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设计规范
汽车保险杠EPP缓冲块设计规范
汽车保险杠EPP缓冲块设计规范1范围木标点规定了汽衣前后保险杠镣冲块的设计构想、设计要求及失效模式.木标准适用于木公司生产的耽类车辆保险在IPP缓冲块(以下简称“缓冲块”)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Q/CC JT292—2012聚饭两便碰撞缓冲块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 17354-199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木标准.3.1暖冲块bumper guard位于保险杠内侧防撞梁前、或撞时能缓冲吸能、EPP发泡成型的零部件.4设计构想3.1功能要求缓冲块在碰撞时起到绫冲作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行人的伤害,实现行人保护中对小腿的保护,3.2感客/市场要求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运输日益繁忙,汽年事故增买,顾客已把安全防护装置作为购买汽车的一项重要掂标a镶冲块作为保险杆防护装置一部分,对于减轻人员伤亡程度及汽幸损坏程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3相关法规要求布置空间位置根据GB 1735,1—1998中碰撞器的冲力点确定;满足在半笠情况下,冲由点位于碰撞器的基准线的水平面I;,基准高度为距离地面445 M处:在碰撞过程中也要满足行人保护中对小腿的保护, 前保4小胭的接触充度为115皿,见图1所不。
图1缓冲块布亘空间位置3.4材料绫冲块的材料一股选择EPP发泡结构,按Q/CC JT292—2012中相关要求执行.3.5间隙线冲块安装在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为缓冲块固定到防撞梁匕与防撞梁的间隙一般定义为。
啦〜0. 5 nm,与保险杠间隙定义为1 nun~2的<反之,当缓冲块固定到保险杠匕与保险杠的间隙一般定义为Omn〜0.5画,与防撞梁间隙定义为 1 nm 〜2 mme3.6装配工艺嬴冲块安装在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可固定到防撞梁上或直接固定到保险杠上.缓冲块和防撞梁主要依靠定位柱和定位孔之间的卡接以及防撞第和保险杠之间的形位约束实理,见图2所示.5设计要求5.1缓冲块边缘光顺,与其他配合件间隙均匀:与保险杠接触面要求与保险杠随型,马防撞梁接触而要求与防撞梁陂里。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设计指南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保险杠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制造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保险杠作为汽车外部装饰件的一部分,在车辆碰撞事故中承受着重要的安全功能和保护车身的作用。
因此,保险杠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性、耐用性和美观性等因素。
2.设计要求2.1 安全性要求●保险杠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并保护车身。
●设计时需考虑到不同碰撞角度和速度下的碰撞情况,以确保乘车人员的安全。
●保险杠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要求。
2.2 功能性要求●保险杠的设计应考虑到乘车人员的便利性,包括方便上下车、方便装卸物品等。
●对于SUV等越野车型,保险杠还需具备防护能力,以避免擦伤车身底部的重要零部件。
2.3 美观性要求●保险杠的设计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符合车型的设计风格。
●应使用符合车身颜色的喷漆材料,以提升整车的视觉效果。
●保险杠各部分的连接点应设计得平滑、无缝,并且保持一致的线条感。
3.材料选择3.1 塑料保险杠●塑料保险杠通常采用聚丙烯(PP)或增强尼龙材料制成,具有轻质、强度高、不易变形的特点。
●塑料保险杠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复杂的外形设计,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3.2 金属保险杠●金属保险杠通常采用冷轧钢板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金属保险杠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冲压、弯曲、焊接等工艺,以确保保险杠的精度和质量。
4.制造过程4.1 塑料保险杠制造过程●设计保险杠的三维模型.●制作保险杠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得到成型的保险杠件.●进行表面处理和喷漆.●组装保险杠并安装在车身上.4.2 金属保险杠制造过程●设计保险杠的三维模型.●制作保险杠的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工艺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所需形状.●进行表面处理和喷漆.●焊接不同部件并组装保险杠.●将保险杠安装在车身上.5.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保险杠设计的相关三维模型和技术图纸,可供参考和使用。
机动车保险杠的设计与车辆减震系统的匹配
机动车保险杠的设计与车辆减震系统的匹配引言:机动车保险杠作为车辆重要的安全部件,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车辆及乘员的安全。
而车辆减震系统则是保证车辆行驶平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机动车保险杠时,需要考虑与车辆减震系统的匹配,以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机动车保险杠的基本功能和设计原则机动车保险杠是车辆前、后部分的防撞装置,主要起到保护车身和乘员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机动车保险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设计原则:1. 防护功能:机动车保险杠应具备良好的抗撞击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减少车身的损伤,并保护乘员的安全。
2. 美观性:机动车保险杠是车辆外观的一部分,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与整车外观的协调性,使车辆整体更加美观。
3. 与车身结构的一体性:机动车保险杠的设计要与车辆的整体结构相匹配,保持与车身的一体性和稳固性,不能影响车辆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制造成本与维修成本:机动车保险杠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应考虑在设计中,以实现成本的控制与经济性。
二、车辆减震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分类车辆减震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平稳、乘坐舒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车辆减震系统主要由悬挂系统、减震器和弹簧组成,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 独立悬挂系统:每个车轮都采用独立的悬挂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路面状况,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2. 轴悬挂系统:前后轮都采用轴悬挂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经济型车辆。
3. 弹簧和减震器的组合:弹簧和减震器通过配合工作,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三、机动车保险杠与车辆减震系统的匹配原则机动车保险杠和车辆减震系统在设计时需要相互匹配,以实现最佳的效果。
以下是机动车保险杠与车辆减震系统匹配的原则:1. 抗撞击性能:机动车保险杠应具备良好的抗撞击性能,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减少车身损伤。
保险杠设计规范
编号代替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设计技术规范保险杠设计规范2005-10-08制订2006-03-15发布前言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汽车自主开发设计中,内外饰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保险杠设计,在此,特编写此规范——《保险杠设计规范》,希望对坚持走自主开发之路的新生力量的快速成长能起到一定帮助,也希望对各位设计人员能有一定帮助。
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保险杠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保险杠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保险杠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车门内饰板的分块、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GB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及位置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A36—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界限3 设计内容3.1 设计输入3.1.1 市场定位及结构组成的确定根据市场部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和造型部门的外部效果图、确定保险杠的风格档次以及结构组成。
保险杠总体上分为四个档次,具体见表一:表一: 保险杠档次分类3.1.2效果图构造分析根据造型部门所绘制的效果图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意见以供造型部门对效果图进行修改。
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产品大小及所需设备和制造工艺●各部件分块线的控制和质量保证难易程度●各相关部件的组装方法●装配工艺及质量保证难易程度分析评估3.1.3保险杠装配方式、制造工艺以及材料的确定a)保险杠的装配方式根据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见表二):表二:保险杠的装配类型装配类型结构形式备注保险杠直接与车身连接(见图1)保险杠本体直接与车身连接。
汽车保险杠标准
汽车保险杠标准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汽车保险杠标准通常指汽车保险杠的设计规范和检测标准,以下是汽车保险杠标准:
1、保险杠应相对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左右对称。
2、轿车和小型客车保险杠的长度应不小于车辆宽的90%,
载货汽车的保险杠长度应不小于车辆宽的70%。
3、保险杠的高度应在保险杠水平件有效接触面的上、下翼
缘处测量。
4、保险杠水平件(在不小于车辆宽的70%长度内)安装位
置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5、保险杠上、下翼缘面与腹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尺寸应尽
量小,以免减少相撞时的有效接触面积。
乘用车保险杠人机和法规介绍、校核及实例分析
外部凸出物法规和校核
3.前后保和水平面的夹角 a) 前保和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叫做接近角:SUV 要求接近角≥25°, 乘用车、MPV接近角≥16° 。 b) 后保和水平形成的角度叫做离去角: SUV 要求离去角≥25°, 乘用车、MPV离去角≥13° 。
前后保功能附件及其尺寸要求
一.前后保LOGO a. 前保LOGO只要求外观倒圆角≥1mm。 b. 后保LOGO要按照车身外表面凸出零件的圆角半径不得小于2.
5mm。这一要求不适用于凸出车身外表面不到1.5mm的零件以 及凸出车身外表面1.5 mm以上,5 mm以下但零件朝外的部分 是圆滑的零件。
二.牌照板安装要求 a. 参照GB15741-1995规定:不得影响车辆设计接近角和离去角。安
装于前号牌架上的牌号,应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前号码牌允许后倾≤15°。 b. 后号码牌余下后倾≤30°(上边缘离地高度≤1.2m),后号码牌 允许下俯≤15°(上边缘离地高度>1.2m) c. 后号码牌可视范围:水平面左右各30°,沿垂面上下各15°。 d. 前后保号码安装尺寸按GA36-92规定(看下图)
低速碰撞要求
低速碰撞要求
上图:较为常见的停车场碰撞,市区路况频繁发生的低速追尾等。 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对保护翼子板、散热器、发动机罩和灯具等部 件起着一定作用。图为碰撞事故后的2008款奔驰B200的铝合金 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其很好的保护了发动机散热器
低速碰撞要求
不少人认为前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即人们常说的防撞梁)是保证 车辆碰撞安全性的关 键,然而真正在碰撞事故(正面撞击或后部 追尾)中担负主要吸能作用的是前后纵梁,纵梁通过压溃变形和 弯曲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图为2008款奔驰C级车发动 机舱结构和 碰撞能量吸收与分散路线示意图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是一辆汽车上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不仅提供了车辆的外观设计元素,还具有保护汽车和乘客安全的重要功能。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保险杠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安全性、美观度、材料选择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保险杠设计的指南,帮助您了解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安全性保险杠作为保护汽车和乘客安全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应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
首先,保险杠应能够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减少碰撞对车辆和乘客的冲击。
其次,保险杠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碰撞角度和力度的情况,以确保车辆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最后,保险杠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外力。
2. 美观度作为车辆外观设计的一部分,保险杠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美观度。
保险杠的造型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既能凸显车辆的个性和品牌特色,又能给人一种流畅和动感的感觉。
此外,保险杠的颜色和材质选择也需要与整车外观相匹配,以达到整体一致的美观效果。
3. 材料选择保险杠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保险杠材料包括塑料、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塑料保险杠轻量、成本低,易于加工和塑性变形,但其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弱。
铝合金保险杠重量轻、强度高,但成本较高。
碳纤维保险杠轻量、坚固耐用,但成本昂贵。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用途和预算来进行综合考虑。
4. 考虑乘客的安全保险杠设计不仅要考虑车辆的安全,还需要考虑乘客的安全。
保险杠设计应尽量减少对乘客的伤害,特别是行人保护。
一些保险杠设计采用了可弯曲的设计,以减少对行人的碰撞伤害。
此外,保险杠设计还应考虑到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尽量避免因保险杠造型或位置不合理而造成乘客的不便。
5. 环保性保险杠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保性。
材料选择应遵循环保原则,尽量选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保险杠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结:保险杠设计是一项综合考虑安全性、美观度、材料选择等因素的工作。
保险杠设计校核-如吾意
图1 碰撞器尺寸
三、低速碰撞
保险杠校核---低速碰撞
1.正面碰撞校核: 前保险杠处:碰撞器A面与发动机舱盖最前点的间隙大于80mm。 后保险杠处:碰撞器A面与行李箱盖最后点的间隙大于80mm。 两箱车:则碰撞器A面离尾门外饰条(尾门最后点)的间隙大于80mm。
牌照板
牌照板
<12.m 保险杠
>12.m 保险杠
二、外部凸出物法规
保险杠校核---汽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法规
1.安装于后号牌板(架上的
号牌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小 牌照板 于0.3m,上边缘离地高度应
牌照板
不大于1.2mm。
2.若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不 Nhomakorabea可能符合上述规定时,离地
<12m
高度可超过1.2m,但必须按
R≥5mm区域
Y0
车辆垂直纵向 平面
20mm
保险杠外轮廓
15°
二、外部凸出物法规
保险杠校核---外部凸出物法规
▲保险杠上装饰条:只要凸出高度小于 5mm可不考虑R,但对于保险杠本身,其圆 角半径还是要求R ≥5mm 。 ▲保险杠上的格栅: ——有进气功能要求的格栅按“格栅”检验, 不用满足保险杠要求; ——无进气功能要求的格栅按保险杠检验 (R≥5mm)或按一般要求检验。 ▲保险杠上凸出高度小于5mm的保险杠上 的局部零件和镶嵌件,不用满足上述要求。 如:倒车雷达,拖钩盖子,镀铬条等 ▲号牌支架:与直径100mm球体接触部位 R≥2.5mm。(若位于保险杠的20mm的区 域仍可沿用R≥2.5mm)
牌照安装区域
225m 13m
440m
115m 140m
二、外部凸出物法规
保险杠校核---汽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法规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是汽车外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安装在汽车前后部,起到保护车身和乘员的作用。
除此之外,保险杠还能提升车辆的外观和减少事故时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设计师创建安全、实用和美观的保险杠。
1. 功能需求保险杠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车身和乘员。
因此,在设计保险杠时应考虑以下功能需求:- 强度:保险杠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碰撞时的冲击力。
强度的要求取决于不同的汽车类型和使用环境。
- 吸能能力:保险杠应能吸收碰撞时的能量,减少对车身和乘员的损害。
- 塑性变形:保险杠应能塑性变形,以减少碰撞时对车辆其他部位的冲击力传递。
- 安装方便:保险杠应易于安装和维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更换或修复。
2. 美观设计除了功能需求外,保险杠的美观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保险杠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与车身线条和造型相契合。
以下是一些美观设计的建议:- 材质选择:选择适合车辆外观的材质,如塑料、碳纤维等。
- 配色方案:根据车身颜色和整体设计风格选择适合的保险杠配色方案。
- 表面处理:保险杠表面的处理可以选择高光、哑光或者其他特殊效果,以增强整体美观度。
- 弧度和线条设计:保险杠的弧度和线条设计应与整车外观一致,使之看起来更为流畅和动感。
3. 安全性考虑安全性是设计保险杠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安全性考虑的建议:- 尺寸和高度:保险杠的尺寸应根据车辆类型和法规要求确定。
保险杠的高度应能够保护引擎舱和车辆前端的重要部位。
- 柔软材质:选用柔软的材质可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进行缓冲。
- 系统集成:保险杠可以与其他辅助安全系统集成,如感应器、行车记录仪等。
4. 制造成本和可持续性除了以上因素,制造成本和可持续性也是设计保险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 材料选择:选择成本适中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如可回收材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
- 多功能设计:保险杠可以设计成具有多种功能,如嵌入式雾灯、停车传感器等,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和降低制造成本。
汽车保险杠设计要点
汽车保险杠设计要点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其设计要点直接关系到汽车在碰撞中的保护能力和外观造型。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汽车保险杠的设计要点。
一、材料选择汽车保险杠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作,主要考虑到塑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吸能能力,能够在碰撞中减缓冲击力,保护车辆和乘客安全。
同时,塑料材料还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加工工艺灵活等优点,能够满足汽车保险杠的制造要求。
二、形状设计汽车保险杠的形状设计应符合流线型原则,既要考虑到美观性,又要保证其在行驶中的风阻系数尽量小。
同时,保险杠的形状设计还要考虑到对行人的保护,应尽量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三、撞击吸能设计汽车保险杠在碰撞中起到吸能的作用,能够减缓撞击力,保护车辆和乘客安全。
因此,保险杠的设计要考虑到撞击吸能的原理,采用合适的结构和材料,以实现较好的吸能效果。
四、防护性能设计汽车保险杠在碰撞中不仅要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还要保护车辆的其他部件,如发动机、车灯等。
因此,保险杠的设计要考虑到防护性能,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避免碰撞对车辆其他部件的损坏。
五、安装设计汽车保险杠的安装设计要考虑到易于安装和更换,方便维修和保养。
同时,保险杠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也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在碰撞中的保护效果。
总结起来,汽车保险杠的设计要点包括材料选择、形状设计、撞击吸能设计、防护性能设计和安装设计等几个方面。
这些设计要点旨在提高汽车在碰撞中的保护能力,同时兼顾美观性和其他功能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保险杠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保险杠的设计要点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只有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汽车保险杠。
保险杠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保险杠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5-08-05发布 2015-08-10实施 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简要说明 (3)2设计构想 (4)2.1 前后保险杠开发周期 (4)2.2 满足法规要求 (4)2.3 安装布置及断面分析 (9)2.3.1 功能定义及安装构想 (9)2.3.2 典型断面分析 (10)2.3.3安装强度分析: (11)3.保险杠的材料及结构 (13)3.1 保险杠材料的选择 (13)3.2保险杠结构 (13)3.3我司现有车型保险杠结构 (13)4保险杠设计注意事项 (15)4.1保险杠在设计结构中需注意的问题 (15)4.2 保险杠的设计经验值 (17)5 间隙、公差分析 (18)5.1大灯同前保险杠间隙 (18)5.2保险杠同翼字板间隙 (18)5.3保险杠同前格栅的间隙 (18)5.4保险杠本体同缓冲块 (18)6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 (18)6.1工艺分析方法 (18)6.2工艺方法 (18)7主要性能要求 (18)7.1材料试验要求 (18)7.2 性能试验要求 (18)7.3油漆涂层试验 (19)8 失效模式 (19)1简要说明保险杠属于安全件。
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①、保护功能,在汽车发生纵向及角部碰撞时,保险杠应能吸收部分能量,以保护车身,整车照明系统、冷却系统、发动机盖、行李箱盖等;行人保护功能,在保险杠内装防撞梁和缓冲块,更好的保护行人碰撞时小腿的伤害值;②、装置功能,在保险杠上,有的装置着灯具、雷达、牌照架及牌照等件,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装置条件;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换气通道; ③、美化功能;④、提高空气动力特性,保险杠正面迎风面积较大,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也大。
前保险杠的最佳化设计对减小正面迎风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效果明显。
侧视图方向上,矩形断面保险杠的阻力最大,凸形断面的保险杠阻力较小。
保险杠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保险杠设计规范编制: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2015-08-05 发布2015-08-10实施XXXXX 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简要说明 (3)2设计构想 (4)2.1前后保险杠开发周期 (4)2.2满足法规要求 (4)2.3安装布置及断面分析 (9)2.3.1功能定义及安装构想 (9)232典型断面分析 (10)2.3.3安装强度分析: (11)3. ........................................................................................................................................................... 保险杠的材料及结构.. (13)3.1 保险杠材料的选择 (13)3.2保险杠结构 (13)3.3我司现有车型保险杠结构 (13)4 保险杠设计注意事项 (15)4.1保险杠在设计结构中需注意的问题 (15)4.2保险杠的设计经验值 (17)5间隙、公差分析 (18)5.1大灯同前保险杠间隙 (18)5.2保险杠同翼字板间隙 (18)5.3保险杠同前格栅的间隙 (18)5.4保险杠本体同缓冲块 (18)6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 (18)6.1工艺分析方法 (18)6.2工艺方法 (18)7主要性能要求 (18)7.1材料试验要求 (18)7.2性能试验要求 (18)7.3油漆涂层试验 (19)8失效模式 (19)1简要说明保险杠属于安全件。
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① 、保护功能,在汽车发生纵向及角部碰撞时,保险杠应能吸收部分能量,以保护车身,整 车照明系统、冷却系统、发动机盖、行李箱盖等;行人保护功能,在保险杠内装防撞梁和缓 冲块,更好的保护行人碰撞时小腿的伤害值;② 、装置功能,在保险杠上,有的装置着灯具、雷达、牌照架及牌照等件,要给予足够的空 间和装置条件;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换气通道; ③ 、美化功能;④、提高空气动力特性, 保险杠正面迎风面积较大,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也大。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1、引言1.1 目的该文档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保险杠设计的指南,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1.2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车辆保险杠设计,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
2、设计要求2.1 安全性要求2.1.1 保护乘员在碰撞中的安全2.1.2 能够吸收和分散碰撞冲击力2.1.3 防止车辆其他部件的受损2.2 功能性要求2.2.1 提供足够的保护覆盖面积2.2.2 能够与其他车辆部件完美配合2.2.3 方便安装和维修2.2.4 耐久性与可靠性2.3 美观性要求2.3.1 与车辆外观风格和设计语言相协调2.3.2 表面质量和光泽度要求2.3.3 颜色和装饰的选择3、概述3.1 保险杠的种类和分类3.2 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3.3 设计流程和方法3.4 经典案例分析4、材料选择4.1 钢材4.2 铝材4.3 塑料材料5、结构设计5.1 碰撞响应5.2 吸能结构5.3 支撑件设计5.4 结构强度要求5.5 外部包装设计5.6 配件设计6、表面处理6.1 防腐处理6.2 涂装工艺6.3 表面装饰处理7、安装与维修7.1 安装要求7.2 维修与更换8、法律法规及标准8.1 交通安全法规8.2 车辆碰撞标准8.3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9、附件附录1:法律名词及注释- 碰撞冲击力:指车辆在碰撞事故中受到的冲击力。
- 吸能结构:指保险杠设计中能够吸收和分散碰撞冲击力的结构。
- 碰撞响应:指车辆在碰撞时的反应,如挤压、变形等。
- 外部包装设计:指保险杠外部的外观设计,包括曲线、线条等。
- 配件设计:指保险杠上的其他辅助装置设计,如雾灯、泊车雷达等。
附件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附件3:本文涉及的附件。
以汽车保险杠为例说明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原则
以汽车保险杠为例说明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原则
汽车保险杠是一种常见的外部保护装置,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原则如下:
1. 功能性:保险杠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以抵御小碰撞和冲击力。
因此,在材料配方设计中,需要选择具有适当强度和韧性的高分子材料,并通过添加增韧剂、增强剂和填充剂等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2. 耐候性:汽车保险杠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下,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御紫外线辐射、氧化、湿气等因素的侵蚀。
在配方设计中,可以考虑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来提高材料的耐候性。
3. 表面质量:保险杠作为汽车外部的重要部件,它的表面光洁度和外观质量对整车的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配方设计中,可以添加流平剂、防粘剂等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流动性和表面质量的添加剂。
4. 成本控制:在保险杠材料的配方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合理控制配方比例,以确保保险杠具备所需的性能,同时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原则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配方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材料性能要求进行调整。
陆风保险杠设计规范
保险杠设计规范保险杠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险杠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的产品开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6-2008 塑料-30℃~30℃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石英膨胀计法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643.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B/T 1843-2008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2-1988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 11566-2009 轿车外部凸出物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QC/T487-1999 汽车保险杠的位置尺寸Q/KG 03205-2010 塑料外饰件油漆技术条件ECE R26 外部凸出物(ECE R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3 术语保险杠:载货汽车和座位数≤20 或车长≤6m 的载客汽车在发生低速正、斜向碰撞时,减轻人员伤亡程度及汽车损坏程度的前后保护装置。
4 目标性能4.1 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能保护车辆,使之不会发生严重损伤。
法规要求汽车的前后端保护装置,要保证车辆在发生4km/h 的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另外,前、后保险杠在保护车辆,减少车辆损伤的同时,还要保护行人,减少行人在碰撞发生时所受的伤害。
4.2 保险杠外表面必须与造型面一致,两端应向车身表面弯曲。
保险杠结构件不得超出造型面以外。
4.3保险杠突出表面不得有锐角、棱角。
4.4 零件设计在满足法规要求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结构简单可靠,工艺简便合理。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保险杠》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保险杠》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保险杠》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18】191号,任务号为2018-38。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出,联合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李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兴工业研发(廊坊)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
1.2编制背景与目标伴随着“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发布,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到2020年,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建成,在重点行业出台100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
汽车行业是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研究领域,汽车保险杠作为典型的汽车零部件,是开展绿色零部件评价的主要对象之一。
通过研究、制定汽车保险杠的绿色评价规范,促进开展绿色保险杠评价,对于提升汽车保险杠各项指标,改善零部件、整车的生态性能和促进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说,这项工作在现阶段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制定汽车保险杠绿色评价规范,开展汽车绿色零部件评价,可以有效改善汽车零部件、整车的生态性能,促进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
汽车绿色保险杠标准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所形成,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和认证体系做出要求的同时,对保险杠从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产品属性四个方面多个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纠正目前汽车产业中生产企业、零部件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矛盾,提升企业、零部件的绿色化,促进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其次,制定汽车保险杠绿色评价规范,开展汽车绿色零部件评价,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并有效提升汽车零部件、整车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保险杠校核规范 SAE法规
检查按设计的分模线和拔模方向能否保证产品的结构;在需要加滑块的地方考虑滑块方向是否合 理,尤其是有几处需加滑块时,注意滑块方向是否相互干涉。
商用车工程研究院
由于前保险杠上通常布置有格栅,对格栅处的校核参照法规中的要求:
③、 牌照板的布置 校核牌照板布置是否满足法规挂车号牌板 GB15741-1995 中的布置要求:
对法规中的牌照板可视范围要求进行校核: 下图是中、美、欧的牌照尺寸标准:
商用车工程研究院
共 13 页 第 2 页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几项: 保险杠与翼子板的面差(通常要求面差为 0 ) ; 保险杠与翼子板的间隙(此间隙也最好为 0 ,不过根据造型要求和考虑装配也可能会有较小的间
隙) 保险杠与引擎盖的间隙 保险杠与灯具的间隙(间隙的检查以均匀协调为主)
商用车工程研究院
共 13 页 第 5 页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目标值 / 经验值: 间隙和面差根据设计定义的尺寸为标准。
载货汽车应装置有前保险杠且保险杠长度不小于车辆宽度的 70% ;保险杠应相对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左右
对称;保险杠的高度应在保险杠水平件有效接触面的上、下翼缘处测量。
下表是保险杠安装尺寸要求:
汽车类别
当汽车处于满载静止状态下 保险杠上翼缘距地面高度不小于 保险杠下翼缘距地面高度不大于
轿车 / 乘员少于12人
的小型客车
420
360
微型载货车
480
420
载重小于等于 2t 的轻
型货车和乘员在12人 530
陆风保险杠设计规范
保险杠设计规范保险杠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险杠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的产品开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6-2008 塑料-30℃~30℃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石英膨胀计法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643.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B/T 1843-2008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2-1988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 11566-2009 轿车外部凸出物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QC/T487-1999 汽车保险杠的位置尺寸Q/KG 03205-2010 塑料外饰件油漆技术条件ECE R26 外部凸出物(ECE R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3 术语保险杠:载货汽车和座位数≤20 或车长≤6m 的载客汽车在发生低速正、斜向碰撞时,减轻人员伤亡程度及汽车损坏程度的前后保护装置。
4 目标性能4.1 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能保护车辆,使之不会发生严重损伤。
法规要求汽车的前后端保护装置,要保证车辆在发生4km/h 的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另外,前、后保险杠在保护车辆,减少车辆损伤的同时,还要保护行人,减少行人在碰撞发生时所受的伤害。
4.2 保险杠外表面必须与造型面一致,两端应向车身表面弯曲。
保险杠结构件不得超出造型面以外。
4.3保险杠突出表面不得有锐角、棱角。
4.4 零件设计在满足法规要求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结构简单可靠,工艺简便合理。
机动车保险杠的设计对车辆刹车距离的影响
机动车保险杠的设计对车辆刹车距离的影响引言:机动车保险杠是车辆的重要安全设备之一,可以起到保护车辆前后部结构、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功能外,保险杠的设计还会对车辆的刹车距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机动车保险杠在车辆刹车距离方面的设计要求和影响。
一、保险杠的设计要求:1. 安全性:保险杠应能够保护车辆前后部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减轻乘客的伤害风险。
2. 轻量化:保险杠应尽量减少重量,以减轻车辆整体负荷并提高燃油效率。
3. 弹性:保险杠的材料和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在碰撞后恢复形状,减少损坏修复成本。
4. 成本低:保险杠的生产和安装成本应尽量降低,使得更多的车辆能够采用并受益于保险杠的保护。
二、保险杠对刹车距离的影响:1. 空气动力学影响:设计合理的保险杠可以有效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小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间接影响刹车距离。
2. 重量影响:保险杠的重量会直接影响车辆的惯性和制动力的需求。
重型保险杠会增加车辆的负荷,导致刹车需要更长的距离来停车。
3. 弹性补偿:优质的保险杠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在碰撞后恢复原状。
这种弹性材料可以在刹车时吸收行驶中车辆惯性的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刹车距离。
4. 结构影响:保险杠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的效果。
如果保险杠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碰撞时逐渐抵消能量,减少碰撞冲力,从而减小刹车距离。
5. 材料选择:保险杠一般采用聚合物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
优质的保险杠材料能够在碰撞时更好地吸收和分散能量,降低刹车距离。
三、保险杠设计的创新与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保险杠对刹车距离的影响效果,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研发机构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1. 超弹力材料:利用弹性材料、类胶原蛋白等新材料制作保险杠,以提高弹性回复的效果,更好地吸收碰撞冲击能量。
2. 主动刹车辅助:将保险杠与车辆的制动系统结合,使得在刹车时保险杠能够主动参与制动,减少刹车距离,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