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76da7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a.png)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主要讲两方面内容:一是我的朋友圈;二是友谊的力量。
第一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友谊的渴望,认识到同龄伙伴、朋友在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觉察自己的交友状况,体味友谊带给自己的复杂感受。
第二目在第一目的基础上,重温友谊的温暖和美好,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学生升入新初一后,朋友圈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原本熟悉要好的伙伴因为升学暂时分开,身边的同学才刚刚认识,还有几分陌生。
朋友圈的变化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
学生对新环境下建立友谊充满着渴望。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知识目标:了解朋友圈的变化,清楚为什么要经常对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认识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和朋友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教学难点:为什么要经常对朋友关系进行梳理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六、课前准备ppt课件,视频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tfboys《我的朋友》这首歌,问题: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呢?朋友。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重要的话题,进入初中,我们会迎来新的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讨论与朋友有关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自主预习】请同学们利用3-5分钟预习课本,找到以下知识点:①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朋友圈发生什么变化?②为什么要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梳理?③朋友对我们有哪些影响?④朋友对我们有哪些重大作用?【新课讲授】第一目我的朋友圈活动一:我问你答小游戏①快乐的事你最愿意跟谁分享?朋友,②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朋友③遇到困难你最愿意找谁帮忙?朋友通过学生们的选择,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8862ef941ea76e58fa048d.png)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朋友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懂得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对自己有良好影响的朋友。
2、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学会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学会处理与朋友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道朋友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懂得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对自己有良好影响的朋友。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验法、故事薰陶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活动懂得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对自己有良好影响的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意识到朋友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懂得朋友的重要性。
难点:正确理解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及朋友的重要性,从而知道谨慎交友,珍惜良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友谊重要性的视频、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采访身边的人对友谊的看法与认识;回想自己不同时间段结交的朋友及其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活动一:观看视频,谈感想播放视频《友谊不败》。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起了什么?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如想起了小学时的朋友,想起了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起了毕业时和朋友分别时的场景、悲伤,等等,再如想对朋友说,“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我们的友谊会常在。
”“我很想念你,希望你天天开心”……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导入新课。
如:看来同学们都很想念自己小学时的朋友,那么同学们来到新的学校希望交到新的朋友吗?你找到新的朋友了吗?这些朋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友谊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活动一:故事评说教师:看了友谊不败的这段视频,请你描述一下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如:朋友就是天天贬损你却不允许别人说你不好的人……学生交流上述问题。
4.1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4.1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3fd7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c.png)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框。本框不仅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朋友圈,并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感受友谊的美好与力量,并把友谊的力量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层面,体会朋友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大家从多个角度都分享自己在朋友哪里所学到的新事物或者受到影响后的种种变化,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负面的,我们应该理性辨别,更应该对友谊有一杆秤。
3.我们与朋友相交如此多年,一定感受过来自朋友的许多温暖瞬间。比如,场景一,午餐的时候,他把从家里带来的美食分给我一半。场景二,上课老师提问,我回答不出问题,她在下面悄悄提醒我。场景三,她常常损我,但是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场景四,我做错了事,他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你们是否有以上经历呢?对此,你又有何感受?
这里,他提出了益友的标准,分别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大家想想这三类朋友分别指什么样的朋友呢?他们又会对我们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正直的朋友影响品行,诚信的朋友影响责任心,见识广的朋友影响我们的见闻。
从今天大家对自己朋友圈的梳理,对友谊力量的认识,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①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P41)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学生走进感性的社会交往生活,在交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友善素养,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和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可以为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②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P42)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P43)
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
![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ac3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7.png)
课题
4.1 和朋友一起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框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属于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教材立足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将中国梦有效融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体系。依托典型案例创设合理情境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本框内容可以帮助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节奏,明确学习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为之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责任意识:在与朋友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
要宽容、理解、尊重,需要责任与担当。
重点
友谊的力量
难点
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友谊故事:歌德与席勒的旷世友谊
2、说一说
这样的友谊你羡慕吗?你也渴望友谊吗?
和朋友在一起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探究与分享
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3、知识总结: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4、我的朋友
你还记得那些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吗?
其中,也许也有一些矛盾和不愉快,这影响了你们的友谊吗?为什么?
学习
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64283524de518964b7d88.png)
初中思品教学设计《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学科:思品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者姓名:胡耀辉作者单位:遵化市第三中学课题《和朋友在一起》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的第一框。
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的开端,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友谊朋友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友谊的渴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的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同龄人的眼中寻找自己,与同龄人发生深刻的连系、建立真挚的友情成为迫切的内心需要。
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述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交往和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珍惜友情,善待朋友。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2、能力目标:正视并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
3、知识目标: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朋友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渴望 ,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调查研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提高自身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朋友、友谊是永恒的话题。
步入初中的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当然在新的学校我们也会结交新的朋友。
让我们走进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共同探寻友谊的真谛,寻找纯真的友谊。
本节课让我们先回忆《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
阅读引言部分回忆感知。
激发学生探寻友谊话题的渴望与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友谊的天空。
环节二齐读学习目1、大家齐读本框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1、齐读学习目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f17c11680203d8ce2f24aa.png)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第一框内容,本课通过设计“我的朋友”图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梳理自己的交往现状与朋友关系,让学生觉察自己的交往特点及交友对象的变化,这是学生建立友谊的前提;通过完成“朋友影响力”图和分享友谊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与力量,并把友谊的力量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层面,体会朋友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的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同龄人的眼睛里寻找自己。
因此,与同龄人发生深刻联系、建立真挚友情成为学生迫切的内心需求。
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从而珍惜友谊,善待友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
2.能力目标通过回忆过往的交友经历,使学生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通过完善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让学生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学生的觉察、反思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探究分享友谊故事、完成“我的朋友”坐标图等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朋友关系的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师生对话,设问导入。
在问与答间,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现在交往对象选择上的倾向性。
教师导语: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个班级现场调查,请同学们真实地回答老师的这几个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心理的小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简评。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9eb987dd5fbfc77da269b177.png)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名言说明了什么?友谊是人生的重要部分。
友谊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
认识与了解学习目标1.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2.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二)、讲授新课1、我的朋友圈某校做了一次“中学生交往调查”,共调查了254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
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上述数据说明了朋友成为中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请分析你的交友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赖业全,是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的开始就完全不能走路,在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名叫卓岩、陈长忠的小伙坚持8年背他上学,感动了每一位在校师生。
每天,上课铃声还没响,两名小伙就用轮椅推着瘦小的残疾同学赖业全从宿舍来到教学楼。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56b5bc6bd97f192379e902.png)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பைடு நூலகம்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三问:
1.在你上小学和幼儿园之前,有了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首先想告诉谁?
2.当你上学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又会想到告诉谁?
3.现在呢?
学生回答,说出自己的见解
新知讲解: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活动二:看短片,悟道理
《孤独的熊猫找朋友》
思考:熊猫是如何找到朋友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新知讲解: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活动三:名人友谊我知道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小组讨论: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新知讲解: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板块二:友谊的力量
活动一:分组讨论
小王说:“我的好朋友李明特别喜欢打篮球,我现在也喜欢打篮球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第一节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课题
和朋友在一起
单元
2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朋友的巨大作用。珍视友谊,珍惜身边的好朋友。
能力目标:能够清晰的梳理朋友关系。认识到朋友的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98e23284ac850ad0242b5.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4.1 和朋友在一起【设计思路】课标分析本单元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的“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和“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部分编排,而本课主题“友谊”又是“我与他人和集体”板块的重要体现。
关于友谊的话题,学生非常熟悉,因为友谊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中学生非常看重的精神领地。
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本课由“我的朋友圈”和“友谊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友谊的渴望,认识到同龄伙伴、朋友在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觉察自己的交友状况,体味友谊带给自己的复杂感受。
第二目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成长过程中的友谊故事,重温友谊的温暖和美好,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
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于如何认识友谊以及友谊的意义,明确真正的友谊与“哥们儿义气”的区别还有一定的难度。
事实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犯了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交友不慎或不坚持原则所导致的。
因此,讲清友谊的意义和友谊的特质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整体设计思路上避免过度强调知识体系,要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参与者、活动的表演者、思维的拓展者、知识的归纳者、展示后的点评者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针对不同情境,提出诸多疑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https://img.taocdn.com/s3/m/27847f0231b765ce04081415.png)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长大,意味着什么?(1)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2) ,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潘动内容有什么变化?(1)自己的扩大了,朋友圈也护大,交往的内容更丰富了。
(2)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更加密切。
3.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1)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
(2)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有甜蜜,也有。
4.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1)朋友对一个人的,我们的、甚至性格等都受到朋友的影响。
①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
②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2)朋友,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的朋友。
①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活得更加自在。
②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
③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我的朋友圈【关键词】朋友圈的变化初一新生开学一个月了,七年级(1)班的小红同学已经第二次无故缺课了。
原来和她最要好的伙伴们上了与她不同的中学,这让她觉得很孤单,郁郁寡欢。
在班内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觉得中学同学不如小学同学亲密,觉得中学生活不如小学生活有趣。
小红渐渐不愿来学校上课了。
(1)小红的朋友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升人中学后,你的朋友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如果你是小红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她走出困境?2.友谊的力量【关键词】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2015年10月23日,记者来到伊宁市第二十中学时,正是课间休息,看见高杰背着马天成从一楼往三楼的教室走去,两个重叠的身影在来往的学生中显得那么特别。
从小学到初中,小小年纪的高杰用瘦弱的臂膀背起身有残疾的马天成,往返于村庄与学校之间,两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用行动诠释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大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单元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单元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53b7458f5f61fb6366606.png)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1.知识目标: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2.能力目标: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友谊的力量。
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
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
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讲一下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教师:是呀,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__伙伴__、__同学__、__朋友__,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__靠近__。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__欢笑__,也有__泪水__;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__言谈举止__、__兴趣爱好__甚至__性格__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__真诚友善__的朋友。
5.与__正直__、__诚信__和__见识广__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我的朋友圈(一)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8)思考:1.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2.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3.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4.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长大,意味着什么?像小鸟羽翼日渐丰满,有了振翅高飞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二)朋友圈的变化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39)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学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学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cb54e55ba0116c175e0e4861.png)
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长大,意味着什么?(1)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2) ,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潘动内容有什么变化?(1)自己的扩大了,朋友圈也护大,交往的内容更丰富了。
(2)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更加密切。
3.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1)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
(2)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有甜蜜,也有。
4.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1)朋友对一个人的,我们的、甚至性格等都受到朋友的影响。
①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
②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2)朋友,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的朋友。
①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活得更加自在。
②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
③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我的朋友圈【关键词】朋友圈的变化初一新生开学一个月了,七年级(1)班的小红同学已经第二次无故缺课了。
原来和她最要好的伙伴们上了与她不同的中学,这让她觉得很孤单,郁郁寡欢。
在班内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觉得中学同学不如小学同学亲密,觉得中学生活不如小学生活有趣。
小红渐渐不愿来学校上课了。
(1)小红的朋友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升人中学后,你的朋友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如果你是小红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她走出困境?2.友谊的力量【关键词】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2015年10月23日,记者来到伊宁市第二十中学时,正是课间休息,看见高杰背着马天成从一楼往三楼的教室走去,两个重叠的身影在来往的学生中显得那么特别。
从小学到初中,小小年纪的高杰用瘦弱的臂膀背起身有残疾的马天成,往返于村庄与学校之间,两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用行动诠释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大爱。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学案2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1a708e928ea81c758f57865.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1和朋友在一起学案2七年级上册2单4.1——和朋友在一起【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积极交往的心态,在交往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学会积极交往,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朋友圈,懂得扩大交往范围的重要性,理解朋友和友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朋友的影响力和意义学习难点: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学习内容】情境导入刘刚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下课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看书,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不敢向老师请教,也不愿请同学帮助,学习越来越吃力,怎么努力也上不去。
后来经过心理老师的指导,他明白了必须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于是他主动与家长、老师、同学交往,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帮一,手拉手”活动。
经过努力刘刚逐渐变得开朗了,爱和大家一起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自主预习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_______。
2.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______扩大了,______也扩大了,______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___。
3.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的观察自己对友谊的_____,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______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影响。
5.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路走过的______。
我们需要______的朋友。
6.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_____的。
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______。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我的朋友圈1.朋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长大,意味着什么?像小鸟羽翼日渐丰满,有了振翅高飞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0c3c1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c.png)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2课时)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们交友的范围在日益扩大。
2、认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和怎样的人交往才能发挥友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2、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2、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出实践和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的课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情景激趣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习人际交往是每个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没有交往,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更能助人走向成功。
正值身心飞速发展的中学生,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人际交往,更需要用友谊编织起彩色的岁月。
教师提问:人为什么需要友谊?是否别人的友情深,我的友情浅?都说友谊地久天长,可为何有时也让人失望?……有时友谊让我们向往,有时友谊又让我们困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友谊,解读友谊。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我的朋友圈【过渡语】就像感受亲情一样,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友谊。
今天就让我们搜索下自己的朋友,看看生活中我们拥有哪些朋友?1、引导学生看“我的朋友”图(教材第39页)。
活动提示与要求:(1)阅读“我的朋友”图的填写方法。
(2)根据自身情况填写朋友的情况。
交流表格填写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你写了几个朋友的名字?选取一个人,说说你们之间的友谊。
(2)如果没有表格中的这些朋友,你的生活会变得怎样?教师总结:突出伙伴、同学、朋友成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框和朋友在一路导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框和朋友在一路导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cbb24debe87101f69f3195e1.png)
和朋友在一路【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进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熟悉到交友的益处,学会处置交友中碰到的各类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益处,熟悉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会处置交友中碰到的各类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在咱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进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咱们关爱之情。
不仅有父母、教师的关爱,更有同窗朋友的关爱。
哪位同窗能讲一下朋友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一辈子永久的话题。
步入初中,咱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咱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路。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伙伴、同窗、朋友,成为咱们生命中愈来愈重要的部份。
2.对友谊的期望,让咱们彼此靠近。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阻碍专门大,咱们的言谈举止,爱好爱好,乃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阻碍。
4.朋友,见证了咱们一路走过的成长历程,咱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5.与正直、诚信和见地广的人交朋友,是有利的。
(二)合作探讨知识模块一我的朋友圈探讨一:教材P38运用你的体会及P39探讨与分享(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能够多项选择)。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咱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刻段有什么特点?(4)随着年龄的增加,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转变?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4)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许有人发觉,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硕了;或许有人发觉,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可是交往加倍深切,朋友关系加倍紧密。
探讨二:教材P40探讨与分享(1)随着年龄的增加,寻觅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什么缘故?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和朋友在一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d36f321ed9ad51f11df23f.png)
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对朋友的认识和理解。
启发学生已有的体验和感悟,师生共同分享,密切师生关系。
生生互动,给所有学生表达观点和看法的机会。
幻灯片展示2: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影响品德修养。
幻灯片展示3:《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影响学习学问。
幻灯片展示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朋友促进我们不断地反省,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教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此做过表述,他认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听听于丹教授的讲解。(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我想于丹教授的讲解一定对同学们有启发,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希望同学多结交这样的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朋友难能可贵,魏征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他是谁的朋友呢?唐太宗李世民的朋友,哪位同学讲讲他们之间的故事。
【课堂检测】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于友谊的认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补充了我国古人以及《幼学琼林》对朋友的分类,相关历史人物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系列名言警句的运用,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教师:小组发言都很精彩,可以看出,因为朋友,同学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因为朋友,同学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了交往的快乐,也因为朋友,同学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下面老师出一些名言警句,同学们判断朋友对我们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64fe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6.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主要让学生明白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教材从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友情,理解友情,体验友情,从而珍惜友情,努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渴望拥有朋友,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
但他们对于友情的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因此,在进行本课时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贴近他们生活的案例为引导,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友情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情的含义,认识到友情对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努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情的含义,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友情,理解友情。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友情,学会与人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友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情?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建立友谊的,他们之间的友情给彼此带来了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友情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讨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维护友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93927025c52cc58ad6be02.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华东中学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学目标:1、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2、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
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怎样理解接纳自己、欣赏自己?2、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二、)导入新课导语:有人说,友谊是心中不落的太阳,让人勇往直前;有人说,友谊是美丽无价的宝石,让人无比珍惜;有人说,友谊是悠扬和谐的曲子,让人心旷神怡……你心中,友谊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三、)讲授新课【活动一:友谊故事会】阐述:人的一生会拥有许多的情谊,友情无疑是最珍贵的一种。
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歌颂着友谊,也留下一段段佳话。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代为人们所称赞。
学生讲述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幻灯出示:“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列子·汤问》引导:因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人们又留下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关于朋友间的美好友谊留下了很多典故。
同学们,你是否拥有这种珍贵的情谊呢?【活动二:交流中感悟】学生交流教材39页“我的朋友图”。
设问1:上初中了,你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归纳:朋友圈由“熟悉”到“增加了几分陌生”;有的同学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设问2:在新环境中交友,会遇到什么困惑、麻烦?点拨:与新同学交往缺乏感情基础;不被理解,甚至容易被误解;担心被拒绝等。
设问3:如何在新环境中结识新的朋友?引导:真诚友善地对待他人,和他人友好相处;敞开心扉,积极乐观地接纳新同学;在恰当的时候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等等。
七年级政治上册 2_4_1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 2_4_1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f7b1f9f7998fcc22bcd10db5.png)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感受到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
(2)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2.能力目标
(1)能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自我觉察、反思的能力。
(2)提高感受友谊力量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
(2)理解友谊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友谊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和朋友在一起》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
本课由“我的朋友圈”和“友谊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友谊的渴望,认识到同龄伙伴、朋友在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觉察自己的交友状况,体味友谊带给自己的复杂感受。
第二目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成长过程中的友谊故事,重温友谊的温暖和美好,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当你在茫茫人海中结识某个人,并与他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时,你会感到无比高兴和兴奋。
从此,你的生活中将
[板书设计]。
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ba281b14e852458fb578b.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1.我的朋友圈;2.友谊的力量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和朋友在一起”。
本课分为两目:第一目“我的朋友圈”,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让学生感知到朋友成为我们的生命中越来越越重要的部分;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朋友圈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会发生质量和数量的变化,每个人都渴望友谊,学会对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能让我们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目“友谊的力量”,通过“朋友影响力图”让学生明白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要珍惜对我们有良好影响的朋友,结交益友,不交损友,体会友谊的真正意义。
本课是第四课第一框题,对下一框“深深浅浅话友谊”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本课重点:感受友谊的力量;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告别了小学时的朋友,又迎来了新的友谊,新旧交替可能会使他们对友谊存在很多困惑,同时对友谊多了一份渴望,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内驱力。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一般不会存在障碍,但在友谊的澄清上认识比较模糊,对如何适应并正确看待朋友圈的变化,感知友谊对我们的影响和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友谊在每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懂得反思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珍惜友谊,善待朋友,这对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四.教学准备:深入了解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八.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名言说明了什么?友谊是人生的重要部分。
友谊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
认识与了解学习目标1.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2.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二)、讲授新课1、我的朋友圈某校做了一次“中学生交往调查”,共调查了254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
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上述数据说明了朋友成为中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请分析你的交友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赖业全,是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的开始就完全不能走路,在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名叫卓岩、陈长忠的小伙坚持8年背他上学,感动了每一位在校师生。
每天,上课铃声还没响,两名小伙就用轮椅推着瘦小的残疾同学赖业全从宿舍来到教学楼。
到了楼梯前,就从轮椅上把他背起,小心翼翼地从一楼爬上四楼。
下课后,就再把他送回寝室,去食堂打好饭一起吃,如此反复,孜孜不倦。
卓岩、陈长忠坚持8年背赖业全上学,他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的力量?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
(三)、课堂小结和朋友在一起1、交友范围和内容的变化2、友谊的力量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②朋友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四)、随堂训练1、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了( B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C.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冲突,没法与父母交往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2、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
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D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六、板书设计和朋友在一起1、交友范围和内容的变化2、友谊的力量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②朋友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