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c22355bceb19e8b8f6bae2.png)
赵松庭、陆春龄、俞逊发、王铁锤等。 3.笛子的分类:梆笛,曲笛 4.笛子的名曲介绍
-
14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
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
15
D、二黄腔的主要特点:稳健、凝重,适合表现 深沉的特点;
E、西皮唱腔的主要特点:流畅、明快,适合表现 激昂的情感。
3、观看影碟:《双雄会》
-
37
三、豫剧
教学难点:豫剧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讲述豫剧
2、豫剧概述: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3、流传地方:河南省全省、长江以北、西北各省,以及 新疆、西藏、台湾等地
-
3
三、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常见的) 1、吹管组: (1) 边棱气鸣类:笛、箫、埙、排箫 (2) 单簧类:葫芦丝、巴乌、笙 (3) 双簧类:唢呐、管子、筚篥 A、展示上海民族乐器厂提供的民族吹管乐器图
片在电脑上调出,后转换到投影仪上。(使用U盘 在网上下载、存入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上) B、吹管组乐器的性能:靠气流冲击使发音体振动 发音,音色独特,音量宏大,独奏效果最佳,也 可以和其它乐器一起合奏。
-
21
第四节
中国民族器乐的类别及特征(四) (9、10课时)
-
22
一、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起源及演变 2、音色特点 3、有关箫的诗词歌赋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
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
+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晴朗+结束,一切回归 大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
14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
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
15
D、二黄腔的主要特点:稳健、凝重,适合表现 深沉的特点;
E、西皮唱腔的主要特点:流畅、明快,适合表现 激昂的情感。
3、观看影碟:《双雄会》
-
37
三、豫剧
教学难点:豫剧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讲述豫剧
2、豫剧概述: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3、流传地方:河南省全省、长江以北、西北各省,以及 新疆、西藏、台湾等地
-
3
三、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常见的) 1、吹管组: (1) 边棱气鸣类:笛、箫、埙、排箫 (2) 单簧类:葫芦丝、巴乌、笙 (3) 双簧类:唢呐、管子、筚篥 A、展示上海民族乐器厂提供的民族吹管乐器图
片在电脑上调出,后转换到投影仪上。(使用U盘 在网上下载、存入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上) B、吹管组乐器的性能:靠气流冲击使发音体振动 发音,音色独特,音量宏大,独奏效果最佳,也 可以和其它乐器一起合奏。
-
21
第四节
中国民族器乐的类别及特征(四) (9、10课时)
-
22
一、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起源及演变 2、音色特点 3、有关箫的诗词歌赋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
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
+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晴朗+结束,一切回归 大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ppt课件
![中国传统音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a07205b9d528ea80c77968.png)
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
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
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
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
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这一变,开
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
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
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
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
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
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如朝鲜、日本
等国)以重要的影响。ppt课件
4
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 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 的特性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 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 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 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 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 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 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 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 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 已逐渐赵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 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
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
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
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咱学说的理论
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
形式是钟鼓乐队。 ppt课件
3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声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
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
ppt课件
5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质
中国民俗器乐ppt课件
![中国民俗器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7de2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d.png)
家族传承
家族成员之间的技艺传承,通常由长辈或经验丰 富的成员向年轻一代传授。
师徒传承
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 技艺,这种方式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民间组织传承
民间组织或团体通过举办培训、比赛等活动,推 动器乐技艺的传承和普及。
现代传承方式
学校教育传承
将民俗器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演出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和技能。
古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 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等艺术 形式中,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07
结语
历史悠久
中国民俗器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民俗器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当地的风 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演奏技巧
中国民俗器乐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包括独奏、合奏、伴奏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
代表乐器
中国民俗器乐中的独奏乐器有很多,如二胡、笛子、琵琶等,这些 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合奏
定义
01
合奏是指多人演奏一种或多种乐器,共同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
。
特点
02
合奏注重整体效果和协调性,所有演奏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
营造出和谐、统一的音乐氛围。
代表乐器
03
中国民俗器乐中的合奏乐器有丝竹乐、吹打乐等,这些乐器组
民间传承
中国民俗器乐主要通过民间传承的方 式,由一代代民间艺人传承下来。
民间创作
民间演奏技巧
器乐演奏技巧具有民间特色,如演奏 姿势、指法、弓法等都与民间音乐表 演密切相关。
器乐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生活,反映 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家族成员之间的技艺传承,通常由长辈或经验丰 富的成员向年轻一代传授。
师徒传承
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 技艺,这种方式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民间组织传承
民间组织或团体通过举办培训、比赛等活动,推 动器乐技艺的传承和普及。
现代传承方式
学校教育传承
将民俗器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演出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和技能。
古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 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等艺术 形式中,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07
结语
历史悠久
中国民俗器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民俗器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当地的风 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演奏技巧
中国民俗器乐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包括独奏、合奏、伴奏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
代表乐器
中国民俗器乐中的独奏乐器有很多,如二胡、笛子、琵琶等,这些 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合奏
定义
01
合奏是指多人演奏一种或多种乐器,共同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
。
特点
02
合奏注重整体效果和协调性,所有演奏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
营造出和谐、统一的音乐氛围。
代表乐器
03
中国民俗器乐中的合奏乐器有丝竹乐、吹打乐等,这些乐器组
民间传承
中国民俗器乐主要通过民间传承的方 式,由一代代民间艺人传承下来。
民间创作
民间演奏技巧
器乐演奏技巧具有民间特色,如演奏 姿势、指法、弓法等都与民间音乐表 演密切相关。
器乐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生活,反映 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PPT培训课件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dd35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f.png)
事。
演奏家推荐
03
李祥霆、吕思清、陈萨等艺术家都是亚洲传统音乐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造诣都很高。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等类型,其中宫廷音 乐最早可追溯至周朝,民间音乐则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曲艺等。中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多, 如琵琶、二胡、笛子、古筝等,其音乐理论也独具特色,如宫、商、角、徵、羽五声音
阶和音律等。
日本传统音乐
总结词
日本传统音乐深受中国和西方音乐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 体系和表演方式。
印度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印度斯坦音乐、卡 纳塔克音乐和旁遮普音乐等类型,其中印 度斯坦音乐的表演形式包括声乐和器乐, 卡纳塔克音乐则以南印度为中心,旁遮普 音乐则是北印度的民间音乐。印度传统乐 器包括萨罗达琴、小提琴和塔布拉鼓等, 其音阶和音律也具有独特的特点。Leabharlann 韩国传统音乐总结词
韩国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其音乐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 。
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减少。
保护与传承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许多传统 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需要更多的 努力来保护和传承。
国际化发展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传统音 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为 传统音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亚洲传统音乐将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 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亚洲传统音乐在历史上受到外来文化和音乐的影响,如阿拉伯音乐、欧洲音乐等, 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体系。
音乐类型与风格
亚洲传统音乐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民 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3800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f.png)
41
[教学过程]
一、劳动号子概念及分类。 1、重点复习:”工程号子”、“搬运号子” 及“行船号子”。 2、抽唱:《打夯歌》、《扁担歌》、《天下 黄河》、《崔咚崔》、《秋收》、《哈腰挂》、 《打硪歌》。
二、儿歌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旧中国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山歌?
42
2、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 3、“爬山调”、“信天游”、“晨歌”、 “山曲”、“牧歌”、“慢赶牛”、“花 儿”。 4、抽唱:《康定情歌》、《想亲亲》、 《牧歌》、《槐花几时开》、《弥渡山 歌》、《放马山歌》、《拔根芦柴花》。
18
第四节 ——山歌(一)
.;
19
一、 抽查作业: 1.号子的理论知识。 2.抽唱歌曲。 3.教师总结、评分。
20
二、导入新课
❖ 1.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山野歌曲。 ❖ 2.山歌和号子的区别: 与号子相比山歌更
具艺术性。 ❖ 3.山歌演唱的地点: 山冈、草原、牧场、
田野、池塘。 ❖ 4.山歌演唱的内容:以爱情歌曲为主,兼有
46
3、“里巷小曲”——由来及意义。
4、小调所演唱的范围及特点。 ①社会小调。 ②里巷小曲。 ③家庭小曲。
5、小调的分类(按演唱特点分类) ①吟唱调 ②语曲 ③时调
47
6、小调的分类(按歌曲的表现内容)(见 材料16页) 7、中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民间小曲? ①社会发展的必然。 ②人民生活的必要。 ③学习和工作的必要。
第五节 ——山 歌(二)
.;
25
[教学目的] 学会“山曲”、“爬山调”、 “信天游”
[教学重点] 理论、学(背)唱
26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
山歌的演唱地点和特点
山歌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劳动号子概念及分类。 1、重点复习:”工程号子”、“搬运号子” 及“行船号子”。 2、抽唱:《打夯歌》、《扁担歌》、《天下 黄河》、《崔咚崔》、《秋收》、《哈腰挂》、 《打硪歌》。
二、儿歌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旧中国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山歌?
42
2、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 3、“爬山调”、“信天游”、“晨歌”、 “山曲”、“牧歌”、“慢赶牛”、“花 儿”。 4、抽唱:《康定情歌》、《想亲亲》、 《牧歌》、《槐花几时开》、《弥渡山 歌》、《放马山歌》、《拔根芦柴花》。
18
第四节 ——山歌(一)
.;
19
一、 抽查作业: 1.号子的理论知识。 2.抽唱歌曲。 3.教师总结、评分。
20
二、导入新课
❖ 1.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山野歌曲。 ❖ 2.山歌和号子的区别: 与号子相比山歌更
具艺术性。 ❖ 3.山歌演唱的地点: 山冈、草原、牧场、
田野、池塘。 ❖ 4.山歌演唱的内容:以爱情歌曲为主,兼有
46
3、“里巷小曲”——由来及意义。
4、小调所演唱的范围及特点。 ①社会小调。 ②里巷小曲。 ③家庭小曲。
5、小调的分类(按演唱特点分类) ①吟唱调 ②语曲 ③时调
47
6、小调的分类(按歌曲的表现内容)(见 材料16页) 7、中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民间小曲? ①社会发展的必然。 ②人民生活的必要。 ③学习和工作的必要。
第五节 ——山 歌(二)
.;
25
[教学目的] 学会“山曲”、“爬山调”、 “信天游”
[教学重点] 理论、学(背)唱
26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
山歌的演唱地点和特点
山歌的分类
中国民族器乐曲ppt课件
![中国民族器乐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fe2fb69dc5022aaea0055.png)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 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 中“乌江自刎”这须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 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 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删节,目的是使乐曲情绪集中,避 免冗长。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 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25
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聆听更多的民族乐曲,了解掌握更多的民族 器乐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6
谢 谢!
27
7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再次赏析
8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初赏
9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其名“琵”、“琶”是两 种演奏技法的名称。琵琶是弹拨乐器,音 色变化多样,可以婉转柔美亦可气势雄浑。 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可以模仿很多场景。
《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彝族舞曲》
文曲 以抒情写景为主,委婉、缠绵,多 用左手揉弦和拉弦的技巧,代表作有《塞 上曲》等。 武曲 以戏剧性的表现为主,激烈、壮观, 多用右手扫拂和左手绞弦等技巧,代表作 有《十面埋伏》等。
20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出示标题 再次赏析
《江楼钟鼓》 《花影层台》 《回阑拍岸》 《尾声》
《月上东山》 《水云深际》 《桡鸣远籁》
《风回曲水》 《渔歌唱晚》 《欸乃归舟》
21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出示标题 再次赏析
作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艺术---音乐篇》
中国民族器乐曲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 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25
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聆听更多的民族乐曲,了解掌握更多的民族 器乐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6
谢 谢!
27
7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再次赏析
8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初赏
9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其名“琵”、“琶”是两 种演奏技法的名称。琵琶是弹拨乐器,音 色变化多样,可以婉转柔美亦可气势雄浑。 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可以模仿很多场景。
《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彝族舞曲》
文曲 以抒情写景为主,委婉、缠绵,多 用左手揉弦和拉弦的技巧,代表作有《塞 上曲》等。 武曲 以戏剧性的表现为主,激烈、壮观, 多用右手扫拂和左手绞弦等技巧,代表作 有《十面埋伏》等。
20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出示标题 再次赏析
《江楼钟鼓》 《花影层台》 《回阑拍岸》 《尾声》
《月上东山》 《水云深际》 《桡鸣远籁》
《风回曲水》 《渔歌唱晚》 《欸乃归舟》
21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出示标题 再次赏析
作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
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艺术---音乐篇》
中国民族器乐曲
中国十大古典音乐.ppt课件
![中国十大古典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d88ee75fbfc77da269b152.png)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 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 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 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 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 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 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 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 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 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 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 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 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 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 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 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 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 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 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 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 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 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 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 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九、《汉宫秋月》
中国传统音乐中,同名异曲、异 曲同名的现象很多,乐曲各个版 本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往往需要艰 苦的考证。比如,《汉宫秋月》 就有琵琶曲、二胡曲、古筝曲、 江南丝竹等不同版本。 此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 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 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 况。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 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 清冷的生命意境。
《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91aa0249649b6648d747e3.png)
三、山歌的种类
一般山歌:主要有信天游、花儿、山曲及各地山歌。
田秧山歌:主要流行于江浙皖一带的山歌。
放牧山歌:主要流行于草原地区的山歌。
四、山歌演唱的形式:独唱、齐唱、帮腔。
精选ppt
25
五、山歌的作用
1、通过唱山歌来解除心中的悠闷 2、体力劳动繁重时,通过唱山歌来解除疲劳 3、生活的需要、感情的交流。
❖2.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晋县汉族民 歌)
❖
3.茉莉花(河北南皮汉族民歌) 精选ppt
12
作业:
背唱以上三首民歌
精选ppt
13
第二节 号 子(一) (5、6课时)
精选ppt
14
❖ 一、劳动号子概述:
产生于劳动,服务于生产劳动。
❖ 二、劳动号子作用
1.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音乐性格粗犷豪放而 坚定有力。
❖ 3.搬运号子
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运输劳动(如装卸、扛抬、推车、挑 担等)中使用的歌曲,如《挑担号子》、《拨粮仓号子》、 《哈腰挂》 。
精选ppt
17
五、听赏学唱:
《川江船夫曲》
《打硪歌》
《崔咚崔》
《船工号子》
《哈腰挂》
六、视听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的西北
各省DVD
精选ppt
18
作业:
背唱 《川江船夫曲》 《崔咚崔》 《哈腰挂》
❖ 5.《见滩号子》(川河船夫号子)
❖ 6.《上滩号子》(川河月古夫号子)
精选ppt
23
第四节 山歌(一) (9、10课时)
精选ppt
24
一、山歌概述
是劳动人民用于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多在 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
二、山歌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以爱情题材为主, 兼有生活、劳动。
中国古代音乐史PPT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音乐史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986f61b14e852458fb57fa.png)
2020/10/16
16
七十二、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宋代的“杂剧”和“南戏”的区别和特点 七十三、满村听说“蔡中郎” 宋代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和内容特点 七十四、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 唐代琴曲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020/10/16
6
中篇 中古音乐
三十二、“秦声”与“楚歌” 这两种音乐的区别和特点 三十三、先秦钟琴文化的“断层”与“转
型” 洛庄汉墓出土的编钟对当时社会的启示和对
之后中国音乐的影响 三十四、一条横贯亚洲的“音乐之路” 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影响
2020/10/16
7
三十五、采歌谣,被声乐 汉代乐府的重要内容组成 三十六、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李延年对当时音乐做出的贡献 三十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歌曲的种类以及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
的影响 三十八、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琴曲《广陵散》的特点 三十九、感乱商离,追怀悲愤
2020/10/16
8
四十、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古代音乐文人家共有的特点 四十一、论乐者七十八家 从京房六十律到何成天心律的发展过程 四十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曲谱 《幽兰》每一段的主题 四十三、风靡南北的西域音乐 西域音乐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 四十四、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家 西域音乐家做出巨大贡献
我国最早出土的乐器的种类
五、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我国最早的音乐家2、著名音乐家的地位和在历史上的影响
六、音乐文化的阶级烙印
夏代音乐的由来
七、甲骨文字
商朝的乐舞种类
2020/10/16
2
八、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商朝乐器种类 九、恒舞于宫,酣歌于室 商代的“巫乐”和“淫乐”的特点和区别 十、喤喤厥声,肃雍和鸣 1、 西周雅乐登峰造极的原因和过程2、西周雅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d778ea45177232e60a2a8.png)
完整版ppt课件
3
民间歌曲
三、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一)、离不开人民的生活 1、人民性 2、民歌与历史文化节日 3、民族性格 二)、传授各种生活、生产以及历史文化知识
完整版ppt课件
4
第二章 民间歌曲的艺术特点
一、民间歌曲是基础
1、直接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2、吸取民间歌曲的音乐材料。
如:《小河淌水》 《十大姐》
完整版ppt课件
24
第四篇戏曲音乐
❖ 第一章戏曲音乐概况
❖ 一、前 言
❖ 一)、何为戏曲?戏曲音乐?
❖ 二)、表演形式特征
❖ 1、表演的技术性
4、表演的歌舞性;
❖ 2、表演的综合性;
5、表演虚拟性;
❖ 3、表演的程式性;
6、集中性与简洁性;
❖
7、多彩多样性。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四篇戏曲音乐
❖
❖ 三)、戏曲演唱: ❖ (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 1、呼吸要深,讲究“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
场)。
完整版ppt课件
28
戏曲音乐
❖ 四、戏曲音乐的舞台表演艺术 ❖ 1、表演的程式 ❖ 2、角色行当 (生 旦 净 末 丑);见(四大名旦之首“梅兰
芳”) ❖ 3、表演的基本功 ❖ 4、舞台美术 ❖ 五、戏曲音乐的基本板式 ❖ 一)、何为板式: 所谓板式,是指板腔变化体音乐中根据不
同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要素而形成了唱腔格式。
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二、历史简述 ❖ 1、远古和《诗经》中的民歌。不用“弦节”的“但歌”形式。 ❖ 2、周秦“郑卫之音”“南音”,汉乐府和相和歌,两晋南北朝“吴声歌”“西
民族民间音乐 课件
![民族民间音乐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fdfeb5fbfc77da269b1c8.png)
装卸号子
• 伴随装卸货物唱的歌曲
• 装卸的劳动强度大,协作性 强
• 装卸号子的音乐节奏鲜明、 结构短小、句式规整
• 多采用“一领众和”演唱方 式
挑担号子
• 单独劳作,协作性不强 • 脚步节奏突出 • 音乐活泼、轻快 • 同音型多次反复,多为独唱 • 没有强弱交替
欣赏
• 《黄杨扁担》 • 《走绛州》
• 在云南地区生活的汉族与当地 的少数民族在许多方面有着广 泛的接触
• 云南山歌 ,有的曲调开朗、豪 爽;有的婉转、细腻。
客家山歌
•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江 西、台湾、广西、湖南等省区 的一百二十七个县,人口约有 两千万。
• 方言与北方方言有一定联系, 夹杂有闽、粤语音的特征。
• 综合型:呼应和迭置的综合运用
• 结构简单
① 平叙性结构 ② 对应性结构
• 乐段的独立性不强
山歌
• 概念 • 形成的途径 • 功用 • 种类
产生在山野劳动中,声 调高亢、嘹亮,节奏自 由,具有直畅而自由的 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 曲。
山歌形成的两种途径
• 在山野劳动生活中直接产 生
• 小调转化而来
• 合唱部一般不唱歌词,音乐较固定, 变化少,节奏性强
三种结合形式:
• 呼应型
① 句接式:领部在前,合部在后,多为 一句唱词分成两部分
② 段接式:领部与合部相连构成一个乐 段,如《舂米号子》
③ 密接式:领部与合部紧密结合构成一 系列紧密的短句,
• 迭置型:领部与合部出现构成对比的
复调,如《上滩号子》
花儿会
莲花山花儿会 (农历6月初六)
河州花儿表演
花儿王——朱仲禄
• 朱仲禄(1922--2007),笔名花丁
《中国传统民歌欣赏》课件
![《中国传统民歌欣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4e8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4.png)
演奏与演唱技巧
演奏技巧
中国传统民歌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 如滑音、颤音、打音等,能够表现出 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味。
演唱技巧
中国传统民歌的演唱技巧也非常多样 化,如真假声的运用、声音的控制和 变化等,能够展现出民歌的独特魅力 和表现力。
03
中国传统民歌的歌词内容
劳动与生活
总结词
中国传统民歌中有很多歌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场景,表达了他们对 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中国传统民歌欣赏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传统民歌简介 • 中国传统民歌的音乐元素 • 中国传统民歌的歌词内容 • 中国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民歌的代表作品赏析 • 中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01
中国传统民歌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民歌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 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民歌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
01 民歌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是指将民歌与其他音 乐风格、元素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02 例如,将民歌与摇滚、爵士、电子等音乐风格融 合,或者将民歌与民族乐器、西方乐器结合,创 造出多元化的音乐效果。
02 这种融合有助于拓展民歌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 ,为传统民歌注入新的生命力。
《康定情歌》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创作背景
《康定情歌》是一首四川 康定地区的民歌,由喻宜 萱于1947年首次演唱,并 迅速流传至全国。
音乐特点
歌曲旋律欢快、奔放,节 奏明朗、有活力,歌词热 情、质朴,表达了对家乡 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艺术价值
《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 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 国十大民歌之一,也是中 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中国十大名曲》课件
![《中国十大名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80a2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e.png)
送别
情感调动
这首歌曲将旅途中的情感起伏 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从旋律 和歌词里感受到导游的内心世 界。
思乡情愁
歌词描述了离别时的情绪变化, 唤起了人们对于故乡和亲人的 思念。
作词人技巧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中国著 名诗人罗大佑。
夜空中最亮的星
现场演绎感动
这首歌曲因为在男子乐队 TFBoys的现场演唱中涌入名 人堂。
指向梦想
歌曲的歌词正面寄托了年轻 人向往梦想的信念。
青春励志主题
这首歌曲对于广大青年朋友 们而言充满了鼓舞和奋斗激 情,启发了他们追逐自己理 想的信念。
传统音乐找到了一种现代的表现 方式,这首歌曲经常被古筝演奏 家演绎,更多了一份旋律的灵性 和艺术性。
茉莉花
文化言传身教
折射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人 文气息。
典雅的旋律与歌词
这首歌曲的歌词充满了中国 古代女性的情感与生活。
社会意义与影响力
茉莉花也成为了南京市的市 花,好像每到春天茉莉花就 会吸引大批游客。
优美的歌词
歌词寓意深远,以月亮比喻对爱 人的思念。
上海旧时光
这首歌被认为是"老上海"的象征, 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作。
我的好兄弟
1 歌颂友情
这首歌是为纪念华纳兄弟公司合作过的两位导演的友情而作。
2 独具匠心的叙事
歌曲从多个角度讲述了两位导演间深厚的感情,令人动容。
3 娱乐媒体经典
这首歌曲的MV也是娱乐媒体经典桥段之一。
中国十大名曲
欢迎来到中国十大名曲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奇 妙之处。
青花瓷
传统美:蓝白陶瓷
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经典 音乐文化珍品之一,如同值得珍 藏的青花瓷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调: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 说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 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 的四川地方风味。
10
川剧变 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 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 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 的唱腔曲调。
8
昆腔: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 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 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声 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胡琴: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 故统称胡琴。
9
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弹戏 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34;、"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 "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 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 的骨架都一样。
5
川剧角色
图为旦角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 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 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 程序,尤以文生、小丑、 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 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 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 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 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6
川剧形式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 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 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13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变脸手法: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 脸”、“吹脸”、“扯脸”。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 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 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 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 川剧把“变 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 特的艺术。
11
脸谱造型:
7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高腔:(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
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 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 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 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 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 方式组成的。
4
川剧剧目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川剧表演 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 特色亦最显著。
传统剧目有:
“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 《红袍记》《绿袍记》)、 “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 《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 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 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 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 要开始上课啦
1
川 剧
026 刘阳 041康伊娜 053孙小涵
2
本堂课知识要点
一、川剧简介 二、川剧剧目 三、川剧角色 四、川剧形式 五、川剧变脸
3
川剧起源发展:
川剧简介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 南部分地区。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 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 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 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 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设色寓 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 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全都可 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 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 朝中年,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 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 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 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 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 “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 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 说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 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 的四川地方风味。
10
川剧变 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 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 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 的唱腔曲调。
8
昆腔: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 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 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声 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胡琴: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 故统称胡琴。
9
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弹戏 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34;、"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 "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 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 的骨架都一样。
5
川剧角色
图为旦角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 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 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 程序,尤以文生、小丑、 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 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 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 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 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6
川剧形式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 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 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13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变脸手法: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 脸”、“吹脸”、“扯脸”。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 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 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 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 川剧把“变 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 特的艺术。
11
脸谱造型:
7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高腔:(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
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 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 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 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 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 方式组成的。
4
川剧剧目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川剧表演 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 特色亦最显著。
传统剧目有:
“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 《红袍记》《绿袍记》)、 “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 《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 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 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 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 要开始上课啦
1
川 剧
026 刘阳 041康伊娜 053孙小涵
2
本堂课知识要点
一、川剧简介 二、川剧剧目 三、川剧角色 四、川剧形式 五、川剧变脸
3
川剧起源发展:
川剧简介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 南部分地区。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 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 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 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 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设色寓 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 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全都可 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 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 朝中年,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 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 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 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 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 “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 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