一,“与国内的陈独秀常有書信往来”[16]。

1922年二三月,周恩来、张申府、刘清扬相继由法迁居德国柏林,他们与张伯简、熊雄成立中共留德早期组织。

1922年秋冬之际,已加入党组织的旅欧党员,根据中共二大精神,成立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正式完成旅欧党团的创建。

旅欧建党期间,张申府任中共驻柏林通讯员,赵世炎任驻巴黎通讯员,与国内陈独秀、陈公培等人经常通信联系。

仅1922年二三月张申府就与陈独秀多次信函来往,2月9日“仲甫来信(C.P.C纲)”,“2月18日:寄仲甫译稿及修改C.P.C纲”,“3月7日:函复仲甫”。

[17]同一时期,他们开始组建旅欧青年团组织。

张申府“曾就这个问题与赵世炎多次通信,和国内党中央也通过信”[18]。

赵世炎和周恩来分别在法、德勤工俭学生中进行工作,特别是赵世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2年四五月间不长的时间内,赵世炎接连给在上海的陈公培写了三封信,要他“从速回复”,亟待“国内的帮忙,接济并答复”。

这三封信函中可看出当时在上海临时团中央的陈公培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赵世炎信中写到:一是通信要勤,最重要是设法找安全可靠的通信地址。

“你若决定久顿上海,应当告诉一个妥的住址,说不定有人回国来,我才有地址可介绍。

”“通信处最是问题,关于此层请从此千万注意,并速设法答复。

”二是询问青年团的有关事项,转告青年团总部指示应有的方略,速寄关于青年团一切的书报印件及其他详情等。

三是询问共产党和青年团的关系等事项,“凡关于C.P.之重要印件,亦请你随时寄我”。

四是有关购书费用等问题。

五是要陈公培帮忙与其他人联系,第一是与李立三联系,“请把回信速寄给他”;第二是要陈公培与思想正在发生变化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联系,“与之问讯,且探其动静”;第三是转告施存统希望与他通信联系。

六是要求绝对保密。

“我在欧的行动,你在国内于认识我的朋友面前务暂时绝对的秘密,我们来往的信如无用时最好烧去。

”“这信写的太匆忙只许你一人看。

”七是答复陈公培来信中所提各问题。

[19]经过近半年的筹备,1922年6月,旅欧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在巴黎郊区召开,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佘立亚、袁庆云、李慰农、肖子暲、汪泽凯、郑超麟、尹宽、肖朴生、傅钟、王凌汉、刘伯坚、任卓宣18名旅法、旅德、旅比代表参加,代表三四十名团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