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项练习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
计算:(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208 98 233y9.8 g x233/98 =x/9.8x=23.3 g208/98 =y/9.8y=20.8 g(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2.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0.6克(2)10%(3)17.9%【解析】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106 2×36.5 2×58.5 44x y z 4.4g得x=10.6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3.将含有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钡样品12.5g 放入39.6g 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过滤。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 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 稀硫酸(即A 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答案】4.4 10% 7.1%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题中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继续加入稀硫酸至196g ,气体质量不会增加,因此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4.4g ;(2)因为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所以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
设加入的98g 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恰好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
23242422Na CO Na SO +H SO =++1069814244zxyH C gO O 4.4↑98x =44 4.4g解得x=9.8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100%=10%98g⨯ 142y=44 4.4g解得y=14.2g106z=44 4.4g解得z=10.6g(3)加入98g稀硫酸溶液时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g100%=7.1% 10.6g+95.8g+98g-4.4g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2.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答案】 5.2【解析】解法一: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关系式:①y-90g=x,②y 89.5%=x+90g 100%,x=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解法二:可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则: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90g 100%(1-89.5%),生成氧气的质量=90g 100%(1-89.5%)-90g=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2.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
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答案】65% 40% 28.87%【解析】【分析】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2442Zn+H SO=ZnSO+H65981612x z y0.4g65981612===x z y0.4gx=13gy=32.2gz=19.6g(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3g×100%=65% 20g(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2g×100%=40% 80.5g(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g×100%28.87% 80.5g+0.4g-13g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8.87%。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 1.92g 81.7% 【解析】(1) 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6g-4.08g=1.92g 。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 。
2KClO 3MnO 22KCl+3O 2↑Δ245 96 x1.92g245 96 =x,解得 x=4.9g1.92g 点睛: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氧气与氯酸钾的 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 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2.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 ,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 取 10g 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 ,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 ,冷却后称得固体质 量为 8.12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4.9 g×100%=81.7%6g方案二 :另取 10g 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 ,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 4.27g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 ,其化学性质稳定 ,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精确到 0.1%)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 ,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答案】 42.7% 97%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解析】【分析】【详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g-8.12g=1.88g 设生成 1.88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 x高温CaCO3 CaO + CO2100 44x 1.88g100 = 44x 1.88gx=4.2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27g 100%=42.7%10g(2)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 4.27g 说明生成了 4.27g 二氧化碳设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yCaCO3 + 2HCl = CaCl2 + H 2O +CO 2100 44y 4.27g100 = 44y = 4.27gy=9.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7g 100%=97%10g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2.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盛有12g贝壳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30.9
49.8
m
87.6
107.6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
(2)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答案】83.3%10.9%
(1)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2)11.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3g+100g+82.1g﹣200.0g=4.4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m的值为.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
【答案】(1)4.4.(2)168:3.
【解析】
(1)加入50g稀盐酸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因此加入100g稀盐酸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即m的值为4.4.(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因此溶质氯化钠质量为:200×3%=6g,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 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
(写出过程) (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0% ; (2)另一种金属应该是锌(详见解析过程) (3)28.6%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第一次加入50g 的稀硫酸合金的质量减少了6.5g ,第二次再加50g 稀盐酸时,合金的质量又减少6.5g ,所以得出每加入50g 的稀硫酸合金的质量就会减少6.5g ,说明50g 的稀硫酸和6.5g 的合金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加入50g 稀硫酸时减少的质量只有1.5g ,所以剩余物质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g100%30%30g⨯= (2)由50g 的稀硫酸和6.5g 的合金确好完全反应,求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设:另一种金属为M ,相对原子质量为x 。
2442x 986.5g 50g M + H SO =MSO +19.6%H ⨯↑x 6.5g =9850g 19.6%⨯ x=65;所以该金属是锌; (3)第三次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5g ,因此反应掉的物质的质量即为30g-10.5g=19.5g ,由19.5g 锌的质量求出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锌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设:第三次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氢气质量为z 。
2442981612150g 19.Zn + H S 6%yO =ZnSO +H z↑⨯98150g 19.6%=161y ⨯ y=48.3g ; 98150g 19.6%=2z⨯ z=0.6g 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8.3g100%28.6%19.5g+150g-0.6g⨯≈2.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类型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化合物AmBn为例)①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B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的质量分数=( 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100%④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AmBn)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0·徐州中考)20XX年4月玉树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NaClO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4%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2、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1)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Vc的化学式为______;(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Vc30 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解题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明确两个注意事项。
即:两个注意事项: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统一;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对于有杂质的物质,需先换算出纯净物的质量,然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解答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时,以化学方程式作为分析推理的主要依据,找准解题的关键以及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逐层推导,分类讨论、判断并计算。
3)对于与化学方程式结合求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解答时要明确以下几点:①溶液是混合物,要用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一、复习内容和建议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动量法:包含原子个数动量、利害电子动量、电荷动量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探讨法:当题中所含不确认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将情况展开的探讨。
(4)十字交叉法:已知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轻易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1)定量问题定性化;(2)对数估计;(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1.守恒法:基准1、由mg(oh)2和mgo共同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不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CPC混合物10g,将其资金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全然反应,税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b.24%c.20%d.30%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创建mg元素和mgso4的质量关系可以求出反应后税金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出税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mgso42412010g48%=4.8gx2.平均值法基准1.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有1g,则混合物中一定所含的金属就是。
(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解析: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分解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 为金属,设立平均值式量m)r+2hcl=rcl2+h2m2g131gm:13=2:1m=26则必须存有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和大于26的金属存有,又因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故答案为c。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 FeCl3、HCl 150g 21.4g 画图 56.0%【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于盐酸足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FeCl3、HCl;(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FeCl3+3NaOH═Fe(OH)3↓+3NaCl;120 107150g×16% xx=21.4g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BaCl 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
若误服了BaCl 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 4溶液解毒。
为测定某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 2溶液,不断加入MgSO 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 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3)试计算原溶液中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和方法完好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拥有很强的毒性。
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刻服用MgSO4溶液解毒。
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 克BaCl2溶液,不停加入MgSO4溶液,反响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以下图,请回答:(1)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反响生成积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3)试计算原溶液中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gCl223.3g20.8%【分析】【剖析】【详解】(1)当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加到100g 时,溶液总质量出现拐点,今后跟着硫酸镁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增添,不再产生新的变化。
故P 点时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巧完好反应生成硫酸钡积淀和氯化镁。
所以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氯化镁;(2)由图可知,反响生成积淀的最大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3)设原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BaCl 2+ MgSO4 = BaSO4 + MgCl 2208233100g x23.3g208= 233100g x 23.3gx=20.8%答:原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10 克样品放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入烧杯中,再取60 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足反响,实验数据以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101010101010(g)节余固体的质量( g) 9.358.78.057.4 6.75 6.75(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 1) 32.5%;(2)9.8%【分析】质量分数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出目的物质的质量和样品的总质量,而后求比值。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十种解题技巧(含经典例题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实验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g水中,充分溶解,通入足量的CO2,固体质量与通入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碳酸氢钙可完全溶解。
试计算:(1)当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g。
(2)4.0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精确到0.1%)。
(3)当通入m3g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
【答案】2.2 7.5% 8.586g【解析】【分析】【详解】(1)当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2.2g;(2)设样品中杂质Ca(OH)2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X=3.7g,y=5g所以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分数为;(3)设当通入m3gCO2时,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z,答:当通入m3g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586g。
2.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计算:(1)反应产生的CO 2的质量为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 ,则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是_____?(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 2CO 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__(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答案】4.4 78.8%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 钠元素生成142g 硫酸钠,消耗98g 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减少就等于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所以反应产生的CO 2的质量为200g+200g ﹣395.6g =4.4g .故填:4.4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可以解决此题. 故填:78.8%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 2CO 3的质量为x .23242422Na CO +H SO Na SO +1064H O+C 4xO 4.4g↑═10644=x 4.4g解得:x=10.6g 则烧碱样品中NaOH%=50.0g-10.6g100%=78.8%50.0g⨯答:烧碱样品中NaOH 的百分含量为78.8%.(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转化成碳酸钠的过程中,钠元素的质量没变,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 钠元素生成142g 硫酸钠,消耗98g 硫酸.3.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曾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 碎纸样品。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l00g 8%的NaOH溶液,通过计算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该溶液吸收CO2,最多可以生成Na2CO3多少克?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2)当NaOH全部转化成为Na2CO3后,Na2CO3还会继续与CO2、H2O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直至Na2CO3完全反应完。
请在如图画出利用l00g8%的NaOH 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
____(3)现有三种溶液:①100g8%NaOH溶液、②100g8%NaOH溶液吸收CO2转化为Na2CO3溶液、③100g8%NaOH溶液吸收过量CO2转化为NaHCO3溶液,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与上述三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的硫酸的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
【答案】10.6g 相等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解析】【详解】(1)100g8%的NaOH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100g×8%=8g(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和碳酸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根据2NaOH+CO2=Na2CO3+H2O和 Na2CO3+CO2+H2O=2NaHCO3,可得关系式为:22323 2NaOH~CO~Na CO CO~2NaHCO8044106441688g y x a z804410644168====8g y x a zx=10.6gy=4.4gz =16.8ga=4.4g利用l00g8%的NaOH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起点4.4、拐点(8.8,16.8)。
如图:(3)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根据钠元素守恒和硫元素守恒,可知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化学计算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复内容和要求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包括守恒法、极值法、讨论法、十字交叉法和差量法等。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包括定量问题定性化、近似估算、运用整体思维和利用图象解题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1.守恒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混合物的成分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守恒法求出所需的答案。
例如,题目中给出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守恒法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平均值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混合物中两种金属的平均式量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平均值法求出混合物中含有的金属种类。
3.十字交叉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气体的体积和成分,可以通过十字交叉法计算出气体的体积比例,从而得出剩余气体的成分。
4.极值法极值法是通过考虑问题的极端情况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量,可以通过极值法求出反应物的最大量或最小量。
总之,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需要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来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化学计算中的问题。
1.某硫酸钠溶液中,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时,此溶液中硫酸钠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根据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可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51,而硫酸钠分子中含有1个Na+,所以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51.又因为硫酸钠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所以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51×142=2.78g。
所以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78/(2.78+50)=5.26%。
答案为:无选项。
2.用60%酒精溶液甲与25%酒精溶液乙混合,配制成45%酒精,所用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多少?解析:设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x:y,则有:0.6x+0.25y=0.45(x+y)解得x:y=3:1,所以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3:1.答案为:D。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 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g(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____________(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答案】4.4g 11.7% 16.3%【解析】【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为: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碳酸钠的质量。
进一步可求出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为: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氯化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再加上样品中原有氯化钠的质量,即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
最后可计算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具体过程如下:【详解】(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73g 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10611744x y 4.4g106x =44 4.4gx=10.6g 117y=44 4.4g y=11.7g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2g-10.6g×100%11.7% 12g≈(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g-10.6g+11.7g×100%16.3% 12g+73g-4.4g≈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1.7%;(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中考化学计算题1.化学兴趣⼩组的同学⽤⼀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下列实验:取样品14 g,放⼊烧杯中,加⼊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答案】10 g 2.9 g 14.6%【解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化学⽅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利⽤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3) 、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NaCl包括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和反应⽣成的NaCl;根据上述⽅程式可以求出⽣成NaCl的质量,⽽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
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2)、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111 100 117x 10g y111100117=10x g y=解得,x=11.1g y=11.7g(3) 、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11.7100g gg+×100%=14.6%答:(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3)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答案】 5.2【解析】解法一: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关系式:①y-90g=x,②y89.5%=x+90g100%,x=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解法二:可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则: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90g100%(1-89.5%),生成氧气的质量=90g100%(1-89.5%)-90g=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试求:(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96.4% l0%【解析】【分析】纯碱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差即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
【详解】反应放出的CO2的质量为:64.4g+50g+11g-121g=4.4g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4.4g10611744==x y 4.4g解之得 x=10.6g,y=11.7g(1)碳酸钠纯度=10.6g100%11g⨯≈96.4%;(2)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11g-10.6g=0.4g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0.4g=12.1g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12.1g121g×100%=10%答:(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约为96.4%;(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2)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35.O35.035.O35.O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5.6 4.4 4.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解析】试题分析:(1)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2)设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35g×3+=M+H2SO4═MSO4+H2↑X 988g﹣4.2g×14%X:98=3.8g:×14%X=24所以该金属是镁.(3)设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Mg+H2SO4 ═MgSO4+H2↑98 120 2105g×14% y z98:120═105g×14%:y y=18g98:2═105g×14%:z z=0.3g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g/(105g+3.6g﹣0.3g)×100%≈16.6%答: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2.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氧化亚铜(Cu 2O )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
现将Cu 2O 和Cu 的固体混合物20g 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 ,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Cu 2O+H 2SO 4═CuSO 4+Cu+H 2O .计算:(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
(2)原混合物中Cu 2O 与Cu 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在图中画出向20g Cu 2O 和Cu 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_____。
【答案】12.25 9: 1 。
【解析】【分析】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24.5%×50g =12.25g ;故填:12.25(2)设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为x ,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
224421449864x 12.Cu O+H SO CuSO +C 2u +H 5O g y═ 1449864==x 12.25g y解得:x =18 g ;y =8g ; 原混合物中Cu 2O 与Cu 的质量比为18 g :(20 g ﹣18 g )=9:1;故填:9:1(3)没加入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 ,加入到50g 稀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8g =10g 。
如下图所示;故填:【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取24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加136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4g沉淀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试计算反应中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73.6g【解析】【详解】设:24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106 100 80x 4g yx= 4.24 g y = 3.2 g .得到的10%NaOH溶液的质量为(24 g – 4.24 g + 3.2 g) ÷10% = 229.6 g加入石灰乳的质量为 229.6 g + 4 g - 136 g -24 g = 73.6 g答: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73.6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项练习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十字交叉法: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
(1)定量问题定性化;(2)近似估算;(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
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守恒法:
例1、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
B.24%
C.20%
D.30%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 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 ~MgSO4
24 120
10g48%
=4.8g x
2.平均值法
例1.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那么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
解析: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为金属,设平均式量M)
R + 2HCl= RCl2+ H2
M 2g
13 1g
M:13=2:1
M=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