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创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科技创新课程2实验报告分解

科技创新课程2实验报告分解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创新实验ⅠⅠ设计报告专业班级: 信息工程1401班 学生姓名: 樊鑫 学号(班内序号): 03144026 指导老师: 李晶 2015年5月14日 ——————————————————————————装订线————————————————————————————————报告份数: 4摘要:学习这门课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各种元器件,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熟悉面包板的使用,认识各种电路。

通过老师的讲解,介绍,学生自己操作实践,老师再进行考察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次实验课,学会了面包板的使用,了解了其工作原理,会连接一些简单的电路,使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收获了知识,又尝到了乐趣。

关键词:实践认识了解科技创新Abstract:Keywords: Practice Understanding Know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s the in order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components, understand the commonly used test equipment, familiar with the use of the breadboard, understanding various circuit in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 introduction, students practice, the teacher to study so as to learn to play the foundation. Four experimental classes, learn the bread plate, underst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simple circuit connection, made me understand that 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through their own hands, not only gain knowledge, and tasted the fun.科技创新实验2实验报告(一)实验日期:2015年4月7日实验名称:电容充放电实验及相关器材学习1 实验基础1)器材:面包板、电容、电阻、发光二极管、开关、导线、电源2)什么是面包板,内部有什么特点?面包板是由于板子上有很多小插孔,很像面包中的小孔,因此得名,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

科创实验报告

科创实验报告

科创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控制小车走迷宫组员:程宏伟、魏坤、李童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公司的芯片为核心设计,实现小车在计算机控制下走出迷宫的功能。

有一台小车和一个端,利用计算机处理采集到的图片判断小车及迷宫的相对位置,迷宫信息,在计算机端计算并选择路线,通过无线指令控制小车动作,使之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令控制小车动作,使之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迷宫。

原理简述由摄像头(接口)实时捕捉迷宫内小车的位置情况,通过线缆传送至电脑里编写的上位机软件,软件通过图像识别找出当前小车的位置信息及迷宫的信息,经过计算,作出控制决策,生成控制信号,并经通讯模块发送至小车。

小车上的控制电路对控制信号作出相应反应,驱动电机。

二、小组分工程宏伟,李童,魏坤分工情况:程宏伟:全面负责本次科创实验的进展与组员间的分工合作,功能理解与方案设计。

定期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各自负责部分的进展情况,以及制定对应的未来计划,以有序地将实验进行。

技术上,负责单片机串口程序以及参数设置,小车与电脑连接的调试。

魏坤:图像识别程序,迷宫算法设计,调试小车。

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找、阅读、学习,同时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图像处理方案,讨论一些细节技巧,最终实现相关功能。

李童:处理小车硬件部分问题。

阅读小车电路知识,安装、调试小车,处理突发的硬件问题(解决了本次导线拉断、原板电容极性反接等问题)。

定期与大家一起讨论,从硬件方面给魏坤同学提出小车控制方式方面的建议。

三、项目实现硬件简介电路板清单、系统板,相关器材(全)、母板,仅与配套使用,(可选)、扩展板,自行设计电路、焊接、调试。

、下载线,用于的程序下载。

、板(自备)、小车板(需同时申领中的下载线)可选芯片、器材清单、温度传感器、红外发送,接收二极管(,)、运算放大器、定时器:、串行存储器:、串口接口芯片:、三极管:, , ,、霍尔器件:、*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光电对管: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位微控制器,具有在系统可编程存储器。

工科生产实习实验报告

工科生产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二、实习目的1. 了解我国工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2. 掌握工科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企业参观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办公区等场所,了解了公司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历程。

2. 生产实习(1)实习岗位:生产一线操作工(2)实习内容:1)熟悉生产线上的设备、工具及操作流程;2)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与同事协作,完成生产任务。

3. 技能培训(1)培训内容:生产安全知识、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要点等;(2)培训方式: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

四、实习过程及收获1. 实习过程(1)第一天:参观公司,了解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2)第二天至第五天:参加生产实习,学习设备操作和实际操作技能;(3)第六天至第十天:参加技能培训,学习生产安全知识、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要点等;(4)第十一天至第三十天:在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习收获(1)了解了我国工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认识到工程实践的重要性;(2)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4)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2. 团队协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品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4. 持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科创项目总结报告--20160410

科创项目总结报告--20160410

一、项目开展背景及意义物理农业是将电、磁、声、光等物理学知识和技术通过特定方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处理,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情况下收到抗病、早熟、增产、优质的效果,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的环境调控型农业。

声波助长是物理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声波助长技术的应用研究,在水稻、棉花、小麦和部分蔬菜上的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表明了该项技术的增产、优质、抗病和环保作用。

对水稻的声波助长试验表明:水稻盆栽试验增产幅度17.4%-39.7%,水稻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9.4%和8.9%,纹枯病减轻了50%[1]。

关于声波助长技术的基础研究,已由群体、个体、器官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光合和呼吸代谢、细胞周期同步化、生长激素、多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RNA的变化的研究[1]。

例如韩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用125-250 Hz的声波处理水稻,发现激活了2种对光敏感的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基因,从而改善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2]。

目前,关于声波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促进机理尚不明确。

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对烟草细胞研究发现,一定范围的声波刺激可影响细胞分裂的同步化,促使细胞分裂S期的DNA 合成,有助于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并影响细胞壁的热力学相行为,改变细胞膜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细胞膜的流动性[3,4,5]。

适度的声波刺激可以提高猕猴桃愈伤组织ATP 合成酶活性,有利于植物能量代谢[6]。

一定范围的声波刺激可促进菊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改变钙离子在细胞内分布,还能提高相关酶活性,促进蛋白质与核酸合成[7]。

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选用其进行研究,提高其品质,对促进烟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采用具有生物效应的声音频段,研究其对烟叶品质的作用效果。

二、项目任务针对烟草采用具有生物效应的声音频段处理,测量烟草品质变化。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篇一: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科技创新实验报告项目名称:MP3音频模拟功放学院: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4班姓名:陈罡学号:3108888988 完成日期:2011年6月1、概述编写说明本报告介绍了“MP3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记录了实验制作过程。

(1)电阻器——电阻器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2)电容器——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

主要有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等。

(3)二极管——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由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构成,它们相交的界面上形成PN 结。

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硅二极管(Si 管)和锗二极管。

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单向导通,反向截止。

(4)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它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5)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将音频电压信号转化成音频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发声的一种设备。

(6)功率放大——在输入信号驱动下,向负载提供足够功率的放大电路,以尽可能高效地输出大的功率作为主要任务。

而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使负载上获得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电压信号。

(7)Protel——一款用来绘制电气原理图和PCB图的电脑软件。

(8)PCB图——与电气原理图相对应的电路板图。

(9)音箱——成品音箱一般由箱体、扬声器、分频器、倒相管组成,辅助的材料有吸音棉、接线盒等组成。

具体结构见图()(10)锥形扬声器——锥形扬声器结构见图()(11)额定功率——扬声器在连续工作时所采用的电功率。

创新实践课程 实验报告

创新实践课程 实验报告

创新实践课程实验报告2012年 11 月 20 日手工自制扑克牌花瓶一、选题目的和意义手工制作花瓶旨在让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一些常被人们忽略的有用的废弃材料,然后制作出一些美观实际的作品。

当然这也可以让我们对周围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充分培养我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还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不会拘泥复古,让我们的思维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个永不淘汰的人才。

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废弃纸牌的再利用从而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减少不必要污染的迫切性。

号召人们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让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

由于是对废物的利用所以这也正体现了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性效益这一意义。

二、作品创意花瓶及艺术瓶,是一种装饰品。

就其材质而言则大多数为陶、瓷及玻璃,其组成均属于硅酸盐。

我们正利用了纸牌的较硬的特性,设计制作纸牌花瓶。

这不仅对家居环境有美观作用,而且弥补了普通花瓶容易打碎的缺陷。

这也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对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喜欢玩扑克牌,并且随时随地可以买一副扑克牌,但是玩乐之后,很多人会直接把扑克牌丢掉,所以很多废旧扑克牌都是崭新如也。

我们可以收集这些废弃的扑克牌,直接将它们折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将它们粘合起来,那么就成为了一个很实用的手工艺品。

其立体感较强,是真正地把美术效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它在家居环境中扮演了装饰的角色,有了它我们不必花大笔大笔的钱去搞装修设计。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定会对纸牌花瓶赞不绝口,被花瓶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且心中会想自己要能做一个那就更完美了。

这样也起到了环保宣传的作用,让人人都认为环保不仅是崇高的,而且是有趣的,美观的。

三、设计与制作过程(一)配件制作1.准备好背面图案为各种花色的扑克牌,这样做起来的花瓶才好看。

2.将扑克牌对折,如果做的花瓶花纹需要白色则把扑克的正面部分折在折痕的外面,将对折的扑克牌打开,同一方向的两个角均沿着折痕再次对折(注意,这次折的时候不能折痕不能摁得太深,如果摁太深了的话,后面拼成花瓶的时候不好插进去)3.这是扑克有点像个飞机头,然后再把飞机尾巴向同一个方向折过来4.最后沿着最初的折痕将这个“三角形”对折,两边各留了一个小小的“尾巴”不好看,直接折进去藏着就好了。

科创实验报告doc

科创实验报告doc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实验VI 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信工1303 学生姓名: 王丹 学号(班内序号): 03134092(24号)2016 年 6月 10日——————————————————————————装订线————————————————————————————————报告份数:4实验一光照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在 CC2430 平台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2.理解数据采集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光照强度的测量是通过采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的,光敏电阻与 10K 的电阻共同分压电源电压。

CC2430 的片内 ADC 采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模拟量),并将其转换成数字量,通过串口传到PC 上,可在串口调试助手上查看数据。

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其中VDD 和ADC 均为补偿过的数值。

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其中。

电源电压VDD 为两节干电池的电压,可在测量光敏电阻两端电压之前,先通过电源能量管理实验的步骤获得电源电压 VDD 的值,用于计算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

三、预备知识1.掌握在IAR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熟悉CC2430 上模数转换器的相关寄存器的操作。

3.了解光敏电阻的特性。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CC2430开发板、USB接口的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XP 、IAR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TI公司的烧写软件。

五、实验原理光照强度的测量是通过采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的,光敏电阻与10K 的电阻共同分压电源电压光敏电阻接到P0-0(即AIN0)。

CC2430 的片内ADC 采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模拟量),并将其转换成数字量,通过串口传到PC 上,可在串口调试助手上查看数据。

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8191LV VDD ADC = ,其中VDD 和ADC 均为补偿过的数值。

光敏电阻的电阻值:LLVRI= ,其中10LVDD VIK−= 。

科技创新[1]-实验报告- 张骏

科技创新[1]-实验报告- 张骏

项目名称:电路基本装配调试训练完成者:张骏班级:F0503007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定义 (1)1.3缩略语 (1)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2)2.1实验目的 (2)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2)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2)2.4实验过程 (3)2.4.1装配过程 (3)2.4.2调试过程 (4)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4)3. 万用电表的制作 (5)3.1实验目的 (5)3.2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5)3.3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6)3.4实验过程 (9)3.4.1装配过程 (9)3.4.2调试过程 (10)3.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11)4. 致谢 (12)5. 附录 (13)5.1心得体会 (13)5.2其他材料 (13)6. 参考文献 (16)第 1 页1.概述1.1编写说明编写目的:本试验报告的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总结调频无线电话筒和万用电表的装配及理论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及能力。

适读对象:本文档适合所有入门的电子爱好者和想装配V2型调频无线话筒与DT832万用表的同学阅读,同时也主要用于评分老师审阅。

1.2定义无1.3缩略语C:capacitance电容D:diode二极管R:carbon resistance碳膜电阻L:inductance电感V:audion三极管MIC:microphone驻极体话筒AC:Alternating Current的缩写,即交流电DC:Direct Current的缩写,即直流电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即印刷电路板IC: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即集成电路MIC:microphone,话筒第 1 页2.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2.1实验目的练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练习掌握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 .. .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实验Ⅱ设计报告 ——————————————————————————装订报告份数: 4专业班级:信工1403班学生:王泽森学号(班序号): 062015 年 5 月25 日摘要:这次报告主要介绍了绘制PCB,PLOTER的原理及方法,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常见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还有面包板的使用方法的目的。

通过老师的认真讲解及同学的积极讨论,我们基本掌握了各种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Abstract:This repo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CB, PLOTER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iode, transistor, capacitors, and other common components to use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bread plate using the method of objective. Through the teacher's serious explanation and the students active discussion, we have mastered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use of basic methods. Improve the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eamwork skills关键词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动手实践优秀教师Keywords:Independent thinking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Excellent teacher引言:这份报告中的实验都是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动手实践做完的,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及掌握各种元器件的使用方法,有时会犯些错误,但是我们会牢记它们,最终完成实验。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篇一: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科技创新实验报告项目名称:mp3音频模拟功放学院: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4班姓名:陈罡学号:3108888988完成日期:20XX年6月1、概述1.1编写说明本报告介绍了“mp3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记录了实验制作过程。

(1)电阻器——电阻器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2)电容器——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

主要有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等。

(3)二极管——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由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构成,它们相交的界面上形成pn结。

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硅二极管(si管)和锗二极管。

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单向导通,反向截止。

(4)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它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5)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将音频电压信号转化成音频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发声的一种设备。

(6)功率放大——在输入信号驱动下,向负载提供足够功率的放大电路,以尽可能高效地输出大的功率作为主要任务。

而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使负载上获得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电压信号。

(7)protel——一款用来绘制电气原理图和pcb图的电脑软件。

(8)pcb图——与电气原理图相对应的电路板图。

(9)音箱——成品音箱一般由箱体、扬声器、分频器、倒相管组成,辅助的材料有吸音棉、接线盒等组成。

具体结构见图(1.2.1)(10)锥形扬声器——锥形扬声器结构见图(1.2.2)(11)额定功率——扬声器在连续工作时所采用的电功率。

工程大创新实验报告

工程大创新实验报告

第二页开始看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气动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实验一、防火门的控制(气动)1 实验任务某商业街各商店之间要求安装一个防火门。

在每个商店的大门处都有一个开门的按钮。

打开防火门之后, 防火门要保持打开的时间大约为14秒, 然后自动关闭。

注意, 只有在防火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 才可能打开防火门。

当门被打开(即使仅仅打开一个小缝)时, 蜂鸣器会发出声响。

当门被打开或者刚刚被打开时, 安装在两个商店之间的显示灯会亮起来。

请利用气动元件根据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控制装置, 控制这个防火门的打开和关闭。

通过这个实验, 锻炼运用气压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选用合适的元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任务图图1.1 “防火门控制”实验任务图3实验元件库表1.1 “防火门控制”实验元件库4实验要求1.设计一个回路, 用实验元件库里面提供的元件控制一个双作用气缸, 来操纵两个商店之间的防火门, 使其实现实验任务中所提出的功能。

2.画出设计任务的功能图。

5 3.画出设计的气动回路图和电路图。

6 4.用继电器实现控制系统。

7实验参考步骤1.将元件按照合理的位置安装在实验底板上或者电器元件安装架上。

2.根据气动回路图, 用塑料软管和附件将气动元件连接起来。

3.使用实验室用导线将电器元件连接起来。

断开电源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①所有阀的电磁铁、继电器线圈和所有指示灯(耗能单元)与下面的0V接线端子相连。

②将线路上的所有触点与耗能单元相连, 起始端与+24VDC接线端子相连。

③气缸开关被安装在气缸上并且面朝外, 安装卡位与气缸中间。

④为了精确地调节气缸开关, 首先应该接通电源, 然后, 通过显示灯来定位并将气缸开关固定在感应区域的中间。

⑤打开压缩空气, 接通电源, 按照功能图来检查动作顺序。

8 4.对实验所用到的需要设置时间的元件进行设置。

工科创实验报告.doc

工科创实验报告.doc

项目名称:电路基本装配调试训练完成者:谢冰班级:F1103014学号:5110309456完成时间:2011月11月18日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定义 (1)1.3缩略语 (1)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3)2.1实验目的 (3)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3)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3)2.4实验过程 (4)2.4.1装配过程 (4)2.4.2调试过程 (6)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6)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制作 (7)3.1实验目的 (7)3.2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7)3.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简要工作原理 (7)3.4实验过程 (10)3.4.1装配过程 (12)3.4.2调试过程 (14)3.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15)4. 致谢 (16)5. 参考文献 (17)6.1心得体会 (18)6.2其他材料 (18)第 1 页1.概述1.1编写说明编写目的:(1)对正式的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的写作进行初步的了解,为日后进行专业的论文、报告写作打基础;(2)本次实验介绍了两种基本电子仪器——无线话筒和数字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3)通过本次实验,编者对电路连接与装配,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仪器的操作有了初步了解。

本实验报告真实详尽的记录了本人的此次实验,阐述了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方案、过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结果及讨论,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4)这是科技创创新第一阶段的一份完整总结,给前阶段学习和实践作下了经验等方面的适时回顾,也给下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作下坚实基础适读对象:所有对制作调频无线话筒和万用表有兴趣,且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人。

由于本人能力和经验有限,本文更适合科技创新实验的爱好者用于业余交流,希望其中部分心得体会可以对读者起到帮助作用,更希望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共同进步。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电路基本装配调试训练完成者:丁睿班级:F1503019学号:515030910464完成时间: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定义 (1)1.3缩略语 (1)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2)2.1实验目的 (2)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2)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2)2.4实验过程 (3)2.4.1装配过程 (3)2.4.2调试过程 (4)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5)3. 万用电表的制作 (6)3.1实验目的 (6)3.2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6)3.3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7)3.4实验过程 (10)3.4.1装配过程 (10)3.4.2调试过程 (11)3.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12)4. 致谢 (13)5. 附录 (14)5.1心得体会 (14)5.2其他材料 (14)6. 参考文献 (17)第 1 页1.概述1.1编写说明主要内容: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为无线话筒及数字万用电表的基本装配和调试过程说明以及本人对该实验的心得体会。

编写目的:此实验报告的写作是为了便于老师检查本人的试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与指导,更好地学习总结调频无线电话筒和万用电表的装配及理论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及能力。

适读对象:此实验报告主要供评分老师审阅,同时也适合所有入门的电子爱好者和想装配V2型调频无线话筒与DT832万用表的同学阅读。

1.2定义调频无线话筒:接收声音信号,以调频方式在一定频率进行调试,并用无线电信号发送的仪器数字万用表:测定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等电学量,并用数码定量显示测定值的测量工具。

1.3缩略语C:capacitance电容D:diode二极管R:carbon resistance碳膜电阻L:inductance电感V:audion三极管MIC:microphone驻极体话筒AC:Alternating Current的缩写,即交流电DC:Direct Current的缩写,即直流电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即印刷电路板IC: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即集成电路MIC:microphone,话筒Ω: Resistance 电阻FM: frequency modulation 调频freq: frequency 频率COM: common 公用第 1 页第2 页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2.1 实验目的练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实验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电路基本装配调试训练完成者:刘经麟班级:F1103023学号:5110309694完成时间: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定义 (1)1.3缩略语 (1)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2)2.1实验目的 (2)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2)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2)2.4实验过程 (2)2.4.1装配过程 (2)2.4.2调试过程 (3)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3)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制作 (4)3.1实验目的 (4)3.2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4)3.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简要工作原理 (4)3.4实验过程 (4)3.4.1装配过程 (4)3.4.2调试过程 (4)3.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5)4. 致谢 (6)5. 参考文献 (7)第 1 页6. 附录 (8)6.1心得体会 (8)6.2其他材料 (8)第 2 页1.概述1.1编写说明[说明此文档的编写目的和适读对象。

]1.2定义[列出在本文档中使用的需要给出明确定义的概念。

]1.3缩略语[列出在本文档中缩略语的英语全称及中文说明。

]第 1 页2.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本章篇幅建议4页,最多限定为6页]2.1实验目的练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

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可量化的指标,如工作电源电压等]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主要使用“说明”的表达方法,对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分别加以解释]图1 调频无线话筒电原理图[1][图1的图题后上标字体的[1],为引文注释,编号1对应于“参考文献”章节中的相应文献。

本实验报告全文中涉及引用的部分,都应有相关注释;引用过来的图,应对其大小尺寸进行适当调整,以免超出版面]2.4实验过程2.4.1装配过程2.4.1.1工作环境第 2 页[说明工作中使用到的工具、设备等(若能包括它们的主要指标或具体型号则更好),及它们的具体用途,使阅读者能根据你的说明重建工作环境]2.4.1.2工作步骤[主要使用“叙述”的表达方法,对过程加以描述,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实验报告(一)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实验报告(一)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实验报告(一)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大学生创新实验实验报告(一)在第一个月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中,我主要是学习、熟悉基本操作,阅读课题相关文献。

所学的基本操作有:仪器的洗涤、柱层析、减压蒸馏;阅读文献为:《N_取代马来酰亚胺巯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该文献为本实验课题综述,它评述了测定含—SH生物活性物质如肽、蛋白质等的N—取代马来酰亚胺荧光探针的种类、性能、原理、应用及其进展。

巯基( —SH) 是细胞中化学活性最高的基团。

在蛋白质中, —SH 部分是与酶活性有关的最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 能保护细胞不受缺氧、毒素、诱变、放射线及许多致癌物的侵害。

所以鉴别和定量测定生物巯基化合物日益受到关注。

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硝普盐法、碘量法、电流分析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等灵敏度低, 不能适应有些生物样品中巯基化合物的测定。

因此,我们的实验最终目的即为合成一些高灵敏的分析检测试剂, 新型的荧光—SH 衍生试剂成为研究的焦点。

—SH 荧光探针具有灵敏度高、可以直接测定含—SH 化合物与试剂的反应速度等优点,具体的—SH荧光探针已报道的有三类:芳基卤化物、丹磺酰氮丙啶类: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SH 的检测限一般可达10-12mol,但自身都有较强的荧光, 衍生产物必须经过分离才能进行检测, 一般用于HPLC 柱前衍生。

苯并呋喃磺酰卤:其自身荧光较弱, 一般需在碱性条件及高于室温下与—SH 衍生。

乙酰卤衍生物:主要是碘乙酰胺衍生物和马来酰亚胺衍生物,最常用来衍生—SH, 它们与—SH 反应快, 在室温及生理pH 下即可进行, 但前者与—SH 的加成产物在水解时易失去荧光团, 且其自身对光不稳定,而马来酰亚胺类荧光探针与—SH的加成产物比较稳定, 它自身荧光很弱, 在与—SH 加成后荧光增强, 这种仅在反应中荧光增强的特性使其表现出独有的优越性。

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在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巯基荧光探针( 简称N—MTFP)。

科技创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科技创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智能植物生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劳动力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生产周期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智能植物生长监测系统,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

二、实验目的1. 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植物生长监测系统;2. 通过系统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3. 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

三、实验原理智能植物生长监测系统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

系统通过布置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植物生长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

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智能调控。

四、实验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1)传感器模块:选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养分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植物生长环境数据。

(2)控制器模块:选用嵌入式控制器,如Arduino或树莓派,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

(3)通信模块:选用Wi-Fi模块或GPRS模块,实现数据远程传输。

(4)执行模块:选用继电器或智能控制模块,根据系统指令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调控。

2. 系统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植物生长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2)智能调控算法: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设计相应的调控算法,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

(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界面,用于显示植物生长环境数据、系统状态和调控结果。

3. 系统测试与优化(1)测试环境:搭建实验平台,模拟真实农业生产环境。

(2)测试方法:通过调整实验平台上的传感器参数,模拟不同植物生长环境,测试系统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调控能力。

(3)优化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

小学创新实验报告

小学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我校开展了“小学创新实验”活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科技创新和创意设计。

1. 科学实验(1)实验名称:浮力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及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密度、体积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器材:水、气球、塑料瓶、剪刀、橡皮筋、钩码等。

实验步骤:①将气球吹大,用橡皮筋扎紧;②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③将气球剪成不同形状,分别放入塑料瓶中,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④将气球分别装满水、沙、铁钉等不同物质,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⑤将气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与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器材:种子、培养皿、水、土壤、光照箱、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①将种子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放入光照箱中;②分别调整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③记录植物的生长数据,分析影响因素。

2. 手工制作(1)实验名称:纸飞机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器材:纸张、剪刀、胶带等。

实验步骤:①将纸张剪成三角形;②将三角形纸张折叠成纸飞机;③调整纸飞机的形状,使其飞行更远。

(2)实验名称:简易电路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电路知识和动手能力。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阻等。

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阻等元件;②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③调整电路元件,观察电路变化。

科创实验报告

科创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温室环境控制中的应用原理。

2.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

3. 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实验地点:XXX大学物联网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实验设备:1. 物联网开发板(如ESP8266、Arduino等)2. 温湿度传感器(如DHT11、DHT22等)3. 光照传感器(如BH1750等)4. 电磁阀(用于控制灌溉系统)5. 水泵(用于灌溉)6. 电源模块7. 数据传输模块(如WiFi模块、GPRS模块等)8. 计算机9. 相关编程软件(如Arduino IDE、Python等)实验原理: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然后根据预设的阈值,通过控制器调整灌溉、通风、加温等设备,以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实验步骤:1. 系统设计:- 确定系统功能:实时监测温室环境参数,根据预设阈值自动控制灌溉、通风、加温等设备。

-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 设计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设计控制算法,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自动调节。

2. 硬件搭建:- 将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开发板上。

- 将电磁阀、水泵等控制设备连接到开发板上。

- 将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到开发板上,以便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或本地服务器。

3. 软件编程:- 使用Arduino IDE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

- 使用Python编写控制算法程序,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 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以便远程监控。

4. 系统测试:- 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系统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通过调整预设阈值,观察系统对温室环境参数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稳定性:- 经过多次测试,系统在连续运行一周的时间内,未出现故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创实验报告.doc————————————————————————————————作者:————————————————————————————————日期: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定义 (1)1.3缩略语 (1)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3)2.1实验目的 (3)2.2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3)2.3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3)2.4实验过程 (3)2.4.1装配过程 (4)2.4.2调试过程 (5)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6)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制作 (7)3.1实验目的 (7)3.2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7)3.3 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简要工作原理 (7)3.4实验过程 (9)3.4.1装配过程 (11)3.4.2调试过程 (13)3.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 (14)4. 致谢 (16)5. 参考文献 (17)6.1心得体会 (18)6.2其他材料 (18)1.概述1.1编写说明编写目的:(1)对正式的科技创新实验报告的写作进行初步的了解,为日后进行专业的论文、报告写作打基础;(2)本次实验介绍了两种基本电子仪器——无线话筒和数字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

(3)通过本次实验,编者对电路连接与装配,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仪器的操作有了初步了解。

本实验报告真实详尽的记录了本人的此次实验,阐述了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方案、过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结果及讨论,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4)这是科技创创新第一阶段的一份完整总结,给前阶段学习和实践作下了经验等方面的适时回顾,也给下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作下坚实基础适读对象:所有对制作调频无线话筒和万用表有兴趣,且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人。

由于本人能力和经验有限,本文更适合科技创新实验的爱好者用于业余交流,希望其中部分心得体会可以对读者起到帮助作用,更希望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共同进步。

1.2定义无线话筒:将接受到的声音转化为无线电波并发射出去的装置。

万用表: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测量直、交流电的电压、电流以及电阻的多功能的仪器。

示波器:能够显示波形和其它信息在电视那样的阴极射线管上的器件。

耦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匹配:元器件等的配合。

调制:使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或脉冲的有关参数依照所需传递的信号而变化。

1.3缩略语C:capacitance电容D:diode二极管K:脚跳线开关R:resistance碳膜电阻L:inductance电感V:dynatron三极管MIC:mike驻极体话筒AC: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IC: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2.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2.1 实验目的练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

2.2 无线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工作电压:3V工作频率:88~108MHZ2.3 无线话筒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发射频率在88~108MHZ 之间的振荡波,使收音机可以接受到,实现远程(10米)对话。

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高频三极管V1和电感L 、电容C4、C5、C6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的振荡器。

作为初学者,它的具体工作原理暂时可以不用深究,我们只要知道这种电路结构就是一个高频振荡器。

工作频率就是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根据图中元件的参数发射频率可以在88~108MHZ 之间,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通过调整L 的数值(拉伸或者压缩线圈L )可以方便地改变发射频率,避开调频电台。

发射信号通过C7耦合到天线上再发射出去。

MIC C2 4.7uFC11uF C9100uF C31000P C418P C6100P C747P C56.2P C80.01uF R168KR22.7KR310KR427K R5100R6680D11N4148D21N4148D3LED-R BT1DC3VK1ANTENNA V19018L 6T 调频无线话筒 V2CK-CK+图1 调频无线话筒电原理图[1]2.4 实验过程2.4.1装配过程2.4.1.1工作环境工具:电烙铁、尖嘴剪刀、镊子等材料:焊锡丝电路元器件列表[2]标称值元件标号简要说明引脚极性1uF C1 电解电容有4.7uF C2 电解电容有1000P C3 瓷片电容18P C4 瓷片电容6.2P C5 瓷片电容100P C6 瓷片电容47P C7 瓷片电容0.01uF C8 瓷片电容100uF C9 电解电容有1N4148 D1 二极管有1N4148 D2 二极管有LED-R D3 发光二极管,红色有K1 3脚跳线开关6T L 自绕电感,在圆珠笔芯上绕6-7圈68K R1 碳膜电阻,1/4W2.7K R2 碳膜电阻,1/4W10K R3 碳膜电阻,1/4W27K R4 碳膜电阻,1/4W100 R5 碳膜电阻,1/4W680 R6 碳膜电阻,1/4W9018 V1 三极管有ANTEN天线,自制,约0.75米导线DC3V BT1 自备5号电池x2,有电池盒有MIC 驻极体话筒有2.4.1.2工作步骤认识并准备好焊接所需的元器件,根据不同的色环和标记读出电阻和电容的值。

根据电路板上的图示将元器件插到正确的位置。

对引脚进行360度的全方位刮除锈渍和油腻处理,保持它的清洁,利于接下来的焊接。

右手持电烙铁,左手送焊锡丝,先将少量焊锡放在烙铁尖上,再将烙铁尖移向引脚,左手再送上焊锡丝,观察到焊锡在引脚周围流动,包裹住引脚并填满插孔,2~3秒后,移开电烙铁,用剪刀减去引脚多余的部分,焊接完成。

焊装驻极式话筒的过程中,需先将之前剪下的引脚多余部分焊接在话筒上作为引脚(需要同伴从旁协助用镊子固定引脚),再将话筒焊接到电路板上。

绕制并焊接电感(可将铜丝绕在螺丝刀上,注意圈数适中),焊接前还要将铜丝两端的漆用剪刀刮去,由于插孔较大,此处焊接要十分注意,务必焊死。

焊接步骤可参见下图[3](1)(2)(3)(4)2.4.2调试过程2.4.2.1工作环境设备:TDS-200数字示波器——检测话筒发出的电波信号的频率、波形等数据。

2.4.2.2工作步骤利用触笔将话筒、电源和示波器连接在一起。

检查指示灯的工作情况。

观察示波器上形成的波形是否正常及频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改变线圈半径和圈数、检查焊点质量进行调试。

回寝室利用收音机来接受信号,检查实际效果。

2.4.3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示波器显示频率为106MHz,属于正常范围。

最初的示波器显示波形为相当完美的正弦波,改变线圈后波形有点瑕疵,可能是由于铜丝经重复绕制后弯曲导致。

回到寝室后用收音机调试,经多次努力后,终于在较远的距离听到了说话的声音,也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

第一次使用电烙铁,有些新奇。

刚开始的时候使用还不熟练,焊点总是很大,还总是堵住其他小孔。

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掌握要领,焊接质量明显提高,也没有出现虚焊现象。

3.DT832型万用电表的制作3.1实验目的练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初步了解电子设备的结构知识和相应的装配技巧。

3.2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关技术参数如下[4]显示:3 1/2位LCD,最大显1999。

极性:自动负极性显示。

超量程:仅最高位显“1”。

工作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75%。

存储环境(-15~50)℃。

电池:9V(6F22)。

重量:约170克。

直流电压:各量程均优于±(1%+2)。

直流电流:各量程均优于±(2%+2)。

交流电压:各量程均优于±(1.3%+10)。

二极管:测试电压约2.8V,电流约1mA,显示二极管正向压降的近似值。

电路通断测试:被测电路两端电阻低于约50Ω时蜂鸣器发声。

三极管:测试时Vcc约2.8V,I b约10uA。

3.3DT832型万用电表的主要功能和简要工作原理DT832型万用电表可用于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二极管、三极管;有测通断的功能,当被测两点连通时,蜂鸣器鸣叫;可以输出方波信号DT832仪表的方框图如示意图1。

该仪表的心脏是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该芯片(7106)内部包含双积分A/D转换器,显示锁存器,七段译码器和显示驱动器,它的工作原理框图见示意图2。

输入仪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经过一个开关选择器转换成一个0到199.9mV的直流电压。

例如输入信号100VDC,就用1000:1的分压器获得100.0mVDC;输入信号100VAC,首先整流为100VDC,然后再分压成100.0mVDC。

电流测量则通过选择不同阻值的分流电阻获得。

采用比例法测量电阻,方法是利用一个内部电压源加在一个己知电阻值的系列电阻和串联在一起的被测电阻上。

被测电阻上的电压与己知电阻上的电压之比值,与被测电阻值成正比。

输入7106 IC的直流信号被接入一个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译码器转换成驱动LCD的7段码。

A/D 转换器的时钟是由一个振荡频率约48KHz 的外部振荡器提供的,它经过一个四分之一分频获得计数频率,这个频率获得2.5次/秒的测量速率。

四个译码器将数字转换成7段码的四个数字,小数点由选择开关设定。

1.999开关选择器输入信号交流整流电路电流分流电路电阻转换电路 分压器开关选择器 A/D 转换器显示驱动液晶显示VΩ AV 小数点直流模拟电路 示意图1具体原理(1)量程直流数字电压表采用电阻分压器可以把基本量程为200mV 的表扩展成多量程的直流数字电压表,电路图3-3-2(a )所示。

该表共设置五个量程:200mV 、2V 、20V 、200V 和2000V ①,由量程选择开关 K1控制。

K1可用双刀五掷开关,另外一个刀控制小数点的定位。

各档输入电阻均为10M Ω。

这是考率到单片3 1/2位A/D 转换器的输入电阻r IN =1010Ω=10000M Ω(典型值),在设计多量程数字电压表时,一般选仪表的输入电阻R IN =0.001r IN =10M Ω,使r IN ≥R IN ,故可完全忽略r IN 对信号的分流作用。

由R1-R5构成分压器,总电阻值R 1-5=R IN =10M Ω。

各档满量程时的输出电压V 0计算如下: 200mV 档:V 0=R 1-5/R 1-5·V M1=10M Ω/10 M Ω×200mV=200mV 2V 档: V 0=R 2-5/R 1-5·V M2=1M Ω/10 M Ω×2V=200mV 20V 档: V 0=R 3-5/R 1-5·V M3=100K Ω/10 M Ω×20V=200mV 200V 档: V 0=R 4-5/R 1-5·V M4=10K Ω/10 M Ω×200V=200mV 2000V 档:V 0=R 5/R 1-5·V M5=1K Ω/10 M Ω×2000V=200mV上述五档的分压比(衰减比)依次为1/1、1/10、1/100、1/1000、1/1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