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4)

合集下载

高教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至7章

高教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至7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六版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得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9.12+39.15+39.18)÷3 =39.15(%) x 2 = (39.19+39.24+39.28) ÷3 = 39.24(%) E 1=39.15-39.16 =-0.01(%) E 2=39.24-39.16 = 0.08(%)%030.01/)(1)(2221=-∑-∑=--∑=n nx x n x x s i %035.01/)(222=-∑-=∑n nx x s i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分析化学陈怀侠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陈怀侠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陈怀侠课后答案一、判断题。

10分1、(×)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

20分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C:105-110。

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O3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AgNO3/NaCl=0.005858g/L,若M NaCl=58.44,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A: 1.0 mol.L-1B:0.1002 mol.L-1C:0.0100 mol.L-1D:0.1 mol.L-1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C:0.2mol.L-1NaHCO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D:0.1mol.L-1NH3.H2OlmL与0.1mol.L-1NH4Cl lmL及1L水相混合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D )A:滴定前B:滴定开始后C:终点前D:近终点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A:Na2S2O3B:NaNO3C:K2Cr2O7D:KMnO410、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C )A: 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B: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C: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D: 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三、填空题。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

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

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

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34102.54106.1615.144.102.52-⨯=⨯⨯⨯(2)6102.900.00011205.1021.143.01⨯=⨯⨯(3)4.020.0020342.512104.0351.04=⨯⨯⨯- (4)53.01.050102.128.10.03242=⨯⨯⨯(5)3.193.5462107.501.89405.422.512.28563=⨯⨯-+⨯- (6)pH=2.10,求[H +]=?。

[H +]=10-2.10=7.9×10-3。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分析化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解答】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244SO HSO H r r r 试加以说明。

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 +<SO 42-<HSO 4-,但SO 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244SO HSO H r r r 。

2. 于苹果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苹果酸酸的浓度常数K c a1和K c 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 0a1和K 0a2的影响又是怎样? 答:-+==-+4111][]][[042242HSO H a c a r r K O C H O HC H K-+-==--+2424222042242][]][[O c H O HC a ca r r r K O HC O C H K当加入大量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离子的活度系数均减小离子的价奋越高,减小的程度越大,所以这时K c a1和K c a2均增大。

由于22242424H C O C O HC O r r r --<<,所以K c a1增加幅度大,K c a2增加幅度小,所以K c a1和K c 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了,由于浓度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强度无关,所以K 0a1和K 0a2不受影响。

3.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1)43PO H —42HPO Na 不是(2)42SO H —-24SO 不是(3)32CO H —-23CO 不是(4)-+-COO CH NH COOH CH NH 2223 不是 (5)+Ac H 2—-Ac 不是(6)+H N CH 462)(—462)(N CH 是4.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标定NaOH 溶液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部分)第三章4.解:(1)NH 4H 2PO 4:[H +]+[H 3PO 4]=[OH -]+[HPO 42-]+2[PO 43-](2)H 2SO 4(C 1)+HCOOH(C 2):[H +]=[OH -]+[HSO 4-]+2[SO 42-]+[HCOO -](3)NaOH(C 1)+NH3(C 2):[H +]+C 1+[NH 4+]=[OH -](4)HAc(C 1)+NaAc(C 2):[H +]=[OH -]+[Ac -]-C 2(5)HCN(C 1)+NaOH(C 2):[H+]+C 2=[OH -]+[CN -]5.解:① [OH -]+[H 2AsO 4-]+2[HAsO 42-]=[H +]②2[Mg 2+]=[OH -]+[Br -]8.解:HCl+NaOH==NaCl+H 2O2HCl+CaO==CaCl 2+H 2OmL 0.004793g/0.00437436.540HCl/NaOH =?=T mL 0.003355g/0.004374236.556HCl/CaO =??=T 9.解: CaCO 3 ~ 2HCl %2.98%1002500.010454.209.100%100)mmol(454.2)00.131225.0252600.0(21213s HCl ==??==?-?==-m n M w n n 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 10.解:①p K a1=1.92,p K a2=6.22 ② 4.07)p (p 21pH a2a1=+=K K 第四章3.解:①0.10mol/L NaH 2PO 4 :两性物质溶液,⽤最简公式计算64.4)12.72)=+=+=.16(21p (p 21pH 2a 1a K K 注:此时公式中的K a1和K a2对应于磷酸的第⼀和第⼆步离解。

②0.05mol/L HAc 和0.05mol/L NaAc 混合溶液: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公式计算76.405.005.0lg 76.4lg =+=+= p pH a 酸碱c c K ③0.1mol/L NaAc 溶液:碱性溶液,按⼀元弱碱公式计算8.88pH mol/L H mol/L [OH HAc a,w b -=?=?=??===-+---)(103.1][)(1067.71076.1101.0]96514K K c cK④0.10mol/L NH 4CN ,两性物质溶液,⽤最简公式计算9.23 .25(21 p (p 21 p (p 21pH HCN ,a NH ,a 2a 1a 4=+=+=+=+)21.99))K K K K ⑤0.10mol/L H 3BO 3,⼀元弱酸溶液,⽤最简公式计算13.5pH)mol/L (1035.7104.510.0]H [610a =?=??==--+cK⑥0.05mol/L NH 4NO 3,⼀元弱酸溶液,⽤最简公式计算 28.5pH )mol/L (1029.5106.505.0]H [610NH a,4=?=??==--++cK5.解:①HA 的摩尔质量 )(mol 10708.3100020.410900.0)()(3NaOH HA NaOHHA -?=?===cV n cV n )(g/mol 1.33710708.3250.13HA HA HA HAHA HA =?===-n m M M m n 5902.4a a 4a HA NaA a 43HA a 1026.110 902.4p 30.40029664.010416.7lg p lg p pH )mol (10416.7100024.80900.0NaA )mol (0029664.0100024.80900.010708.3 4.30pH HA -----?====?+=+=-=K K K n n K n K =的物质的量=⽣成=剩余量=此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主量子数nB.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l有关C. 波函数由四个量子数确定D. 是薛定格方程的合理解,称为波函数解:选C. 波函数是由三个量子数n,l,m确定的,与自旋量子数m s无关。

2.下列波函数符号错误的是()A. ψ1.0.0B. ψ2.1.0C. ψ1.1.0D. ψ3.0.0解:选C. n,l,m三个量子数的取值必须符合波函数的取值原则,即n>l≥∣m∣,所以ψ1.1.0是错误的,应改为ψ1.0.0。

3.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取值正确的是()A. 1,2B. 0,1,2C. 1,2,3D. 0,+1,-1解:选D。

只有D符合磁量子数的取值原则。

因为m取值受角量子数l取值的限制,对于给定的l值,m=0,±1,±2,…,±l,共2l+1个值。

2p轨道的角量子数l=1,所以磁量子数m=0,±1。

4.基态某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A. 3,2,+1,+1/2B. 3,0,0,+1/2C. 3,1,0,+1/2D. 2,1,0,-1/2解:选A。

对于多电子的原子,其能量高低由n,l共同决定,二者数值较大且均符合四个量子数取值原则的就是能量最高的电子。

5.某元素原子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式为[Ar]3d34s24p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A. d区ⅦB族B. p区ⅣA族C. s区ⅡA族D. p区ⅣB族解:选A。

某元素原子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式为[Ar]3d34s24p2,由此可知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为[Ar]3d54s2,由分区及族的划分原则可知A是正确的。

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不等性杂化的是()A. BeCl2B. H2SC. CCl4D. BF3解:选B。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思考题: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答:因NH4+的K a=5.6×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思考题: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V1=0 V2>0(2)V1>0 V2=0(3)V1>V2(4)V1<V2(5)V1=V2①V1=0 V2>0时,组成为:HCO3-②V1>0 V2=0时,组成为:OH-③V1>V2时,组成为:CO32-+ OH-④V1<V2时,组成为:HCO3- +CO32-⑤V1=V2时,组成为:CO32-实验六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思考题: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计算 pH=5 时 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

若此时 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 0.0200mol ·L-1,则[Y 4- ] 为多少?
5.2 pH=5 时,锌和 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 EDTA 的浓度皆为10-2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 时,能否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 Zn2+?
答案:查表 5-2: 当 pH=5.0 时, lgαY(H)=6.45,Zn2+与 EDTA 浓度皆为 10-2mol·L-1,
lgK ’=lgK 稳- lgα
Y(H) =16.50-6.46=10.05 ﹥8,可以滴定。

5.3假设Mg2+和 EDTA的浓度皆为 10-2mol·L-1,在 pH=6 时,镁与 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 Mg 2+。

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 pH 。

答案:(1)查表 5-2:当pH=6.0时,lgα
Y(H) =4.65,lgK’=lgK稳
- lgα
Y(H) =8.69-4.65=4.04,
lgK ’﹤ 8,∴不能滴定
(2)lg αY(H)= lgK稳 -8=0.69,查表 5-2 得 pH ≈9.6。

-13+2+
5.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 mol· L的Fe和Fe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2)Fe2+: lgαY(H)= lgK稳 -8=14.33-8=6.33 ,查表 5-2 得 pH ≈5.1
5.5 计算用 0.0200 mol· 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答案:(1)lgα
Y(H) = lgcK稳 -6=lg(0.0200 × 10
18.80)-6=11.1,查表5-2得pH≈2.8
5.5 计算用 0.0200 mol· 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答案:( 1) lgαY(H)= lgcK稳 -6=lg(0.0200 × 1018.80)-6=11.1,查表5-2得pH≈2.8
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 100mL 溶液。

吸取 25mL ,在 pH ﹥12 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24.90mL 。

试计算:
(1)EDTA 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 EDTA 溶液相当于多少克 ZnO 和 Fe2O3。

5.7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

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25.00mL,
-1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

试计算
在 pH=5 ~ 6 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 L
试样中含 ZnCl 2的质量分数。

5.8 称取 1.032g 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 25.00mL ,加入 T Al2O3 =1.505mg/mL
的 EDTA 标准溶液10.00mL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 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
耗 Zn(OAc) 2标准溶液 12.20mL 。

已知 1mL Zn(OAc) 2溶液相当于 0.6812mL EDTA 溶液。

求试样中 Al 2O3的质量分数。

答案: 25.00mL 溶液中 Al 2O3的质量为 m=1.505× (10.00-0.6812× 12.20)=2.542mg ,
5.9 用 0.01060 mol ·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水中钙和镁的含量,取100.0mL 水样,以铬黑T 为指示剂,在pH=10 时滴定,消耗 EDTA 31.30mL 。

另取一份 100.0mL 水样,加 NaOH 使呈强碱性,使Mg2+成 Mg(OH) 2沉淀,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继续用EDTA 滴定,消耗 19.20mL 。

计算:
(1)水的总硬度(以 CaCO3mg·L-1表示)
(2)水中钙和镁的含量(以 CaCO3mg·L-1和 MgCO 3mg·L-1表示)
5.10 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 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 100mL试液。

吸取 25.00mL ,调至 pH=6 ,用 PAN 作指示剂,用 0.05000mol ·L -1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 。

另外又吸取
25.00mL 试液,调至 pH=10 ,加 KCN 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 4.10mL ,然后
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 溶液滴定,用去 13.40mL 。

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5.11 称取含 Fe2O3和 Al 2O3试样 0.2015g,溶解后,在 pH=2.0 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 ·L -1的 EDTA 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 EDTA15.20mL 。

然后加入上述 EDTA 标准溶液 25.00mL ,
-12+
加热煮沸,调节pH=4.5 ,以 PAN 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 ·L Cu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 。

5.12 分析含铅、铋和镉的合金试样时,称取试样1.936g,溶于HNO 3溶液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 试液。

吸取该试液 25.00mL ,调至 pH 为 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 0.02479 mol·L -1EDTA溶液滴定,消耗25.67mL,
然后加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5 ,继续用上述EDTA 滴定,又消耗 EDTA24.76mL 。

加入邻二氮菲,
置换出 EDTA 配合物中的Cd2+,然后用 0.02174mol ·L -1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游离EDTA ,消耗 6.76mL 。

计算合金中铅、铋和镉的质量分数。

5.13 称取含锌、铝的试样0.1200g,溶解后调至pH 为 3.5,加入 50.00mL0.02500mol ·L -1EDTA溶液,加
热煮沸,冷却后,加醋酸缓冲溶液,此时pH 为 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00mol ·L -1标准锌溶液
滴定至红色,用去5.08mL。

加足量NH
4F,煮沸,在用上述锌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70mL 。

计算试样中
锌、铝的质量分数。

5.14 称取苯巴比妥钠(C12H 11N 2O3Na ,摩尔质量为254.2g·mol -1)试样0.2014g,溶于稀碱溶液中并加热(60℃)
使之溶解,冷却后,加入醋酸酸化并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加入 0.03000mol·L -1Hg(ClO4)2标准溶液
25.00mL ,稀释至刻度,放置待下述反应发生:
Hg2+ + 2C 12H 11N2O3- = Hg(C 12H 11N2 O3)2
过滤弃去沉淀,滤液用干烧杯接收。

吸取25.00mL滤液,加入10mL0.01mol·L-1MgY溶液,释放出的Mg 2+在pH=10 时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0.0100mol·L-1EDTA滴定至终点,消耗3.60mL。

计算试样中苯巴比妥
钠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