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题统计图课型新授课课时总共 6 课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折线统计图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前置性作业一、观察折线统计图(1)这是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体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天的体温变化,还能很快看出哪一时刻的体温最高,哪一时刻的体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呢?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二、讨论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a) 独立观察b) 小组交流3、大组交流(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一天的体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李康的体温变化情况)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学生看书学习交流过程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2)交流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吗?(1)生说(2)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体温℃李康2012年5月15日体温变化统计图起床时10:00 14:00 17:30 19;30 时间36.036.236.436.636.837.037.237.4·····作业108页1、2题课堂反馈课题统计图课型新授课课时总共 6 课时第 2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023年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
2023年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提问:小朋友们知道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教师投影出示: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3、掌握折线统计图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页到107页。
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前置作业内容:1.阅读通知,建言献策。
通知各班班主任: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经学校体卫艺中心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跳绳比赛。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时间:5月24日下午2:30 —5:30二、比赛地点:太师附小体育馆三、报名要求:每班限报一名学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如果你是班长或体委,接到通知后你会建议班主任老师怎么做?请把你的建议写下来。
2.分析数据,定出选手。
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选了吴瑞阳和杜锦程2名同学,用统计表记录了两名同学在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为了更清楚,更直观地看出吴瑞阳和杜锦程比赛前一周训练成绩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做成折线统计图。
(1)请你在前置作业背面试着画一画。
(2)你觉得六(1)班最终会选谁参赛?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学过程: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优点师:同学们,课前阅读跳绳比赛的通知后,大家提出了很多取得好成绩的金点子,其中这两点提的最多。
(展示学生的前置作业1)学情预设:1.选1名跳绳水平最高的同学。
2.先选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师:还有些同学认为要先选出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每班限报1名同学,他们却先选出2名同学有何用意呢?学情预设:离比赛还有一周时间,一周后谁进步大让谁参加。
师: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先选出2名同学还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呢?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也选了两名同学吴瑞阳和杜锦程,课前大家根据他俩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做出了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结合实例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折线统计图。
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绘图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题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对沙湖有哪些了解?老师收集了近几年来去沙湖旅游的人数,你想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数据更好的呈现出来?你从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统计图,想看看吗?这样的统计图见过吗?你在哪见过?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析,感受两者的相同。
首先请你们仔细观察比较两幅统计图,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重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深入讨论,认识特征。
那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有哪些优势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一起讨论。
行动吧。
讨论好吗?请你们来说一说,它有哪些优势?(2)折线可以看出人数的变化情况,(你能不能指着图说说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增加,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减少。
)还有什么优势?(3)角度大的下降快些,角度小的,下降就慢些。
(角度,指线段斜着角度吗?这叫线段的倾斜程度。
从线段的倾斜程度可以看出什么?那你们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倾斜程度,哪一条线段表明人数减少最多?为什么?课件展示线段。
通过比较发现:从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下降就能直观地看出?(数量连续的增减变化)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能看出?(数量的变化的幅度。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03--112页。
二、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或判断,根据需要能合理的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核心素养目标: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3.学科德育目标: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形成独立思考的品格;在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有理有据、求真求实、综合分析、辩证思维的意识与习惯;在让学生了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的变化统计”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三、核心素养实施点及教学策略本单元密切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数据分析观念。
1.数据分析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1)信息窗1“折线统计图”。
教材通过问题“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条形图1统计图的分析引入折线统计图(如图1)。
接着,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通过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统计表中呈现出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图2)。
随后引导学生经历“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深化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如图3)(2)信息窗2“合理选择统计图”。
教材通过“部分城市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和“A 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两组数据并绘制,思考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进一步感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二)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统计(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看懂并能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信息。
2.学生能独立的制作与自身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图例的意义。
能正确区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优缺点。
3.能对形成的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的分析,提高学生主动地分析问题,进而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价值。
教学重难点: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引入问题:(一)课件演示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师:说说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说的?你的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二)出示一张统计表和相应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回忆一下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增件变化情况。
二、探究新知,突破重难点:(三)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1)表中记录了几组数据?(2)如果要使这些数据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可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绘制出的折线统计图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折线统计图会有什么不同?(两条折线表示两组不同的数量)(四)体验绘制过程:(1)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演示。
(2)重点突出两个方面:a.关于年份的标注,课件先演示一格一个数据,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学生交流回答后再演示正确的标注方法。
b.关于图例的问题:课件演示两条折线,都用实线表示,让学生观察,说说这样表示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用图例表示不同的部门,再用课件演示出来。
(3)说说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五)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哪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2)哪一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3)哪一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4)预计一下2001年两个门市部的上缴利润大约各是多少?(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一)自主练习4(1)先读题理解题意;(2)然后独立绘制在书上。
(3)最后集体交流。
(二)自主练习1、2。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征〔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根底,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拟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在第二学段的要求是: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3、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4、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通过分析《课标》要求,可以看出,对于折线统计图这局部重在:理解、应用,制作统计图不是学习重点。
3、教材比照冀教版教材此局部内容出现在五年级下册,比拟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可以发现:第一,两种版本教材都是利用知识迁移,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照,表达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第二,冀教版教材的折线统计图中用红颜色重度标识了“点〞,在尝试画折线统计图时先将“点〞标好,让学生补充。
这样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
第三,冀教版教材中本单元还涉及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开始接触“统计〞内容,学习了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的简单统计表和“以1当一〞的简单条形统计图,在二年级上下册分别学习了“以1当二〞、“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到三年级学习了“起始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折线统计图〞之前对条形统计图已经学习了很多内容,包括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问题等等,所以学习本单元知识,就从条形统计图迁移过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1.谈话引入。
同学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这里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复习条形统计图。
(1)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用已学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出示教科书第104页统计图)(2)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
)(3)用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画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4)大家比画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老师用课件来画一画,请仔细观察屏幕。
3.揭示课题。
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手势呈现数量的变化情况,为折线统计图的形成与学习作好铺垫。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1.比较分析、观察两者的相同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统计图,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
2.深入讨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1)条形统计图的数量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折线统计图的数量又是用什么来表示的?(2)讨论: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有哪些优势?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3.折线统计图上有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4.从折线的变化情况你又能发现些什么呢?(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5.变化发展趋势的分析。
(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2)尽管从折线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参赛队伍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是呈上升趋势的。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拆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示范教学设计方案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及优势。
2.使学生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对事物做出初步判断和预测。
3.使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资料,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表示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依据这一特点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推测,感悟数据分析的方法与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绘制了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师请一名学生展示课前画的条形统计图。
并追问:这里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优点?预设1:能够清楚地看到每年的全国总人口数。
预设2:能够看出全国总人口数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
1998年全国总人口数最少,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最多。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大家熟悉的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
追问:全国总人口数有什么变化?用手比划一下。
师:大家比划出来的线路是什么样的?其实呀,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一种新的统计图表示。
课件出示:师: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分析,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1.观察比较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预设:相同点:(1)两种统计图表示的是同一内容。
(2)都有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1998—2021年的各年份,纵轴表示的是全国总人口数。
纵轴上数据表示方式相同,每个单位代表5000万人。
不同点:(1)横轴上年份表示的方式不同:条形统计图中的年份是用间隔相同、长度相等的线段表示,而折线统计图中的年份是用等距离的点表示。
(2)表示数量的方式不同: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先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再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共5篇)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共5篇)第一篇: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学生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的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一步反映数据分析观念。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统计的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体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后继的学习中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等知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特点是:.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本在此的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学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折线统计图》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制作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学生在理解坐标轴和连接数据点时存在一定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坐标轴的概念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坐标轴的使用。
4.应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次课中尝试引入更具趣味性和实际意义的讨论主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一、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特点:
1、体现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3、条形统计图中间有间隔
制作: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水平射线(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并标上标题。
5、若条形太小可适当在条形内画上颜色等区分。
单线式条形统计图
复线式条形统计图
二、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制作: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优秀课时教案 第7单元 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1.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
因此,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和掌握。
2.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
本单元精心选取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让统计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之充分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
3.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一方面,根据统计图解决有关问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性调查与问题解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信息的统计要求,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1.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五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七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7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解析】年产值在2500万元以上的是2001年的3000万元和2003年的4000万元。
【答案】2001年和2003年4、如图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49年,1978年,1993年高等学校数”条形统计图,看图填表【解析】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知道1949年有205所高等学校,1978年有598所高等学校,1993年有1065所高等学校。
【答案】205;598;1065二、选择题:A.1995年∽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逐年减少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解析】通过观察上图可以知道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不是不断增长的。
【答案】C3、图为小强参加今年六月份的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每个月他的测验成绩,则他的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为()分。
A.80B.82C.78D.81【解析】要求五次成绩的平均数,就是先求出五个数的和,然后再除以5,(65+80+80+85+90)÷5=80分【答案】A三、解答题我国五座名山的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1)最高山的海拔是米。
(2)庐山比泰山低米。
(3)叶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则黄山比叶鲁番盆地高米。
【解析】通过观察统计表可以知道,最高山的海拔是峨眉山3099米;庐山比泰山低1524-1500=24米;黄山比叶鲁番盆地高1873-(-155)=1873+155=2028米;【答案】3099;24;202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104~105页例1、第105页“做一做”和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小兰家2月到6月用水量统计表,先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1)()月用水量最多,是()吨。
(2)2~6月共用水()吨。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1分钟)课件出示教材第104~105页例1,引导学生探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通过对比两种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
2.引导学生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组内交流汇报两幅图的异同,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归纳总结:相同之处:①两幅统计图表示的内容相同。
②两幅统计图都有横轴与纵轴,横轴表示的都是年份,纵轴表示的都是参赛队伍的数量。
纵轴上数据的表示方课堂板书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突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单式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步提高识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教案
3.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课前准备:课件
第课时总第68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引出老龄化问题
板书设计: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第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三、习题巩固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二次备课:
教学札记: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Biblioteka 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老师问:同学们,你能说说环境绿化有什么好处吗?
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ppt出示图片
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方法:
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呢?
第一个统计表给出5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数据,这组数据主要反映这5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比较直观。
第二个统计表给出了A市2004—2012年这几年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数据,这组数据主要是反映A市这几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
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如果只需要反映数量的多少,适合选用条形统计图;如果需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则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上,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有关问题,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好吗?
五、课后作业
第111页自主练习3题。
板书设计
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
教学反思
今天所教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是5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第2课时,这个信息窗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时从绿化面积当作切入点.通过绿化面积的统计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重点是能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我认为本课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2. 能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