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水利概况
![云南水利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5b7457301f69e31433294b6.png)
云南水利概况一、基本省情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连4省、邻3国”的地缘特点,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全省有25个县(市)分别与老挝、越南、缅甸接界,国境线长4060公里。
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514万人,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
二、水情和水利发展现状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立方米。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其中湖泊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水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
二是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三是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云南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久旱之后突然发生大洪水,旱涝急转、涝中有旱相互交替的情况较为突出,且灾害频率高、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损失程度深,防汛抗旱救灾形势非常严峻。
滇池研究报告
![滇池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27242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8.png)
滇池研究报告
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淡水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滇池的研究报告表明,滇池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首先,滇池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增加,滇池受到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这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大量藻类生长,导致水体浑浊和异味的出现。
其次,滇池湖泊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湖岸开发等活动导致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很多珍稀的湖泊鱼类和水生植物因此受到威胁,湖泊生态链断裂,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滇池在水量方面也面临困境。
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滇池的水位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生活用水。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源保护,严格限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湖泊中的珍稀鱼类和水生植物。
同时,应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应加强气象监测,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滇池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滇池的研究报告揭示了湖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
危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湖泊生态修复,才能确保滇池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人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水。
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0a1927cfc789eb172dc81d.png)
的 压 力 逐 年 加 大 , 水 资 源 保 护 中 采 取 工 程 、 经 济 与 行 政 等 综 合 并 举 的 措 施 得 到 重 视 和 推 广 。 在 分 析
云 南 省 水 资 源 保 护 存 在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积 极 开 展 水 资 源 保 护 工 作 , 并 提 出今 后 加 强 水 资 源 保 护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 水 资 源 保 护 ; 问 题 ; 对 策 ; 云 南 省 中 图 分 类 号 :T V 2 1 3 ( 2 7 4 )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1 4 0 8 ( 2 0 1 4 ) 0 3 - 0 0 5 7 - 0 3
段 、 西 洱 河 大 理 段 等 , 水 质 均 为 劣 V 类 , 并 且 还 有
水 质 恶化 的趋 势 。
九大 高原 湖 泊 中仅 有 三 个 湖 泊 水 质 为 I ~Ⅲ
类 , 即 泸 沽 湖 为 I类 , 抚 仙 湖 大 部 分 水 域 为 I类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3
m , 万 元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当 年 价 ) 用 水 量 1 6 5 m ,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当 年 价 、 不 含 火 电 ) 用 水 量 7 7
越 得 到 社 会 各 界 的 关 注 。 随 着 云 南 省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展 ,水 资 源 供 需 矛 盾 的 日 趋 加 剧 ,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与 保 护 的 压 力 逐 年 加 大 ,实 现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是 适 应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2. 1 总 体 水 质 较 好 。 但 局 部 地 区 水 污 染 严 重
云南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
![云南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bcee081c758f5f61f678c.png)
种可 再生 资源 ,但 也有 一定 的循 环 周期 。当前 人
们 所需 要 的水 资 源不 仅量 不 断增加 ,而且 对 质量 的 要 求也 越来越 高 ,再 加上 传统 的 “ 求经 济 发 展而 追 对 生 态 环 境 掠 夺 式 的索 取 ” 发 展 经 济 旧 观 念 的束
1 云南省水 资源 现状及面临 的挑战
11 云南省水 资源 的现 状 .
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 1 5 . m 8 m,水资源总 2 7
收 稿 日期 :o 5 o— 9; 订 日期 :O 5 o 一 9 2o一 51 修 2o一9O .
基金项 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5 Z 0 ) 云南省民族区域产业集 群化 发展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 目(O 5 G D 9 )西南 民 0 Y 35 “ ; 20 D 3 0 1“
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贫乏 。在详细分析云南省水资源现状的前提下 ,针对云南省水 资源的特点和现实 问
题 ,根 据 水 资 源 在 自然 界 水 系 统 与 社 会 水 系 统 之 间 的 循 环 理 论 ,从 开 源 和 节 流 两 个 途 径 在 提 高 全 民 水 忧 患 意 识 、
0 引言
水 是 人类 的 “ 生命 之源 ” ,是 人 类 生 活 、生 产 过 程 中不可 缺少 的重 要 资源 ,是 国 民经济 与 社会 发
展 的重 要物 质基 础 ,从某 种 意义上 可 以说 水 资 源是
量 415 1 6  ̄ 0 m ,其 中 多年 平均 自产水 量 22 2 1s 2  ̄ 0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cf458b680203d8ce2f242e.png)
第二章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十五”期间,昆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及有机污染特征;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平稳趋势,但总磷污染有加重趋势;滇池总体污染情况趋于平稳,多数污染指标有所下降,外海水质类别达到Ⅴ类;阳宗海水质呈好转趋势;主要河流中,除盘龙江、大青河、牛栏河水质状况下降外,其他河流水质总体有所好转。
地下水孔隙水水质较差,水质呈片状或面状重度污染;基岩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仅在局部地段出现岛状或点状轻-中度污染。
一、水资源状况:(一)饮用水源1.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城区有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源地6个:松华坝水库:达标率98.09%,水质较上年下降。
大河水库、柴河水库:达标率96.64%,大河水库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柴河水库水质较上年下降。
宝象河水库:达标率98.20%,水质较上年下降。
自卫村水库:达标率97.57%。
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滇池罗家营:备用水源,达标率83.83%,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地下水源地2个:海源寺:达标率94.6%,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白龙潭:达标率94.24%,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2.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10个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东川区92.00%,安宁市100%,呈贡县93.48%,晋宁县100%,富民县88.86%,禄劝县91.07%,嵩明县96.13%,宜良县100%,石林县95.56%,寻甸93.00%。
(二)地表水1.湖泊滇池草海水质为劣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生化需氧量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好转。
水质类别较上年无变化,未达水环境功能要求。
外海水质为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
云南省水资源在农业上高效可持续利用研究
![云南省水资源在农业上高效可持续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dfc4c5a1c7aa00b52acbae.png)
南
农
业
学
报
21 0 0年 2 3卷 4期
Vo. 3 12 Nn 4
S u h s Ch n o r a fA c l rlS i n e o twe t i aJ u lo n u t a c e c s u
文章 编 号 :0 1 4 2 (0 0 0 15 10 — 89 2 1 )4— 36—0 4
Yu na W a e s u c n Ag i u t r n n t r Re o r e i r c lu e
WANG n - u Me g y
( u nnA u ua V ct nTc ncl ol e Y n a umig 5 0 1 C ia Y n a c lrl oai -eh i l g , u nnK n n 6 0 3 , hn) t o aC e
为 中国农业 持续发 展 的重要 限制性 因素 。云南 省为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落后 , 水资源面临着严
重的挑 战 ,地上时 空分 布等 原 因 ,水 资源 已威 胁 到 云南省农 业和农 村经 济 的可持 续发展 。如何 有效利
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 42 . 80 8亿 m , 。折合降水量
Ke r s: n a trrsuc y wo d Yu n n wae eo re;C re tstaina d po lm;Co rh n ieuii t n c u tr au e urn i t rbe u o n mpe e sv t z i o nemes r la o
上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 问题 , 根据云 南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农业建设 的要求, 9个方面提出 了云南省水资源在农 业上 开发 从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2f5920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0.png)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状况,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省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和山间泉眼众多,是该省的珍贵财富。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云南省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的方式,既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
农业用水是最大的用水行业,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以灌溉为主要方式。
工业用水是第二大用水行业,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化工、制药等领域。
城市居民用水则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包括饮用水、洗浴、厕所冲洗等。
这三个用水领域在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云南省大脚村、木桶寨和白鹤滩等景区拥有着美丽的水景,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同时也面临着破坏水资源环境的风险。
水资源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云南省境内的河流水质受到工业和农业排放物、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直接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污染行为,开展治理工作,努力改善水质。
其次,推行水资源节约利用。
云南幅员辽阔,但水资源却不是无限的,长期的不合理消耗和浪费给云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推行水资源节约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步骤,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法规和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推广日常生活用水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最后,加强生态保护。
云南省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之一,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我们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对湖泊、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和谐发展。
总之,在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又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云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云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6c3723647d27284b7351f5.png)
tnf m tnCn aY na , o t tnnp jc,di i a rae ret a a s, dpo co r s r j etl unn m ie Ym a ret r k gwt fypo c i mr r  ̄ a retn a ep i r sn o nn es t j n l e n ti
n oui o t l r c fpa a ks o o n h sq ec fs n adpl t n cn o poeto l eu l e ,fl igt euneo ai ,po c o d u lao fw t lo r j t a lw e v g rt tn a ti t n o a r ei n i zi e rs r s T e r et adm ale e s u f eet lh et f e-fsc t, ess i beu lao eo c . hs po c e r w 】 ud lo t s b sm n w lo iy t tn l ti t n ue e j sn s 8 : l e r h ai o a l o e h u a a i zi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1 期 2O O7年 1 月
水
资
源
保
护
、 .3N . 瑚 2 0 1
W 【丑 R I I E 砷f rON 1 I 舳 mC S I I 1 1
Jn.0『 a 20 7
云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顾世祥 2 波2 云 , 兴林2 承松2 , 逊 , 周 2 段 , 浦 , 伍立群 , 红鹰 3 王 3
,
407 ,O n ;2 Yna uit o 302 da . unnI t e f rt u
602 , 50 1 ;3 Yna ua f . unn B r uo e
云南水资源研究
![云南水资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e171272af90242a895e5ff.png)
化规 律 ; 揭示 了云南 省地表水 化学 特征 以及水
水 资源 是 国家 重要 的基 础性 自然 资 源 和 资 源演 变 情势 规 律 ; 于 GS技 术 , 发 了九 基 I 研 战 略性 经济 资源 , 的 十五届 五 中全会报 告 和 大 高原 湖 泊水 质模 型和 云 南省 水文 站集 水 面 党 九届全 国人 大 四次会议 通 过的《 中华人 民共 和 积查询 信息 系统 。对 滇 中水 资源 、 纬度 地 区 低
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 展第 十个五年计 划 纲要 》 冰川 水 资 源 以及 九大 湖 泊水 资 源等 方 面进 行 全面深 刻地 阐述 了党 中央 、 国务 院新 时期 的治 了专项研 究 , 出了有 针对性 的水 资源保护 对 提
水 方针 。 这一 方针将水资源列 为 国家发展 中的 策 。 成果将 为提高水资源 的开发 、 用 、 护和 利 保
量 丰 富 , 时 空分 布不 均 、 但 局部 地 区水 资 源 短 顾 、 标本 兼 治 、 综合 利 用 、 讲求 效 益 , 挥水 资 发
缺 、 污染严 重 、 旱灾害频 繁 的省 份 , 水 水 随着经 源 的多 种功 能 , 调好 生 活 、 产经 营 和生 态 协 生 济社会 的不 断发展 , 水资源 问题 日趋 突 出。研 环境用水 ” 。根据水法及有关 部 门的要求 , 云南 究 云南 水资 源问题 , 支撑云南 经济 社会 的持续 省水文水 资源 局开展 了 “ 云南 水资 源研究 ” 工
云南科技管理
21 0 0年 第 4期
I 聚焦“ 十一五"
云 南水 资源研 究
云南省水文水 资源 的发展 , 人类 活 动 贯彻 落实 国家新 时期 的治水 方针 , 适应 经济社 着力 解决新 的加 剧 ,人 们开 发 利用 水 资 源 的程 度越 来 越 会发 展 和水资源供 求状况 的变化 , 高, 世界 正面 临着 水资源 E益短 缺 和水环境 恶 时期水 资 源 的开发 、 t 利用 、 配置 、 约 、 护 和 节 保 化 的严重局 面 。在我 国 , 经济社 会 的快速发 展 治 理等 重 大 问题 , 强水 资 源科 学 管理 , 加 提高 导 致水资 源供求状 况 的变化 和水 污染加 剧 , 水 水 的利用效 率 , 建设节水 型社会 。 0 2 1 月 20 年 0 资 源短 缺 和 污染 问题 日益 成 为 国家发 展 中的 1日起实施 的《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水 法》 中明确提 严 重制约 因素 , 资源可持 续利 用成 为我 国经 出“ 理开 发 、 用 、 约 和保护 水 资源 , 水 合 利 节 防治 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 问题 。云南是一个水 资源总 水 害 ,实现水 资源 的可持续利 用 ” “ ,要统筹 兼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32816d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5.png)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一、概述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境内,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的汇流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表现为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湖泊本身的生态平衡,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滇池治理就被提上了日程,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治理历程中,经历了从大力治滇到精准治滇的转变,形成了科学、系统、集约、依法的治理新思路。
也通过加强水质污染防治、湖岸湿地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手段,有效地改善了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
在治理成效方面,滇池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富营养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湖岸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湿地植被重新生长,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加。
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的治理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进一步深化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果,以实现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滇池流域的地理位置与重要性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28至2东经10230至10300之间,流域面积广阔,达到了2920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不仅是长江流域上游金沙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云南省滇中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关键一环。
滇池流域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中山山地、河谷、盆地以及滇池高原断陷湖泊和湖滨带共同构成。
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这种特殊的地貌格局赋予了滇池流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滇池流域还是多条河流的汇集地,这些河流最终汇入滇池,形成了流域内复杂而精细的水系网络。
滇池作为流域内的核心水域,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明珠”。
云南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问题浅探——对云南特大干旱发生机制的考察
![云南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问题浅探——对云南特大干旱发生机制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3423cf3dee06eff9aef807ea.png)
Vo11 N o 6 .1 .
云南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 问题浅探
对云南特大干旱发生机制 的考察
李春海
郭 昆 彭牧 青
630 ) 5 10
( 玉溪师 范 学院 商学 院 , 南 玉溪 云
摘 要 : 回应 云 南等地旱 灾 出现 的一 些不 实报 道 , 应从 科 学理 性 层 面寻 求解释 。基 于历 史资料
10 元 , 0亿 缺粮人 数达 到 7 0多万 。 2 人畜 饮水 困难 。 0 ()
20 0 8年 的 1 5年 问 ,重 特 大 干 旱 发 生 的 频 次 提 高 到
4 .% , 67 且灾 害持 续 时问长 , 常发生 连年 丰水 或多 年 经 连续 干旱 的情 况 。 2 影响 范 围广 、 度深 。除 了旱 灾高 发 区域滇 中 、 、 程
4 5年干 旱发生 频率 和程度 统计 , 南部 分地 区属 于重 云 旱区 , 其余 地 区多 为 轻旱 和 中旱 区 , 中 中旱偏 重 的 其
有云南 北部 、 贵川接 壤地 带 。 云
旱 灾的影 响 与干 旱程 度 、 续 时间及 抗 旱措 施有 持 关。2 0 — 0 0年 , 0921 云南 省干 旱持续 时 间之长 、 干旱 程
21 0 0年 1 1月 第1 1卷 第 6期
中共 云 南省委 党校 学报 T e o ra o n a rv c l mmie c o l fh P h unl f J Yu nnPo i i n a Co t eSh o o eC C t t
N O , 0 V2 1 0
进 一步 考察 和分 析 , 南 的干旱 具有 如下特 点 : 云
1 发 生频 次 高 、 间长 。据 统 计 ,9 0 19 、 时 15 - 9 3年 4 4年 问 , 重特 大 干旱 发 生 的频 次为 3 .% ; 19 — 5 7 而 94
滇中引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滇中引水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431c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9.png)
滇中引水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滇中地区地势较为复杂,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了当地用水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引水成为一种可行的手段。
引水将通过输水工程将丰富的水资源从资源富集区引入到用水紧缺区,以满足当地的用水需求。
本报告将对滇中引水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引水工程的实施提供决策和依据。
二、滇中地区水资源现状分析1. 滇中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滇中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普渡江等河流上,而且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而东南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
2. 当地用水需求增加:滇中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当地的用水需求逐年增加。
尤其是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当地用水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3.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滇中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引水成为了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三、滇中引水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输水工程将丰富的水资源从资源富集区引入到用水紧缺区,技术上是可行的。
2. 社会可行性:滇中引水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用水短缺的问题。
并且引水工程的实施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 环境可行性:引水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用水短缺问题,还可以减轻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对生态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四、滇中引水可能面临的挑战1. 地形地貌复杂:滇中地区地形复杂,地震、滑坡等天然灾害频发,输水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
2. 生态环境保护:引水工程的实施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施工,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3. 资金投入问题:引水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引水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需要合理评估。
五、对策建议1. 引水工程的规划和实施需要科学合理。
在引水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
2. 引水工程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发展情况报告
![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发展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262e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9.png)
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发展情况报告1.引言1.1 概述云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农业用水一直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云南地区对于农业用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本报告将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对策措施。
首先,本报告将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详细分析。
通过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来源、利用效率以及用水量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揭示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实际情况。
其次,本报告将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从水资源供需状况、农业用水结构、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来探讨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挑战。
最后,本报告将通过总结以上调研和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首先,我们将针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需求供给矛盾,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的建议。
其次,针对农业用水的结构和方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提出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用水结构的建议,并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节约用水等方面进行探讨。
总之,本报告将着重探讨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发展情况,通过调研分析和总结提出科学的建议和对策措施,为云南地区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发展情况,并对文章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小节:农业用水现状和农业用水问题分析。
在农业用水现状一节中,将对云南地区的农业用水情况进行全面地调研和描述,包括农业用水的总量、来源、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农业用水问题分析一节中,将对云南地区农业用水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灌溉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结论部分分为总结和建议两个小节。
总结小节将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指出云南地区农业用水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5eec8eec3a87c24028c45a.png)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摘要: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困难,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布严重错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字:云南省水资源十年变化面临问题1.云南省水资源概况1.1 水资源总量丰富从总量上说,云南省水资源很丰富,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三,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4820.8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1258.7毫米。
平均年自产水源量2222亿立方米,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省流来入境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来的入境水量97.2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
但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云南省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已威胁到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时,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891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545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89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
滇池、洱海等30个高原湖泊,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00亿立方米。
1.2 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年中、年际分配极为不利,云南省在某些年份和一年的某些月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湿季半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的73% ~85%,而干季半年(11~4月) 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28% ,在农业生产用水量最大的4 月和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2%~3%。
更为严重的是呈现出径流量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丰枯变化更为严重剧烈。
1.3 有效水资源贫乏水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
云南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云南有众多的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此地表水十分缺乏,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滇池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
![滇池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39fdcebb4cf7ec4afed010.png)
提供 了丰富 的富 营养化 条件 ,滇池 外海 严重 富营养 化 ,草海 异常 富 营养化 。
7 o O 0 o 6 o 0 0 o l 5 00 00
< 4 00 00
普 渡河 流入金 沙 江 。滇 池 不仅是 工农 业 、城市饮 用 水 源地 ,而且 还具 有调 蓄 、防洪 、旅 游 、航运 、水
1 概 况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6 5 (0 0 增 1 0 7 0 17 9 5 2 1 ) — 0 6— 3
2 1 滇 池水质 现状 . 伴 随生 活污水 、农 业灌溉 回归 水 、工业废 污水
剧 增 ,大 量 污 水 进 入 滇 池 ,导 致 水 质 持 续 恶 化 。
产 养殖 、调节 气候 等 多种 功能 。
囵 1 9 年 95 ■ 2 0 年 00
滇 池流域 位 于 云 贵 高 原 中部 ,地 处 长 江 、红
河 、珠 江 三大 水 系 分水 岭 ,地 理 坐 标 为东 经 12 0。 2 ~1 3 2 2 0 。 0 ,北 纬 2 。 2 2 。 2 。整 个 流 域 为 4 2 一 5 2
新 河 、采 莲 河 、盘 龙 江 、乌 龙 河 、船 房 河 、运 粮
河 、大 清河 中 ,7个 监 测断 面 ,水 环境 功 能 达 到 V 类水 标 准 的有 1 断面 ,达到 Ⅳ类水 标 准 的有 6个 个 断 面 ;7个 断 面 水 质 均 为 劣 V 类 ,主要 污 染 物 为
元 ,约 占全 省 的 13 /。
2 湖 泊水质
收 稿 日期 : 0 9— 4— 0 20 0 3 作 者 简 介 :余 艳 玲 ( 9 3一) 17 ,女 ,云 南 昭 通 人 ,副 教 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保护 研 究 。
云南水电开发现状前景及建议
![云南水电开发现状前景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728dbf3168884868762d6b9.png)
xx水电开发现状前景及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xx点击1415次云南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亿千瓦。
但目前云南省水电资源开发率不足6.3%,远低于全国平均开发程度20%。
加快云南可再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于推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培育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xx资源概况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资源丰富。
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近436.8亿吨,截止2000年底探明储量252.87亿吨,居南方14个省区第二位。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亿千瓦,主要集中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可开发容量90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在云南省境内河段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省可开发装机总容量的92%以上,其资源集中,交通便利,径流丰沛稳定,有建高坝大库的地形、地质条件,调节性能好,电能质量优,是我国水电资源中的“富矿”。
(一)xx流域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流域共规划15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50万千瓦。
其中,上游初步规划为7个梯级,依次为古水、果念、乌弄龙、里底、托巴、黄登、苗尾,装机容量960万千瓦,保证出力348万千瓦,年发电量460亿千瓦时;中下游规划8个梯级,依次为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橄榄坝、勐松,装机容量1590万千瓦,保证出力741万千瓦,年发电量737亿千瓦时。
49亿立方米库容的龙头水库,电站装机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88.9亿千瓦时。
工程建成后,不仅其自身的保证出力达到180万千瓦,还可以使下游的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等3个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增加110万千瓦,增加枯季电量40亿千瓦时;加上跨流域联合优化调度的作用,全省水电装机容量中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水电装机的比重将由15%上升到70%。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状况及供需水预测研究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状况及供需水预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f3181659eef8c75fbfb39f.png)
维普资讯
表 2 云 南 省 各 行 政 区水 资 源 状 况
约 、 和治理等 重大 问题 , 保护 加强 水资源科 学管理 , 析研 究云 分
南省水 资源 基本 情况 与供需 状况及 演变趋 势 , 对于水 资源 优化
配置、 合理开发 、 有效 保护 、 高效 利用 、 综合 治理 、 可持 续利 用等
程 型、 水质型 、 管理 型等多 种缺水 形式并 存 。水 多、 少 、 水 水脏 、 水浑是 困扰 云南省经 济社会发 展 的重 大 问题 , 资源 供需 矛盾 水 日益成 为云南省 经济社会 发展 中 的制 约 因素 j 0 。为 了进 一步 贯彻落 实国家新 时期 的治水 方针 , 适应 经济社 会发展 和水 资源
张 先 起 刘 慧 卿
( 华北水利水 电学院 水利 学院 , 南 郑 州 40 1) 河 50 1 摘要 : 在分析云 南省水 资源数 量、 分布状 况与基本特性 的基 础上 , 阐述 了云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 , 并确 定 了水资 源开发 利用的阈值。基 于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 划和趋势外延 法 , 对云 南省人 口、 城镇 化率、 国民经济增 长率进 行分析预 测 , 并提 出了云南省 2 1、0 02 3 3个规划 水平年 生活需水、 002 2 、00年 农业需水 、 工业需水 以及供水量 , 为
维普资讯
第 1 2期
张先起等 :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状况及供 需水预 测研 究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48260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4e.png)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钱谷平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9(000)B11
【摘要】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辖16个州(市)、127个县,占地面积39.41万km2,总人口为4375.60万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受南孟加
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钱谷平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J], 葛强;雷艳娇
2.基于GRNN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云南文山州为例 [J], 崔东文;郭荣
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 卢甜甜;徐幸
4.云南高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王瑞红;马维启;王家林
5.云南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 [J], 张学波;舒小林;詹建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姓名:郭秋蓉专业:地理科学学号:1007072016摘要:云南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又相对缺水的特殊省份。
近几年来,云南连续遭受旱灾,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云南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使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水资源;云南;现状;可持续利用;挑战;对策0 引言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辖16个州(市)、127个县,3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596.62万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形成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居全国第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水能资源丰富,全年水能发电量居全国第2。
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全省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已威胁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1 水资源现状1.1.1水资源量云南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3,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4820.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2222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58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经1983年后对118个富水地段和50个主要盆地进行勘探,为742亿立方米/年。
冰川雪山静贮水量约10亿立方米。
湖泊静贮水量近300亿立方米。
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人省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入97.2亿立方米。
1.1.2 水质评价有资料统计,云南省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3.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18.4%;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占21.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5.8%。
2009年对223个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评价,其中河流水功能区全年评价河长11157.3㎞,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9.6%,Ⅱ类占51.7%,Ⅲ类占10.6%,Ⅳ类占4.0%,,Ⅴ类占5.2%,劣Ⅴ类占8.9%。
湖泊水占主体功能区全年评价水面面积909.12平方千米,Ⅰ类水占评价面积的27.4%,Ⅱ类占17.3%,Ⅲ类占0.9%,Ⅳ类占26.8%,Ⅴ类占1.4劣Ⅴ类占26.1%,另外水库的评价稍微好一点。
从上述统计数据看出,云南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由于水污染破坏了水资源应有的使用功能,可用水资源量减少,“有水不能用”的严峻事实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1.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2.1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云南省有6大水系,37个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总出水量4165亿立方米。
水资源充沛,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分配不均,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好,水位埋藏浅,易于开采;天然水质良好,境内水既有利于生态用水,又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相当有利的条件。
1.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据统计,云南省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8万多件,其中蓄水工程近5万多件,总库容约80.32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12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21.2万公顷。
同时修建大小水利发电站多个,修建的堤防长度7634千米,保护了耕地和人民安全。
1.2.3有效水资源贫乏云南是一个山区省分,山地占63.5%,高原占30.5%,盆地占6%。
全省的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主要的农业区都聚集在6%的盆地(坝区)上,而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边远山区。
人口集中和工业集中的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曲靖、楚雄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
云南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水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
另外,云南有众多的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此地表水十分缺乏,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1.2.4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云南省境内地形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规模大,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势陡峻,谷深流急,地震频发、震级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不利自然因素,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6×10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全省流失土壤5×108吨/年,大多是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
全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态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加之洪汛测报手段落后,滑坡、泥石流频发,洪早交替、多灾并发。
据统计,全省平均受旱面积8×105公顷/年,损失达50-80亿元人民币每年。
2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2.1 水资源时间不均由于云南降水的年终、年际分配极为不均,云南省在某些年份和一年的某些月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湿季半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的73%~85%,而干季半年(11~4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28%,在农业生产用水量最大的4月和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2%~3%。
更为严重的是呈现出径流量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丰枯变化更为严重剧烈。
2.2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云南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用水极不协调,空间分布总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云南省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山地占63.5%,盆地占6%,全省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和农业区聚集在盆地内,但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边远地区。
人口、工业集中的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曲靖、楚雄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
此外,云南省岩溶分布众多,降雨径流量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百米或千米以下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而地面水十分贫乏,一些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2.3 水资源浪费严重云南省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加重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农业是云南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高达110亿立方米,占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总量的80%,而水的利用率仅有40%左右。
主要原因是灌溉渠道为土渠道的占1/2以上,传统的“漫灌溉、跑马水”式的落后灌溉方式导致渗漏量大。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0%的水平。
城市生活用水也存在诸如跑、冒、滴、漏以及其它浪费水的现象。
2.4 城市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众所周知,城市化程度越高,对防洪和水资源供给的保证程度也要求越高。
一方面,防洪问题日趋严重,如昆明20世纪60年代的防洪标准是20年一遇,而现在则要求提高到100年一遇。
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农田变为城市街区而使降水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此外,城市化所引起的气候变化,突出表现之一是导致雾日增多、降雨量在夏季增加,特别是大暴雨的次数增多、暴雨量增加。
为了城市防洪的安全,城市上游水库只好加大防洪库容以接纳洪水,导致水库蓄水量和城市供水量减少。
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大和增加使得用水量剧增。
此外,城市化也加大了水污染的程度。
2.5 落后的管理体制增加了水资源危机云南省水资源的管理现状是实行“多龙治水”格局。
这里的“龙”是职能部门,也是行政区划。
水资源的统一性与多部门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随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各自为政,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而对水资源的保护则相互推委。
由于多部门管理,使国家的有限资金投入分散,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2.6 开发难度加深了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开发都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的,水资源开发到现在越来越困难,若进行跨流域引水则耗资更大,随着开发难度的增加,要改善云南水资源危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7 生态恶化和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危机云南省曾一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源涵养能力减弱,从而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如山地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天然林的砍伐,烤烟、烤茶、烤胶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云南的矿产以出售资源和初级产品为主,利润低,无力对开矿过程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矿山复垦率很低。
云南省地表水的水质较好,但由于“三废”治理整顿措施跟不上,造成河流水质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功能受到损害或破坏,有效水资源量减少。
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3 云南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措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云南省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存在弊端未得到根本解决。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要做好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云南省应改革目前“多龙治水”的管水体制,从根本上消除不利于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因素,避免无章管理、无人管理的情况发生。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区域管理体系中,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严格执法。
3.2 开发水源,增加可用水资源因云南70%以上的水资源分布在边远山区,人口集中和工业集中的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曲靖、楚雄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
增加本区可用水资源,首先是修建各类蓄水工程和给水工程,合理开发地下水;其次是区外引水,如从昆明的外流域掌鸠河调水。
3.3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加大推进全方位的节水措施:一是改变农业用水的传统灌溉方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改善工业用水不合理的布局及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三是公共和生活用水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安装水表和收取超标准高价水费等具体办法减少用水浪费。
3.4 依靠科技,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科技是从根本上解决云南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国内外个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作用,大力研究高科技新型节水技术、地下水功能恢复和污水处理等水环境保护技术,并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
同时加强国内与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在水资源评价、综合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走科技兴水之路。
3.5 加强污水防治工作疏挖湖库淤泥,减污增容。
湖库由于多年淤积,库容减少,防洪蓄水能力减弱,淤泥有机质含量增高,内源负荷增加,水体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