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C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C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C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B .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这里的“阿妈”指的是鲁迅的妈妈。

C .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D . 祥子“抱着火,烤了一阵,还哆嗦得像风雨中的叶子”,写出了卑微的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九上·江海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piāo yì________。

②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 shǒu________时间。

③范进道:晚生jiǎo xìng________,实是有愧。

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④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七下·保山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

(1) ________,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5)《逢入京使》中,在表达诗人豪迈开阔、乐观放达的胸襟和浓郁的思乡之情时,巧用夸张修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

微风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

请写出连续两句蕴含“雨”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八上·萧山月考) 法国昆虫学家①________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其中的②《________》(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③“________”。

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试题(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试题(共9页)

自然(zìrán)门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满分是150分,完成时间是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酿.(niàng)唱和.(hé)黄晕.(yùn)峙.(chì)枯涸.(hé)斗笠.(lì)C.碣.(jié)石贮.(zhù)蓄着藻..(zǎo)肌肤.(fǔ)娇媚.(mèi)2.以下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3分〕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暴: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敏。

D.竦峙:屹立。

3.以下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3分〕A.山岛/竦峙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以下句子与课文完全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3分〕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3分〕(1)那点儿薄雪好似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读下面的一那么轶事,诗人的答复表现了() 〔3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B.诗人高雅风度C.诗人还击艺术D.诗人自命清高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2分〕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擅长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024-2025学年上海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59

2024-2025学年上海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59

2024-2025学年上海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5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 祷告(dǎo)称职(chèng)静谧(bì)灰心丧气(sàng)B. 酝酿(liàng)骸骨(hái)劫掠(luè)繁花嫩叶(nèn)C. 迸溅(bèng)贮蓄(zhù)训诫(jiè)一丝不苟(gǒu)D. 肥硕(shuò)狩猎(shǒu)颤动(zhàn)随声附和(hè)2、学了本文,结合语境,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所给的四句话,其中不得体的一句是()南阳中学初三(一)班学生张猛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夺得了中学男子跳高第一名。

赛后,《幼芽》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了他。

小记者说:“祝贺你,张猛同学!请问你取得了第一名,此时有何感想?”张猛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胜利属于勇于拼搏的人。

B. 这次第一,不等于永远是第一,今后自己还得继续努力。

C. 能为学校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

D. 我是当之无愧的强者,当然该是第一名啦!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九下·萧山月考)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B . 《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月夜忆舍弟》的作者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C .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________),却一声儿不响。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________),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的奧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2019·南充模拟) 默写填空。

(1)喂养了,________、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八下·威远期中) 选出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A . 芦荟(huì)匿名(nì)铮亮(cèng)文绉绉(zhōu)B . 诘责(jié)解剖(pāo)胡髭(zì)黯然失色(àn)C . 滞留(zhì)瀚海(hàn)鬈发(zī)颔首低眉(hàn)D . 不逊(xùn)眼翳(yì)禁锢(gùi)广袤无垠(mào)2. (2分) (2019九下·重庆模拟)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脑髓(suǐ)憎恶(zēng)脊梁(jí)负隅顽抗(yú)B . 倚仗(yǐ)疟疾(nüè)奴隶(lì)装模作样(mú)C . 沼泽(zǎo)祈祷(qí)炽热(chì)按捺不住(nà)D . 澎湃(pài)脐橙(qí)字帖(tiè)奄奄一息(yān)3. (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 座无虚席坐井观天B . 一丝不苟狗延残喘C . 辨伪去妄忘自菲薄D . 拾金不昧梦昧以求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

B .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C .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后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前面的知识。

D . 作为2017乡村圆梦计划的重头戏,“最美乡村学校”和“最美乡村教师”微视频大赛聚焦四川省“全面改薄”计划的实施,通过学校变化,展现校园新貌和“改薄”成果。

2020年上海省上海市黄浦区第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考试卷

2020年上海省上海市黄浦区第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考试卷

A. 《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B.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东坡居士——唐代C.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代D.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分析】:考查课内常识,李白号青莲居士。

【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5.古诗默写(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2)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分析】:考查中考范围的古诗文默写,基础必考题型,平时背诵的时候注意字音字形,如“萧瑟”,“罔”等字词。

【答案】:(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2)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学而不思则罔(5)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6.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乡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作家,________家________。

(2)以下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 “枯藤老树昏鸦” 句出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色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

文人墨客用各种优美的词句来讴歌和赞美它们。

B . 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河阳之北”指黄河的北面。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D .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

2. (2分) (2018七上·钦州期中)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 .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 .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 . 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窥测皮气峻岭岩浆横溢________②漫长悬涯吝啬五彩缤纷________三、填空题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八上·湖州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________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9九下·和平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中庭生旅谷,________。

初一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9月份月考)

初一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9月份月考)

七年级第一学期九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1分)(2)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3)《次北固山下》中描写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

(2分)(4)《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2分)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ùn niàng()。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ό luò(),有了依靠。

(3)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Iǜ yīn yīn()的波浪。

(4)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ī xī lì l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夜色如澜,璀璨的光环境与建筑整体完美融合,花枝招展....。

B.光明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行程。

C.梨花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整个枝头,好像是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自我欣赏似的。

上海市黄浦区向明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开学考语文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向明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开学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向明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9月开学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1.默写(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5)在《观沧海》中,作者运用想象,描摹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查中考范围的古诗文默写,基础必考题型,平时背诵的时候注意字音字形,例如“岸”“郎”的写法,也要注意平日里多复习巩固。

【答案】:(1)洪波涌起(2)潮平两岸阔(3)随君直到夜郎西(4)粉骨碎身浑不怕(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诗词赏析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标题中“天净沙”是这首曲的_____________,“秋思”是这首曲的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此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曲中景物描写凝练,但词简意丰,情感尽在景物中。

B.“小桥流水人家”写诗人所见异乡的恬静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人”指羁旅他乡的作者自己。

D.本曲抒发了作者因秋景萧瑟、命途多舛而生出的无尽伤感。

【分析】:主要考查课内元曲,文学常识和元曲内容的理解。

第6题考查文题的文学常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需要分清,尤其是词牌名和曲牌名要看仔细;第7题考查课内元曲句子的理解与情感,学习时要结合书中注释及《中考点击》作为辅助进行学习,可知本曲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答案】:(1)曲牌名;题目(2)D3.课外阅读赵广,合淝人①,本李伯时家小史②。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简·爱》中,简·爱的经历是:在舅妈家,简·爱直斥骄横凶暴的表哥,她的刚烈令人敬佩;在慈善学校,简·爱深夜去看望病重的海伦,她的善良令人感动;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恋,她的勇敢令人赞叹。

B .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C .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选自这部小说集。

B .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C .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作家伊索。

D .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九下·金华模拟)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水滋万物,古城证千秋。

古城之美,不独在山水,更在人与山水的和谐共处和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zīzībùjuàn________。

坚持科学发展,执著古城保护,hē________护历史遗存,挖掘艺术瑰________(A.guī B.guì)宝,体现出长远的历史眼光和从容的文化气度。

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月考考试卷.doc

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月考考试卷.doc

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默写1.蓬头稚子学垂纶,。

《小儿垂钓》2.自小刺头深草里,。

(《小松》)3.,寒梅著花未?(《杂诗》)4.,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答案】1.侧坐莓苔草映身2.而今渐觉出蓬蒿。

3.来日绮窗前4.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识记和正确默写,平时要注意多积累,才不至于丢分。

本题中,根据提示对出句子即可。

小题1注意“莓苔”的写法;2注意“蓬蒿”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小题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横线词的含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

B.仲永五岁就以作诗而出名。

C.仲永很能挣钱被乡人称奇。

D.仲永缺少系统学习而平庸。

【小题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答案】【小题1】宋(北宋)王安石【小题2】同乡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小题3】C【小题4】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的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2017七上·静安期末) 默写。

(1)同物既无虑,________。

(《读<山海经>》)(2)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3)若为化得身千亿,________。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4)吴楚东南坼,________。

(《登岳阳楼》)(5) 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买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

(《卖炭翁》)(7) 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

(《小石潭记》)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2. (9分) (2019七上·保山月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将举办以“为祖国喝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并邀请昆明市春风中学的师生代表团到校进行交流访问,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背景歌曲我推荐】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请你为学校推荐一首与“祖国”有关的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并说明理由。

(2)【喝彩祖国我来写】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看在眼里;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人民铭记于心……请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为祖国喝彩。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我为祖国喝彩,________。

(3)【学习交流我来说】在两校师生的名著交流学习中,假设我们有机会穿越到文学名著的世界中,与书中的人物交朋友,你最希望穿越到哪本书中、与何人为友呢?请仿照示例,从本学期的必读名著《西游记》《朝花夕拾》中选择一位人物作为交友的对象,并写出理由,50字左右即可。

示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我心中的英雄,我非常敬佩他争锋天下的气魄,而他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也令人折服,所以我最想与他做朋友。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3. (11分)初三(1)班准备11月15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主题班会需要布置会场,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挂在教室后面。

(2)张老师安排你去校长室邀请韦校长参加活动,你见到韦校长后怎样说?(3)吴校长了解情况后,准备让初三各班班长到初三(1)班观摩学习,并请你以校长室名义在学校通知栏拟写一则通知,你能完成任务吗?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 (20分) (2016八下·扬州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善于“借力”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

”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但却不知道,所谓的全力以赴,不光光指的是尽自己的“全力”,还应当是善于借助别人的“外力”。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草船借箭”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力”的故事。

当年,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设计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善观天象,他早就算定了一个大雾之日,便借鲁肃二十只草船驶往曹军的水寨,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下令以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

诸葛亮既从曹军的水寨安全借得了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更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难怪以周瑜之聪敏,面对诸葛亮之才智,最终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旷世之叹。

还有一个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智慧故事。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

有一次,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

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

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

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

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

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就比你更聪明。

借力借力,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对于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善于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和践行。

(1)文章第一段讲述小男孩搬石头的事情,结合全文来看,这样的开头有何作用?(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试分析下面句中划线字的作用。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4)对于“借力”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请阐明理由。

并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看法和理由:________事实论据:________。

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传递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

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

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________→重拾希望→________→十分感激(2)结合选文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5)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

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清朝林纾的《湖之鱼》,完成题目。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 ,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其下。

戏嚼豆脯④唾之,群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

再唾之,坠缀葑草⑥之上,不食矣。

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

寻⑦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

鱼图食而并吞钩。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

然则名利之薮⑧ ,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②肆:指茶馆。

③会:汇聚。

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

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

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

⑦寻:长度单位,八尺。

⑧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⑨盛:多,频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然随喋随逝()②争喋他物如故()③久乃知()④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2)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必先投食以引之A . 卷石底以出B . 全石以为底C . 以其境过清D . 盖以诱敌(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4)翻译下列句子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5)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7. (1分) (2020七上·潜山期末) 作文。

成长的路上幸福与感恩从未缺席,坎坷与辛酸同行,误会与曲解常有……青春年少的你我,有时欲言又止。

现在,请你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真情实感。

(提示与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得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1-8、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2-1、2-2、2-3、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3-1、3-2、3-3、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1、4-2、4-3、4-4、5-1、5-2、5-3、5-4、5-5、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6-4、6-5、六、作文 (共1题;共1分)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