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几种低血糖现象
患者。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过速,葡萄糖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致使血糖骤然升高,胰岛过多分泌胰岛素而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现象。
这种血糖过低症又称餐后迟发型倾倒综合征,常出现在餐后1.5~3小时,尤其是在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表现为极度无力、头晕、心慌、颤抖、出冷汗,严重时发生意识障碍。
对策饮食要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脂肪。
发作时饮糖水即可缓解症状。
严重时可静注50%葡萄糖40毫升。
女性患者、精神紧张者服用谷维素或镇静剂。
运动后低血糖常出现在剧烈或长时间运动时或运动后,进食或饮糖水后好转。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适量,不可过于激烈和过量。
过度消耗体内能量,常易发生低血糖,若无人在跟前,容易发生危险。
对策体育锻炼要适量,不可过于劳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并随身携带些饼干、26家庭医学2016.11(上)紧张状态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血糖保持在较高水平;当精神放松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此时体内血糖迅速下降,出现“滑梯现象”而发生类似低血糖的反应,心跳、乏力、头晕,但此时查血糖常正常。
对策有这种“滑梯现象”的患者不用紧张,饮些热水即可。
但若反复出现这种低血糖反应,就应去医院检查是否有胰岛素功能异常或是甲状腺出了毛病。
夜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有时常在夜间1~3点钟出现低血糖,这是很危险的。
此时被称为“魔鬼时刻”,家人都在睡觉,病人也因低血糖而浑身无力、腿脚发软、心慌,无力喊叫,甚至有的已处于昏迷状态,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低血糖夺去生命。
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常和用药、进食、运动不当有关。
或服药过量;或注射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注射部位错误,导致胰岛素吸收过速;或过度禁食、延迟进食、忽略正餐;或剧烈运动,突然运动量增加,从而导致体内血糖骤然下降,发生低血糖昏迷。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反复低血糖,交感神经系统发生机体反应性兴奋,很容易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促发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心肌梗死。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作者:曹俊岭李宏范秀荣付鹏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8期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抑制糖元分解和糖异生而降低血糖,临床上主要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部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也可用于细胞内缺钾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和治疗方案的逐步成熟,胰岛素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也相应增多。
轻微的不良反应能引起患者的局部不适,而严重者甚至导致意识障碍或死亡,因此,减少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近年来在临床上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概述如下。
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原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注射胰岛素后未正常进食;高糖毒性纠正后胰岛素未及时减量:运动量增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女性月经前期,妊娠早期、分娩后;患者同时合并甲减、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过度消瘦的患者因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注射深而变成肌内注射;饮酒等。
当不良反应发生时病人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手足震颤。
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不稳、有些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
有时由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因药物吸收缓慢,血糖是逐渐下降的,肾上腺素增多的反应轻而缓,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一开始即为精神异常表现,这是因脑细胞缺糖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所致,病情较长且合并有植物神经病变者,当出现低血糖时无低血糖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出现。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重症
静滴 糖水
一般低血糖:
服用阿卡波糖:
血糖低于
使用长效口服药
进食饼干、糖果
、水果等。
进食奶制品、蜂
蜜等。
3.9mmol/L,
无昏迷、无意识 障碍者。
物或胰岛素,有
意识障碍者。
注射部位感染
临床表现及处理
注射部位感染
皮肤严格消毒,消毒液 每周更换 针头一打一丢弃,及时 更换针头。
消毒不 彻底 胰岛素 过期
临床表现
每天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超过100U。
胰岛素抵抗指数 ÷22.5 胰岛素分泌指数 腹血糖 -3.5) =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 20×空腹胰岛素÷(空
胰岛素单位 mu/l 血糖单位 mmol/l 胰岛素抵抗指数:正常值<6; 胰岛素分泌指数: 正常值>50
处理
更换胰岛素剂型 ,如胰岛素类似 物;或改用磺脲 类降血糖药物 使用大剂量肾上 腺糖皮质激素, 轻化可的松 100mg/天,有 效后迅速减量。
重复使 用针头 其他
胰岛素使用不能超过28
天
不用碘酊消毒,别将针
头插在胰岛素上保管, 胰岛素不能冷冻。
局部皮下脂肪萎缩
临床表现及处理
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脂肪消失,皮肤下陷,具 体机理不明,可能与胰岛素纯度、 针头反复使用等有关。
Hale Waihona Puke 处理更换高纯度胰岛素,更换注射部位,每 天更换针头。
局部皮下脂肪增生
处理
体重增加
临床表现及处理
原因
水钠 潴留 1 2
血糖 控制
处理
01 03
加强饮食控制
02 04
加强运动
加用二甲双胍、阿卡 波糖
改用GLP-1抑制剂
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所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
・ 护 理 天地 ・
糖尿病胰 岛素强化治疗所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和 护理干预措施
李 艳
白城
【 摘要 】 糖尿病 胰 岛素强化 治疗过 程 中, 药物 因素 、 胰 岛素注射 方法 不 当或者剂 量不适 宜 、 饮食 因素 、 年龄 因素 等可致糖
胰 岛素 强化 治疗 是控 制糖 尿病 患者 血糖 在理 想 范 围的重
要方法, 该方 法在 不 断发展 并 广为 临床使 用 。 大量 循证 医学表
受胰 岛素 强化治疗 , 处 于应激 状态 , 未及 时调整 药物剂量 , 导致 低血糖 反应的发生 。 有些患者注 射方法不得 当 , 中长胰岛素注射
年糖 尿病患者多数 病程较长 , 已有植物神经病 变 , 导 致机体对交
糖的速度加快 。 如患者 在胰 岛素强化治疗期 间 , 擅 自加服降糖药
物, 可增 加低血糖 反应的发生机会 。 常见原 因是磺脲 类药物尤其 感 神经 兴奋地反应 降低 , 患 者的低血糖症状无 任何症状 , 有时还 优 降糖过 量和应 用 不 当。 优降糖作用 强而 持久 , 应用 较泛 , 价廉 表 现为意识障碍 , 往往耽误 治疗。 ② 老年糖尿病 患者多伴有 不同 物美 , 但易 出现低 血糖反 应 , 持 续时 间长 , 难 以纠 正甚或 导致死 程度 的肝 。 肾功能 障碍 , 药物 的半衰期长 , 药物在体 内停 留时间过 亡。 长, 导致 胰 岛素 降解缓慢 , 并伴有 肝糖原 储存 减少 。 老年糖 尿病 同时 , 糖 尿病 患 者除患 有糖 尿病 外 还患 有其 他疾 病 。 研 究 性 低血糖 以胰 岛素 最为常见 。 表 明, B受 体阻 滞剂 可掩 盖心 悸 、 焦虑 等症 状 , 使低 血糖 症状 2护理干预措施
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策略 02 预防策略 04
确保产品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 买胰岛素产品,确保药物的纯度 和质量,减少因药物本身问题引 发的过敏反应风险。
加强观察与应对:密切关注患者 注射后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任 何异常或不适,应立即采取措施 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遵 循专业指导进行妥善处理。
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处理
迟发型
此类反应多在注射后24 小时或更晚时间出现, 症状可能包括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紫 癜等,同样影响患者的 健康状态。
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的不适,如烧灼感、瘙痒感,以及红肿、肿胀、 红晕等现象。这些反应通常在给药后的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显现,但也有个别情 况可能持续至数日,需患者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立即给予患者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1ml,以缓解过 敏反应。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以便后续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过敏反应-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安抚患者情绪,协助 其采取舒适的体位, 并及时通知专业人员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相应措施。
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避免在已发生过敏反应 的部位再次进行注射, 以防症状加重。
02
局部组织反应
局部组织反应-发生原因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 针头,导致针头磨损
或污染。
发生原因
注射针头存在质量问 题,如锐利度不足或
材质不佳。
发生原因
使用未经充分纯化的 动物来源胰岛素,可
能引发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定期血糖监测:鼓励患者养成定时监测血 糖的习惯,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 ,并在感到不适时随时进行检测。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研究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研究背景介绍近年来,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问题备受关注。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胰岛素抵抗则是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
这两个问题的关联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将探讨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结果之一。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机体为了维持能量供应会产生胰岛素反应,进而抑制葡萄糖摄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长期而言,这种血糖水平波动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由于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水平时的效果减弱,可能导致血糖下降过度,从而引发低血糖。
影响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因素1. 食物摄入:饮食中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导致胰岛素大量释放,从而引起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另外,长时间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切。
3.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家族中存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疾病的成员,可能会增加个体患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低血糖患者和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动物实验:通过在动物模型中诱发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观察其发生机制及相互关系。
3. 细胞水平实验: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信号转导路径、葡萄糖代谢途径和能量平衡等的影响。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治疗针对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问题,临床上常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治疗:1.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的食物摄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 运动治疗:适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3. 胰岛素治疗:对于糖尿病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患,需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低血糖的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很多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糖降低,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生活,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低血糖的发病症状,欢迎参阅。
低血糖的发病症状低血糖症状的严重程度大致与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平行,也不是血糖降到某个数值就一定出现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容易纠正,有时又较顽固。
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血糖下降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有较大关系。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
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
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轻度血糖下降的病人,可以没有症状;如下降太快也可能出现症状。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
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
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认识误区1、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反应的防治
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反应的防治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血糖< 2.8mmol/l是诊断低血糖的标准,但并不是低血糖反应发生的绝对界值。
病人出现低血糖临床症状时的血糖水平不尽相同,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血糖下降速度及幅度不同造成的。
如果血糖突然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虽≥2.8mmol/l,仍有人出现低血糖反应;如果血糖下降速度缓慢,虽<2.8mmol/l,有的人也可以没有低血糖症状。
但在出现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按低血糖给予相应的处理。
胰岛素用量过大,常见如下情况:①使用刻度过大的普通注射器,容易使抽取的量超过所需的用量。
②混合使用短效加长效动物胰岛素时,抽取方法不准确,将长效胰岛素带入短效胰岛素瓶内,造成短效胰岛素过量。
③使用人胰岛素时,不了解瓶装胰岛素与胰岛素笔芯浓度的区别,用注射器抽取笔芯内的胰岛素后注射。
防治措施抽取胰岛素应使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尽可能采用1个刻度为1个单位的胰岛素注射器),以确保治疗时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
应用动物性胰岛素混合注射时,应规范操作,不可将长效胰岛素带入短效胰岛素瓶内。
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优泌林)时,需注意普通瓶装与笔芯内的药物浓度的差别。
笔芯内浓度为100u/ml,普通瓶装为40u/ml。
所以,不可用注射器抽取笔芯内的药液,以防剂量换算失误或抽取不准造成胰岛素剂量过大,而致低血糖。
此外,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最初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血糖、尿糖及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调整。
尤其1型糖尿病消瘦病人,对胰岛素较敏感,因此在胰岛素调量阶段,不宜过快过剧烈。
凡空腹及餐后血糖<3.33mmol/l者,尽管尚未出现低血糖反应,也应酌情减量。
胰岛素注射时间必须与进餐时间相配合:短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如延迟或减少进餐,则易发生低血糖。
进餐总量相对固定,可采用每日6餐法,即3次主餐之间及睡前加餐,这样有利于防止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反应。
甘精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反应
甘精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反应关于《甘精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反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句老话,叫是药三分毒,这充分证明了叫我给我们的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甘精胰岛素能够合理的防止高血糖等病症,防止造成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医治疾患的生长激素,可是一般也会造成一些别的的副作用,下边我们就了解一下跟听甘精胰岛素会导致什么欠佳的反映。
低血糖反应症一般而言,低血糖症是胰岛素治疗最普遍的副作用。
假如注射甘精胰岛素的使用量远远地高过病人对甘精胰岛素的需要量,就可能产生低血糖反应症,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症,非常是发作的,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长期性或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症发病有可能严重危害性命。
很多病人肾上腺激素能反方向调整的临床症状早于精神性低血糖的病症和临床症状的出現早于肾上腺激素能反调整的临床症状。
一般而言,血糖值降低力度越金刚级越快,肾上腺激素能反方向调整的预兆和病症就越显著。
双眼血糖控制显著改变时,因为结晶发胀及映射指数的短暂性改变,可能产生一过性视力障碍。
长期性改进血糖控制,减少了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进度的风险。
殊不知因加强胰岛素治疗而使血糖控制快速忽然改进,糖尿病眼底病变有可能短暂性恶变。
增殖性眼底病变的病人,非常是并未用激光器凝结治疗者,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发病时可能产生一过性黑蒙双目失明。
人体脂肪营养不良与别的胰岛素治疗一样,在注射位置可能产生人体脂肪营养不良,而减缓部分甘精胰岛素的消化吸收。
再用甘精胰岛素等治疗法的临床实验中观查到,1-2%的患者产生人体脂肪组织变厚,而人体脂肪组织委缩的则非常少见,在某一注射区域内常常交替注射位置可能有利于降低或防止产生所述改变。
以上便是干净甘精胰岛素会给我们导致的副作用,最普遍的便会导致眼睛视力的降低,可是要是我们在生活起居之中,培养一个好的饮食搭配规律性生活作息有规律性,提升本身的免疫能力,导致副作用的可能性会极大地减少。
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低血糖反应轻度:能够自我治疗、感觉饥饿、乏力、出汗、颤抖、心悸。
中度:可能需要外界帮助、头痛、注意力下降、情绪变化。
重度:不能够自我治疗,意识障碍或昏迷。
预防:1、告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
2、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指导胰岛素治疗的方案,使患者自觉或在家属督促下正确、及时、准确进行胰岛素注射并准时进餐。
3、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每餐进食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
4、预防夜间低血糖:加强巡视,监测血糖、睡前加餐、减少夜间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改变胰岛素类型。
处理:1、对轻、中度及意识清楚者:给予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或6-7颗糖,或含糖饮料等)。
2、对重度患者或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或根据病情正确处理。
3、低血糖已纠正: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可监测动态血糖,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生命体征,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4、低血糖未纠正:静脉注射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
注射长效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二)抗体反应、过敏反应预防:1、提倡选用高纯度人胰岛素。
处理:1、注射胰岛素后出现皮肤荨麻疹、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一旦出现按抗过敏治疗。
(三)局部反应(皮下脂肪萎缩、皮下硬结形成)预防:1、提倡选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及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处理:1、更换注射部位,避免短时间内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要求二周内不可在同一部位注射)。
(四)胰岛素水肿(体重增加)轻度水肿,一般无须处理,这种水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即可逐步自行消退;严重水肿可用少量利尿剂。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及预防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及预防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低血糖,因为血中的葡萄糖是脑组织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严重的低血糖直接造成脑组织损伤甚至昏迷,如不及时发现、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发生糖尿病低血糖反应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4—86岁,病程5—25年,合并有高血压15例、感染性疾病12例、冠心病10例、肾脏病变3例。
1.2临床表现 2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所测血糖均低于2.8mmol/L,其中最低为0.8mmol/L,平均为2.2mmol/L,有低血糖症状,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发抖、饥饿感等。
1.3判断标准①有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全血血糖低于2.5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
1.4抢救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②轻、中度患者给葡萄糖或果汁、饼干等口服;③重者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
2 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护士交接班,交接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心理状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活动情况,如有无面色苍白、饥饿感、出冷汗、乏力、头昏、头痛、嗜睡、心悸、恶心等。
对应用长效胰岛素的病人,剂量偏大时,注意指导睡前进餐,可进食少许牛奶、饼干。
夜班护士一定主动及时巡视病房,重视患者的主诉,必须提高准确识别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关注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病人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多为晚10时~凌晨3时,夜间出现头昏、胸闷、全身大汗,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应增加临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监测,以了解有无低血糖的发生。
甘精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反应
甘精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反应中国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这充分说明了要我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胰岛素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糖等疾病,避免引起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激素,但是通常也会引起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跟听胰岛素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反应。
低血糖反应症一般而言,低血糖症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果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远远高于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就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症,严重的低血糖症,特别是复发的,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症发作有可能危及生命。
许多患者肾上腺素能反向调节的体征早于神经性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早于肾上腺素能反调节的体征。
一般而言,血糖下降幅度越大和越快,肾上腺素能反向调节的征兆和症状就越明显。
眼睛血糖控制明显改变时,由于晶体肿胀及折射系数的暂时性改变,可能发生一过性视力障碍。
长期改善血糖控制,降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
然而因强化胰岛素治疗而使血糖控制迅速突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可能暂时性恶化。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尚未用激光凝固治疗者,严重的低血糖发作时可能发生一过性黑蒙失明。
脂肪营养不良与其他胰岛素治疗一样,在注射部位可能发生脂肪营养不良,而延缓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在用甘精胰岛素等疗法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1-2%的病人发生脂肪组织增厚,而脂肪组织萎缩的则很少见,在某一注射区内经常轮换注射部位可能有助于减少或预防发生上述改变。
以上就是干净胰岛素会给我们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会造成视力的下降,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一个好的饮食规律生活作息有规律,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造成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会大大的降低。
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胰岛素也不例外。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低血糖(hypoglycemia)低血糖是胰岛素使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它发生在血糖水平过低时,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剂量过高或饮食不足引起的。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悸、颤抖、乏力、恶心、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汁、糖果或葡萄糖片等。
其次,应检查血糖水平,以确保症状得到缓解。
最后,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治疗计划。
为了预防低血糖,患者应注意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等方面,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二、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s)胰岛素过敏反应是相对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但仍然可能发生。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紧闭、胸闷和头晕等。
如果有过敏反应症状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寻求医疗帮助。
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测试,以确定是否对胰岛素过敏。
如果确实存在过敏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并且在使用胰岛素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正确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水肿(edema)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水肿(edema)。
水肿通常出现在手脚、脚踝和腿部等部位,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水肿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导致体内液体积聚胰岛素使用还可能引起水肿,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水肿通常出现在手脚、脚踝和腿部等部位。
如果水肿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医生。
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任何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治疗计划,以减轻水肿的症状。
胰岛素的9个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如何应对
胰岛素的 9个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如何应对临床上,有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会主动要求医师为其注射胰岛素,误认为口服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使用胰岛素就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听别人说注射胰岛素容易产生“后遗症”,不论医师怎样劝说始终坚持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
实际上,使用胰岛素的确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有些症状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
那么,胰岛素究竟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呢?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应对呢?1.胰岛素水肿此种不良反应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导致的下肢水肿和颜面水肿。
在胰岛素使用后,患者机体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机体中的血清胰高血糖素,减小对醛固酮的抑制作用,钠离子的排出量降低,而且胰岛素的使用可以促进身小管二次吸收钠离子,导致糖尿病患者出席水钠潴留的问题,最终导致水肿现象的发生。
应对方法:轻微的水肿能够自行消散,针对重度水肿患者可以适量地使用利尿剂,或者是停止使用胰岛素,转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方法。
出于慎重,糖尿病患者可以检测一下内脏与甲状腺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2.低血糖此种反应是胰岛素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是因为患者在使用胰岛素之后,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进食,或者是使用胰岛素后参加了剧烈运动,还有可能是因为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过大,进而使患者出现低血糖。
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等,部分患者会伴有饥饿感,情况严重时,患者还容易昏迷。
应对方法:胰岛素的用量需要由低剂量慢慢提高,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的使用应注意在满足血糖控制需求的同时,不引发患者的低血糖。
患者可以随身携带糖果或者是饼干等零食,在发生低血糖时用于缓解。
3.局部瘀青局部瘀青并不只是在注射胰岛素后才会发生的,在注射其他药物是时,也容易出现甲相似的现象,这主要与注射时是否造成毛细血管的损伤有关。
不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方法,几天之此种现象自动会消失。
应对方法:在注射胰岛素之后,轻轻按压注射的部位几分钟。
为什么打了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
为什么打了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养生之道网:为什么打了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血糖高就用胰岛素降糖是很多患者的一般做法,但是在使用后有些患者会发生低血糖,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解答为什么打了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这个糖尿病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胰岛素致低血糖的诱因:1、胰岛素使用不当首先是胰岛素使用不当,剂量或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
一般来讲,注射胰岛素剂量越大越容易出现低血糖。
早上空腹血糖偏低,是晚餐前的胰岛素的剂量过大影响到夜间和清晨空腹血糖,所以,应该把晚餐前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餐前低血糖最常见的诱因是进食不足或运动量过大;餐后低血糖主要是因进食延迟、餐后呕吐、饮酒或未进主食所致;夜间睡眠时的低血糖常出现在治疗方案调整过程中,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停用激素类药物等情况。
通常初始剂量比实际需要量小,以免低血糖的发生。
以后可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观察3~4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调整量一天不超过8个单位。
如果血糖偏低,尿糖阴性,应及时减少用量。
2、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其次是注射方式不正确;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然而,调查显示,41%的糖尿病患者因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注射,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硬结。
30.6%的患者在腹部注射时未捏皮,如果使用的是8mm的针头,这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危险。
还有近14.5%的患者选择在自己疼痛感较轻的部位注射,而不是按照药物起效的时间、特性来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3、注射后不调整饮食、运动再次是注射胰岛素后进食不足、未按时进餐或活动量增加。
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餐,并且要有一定的主食量,不进餐,就不注射胰岛素。
在胰岛素相对过多,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血糖降低,可诱发低血糖反应。
因此患者应避免早晨空腹运动。
一般在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开始运动。
较大活动量应在运动前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包括口服降糖药物)。
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 即可诊断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1.空腹低血糖症(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
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3.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4.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
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检查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
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因此当体内胰岛素过量后,主
要的危险来自血糖过低。
当血糖降到2.8毫摩/升时,患者开始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发生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眩晕、心悸、手抖、脸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等。
当血糖进一步降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时,出现发音障碍、复视、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随后出现神志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
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发作处理方法
*1、发作时的处理
(1)轻症:一旦确认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糖果,同时快速测血糖,不能口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
40-60毫升。
(2)重症:立即静注葡萄糖40-60毫升,能进食的继而进食,不能进食的以5%-10%的葡萄糖静点,维持血糖于正常或略高于正常。
如果是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3-7天。
*2、血糖控制水平
*
对于老人孩子,血糖宁高勿低。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维持在4.4以上,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和儿童,血糖控制水平“宁高勿
低”,以预防症状性低血糖及无知觉低血糖。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切忌延误进餐,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胰岛素注射过量的常见原因
1、用注射器抽吸胰岛素时剂量不准确,或用胰岛素笔时弄错胰岛素剂量。
2、误用注射器抽取专用于胰岛素笔的浓胰岛素(胰岛素有2种浓度:U-40和U-100.U-40为40单位/毫升,常用注射器抽取注射;U-100为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3、注射胰岛素后不及时进食,或因某些原因吃饭减少、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时仍坚持注射胰岛素。
4、弄错胰岛素剂型,常见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误将短效胰岛素当中效胰岛素注射。
5、误将胰岛素当其他药物注射。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有关于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希望有胰岛素疾病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要保护好你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