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合集下载

5言律诗和5言绝句

5言律诗和5言绝句

5言律诗和5言绝句
5言律诗和5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形式。

5言律诗是指每句五个字,且符合律诗的韵律要求;5言绝句是指每句五个字,且不受律诗的韵律要求限制。

5言律诗和5言绝句经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它们既有简短明了的特点,又能表达深刻的意义,因此深受读者喜爱。

在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创作了优美的5言律诗和5言绝句。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赤壁怀古》等等。

5言律诗和5言绝句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

- 1 -。

五言诗、五言律诗、五言绝诗的区别

五言诗、五言律诗、五言绝诗的区别
节奏明快
五言绝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意境深远
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五言绝句往往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创造
五言绝句的表达方式含蓄而不做作,常常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来表 达情感和思想,让人回味无穷。
04
五言诗、五言律诗、五言 绝诗的区别
结构与韵律
结构
五言诗通常为四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均为八句。
韵律
五言诗和五言律诗通常遵循平仄和韵脚规则,而五言绝句则更加严 格,要求每句的平仄和韵脚都必须符合规定。
对仗
五言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而五言绝句则没有对仗的要求。
创作难度
五言诗
创作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初学者练习。
五言律诗
创作难度较高,要求严格遵循平仄和韵脚规则, 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技巧。
特点
语言简练
五言诗语言简练,表达直接,能 够以较少的字数传达丰富的内涵。
节奏感强
五言诗注重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 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
意境深远
五言诗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生 活场景,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意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02
五言律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每首诗八句,每句五 个字,共四十字。
五言绝句
创作难度最高,要求在四句话中表达完整的意思, 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表达效果
表达精练含蓄,语意无穷。
表达严谨庄重,意境深远。
表达简洁明了,情感质朴。
五言诗
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五言诗、五言律诗、五言绝 诗的区别
目录
• 五言诗的定义与特点 • 五言律诗的定义与特点 • 五言绝诗的定义与特点 • 五言诗、五言律诗、五言绝诗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有:1.句子数不同。

绝句的句子数是四句,而律诗的句子数则是八句。

2.押韵、平仄与对仗不同。

古绝讲究押韵,平仄与对仗则较为自由。

而律诗不仅讲究押韵,而且平仄、对仗有严格规定。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一是起源不同,“绝句”起源于汉魏时期,多见于汉乐府。

而“律诗”萌芽于南朝时代,在初唐时期定型,直到中晚唐才逐渐成熟,它的发展可谓是长久艰难,可见古人想诗歌发展得靠多年慢慢摸索。

二是字数不同。

“绝句”每首只有四句,但是每句中的字数又不相同,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绝句也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例如七绝,高适的《别董大》,五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等。

“律诗”每首一般有八句,大于八句的为排律或长律。

每首律诗有每句字数的区分,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等。

比如誉有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作者杜甫,五律我们所熟知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等。

绝句的特点绝句的语言要特别精练,它的每一句都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

比如:五绝每行为五字,一共四行。

七绝每行七字,也是四行。

绝句的篇幅短小,用最少的字表现或者展现你所要表达的主题。

或者干脆就说:截取一段最突出的画面来表现作者的意图。

律诗的特点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

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唐诗的六种基本形式

唐诗的六种基本形式

唐诗的六种基本形式如下:
1.五言古体诗:这是唐诗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五言律诗和五言绝
句组成。

五言古体诗追求对仗工整,讲求平仄规律,注重音韵
格律。

2.七言古体诗:这是唐诗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与五言古体诗类似,
但句子长度为七个字。

七言古体诗在音韵格律上相对较为宽松,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3.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一种短篇形式,通常只有四句,
每句五个字。

这种形式的诗歌通常表达简洁、精炼的情感或意
象,是唐诗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4.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类似,七言绝句也是唐诗中的一种短篇
形式,句子长度为七个字。

七言绝句在音韵格律上相对较为宽
松,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5.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唐诗中的一种规范形式,通常由八句组
成,每句五个字。

五言律诗注重音韵格律,对仗工整,平仄规
律严格。

6.七言律诗:与五言律诗类似,七言律诗也是唐诗中的一种规范
形式,句子长度为七个字。

七言律诗在音韵格律上要求严格,
对仗工整,平仄规律严谨。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有哪些不同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常严格⽽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种形式。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1、发源不⼀样。

律诗始于南北朝,成形于唐代初期,因其古诗词格律严实⽽⽽出名;古诗绝句始于汉代及南北朝时期歌谣。

2、句数字数不⼀样。

古诗绝句通常四句,五⾔绝句是⼆⼗个字,七⾔绝句是⼆⼗⼋个字;⽽律诗通常为⼋句,五⾔律诗⼀共四⼗个字,七⾔律诗⼀共是五⼗六个字。

假如仅六句,则称为⼩律或三韵律诗;超出⼋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3、压韵不⼀样。

律诗要求全⾸通押⼀韵,限平声韵;第⼆、四、六、⼋句压韵,第⼀句可押可以不押。

古诗绝句只需⼆、四句压韵,第⼀句可押可以不押。

律诗和古体诗怎么区分1、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每⾸诗的句数也可以不⼀样。

⽽律诗只有五⾔和七⾔两种,律诗⼀般有⼋句,超过⼋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2、在⽤韵上,古体诗每⾸可⽤⼀个韵,也可以⽤⼆个或⼆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中换韵。

⽽律诗每⾸只可以⽤⼀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

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律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平声韵也可⽤仄声韵,⽽律诗⼀般只可⽤平声韵。

3、在平仄⽅⾯,古体诗不讲究。

⽽律诗是⼗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句为⾸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句是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分⼯整。

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副绝好的对联。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我国的诗歌从形式上首先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旧体诗也叫古典诗,一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一首诗每句的字数相等(只有少数旧体诗每句的字数不等,称为杂言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二是必须押韵。

新体诗也叫现代诗或新诗,它通常违反以上两点体式要求,就是新体诗一般不会每句的字数相等,但也有很多新体诗是既每句长短不齐又不押韵,也有少数新诗可能会每句字数相等,也有押韵,这时就只有依据它是以现代口语作诗这一点来判定它是新诗了。

旧体诗则主要分为古诗、古体诗、近体诗等。

格律诗就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其形式要求主要有四点:平仄句式,一韵到底,对仗,每句字数相等。

当我们看到一首古人的诗,只是字数每句相等,但是不作对仗,不讲平仄句式,押韵但可能还中途换韵,就可以知道它不属于格律诗。

格律诗在句式长短上都是整齐一致,或者每句五言,或者每句七言。

格律诗在整诗的长短(行数)上则分为三种体例,律诗、绝句还有排律。

律诗是格律诗的正体,其整诗长短为八句,依前后顺序,每两句叫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按律诗的体例规定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如果是每句五言的律诗就叫五律,每句写七言的律诗就叫七律。

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构成,所以绝句是每首写四句,这样绝句只有两联,分别称为首联和尾联,同样五言的绝句就叫五绝,七言的绝句就叫七绝,绝句则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对仗(以不用对仗的为多),绝句如果用对仗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少数两联都对仗的。

排律则是整诗超过八句四联长度的格律诗,而排律对对仗要求很高,正规的排律要求从头到尾均对仗,但在《全唐诗》中也看到有些超过四联的格律诗采用首尾两联不对仗而其他诸联均对仗的方式,这大概可以视为排律的变通形式。

依据上面这些格律诗的体例规定,如果一首古典诗不符合上述规定那就不属于格律诗。

比如著名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它比较长,不对仗,还中途换韵,所以它不是格律诗。

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的关系:1、共同点:律诗和绝句都是格律诗。

所谓格律,就是在声韵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规范。

(1)讲平仄,在声韵声调上有音乐的节奏和美感。

比如哪个地方要用平声字(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一、二声调,用A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现在略与不同),哪些地方该用仄声(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第三、四声调,用B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今也略有不同,还有古语中有入声,用C表示。

今普通话则无)。

举例子来说。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声调上看:BB/AAA/BB,CA/BBB/AA。

AA/AB/AA/B,AB/AA/BB/A。

可以两字或三字划出一个音块来,而且音块相互交替。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如果换成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B/AAA/BA,BA/BBC/AA。

AA/CB/BA/B,CC/AA/AB/A。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AB/AAA/BB,BA/BBC/AA。

CA/BC/AA/B,AB/AA/BB/A。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这里讲得有点深了,不必在意,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格律。

以上讲的只是一个模式的格律,格律按以上这种两字或三字的音块彼此交替,有的地方可以通融,有的地方必须遵循,不能随意变动,否则就不合规范。

2、两者的区别:先认识一下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结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有四行(四句)。

逗句也算一句,与今之语法不同。

律诗: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异同比较

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异同比较

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异同比较引言五言绝句和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在结构、格律、创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五言绝句和律诗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指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共计二十字。

其特点如下:1.自由抒发情感:五言绝句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境等内心体验。

2.简洁有力:由于篇幅有限,五言绝句要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主题,力求将深刻的思想凝缩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

3.韵律优美:五言绝句通过格律的使用来增加韵味,使整首诗听起来更加动听。

律诗律诗是以特定音乐规律来构成韵部上有固定规则的诗歌形式。

其特点如下:1.固定格式:律诗要求按照一定结构和节奏进行创作,包括句式、押韵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2.理性思考:律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严格的格律和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达作者理性思考的内容。

3.更复杂的构成:相较于五言绝句,律诗在创作上更具挑战性,要求作者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组织复杂的韵律体系,并传达更丰富的意义。

异同比较1.结构差异:五言绝句以四行二十字形式呈现,而律诗可以有四行、六行、八行等不定长。

2.字数限制:五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计二十字,而律诗没有严格限制字数,但要求各节奏相等。

3.创作方式差异:五言绝句更偏向于情感与意境表达,而律诗则倾向于理性思考和辞章技巧展示。

4.押韵规则不同:五言绝句一般采用平水韵或仄水仄平韵进行押韵;而律诗通过用韵和头尾字对应来形成押韵。

总结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律诗,它们都是优美的文学形式。

五言绝句以简洁有力、自由抒发情感为特点;而律诗则更倾向于用格律和押韵来展示意义。

无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使得我们在欣赏和创作中可以拓展思维、表达情感。

语文绝句区分

语文绝句区分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

其格式是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代表诗作者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隐的《蝉》等。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

属于近体诗范畴。

五言绝句仅二十字。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的范畴。

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代表诗人:王昌龄、李白、李商隐、杜牧;代表诗作:《凉州词》、《泊秦淮》、《秋夕》。

起源年代:南北朝。

流行朝代:唐朝、宋朝。

七言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代诗的一种。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流行朝代:唐朝、宋朝。

代表诗人:崔颢、杜甫、李商隐、李白。

代表诗作:《黄鹤楼》、《春思》、《长征》。

别名:近体诗起源:南北朝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Goethe人生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

--歌德3.life is a profound book.other\'s notes cannot replace your own understanding.may you find andcreate something new in it.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

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有哪些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有哪些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有哪些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很多学生很难去区分律诗和绝句,下面就从几点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区分律师和绝句这两种诗体。

一、律诗和绝句的区别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简而言之:(1) 五言绝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 五言律诗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2) 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有点象对联,绝句不必对仗.(3) 当然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就是基本的区别.二、从各自的特点来区别律诗和绝句1、律诗的特点: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祸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什么是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唐沈侄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诗句字数要整齐划一。

每首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

其次队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

通常为八句,六句称小律或三韵律诗, 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

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第四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压韵。

声调应平仄相对。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变例。

如崔颖《黄鹤楼》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也有有意不依常格.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

除变动第二、四、六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杜甫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后人仿效什么是绝句?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 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

律诗和绝句怎么区分?基础概念是?律诗和绝句的关系:1、共同点:律诗和绝句都是格律诗。

所谓格律,就是在声韵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规范。

(1)讲平仄,在声韵声调上有音乐的节奏和美感。

比如哪个地方要用平声字(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一、二声调,用A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现在略与不同),哪些地方该用仄声(可粗略视为现代汉语拼音第三、四声调,用B表示。

但是古汉语与今也略有不同,还有古语中有入声,用C表示。

今普通话则无)。

举个例子来说。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声调上看:BB/AAA/BB,CA/BBB/AA。

AA/AB/AA/B,AB/AA/BB/A。

可以两字或三字划出一个音块来,而且音块相互交替。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如果换成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B/AAA/BA,BA/BBC/AA。

AA/CB/BA/B,CC/AA/AB/A。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AB/AAA/BB,BA/BBC/AA。

CA/BC/AA/B,AB/AA/BB/A。

注:除了一二声用A表示,三四声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今则无。

这里讲得有点深了,不必在意,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格律。

以上讲的只是一个模式的格律,格律按以上这种两字或三字的音块彼此交替,有的地方可以通融,有的地方必须遵循,不能随意变动,否则就不合规范。

2、两者的区别:先认识一下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结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有四行(四句)。

逗句也算一句,与今之语法不同。

律诗: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在发展历程、简称和句数、平仄对仗要求上都有所不同。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1、发展历程不同。

五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源于汉魏乐府古诗。

而五言律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已基本定型,于盛唐时期已趋于成熟。

2、简称和句数不同。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全篇四句,每首仅二十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每首有四十字。

3、平仄对仗要求不同。

五言绝句的平仄,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较为自由。

若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

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的区别与联系

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的区别与联系

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绝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

五言律诗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

其次,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有点象对联,绝句不必对仗。

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然后,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近体诗(又称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它们由齐、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

诗人沈约在这一方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

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

若明白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

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

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区别

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区别

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区别
区别:古诗句数不限,不讲平仄对仗,可以押仄声韵,可以换韵。

律诗总共8句,讲究平仄对仗,只能押平声韵,不能换韵。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五言古诗介绍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虽源于汉、魏,但决不因袭模拟,呈现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唐初陈子昂、张九龄等力追建安风骨,通过自己的感遇,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开启了一代有思想、有个性、有艺术特色的诗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在发展历程、简称和句数、平仄对仗要求上都有所不同。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1、发展历程不同。

五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源于汉魏乐府古诗。

而五言律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已基本定型,于盛唐时期已趋于成熟。

2、简称和句数不同。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全篇四句,每首仅二十字。


言律诗简称五律,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每首有四十字。

3、平仄对仗要求不同。

五言绝句的平仄,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
对于对仗的要求较为自由。

若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

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
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