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_Newton_牛顿简介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恩格斯说:“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天文学,由于进行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学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的确,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作了奠基性的贡献,堪称科学巨匠。
牛顿出生于英国北部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1661年考上剑桥大学特里尼蒂学校,1665年毕业,这时正赶上鼠疫,牛顿回家避疫两年,期间几乎考虑了他一生中所研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贡献: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微积分和光学。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他用一个公式将宇宙中最大天体的运动和最小粒子的运动统一起来。
宇宙变得如此清晰:任何一个运动都不是无故发生,都是长长的一系列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状态、一个环节,是可以精确描述的。
人们打破几千年来神的意志统治世界的思想,开始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是智慧所不能确切知道的。
相比于他的理论,牛顿更伟大的贡献是使人们从此开始相信科学。
牛顿是一个远远超过那个时代所有人智慧的科学巨人,他对真理的探索是如此痴迷,以至于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别人的
敦促下才公诸于世的,对牛顿来说创造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
牛顿简介及贡献

安培
• 安德烈 玛丽·安培(Ampère,1775年—1836 安德烈·玛丽 安培 玛丽 安培( , 年 ),法国化学家, 法国化学家 年),法国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 卓著, 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 电流的国际单位 和物理也有贡献。 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 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 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1820年7月 , ~ 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年 月 年对电磁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安培 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 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 通电的线圈 线圈与磁铁相似 报告了他的实验结果 :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 ; 9月25日,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月 日 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 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 电流彼此相斥; 电流彼此相斥;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也 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 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他 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 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他用这一观点来 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 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
牛顿简介及贡献
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 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 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 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 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 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 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牛顿于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 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661年进入英国剑桥大 学圣三一学
牛顿详细介绍

牛顿详细介绍牛顿(Isaac Newton)是17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贡献被公认为是革命性的。
他的研究和发现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特别是在运动力学和万有引力方面。
牛顿在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再婚,牛顿被送到外祖父母那里抚养。
他在学校表现出色,展现了对科学和数学的天赋。
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开始了他的科学之旅。
在牛顿的大学时代,他开始对光学感兴趣。
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光的行为。
1666年,他发现了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这一发现被称为色散现象,并成为后来光的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除了光学,牛顿还对力学和数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1666年,他开始思考万有引力的问题。
根据传说,当时牛顿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果园里散步时,看到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一幕启发了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朝着地面掉落,而不是向上飞去。
最终,他得出了万有引力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牛顿力学的基石。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这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在这本书中,他详细介绍了他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提供了解释行星运动和天体力学的理论。
除了物理学,牛顿还对数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发明了微积分学,建立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的微积分理论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并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牛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数学家。
他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
他的研究和教育成果影响深远,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牛顿在1727年去世,享年84岁。
他的遗产对科学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他的发现和理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牛顿的生平简介

⽜顿的⽣平简介在数学领域,阿基⽶德、⽜顿和⾼斯并称为数学三杰。
其中阿基⽶德被称为数学之神,⾼斯是数学王⼦,⽽⽜顿则是经典⼒学之⽗。
⽜顿⼀⽣的成就可谓是⼀个开挂的⼈⽣。
下来我们先简单了解下⽜顿这⼀⽣。
⽜顿的照⽚中⽂名艾萨克·⽜顿出⽣地英国 林肯郡伍尔索普村 逝世地英国伦敦肯⾟顿 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外⽂名Isaac Newton 出⽣⽇期1643年1⽉4⽇ 逝世⽇期1727年3⽉31⽇信仰⾃然神论国 籍英国⾎型及星座O 型摩羯座智商290成就、荣誉万有引⼒定律、⽜顿运动定律、微积分⽣平介绍⽜顿的⽣平简介家庭状况⽗亲:⽣⽗伊萨克,养⽗巴顿母亲:汉娜·艾斯库⼉⼥:终⾝未婚朋友:没有朋友师傅:巴罗1642年12⽉25⽇诞⽣于英国林肯郡的⼀个⼩镇马乌尔斯索普的⼀个农民家庭,⽜顿家境贫寒,⽗亲是个⼩农场主,在⽜顿出⽣以前三个⽉就已经去世,那时他的⽣⾝⽗母结婚才半年多。
⽜顿3岁时母亲改嫁给⼀位牧师,是外祖母把他抚养⼤。
12岁他的继⽗⼜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边,发现⾃⼰多了三个同母异⽗的弟妹。
⽜顿的⼩学教育,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完成的。
1、⼒学成就第⼀定律任何⼀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或受到的⼒平衡时(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状态,直到有作⽤在它上⾯的外⼒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第⼆定律①⽜顿第⼆定律是⼒的瞬时作⽤规律。
⼒和加速度同时产⽣、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②F=ma 是⼀个⽮量⽅程,应⽤时应规定正⽅向,凡与正⽅向相同的⼒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般常取加速度的⽅向为正⽅向。
③根据⼒的独⽴作⽤原理,⽤⽜顿第⼆定律处理物体在⼀个平⾯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向上分别应⽤⽜顿第⼆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 ,Fy=may 列⽅程。
第三定律表达式 F=-F' (F 表⽰作⽤⼒,F'表⽰反作⽤⼒,负号表⽰反作⽤⼒F'与作⽤⼒F 的⽅向相反)万有引⼒⽜顿是万有引⼒定律的发现者,并且在开普勒⾏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的研究成果上,他⽤数学⽅法导出了万有引⼒定律。
人物小传-牛顿

人物小传-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727年)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创始人之一,并在数学、物理、天文、光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牛顿1643年出生在英格兰的一位农民家庭。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
由于家庭贫困,牛顿在剑桥大学期间困境重重,但他依然努力学习并关注着自然世界的奥秘。
1665年牛顿收到了一次伟大的启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和微积分学的基础原理。
牛顿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并在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
他还通过研究光学,发现了光的成分和色彩,为光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时代。
牛顿还在数学、光学、机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9年,他当选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和导师。
晚年时,牛顿在英国国会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议员,他也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虽然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生活也有着许多阴影。
他有时表现得孤僻和情绪波动,以及对其他的竞争对手表现出了不信任和敌对。
晚年时,他也因过度工作而患上了许多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
牛顿以其对现代科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天才思维和发现力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清晰观察和理解被普遍赞誉和敬仰。
牛顿的学术和思想遗产继续影响着今天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并成为人们才能探索自然世界的灵感和鼓舞。
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7.18—1703.3.3)于1635年7月18日出 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父亲是当地的教区牧师。胡克从小体弱 多病,性格怪僻但却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 舰等。十岁时,胡克对机械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为日后在实验物理学方面 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648年,胡克的父亲逝世后,家道中落。十三岁的 胡克被送到伦敦一个油画匠家里当学徒,后来作过教堂唱诗班的领唱,还当过 富豪的待从。在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校长的热心帮助下,胡克修完了中学课程。 1653年,胡克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 些颇有才华的科学界人士。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骨干。此时的 胡克热心于参加医生和学者活动小组,并且显露出独特的实验才能。1655年胡 克成为牛津大学威力斯(1621-1675年,英国医学家、脑及神经科专家)的助 手,还被推荐到玻意耳的实验室工作。由于他的实验才能,1662年被任命为皇 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为每次聚会安排三、四个实验,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 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又兼任了学会陈列室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1665 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66 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 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 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 筑、化学、地质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 定律。1703年3月3日,胡克逝世于伦敦,终年68岁。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 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 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 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 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 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 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简单的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 的引力越大,这个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均成正比,与两个物体 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的质量产生的引力足够把地球上 的东西全部抓牢。
牛顿(Newton,Isaac)

牛顿(Newton,Isaac)(1643—1727)“他是人类的真正骄傲,让我们为之欢呼吧!”──摘自牛顿的墓志铭“如果我之所见比笛卡儿等人要远一点,那只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牛顿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伍尔索普;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1727年3月20日)卒于伦敦.牛顿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颇为不幸:他是一个遗腹子,又是早产儿,3岁时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从小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他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学校接受了初等教育,中学时也没有显示出特殊的才华.1661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期间还要从事一些勤杂劳动以减免学费.由于他学习勤奋,并有幸得到著名数学家巴罗教授的指导,认真钻研了伽利略、开普勒、沃利斯、笛卡儿、巴罗等人的著作,还做了不少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65年获学士学位.1665年,伦敦地区流行鼠疫,剑桥大学暂时关闭.牛顿回到伍尔索普,在乡村幽居的两年中,终日思考各种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平生三大发明: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光谱分析,都萌发于此,这时他年仅23岁.后来牛顿在追忆这段峥嵘的青春岁月时,深有感触地说:“当年我正值发明创造能力最强的年华,比以后任何时期更专心致志于数学和科学.”并说:“我的成功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1667年,他回到剑桥攻读硕士学位,在获得学位后,成为三一学院的教师,并协助巴罗编写讲义,撰写微积分和光学论文.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巴罗的高度评价.例如,巴罗在1669年7月向皇家学会数学顾问柯林斯(Collins)推荐牛顿的《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时,称牛顿为“卓越天才”.巴罗还坦然宣称牛顿的学识已超过自己,并在1669年10月把“卢卡斯教授”的职位让给了牛顿,牛顿当时年仅26岁.牛顿发现微积分,首先得助于他的老师巴罗,巴罗关于“微分三角形”的深刻思想,给了他极大的影响;另外费马作切线的方法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也给了他很大启发.牛顿的微积分思想(流数术)最早出现在他1665年5月21日写的一页文件中.他的微积分理论主要体现在下述三部论著里.《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在这一著作中他给出了求瞬时变化率的普遍方法,阐明了求变化率和求面积是两个互逆问题,从而揭示了微分与积分的联系,即沿用至今的所谓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当然,牛顿的论证在逻辑上是不够严密的.正如他所说:“与其说是精确的证明,不如说是简短的说明.”他还应用这一方法得到许多曲线下的面积,并解决了一些能够表示成积分和式的其他问题.在1669年牛顿将这本专论印成小册子给朋友,直到1711年才正式出版.《流数法和无穷级数》,在这一论著中,牛顿对他的微积分理论作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说明,并在概念、计算技巧和应用各方面作了很大改进.例如,他改变了过去静止的观点,认为变量是由点、线、面连续运动而产生的.他把变量叫做“流量”,把变量的变化率叫做“流数”,并引进了高阶流数的概念.他用更清晰准确的语言阐明了微积分的基本问题:一是已知流量,求流数;二是已知表示量的流数间的关系的方程,求流量间的关系,并指出这是两个互逆问题.该书中,牛顿还把流数法用于隐函数的微分,求函数的极值,求曲线的切线、长度、曲率和拐点,并给出了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下的曲率半径公式,附了一张积分简表.这部著作完成于1671年,但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736年才正式出版.《曲线求积术》,这是一篇研究可积分曲线的经典文献.这篇论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澄清一些遭到非议的基本概念.牛顿试图排除由“无穷小”而造成的混乱局面.为此他把流数定义的“增量消逝”时获得的最终比和“初生增量”的最初比,尽管这种说法仍然是含糊其辞而有失严格,但把求极限的思想方法作为微积分的基础在这里已初露端倪.在这篇文章中,牛顿第一次引进了后来被普遍采用的流数的记号y x ,.这篇论文写成于1691年,发表于1704年.牛顿上述三部论著是微积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近代数学甚至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像17世纪后半期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在力学方面,牛顿研究了伽利略等人工作,总结出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他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他正确地反映了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结合.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在光学方面,牛顿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作了牛顿色盘。
数学家牛顿简介

数学家牛顿简介牛顿(Isacc Newton,1642—1727)是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国北部林肯郡的偏僻农村——伍尔索朴的一个农民家里,出生前2个月,牛顿的父亲就去世了。
他的父亲名叫伊萨克,可他的母亲仍把儿子的名字叫做伊萨克,牛顿出生时才3磅,接生婆甚至没料到他能活下来,更没有料到他竟活到85岁高龄,而且是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牛顿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巴顿的牧师,从此牛顿就由外祖母抚养。
到了学龄期,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2岁时进中学,寄宿在一家药铺里。
在学校里,他读书成绩开始并不突出。
他沉思默想,喜欢动手制作小玩具。
例如读小学时,就制成了令人惊讶的精巧的小水车,在读中学时,自制了一个小水钟。
黎明,水会自动滴到他脸上,催他起床。
后来,巴顿病故,母亲领了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回到了家。
母亲希望牛顿放牧耕种,14岁的牛顿就辍学在家。
牛顿充满理想,虽停学在家,还是一心想着各种学习问题。
他在自家石墙上雕刻了一个太阳钟,争分夺秒地学习,母亲要他放牧,他牵马上山,边走边想着天上的太阳,待走到山顶想骑马,可是马跑得不见了,自己手里只剩下一条缰绳。
叫他放羊,他独自在树下看书,以致羊群走散,糟塌了庄稼。
舅父叫佣人陪他一道上市场熟悉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可是牛顿却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躲在树丛后看书。
有一次,他在暴风雨中测风速,浑身湿透。
母亲简直惊呆了,怕他发疯,只好让他回到中学读书。
牛顿如痴似疯地学习,一生闹了许多笑话。
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待他揭开锅子想吃蛋时,锅子里竟是一块怀表,还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吃饭,菜已摆在桌上,可是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独自进了内室,很久还不出来。
朋友等得不耐烦了,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吃了,骨头留在盘里,不告而别。
隔一会儿,牛顿走了出来,看到盘子里的骨头,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传说牛顿在其重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后的一天,强迫自己到剑桥大学附近的一个幽静的旅馆里去休息一下,但他怎么也静不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 誉 “为 近 代 科 学 开 创 者 ”
谢谢观看! 2020
“我之所以能 比别人看得远些,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 肩上。”
在发现万有引力定 律的过程中,有哪些巨 人的肩膀托起了牛顿?
哥白尼 开普勒 伽利略
万有引力定律,是??
F=
Gm1m2 r2
阅读教材90页爱因斯坦的话,结 合下列恩格斯的话,评价力学三大定 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意义。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 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 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 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 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 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 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三。晚年的困惑
牛顿为何信奉神学的另外原因, 牛顿自小是个孤儿,爱好单调, 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工作有 偏致狂倾向。他在科学上做出 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在处理 人事关系上做的极不好,一生 没有一个朋友,一生没有结婚。 牛顿一直在孤独中度过自己人 生,可能只有在教堂里同上帝 对话才能使自己心理得到一些 宽慰。
“近代科学之父”是谁?
英国诗人波普曾经这样写道:
自然界和自然规律 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 让牛顿出生吧! 于是,一切都变得光明。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 18 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剑桥大学校园
对于科学家而言, 牛顿家乡的那棵苹 果树,也许是世间 最神圣的树了。
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 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 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 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 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 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 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 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 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 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 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 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正 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 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
一. 成长的足迹
苹果砸头居然砸出了伟大的万有引力 定律,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牛顿真有这 么好的天赋吗?
牛顿出生前,父亲已去世。牛顿是遗 腹子,又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出生时体 重只有 3磅,差点夭折。他两岁时母亲改 嫁,靠外祖母抚养。牛顿小学时期,体弱 多病,性格腼腆,生性孱弱,有些迟钝, 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而这种习性可 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三。晚年的困惑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 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 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 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 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 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 上
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 畏他、崇拜他。”
40岁以后,他把兴趣逐渐转向 政治、化学(贱金属变成黄金)神 学问题,写了近200万言的著作, 毫无价值。
少年牛顿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 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 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 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 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 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 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 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 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 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 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1665年剑桥大学评议 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1668年牛顿在 剑桥获得硕士学位。
1727年3月20日,牛顿去世,终年85岁 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三。晚年的困惑
陷入思想困境的原因
1.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2.认识的局限(认识的相对性) 3.时代的局限(神学的阴影)
他在辞世之前曾简短地 评价过自己:
“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 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 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 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 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 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 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恩格斯
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万 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述了经典力学的3个基本 定律—— 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的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引入了质量、动量、 力、加速度、向心力等基本概念,从而建立了 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完成了物理发展史上的 第一次大综合,建立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里 程碑。
意义: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标志着_近_代_科_学_体_系的 形成。
另外,牛顿力学理论能够预见新的物理现象,并 能以天文观测或试验论证其正确性,如:
海王星
冥王星 (小图像为空间原始图像,大图像为经
过计算机处理的冥王星表面)
思考
下面有请
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主观条件 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 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 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 客观条件 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发明反射望远镜,解释潮汐现象、地球的圆
扁形状 3、物理学: 光学:白光由七色组成,成为光谱学基础; 发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 质是微粒 力学:(1)三大运动定律 (2)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3)《自然哲学中的数 学原理》
构成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 系,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 学,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 的形成。
三。晚年的困惑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 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 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 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 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 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 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 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 这就给他后半生带来不少 争论和麻烦。
三。晚年的困惑
他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 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 争论上。例如,关于万有引力发现权等问题, 胡克与他争辩不休,差点影响了《原理》的出 版;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问题,与莱布尼兹以 及德英两国科学家争吵不止,给内向的牛顿带 来极大的痛苦。的确,牛顿也有自己的缺点: 胆小,害羞 、不擅长演讲。还曾被认为患过临 时性的精神错乱症。到了50岁时,他已病得很 厉害。
牛
“
顿 的
爱
情
罗
曼
史
”
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 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 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 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 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 生未娶。
二、科学成就
1、数学(大学毕业前):
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天文学:
英国著名诗人在他的墓碑 上镌刻着铭言:让人们欢呼这样 一位多么伟大的巨匠,人类荣耀 曾经因他而在世界上存在过。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 诞生 300周年而写的文章,对牛 顿的一生作如下的评价:“只有 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 争的舞台上一幕才能理解他”。
剑桥大学校园
对牛顿的评价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 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 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用 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 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 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 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 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 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 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 门。
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经典力学奠基者 经典力学建立者 (17世纪初)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伽利略(意) 牛顿(英)
爱因斯坦(德) 普朗克(德)
万有引力定律
为纪念牛顿的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 会决定把662号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
牛顿在成长中遇 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 面对的?
提 示:
家境贫寒,一度辍学; 初入大学,对高等数学知识 …… 大瘟疫,剑桥大学关闭
1、牛顿的肚子饿了,才想起还没吃午餐。于是 ,他随手拿了一个小锅,把鸡蛋放在锅里,往炉 子上一放,又开始做起实验来。过了半个小时, 牛顿做完了实验。这时,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 他打开锅盖一看,里面没有蛋,只有一个怀表。 2、还有一次,他请一个朋友来吃饭,自己却在 内室做实验,朋友见他不出来,就把自己的那份 鸡吃掉。后来牛顿出来见到餐桌上的鸡骨,竟自 言自语地说:“我以为自己没吃饭呢,原来已经 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