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1、山东省寿光市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建设进程,不断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污水处理、环卫、环境监管一体化,旨在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寿光市积极推进城镇(街道办)污水处理一体化,对建设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镇街实行“以奖代补”,把镇(街道办)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街的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运行资金保障机制,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格局。

完善城乡监管一体化体系。为实现环境监管向基层延伸,在重点中心乡镇成立了5个环保所。同时,在14处镇街设立了环保助理,140个重点村安排了环保联络员,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环境监控网络,实现了环境执法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实现了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

2、山东省青岛市以列入环境保护部第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城市为契机,靠考核推动,靠投入保障,在全市77个镇、4425个村庄中,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通过大干、快干、巧干、实干,努力让农村面貌变得更美、农村实力变得更强、农民生活变得更美好,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深入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即墨市实施了村容整洁、造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村庄畜禽养殖等四大工程。各区、市充分发挥督察考核的导向作用,加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造林绿化在目标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做到以考核带整治,以考核促整治。

青岛市一方面普遍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即墨市、胶南市、青岛开发区等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都超过了10亿元,其中即墨市全年安排投资在16亿元以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平度市确定,“十二五”期间,将每年新增财力的5%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投入稳定增长的工作机制。

3、作为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市)的惟一一个地级市,威海市立足保护生态、推进可持续发展,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连片整治为重点,以工程项目为抓手,以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群众反映强烈、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点,建立起了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聚力农村,高标准推进,大手笔投入,齐抓共管掀起综合整治高潮

围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威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威海市2011~2012年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到2012年底,完成农村河道整治任务,彻底消灭劣Ⅴ类水体;所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治理任务;全市农

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化肥施用强度比2010年下降10%以上。

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威海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

威海市对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半月调度、每月通报、每季度督导检查、年终考核验收制度,全市还将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各市区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加大赋分权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干部考核机制,把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成效作为对镇党委书记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威海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防控污染,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抓规划,严审批

威海市着力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抓好饮用水安全的同时,威海市多措并举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威海市科学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严禁在环境敏感区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纳入排污申报管理,并取得排污许可证。荣成市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中,充分利用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威海市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力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垃圾处置,横到边,纵到底,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为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威海市积极建立“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荣成市采取分段管理模式,从镇转运站到市垃圾处理场,由环卫处统一管理、市财政全额负责,村内卫生由各村负责清理,实现了垃圾处理资金、设施、车辆、人员“四配套”。

污水处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索污水连片处理多元化威海市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农村污水处理方式。全市规划,到今年底,所有镇至少建成1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提高污水处理率,威海市因地制宜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把城市周边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和截污并网;其余镇建设独立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威海市不断完善农村社区、规模较大村庄和污水产生量大、污染较重的村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农村社区和人口超过2000人的规模较大村庄,必须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有条件的村庄,充分利用村边河道、池塘建设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生活污水。对于位于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镇,威海市要求把脱氮除磷技术使用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条件。

结合“一池三改”,威海市采取建设户用沼气池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积极探索农村污水连片处理模式,选取村庄数量较多、人口相对集中的流域、区域开展试点,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河道整治,开展清污、疏浚、蓄水、修复,打造生态休闲长廊为全面改善河道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威海市科学安排工期,以“清污、疏浚、蓄水、修复”为主要内容,集中人力物力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打造生态休闲长廊。

清污,即对河堤堆积、河面漂浮的垃圾和河道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严禁硬化河底,保护原生态。疏浚,即清除河堤乱采滥挖、乱垦滥种,清除河道障碍物,确保行洪通畅;蓄水,即通过修建拦河坝等措施提高河流蓄水能力,增加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储水量,改善地下水的补充条件;修复,即对河道两岸进行护坡绿化,栽植水生植物,建设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恢复河道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地。

为保持水清、河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威海市不断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河道环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实行河长制,建立市区、镇、村三级河流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河道管理人员、经费。

4、陕西渭南市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