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 124 ·
合 理 用 药 2010年 7月第 3卷 第 l4期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M Drug Use,July 2010,Vo1.3 N0.14
本 结 果 显 示 ,XK 型 自 动 微 生 物 鉴 定 药 敏 分 析 系 统 和 VITEK32全 自动微生物鉴 定及药敏 分析 系统对非发 酵菌 的鉴 定 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其 原 因可能是此 两法都属 于生理学 与 生物化学鉴定分析法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是其 鉴定 的主要依 据 。而影响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的因素有 :细 菌的生长 阶段 不同 ,生理生化反应 能力不 同 ;某些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其 病原菌有可能失去 了典型 的生理生化特性等 ,可能影 响鉴定结 果的一致性 J。通过综合分析 ,鉴定和药敏结果是可靠的 。
用低分子肝素钙 5000U,肌 内注射 ,每天 2次 ,联合丹红 注射液 例 (26% )。2组 总 有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20ml,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治疗进 展性脑 梗死 79例 ,根据第 四 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 评分标 准为疗效 判 定指标。结果治疗组 治疗 3d,评分 开始 减少 ;第 7、14天时 评 分 明显减少 ,而对照组在治疗后 3d评分仍有增 高的趋 势 ,第 7 天才逐渐下降 ,2组 治疗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和丹 红注射剂 分别通过 降纤 、抗凝 、拮抗血 小板 聚集等药理作用 ,使 脑梗死 缺血半 暗带血供快 速恢复 ,从 而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 b淑芳等 也报 道 了低 分子肝素 钙联 合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 注射 液 ,治疗起病 72h内的进展性 卒 中 ,结 果 治 疗 组 治 疗 24h后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PT)、凝 血 酶 时 问 (1Tr)、活化部分凝 血酶时间(A 盯 )延 长,纤维蛋 白原 (FIB)浓 度降低 ,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 有显 著性 (P<0.01),但 均在 正 常 范围内。NIHSS评分和 BI评分住治疗后 2周 、4周 与治疗 前比 较 差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1.2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病死率 、致残 率高 。唐 国传 报 道奥 扎格雷钠联 合低分 子肝素 钙治疗 发病 6~48h内急 性脑梗 死 40例 ,结果病情控制有效率 100% ,且无恶化 ,未发现继发性 出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首选药物之一。它可以迅速降低血液中凝 块的形成,并预防血栓进一步扩散和导致严重的后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常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和死亡风险。它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和 抑制血栓形成来提供保护。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首选药物。它可恢复正常的血小 板功能,并提供抗凝保护,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范围
低分子肝素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肝素 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栓性疾病。它还在慢性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发挥 重要作用。
预防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常用于手术后和长期卧床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它可以显著降 低血栓风险,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静脉血栓栓塞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区别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和较短的半衰期,从而使其更容易使用和监测。此外, 低分子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还具有更可预测的药效和较低的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
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促进抗凝和纤溶系统的活化以及减少血 小板聚集来发挥其抗凝作用。它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这个演讲将深入探讨低分子肝素的概念和分类,并介绍其制备工艺、药理作 用以及临床应用范围。我们还会讨论不同的应用情况,剂量和用法,以及可 能的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工艺
低分子肝素通过酶解、分子筛、纯化和精制等工艺步骤制备而成。制备工艺的严谨性可以保证低分子肝 素的质量和稳定性。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1 O 3
理叫. 护 士 ,0 85 :3 2 . 当代 2 0 () — 4 2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 的应用及护理
崔 字杰 关键 词 : 分子肝 素 ; 应 用 ; 理 低 临床 护 中图 分类 号 :4 3 文 献标识 码 : R 7. 5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2— 1 —2 10— 99 2 1 )4 06 0 1 4 殊 监测 , 上被 广泛 应用 于 预防 。治疗 静脉 血栓 栓塞 及 急性冠 临床 脉 综和 征 。 1 低 分子 肝素 的临 床应 用 目前 临床 上常 用的 低分 子肝 素钙 。 低分 子肝 素钠均 为预灌 针 剂, 针头直接与注射器相连 ,局部皮下淤血是注射低分子肝素常 。 见的不 良反应 , 由于血管破损 , 是 血液进入皮下组织间形成血凝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 的肝素 ,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 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限的血浆浓度 , 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 栓形成的作用, 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 , 半衰期长, 安全 性高 , 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 给药方便 , 不需要特
・ 乌海市 蒙中 医院( 100 0 60 ) 21 年 l 2 0 1 O月 2日收稿
2 . 2淤血的处理 ,常规护理措施是注射前和注射后给于注射部位 冷 敷 5 i, 以预 防 和减少 皮 下 出血 的发 生 。冷敷可 以使局 部组 m n可 织血管收缩 , 减少 出血, 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 从 而减 轻疼 痛 。 但是 低 温可 使患 者 出现寒 战 , 觉不适 , 是身 感 尤其 体虚弱的老年患者。 通过临床实践 , 可用透明贴 , 透明贴是一种水 胶 体敷 料 , 表 面 为 聚 氨基 甲酸 乙酯 , 主要 成分 是 羧 甲基纤 上层 其 维钠 , 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 , 改善局部组织供氧, 促进淤血的吸 收, 加快血管再生和减轻疼痛。 使用时先消毒淤血部位 , 待皮肤干 燥后 将贴 膜贴 于淤 斑处 , 免敷 料 因受 潮而滑脱 , 以 3 4 更 换 避 可 d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肝素类抗血栓药物。

它的抗血栓作用优于普通肝素(SH),而抗凝血作用却低于SH,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出血倾向小、口服易吸收等特点,临床可应用以下方面。

1.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常规治疗(血塞通静点、神经营养剂等)的基础上[1],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用7d,同时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治疗中未见出血等并发症。

结果显示,治愈率及总有效率(84%、96%)明显,为避免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会出现不良反应,应采用小剂量(即100mg)口服。

此方法治疗短暂性脑出血发作较为安全,疗效可靠。

2.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每次8U/kg,每12h一次,连用10d。

资料研究表明,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10d后,分别追踪1月后、3个月后患儿的尿β2-MG(β2微球蛋白)和尿Aib(尿蛋白)的指标均明显降低,疗效安全可靠,未发现出血倾向。

说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肾损害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ACEI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凝)5 000U,2次/d,皮下注射[3],连用7d。

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1次/d,总有效率92.3%。

低分子肝素钙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部分消除凝血酶对血小板的凝固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尚有一定的溶栓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不稳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应用安全,出血并发症少,抗凝效果明显。

阿托伐他汀通过调整血脂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及总死亡率。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4.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无明显出血倾向的肾病综合征,采取小剂量激素加低分子肝素[4],泼尼松0.5 mg/(kg.d),低分子肝素0.4 mg/d皮下注射,2周为一疗程。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并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104例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宫高情况、股骨长、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的生物物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脐动脉血流速度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量,能够促进胎儿增长,可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且对于胎儿和母体均较安全。

标签:低分子肝素;胎儿生长受限;低分子右旋糖酐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可对胎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可引起胎儿畸形、早产、足月儿体重下降,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其新生儿远期可能并发大脑发育障碍、智力水平低下,其成年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因此,对FGR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围生儿的预后[1-2],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FG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孕妇妊娠期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低分子肝素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胎盘血供功能的作用。

国内外有研究证实,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效果显著。

本院妇产科对FGR患儿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FGR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3~48岁,平均(31.40±2.14)岁;其中单胎妊娠102例,双胎妊娠2例;无畸形胎儿,无染色体畸形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 <O0 ) 用药 期间无大 出血及致 死性 出血 等不 良反应 , P . 5。
栓 形 成 的作 用 。 着肝 素 分 子 量 的 下 降 , 子 结 构 中 的 糖 基 数 随 分 减少 , 凝血 因子 I 与 I a的 结 合 力 下 降 , 与 体 内 AT 的 结 合 力 但
不 变 , 至 加 强 。 自 2 纪 8 代 后期 , 甚 0世 O年 国外 研 究 逐 渐 转 向
表 明对急 性心 肌梗 死后 未溶 栓者 , 用 L 使 MW H 具 有 明 显 的 抗凝 效 果 。吕晨 _观 察 4 6 3例 加 用 L MW H 410U , 下 注 射 , 0 皮 每 日 1次 , 续 使 用 2 日 , 6 连 5 与 O例 不 加 用 L MW H 的 心 肌 梗
形 成 的 影 响 , 其 主 要 药 效学 进 行 了研 究 , 与 普通 肝 素 进 行 对 并 比较 。采 用 玻 片 法 体 外 测 定 小 鼠 全 血 凝 血 时 间及 大 鼠 体 内静 脉血 栓的 形成 , 过 实验观 察到 L 通 MW H 腹 腔 皮 下 注 射 40 5、
1 0和 5 k , 明 显 延 长 小 鼠 全 血 凝 血 时 间 , 生 理 盐 水 5 0U/ g 可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个 给 药 剂 量 组 均 有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 有 明 显 3 并
常 事 件 的 总 发 生 率 治 疗 组 为 1 , 照 组 为 4 (9< 4 对 3 /
0 .01) 。
的 量 效 关 系 ; 通 肝 素 钠 注 射 液 5 k 普 0U/ g剂 量 与 生 理 盐 水 组 相 比 。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3 、0 k MW H 可 明显 降 低 大 没 0 1 0U/ gL

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论文

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论文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20-02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片段(1000~12000),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其功能有:抗fxa活性显著高于抗fa活性,轻微抗凝活性(抗因子ⅱ活性小于45 iu/mg),不易被灭活,半衰期长,不明显延长kptt,出血副作用小;有促进纤溶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和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故抗栓作用强;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其他功能,故对出血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对已经与血小板结合的因子ⅹa仍有抑制作用,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这样,在富含血小板的环境中,比普通肝素更有效;有神经保护作用[1];无需实验室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方便。

现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应用体会综述如下。

1 心血管疾病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诱发血栓形成,使血管腔不完全闭塞。

采用抗凝治疗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大[2]。

王艳英等[3]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40例,治疗组在和40例观察组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法安明),体重≤60kg为5000u,体重>60kg为7500u,每12h脐周皮下注射,连用14天。

结果: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高剂量治疗组至第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及肠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开始下降(p<0.05),第14天显著下降(p<0.01)。

对结肠粘膜损伤积分值的影响,高剂量治疗组治疗至第14天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普通肝素是由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交联而成的粘多糖酯,分子量0.5~3万之间。

低分子量肝素占1/3,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而高分子量肝素易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

低分子肝素:肝素经化学或酶解聚后生成平均分子量在4000~6500之间的肝素片段。

临床常应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

因其分子量较小,不易被凝血因子IV中和,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使凝血酶和活化X因子失活,发挥抗凝和纤溶作用;其生物利用度高达98%;量效关系明确,定剂量时抗凝效果易于预测,皮下注射使用方便、作用稳定而持久、无需做凝血机制监测;血浆半衰期较普通肝素长2~3倍,不易透过胎盘屏障,所以在临床抗凝治疗中应用广泛。

临床治疗适应症:1、心血管疾病:如联合阿托伐他汀、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中,可降低再梗死率及死亡率、心脏冠脉支架介入术中及术后血管再狭窄中的应用。

2、外周闭塞性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7-14天。

3、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48小时内给予低分子肝素 7500IU IH BID*7天。

4、休克衰竭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仅改善机体的高凝血状态,还能纠正和改善抗凝与促凝的活性失衡状态。

5、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改善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紊乱,而且对减少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起到有益的预防作用。

6、心脏病人妊娠期抗凝,可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7、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低分子肝素 8U/kg q12h;泼尼松龙 0.5mg/kg.d加入生理盐水 100ml中静滴 2周一疗程,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8、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高凝和血栓前状态的首选药物:低分子肝素4 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10天。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改进后的注射方法效果及临床应用推 广
1
改进后的注射方法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改进后的注射方法可以减少误注等风险,提高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临床应用推广
通过举办培训、开展科普活动和推广先进设备,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改进后方 法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血栓病的预防
低分子肝素可用于预防 心脏病、中风和其他与 血管血栓有关的疾病。
血栓病的治疗
低分子肝素可用于治疗 已经发生的血栓病,如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心脏手术后的抗凝 治疗
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心 脏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风 险。
低分子肝素的优点和局限性
1 易于使用
低分子肝素可由患者自行注射,不需要住院或定期监测。
2 预测性抗凝效果
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可预测,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
3 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使用时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某些高危患者群体中。
注射方法的介绍
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注射前,需要清洗注射部位并正确 使用注射器。
国内外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情况对比分 析
国内使用情况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 注射方法的改进
本演示将全面介绍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和注射方法的改进,以及国内外的 使用情况对比分析和改进后的方法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推广。
低分子肝素的定义和分类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根据其分子量和生物 活性,低分子肝素分为不同的分类。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国内医疗机构广泛使用低分子肝素来预防和 治疗血栓疾病,但注射方法仍有改进空间。
国外使用情况
国外医院在注射方法上更加规范,提高了低 分子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特殊应用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特殊应用

2012年9月*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300480)2012年7月10日收稿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目前,关于冠状动脉介入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较多,两项研究入选4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 段太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cl 组和非Pcl 两组,两组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mg/kg ,每12小时1次注射48小时以上,其中Pcl 组中不加任何抗凝药物。

结果:其抗血栓疗效确切,住院期间无血管闭塞发生,无1例需紧急血管再通治疗,30d 内死亡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3%,低于全体患者(451)的6.2。

Pcl 组30d 大出血发生率为0.8%,与非Pcl 组患者发生率(1.3)相似,此研究提示了低分子肝素在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推进了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取代普通肝素的进程。

2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抗血栓治疗可以减少深部血栓的发生,据报道[1],对64例发病在6~48h 的发展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静脉滴注14天,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腹部皮下注射连续14天;两组均给予脱水及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其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延长APTT ,APTT 降低D--二聚体,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浓度。

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进展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对已去纤溶机会的进展性重症脑梗塞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药物。

3妊娠妇女中应用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因此,可用于妊娠妇女患者,考察了低分子肝素对妊娠妇女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以36例被诊断患有静脉血栓的妇女为对象,在妊娠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制剂,结果,整个妊娠期间接受治疗的妇女没有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其并发症,也没有进一步血栓栓子形成,说明低分子肝素对妊娠妇女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1.4患者因素:护士的工作对象是患者和疾病,而患者是不断变化的,疾病是不断发展的,这使护士在工作中难于把握,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安全,这种身心投入使护理人员感受到疲惫。

低分子肝素钠(活多史)在血透抗凝中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钠(活多史)在血透抗凝中的临床应用

15 药品 来源及 其 用法 .
活 多 史 : 明 积 大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格 : 20 a t 昆 规 4 5 ni a
史组透析 3 n 透析 3h及透 析结束 时 A T 0mi、 P F分别 为( 9 9 5.3
±1 .9 、4 .3±86 ) ( 6 2 4 8 ) ( 16 , 0 、3 .0±5 3 )rn 速 碧 林 组 透 析 .2 a , i
经 验 交 流
低 分 子 肝 素 钠 ( 多史 ) 血 透 抗 凝 中的 临床 应 用 活 在
李海明, 骏 , 薛 顾 勇 , 陈 靖 , 丁 峰 ,范 虹 , 陶艳 菊
低 分 子 肝 素 钠 ( 多 史 ) 射 液 是 一 种 新 型 抗 血 栓 形 成 药 活 注 物 , 有 效 成 分 为 一 种 平 均 分 子 量 为 400的 低 分 子肝 素 , 目 其 0 是 前 国内 唯 一 采 用 预 装 针 管 包 装 的 国 产 制 剂 。 为 验 证 其 在 血 液 透 析 抗 凝 中 的 有 效 性 及 安 全 性 , 们 以进 口的 低 分 子 肝 素 ( 我 速 碧 林 ) 对 照 , 行 随 机对 照研 究 。 为 进
1 2 m 。 .
2 2 透析 器及透 析 管路 凝 血情 况 比较 .
两组 患 者均 未 出 现 严 重 的 透 析 器 或 管 路 凝 血 情 况 。活 多 史 组 透 析 器 及 透 析 管 路 凝 血 情 况 均 为 I ; 碧 林 组 有 1 出 级 速 例 现透 析器 及 透 析管 路 凝 血情 况 Ⅱ级 , 2 均 为 I 。 余 9例 级
文章编号 :0 050 ( 06 1.9 80 10 - 4 20 ) 81 1.2 4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肝素是临床医疗当中的常用药物,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随着肝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低分子肝素(LMWH)开始作为新制剂在临床医疗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注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髙、出血负作用少的优点,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及糖尿病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根据LMWH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引言: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普通肝素(UFH)酶解或化学降解获得,LMWH是一种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000,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凝血、抗血栓、抗炎及抗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有效调节细胞增殖,能够预防腹部术后粘连,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有着良好的疗效,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正逐渐取代UFH在临床医疗当中的地位。

本文就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1.1抗凝血作用LMWH主要通过对凝血酶(FIIa)和凝血活性因子(FXa)的抑制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与LMWH的结合。

结合AT-Ⅲ的LMWH,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增强。

LMWH 由于糖链相对较短(低于18个单糖的长度),不能直接与FIIa结合而起到抑制作用,而对于FXa可以直接发挥抑制作用,LMWH抗FXa的能力更强。

研究表明,LMWH抗FXa与抗FIIa 的活性之比(2~4)高于UFH(1),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2抗血栓作用由于FIIa被激活,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更多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由于LMWH被血管内皮吸收而释放。

在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下,FII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力,LMWH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对血小板聚集的促进作用,通过抑制FXa进而抑制FIIa的激活,LMWH的抗血栓作用明显优于UFH。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正文:引言: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种来源于肝素的衍生物,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它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更强的抗凝作用,以及较少的副作用和需要监测的因素,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1.1 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通过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III)结合,加快ATIII与凝血酶的结合速度,从而使凝血酶不能催化纤维蛋白的,起到抗凝作用。

1.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低分子肝素还能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ADP释放和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2.1 防治深静脉血栓症(DVT)低分子肝素在防治DVT方面具有以下优势:方便使用、无需监测、副作用少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预防性应用或治疗性应用,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低分子肝素在ACS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早期应用、介入治疗后抗凝和长期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策略,可以选择不同的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案。

2.3 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被广泛应用于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小。

2.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低分子肝素在VTE的预防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剂量和疗程,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VTE。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临床研究报告、专家意见、临床指南等。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III):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天然抗凝物质,能够抑制凝血反应。

2:深静脉血栓症(DVT):指深静脉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疾病。

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综合征,包括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小结:操作要点
操作前按摩 部位选择 注射前不排气 捏起皮肤皱褶,垂直进针 确定无回血后方可注射 注射完毕停留数秒 按进针角度拔针 压迫穿刺口力度、方法、时间 穿刺部位禁忌按揉热敷 心理护理及宣教
部分文献
[1] 姚文.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 杂志,2008,25(10A):39-40
(避开脐周1-2cm),左 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 间距2cm。
注射方法
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2min, 至皮肤发红
平卧屈膝位、坐位 消毒局部帽
注射方法
不用排气!!! 将针头朝下, 空气弹至药液上方
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固定针头垂直进针(根据患者的胖瘦程 度决定注射深度)
在冷敷时注意防冻伤。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如果血肿很大,经上述治疗仍不能吸收消 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 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
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不良反应的处理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外敷
透气 、 防水 、低过敏 改善局部组织供氧和血液循环 , 促进淤血消散
[2]温成菲,姜谧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致腹直肌下血肿1例报 告[J].吉林医学,2010,31(2):574-575
[3]闫焕英,张秀华等.不同拔针方法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 皮下瘀血的影响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60 [4]林琳,黄超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后按压方法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9):2310-2311 [5]徐玉群,徐星辰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时间的临床观 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2):77-78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1—8194 (2016)34-0291-02
低分子肝素 是由普通肝素 酶解或化学 降解获得的分 子量较低 的肝 素 的总称 ,具 有抗 凝血 、抗血 栓 、抗 炎和 抗脂 质代谢 紊 乱等 药理 作 用 ,具有 注射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抗 栓作用强 、出血反应少等 优 点 ,临床广泛用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肝脏 疾病和预 防术 后血栓 ,降低 了出血 、血小 板减少症和过敏 反应等不 良反应的发生机 会 ,普通肝素逐渐为其取 代。 1药 理作 用 1.1抗凝血 :低分子肝 素可与AT-m结合 ,使 之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 增强 ,并抑制FIIa和FXa的活性 。 由于 低分子肝 素具有 相对较 短的糖 链 (18个 单糖 长度 以下 ),与FIIa不能直接 结合 而产 生抑制作 用 ,但 可直接抑制 并增 强抗FXa能力。低分子肝素抗FXa与抗FIIa活性高于普 通肝素 ,相关不 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1.2抗血栓 :激活FII后 可致血栓形成 。血管 内皮 吸收低分子肝 索后可 释放更多 的组织纤溶 酶原激 活因子 。在 纤维蛋 白溶解作用 下FIIa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力 ,低分子肝素 低分 子肝素能够抑 制二磷酸腺苷 促进血 小 板聚集 的作用 ,通过抑 制FXa和 FIIa的活性而抗 栓 ,其 抗血栓 作用 明显优于普通肝素 。 1-3抗炎 :低分子 肝素抗炎作 用 尚在探 讨之 中。有人认 为抗炎作 用与 其 抗凝血无 关 ,还有 人认为抗炎作 用与其抑 制FXa活性 有关 ,即抗炎 作用 与抗凝血有 关,且通过这种途径 发挥抗炎作用 。低分子肝 素可通 过 多种机制和途径 来实现抗炎作用 。既往研究表 明,白细胞抑 制黏 附 分子 能促进低分子 肝素对 白细胞黏 附聚集产生抑制 作用 ,可将低分 子 肝素作为 临床有 效安全的抗炎制剂…,以发挥相 应药理作用 。 2 临床 应用 2.1治疗 脑血 管疾 病 :临床 常应 用 低分 子肝 素作 为治疗 脑 血 管疾病 的 主要药 物 ,治疗 的疾病 主要 包括 急性脑 梗死 、进 展性 脑梗 死和短 暂性 脑缺 血等 常见 的脑血 管疾 病 。①急 性脑梗 死 的治疗 :低 分子肝 素联 合 阿司 匹林治疗 急性 期脑 梗死 产生 的疗 效不甚 显著 ,与 单用 阿 司 匹林 相近 】。但低 分子 肝素联 合 疏血 通能 促进 急性 脑梗 死 改善 神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

分子结构
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较小,分子结构更稳定,通过 皮下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
用法
普通肝素需要静脉使用,而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皮 下注射。
制备方法
普通肝素的制备需要从动物肺部提取,过程较为复 杂,而低分子肝素则是从普通肝素中酶解出来的。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特点
起效快
皮下注射后,15分钟内开始起效,最大作用在35小时。
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评估
• 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安全,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 • 低分子肝素使用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局部出血、皮下或肌肉组织出血。 • 临床应用中可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应尽快停用。
低分子肝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 荨麻疹
停药、给予抗组胺药。
2 皮下出血
局部用压迫止血止血,必 要时进行补液输血。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剂。本演示将介绍低分子肝素的概念、 特点、剂量和用法、安全性评估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低分子肝素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从普通肝素酶解出来的小分子量抗凝血剂。
2 作用
低分子肝素能够抑制凝血酶的形成,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区别
剂量效应线性
剂量与效应之间呈线性关系,方便临床使用。
短效持续
半衰期较短,适合于短期应用,并可进行血液透 析患者使用。
减少出血风险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相对平 稳,因此可以减少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的适应症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 肺栓塞的治疗 • 心血管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
停止使用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18
7
护 理
我们科护士使用的注射方法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患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右手持针垂直进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右手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推多长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后拔针,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 用棉签迫???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用棉签迫??? 时间
临 床 应 用 (一)
• 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 预防和治疗动、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6
临 床 应 用(二)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心肌梗塞及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 • 介入封堵术后抗凝
4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相对于UH
血浆半减期比UH长 血浆半减期比UH长,皮下注射给药后的生物利 用度比UF好 用度比UF好 抗凝效应的预测性更好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次皮下注射给药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 更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 更方便 – 无需监测 – 皮下注射代替静脉滴注 • 节省费用 幅度:34%~57% 幅度:
(二)不良反应与预防
疼痛 硬结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13
皮下瘀斑 血肿 骨质疏松
疼 痛 的预防
垂直进针 两快一慢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冷敷
14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勿使其随病人呼吸上下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注射 后避免揉搓, 后避免揉搓,禁忌热敷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时间,PTCA术后3min,UA按压1-2min 按压时间,PTCA术后 术后3min,UA按压 按压1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医学ppt
内凝系统
K
PK
胶原 HK
Ⅻa

Ⅺ Ⅺa
Ca2+
选择通路

Ⅸa Ⅷa PL+Ca2+
Ⅸ Ⅹa
Ⅴa

PL+Ca2+
外凝系统
TF
Ⅻa Ⅹa等
Ⅶa Ca2+

传统通路

ⅩⅢ
Ca2+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ⅩⅢa
Ca2+
纤维蛋白
稳定的
单体
纤维蛋白
缺氧、酸中毒、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 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系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孙慧兰
2005年9月
精品医学ppt
1
内容提要
1. DIC的概念 2. DIC的病因 3. 凝血与抗凝 4. DIC的发病机制 5.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6. DIC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7. 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概念
DIC是一种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 理过程。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 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 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 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 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从高 凝状态转变到低凝状态)
• 暴露胶原、激活Ⅻ因子,启动凝血反应,血小板激活, 同时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和纤溶系统
• 内皮细胞抗凝作用减低:TM/PC和HS/AT-Ⅲ系统功能 降低,TFPI减少
• 内皮细胞tPA产生减少,PAI-Ⅰ产生增多,纤溶活性 降低
• NO、PGI2、ADP酶等减少,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
降低
孙慧兰
白细胞破坏 释放TF样物质
白细胞激活 内毒素、IL-1、TNFα 使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
放TF
血管内皮 损伤
羊水、转移 瘤细胞
胶原HK K
PK 其他促 凝物质

Ⅻa
红细胞 破坏
内凝系统激活 细胞膜磷脂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血小板 激活
外凝系统激活
纤维蛋白
白细胞
聚集 血栓 LPS TNF
ⅦaCa2+

TXA2 PGG2/ PGH2 TX合成酶
AA
PE 5-羟

PLA2 PC
色胺等
剂弱

肌动球蛋白

分泌
GP PKC
Ca2+-钙调蛋白
PLC DG
肌浆网
PIP2
IP3
纤维蛋白(原)
水解凝血因子
纤溶酶
FDP 纤溶酶原
激肽释放酶 内 凝血酶 内 纤溶酶原激活物 外
抗凝血酶Ⅲ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抑制Ⅱa Ⅶα Ⅸa Ⅹa Ⅻa ❖由肝和内皮细胞合成 ❖ 与肝素结合后活力大增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凝血酶原 蛋白C——由肝合成
凝血活性降低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
活化蛋白C 灭活Ⅴa、Ⅷa 蛋白S
内皮细胞表面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发病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 控失调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
精品医学ppt
2
病人 ,女 ,33岁 ,因停经40周 ,胎儿肢体脱出阴道口 外6小时入院,检查发现子宫破裂 ,立即行全子宫切除。
术中出血3450ml,病人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即输血1200ml、输液2500ml,强心等抗休克 治疗 ,待血压回升至正常,查3P试验 (+)、测凝血时间 超过30分不凝、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 ,结合病史 ,DIC诊断成立 ,立即在输大量新鲜血同时输入肝素、 凝血酶原复合物 ,并给予支持、对症治疗 ,病情逐渐好转 ,各项检查指标转正常 ,术后7天出院。
血小板活化
大量凝血酶
激活Ⅷ和Ⅴ因子 激活抗凝物质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血浆激肽 释放酶
Ⅻa Ⅻ
血浆激肽 释放酶原
Ⅻf Ⅻa
纤溶酶
补 C3a 5-HT 体 C5a 组胺 系 统 C3b TF
红细胞溶解
血小板释放 PF3
血小板激活
• 血小板激活剂与血小板膜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 作用产生第二信使激活血小板发挥其黏附、聚集、 释放功能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各种病因 激活凝血系统
1 凝血酶增多
大量微血栓形成
2 凝血因子、血小板消耗
纤溶系统激活
产生纤溶酶 FDP形成
3 纤溶、抗凝作用增强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因
妇产科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创伤及手术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凝血因子 血小板
血管痉挛
凝血
纤溶系统 AT-Ⅲ,TM-PC系统
组织因子
纤溶酶
纤溶酶 原
组织损伤
FDP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肝功能严重障碍 血液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肝功能严重障碍
• 合成抗凝物不足 • 灭活凝血因子障碍 • 肝细胞坏死释放TF • 病毒、药物损肝并激活凝血因子
• 组织因子(TF) 263Aa 跨膜糖蛋白 • 组织细胞破坏,大量组织因子入血 • 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在内毒
素刺激下可诱导TF表达 • 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Ⅶ结合,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 Ⅶ a-TF复合物激活Ⅹ、Ⅸ因子,产生的凝血酶反馈
激活Ⅸ、 Ⅹ、Ⅺ、Ⅻ等,扩大凝血反应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止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抑制Ⅹa、 Ⅶa、TF
灭活Ⅴa Ⅷa
抑制 Ⅹa、Ⅱa
TFPI
纤溶酶
外伤
肾上腺素
凝血酶
ADP NO PGI2、 ADPase
蛋白S
凝血酶
PC
APC
TM
ATⅢ 纤溶酶原激活物
+ (t-PA、u-PA) 肝素
红细胞或白细胞大量破坏
红细胞破坏
释放磷脂 促凝 促血小板释放反应 释放ADP 使血小板聚集 促血小板释放反应 PF3
TFPI,肝素 细胞抗凝
抗凝 纤溶
内凝系统
PK
K
胶原 HK
Ⅻa

Ⅺ Ⅺa
Ca2+

Ⅸa
Ⅷa
PL+Ca2+

TF
Ⅶa Ca2+ 选择通路
外凝系统
Ⅻa Ⅹa等


Ⅹa Ⅴa PL+Ca2+
传统通路

ⅩⅢ
Ca2+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ⅩⅢa
Ca2+
纤维蛋白
稳定的
单体
纤维蛋白
少量凝血酶
激活Ⅸ因子
激活纤溶系统
• 致密颗粒释放ADP等,α颗粒释放黏附蛋白 • GPⅡb/Ⅲa(αⅡbβ)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
板扁平伸展、聚集、黏附 • 活化血小板表面出现负电荷磷脂,结合凝血因子,
形成纤维蛋白网,血小板以伪足伸入网中,使血 块回缩,形成坚固血栓
孙慧兰
精品医学ppt
PAF
TXA2
(强 胶激 原活


ADP 肾上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