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3-答案要点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电力电子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直流­直流变换电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什么? 答:根据对输出电压平均值进行调制方式的不同,斩波电路有 3 种控制方式: 1)脉冲宽度控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也称 PWM。此方式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断
频率(周期 T)一定,调节脉冲宽度 ton,ton 值在 0~T 之间变化,负载电压在 0~E 之间变化。 2)脉冲频率控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也称 PFM。此方式脉冲宽度 ton 一定,
T
0 uL1dt =
ton 0
uL1dt
+TLeabharlann ton uL1dt = 0
ò ò ò 对电感 L2 有:
T
0 uL2dt =
ton 0
u L 2 dt
+
T
ton uL2dt = 0
则有: Eton + U tC1 off = 0
(E - Uo - UC1)ton + (-UO )toff = 0
得:U o
当开关器件 V4 始终导通,开关器件 V3 始终关断,此时电路同图 3­10a)等效,控制 V1 和 V2 的导通,输出电压 uo>0,电路向电动机提供正电压,电路工作在第一和第二象限,电 动机工作在正转电动和正转再生制动状态。
当开关器件 V2 始终导通,开关器件 V1 始终关断。控制 V3 和 V4 的导通,输出电压 uo<0 电路向电动机提供负电压,电路工作在第三和第四象限。此时,开关器件 V4 截止,控制 V3 通、断转换,则 uo<0,io<0,电路工作在第三象限,转速 n<0,电磁转矩 T<0,电动机工作 在反转电动状态;开关器件 V3 截止,控制 V4 通、断转换,则 uo<0,io>0,电路工作在第四 象限,转速 n<0,电磁转矩 T>0,电动机工作在反转再生制动状态。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电磁学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电磁学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电磁学第三版(梁灿彬)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思考题1.1答案: (1) ×,正的试探电荷; (2) √ ;(3)× 在无外场是,球面上E⃗ 大小相等。

1.2 答案: 利用对称性分析,垂直轴的分量相互抵消。

1.3答案:(1)× 没有净电荷 ;(2)×; (3)×;(4)√;(5)×;(6)×;(7)×。

1.4答案:无外场时,对球外而言是正确的。

1.5答案:(1)无关 (2) 有关 (3)不能(导体球)、可以(介质球)。

场强叠加原理应用到有导体的问题时,要注意,带电导体单独存在时,有一种电荷分布,它们会产生一种电场;n 个带电导体放在一起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这时,应用叠加原理应将各个导体发生变化的电荷分布“冻结”起来,然后以“冻结”的电荷分布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进行叠加。

1.6答案:(a 图) 能 ,叠加法(补偿法); (b 图) 不能 。

1.7答案:222121q q φφφφεε-==+,;113131+ -q q φφφφεε==,;134410+0 -q φφφφε==,。

1.8答案:(1)× ;(2)×; (3)×;(4)×;(5)√;(6)×。

1.9答案:n VE en∂=-∂ ,例如匀强电场;E 大,电势的变化率就大,并非一定121122010101.+.=4424R q E dl E dl rR R R πεπεπεπε∞⎝⎰⎰.0E dl =,0n VE e n∂=-=∂。

1.14证明:设s 面上有场强平行于分量,补上另一半球后球内各点的总场强应为零,可见s 面上不能有场强的平行分量,s 面上只有场强垂直分量,故s 面上应为等势面。

习题1.2.1解:(1)设一个电量为q 1,则q 2=4q 1,由公式12204q q F r πε=可以得到: ()2122041.64 5.010q πε-=⨯解之得: q 1=±3.3×10−7(C), q 2=1.33× 10−6(C) (2)当r=0.1时,所受排斥力为:12204q q F r πε==0.4(N ) 1.2.2解:设其中一个电荷电量为q ,则另一个电荷电量为Q -q ,由库仑力 ()2q Q q F k r -= 可知,当()220dF k Q q dq r =-=,即:2Qq = 时两电荷间的斥力最大,所以两者电量均为2Q。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3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3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韩进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韩进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韩进宏 -课后题答案思考题与习题 11-1 零件具有什么性能才称它们具有互换性?互换性有什么作用 ?互换性的分类如何 ?1-2 为什么要制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国家标准?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它有何特点 ?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什么是优先数的派生系列1-3 试写出下列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中自 1 以后的 5 个优先数的常用值 :R10,R10/2, 820/3, R5/3o1-4 自 6 级开始各等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为10i,16i, 25i, 40i,64i,1001, 1601,, 。

自 3 级开始螺纹公差的等级系数为0.50, 0.63, 0.80, 1.00, 1.25, 1.602. 00。

试判断它们个属于何种优先数的系列(i 为公差单位 )。

答: 前者属于 R5 系列,后者属于 R10答案1-5 零件具有什么性能才称它们具有互换性?互换性有什么作用 ?互换性的分类如何 ?答:1、在装配时从制成的统一规格零部件中任意取一件,不需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与其他零部件安装在一起而组成一台机器,并且能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

2、互换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C1)在设计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标准件,便可以简化绘图和计算等工作,使设计周期变短,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和 CAD 技术的应用。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使用专用设备和 C AVI技术。

(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可以及时更换那些已经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对于某些易损件可以提供备用件,则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3、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1-6 为什么要制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国家标准?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它有何特点 ?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 ?什么是优先数的派生系列 ?答:优先数系有广泛的适用性,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化数系。

优先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3-1 选择填空(只填a 、b 、c 、d)(1)直接耦合放⼤电路能放⼤,阻容耦合放⼤电路能放⼤。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2)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

(a.所放⼤的信号不同,b.交流通路不同,c.直流通路不同)(3)因为阻容耦合电路 (a1.各级Q 点互相独⽴,b1.Q 点互相影响,c1.各级Au 互不影响,d1.Au 互相影响),所以这类电路 (a2.温漂⼩,b2.能放⼤直流信号,c2.放⼤倍数稳定),但是 (a3.温漂⼤,b3.不能放⼤直流信号,c3.放⼤倍数不稳定)。

⽬的复习概念。

解 (1)a 、b 、c ,b 。

(2)a 、c 。

(3)a1,a2,b3。

3-2 如图题3-2所⽰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be1 5.3k Ωr =,be26k Ωr =,S 20k ΩR =,b 1.5M ΩR =,e17.5k ΩR =,b2130k ΩR =,b2291k ΩR =,e2 5.1k ΩR =,c212k ΩR =,1310µF C C ==,230µF C =,e 50µF C =,C C V =12 V 。

图题3-2(a)放⼤电路;(b)等效电路(答案)(1)求i r 和o r ;(2)分别求出当L R =∞和L 3.6k ΩR =时的S u A 。

⽬的练习画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利⽤等效电路求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析第⼀级是共集电路,第⼆级是分压供偏式⼯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V 、2V 均为NPN 管。

解 (1)求交流参数之前先画出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题3-2(b)所⽰。

注意图中各级电流⽅向及电压极性均为实际。

第⼀级中b1I 的⽅向受输⼊信号i U 极性的控制,⽽与1V 的导电类型(NPN 还是PNP)⽆关,i U 上正下负,因此b1I 向⾥流,输出电压o1U 与i U 极性相同;第⼆级中b 2I 的⽅向受o1U 极性的控制,o1U 上正下负,因此b 2I 向⾥流,也与2V 的导电类型⽆关,或者根据c1I 的⽅向(由1c 流向1e )也能确定b 2I 的⽅向是向⾥流。

化学分析思考题与习题与答案

化学分析思考题与习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化学分析部分)1、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有什么区别与XXX?2、什么叫基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系统误差?如何减免?4、什么是偶然误差?如何减免?5、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

(2)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6、某弱酸型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pH4.5~6.5,该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为多少?7、下列同业用NaOH溶液或HCl溶液滴定时,在滴定曲线上会出现几个突越?(1)HCl+H3BO3(2)Na2HPO4+NaH2PO4(3)H2SO4+H3PO4(4)NaOH+Na3PO48、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为什么?9、何谓条件稳定常数?它与绝对稳定常数有何XXX与区别?10、如何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1、何谓条件电极电位?它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异同?哪些因素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12、为了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13、试简要讨论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两类化学分析方法的优缺点?14、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矿中磷含量,特取试样0.0250g,测得试样中P2O5为27.360%,该结果是否合理?应如何表示?1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50ml,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5.00ml,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什么问题?16、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0.00330 (2)10.030 (3)0.072 (4)4.20×10-4 (5)40.02% (6)Ph=2.38 (7)0.00002 (8)π17、欲配制浓度为0.20mol/L的下列各物质溶液各2000ml,应取其浓溶液多少毫升?如何配制?(1)浓盐酸(密度1.18g/ml,含HCl 37%)(2)氨水(密度0.89g/ml ,含NH 3 26%)18、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6H 4O 4)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浓度为0.2mol/L 的NaOH 时,若要使NaOH 溶液用量控制在25ml 左右,应取基准物质多少克?若改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应称取多少克草酸?19、分析苯巴比妥钠(C 12H 11N 2O 3Na )含量,称取试样0.2014g ,加碱溶解后用HAc 酸化,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加入25.00ml0.03100mol/L Hg (ClO 4)2,稀释至刻度,此时生成Hg (C 12H 11N 2O 3)2,干过滤,弃去沉淀,移取25.00ml 溶液,加入10ml 0.010mol/L MgY 溶液,在pH=10.0用0.01234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置换出来的Mg 2+,消耗3.6ml 。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习题与思考题3-8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指令。

(1)把寄存器R6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2)把外部RAM 1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 30H单元中。

(3)清除内部RAM 3FH 单元的高4位。

(4)使累加器A的最低位置1。

(5)清除进位位。

(6)使ACC.4和ACC.5置1。

(7)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的20H单元中。

(8)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外部RAM的3000H单元中。

答案:(1)MOV A,R6(2)MOV DPTR,#1000HMOVX A,@DPTRMOV R0,#30HMOV @R0,A(3)ANL 3FH,#0FH(4)ORL A,#01H(5)CLR C(6)ORL A,#30H(7)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20H,A(8)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DPTR,#3000HMOVX @DPTR,A3-10 编写程序段完成如下要求。

(1)将寄存器R0中的内容乘以10(积小于256)。

(2)将片内RAM 30H单元开始的1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 3000H开始的单元中。

(3)将片外RAM 2000H开始的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 20H开始的单元中。

(4)有10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存放在片内RAM以40H开始的单元内,编程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并存于内部50H单元中。

(5)将片外RAM空间2000H~200AH中的数据的高4位变零,低4位不变,原址存放。

(6)将外部RAM 2040H单元的内容与3040H单元的内容互换。

答案:(1) MOV B,#0AHMOV A,R0MUL ABMOV R0,A(2) ORG 0000HMOV R0,#30HMOV DPTR,#3000HMOV R7,#0FHLOOP: MOV A,@R0MOVX @DPRT,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SJMP $END(3) MOV DPTR,#2000HMOV R0,#20HMOV R7,#05HLOOP: MOVX A,@DPTRMOV @R0,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END(4) ORG 0000HMOV A,40H;A寄存器放最大值,且初始化最大值(默认第一个数)MOV R3,#09H;比较次数MOV R0,#41HSTART: CJNE A,@R0,LOOPLOOP: JNC LOOP1;如果比A小,则跳转到LOOP1MOV A,@R0;如果比A大,则更新A的值LOOP1: INC R0DJNZ R3 STARTMOV 50H,ASJMP $END(5) MOV DPTR,#20000HMOV R1,#0BHLOOP: MOVX A,@DPTRANL A,#0FHMOVX @DPTR,AINC DPTRDJNZ R1,LOOPSJMP $(6) MOV DPTR,#2040HMOVX A,@DPTRMOV R0,#20HMOV @R0,AMOV DPTR,#3040HMOVX A,@DPTRXCH @R0,AMOVX @DPTR AMOV A,@R0MOV DPTR,#2040HMOVX @DPTR,A3-15 设有一带符号的十六位数以补码形式存放在R2、R3寄存器中,试编制求其原码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33-1 填空: 解:(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的原因是(为了便于集成);(2)集成运放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零漂); (3)集成运放电路的中间级通常采用(共射)组态放大电路;(4)某集成运放的共模增益和差模增益分别为2dB 和100dB ,它的共模抑制比为(98dB );(5)理想集成运放线性区有而非线性区没有的特性是(虚短特性)。

3-2 集成运放有通用型、高阻型、高速型、低功耗型、高精度型、高压型和大功率型等不同类型。

选择:解:(1)放大微弱信号,应选(高精度型)集成运放; (2)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应选(通用型)集成运放; (3)放大10~100MHz 的信号,应选(高速型)集成运放; (4)遥控器中使用,应选(低功耗型)集成运放; (5)放大内阻很大的信号,应选(高阻型)集成运放。

3-3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或组态。

解:(1)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选择(直流负反馈); (2)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选择(电压负反馈);(3)为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流,应选择(电流串联负反馈); (4)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应选择(电压串联负反馈); (5)为了产生自激振荡,应选择(正反馈)。

3-4 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510=A ,反馈系数210-=F , 试分别按照AF A A f +=1和FA f 1≈计算电路的闭环增益,并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误差。

若100=A ,210-=F ,重复以上计算,再次比较它们的计算结果,说明后者的计算误差为什么比前者大? 解:(1)510=A ,210-=F9.99101101010110135255≈+=⨯+=+=-AF A A f 1001=≈FA f此时二者误差很小,约为0.1%。

(2)100=A ,210-=F50210010100110012==⨯+=+=-AF A A f 1001=≈FA f 此时二者误差很大,高达50%。

误差之所以远比前者大,主要原因是后者运放的开环增益太小,不符合FAF A A f 11≈+=要求的深度负反馈条件11>>+AF 。

3-5 找出题3-5图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并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

(a )(c )题3-5图u u ou (b )u o解:(1)图a反馈网络元件:R 1、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串联正反馈 (2)图b反馈网络元件: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并联负反馈 (3)图c反馈网络元件:R 1、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 (4)仿真:略。

3-6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6图所示。

u o题3-6图解:(1)找出电路中的级间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级间反馈网络元件:R 6、R 7、R 8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并联负反馈 (2)如果8R 开路,电路还能否正常放大?要求简单说明理由:如果8R 开路,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因为此时运放1A 处于开环状态而构成电压比较器。

(3)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

略。

3-7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7图所示。

题3-7图解:(1)计算该电路的电压增益11o uf i u A u =、21o uf o u A u =、o uf iu A u =: 313111io uf ii R u u R R A u u R -===- 2414o o L uf o o Lu u R A R u R u R ===133********()o o o L L uf uf uf i i u u u R R R R A A A u u u R R R R ==⨯=⨯=⨯-=- (2)试在级间引入负反馈,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并指出该级间负反馈的组态:题3-7图修改级间负反馈的组态:电流并联负反馈;(3)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说明增加级间负反馈前、后电路电压增益的变化情况:仿真略。

增加级间负反馈后,电路的电压增益变小了。

3-8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8图所示。

题3-8图解:(1)找出电路中的级间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级间反馈网络元件:R 6、R 7、R 8、A 3、R 9、R 10、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 (2)推导3o u 与o u 的关系式;o o u R R R u u u 767333+===+-(3)推导o u 与i u 的关系式,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o o i u R R R R R R u R R R u u ))((7610272310221++=+==+7276102))((R R R R R R u u A i o uf ++==∞=i r , 0=o r(4)分别用Multisim 软件仿真11R R =、01=R 、09=R 、02=R 和∞=10R 时电路的工作情况,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仿真略。

11R R =、01=R 、09=R 三种情况的仿真结果相同,都能正常放大;02=R 和∞=10R 两种情况的仿真结果相同,都不能正常放大,因为此时1A 处于开环状态而构成电压比较器。

3-9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9图所示,已知R R =1。

u ou i题3-9图解:(1)判断2A 支路对i u 构成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电压并联负反馈。

(2)推导2o u 与o u 、o u 与i u 的关系式:2o u 对o u 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因此o o o u u RRu -=-=2 i u 、2o u 对o u 构成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由于oo oi o i o i u u RR Ru u u u u u RR R u R R R u 5.05.05.05.05.022=⨯+==-=+=⨯++⨯+=-+因此i o u u 5.0=。

(3)如果1R 开路,电路还能否正常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会如何变化?要求简单说明理由,并用Multisim 软件仿真验证该结论:如果1R 开路,电路能正常放大,因为1A 仍然工作在线性区;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增大,因为它去除了2A 支路的负反馈,而负反馈会降低电压增益;Multisim 软件仿真验证了这些结论。

3-10 设计一个比例运算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20k Ω,电压增益为-50。

解:由于电压增益为负值,所以应使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形式,如题3-10图所示。

由于输入电阻1R r i =,因此,Ω=k R 201; 由于电压增益为5013-=-=R R A u ,因此有Ω==k R R 10005013;平衡电阻Ω≈==k R R R 6.191000//20//312。

3-11 某运算电路如题3-11图所示,试推导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iu u R R R u R R R R R R R u ==+⨯+++=+-32205324532]//)[(//)(题3-11图u ii i o u 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R R R u 5232553245322325324)()(]//)[()](//)([++++=++++=功能: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3-12 某运算电路如题3-12图所示,已知1234////R R R R =,试推导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解:o i i u R R R u u R R R u R R R u 43322111212+==+++=-+][22111212343i i o u R R R u R R R R R R u ++++=功能: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题3-10图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o题3-12图u 4u i23-13 某运算电路如题3-13图所示,已知6413//R R R R =,试求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该电路与实现同样功能的基本电路相比,具有什么优点?uo题3-13图解:第一级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故i113o1)1(u R R u += 第二级为减法运算电路。

u o1单独作用(u i2接地)时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i14613o146o )1('u R RR R u R R u ⋅⋅+-=-= 当u i2单独作用(u o1接地)时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i246o )1(''u R R u += 据叠加定理,总输出电压i246i14613o o o )1()1('''u R Ru R R R R u u u ⋅++⋅⋅+-=+= 6413R R R R =))(1(i1i246o u u R Ru -+=∴ 可见整个电路实现减法运算功能。

与实现同样功能的基本电路相比,具有输入电阻高的优点。

3-14 某运算电路如题3-14图所示,试求该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根据虚短特性和叠加定理,有4343443334342055205200200552005200i i i i i i u u u u u R R R u R R R u u +=+++=+++==+-题3-14图uu ou u u可见整个电路实现加减运算功能。

3-15 某运算电路如题3-15图所示,试推导o u 与i u 的关系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题3-15图u i1u i2解:111i u u u ==+-,222i u u u ==+-,21i i i u u u -=,21o o o u u u -=23121321R R R u u R u u o o ++-=--- , 23121321R R R u u R u u o o i i ++-=-, 2313R R R u R u oi ++= i o u R R R R u 3231++=功能:同相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3-16 某运算电路如题3-16图所示,分别说出1A 、2A 、3A 构成的各个单元电路的名称,并求电路的运算表达式。

假设67R R =、89R R =。

解:1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电压跟随器; 2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反相比例运算电路;3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减法运算电路。

2143214321212122112020402020)2055205200(4120204120202020200)101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F i i o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u u R u u u u --+=--+⨯=--=+-+-=⨯-+--=-+--=++++++++++uu o题3-16图u电路的运算表达式:11i o u u =, 2352i o u R R u -= )()(2351681268i i o o o u R Ru R R u u R R u +-=-=3-17 某运算电路如题3-17图所示,试求该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