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docx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说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说课稿景东县小刘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来自景东县小的一名教师,我叫刘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本次说课包括七个环节: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效果、说板书、说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2.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学会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初步根据具体情景合理地进行估算。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说教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发现。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课始,我采用了孩子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和“猜一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创设了同学们喜欢到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在问题情境与思考中来感受到估算的适用性,体验到估算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体会到估算的实际意义。
课中,通过在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情境中估算大约要多少钱?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后列出算式,(29×6)然后质疑:29×6大约得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再进行集体交流。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

口算方法即时练习
1. 3个50是(150),10个6是(6)0 ,20个9是 2(.计180算)2。3×2时,可以先算( 20×2=40),再算 (3×2=)6 ,最后算(40+6=46),所以23×2= ( 46 )。 3.口算50×3时,把50看作( 5)个十,
50×3也就是5个十乘3得( 15)个十, 结果是( 150)。
答:需要375枝。
第三关:挑战高峰
983+984+985+986+987 =(985 )×( 5 )
=( 4925 )
181+182+183+184+185+186+187
=( 184)×( 7 )
=( 1288 )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9+2=11
□×9+□=111111
12×9+3=111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理和复习
主要内容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3、估算 4、解决问题
口算 乘法
笔算 乘法
估算
解决 问题
练习
口算方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后 面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几个0
2,几十几乘一位数,先把几十几 看作几十和几分别去乘一位数, 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答:24箱蜂蜜可以酿144千克蜂蜜。
工人师傅准备给电动车做电焊,每组6人,可以分成6组 。如果每组9人,可以分成几组?(归总问题)
第1步:先用乘法算出总人数:6×6=36(人) 第2步:用除法求出平均数:36÷9=4(人) 综合算式:6×6÷9=4(人)
答:可以分成4组。
我要 挑 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4《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 1.列竖式计算。
27×3=81
412×4=1648
2.填一填。
三、巩固应用,提。
分1.完成下面的练习。
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在计算的过程中,这两
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
里?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
一做”。
1.
区别:
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
还是十位;
完加上进位数后,
高位变成了百位。
2.
四、课堂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
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
培优作业竖式中的字母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
a=5b=6c=3d=2
名师点睛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一、教学设计思考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内容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积极探索并掌控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坐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就是:认知并掌控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坐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归纳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二、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思考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孕伏铺垫→合作学习,探讨算法→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巩固练习,总结得失。
在教学的第一、二环节,我创设了拎学生回去游乐场交流图中给我们呈现出的数学信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唤起了学生较好的自学心愿。
明确提出用乘法排序的问题,并说说道怎样列式化解你明确提出的问题。
观测不能排序的算式,进而导入新课。
让学生计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对于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欣然参与新知学习。
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第三、四环节中,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相同,所以化解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难点:如何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乘法估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3)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乘法估算的实用性。
3. 案例分析(1)呈现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估算,进行课后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方法。
3. 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辅助材料:乘法估算相关练习题3.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投影仪等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我在这节课中选择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具体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其定位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计算器、纸张等。
第一步,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
我以“小明买书”为例,描述小明有123元,每本书6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我通过PPT展示乘法估算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实践。
第三步,进行随堂练习。
我给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在板书设计上,我将以题目为例,展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
在作业设计上,我给出了两个题目:1. 小明有456元,每本书9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商店运来187千克苹果,每千克3元,卖完这些苹果可以卖多少钱?答案分别为:1. 456 ÷ 9 = 50(本)2. 187 × 3 = 561(元)课后,我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思考自己是否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拓展延伸,思考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估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乘法估算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引入实例时,我选择了“小明买书”的情境,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乘法估算的思考。
(完整版)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归纳.docx

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梳理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用整十整百“ 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末尾添上几个“ 0 ”。
2、因数×因数=积3、笔算乘法(不进位)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
4、笔算乘法(进位)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乘完以后一定要记得加进上来的数)。
5、任何数与“ 0”相加减都等于这个数。
6、“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7、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是“ 0 ”,若没有进上来的数,就在那一位上写“ 0 ”,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8、单价×数量=总价9、用估算解决问题:在生活中遇到“大约”、“坐得下吗” 、“ ”、“能一次运走” 、“ 不”、“能⋯⋯”等,一般不需要算出精确果。
通常采用估算的方法,然后行比就可以了。
10 、估算要求: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算的一般把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在估算中一般把 90 估成 100 ),但在用中,三位数一般估成接近的整十数。
比如 446 在算的中估成400 ,但在用中估成 450 。
11、求几个几用乘法算。
12、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算。
13、一:每份量保持不,解需要先用除法算出每份量。
14、:数保持不,解需要先用乘法算出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实用文档
口算乘法
实用文档
1、口 算
20x4=80 10x8=80 300x26=00 2000x3=6000 30x61=80 50x52=50 400x3=1200 500x8=4000
实用文档
2、找出最接近的数,并画上连线。
310 59 47 395 287 407
50 300 400
60
实用文档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 学参观,带240元钱够吗?
(10)
1 答:准备320块。
32×9≈270(块)
(30)
2
答:准备270块。
实用文档
在生活中有许时候用估算的方 法 简单方便,不需要精确计算。
我们可以将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 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实用文档
back
21×6≈ 12 48×5≈ 25
0
0
397×3≈ 120 510×7≈ 350
0
0
哪些估值比实际大?哪些估值比实际小?
实用文档
现在苹果要52元一箱,我打算买6 箱,带300元够吗?
52×6≈300(元)
(50)
1
答:够了。
52×6≈300(元)
2
(,算一算。
53×4 301×8 3×497
实用文档
第一关
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 排有62棵。一共约有多少棵?
29×8大 约是多少?
29×8 ≈240(元)
30 答:带240元钱够了。
实用文档
每张门票8元,32个同 学参观,带240元钱够吗?
32×8 ≈240(元)
30 答:带240元钱不够了。
实用文档
幼儿园小朋友吃点心,每 人9块饼干,32个小朋友,如 果你是老师你会准备几块饼干?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 课后小结
解决问题
1、三年级521名同学都坐
车去博物馆参观,每辆车 准乘56人,学校租了9辆车, 够坐吗?
2、学校美术组有女同学21
人,有男同学23人,舞蹈 组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3 倍。舞蹈组有多少人?
3、最大一位数和最大
三位数的积是多少?
4、有400个同学乘5辆车 去郊游。前4辆车各坐 81人,第5辆车坐了多 少人?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笔算乘法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习要点
1.进一步掌握连续进位的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的计算。 2.会利用笔算乘法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
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估算
2、笔算
不进位
因数中有0的
{ {
进位
一次进位
连续进位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
基本练习
1.估算。
192×3≈ 600 302×5≈ 1500 300 200 42×6≈ 240 296×4≈ 1200 40 300 69×7≈ 490 998×3≈ 3000
70
1000
2.我会算。
38×6= 965×7= 2009×4= 165×5= 304×3= 2060×7=
3.计算。
708×3+176 1500-205×7
1656-250×3
635×7-1496
巩固练习
1.判断。
(1)1乘任何数都得1。
√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 是三位数。
(5)2080×5所得的积末尾一定 × 是一个0。
×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 )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分析】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学情分析】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 、通过现实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形成方法优选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师:大家都喜欢出去游玩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玩一玩,到哪里呢?请看图(出示主题图)师:在这个游乐园里,有哪些游玩的项目?(过山车、碰碰车、木马、摩天轮、登月火箭…… )都玩过吗?想玩吗?你打算玩什么?说给同桌听听看。
二、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方案1 、提出参与要求,统计参加各项游乐活动的人数每人只能选择一项游乐项目,木马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价格(每人每次) 4 元10 元20 元30 元参加人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2 、计算各组参加各项活动应付的钱数,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
三、汇报交流,自主获得结论教师逐一板书,整理算式4 、提出问题一:几乘10 ,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反馈多种算法。
几乘10 表示什么意思?明白算理:几个10 相加。
5 、提出问题二:几乘20 ,你们是怎么算的?有几种方法?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请组长记录你们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到每个小组中去反馈算法,提出疑问。
6 、探究算理。
7 、解决几乘30 。
你怎么算?四、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师: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积极主动,老师这里专门设立了三个奖,看谁得获奖(1 )最佳算手奖40 × 4 50 × 7 70 × 6 80 × 9 90 × 7 300 × 3 400 × 6学生独立算在自己本子上,后校对反馈,重点说说300 × 3 和400 × 6 的算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5.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教师巡视交流,收集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总结估算经验。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有什么需要和同学们分享的?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作业设计
一、估算。
48×5≈301×3≈108×7≈493×7≈
63×7≈803×5≈263×2≈703×3≈
二、下面是某水果店一周销售苹果的情况统计表。
该水果店一周大约销售苹果多少千克?
三、爸爸分期免息买了一部2400元的手机,先付了800元,余下的部分每个月付308元,余下的部分爸爸5个月能还清吗?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1)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并能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2. 乘法估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估算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等,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介绍乘法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分解法等,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估算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习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如估算方法的运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3. 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课本、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计算器、练习本等学习工具。
九、教学时间1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三)

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笔算方法、解决问题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3、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4、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5、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往大估或往小估。
6、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4、5、6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6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
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 口算(1)9×300=2×30=2×40=4×100=(2)2×20=8×800=6×70=5×200=(3)30×4=10×5=3×40=6×400=(4)300×4=8×50=60×6=80×2=2. (广州市荔湾区三年级单元测试)99×()=99 ()×99=03.(广州市荔湾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算一算,填一填。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490,另一个数是7,两数之积是多少?(2)397的5倍是多少?(3)4 个709大约是多少?5.导学一:笔算乘法知识点讲解 1考点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掌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激趣、合作交流、
讨论归纳、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循循诱导,让学生在推测, 合作中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每筐虾重13千 克,2筐……
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吗?他是做什么的?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 地球9周,需 要多少分钟?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你认为你的表 现能得几颗星?
请多指教, 谢谢!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1)13+13=26(千克) (2)10×2=20(千克) 3×2=6(千克) 20+6=26(千克)
(3) ×
1 3 2
---------------2 6
笔算乘法
13 × 2=
1 3---------因数
×
2 --------因数
2 6 ---------积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课时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知道了乘法各部分名称、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估算这一计算技能的基础之上。本课时的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多位数乘法,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打好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乘法竖式,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掌 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能力目标: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培养类 比及分析、概括能力,计算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 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上《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两套)

三(1)班有29人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回顾与反思
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 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800元够吗? 92接近90,90×8≈720, 700<720,700元不够 92<100,100×8=800,92×8<800,800元够
11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15÷3=5 (架) 5×9=45 (元)
12
典题精讲
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如果每 天修6米,12天就能修完。实际每天 修8米,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13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从右边枝状 图上可以看出,这 道题的解题关键 是先求出这条水 渠的总长度,再求 出实际修完需要 的天数。
(1)照这种速度, 7天可以读多少页? 24÷3=8 (页) 7×8=56 (页) 答: 7天可以读56页。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64÷ (24÷3) =8 (天) 答: 8天可以读完。
41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找出“单一量”) 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从要求的问题想起,确 定先要算什么,再解决问题。
39×6≈240 (元) 答:大约需要240元。
33
课后练习
三、小明要看一篇400字的作文,每分钟看58个字, 7 分钟能看完吗?
58×7=406 (个) 400<406
答: 7分钟能看完。
34
课后练习
四、一个单位有564人到温泉山庄度假, 1辆大客车能 坐58人, 9辆这样的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人吗?
37
探究新知
8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本课时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知道了乘法各部分名称、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这一计算技能的基础之上。
本课时的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多位数乘法,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打好基础。
教材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从解决问题入手,这也是体现了计算的实用价值。
通过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掌握算法。
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即分步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透过两种算法寻找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
另外教材安排了做一做三道有层次性的对比练习,既为了正确书写竖式,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
练习十六共4大题,既有对笔算方法的巩固同时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了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中,第4大题乘加(减),使学生综合计算能力得到了训练。
由于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存在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二、说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策略的探索过程。
2.通过算法提炼,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乘法竖式的各步含义,逐步建立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3.凭借贴近生活的学习材料,使学生感受计算活动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品味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说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笔算策略的形成过程。
四、说课堂教学结构: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及对计算教学的认识,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四)总结归纳。
五、说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通过看国庆期间文昌遭遇洪水灾害的视频为素材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估算人教版 (2)

288×3 ≈ 900
603×8 ≈ 4800
湖边种着4排 柳树,每排有 62棵。一共约 有多少棵?
62×4 ≈ 240(棵)
答:一共大约有240棵。
买53本书,身 边只有300元, 够吗?
每本6元
老师购买53本书,每本6元。身边只有300元,够吗?
53×6 ≈ 300 (元)
50
53×6 >300
29×8大约得多少? 应该怎样表示呢?
20
50
21×6≈ 120 48×5≈ 250
400
500
397×3≈ 1200 510×7≈ 3500
多位数乘一位数该怎样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一般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 整十、整百… …的数,再和一位数 相乘。
22×4 ≈ 80
47×6 ≈ 300
50×6=300, 53×6结果比300多,
所以不够。
答:身边只有300元,不够。
老师买53本书,每本6元。大约带 多少钱够呢?
( 下面哪种估法合适?为什么?)
A 53×6≈ 300 (元)
50
B 53×6≈ 360(元)
60
答:大约带360元钱。
买53本,应 该付给售货 员多少钱?
每本6元。
53 ×6 = 318(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30×2 = 60 60× 3 = 180 100×7= 700 8×20 = 160
40× 5 = 200 300×4= 1200 500×6= 3000 200×9= 1800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钱够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始,所以这里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会
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来计算就行
了。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与比较,利用数形结合理解精算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
渗透函数思想,感悟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3.多方位体验估算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估算的意识与能力,为养成良好的数感做基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精算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 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一、引出估算体验简便
1.创设情境
小朋友,知道“自助餐”吗?
这周末,郑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自助餐,我了解了三家酒店自助餐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第一家48 元/ 人、第二家99 元/ 人、第三家 102 元/ 人。
我们有 8 个人,只带了 500 元,能去哪家酒店吃呢?(生思考片刻)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你的
方法可以,谁还有更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把48 看成 50?(简便)
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简便)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都只是估一估价格)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完整板书)
二、探究估法体验策略
1.8 个人去第一家吃,大约需要多少钱?
(1)独立估算
师巡视并提示“写出估算过程,用一种方法估算好的,想想看,还有
别的估算方法吗?写下来。
(2)反馈交流,介绍≈(反馈时,问算式和估算结果间用什么符号来
连接,为什么?随即介绍≈。
他是把第二个因数看做 50 再来计算,有谁还有别的估算方法吗?)
8×48≈400 8×48≈480 8×48≈500 8×48≈320
(50)(10)(10)(50)(40)
8×48≈400
(10)( 40)
这几种方法在估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你同桌悄悄地说一说吧。
都把因数看做整十数。
(师追问:为什么?再次突出简便,板书“整十”)
(3)优化方法(课前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第一种)
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谈后,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两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2.8 个人去第二家或第三家吃大约需要多少钱?(每人任选一家
估一估价格。
)
(1)独立估算,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
99×8≈800 102×8≈800
(100)(100)
这两条算式在估算的过程中又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板书“整百”)
(4)小结
看来,将多位数看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再来计算就非常简便。
3.只有 800 元,能去哪一家吃?
先由学生猜测,后问:课堂中有不同的声音时,该怎么办?——小组
讨论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2)汇报
预设:第二家够,第三家不够,在学生清晰地阐明理由后,多请几位
学生来复述,之后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后进生来理解。
99×8≈800 大
(100)大
99×8<800
够
102×8≈800 小
(100)小
102×8>800
不够
(3)小结
看来“够不够”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而且小朋友还发现了,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大,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大;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小,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小。
三、练习巩固升华策略
1.估一估( P70做一做),基础模仿练
刚刚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请打开数学书 P70,完成做一做
21×6≈48×5≈397×3≈510×7≈
(1)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估法
(3)小结估算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多位数估成相近的整十、
整百数再去乘一位数。
2. 李老师买作业本估算与精算
(1)(课件出示:每本 7 元,买 43 本,可身边只有 280 元了,够吗?)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在本子上边估边
想到底够不够。
(2)李老师身边钱不够了,得回去拿钱,心里又在想了,买43 本,带多少钱会够?假如这时候李老师继续估算,你说下面哪种估法合
适?为什么?和你同桌说说看。
A.43× 7≈280
B. 43×7≈350
(40)(50)
小结: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有时得估大保险些。
(3)李老师带了 350 元钱,再次来到了同学的书摊前,那买43 本书
她到底该付多少钱呢?这时候还能估算吗?为什么?看来,算账得精算。
3.卡车过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1)理解指示牌 3t
(2)汽车驶入,出示信息,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285×6≈1800(千克)1800+986≈2800(千克)
(300)(1000)
2800 千克﹤3 吨
答:这辆车可以过桥。
2800 千克是估算出来的结果,实际重量真的比 3 吨要轻吗?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不把 285 估成 200?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看来,生活中的估算还真不少见,小朋友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这是几位同学的算法,你看懂了此文转自斐. 斐课件 . 园 哪种方法,能给说大家听听吗?
重点评价竖式计算的方法,突出进位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捕捉、放大,引导学生关注,评议。
171是怎么得来的?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进位?(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位)。
对于进位,你有什么小窍门? 9 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揭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5、对比交流,沟通算法。
观察竖式与横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竖式的每个结果都与 3 个横式相对应。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
你选择是哪种算法?(多数是竖式计算)为什么都选择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更简便,步骤更少。
看来竖式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正如下围棋一样,我们
的学习人人都可以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楚。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今天聪聪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数学问
题,你们能帮帮他吗?
1、你能把竖式补充完整吗?
23×34=39× 27=
2、哪把钥匙能开宝盒?
聪聪、明明都说,同学们真聪明!奖你们一个宝盒。
请看:(出示:
宝盒图)密码是 532,这里有 4 把钥匙,想一想,哪把钥匙能打开宝盒?看谁的速度最快!(钥匙上的算式是26×32,14×25,28×19,18×24。
)
3、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在 28×19 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1个28 的和
B.9个28 的
和
C.10 个 28 的
和
D.19 个 28 的和
4、解决问题
一副象棋 44 元,李叔叔要买 25 副象棋,他带了 1000 元,钱够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