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_曹迪思

XINWEN AIHAOZHE2011·11(下半月)新闻与传播研究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奖自1933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至今已有70多年。
获奖作品片源产地不断增多,内容题材丰富,制作材料形形色色,表现手法、卡通形象丰富多样,主题异彩纷呈、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体现出创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今,动画短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趋国际化、多元化,艺术水准高,富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化、意蕴深度,已成为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以下将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在产地、题材、主题、材料、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特色及其意义。
短片产地的多样性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以美国本土最多,前29部获奖作品都是美国的,主要有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猫和老鼠》、《粉红色的芬克》、《扬基督德鼠》等;华纳兄弟的《崔蒂鸟》系列、《由于有点印象》;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马古飞去时》、《马古先生的小车》等;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的《格拉德·麦克波波》、皮克斯的《锡铁小兵》、《盖瑞的游戏》和《鸟!鸟!鸟!》;梦工厂与英国阿德曼公司合作的《酷狗宝贝》系列,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波尼》,派拉蒙1967年制作的《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等。
此后美国之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也选送作品参赛,以加拿大获奖的最多,有《沙堡》、《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与挪威公司合作)等9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和《酷狗宝贝》系列,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此外还有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波兰的《探戈》、荷兰的《安娜与贝拉》、日本的《回忆积木屋》、澳大利亚的《闲暇》、比利时的《希腊悲剧》、匈牙利的《苍蝇》、南斯拉夫的《代用品》、捷克斯洛伐克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马罗》和澳大利亚的《裸体哈维闯人生》等。
近年来,动画短片的生产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体现在题材、内容的互借性和制作的跨国化。
美国制作的《圣诞颂歌》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迪士尼的《龟兔赛跑》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丑小鸭》取材于丹麦童话家安徒生作品;英国与波兰合作的《彼得与狼》改编自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交响童话;而俄罗斯动画家佩特洛夫与日本、加拿大同行们合作的《老人与海》来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而比利时才女尼克尔·凡·歌德姆思考着《希腊悲剧》,移居加拿大的弗雷德里克·贝克依旧关心故乡法国的“种树的牧羊人”。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花与树(1933)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
华特开始考虑拍摄彩色动画。
并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30 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花与树》是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1901-1966) 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1928年),并制作了第一部长篇动画故事片《白雪公主》(1938年)。
《花和树》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白动画片,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第一部华特迪士尼的彩色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片长7分钟49秒,荣获1933年第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短片1932年的短片,充满最原始最童真的味道。
创意很好。
影片简单而不晦涩,也很容易让人理解。
他让我想起了格林童话里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格林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从不厌倦。
它让我在这个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内心有了孩童般的美好和愉悦。
整部影片的情节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
影片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是画面非常优美清晰,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精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短短八分钟,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却把整个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很好的讲述了一个赞扬美好,抨击丑恶的小故事。
借助动植物所表现的许多细节均处理得恰到好处,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部作品已经穿越了近80年的光阴,这其中可能又要引发我们对国产动画的深思。
三只小猪(1934)《三只小猪》美国导演Burt Gillett1933年执导的动画片,英文名Three Little Pigs.片长8分钟,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荣获1934年第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三只小猪的故事相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看过这部动画.最初它只是一部英国的童话故事,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出版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者更早,而正是由于1933年迪士尼的所制作的这部动画片使得三只小猪成为全球儿童所熟知的通话之一.由于它的全球知名度,三只小猪也被改编成多个版本,包括舞台剧,动画片和漫画书等等.Burt Gillett导演的这部影片,三只小猪中,猪老大和猪老二建议做了茅草房,因此二只懒惰的小猪让野狼有机可乘。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观后感《鹬》是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作品,观后感让我深受触动。
这部作品以其简洁而又富有内涵的故事情节和精细的动画制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片子的风格颇具现代感,故事背景设置在城市中的一个公园,通过对主角鹬的观察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鹬生活在一个喧闹的城市公园中,为了找到食物,它不断地觅食,但却始终找不到满足自己的食物。
在片中,鹬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鸟类,它是那种在现代社会中一直追求更好、更多的人的象征。
这种隐喻手法使得观者对作品产生了共鸣,思考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是否有时迷失了自己。
片中的动画制作也极为精良,几乎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细节和美感。
这些画面既真实地还原了城市公园的环境,又夹杂了一些幻想和寓意。
比如,在鹬追逐食物的过程中,片中使用了诸如快速变焦和多角度镜头切换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到了奔跑时的紧张感和追逐的激情。
这种细腻的画面处理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动画中,与鹬一同经历了一场冒险。
此外,片中还使用了一些象征手法。
例如,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入一个漆黑的隧道,并最终从一个缺陷状态中跳跃出来。
这个隧道可以看作是主人公通过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的象征。
它给人一种希望与勇气,让观者明白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珍宝。
整个片子虽然没有对话,但通过精彩的音效配合和动画表现,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片中鹬用尽全力追逐食物但最终一无所获时,背景音乐逐渐升高,与主角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音乐与画面的融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体验到鹬内心世界的起伏。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鹬》所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对追求物质的思考,还有对环境保护的呼唤。
在片中,鹬生活的公园被人们频繁使用,并且充斥着垃圾和污染物。
这给鹬的觅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让观众意识到了我们对自然的侵害和破坏。
作品通过对鹬生活环境的描绘,向观众传递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发了深思。
综上所述,《鹬》是一部短小精致而又意义非凡的作品。
奥斯卡动画短片

源于1979年,最初是卢卡斯影业光魔公司的电脑动画部被史蒂 夫·乔布斯(Steve Jobs) 以1000万美元收购,正式成为独立
制片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2年,美国制片协会为
表彰皮克斯再开发新媒体及新技术方面的成就,特为其颁 发Vanguard奖。2006年,皮克斯被华特迪士尼公司收购。
从观众的欣赏心理角度来看,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感,比常规
的形式更醒目,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采用那些新鲜的、具有独
创性的表现手法,也为观众打开了视野,突破了惯常看待事物的固有方式。
图17-8 玻璃彩绘动画短片《老人与海》
四、思维方式的突破与创新
形式感的求新求变,不仅限于制作材料、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更重 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突破。形式感的构思、创意是和故事情节、画面审美 等元素紧密相连的。
除了主要的羽毛,每个鸟模型上都添加了几何体来软化它的轮廓。为了 使某些特定羽毛显得柔和,羽毛的边缘显得毛茸茸,工作小组用了小片 的毛发帖图和半透明纹理。 技术上短片开拓了夜晚场景的制作,增加了下雨的场景,第一次尝试了 角色设计,笨拙的小丑形象。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四、绑架课.Lifted.2006
《绑架课》(Lifted)讲述一个小外星学员学习如何绑架人类。他选择的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一、锡铁小兵.Tin.Toy.1988
《锡铁小兵》(Tin Toy)已经是Pixar1988年制作的短片了。片中有一 个可怜的敲鼓小兵,还有一个可怕的婴儿,这是Pixar第一次尝试做出 人体动作跟模型,本片的制作难点在于制作者们想做出一个看上去非常 真实的卡通人物。动画短片《锡铁小兵》(Tin Toy)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 画短片奖、第三届洛杉矶国际动画节一等奖以及美国电影协会蓝带奖。 这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也是《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的创意来源,影片以一个玩具的视角去观察它们的主人——孩子,在它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启示

当它尾随着小寄居蟹又一次来到 岸边的时候,海浪袭来,这次小矶 鹬没有退缩,而是小寄居蟹一起匐 倒在海浪中。在海浪中,小矶鹬看 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还有到处都是 的美味贝壳。战胜恐惧的小矶鹬开 始在海岸边欢乐的觅食。
创作过程
• 谈到《鹬》的创意,本片的导演皮克斯新一代的动 画人Alan Barillaro表示,这是他在爱莫利维尔市皮克 斯片厂附近的海滩跑步时产生的,当时他看到许多鸟在 海面捕食,但不会碰到浪。这个观察让他立刻产生灵感, 一部从鸟的视角看世界的短片就此诞生。
• 从前期的观察 、筹备,到最后的制作,前前后后花费 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这部代表了皮克斯最新技术的 动画片、呈现出了不是现实却胜似现实的美感。海浪、 鹬群、寄居蟹……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美好。
• 画面非常的精致唯美,每一个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启示
• 1、父母并不能保护孩子一生,不如放 手让他去尝试
启示 • 3、面对困难时的挣扎与坚持
•
小三趾鹬被海浪冲得四脚朝天跌倒时蹒
跚学步的小孩子努力让自己从地上站起来的挣
扎与坚持。而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鹬宝宝,它对
海水充满了恐惧,第一次去捕食就因为经验不
足被海浪拍在了沙滩上。
•
然后鹬宝宝就变成了炸毛的落汤鹬,还是
很萌的厚~
•
这下子鹬宝宝说什么也不出去了
启示
• 4、成长就是要敢于走出自己 的舒适区 ,勇敢面对人生风 雨的打击.
成长是一场冒险,勇敢的人先上路。
启示
• 5、珍惜朋友 因为他们会给你的人 生带来启发
•
鹬宝宝看到远远袭来的海浪撒丫子就
跑,没想到碰到了小寄居蟹一家。在小寄居
蟹的提醒下,鹬宝宝睁开了双眼,看到了缤
奥斯卡动画短片观后感

奥斯卡动画短片观后感奥斯卡动画短片是每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的一部分,它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动画短片作品。
这些短片不仅令人眼前一亮,而且通过独特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向观众呈现出了动画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精彩绝伦的故事奥斯卡动画短片所呈现的故事无一不是精心构思而来,让人们再次相信了动画的魔力。
无论是探讨社会问题、展现人类关系、讲述成长经历,还是描绘奇幻世界,这些短片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例如,其中一部名为《包子之乡》的短片,通过一个小包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乡土气息的故事。
这个小包子患有秃头症,在包子之乡里被认为是异类,但通过他的努力和勇敢,他最终获得了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启发了观众思考包容与接纳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名为《进击的球球》的短片则展现了一个萌萌哒的小球球与怪物的战斗。
这个小球球勇敢地面对了困难和恐惧,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了勇气和信念的力量,让人们相信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精良制作的视觉享受除了故事情节,奥斯卡动画短片还以其精良的制作而备受赞誉。
这些短片往往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手法,创造出令人赞叹的视觉效果。
光影、色彩、细节的处理都非常精致,让观众感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
特别是在一些奇幻类的短片中,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细腻的动画表现,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观众仿佛也踏足其中,感受到了这个奇妙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带来的冲击。
此外,声音的运用也是这些短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恰到好处的音乐和声效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使故事更加生动和饱满。
动画短片的艺术价值奥斯卡动画短片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产物,它们也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短片的制作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通过动画手法和艺术元素的运用,表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
动画短片可以突破现实的束缚,赋予角色和故事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
它们能够通过绘画、音乐和动画特效等手法,创造出充满艺术感的画面和情感。
动画短片分析

老人与海(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导演: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老人”——彼得罗夫的岳父,农庄庄员尼古拉影片原型——蓄着白胡子、长着浓密蓬松的头发、非常健壮的人。
尼古拉是个小个子,秃顶,不留胡子彼得罗夫和他儿子开始逼迫尼古拉留胡子。
一开始尼古拉不肯,后来才答应了,不久尼古拉就长出了漂亮的胡子,大概长到两三厘米的时候,彼得罗夫说就是他了。
内容介绍古巴的一个小镇,有个老渔夫,瘦小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蓝。
一个小男孩总是跟着他,他和孩子是忘年交,在孩子眼里,老头是最好的渔夫。
主题分析——硬汉精神《老人与海》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爱心、坚强等,硬汉精神是它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影片中老渔夫完全体现出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的硬汉精神。
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
他不甘心认输,不甘被自己打败。
老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在现实中,老人失败了,但是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任何人只要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角色分析:爱与勇敢老人——代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一方面向往和留恋自然界所赋予的生命,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要不停地和自然界里的其他生命进行抗争。
老人——坚强、宽厚、仁慈的象征体。
他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对肉体的无奈——老人回来后,精神是坚强的,但是精神的寄生体却是现实的,精神和肉体的矛盾,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完美解决的。
海明威在身受各种疾病的折磨时,举枪自杀。
小孩——老人的爱让孩子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再面对下一次出航,孩子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是渴望去面对这些困难。
文化分析——西方文化的精髓一、英雄主义英雄崇拜,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英雄是勇敢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老人再84天没有捕到鱼后坚持出海,尤其是捕鱼的过程,更是体现了他身上的英雄主义。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作者:曹迪思汪少明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2期摘要:动画短片具有长片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和独特魅力,追求创新和前卫。
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艺术水准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性、国际化、意蕴深度,题材内容、制作材料、表现手法、卡通形象、艺术风格、主题思想等也日益丰富多样。
本文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多元特色的具体形式及积极意义,继而提出中国动画短片发展的策略及其对动画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奥斯卡动画短片多元化制作材料艺术个性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奖自1933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至今已有70多年。
获奖作品片源产地不断增多,内容题材丰富,制作材料形形色色,表现手法、卡通形象丰富多样,主题异彩纷呈、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体现出创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今,动画短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趋国际化、多元化,艺术水准高,富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化、意蕴深度,已成为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以下将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在产地、题材、主题、材料、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特色及其意义。
短片产地的多样性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以美国本土最多,前29部获奖作品都是美国的,主要有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猫和老鼠》、《粉红色的芬克》、《扬基督德鼠》等;华纳兄弟的《崔蒂鸟》系列、《由于有点印象》;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马古飞去时》、《马古先生的小车》等;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的《格拉德·麦克波波》、皮克斯的《锡铁小兵》、《盖瑞的游戏》和《鸟!鸟!鸟!》;梦工厂与英国阿德曼公司合作的《酷狗宝贝》系列,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波尼》,派拉蒙1967年制作的《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等。
此后美国之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也选送作品参赛,以加拿大获奖的最多,有《沙堡》、《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与挪威公司合作)等9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和《酷狗宝贝》系列,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此外还有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波兰的《探戈》、荷兰的《安娜与贝拉》、日本的《回忆积木屋》、澳大利亚的《闲暇》、比利时的《希腊悲剧》、匈牙利的《苍蝇》、南斯拉夫的《代用品》、捷克斯洛伐克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马罗》和澳大利亚的《裸体哈维闯人生》等。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摘要:一、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简介二、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主题内涵三、影片中的亲情描绘与现实意义四、总结与推荐正文:动画片《父亲和女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佳作,自2016年上映以来,赢得了广泛好评,并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本片以简洁的线条、温馨的色彩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讲述了一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父女情感故事。
影片通过描绘女儿从小到大,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展现了父女间深厚的感情。
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将这份亲情升华至极致,使之成为一部充满爱与温暖的史诗。
尽管影片没有一句台词,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父女之间的默契与依恋。
《父亲和女儿》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独具匠心。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父亲手中的风筝、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自行车等,寓意着生命的传承和时光的流转。
此外,影片通过视觉和音乐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让观众沉浸在这段美好的回忆中。
本片主题为生命和爱,通过父女间的情感纽带,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爱的传承。
影片中,父亲始终默默守护着女儿,为她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港湾。
无论女儿走到哪里,父亲的心都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这种无私的父爱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人们意识到亲情的珍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亲情。
这部影片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关爱。
与此同时,影片也为那些为了生活忙碌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不要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
总之,《父亲和女儿》是一部充满爱与感动的动画短片,既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本片不仅寓意着生命的美好,更强调了亲情的可贵。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视听语言分析

文学艺术WEN XUE YI SHU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视听语言分析张萌萌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摘 要: 动画短片在动画电影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趋提升,本文以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和视听语言角度对该短片进行剖析,使短片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
关键词:动画短片;《鹬》;视听语言《鹬》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于2016年出品的动画短片,由艾伦·巴利拉罗(Alan Barillaro)执导,该作品获得第44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和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全片耗费3年拍摄,最终作品只有短短6分钟,讲述的是一只鹬克服对水的恐惧,到海浪肆虐的沙滩上成功觅食的故事。
1 创作背景原本这支短片只是为了测试皮克斯最新研发的软件而制作的,但《海底总动员2》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在看完之后,力荐艾伦·巴利拉罗将它充实成完整的故事,这才有了短片《鹬》的诞生。
《鹬》的剧本创意来自于导演艾伦·巴利拉罗的一次海边晨跑。
当时他看到许多鸟在海滩上捕食,但不会碰到海浪,这个观察让他产生灵感,决定从鸟的视角出发拍摄一部短片。
主人公是一只小鹬,主要靠捕食海边小鱼为生。
故事开始时,小鹬依然像往常一样等待妈妈捕食回来投喂,可是这一次妈妈并没有将食物放到小鹬嘴里,而是鼓励小鹬像妈妈一样勇敢的去海边捕食,小鹬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脚步,可是初出茅庐的它屡屡碰壁,在被海浪打湿后,吓得战战兢兢的回到了窝里。
这时它遇到了寄居蟹一家,当海水再次来临时,小鹬没有退缩,而是像寄居蟹一样把头埋在沙滩里,这时它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到处都是美味的扇贝。
小家伙战胜了恐惧开启了独立生活的新篇章。
2 视听语言2.1 情感表达动画短片的受众群体多为青少年儿童,因此需要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
动画片因篇幅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观看,而短片因时间的限制,反而成为一种“快文化”,因此对动画短片的要求也更高。
奥斯卡最佳短片The Lost Thing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短片The Lost Thing观后感看了这部动画片《The Lost Thing》,我被它的细腻的画面给折服了,细腻的层次更是让人沉醉,拍摄的角度也是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片子讲述一个收集奇特物品的小男孩遇到了一个可爱可怕的外星
怪物,小男孩知道它是失落的,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它找到它的家。
整个故事流程中,小男孩展示出对曾经被遗弃者的同情心,对一切可能令
他觉得不舒服之事的支持,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动。
本片把细节和物件细致而精致地再现出来,它是一部充满谐和力量的
反映社会的小电影,让我们静静的去感受友爱和希望。
奥斯卡金像奖短片《父与女》影评

奥斯卡金像奖短片《父与女》影评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只有短短的八分钟,片中小女儿的人生浓缩在这八分钟里,一晃而过,她一生守望在父亲离开的湖边,父女亲情感人至深。
秋日的傍晚,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一起骑着单车前行,他们二人穿过林间的小路,经过草地,又骑上高坡,来到一望无际的湖边。
父亲抱了抱他的女儿然后登上了小船。
女儿就在湖边静静的等着他,等到船在视线里变得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下山去。
然而父亲一直没有再回来,女儿一个人骑着她的脚踏车孤单单地回去了。
从此以后女儿经常骑车来到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回,风雨无阻。
时光如梭,小女孩转眼嫁为人妇,接着又为人母,很快地变成了一位有些驼背的老奶奶。
已经老去的她依然思念着父亲,她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滩涂。
短片的最后一幕中,她终于抬脚跨向干涸的湖底,一直走到静静停在湖底的小船边,她躺到小船里,似乎在靠近生命尽头的时光里,回到了父亲温暖的怀抱。
片中没有对白,然而其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丝毫不损害其表现力和动人的力量。
整个短片昏黄而温柔的色调遍布片中,音乐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演奏。
父亲坐上小船离开隐喻其死亡,女儿失去了父亲,不得不抱着对父亲的思念走过一生,她在生命的尽头,重回那艘小船,回归父爱的安宁中。
小短片 大视界: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小短片大视界: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Academy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颁发,只是早期的动画并没有借助电脑技术,现在意义的动画短片是从1974年开始的。
早期的动画短片一半使用木偶、粘土模型等道具拍摄,每个场景要拍摄很多帧,因此拍摄耗费的时间可能比其它影片都长。
动画短片和动画长片在观众定位上是不一样的,短片更倾向于“圈子里”的人和一些艺术电影爱好者。
长片因为需要大量的投资,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回报,因此对观众的喜好必须了如指掌。
而短片比较注重主题的开掘深度,这是艺术短片的灵魂。
在表现形式上只要能完美的阐释内容,就认为是好的。
一些艺术短片在形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表现手法比较前卫,这反过来会对长片的创作提供创新的思路。
(附2001年至2010年短片)第八十二届(201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商标世界》片名:Logorama译名:商标世界国家:法国片长:12min第八十一届(200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回忆积木小屋》片名:Tsumiki no ie译名:回忆积木小屋国家:日本片长:12min第八十届(200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彼得与狼》片名:Peter & the Wolf译名:彼得与狼国家:英国/波兰/挪威/墨西哥第七十九届(200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丹麦诗人》片名:The Danish Poet国家:挪威/加拿大片长:15min第七十八届(200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月亮和儿子》片名:The Moon and the Son: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译名:月亮和儿子国家:美国片长:28min第七十七届(200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瑞恩》译名:瑞恩国家:加拿大片长: 14min第七十六届(200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哈维.克拉姆派特》片名:Harvie Krumpet译名:哈维.克拉姆派特国家:澳大利亚片长: 23min第七十五届(200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恰卜恰布》片名:The Chubbchubbs!译名:恰卜恰布国家:美国片长:6min第七十四届(200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为了鸟儿们》片名:For the Birds译名:为了鸟儿们国家:美国片长: 3min第七十三届(200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片名:Father and Daughter译名:父与女国家:英国/比利时/荷兰片长: 8min第七十二届(200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人与海》片名: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译名:老人与海国家:俄国/加拿大/日本片长:20min第七十一届(199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棕兔夫人》片名:Bunny译名:棕兔夫人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七十届(199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里的游戏》片名:Geri's Game译名:格里的游戏国家:美国片长:4min第六十九届(199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寻找》片名:Quest译名:寻找国家:德国片长: 12min第六十八届(199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超级无敌掌门狗:九死一生》片名:Wallace & Gromit: A Close Shave译名:超级无敌掌门狗:九死一生国家:英国片长: 30min第六十七届(199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鲍伯的生日》片名:Bob's Birthday译名:鲍伯的生日国家:加拿大/英国片长: 12min第六十六届(199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超级无敌掌门狗:裤子错了》片名: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译名:超级无敌掌门狗:裤子错了国家:英国片长: 30min第六十五届(199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蒙娜丽莎走下楼梯》片名:Mona Lisa Descending a Staircase译名:蒙娜丽莎走下楼梯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六十四届(199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操纵》片名:Manipulation译名:操纵国家:英国片长: 7min第六十三届(199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物质享受》片名:Creature Comforts译名:物质享受国家:英国片长: 5min第七十二届(200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人与海》片名: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译名:老人与海国家:俄国/加拿大/日本片长:20min第七十一届(199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棕兔夫人》片名:Bunny译名:棕兔夫人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七十届(199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里的游戏》片名:Geri's Game译名:格里的游戏国家:美国片长:4min第六十九届(199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寻找》片名:Quest译名:寻找国家:德国片长: 12min第六十八届(199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超级无敌掌门狗:九死一生》片名:Wallace & Gromit: A Close Shave译名:超级无敌掌门狗:九死一生国家:英国片长: 30min第六十七届(199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鲍伯的生日》片名:Bob's Birthday译名:鲍伯的生日国家:加拿大/英国片长: 12min第六十六届(199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超级无敌掌门狗:裤子错了》片名: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译名:超级无敌掌门狗:裤子错了国家:英国片长: 30min第六十五届(199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蒙娜丽莎走下楼梯》片名:Mona Lisa Descending a Staircase译名:蒙娜丽莎走下楼梯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六十四届(199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操纵》片名:Manipulation译名:操纵国家:英国第六十三届(199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物质享受》片名:Creature Comforts译名:物质享受国家:英国片长: 5min第五十二届(198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每一个孩子》片名:Every Child译名:每一个孩子国家:加拿大第五十一届(197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特别快递》片名:Special Delivery译名:特别快递国家:加拿大片长: 7min第五十届(197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沙堡》片名:Le château de sable(The Sand Castle)译名:沙堡国家:加拿大片长: 13min第四十九届(197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闲暇》片名:Leisure译名:闲暇国家:澳大利亚片长: 14min第四十八届(197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伟大》片名:Great(Isambard Kingdom Brunel)译名:伟大国家:英国片长: 30min第四十七届(197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封闭的星期一》片名:Closed Mondays译名:封闭的星期一国家:美国片长: 11min第四十六届(197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弗兰克电影》片名:Frank Film译名:弗兰克电影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四十五届(197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圣诞颂歌》片名:A Christmas Carol译名:圣诞颂歌国家:美国片长: 28min第四十四届(197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唧唧喳喳的鸟》片名:The Crunch Bird译名:唧唧喳喳的鸟国家:美国片长: 2min第四十三届(197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总是对的就是对的吗?》片名:Is It Always Right to Be Right?译名:总是对的就是对的吗?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四十二届(197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做一只鸟真不容易》片名:It's Tough to Be a Bird译名:做一只鸟真不容易国家:美国片长: 21min第四十一届(196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熊维尼与大风吹》片名: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译名:小熊维尼与大风吹国家:美国片长: 25min第四十届(196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盒子》片名:The Box译名:盒子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三十九届(196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斯双重特点》片名:Herb Alpert and the Tijuana Brass Double Feature译名: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斯双重特点国家:美国片长: 6min第三十八届(196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点与线》片名:The Dot and the Line: A Romance in Lower Mathematics译名:点与线国家:美国片长: 10min第三十七届(196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粉红色的芬克》片名:The Pink Phink译名:粉红色的芬克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三十六届(196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评论家》片名:The Critic译名:评论家国家:美国片长: 4min第三十五届(196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洞》片名:The Hole译名:洞国家:美国片长: 15min第三十四届(196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代用品》片名:Ersatz译名:代用品国家:南斯拉夫片长: 10min第三十三届(196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罗》片名:Munro译名:马罗国家:美国/捷克斯洛伐克片长: 9min第三十二届(196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月亮鸟》片名:Moonbird译名:月亮鸟国家:美国片长: 10min第三十一届(195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昆虫骑士》片名:Knighty Knight Bugs译名:昆虫骑士国家:美国片长: 6min第三十届(195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鸟的烦恼》片名:Birds Anonymous译名:鸟的烦恼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二十九届(195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先生的小车》片名:Magoo's Puddle Jumper译名:马鸪先生的小车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二十八届(195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飞毛腿冈萨雷斯》片名:Speedy Gonzales译名:飞毛腿冈萨雷斯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片名:When Magoo Flew译名:马鸪飞去时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片名: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译名: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国家:美国片长: 10min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片名:Johann Mouse译名:约翰老鼠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片名:The Two Mouseketeers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片名:Gerald McBoing-Boing译名:格拉德.麦克波-波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片名:For Scent-imental Reasons译名:由于有点印象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片名:The Little Orphan译名:小孤儿国家:美国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片名:Tweetie Pie译名:叽叽喳喳的喜鹊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片名:The Cat Concerto译名:猫的协奏曲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静静的请求) 片名:Quiet Please!译名:请安静!,静静的请求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片名:Mouse Trouble译名:老鼠的麻烦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片名:The Yankee Doodle Mouse译名:扬基都德鼠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片名:Der Fuehrer's Face译名:元首的面孔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片名:Lend a Paw译名:借一只爪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片名:The Milky Way译名:银河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片名:Ugly Duckling译名:丑小鸭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片名:Ferdinand the Bull译名:公牛费迪南德国家:美国片长: 8min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片名:The Old Mill译名:老磨坊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片名:The Country Cousin译名:乡巴佬国家:美国片长: 7min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片名:Three Orphan Kittens译名:三只小孤儿猫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片名: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译名: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国家:美国片长: 9min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片名:Three Little Pigs译名:三只小猪国家:美国片长: 8min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片名:Flowers and Trees译名:花与树国家:美国片长: 8min/tonyspace/blog/5275712/6/。
奥斯卡获奖短片《口吃》的视听语言分析

视听 2019.11 | 125
视听解读
通过色调变换结构影片的时空关系,具有象征性。《口吃》基 调为暖色调,呈现出温暖舒适的感觉。开头人物嘴部的大特 写,加上暖黄色光,渲染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引起注意和 同情。格林伍德等艾莉回复时,穿上蓝色 T 恤,影片的色调逐 渐变冷,颜色转变反映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有悲伤、自卑 和胆怯;影片结尾,暖色调再次给人一种希望和温馨的感觉。
光线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状态,又暗含隐喻性。格 林伍德办公场景中,多为暖黄色台灯,一束光源照亮男主 人公,而在四周则是昏暗;类似场景如格林伍德与艾莉聊 天结束后,一脸苦恼地坐在电脑旁,台灯将他的表情展示 无遗,而背后一片黑暗。亮与暗的对比,不仅昭示格林伍德 内心的落寞颓丧与忧伤,也隐喻他将自我封闭于这一处光 亮之中,身外的世界是他不敢触及的“黑暗之地”。“问路” 场景中,格林伍德站在一堵红墙之下,光亮从头顶掠过,人被 置于巨大的阴影之中,格林伍德在内心会对街头的行人做出 猜想“ ,表达”流畅;但面对路人问路时,用手语表示自己听不 见,无法回答。内心世界的语言之丰富与口头表达“缺失”的 对比,如同红墙上明暗光线的对比,既展示了内心矛盾,又暗 示着主人公自我逃避和无法突破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院视听语言;《口吃》;画面;声音
短片《口吃》视角独特,情感细腻动人,视听语言颇为 丰富。视听语言一般分为画面和声音两部分。在影视剧当 中,声音和画面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配合,形 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声画关系和“完整的视听结合的表述系 统”①,并通过蒙太奇组接镜头,共同构成影像作品中的声 画艺术世界,陈述故事,把握节奏,彰显风格特征,给予观 众视听觉的审美享受。本文从影像画面、声音和蒙太奇三 个角度对短片《口吃》进行分析。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格里的游戏》:对弈人生内容介绍: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午后的阳光将枫树的影子撒在地上,斑驳的树影交织着金色的枫叶。
公园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只留下空空的座椅,一位老者慢慢地摊开棋盘,将棋子一个个地放好,一场“对弈”便开始了。
而这场“对弈”的双方只有老者一个人,老者不停地游走棋盘两端,扮演一个持白棋和持黑棋的格里,“对弈”就这样持续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真的有两位老者在公园里“对弈”,持黑棋的格里渐渐地占上风,掌握了整个棋盘的主动,持白棋的格里的每一步棋子都被持黑棋的格里杀落马,慢慢的黑棋占领了大部分的领土,而白棋的格里只剩下一个“国王”在棋盘的一角苦苦地挣扎。
持白棋的格里试图突围的每一个棋都被持黑棋的格里狠狠地将死,持白棋的格里渐渐地陷入僵局,突然持白棋的格里捂着胸口挣扎着难以呼吸,瘫倒在桌上。
持黑棋的格里不由得为他担心了起来,上下打量持白棋的格里到底怎样了,然而,持白棋的格里居然从中耍诈,趁黑棋的格里不注意的时候将棋盘整个调转过来,持白棋的格里一下就将持黑棋的格里将死了,持黑棋的格里认输,将假牙输给了持白棋的格里。
主题分析:自我对弈这部短片从表面看来,是一位老人百无赖之际,自娱自乐地独自下象棋,这个本应该由两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完成的游戏,却由同一个老人完成,象棋本身具有的游戏规则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断然打破了。
旧规则的打破赋予了新规则诞生的可能。
导演抓住这个创意点,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短片以对弈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的“自我”的相互对弈,一个憨厚文雅、一个骄横跋扈,俩个不同性格的角色仿佛将我们拉进了一场真正的比赛中,但推而观其变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同一个人而已。
生命就像一场对弈,时而我们同其他人在竞技场上角逐,时而我们和内心的自己暗自较量,人生就在无数的“对弈”中,前进,后退,成长,消亡。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成为我们成长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最终他们都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一个竞争对手例外,那就是我们自己,他同我们共生、共存直到共亡。
父与女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观后感

父与女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观后感
这部短片啊,它没有那种特别复杂的故事线,就那么简简单单地讲述着父与女之间的感情。
可是呢,就这么简单的故事,却能直直地钻进你的心里去。
影片开始的时候,父女俩一起骑车的画面,真的是温馨极了。
那时候的小女孩,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她就那样紧紧跟着父亲。
我就想啊,这就是孩子对父亲的依赖吧。
可是谁能想到呢,这一分别,就好像是命运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父亲走了之后,小女孩就一直在等待。
每次她回到那个分别的地方,我的心就跟着揪一下。
她就那么执着地等着,一年又一年。
我在想啊,这得是多深的感情,才能让一个人如此坚守呢?其实看到这儿,我自己也有点代入进去了,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要是我和他们分别,我会怎样呢?我肯定也会很想念,像小女孩一样吧。
短片里的画面,都特别有感染力。
那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场景,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小女孩慢慢长大,她的身影从小小的一只,变得亭亭玉立。
但不变的是她每次来到那个地方的期待。
这真的让我很感动,真的!我就感觉这个女孩像是时间长河里的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她守着对父亲的思念,守着那份爱。
不过呢,这个短片也有让我有点迷糊的地方。
比如说,最后小女孩变成了老妇人,她又一次来到那个地方,然后走向了那片草地。
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是父亲的幻影吗?这个结局有点开放,我觉得。
不知道大家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你看了这部电影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
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动画短片!它虽然简短,但是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情。
如果你还没看,推荐你去体验一下!我相信你也会被它打动的。
动画电影《老人与海》赏析

1999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来自俄罗斯年仅40岁的Alexander Petrov的《老人与海》,这是一部通过油画的手法逐帧绘制的动画短片,作者克服了环境与技术带来的种种困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海明威的宏篇巨著《老人与海》搬上了银幕,成为一部具有超强震憾力,情节曲折的影片。
《老人与海》本事就是我最喜爱的一部文学作品,海明威在故事中所宣扬的那种悲壮英雄主义也是深深的引起我的共鸣,这部作品以如此恢弘的艺术手法描绘出来,在我看来,是一部绝对意义上的神作!最早看到这部短片还是在几年前的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的,后来辗转才找到,不出所料,果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啊,强烈推荐大家在网上找一下高清晰版本的,因为每一个静止的画面都是一副魄力非凡的油画,才能真正带给人震撼。
在片子的最后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创作这部作品的,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进行制作,拍摄同一个镜头时,往往在一层画面上制作人物,同时在另外一层画面上制作背景,灯光逐层透过玻璃拍摄完第一祯画面后,再透过对玻璃上的湿油彩进行调整来拍摄下一祯画面。
这部作品浓缩于22分钟的动画电影,其难度超乎寻常,作者两年半的漫长艰辛的创作生活,始终是因《老人与海》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他。
俄罗斯动画艺术家佩特洛夫将海明威名作《老人与海》搬上银屏,这是各艺术互相开放体系下的一次成功转换.该片是其所处时代背景下动画创作的先锋性与实验性的代表,是动画制作技术与艺术的新尝试.其充满写实性油画风格的画面、具有节奏感的叙事、视听语言的运用以及带给观者的强烈的视觉震撼、心灵震撼等方面的成功表达。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遇到挫折,遇到厄运。
关键在于你用何种心态去面对,有的人在厄运面前,至多表现得能“勇敢的富有风度地忍受”而已。
而书中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尽管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别人嘲笑他,拿他开玩笑,把他看做失败者,连他的船帆也看来像是一面永远标志着失败的旗子。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观后感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竞争激烈,各部作品各具特色,但最终脱颖而出的作品仍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观影体验。
在这些令人难忘的作品中,每一部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通过这些细腻动人的故事和精彩创意,观众们深刻感受到了动画短片的魅力。
首先,我想提及的是《乌瓦尔》。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惊人的创意而脱颖而出。
故事情节发生在偏远的冰雪世界中,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狗。
小狗在寒冷的环境下艰难求生,但却逐渐学会与周围环境互动,并最终找到友谊和温暖。
《乌瓦尔》以其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画面,深入人心地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友情的可贵。
接下来要提及的是《快乐之羊系列》。
由于该系列作品的不同,这里我想特别提及《快乐的小星星》。
这部作品以其欢快的节奏和精彩的动画效果而吸引观众。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羊不停奔跑,努力追寻星星的过程。
小羊在追逐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小羊始终坚持并克服了困难,最终获得了她梦寐以求的星星。
《快乐之羊系列》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愉悦和欢乐的氛围,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此外,还有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盒子里有个猫》。
这部作品采用的是创新的素描风格,用极简的画面展现了一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与一只善良的猫之间的独特友谊故事。
故事通过这个意想不到的关系,探讨了生活的压力和困扰,以及友谊的力量。
《盒子里有个猫》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暖和感动,通过其朴素而真实的故事情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作品,还有其他一些也非常值得一提。
例如《温泉宇宙》以其夸张的画面和幽默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大笑不止。
《皮特兔归来》则以其细腻的画风和深情的故事,让人产生了对家庭和归属的思考。
还有一部名为《滑稽熊》的作品,展示了熊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给人以温暖和感动。
总的来说,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呈现了多样化的风格和题材,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作品通过精心编排的画面、情节和角色塑造,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触动他们的心灵。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影评范文: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你有没有试过被一部片长仅八分钟,而且没有一句对白的动画短片所感动呢,如果没有的话,请去看一看荷兰画家迈克尔(Michael Dudok de Wit)的作品《父亲和女儿》。
该片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时就引起了动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2001更是毫无争议的击败对手《The Periwig-Maker》(假发匠)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动画短片。
虽然是一部多年前的作品,但是该片所包含的对生命、对真情的感悟却是历久弥新的。
这是一个从别离开始讲述的小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和爸爸骑着自行车来到堤岸边,爸爸吻别小女孩后,坐上小船朝水平线划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小女孩一直等、一直等……直到有一天,成为老婆婆的她,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当年爸爸离开的岸边。
她走过已经干涸的河床,找到了半埋在泥沙中已经破旧不堪的小船,她倦缩起身躯满足地卧在船舱中,就像躺在爸爸的怀中一样。
恍惚之间,她仿佛看到了亲爱的父亲。
于是站起身向爸爸走去,她越走越快,越来越年轻。
最后,穿越回少女模样的她与爸爸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该片除了对人间永恒的真情的歌颂,还包含了作者对于生老病死这一沉重话题的感悟。
与轻松幽默类动画片相比,严肃题材动画片往往费力而不讨好观众。
但作者娴熟的动画技巧加上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却赋予了本片不同寻常的魅力,感人至深。
本片作者迈克尔20世纪40年代出生于荷兰,年少时对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
青年时代,赴英国伦敦接受艺术教育,练就了非凡的艺术造型能力,艺术功底十分扎实,后来开办自己的动画工作室,制作了许多动画片和商业广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的动画风格日趋成熟。
1995年,他以一部《僧侣与鱼》的动画短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
这部表现僧侣生活的诙谐有趣的动画片,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曾多次获世界级的奖项,并曾得到奥斯卡奖的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格里的游戏》:对弈人生
内容介绍:
故
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午后的阳光将枫树的影子撒在地上,斑驳的树影交织着金色的枫叶。公园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只留下空空的座椅,一位老者慢慢地摊开棋盘,将棋子一个个地放好,一场“对弈”便开始了。而这场“对弈”的双方只有老者一个人,老者不停地游走棋盘两端,扮演一个持白棋和持黑棋的格里,“对弈”就这样持续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真的有两位老者在公园里“对弈”,持黑棋的格里渐渐地占上风,掌握了整个棋盘的主动,持白棋的格里的每一步棋子都被持黑棋的格里杀落马,慢慢的黑棋占领了大部分的领土,而白棋的格里只剩下一个“国王”在棋盘的一角苦苦地挣扎。持白棋的格里试图突围的每一个棋都被持黑棋的格里狠狠地将死,持白棋的格里渐渐地陷入僵局,突然持白棋的格里捂着胸口挣扎着难以呼吸,瘫倒在桌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黑棋的格里不由得为他担心了起来,上下打量持白棋的格里到底怎样了,然而,持白棋的格里居然从中耍诈,趁黑棋的格里不注意的时候将棋盘整个调转过来,持白棋的格里一下就将持黑棋的格里将死了,持黑棋的格里认输,将假牙输给了持白棋的格里。
角色分析:
《格里的游戏》这部短片的角色颇为简单,只有一个叫格里的老人,但是他一个人却向观众诠释了两个不同性格特征的角色,成为了这部短片叙述的核心内容,人物的造型也秉承了欧美动画片中比较典型的半写实风格,再加之当时3D动画所呈现出的技术颈瓶,短片便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形象
主题分析:自我对弈
这部短片从表面看来,是一位老人百无赖之际,自娱自乐地独自下象棋,这个本应该由两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完成的游戏,却由同一个老人完成,象棋本身具有的游戏规则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断然打破了。旧规则的打破赋予了新规则诞生的可能。导演抓住这个创意点,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短片以对弈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的“自我”的相互对弈,一个憨厚文雅、一个骄横跋扈,俩个不同性格的角色仿佛将我们拉进了一场真正的比赛中,但推而观其变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同一个人而已。生命就像一场对弈,时而我们同其他人在竞技场上角逐,时而我们和内心的自己暗自较量,人生就在无数的“对弈”中,前进,后退,成长,消亡。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成为我们成长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最终他们都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一个竞争对手例外,那就是我们自己,他同我们共生、共存直到共亡。我们无法摆脱他,无法抹杀他,他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周围,有时与我们共御外敌,有时则同室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