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四部分 地图攻略 线索一 十一大综合对比图复习1

合集下载

2020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2020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4 / 12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近代中 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 / 12
思维导图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6 / 12
时空定位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7 / 12
框架结构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古代中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时空定位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2 / 12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框架结构
3 / 12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8 / 12
思维导图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9 / 12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0 / 12
思维导图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11 / 12
2020 届中考历史一到三年级全部思维导图 12 / 12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优质PPT】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优质PPT】

2021/10/10
6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和掠夺
罪恶的“三角贸易”16世纪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8世纪

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

国际工人运动


资产阶级的革
命和改革
2021/10/10
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 巴黎公社的建立1871
第一次 世界大
战 1914
1918


思想
伏尔泰、孟德斯鸠

科学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近 代
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
贝多芬、梵高

2021/10/10
8

俄国

探索




国际

关系




经济
危机
1929
列宁:1917十月革命、1921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1928两个五年计划、1936斯十五大199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 多民族国家 中 国 历史遗留问题
2021/10/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族团结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
促进祖国统一
4
国防建设
海军 空军 导弹部队
钢铁长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
外交成就
就业与社会保障
5
资本
步 入
制度 酝酿
主义 时代 曙光
近 代
制度

中考历史地图速查1

中考历史地图速查1
十年建设
1957-1966
焦裕禄,王进喜,雷锋
大庆油田,武钢,包钢,原子弹,结晶牛胰岛素
十年文革
1966-1976
林彪,江青
文革时期建设成就
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
南京长江大桥,湖北二汽,东方红,核潜艇,氢弹,中程导弹,杂交水稻
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8
“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航路开辟
15世纪
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
葡萄牙,西班牙,里斯本,好望角,菲律宾群岛(香料群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9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查理二世
马斯顿荒原,纳西比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华盛顿
莱克星顿,萨拉托加,约克镇
《独立宣言》
启蒙运动
18世纪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五四运动
1919
学生,工人,商人
北京,上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
国民大革命
1924-1926
蒋介石,周恩来,叶挺,汪精卫;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广州,丁泗桥,贺胜桥,武汉,南京,上海
“打倒列强,除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6
周恩来,朱德,毛泽东
南昌,三湾,井冈山,瑞金
十月革命
1917
列宁
斯莫尔尼宫,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苏俄国内战争
1917-1919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巴黎和会
1919.1
威尔逊十四条,《凡尔赛和约》,国联,中国山东问题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深圳初三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深圳初三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1894年1905年1911年10月10日1924年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国民党一大
(檀香山)三民主义(辛亥革命)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广州
《民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926年1927年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国民革命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政府成立)
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中共要求停止内战
局部抗战开始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第二次国共合作)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
国民党蒋介石不抵抗1936年12月12日1938年(徐州会战李宗仁)
9月1933年10月新四军
湘赣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山西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共七大
毛泽东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1935年1月遵义会议(挽救、转折)1937年9月1940年8月1945年4月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吴起镇会师八路军115师八路军彭德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一和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反抗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1898年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魏源《海国图志》)戊戌变法
1851年------1864年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口号:“自强”(军工企业)“求富”(民用工业)公车上书《万国公报》强学会得到光绪支持

七年级下册(核心考点地图图片核心专题答题指导)-2024年中考历史分册复习核心知识一遍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核心考点地图图片核心专题答题指导)-2024年中考历史分册复习核心知识一遍过(部编版)

时期 影响
唐玄宗 目的 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传播了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时期 唐太宗 目的 求取佛经精义
往 国

玄奘
到达
天竺(古印度)那烂陀寺
家 竺 西行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口述
贡献 ,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新 罗唐
制度、医学、天文、历算 新罗
《本草纲目》 作者 李时珍
类型
药物学
影响 东方医学巨典
科 技
《天工开物》 作者 宋应星
类型 农业、手工业技术

地位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作者 徐光启
类型 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朝 明长城 建

目的 影响
营建
防御蒙古贵族 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加强了北部边防,为边疆地区提供了相对和平
地 行省制度 方
边 台湾 设置 澎湖巡检司

影响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

建立的行政机构
区 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
西藏 中央 宣政院 地方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影响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核心考点11-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 都市 市 生 市民 活 生活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杭州)、元朝大都(北京)
安定的环境。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明成祖
基础 元大都
北京城 构成 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核心 宫城,也称紫禁城 特点 平面呈“凸”字形;中轴线纵贯南北,左右对称。
影响 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中考复习历史-第四部分 地图攻略 线索一 十一大综合对比图【课件】 (共19张)

中考复习历史-第四部分 地图攻略  线索一  十一大综合对比图【课件】 (共19张)

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特点。
台儿庄战役:抵御日军进攻,保卫徐州;作战区域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百团大战:破坏敌人交通线,打破日军“囚笼政策”;主动进攻,作战区域辽阔,规 模大。
(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内容解读: 1.地域分布特点: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内地工业基础薄 弱 2.行业分布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
(三)秦长城示意图和明长城示意图
秦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示意图(P28)
内容解读:为防御匈奴,秦始皇修缮和增 补燕、赵、秦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 体,西起 B (临洮),东到 A (辽 东),全长一万余里,被称为万里长城
内容解读:明长城东起A(鸭绿江),西 至 B (嘉峪关)
根据示意图,指出长城的起点和终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作用? 秦朝的长城东部跨过鸭绿江,比明朝的长城靠东;明朝的长城西部到嘉峪关,比秦朝 的靠西。 作用: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保障北方的安全等。
(六)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与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
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P53)
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P53)
读图填图:台儿庄位于图中A处 内容解读: 时间:1938年
内容解读: 时间:1940~1941年 主要涉及省份:山西、河北
战役结果: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战役概况: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 地区破坏了敌人大量交通线和军事据点,是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模战役
(四)鸦片战争形势图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鸦片战争形势图(P34)
内容解读:
1.交战双方:清政府、英国
2.侵略路线: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虚线):广东海面→ E (厦门 )→浙江定海→ A (天津)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结构图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结构图

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结构图主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网络
主题二近代化的起步知识网络
主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网络
主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网络
主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识网络
主题六: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知识网络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主题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知识网络
主题八: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网络
主题九: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知识网络
主题十: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网络
主题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网络
主题十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网络
专题十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知识网络
主题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网络。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推荐文章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与期末复习提纲热度:八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热度:思维导图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热度:七下历史知识的思维导图热度: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热度: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的思维过程画下来,可以加深记忆,用历史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复习。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欣赏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一古代中国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4.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精美思维导图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精美思维导图

13 世纪初,入侵的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德里苏丹国家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 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646 年日本大化革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14 世纪末, 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亚 与
日本
背景
10 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形成并推动武士集团的 形成发展。

12 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
亚 的
建立
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

掌握实权,可以镇压叛乱、征收赋税

特点


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

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经济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 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文化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 的数字先后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政治


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知识体系图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知识体系图PPT优秀课件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知识体系图
三门峡市三中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战灾难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的反动政策
十月革命
时间、地点 领导人 革命性质
人民委员会 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
苏俄 苏联 对社 会主 义道 路的 探索
列宁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间
新经济政策
特点 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解读:
路线:陆路:长安——敦煌——波斯——欧洲;
长安——敦煌—— C (天竺) 海路:扬州—— B (广州)——东南亚—— 南亚——波斯湾;扬州—— A (日本)
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较西汉丝绸之路路线有什么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 因。 (1)变化:起点多样化(有扬州、广州、长安等,通往不同方向);终点 延伸,并向四周辐射;汉朝重陆路,轻海路;唐朝海陆并举。 (2)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国家强盛;唐朝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等
(四)鸦片战争形势图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鸦片战争形势图(P34)
内容解读:
1.交战双方:清政府、英国
2.侵略路线: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虚线):广东海面→ E (厦门 )→浙江定海→ A (天津)
1841~1842年入侵路线(实线):广州→厦门→定海→吴淞→
镇江→ D (江宁:南京) 3.开放通商口岸: C (广州)、 E (厦门)、福州、宁波、 B
(上海)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内容解读: 1.交战双方:清政府、英法联军
2.列强进军路线:沿 D (广州)海面一路北上
,经台湾海峡、黄海、绕山东半岛,进入渤海 ,直达京津地区
3.开放的通商口岸:牛庄(后改为营口)、 C
烟台)、台湾、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
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特点。
台儿庄战役:抵御日军进攻,保卫徐州;作战区域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百团大战:破坏敌人交通线,打破日军“囚笼政策”;主动进攻,作战区域辽阔,规 模大。
(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内容解读: 1.地域分布特点: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内地工业基础薄 弱 2.行业分布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
第四部分 地图攻略
一 十一大综合对比图
(一)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春秋争霸形势图(P5)
读图填图:位于图 A 处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 相,在 C 处发起葵丘会盟,成为春秋首霸; 晋楚两国在 D 处大战(城濮之战),晋文公
成为中原霸主
内容解读: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 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宋 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江、 B 南京)、 A (镇江)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鸦片战争中由英国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 英法联军说明了什么? 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说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使法 国看到了清政府的落后,法国也加入到侵略阵营中。 (2)从地域分布看,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变化: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区域。说明: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P65)
(二)西汉丝绸之路形势图与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P10)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来自内容解读:1.总路线: B (长安,今陕西西安)— C (河 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 A(大秦,古罗马

(1)南道: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阳关—昆仑山 —葱岭—中亚、西亚、地中海 (2)北道: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天山 南麓—葱岭—中亚北部 2. 经过我国境内的省份:陕西、甘肃、新疆
(五)《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与《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读图填图:图中A处为厦门; B 处为上海 读图填图:图中 A 处为重庆;B 处为苏州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及其所说明的问题。
《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在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 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到内地。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
(六)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与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
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P53)
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P53)
读图填图:台儿庄位于图中A处 内容解读: 时间:1938年
内容解读: 时间:1940~1941年 主要涉及省份:山西、河北
战役结果: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战役概况: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 地区破坏了敌人大量交通线和军事据点,是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模战役
内容解读:
战国七雄分布特点:最西边:秦国;最东边:齐国;最 北边:燕国;最南边:楚国
联系所学,比较分析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 情况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1)政治: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所取代;宋、鲁、吴、越 等国消失,形成战国七雄。说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新兴地主阶级纷纷崛起 ,夺取了政权,统一趋势增强。 (2)经济:各国出现了不少新兴城市。说明:当时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封建经济 发展起来。 (3)民族关系:北方出现了长城。说明:少数民族开始南下骚扰中原,导致民族关 系渐趋紧张。
战国形势图(P6)
读图填图:位于图中 B 处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强
大起来,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公元前354年,魏国攻赵
。次年,齐国在 C 处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公元前 341年,孙膑使用减灶计在 D 处打败魏军(马陵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 A 处进行的长平之战,
使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抗秦
(三)秦长城示意图和明长城示意图
秦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示意图(P28)
内容解读:为防御匈奴,秦始皇修缮和增 补燕、赵、秦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 体,西起 B (临洮),东到 A (辽 东),全长一万余里,被称为万里长城
内容解读:明长城东起A(鸭绿江),西 至 B (嘉峪关)
根据示意图,指出长城的起点和终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作用? 秦朝的长城东部跨过鸭绿江,比明朝的长城靠东;明朝的长城西部到嘉峪关,比秦朝 的靠西。 作用: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保障北方的安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