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质量管理组织规定
2024年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
2024年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本制度将在运行中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项医疗技术细节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医疗规范中来。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专家教授、医教科、护理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门诊各部门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纳入门诊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二、门诊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疗、护理、病历、药事、设备,医疗事故,预防保健,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按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质控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三、门诊部设立门诊、科室两极质量管理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医疗制度,护理制度,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切实执行,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四、门诊、科室两级质量管理组织须定出全年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完善制度,定出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及质检方案,每季度进行全院性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及评价,按门诊部有关规定进行奖惩,不断改进工作;五、搞好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考评的标准化,医疗设备的标准化及工作方法程序的标准化;六、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病历检查及医疗安全情况及奖惩意见,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七、坚持开展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全员“三基”“三严”训练,坚持进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八、门诊、科室两级的质控工作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资料,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定期逐级上报;九、加强医疗质量情报工作和信息的流转反馈,质量情报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作到信息发送及时,流转迅速,返回准确率高,处理及时,效果好;十、质量检查结果作为评优,奖惩,晋升等的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二)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____,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的所有护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等组成。
2.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四、护理质量管理内容1. 护理人员素质管理(1)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2)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3)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 护理操作规范管理(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准确、高效。
(2)加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3. 护理文书管理(1)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
(2)加强护理文书审核,确保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1)加强护理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2)建立健全护理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护理风险。
5. 护理服务质量评价(1)定期开展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护理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五、工作要求1.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活动,为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贡献力量。
3. 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内容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医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论述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基本原则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人性化原则:将患者作为医疗工作的中心,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2. 安全性原则: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事故报告,有效避免医疗过失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4. 信息化原则: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门诊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具体内容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门诊医疗环境管理:包括门诊诊室、候诊区、手术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整洁和有序。
2. 医疗设备管理:对门诊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修、验收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保证医疗过程的准确性。
3. 人员管理:包括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等门诊工作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
4. 医疗流程管理:规范门诊的医疗服务流程,包括患者挂号、病历记录、诊疗方案制定、取药等环节,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顺畅性。
5. 质量评估与改进:建立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实施过程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制度文件:由医院的医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明确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流程。
2. 人员培训:通过组织内部培训或外聘专家进行培训,使门诊工作人员熟悉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掌握具体操作方法。
3. 制度宣传:通过会议、文化墙、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认知和评价。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有效,保障病人合法权益,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准则和操作流程。
本文旨在探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前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为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病人安全:门诊医疗过程中,病人需要接受一系列诊疗服务,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病人在就诊期间的安全。
2.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优化医院的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减少病人候诊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
3. 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1. 门诊医疗服务准则:明确门诊医疗服务的基本准则,包括诊疗流程、医疗行为规范、病人隐私保护、医疗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2. 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对医疗服务的评估、监测和改进,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病例管理:建立完善的病例管理制度,对门诊病例进行归档、保管和查询,保护病人隐私,为病人提供便利的病历服务。
4. 医疗设备管理:建立医疗设备购置、维护和使用的规范,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5. 医务人员管理:建立医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前提1. 法律法规的支持: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医院管理层的支持:医院管理层应意识到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主动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3. 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医务人员是门诊医疗服务的主体,他们应积极参与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门诊部质量管理办法
门诊部质量管理办法(一)落实首诊负责制1.首诊医生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必要时完善辅助检查。
完成门诊病历书写,开具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规范书写,所有交付患者的处方及病历首诊医生必须签字或签章,并严格落实传染病上报制度。
2.首诊后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生会诊。
3.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积极进行抢救。
非所属专业,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门诊部组织多学科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护人员护送。
(二)门诊排班制度1.门诊排班考核(1)未按照门诊排班制度上报(出诊医生信息)至医务科,相关科室主任扣医德医风0.5分。
(2)医务科、门诊部将定期不定期抽查专科门诊坐诊情况,未按时出诊或迟到、早退,扣值班医生医德医风2分,扣所在科室主任医德医风2分;值班医生查房或抢救,科室可临时安排其他医生坐诊,值班查房医生必须在9:00前到诊室接替坐诊,值班抢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保证患者能及时就诊。
(3)月累积发生三次及以上未按时出诊或缺席情况,扣科室医德医风2分。
2.门诊满意度考核出现患者投诉情况,扣值班医生医德医风2分;抽查回访过程中出现患者不满意,扣首诊医生医德医风2分。
3.门诊部考核(1)门诊部对于各科室医师出诊工作的合理安排和信息的更新情况由分管副院长进行考核,未合理安排门诊排班及排班信息未能及时对外公布,扣门诊部责任人医德医风0.5分。
(2)门诊医生未及时出诊、门诊部未履行职责,每发现一次扣门诊部责任人医德医风2分。
(3)分管领导负责督查考核门诊坐诊情况,每周不低于1次,发现未督查情况,扣门诊部负责人医德医风2分。
4.导诊、挂号考核导诊及挂号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沟通交流,确保挂号分诊工作准确无误,凡出现由于挂号分诊不准确,导致患者投诉的,首次批评教育,第二次扣值班人员医德医风2分,三次及以上每次扣科室医德医风5分。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的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医院负责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机构,负责制定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并监督和评估门诊质量与安全的执行情况。
第四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负责相关职能和权利,接受医院行政领导的指导,向医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第二章组成第五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医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病案质量管理科负责人、护理部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感染控制科负责人、医疗设备科负责人、信息科负责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在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任。
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任命,副主任委员由医务部部长任命。
第七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设专职秘书,由医务部授权其负责协调日常工作,起草相关会议文件,记录会议纪要,并负责相关报告的编写。
第三章职能第八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一)制定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二)组织开展门诊质量与安全培训、指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完善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负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定的门诊质量安全目标,推动门诊质量与安全工作的改进;(四)开展门诊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预案;(五)组织开展门诊医疗质量与安全研究,提高门诊医疗质量和安全管控水平;(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相关工作资料和数据;(七)负责患者投诉和医疗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八)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九条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按月召开工作例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一)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二)门诊质量与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三)与门诊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政策文件解读及落实情况;(四)临床科室、病案质量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感染控制科、医疗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五)患者投诉和医疗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情况;(六)门诊质量与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等。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全部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2.严格规范操作:执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努力探求杰出:不绝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探求杰出的质量和服务。
4.全员参加:要求全部门诊部人员乐观参加质量管理工作,形成全员的质量管理氛围。
第二章医院门诊部工作流程管理第四条预约挂号管理1.患者可通过电话、在线平台或到医院窗口进行预约挂号。
2.预约挂号工作人员应依照工作流程提示,准确录入患者个人信息和就诊需求。
3.患者到达医院时,应前往指定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挂号员应核实患者信息并为其办理挂号手续。
4.进行预约挂号的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到指定科室就诊。
第五条门诊接待管理1.门诊接待员应友好、热诚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就诊需求,并为其供应必需的帮助和引导。
2.门诊接待员应及时告知患者就诊流程、挂号等待时间和医生的就诊次序。
3.门诊接待员应向患者供应就诊时间的参考,并提示患者定时就诊。
4.门诊接待员应及时依据医生的就诊情况,调整患者的就诊次序,确保患者的权益。
第六条医生就诊管理1.医生应依照医院的工作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为患者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医生应认真核实患者身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了解,并订立合理的治疗计划。
3.医生应按时就诊患者,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定时就诊,应提前通知患者,并尽量布置其他医生接诊。
4.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患者病历,包含病史、体格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5.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1.目的:确保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2.范围:适用于医院门诊部门的各项工作,包括门诊医生的诊疗、护理人员的服务、门诊环境的整洁等。
二、管理体系1.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医务人员代表和患者代表组成,负责整体的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和改进工作。
2.制定医院门诊质量管理手册,明确门诊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流程,并定期进行修订。
3.建立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审,确保门诊质量持续改进。
三、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门诊医生要持有效执业证书,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专业规范。
2.门诊医生要遵循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的临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诊疗。
3.门诊医生要注重患者沟通和问诊技巧,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向患者提供正确的医疗知识。
4.门诊医生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诊断、治疗方案等,确保患者的隐私和病历的完整性。
5.对门诊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定期的学术讲座和案例研讨,并做好纪录。
6.对门诊医生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和培训。
四、护理服务质量管理1.护理人员要持有效执业证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护理人员要遵守护理伦理和规范,尊重患者的权益,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3.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
4.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痛苦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5.护理人员要定期参加护理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5.护理部要建立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改进机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督导。
五、门诊环境管理1.门诊部门要保持整洁、舒适、安全的环境,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2.门诊部门要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门诊部门要进行感染控制和垃圾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
4.门诊部门要定期进行环境评估,改善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
六、患者权益保护1.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向患者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医疗信息。
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所有科室、工作人员及患者。
第三条门诊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 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3.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门诊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 门诊质量控制小组:负责门诊质量管理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 门诊信息管理小组:负责门诊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门诊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3. 门诊投诉处理小组:负责处理患者投诉,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六条各科室负责人为门诊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门诊质量管理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第七条严格执行门诊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
第八条加强门诊病历管理,病历书写应规范、完整、准确,确保病历质量。
第九条实施首诊负责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
第十条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效果评估。
第十一条定期开展门诊医疗质量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加强对门诊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四条加强门诊环境管理,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四、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门诊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对门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五、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级医院门诊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三级医院门诊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门诊部所有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及辅助人员。
第三条我院门诊部应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门诊医疗质量。
第二章门诊工作流程第四条门诊工作流程包括:挂号、分诊、就诊、检查、治疗、药品发放、随访等环节。
第五条挂号:患者凭有效证件进行挂号,挂号处应提供清晰的挂号流程指引。
第六条分诊:患者挂号后,由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诊,确保患者及时就诊。
第七条就诊:患者按照分诊护士指引至相应科室就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第八条检查:患者根据医师要求进行相关检查,检查科室应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九条治疗:患者根据医师处方接受治疗,治疗科室应确保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药品发放:患者凭处方到药房领取药品,药房应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质量。
第十一条随访:患者出院后,门诊部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
第三章门诊质量管理第十二条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三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四条开展门诊质量评估,定期对门诊工作进行自查和考核。
第十五条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门诊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书写规范、完整、准确。
第十七条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供应安全、有效。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第十九条加强门诊环境卫生管理,确保门诊环境整洁、舒适。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二十条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门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集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我院门诊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门诊服务管理制度_门诊工作规章制度
医院门诊服务管理制度_门诊工作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门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门诊管理组织1. 设立门诊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门诊工作的全面管理。
2. 门诊管理委员会下设门诊部,负责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
门诊部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组成,负责门诊的运行、协调和监督工作。
三、门诊服务内容1. 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等,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需求。
2. 提供挂号、候诊、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等一站式服务。
3. 开设急诊门诊,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4. 提供预约挂号服务,方便患者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5. 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提高患者健康素养。
四、门诊工作制度1. 门诊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2. 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门诊工作人员应尊重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4. 门诊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患者,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门诊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6. 门诊工作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遵守保密制度。
五、门诊质量管理1. 建立门诊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门诊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2. 制定门诊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门诊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整改。
3. 开展门诊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 建立健全门诊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六、门诊环境与设施管理1. 保持门诊环境整洁、舒适、安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
2.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置导医台,提供导医服务,帮助患者了解就诊流程。
4. 设置候诊区,提供舒适的候诊环境,确保患者候诊秩序。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任务与职责1.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医院门诊部中全院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工作。
2.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1) 负责制定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2) 组织制定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3) 组织开展门诊质量与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4) 组织开展门诊质量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5) 开展门诊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价工作;(6) 领导和组织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组织架构1.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人,由院长担任,副主任一人,由副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
2. 委员会成员包括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门诊科主任、门诊护士长等相关职能人员。
四、工作程序1. 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持会议的应主任或副主任,会议议题由委员会成员提出并确定。
2. 会议发言顺序按照主任、副主任、委员的次序进行,会议记录由专门人员负责。
3. 会议上对上月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 会议期间对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制度进行审查和讨论,对重要决策进行投票表决,遵循多数通过的原则。
5. 会议结束后,由主任起草会议纪要,由副主任审核,上报院党委并抄送相关部门。
五、工作职责1. 主任(1) 组织召开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主持会议并对会议决议的落实进行督导;(2) 指导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重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3) 协调相关部门合作,推动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4) 上报院党委和院务会关于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进展情况。
门诊医药质量管理制度
门诊医药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 背景和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组织结构– 4.2 职责分工– 4.3 质量目标与指标– 4.4 内部沟通与协作• 5 质量管理流程– 5.1 患者接待与挂号– 5.2 诊疗过程管理– 5.3 药物采购与库存管理– 5.4 常规巡查与监督检查• 6 质量管理记录与文档掌控•7 培训与培训记录•8 不良事件处理与改进措施•9 相关资料与参考1 背景和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药服务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促进医院的连续发展,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建立规范的门诊医药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流程和职责,确保医院的医药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门,包含门诊医疗、药物采购和库存管理等相关工作。
3 定义• 3.1 门诊医药质量:指门诊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合理性。
• 3.2 患者:指接受门诊医疗服务的个人。
• 3.3 质量管理体系:指为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目标而订立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流程掌控、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
• 3.4 质量目标:指为供应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优质门诊医疗服务而设定的目标。
4 质量管理体系4.1 组织结构医院门诊部门应设立特地的质量管理岗位和组织结构,包含:•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门诊医药质量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并监督执行。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门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包含质量管理人员和相关支持人员。
4.2 职责分工•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审查和调整门诊医药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贯彻执行门诊医药质量管理制度,订立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引。
•门诊医生和药剂师负责依照制度要求进行诊疗和药物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药物安全。
4.3 质量目标与指标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订立门诊医药质量目标和指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门诊医生医疗质量指标:包含治愈率、病例复发率、手术成功率等。
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和检控制度
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和检控制度
一、门诊科室共性综合服务质量管理;
1.门诊各科室都要根据“共性综合服务质量检控点”的12项内容分别制定具体评判标准,每日按标准抽样评判一次。
2.检查判定方法是:
(1)各科确定质量管理人员专人负责自检自判,做好记录,定期分析,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判、自我完善;
(2)门诊办公室确定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分管负责检查制度,每周抽样检查1~2次;
(3)发动病人进行监督帮助,设立病人意见箱或意见薄,定期汇集。
二、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各科室有较大差异,各科室均要指定质量管理人员来负责掌握,其质量检控点10项内容,每周评判1~2次,其中处方质量由门诊办公室配合或统一由门诊办公。
三、门诊服务质量评价;
1.质量检控点单点计分办法是:“是”或“否”判断检控点:是=1分,“否”=0分;“无”或“有”判断检控点:“无”=2分,“有”=-1(差错)或-2分(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
2.每日或每周检查判定表,每周计分1次
3.公式:一周A表分数值:=一周总分数/(点数×日数)×100,一周B表分数值:=一周总分数/点数×100,某科室一月服务质量评分=(A表全月分数×B表全月分数)÷/4(一月周数)。
医院门诊规范管理制度
医院门诊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门诊管理,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门诊科室,包含普通门诊、特需门诊、专科门诊等。
第三条门诊科室负责人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章制度,监督下属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
第四条门诊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门诊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门诊预约管理第五条患者预约门诊应提前预约,预约方式包含电话预约和线上预约两种。
第六条门诊科室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接听电话预约、记录预约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
第七条线上预约系统应供应友好的用户界面,确保患者顺利完成预约操作。
第八条患者预约名医或特需门诊时,需供应相关医疗证明或检查结果,以确保医生能够予以准确诊断。
第九条门诊科室应依据医生日程布置,合理布置门诊预约数量,保证医生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供应诊疗服务。
第三章门诊候诊管理第十条门诊候诊区应设立充分数量的座椅,并保持座椅的干净乾净。
第十一条门诊候诊区应设立候诊信息显示屏,及时显示候诊队列信息,提高患者候诊体验。
第十二条门诊候诊区应设置专人负责候诊区秩序维护,保证患者有序候诊。
第十三条患者候诊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开不必需的等待,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十四条门诊科室应设立特殊病患者候诊区,供应更好的候诊环境和服务。
第四章门诊医生诊疗管理第十五条门诊医生应依照医学伦理和临床实践准则,为患者供应专业、安全的诊疗服务。
第十六条门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订立合理的诊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第十七条门诊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病历,包含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辅佑襄助检查等内容,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第十八条门诊医生应依照规定开具处方,明确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信息,并与患者进行认真讲解。
第十九条门诊医生应定期参加临床培训,不绝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本领。
第五章门诊护理管理第二十条门诊护士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供应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一、引言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是为了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而制定的管理方案。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人员管理、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患者投诉处理等。
二、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为了确保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应严格按照专业要求和招聘标准招聘医疗人员。
同时,在面试过程中,应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感等方面。
2.人员培训医院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培训内容涵盖患者沟通技巧、疾病知识更新、医疗流程等方面。
3.工作规范和考核医院应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和考核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工作,并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考核和评估。
对于不合格的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处罚措施。
三、基础设施管理1.设施维护医院门诊的诊室、候诊区、医疗设备等基础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作和使用安全。
2.环境整洁医院门诊区域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四、服务流程管理1.预约挂号医院应提供多种预约挂号方式,方便患者挂号就诊。
同时,应合理安排号源和医生的工作量,避免因预约挂号过多导致排队时间过长。
2.接待服务3.医疗流程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流程,确保患者就诊顺利、准时。
医疗流程可以分为挂号、门诊医生就诊、检查检验、开具处方、缴费结算等环节,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4.医疗记录医院应建立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医疗过程,以便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五、患者投诉处理1.投诉受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窗口,接受患者的投诉,及时记录和处理投诉信息。
2.投诉处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投诉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对于属实的投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向患者致以诚挚的道歉。
3.投诉反馈医院应向投诉患者及时反馈处理情况,积极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争取恢复患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门诊质量监督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
门诊质量监督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医院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门诊工作,包含门诊挂号、门诊诊疗、门诊药品发放等环节。
第三条门诊质量监督与责任追究的目标是规范门诊工作流程,提高门诊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章门诊质量监督第四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门诊质量监督的协调与管理。
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层、临床科室主任、护理主管等构成。
第五条医院将定期对门诊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门诊工作符合规定的医疗标准和流程。
第六条医院将订立门诊质量考核指标,并定期公布医院门诊工作的质量评价结果。
第七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质量反馈机制,接受患者投诉、看法和建议,并及时处理和回复。
第三章门诊责任追究第八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责任追究委员会,负责对门诊工作中的不合格行为进行调查和追责。
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层、医务科主任、法务部门代表等构成。
第九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彻底调查。
医院将构成事故调查小组,对医疗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责任追究制度,对门诊工作中的欠妥行为进行追责。
对于严重违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医院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医院将建立门诊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门诊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医院将定期组织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第四章门诊工作流程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将建立门诊挂号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就医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医院将采取合理分诊机制,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
第十三条医院将建立门诊诊疗规范,确保医生依照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诊疗。
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病情,进行必需的体格检查和辅佑襄助检查,订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供应认真的医嘱。
第十四条医院将加强门诊药品管理,确保合理用药。
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内容1.门诊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该门诊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院门诊的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的所有工作人员。
2.门诊质量管理的要求:2.1 医疗设备和设施的管理:门诊部门应确保医疗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校准和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2.2 医疗卫生管控:门诊部应建立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处理制度,并做好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处置工作,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2.3 传染病防控:门诊部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包括传染病防控方案、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管理程序等,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4 临床质量管理:门诊部应建立完善的临床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临床操作规范、医疗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以提高门诊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2.5 患者满意度调查:门诊部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2.6 培训与培养:门诊部应建立医务人员培训与培养制度,包括新员工培训、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
3.门诊质量管理的实施:3.1 设立质量管理工作组:门诊部应设立质量管理工作组,由主任医师或其他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门诊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2 制定门诊质量管理制度:门诊部质量管理工作组应制定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的一致性。
3.3 实施门诊质量管理:门诊部质量管理工作组应组织实施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和设施管理、医疗卫生管控、传染病防控、临床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
4.门诊质量管理的监督与评估:4.1 内部监督与评估:门诊部质量管理工作组应定期进行内部监督与评估,包括对各项制度和流程的检查和评估,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制度2017年3月版质量管理制度目录一、检验科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P1、检验科工作制度………………………………………………………………………………3P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3P3、检验科查对制度………………………………………………………………………………4P4、检验标本管理制度……………………………………………………………………………4P5、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5P6、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5P7、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5P8、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6P9、仪器管理制度…………………………………………………………………………………6P10、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7P11、检验科登记制度………………………………………………………………………………7P12、检验科卫生制度………………………………………………………………………………7P13、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7P1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8P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8P16、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9P17、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0P18、检验师职责…………………………………………………………………………………10P19、检验士职责…………………………………………………………………………………11P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12P1、医疗器械采购制度……………………………………………………………………………12P2、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13P3、仓库管理及养护制度…………………………………………………………………………13P4、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制度………………………………………………………………………13P5、效期产品管理制度……………………………………………………………………………13P6、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14P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后销毁制度……………………………………………………15P8、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5P三、药品质量管理制度…………………………………………………………………………16P1、药品养护制度………………………………………………………………………………16P2、药品保管制度………………………………………………………………………………16P3、药品出库制度………………………………………………………………………………16P4、药品验收制度………………………………………………………………………………17P5、药品采购制度………………………………………………………………………………17P四、医学影像管理制度…………………………………………………………………………18P一、检验科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
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
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
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
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
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
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4、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5、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
6、发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项目。
7、血型及输血检验时,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标本、血袋编号、标签是否完整,标本和诊断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献血员姓名,血型、Rh血型及血交叉试验结果,血袋是否有破损及血液质量。
试验结果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以防弱凝集遗漏。
复核者应认真核对一次标签、血型、Rh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后,签上核对者姓名。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
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3、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出报告时间。
4、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分送各科室。
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1、检验科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采购试剂。
2、检验科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
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字。
5、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验冰箱温度。
剧毒、易燃易爆品要按要求保管。
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保存。
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3、使用强酸、强碱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腐蚀仪器和衣物。
4、产生毒性或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行,带有腐蚀性试剂,废弃之前先用清水稀释后,再倒入下水道。
5、贵重仪器、物品等设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存放柜箱要加锁。
6、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及危险、剧毒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对剧毒药品有专柜保存,并做好应急处理及防护工作。
7、检验室备有常用消防设施及专用灭火器材,接受消防安全及使用灭火器材的教育,对各种电器、电路按规定安装使用。
8、检验科人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医院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4、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九、仪器管理制度1、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行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
2、精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
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3、各种精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
4、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5、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
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爆晒。
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
2、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