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中成药

合集下载

三款中成药解读:从头到脚化痰湿,清肺排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三款中成药解读:从头到脚化痰湿,清肺排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三款中成药解读:从头到脚化痰湿,清肺排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化痰湿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表现为身体疲乏、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传统的中成药可以起到治疗和缓解这些症状的作用。

其中,有一类中成药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三种这样的中成药。

一、鹤虱清片鹤虱清片是一种通过多种草药配制而成的中成药。

主要成分包括猪苓、车前草、黄芩、连翘、茯苓等。

这些成分可以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清肺排痰、利水消肿、去湿祛痰的效果。

鹤虱清片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鼻炎等疾病。

它可以从头到脚帮助清除痰湿,特别是对于长期咳嗽、痰多的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二、咳特灵口服液咳特灵口服液是由多种中药制成,其中包括苏叶、薄荷脑、甘草、桂枝等多种成分。

咳特灵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排痰、化痰止咳、镇痛等功效。

它可以治疗多种肺部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咳特灵口服液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帮助患者清除痰液并舒缓喉咙疼痛和咳嗽。

三、四季感冒胶囊四季感冒胶囊是一种基于中草药制成的中成药。

这种胶囊主要包括金银花、板蓝根、甘草、新鲜姜、桔梗、川贝等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清热解毒、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的效果。

四季感冒胶囊可以用于治疗常见的感冒、流感、咳嗽等疾病。

它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并帮助患者增强自己免疫力,从而预防流行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这三种中成药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使用这些中成药的时候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

同时,也应该结合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吸烟、少吃油腻的食物等。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化痰湿等症状。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关于《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嗓子有痰,针对烟民而言并不会觉得到生疏,由于抽烟越多,这类状况出現的概率便会越高。

当然,也是有可能是别的的病症造成的。

喉咙有痰得话,就需要将痰立即咳出,假如不可以保证这一点,就应当运用药品来协助自身,不然痰愈来愈多,便会影响到吸呼。

那麼,健脾胃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都有哪些?1、川贝枇杷露成份: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薏苡仁、化橘红、橘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杏仁、姜片、甘草、甜杏仁水、薄荷脑。

作用与主冶:清肺润肺、止咳平喘、护喉利咽。

适用伤风咳嗽、痰稠、咳嗽痰多喘气、咽喉干痒。

2、治咳枇杷露成份:枇杷叶、百部、前胡、橘梗、桑白皮。

功效与作用:清肺润肺、止咳化痰、化痰。

用以风寒风热侵肺造成的口干舌燥作渴,咳逆咳嗽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3、祛痰灵原浆、油类(成份:鲜竹沥、鱼腥草根。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止咳化痰。

用以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成份:化橘红、百部(蜜炙)、薏苡仁、半夏(制)、白前、甘草、杏仁、五味子。

功效与作用:行气化痰,止咳润肺。

用以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造成的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桔红的中药方剂也有:橘红丸(片、颗粒物、胶襄)、止咳化痰橘红口服液(丸)等。

5、枇杷叶膏成份:枇杷叶。

功效与作用:润肺润肺,化痰止咳。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中枇杷叶的成药也有:枇杷止咳胶襄、川贝枇杷糖浆等。

6、止咳化痰丸成份:乌药、甘草、半夏、茯苓、细辛、五味花、郁金、炮姜、橘梗、射干、葶苈子、猪牙皂、百部、大枣。

功效与作用:化痰止咳,止喘。

用以哮喘,痰盛,气短喉鸣等。

7、止咳化痰胶襄成份:紫花杜鹃、党参、甘遂(醋制)、水半夏、芫花(醋制)、食用碱。

功效与作用:健脾胃化湿,止咳化痰。

关键用以漫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拼肺气肿、肺心病所造成的咳嗽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清肺十八味丸成分:石膏、人工牛黄、红花、檀香、降香、拳参、人工麝香、黑云香、草乌叶、诃子、木香、银朱、甘草、北沙参、沉香、肉豆蔻、苦参、蒜炭。

适应症:清热,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痰色赤黄,“赫依”热烦躁。

清肺抑火胶囊成分: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

辅料为玉米淀粉。

适应症:清肺止咳,降火生津。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清肺止咳丸成分:柯子(去核)、毛柯子(去核)、余甘子(去核)、藏木香、木香、木香马兜铃、天竺黄、紫草茸、藏茜草、紫草、高山辣根菜、翼首草、力嘎都。

适应症:清热止咳,利肺化痰。

用于扩散热,陈旧波动热引起的肺炎、肺脓肿,感冒咳嗽、胸部疼痛、咯脓血。

牛黄清肺散成分:人工牛黄、茯苓、川贝母、白前、沉香、黄芩、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百部(制)、清半夏、石膏、冰片。

适应症:清肺化痰,消炎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胸满喘促。

儿童清肺丸成分:麻黄、炒苦杏仁、石膏、甘草、蜜桑白皮、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橘红、法半夏、炒紫苏子、葶苈子、浙贝母、紫苏叶、细辛、薄荷、蜜枇杷叶、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煅青礞石适应症:清肺,解表,化痰,止嗽。

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景天清肺胶囊成分:红景天、石灰华、桔梗、甘草。

适应症:清热利肺,祛痰止咳。

用于痰热阻肺所致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成分: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紫苏子(炒)、葶苈子、竹茹。

适应症: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喘。

小儿清肺八味丸成分: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拳参、北沙参、胡黄连、檀香、麦冬。

适应症:清肺热,止咳定喘。

用于小儿肺热,发烧,咳嗽,气促,瘟疫热盛。

清肺宁嗽丸成分:黄芩、桔梗、天花粉、枳壳(麸炒)、桑白皮(蜜炙)、浙贝母、知母、百部、麦冬、苦杏仁、前胡、甘草、橘红适应症:清肺、止咳、化痰。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8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祛痰灵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祛痰灵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祛痰灵口服液的功能主治简介祛痰灵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痰湿阻肺、痰涎壅盛所致的咳嗽症状。

它采用了传统中药的配方,经过现代科技加工而成。

祛痰灵口服液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能有效缓解咳嗽、化痰、平喘,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祛痰功能•疏肝解郁:祛痰灵口服液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平缓肝气,舒畅气机,缓解烦躁、焦虑等症状。

•破痰散结:祛痰灵口服液中的瓜蒌提取物和桔梗等成分,具有破痰散结的作用,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胸闷、咳嗽等症状。

•润肺止咳:祛痰灵口服液中的杏仁和川贝等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能滋润肺部,缓解咳嗽引起的不适。

主要适应症•咳嗽:祛痰灵口服液适用于因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如咳出痰液,胸闷气喘等症状。

•痰涎壅盛:祛痰灵口服液适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声音嘶哑、喉咙不适等症状。

•痰多易咯:祛痰灵口服液适用于痰多而不易咯出的情况。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用药,不要超过推荐剂量。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使用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寒凉食物。

•服药期间如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不良反应祛痰灵口服液一般属于较安全的中成药,但仍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口腔溃疡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咨询。

注意事项•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请勿使用过期或包装破损的产品。

以上为祛痰灵口服液的功能主治介绍,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相信大家对于止嗽化痰丸这种药丸肯定是不会太过于陌生
的吧。

止嗽化痰丸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中成药,止嗽化痰丸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所以大家不妨学习一些关于止嗽化痰丸的知识。

我们不但要了解一下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而且也应该知道一
下止嗽化痰丸的用法和用量,一起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止嗽化痰丸,中成药名。

为祛痰剂,具有清肺化痰,止嗽定喘之功效。

用于热阻肺,久嗽,咯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主要功效: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适用病症:热阻肺,久嗽,咯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药性分析:
方中葶苈子、马兜铃泻肺平喘;石膏、知母、桑叶清肺润燥;五味子、罂粟壳敛肺平喘;紫苏叶、苦杏仁、瓜蒌仁、陈皮、枳壳、木香、半夏理气化痰;川贝母、前胡、桔梗、款冬花、百部
止咳;天冬、麦冬、玄参养阴生津;大黄、密蒙花清热泻火,化痰止血;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用,以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成药,那就是止嗽化痰丸了,我们知道止嗽化痰丸在临床上面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我们可以采用止嗽化痰丸来起到清肺化痰等效用,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在古代的时候药物并没有西药,只有中药,可以说,中药是从古流传至今的。

在现代,很多人咳嗽的时候喉咙里面都有痰,也有人吃了干燥上火的食物后,喉咙有痰,让人非常不舒服,而现在很多医生都会给人开西药,却往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中药却更有效。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2)瓜蒌—甘、微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

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以上就是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内容介绍。

其实痰很多时候是由咳嗽引起的,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人们吃了太多干燥的食物,引起人们喉咙不舒服,从而感觉喉咙里面有痰,其实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吃药化痰,还可以通过吃水果,多吃哈密瓜和无花果,也可以化痰的。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者其他疾病。

中成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功效,既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又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及其功效。

一、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能够舒缓喉咙痒、疼痛的症状,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川贝母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质和甜菜碱等有效成分,能够润滑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二、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减轻咳嗽、咽痛等症状,并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板蓝根还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三、黄芩黄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缓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功能,可以加速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减轻炎症的程度。

四、苏子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苏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并提高肺功能。

苏子还可以化痰止咳,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五、百部百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薄荷醇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加快痰液的排出,减轻咳嗽的程度。

百部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六、防风防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祛痰止咳的作用。

防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水肿和充血,从而改善咳嗽症状。

防风还可以舒缓咽喉疼痛,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免疫力。

七、杏仁杏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解毒化痰的功效。

杏仁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润滑咽喉组织,舒缓疼痛和干燥感,缓解咳嗽症状。

用于痰热咳嗽的十种中成药,选用

用于痰热咳嗽的十种中成药,选用

用于痰热咳嗽的十种中成药,选用痰热咳嗽属于内伤咳嗽的一种。

多因痰湿蕴肺,遇外感引触,转而化热,或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津生痰,痰热互结,壅滞于肺,使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临床症状: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小编整理12种治疗痰热咳嗽的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1.橘红颗粒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主治: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2.清肺化痰丸组成:酒黄芩、苦杏仁、瓜蒌子、川贝母、胆南星(砂炒)、法半夏(砂炒)、陈皮、茯苓、麸炒枳壳、蜜麻黄、桔梗、白苏子、炒莱菔子、蜜款冬花、甘草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3.复方鲜竹沥液组成: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生姜、批杷叶、桔梗、薄荷素油功效: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用于痰热咳嗽。

4.清金止嗽化痰丸组成:黄芩、熟大黄、知母、天花粉、麦冬、化橘红、浙贝母、枳壳(去瓤麸炒)、桑白皮(蜜炙)、苦杏仁(去皮炒)、前胡、百部、桔梗、甘草功效:清肺,化痰,止嗽主治:用于肺热痰盛引起的咳嗽黄痰,胸膈不畅,喉痛音哑,大便干燥。

5.清气化痰丸组成:黄芩(酒炙)、瓜蒌仁霜、半夏(制)、胆南星、陈皮、苦杏仁、枳实、茯苓功效:清肺化痰主治: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脘满闷。

6.清肺宁嗽丸组成:黄芩、桔梗、天花粉、枳壳(麸炒)、桑白皮(蜜炙)、浙贝母、知母、百部、麦冬、苦杏仁、前胡、甘草、橘红组成功效:清肺、止咳、化痰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7.除痰止嗽丸组成:枳实、法半夏、前胡、黄芩、熟大黄、甘草、白术(麸炒)、桔梗、六神曲(麸炒)、栀子(姜炙)、知母、冰片、陈皮、浮海石(煅)、防风、黄柏、天花粉、薄荷脑功效:清肺降火,除痰止嗽主治:用于肺热痰盛引起的咳嗽气逆,痰黄粘稠,咽喉疼痛,大便干燥。

常见祛痰剂中成药

常见祛痰剂中成药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忌食 生冷、辛辣食物
化痰息风剂——半夏天麻丸
功能
• 健脾祛湿,化痰 息风
主治
• 脾虚湿盛、痰浊内阻导致的眩 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 闷
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平素大便干燥者 慎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所致头痛、眩晕慎用;忌食 生冷、油腻、海鲜类食物
化痰散结剂——消瘿丸
功能
• 散结消瘿
主治
• 痰火郁结导致的瘿瘤初起;单 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出现以上 症状者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祛湿化痰、行气健脾 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 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 清泻肺热、化痰止咳 痰热阻肺导致的咳嗽 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
平肝息风、化痰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导致的眩晕头痛,甚至昏厥不语
或发癫痫 半夏天麻丸 软坚散结、化痰 痰火互结导致的瘰疬、瘿瘤
消瘿丸
燥湿化痰剂——二陈丸
功能
• 燥湿化痰,理气和 胃
主治
• 痰湿内停导致的咳嗽痰多、 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
• 辛香温燥易伤阴津,故不 宜久服;肺阴虚导致的燥 咳、咯血忌用;忌食辛辣、 生冷、油腻食物
燥湿化痰剂——橘贝半夏颗粒
功能
• 化痰止咳,宽中下 气
主治
• 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 闷气急
祛痰 剂
含义
• 凡以消痰化饮,治疗 痰湿或痰饮导致的各 种病症为主要作用的 中药制剂
注意 事项
• 本类中成药使用时应区分 痰饮性质,有咯血倾向者 慎用辛燥的祛痰剂;有心 脏病、高血压者应慎用含 有麻黄的祛痰剂
分类
• 燥湿化痰剂 • 清热化痰剂 • 化痰息风剂 • 化痰散结剂

中成药类别分类

中成药类别分类

中成药类别分类
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经过炮制加工、配伍制剂而成的药品,它包括许多不同的类别。

根据作用和治疗的疾病不同,中成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清热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例如银翘片、葛根芩连汤等。

2. 止咳平喘类:这类中成药可以用于止咳、平喘、祛痰等症状。

常见的有川贝枇杷膏、百部止咳糖浆等。

3. 补益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补气、补血、滋阴补肾等作用,常用于虚弱、疲劳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

4. 消肿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消肿、消炎、解毒等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瘀血淤积等疾病的治疗。

例如疳积消痞丸、红花薏苡仁汤等。

5. 止血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止血、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于各种出血疾病的治疗。

例如三黄片、丹红片等。

6. 开窍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开窍通脑、提神醒脑等作用,常用于头晕、失眠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

以上仅是中成药一般的分类,实际上中成药还有很多其他类别,如安神类、利水类、化痰类等。

每一类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应症,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品。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常见化痰的食物: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

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作用,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

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

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

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

“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

”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20、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清热,止咳,消痰。

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

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银贝雪梨汤:主料:白木耳20克,川贝母5克,梨200克辅料:川贝母5克调料:冰糖30克1. 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质,洗净,撕成小片。

痰湿体质,常用6种中成药,该如何选择?

痰湿体质,常用6种中成药,该如何选择?

痰湿体质,常⽤6种中成药,该如何选择?痰湿质以湿浊偏盛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肤油腻,脸⾊暗黄,易⽣痤疮,多汗且黏,胸闷,痰多,易困乏,喜⾷肥⽢甜黏,眼泡微浮,平素⾆体胖⼤,⾆苔⽩腻偏厚,⼝粘腻或甜,⾝重不爽,⼤便正常或不实,⼩便不多或微混,不耐潮湿天⽓,脉滑。

痰湿质形成的原因是不爱运动,营养过剩,暴饮暴⾷,长期熬夜,常吃夜宵,饮⾷过咸,年轻时吃冰冻寒凉的东西太多,造成脾胃被伤,慢慢形成痰湿体质。

脾为⽣痰之源,脾胃虚弱,脾不运化,使⽔湿停留,凝聚为痰,痰即为津液积聚;另外体虚外感,肺⽓被伤,可引起痰贮于肺,因此,痰的产⽣主要与脾、肺两脏有关。

痰湿质者易出现肥胖、糖尿病、⾼⾎压、⾼脂⾎症或脂肪肝等疾病。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痰湿体质⽇常注意远离潮湿,调节情绪,多参加体育锻炼,控制⾷量,特别晚餐不宜吃太饱,饮⾷要忌肥⽢厚味、多盐、甜粘油腻之品。

宜多⾷健脾利湿、理⽓化痰、偏温燥的⾷物如黄⽠、冬⽠、⽩萝ト、薏苡仁、芡实、⼭药、⽩扁⾖、⾚⼩⾖、⼭楂、荷叶、⽣姜、茼蒿、⽵笋、佛⼿、百合、葱、芥菜、⾲菜、紫菜、荠菜、海带、鲫鱼、鲢鱼、带鱼、泥鳅、枇杷、柚⼦、⽯榴、杏⼦等。

痰湿体质者可以⽤⼀些中药草来调理。

祛肺部、上焦的痰湿可⽤陈⽪、⽩芥⼦;中焦的痰湿可⽤陈⽪、党参和⽩扁⾖合等;⾚⼩⾖主要是让湿⽓从⼩便⽽⾛。

其他具有温燥化湿和淡渗利湿的中药如茯苓、半夏、苍术、厚朴、⽩⾖蔻、草果、泽泻、⽠蒌、⽩术、车前⼦等。

⽇常可⽤茯苓、芡实、薏苡仁、⽩扁⾖煲汤,或吃芡实⼭药薏苡仁粥,可健脾利湿。

痰湿之⽣,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痰湿体质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肺失宣降,可宣肺化痰,选⽤⼆陈丸;若脾不健运,当健脾化痰,选六君⼦汤、⾹砂平胃颗粒或⾹砂六君⼦丸;脾胃⽓虚可选补中益⽓丸;健脾利湿可选参苓⽩术丸、⽊⾹顺⽓丸;肾阳不⾜、肾不运化可⽤济⽣肾⽓丸、⾦匮肾⽓丸。

1、⼆陈丸:由陈⽪、半夏(制)、茯苓、⽢草组成。

中成药祛痰剂(精)

中成药祛痰剂(精)

中药学专业知识中成药部分
1
内科常用中成药
第七节 祛痰剂
祛痰剂概述
含义:以清痰化饮,治疗痰湿或痰饮所致的各种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
功能主治:主要具有祛痰之功,兼有燥湿、清热、息风、散结等作用,适用 于痰湿、痰热、风痰等引发的病证。 祛痰剂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 分类
燥湿化痰剂 清化热痰剂 化痰息风剂
功能
祛湿化痰、行气健脾 清泻肺热、化痰止咳 平肝息风、化痰止咳
主治
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 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咳嗽化散结剂软坚散结、祛痰止咳
痰火互结所致的瘰疬、瘿瘤
注意事项:使用时应区分痰饮性质; 慎用——有咯血倾向者辛燥的祛痰剂; 慎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宜含有麻黄的祛痰剂。

喉咙里有痰吃什么药好,中成药是最佳选择

喉咙里有痰吃什么药好,中成药是最佳选择

喉咙里有痰吃什么药好,中成药是最佳选择喉咙里有痰可能是寒痰、风痰、热痰、湿痰、燥痰这五种,如果靠药物来治疗的话需搞清楚是哪种类型的痰才能对症下药。

就目前来说,鲜竹沥水、复方竹沥水(祛痰灵)、痰咳净等是治疗喉咙有痰的常见中成药,治疗效果不错。

★一、嗓子里总是感觉有痰的治疗方法1、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

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3、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二、化痰的中成药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三、化痰止咳的食疗偏方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1章祛痰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1章祛痰
• 五、用法用量 口服,1次6~12g,1日1次;
• 六、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非痰热实证,体虚及小儿虚寒成惊者慎用。癫狂重症者,需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配合其他方法治疗。药性峻猛,易耗损气血,中病即止, 切勿过量久服。
清气化痰丸 Qingqi Huatan Wan
• 一、处方
黄芩(酒炙)100g 瓜萎仁霜100g 半夏(制)150g 胆南星150g 陈皮100g
臣:黄芩——苦寒,清上焦之火
两药用量颇重,清上导
熟大黄——苦寒,荡涤实积,以开下行之路 下,以除痰热之源
佐:沉香——辛散苦降微温,既降气止痛,调达气机,气降而火消,又防
君臣药寒凉太过
礞石滚痰丸 Mengshi Guntan Wan
• 三、功效 逐痰降火;
• 四、应用 痰火扰心所致癫狂、喘咳、不寐、惊惕、便秘;
• 一、处方
陈皮250g 半夏(制)250g 茯苓150g 甘草75g
• 二、方解
君:半夏——既可燥湿化痰,又可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臣:陈皮——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使气顺则痰消 佐: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使:甘草——润肺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诸药相配,温燥中兼淡渗辛散,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之功,善治痰湿停滞所致咳嗽。
朱飞叶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十一章 祛痰中成药 概念与分类
• 1、概念: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常用以治疗痰 饮为患的各种疾病的成药。
• 2、痰饮的概念:痰与饮为异名同类,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在 疾病状态下,两者常混同合称。痰饮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常流溢于胸 膈、肠胃、经络、四肢、关节,导致多种疾病。临床常见的咳嗽、喘 促、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以及痰核、 瘰疬等病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调和诸药。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咽喉痛、梅核气、 小儿口疮、多汗症、遗精、矽肺结核等 属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者。
二陈丸(合剂)
日。空腹温开水送服。
【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瘰疬、痰核。咽干,舌红,脉弦 滑。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单纯性甲状腺瘤、 甲状腺机能亢进、渗出性关节炎、前列 腺炎、睾丸炎、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 等属于肝肾阴亏,灼津为痰,痰火凝聚 者。
蛇胆川贝散(口服液、胶囊)
【方源】本药为现代研制方。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 【规格】散剂:每瓶0.3g;口服液:每支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阳萎、梅尼埃综 舍征、慢性声带小结、口腔溃疡、慢性 牙周炎等属肺肾阴虚,湿痰内阻者。
白金丸
【方源】宋·《本事方》。 【组成】郁金、白矾。 【规格】水丸;每20粒3g。 【用法】口服:成人,6g/次,2次/日,
温开水送下。7岁以上 儿童服成人1/2 量,3~7岁儿童服成人1/3量。
【方解】 君:百合、麦冬 — 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 — 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熟地黄 — 滋阴养血,补肾填精。 玄参 — 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当归身 — 滋阴养血,柔肝保肺。
贝母 — 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 — 化痰利咽。 使:甘草 — 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功效】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证。癫狂惊悸,或咳喘 痰稠,眩晕胸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 而厚,脉象滑数有力。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精神分裂症、神 经官能症、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肺部 感染、慢性结肠炎、病毒性脑炎等属实 热顽痰者。
【使用注意】 体虚之人及孕妇禁用。
消瘰丸
【组成】清·《医学心悟》。 【组成】玄参、煅牡蛎、贝母。 【规格】大蜜丸:每丸9g。 【用法用量】口服:1丸/次,2或3次/
浓缩丸:每丸1g;口服液:每支10ml。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6g/次,2次/日;
大蜜丸,1丸/次,2次/日;浓缩丸,8丸/次, 3次/日;口服液,20ml/次,3次/日。小儿酌 减,疗程为2周。
•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 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 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祛痰中成药
概念: 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排除和消
解痰涎的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证的中 成药,统称为祛痰中成药。属于“八法” 中消法的范畴。
分类: 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燥湿化痰—湿痰证—二陈丸。 2.清热化痰—热痰证—清气化痰丸。 3.温化寒痰—寒痰证 4.润燥化痰—燥痰证 5.治风化痰—风痰证
【功效】祛痰开窍。
【主治】痰阻心窍引起的癫痫发狂,烦燥 不安,神志不清;又治胸肋胀满,喉风, 乳蛾等。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脱发、高脂血症 等属于痰阻血瘀所致者。
百合固金丸(口服液)
【方源】清·《医方集解》。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芍药
(炒)、当归、贝母、玄参、桔梗、生甘草。 【规格】水蜜丸:每丸2g;大蜜丸:每丸9g;
茯苓—健脾渗湿以化痰。
黄芩—清泄肺热。
泄火降肺。
杏仁—宣利肺气,化痰止咳。
姜汁—化痰和胃,解半夏、南星之毒。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之效,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 症则愈。
*配伍要点:胆南星+黄芩+枳实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声带水 肿型息肉样变等属于痰热者。
礞石滚痰丸(片)
【方源】明·《丹溪心法附余》
香15g,黄芩(酒洗)240g。 【规格】水泛丸:每粒1g;片剂:每片含生药
0.5g,每瓶100片。 【用法用量】口服:水泛丸,成人9g/次,1或
2次/日,空腹温开水送服;片剂,8片/次, 1次/日。小儿遵医嘱服用。
金水六君丸
【方源】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茯苓、半夏、熟地黄、炙
甘草、陈皮。 【规格】大蜜丸:每丸9g;水泛丸:每
10粒6g,每瓶100g。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1丸/次,3
次/日,温开水送服;水泛丸,6~9g /次,3次/日。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功效】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主治】肺肾不足,或年迈阴血不足,湿 痰内阻,咳嗽喘逆,呕恶多痰,舌苔花 剥者。
使用注意:
1.使用祛痰剂须注重“治病求本”、“治其生痰 之源”,即治痰应根据具体病证、病因的不同 而分别结合调肺、理脾、温阳化气等法以治本, 才能提高疗效。
2.注意根据痰证的性质及有无兼杂与变证,随证 施治。对于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者, 治宜结合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法;若痰迷心窍, 或引动肝风,兼有肝风内动而致惊厥、癫痫、 中风者,又须结合通窍、治风等法,以提高疗 效。
• 3.对痰证兼有咯血倾向者,不宜应用辛 温燥烈的祛痰中成药,以防引起大咯血; 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中成药, 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清气化痰丸
【方源】明·《医方考》。 【组成】制半夏、胆天南星各150g,黄
芩、枳实、瓜蒌霜、杏仁、茯苓、陈皮 各100g。 【规格】蜜丸:每丸3g。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6~9g/次,2 次/日,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热痰。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 膈痞满,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方解】 君:胆南星 — 清热化痰以止咳。 臣:瓜蒌仁 — 清肺化痰。 制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 *两者合用,化痰清热,以助天南星之力。 佐:枳实 — 下气消痞。 橘红 —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二药相伍,“顺其气”,则火降痰消。
5ml,每盒10支;胶囊:每瓶60粒。
【用法用量】口服:散剂,0.3~0.6g/次, 2或3次/日;口服液,1支/次,3次/日; 胶囊,2粒/次,3次/日。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肺热咳嗽。痰盛气促,痰黄黏稠, 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滑。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慢性咽炎、腭扁 桃体炎、声带小结、小儿肺炎、舌系带 囊肿、复发性口疮等属于痰热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