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3-答案要点
电力电子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频率(周期 T)一定,调节脉冲宽度 ton,ton 值在 0~T 之间变化,负载电压在 0~E 之间变化。 2)脉冲频率控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也称 PFM。此方式脉冲宽度 ton 一定,
T
0 uL1dt =
ton 0
uL1dt
+TLeabharlann ton uL1dt = 0
ò ò ò 对电感 L2 有:
T
0 uL2dt =
ton 0
u L 2 dt
+
T
ton uL2dt = 0
则有: Eton + U tC1 off = 0
(E - Uo - UC1)ton + (-UO )toff = 0
得:U o
当开关器件 V4 始终导通,开关器件 V3 始终关断,此时电路同图 310a)等效,控制 V1 和 V2 的导通,输出电压 uo>0,电路向电动机提供正电压,电路工作在第一和第二象限,电 动机工作在正转电动和正转再生制动状态。
当开关器件 V2 始终导通,开关器件 V1 始终关断。控制 V3 和 V4 的导通,输出电压 uo<0 电路向电动机提供负电压,电路工作在第三和第四象限。此时,开关器件 V4 截止,控制 V3 通、断转换,则 uo<0,io<0,电路工作在第三象限,转速 n<0,电磁转矩 T<0,电动机工作 在反转电动状态;开关器件 V3 截止,控制 V4 通、断转换,则 uo<0,io>0,电路工作在第四 象限,转速 n<0,电磁转矩 T>0,电动机工作在反转再生制动状态。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电磁学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电磁学第三版(梁灿彬)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思考题1.1答案: (1) ×,正的试探电荷; (2) √ ;(3)× 在无外场是,球面上E⃗ 大小相等。
1.2 答案: 利用对称性分析,垂直轴的分量相互抵消。
1.3答案:(1)× 没有净电荷 ;(2)×; (3)×;(4)√;(5)×;(6)×;(7)×。
1.4答案:无外场时,对球外而言是正确的。
1.5答案:(1)无关 (2) 有关 (3)不能(导体球)、可以(介质球)。
场强叠加原理应用到有导体的问题时,要注意,带电导体单独存在时,有一种电荷分布,它们会产生一种电场;n 个带电导体放在一起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这时,应用叠加原理应将各个导体发生变化的电荷分布“冻结”起来,然后以“冻结”的电荷分布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进行叠加。
1.6答案:(a 图) 能 ,叠加法(补偿法); (b 图) 不能 。
1.7答案:222121q q φφφφεε-==+,;113131+ -q q φφφφεε==,;134410+0 -q φφφφε==,。
1.8答案:(1)× ;(2)×; (3)×;(4)×;(5)√;(6)×。
1.9答案:n VE en∂=-∂ ,例如匀强电场;E 大,电势的变化率就大,并非一定121122010101.+.=4424R q E dl E dl rR R R πεπεπεπε∞⎝⎰⎰.0E dl =,0n VE e n∂=-=∂。
1.14证明:设s 面上有场强平行于分量,补上另一半球后球内各点的总场强应为零,可见s 面上不能有场强的平行分量,s 面上只有场强垂直分量,故s 面上应为等势面。
习题1.2.1解:(1)设一个电量为q 1,则q 2=4q 1,由公式12204q q F r πε=可以得到: ()2122041.64 5.010q πε-=⨯解之得: q 1=±3.3×10−7(C), q 2=1.33× 10−6(C) (2)当r=0.1时,所受排斥力为:12204q q F r πε==0.4(N ) 1.2.2解:设其中一个电荷电量为q ,则另一个电荷电量为Q -q ,由库仑力 ()2q Q q F k r -= 可知,当()220dF k Q q dq r =-=,即:2Qq = 时两电荷间的斥力最大,所以两者电量均为2Q。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3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韩进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韩进宏 -课后题答案思考题与习题 11-1 零件具有什么性能才称它们具有互换性?互换性有什么作用 ?互换性的分类如何 ?1-2 为什么要制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国家标准?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它有何特点 ?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什么是优先数的派生系列1-3 试写出下列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中自 1 以后的 5 个优先数的常用值 :R10,R10/2, 820/3, R5/3o1-4 自 6 级开始各等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为10i,16i, 25i, 40i,64i,1001, 1601,, 。
自 3 级开始螺纹公差的等级系数为0.50, 0.63, 0.80, 1.00, 1.25, 1.602. 00。
试判断它们个属于何种优先数的系列(i 为公差单位 )。
答: 前者属于 R5 系列,后者属于 R10答案1-5 零件具有什么性能才称它们具有互换性?互换性有什么作用 ?互换性的分类如何 ?答:1、在装配时从制成的统一规格零部件中任意取一件,不需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与其他零部件安装在一起而组成一台机器,并且能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
2、互换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C1)在设计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标准件,便可以简化绘图和计算等工作,使设计周期变短,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和 CAD 技术的应用。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使用专用设备和 C AVI技术。
(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可以及时更换那些已经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对于某些易损件可以提供备用件,则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3、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1-6 为什么要制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国家标准?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它有何特点 ?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 ?什么是优先数的派生系列 ?答:优先数系有广泛的适用性,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化数系。
优先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3-1 选择填空(只填a 、b 、c 、d)(1)直接耦合放⼤电路能放⼤,阻容耦合放⼤电路能放⼤。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2)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
(a.所放⼤的信号不同,b.交流通路不同,c.直流通路不同)(3)因为阻容耦合电路 (a1.各级Q 点互相独⽴,b1.Q 点互相影响,c1.各级Au 互不影响,d1.Au 互相影响),所以这类电路 (a2.温漂⼩,b2.能放⼤直流信号,c2.放⼤倍数稳定),但是 (a3.温漂⼤,b3.不能放⼤直流信号,c3.放⼤倍数不稳定)。
⽬的复习概念。
解 (1)a 、b 、c ,b 。
(2)a 、c 。
(3)a1,a2,b3。
3-2 如图题3-2所⽰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be1 5.3k Ωr =,be26k Ωr =,S 20k ΩR =,b 1.5M ΩR =,e17.5k ΩR =,b2130k ΩR =,b2291k ΩR =,e2 5.1k ΩR =,c212k ΩR =,1310µF C C ==,230µF C =,e 50µF C =,C C V =12 V 。
图题3-2(a)放⼤电路;(b)等效电路(答案)(1)求i r 和o r ;(2)分别求出当L R =∞和L 3.6k ΩR =时的S u A 。
⽬的练习画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利⽤等效电路求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析第⼀级是共集电路,第⼆级是分压供偏式⼯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V 、2V 均为NPN 管。
解 (1)求交流参数之前先画出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题3-2(b)所⽰。
注意图中各级电流⽅向及电压极性均为实际。
第⼀级中b1I 的⽅向受输⼊信号i U 极性的控制,⽽与1V 的导电类型(NPN 还是PNP)⽆关,i U 上正下负,因此b1I 向⾥流,输出电压o1U 与i U 极性相同;第⼆级中b 2I 的⽅向受o1U 极性的控制,o1U 上正下负,因此b 2I 向⾥流,也与2V 的导电类型⽆关,或者根据c1I 的⽅向(由1c 流向1e )也能确定b 2I 的⽅向是向⾥流。
化学分析思考题与习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化学分析部分)1、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有什么区别与XXX?2、什么叫基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系统误差?如何减免?4、什么是偶然误差?如何减免?5、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
(2)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6、某弱酸型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pH4.5~6.5,该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为多少?7、下列同业用NaOH溶液或HCl溶液滴定时,在滴定曲线上会出现几个突越?(1)HCl+H3BO3(2)Na2HPO4+NaH2PO4(3)H2SO4+H3PO4(4)NaOH+Na3PO48、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为什么?9、何谓条件稳定常数?它与绝对稳定常数有何XXX与区别?10、如何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1、何谓条件电极电位?它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异同?哪些因素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12、为了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13、试简要讨论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两类化学分析方法的优缺点?14、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矿中磷含量,特取试样0.0250g,测得试样中P2O5为27.360%,该结果是否合理?应如何表示?1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50ml,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5.00ml,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什么问题?16、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0.00330 (2)10.030 (3)0.072 (4)4.20×10-4 (5)40.02% (6)Ph=2.38 (7)0.00002 (8)π17、欲配制浓度为0.20mol/L的下列各物质溶液各2000ml,应取其浓溶液多少毫升?如何配制?(1)浓盐酸(密度1.18g/ml,含HCl 37%)(2)氨水(密度0.89g/ml ,含NH 3 26%)18、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6H 4O 4)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浓度为0.2mol/L 的NaOH 时,若要使NaOH 溶液用量控制在25ml 左右,应取基准物质多少克?若改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应称取多少克草酸?19、分析苯巴比妥钠(C 12H 11N 2O 3Na )含量,称取试样0.2014g ,加碱溶解后用HAc 酸化,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加入25.00ml0.03100mol/L Hg (ClO 4)2,稀释至刻度,此时生成Hg (C 12H 11N 2O 3)2,干过滤,弃去沉淀,移取25.00ml 溶液,加入10ml 0.010mol/L MgY 溶液,在pH=10.0用0.01234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置换出来的Mg 2+,消耗3.6ml 。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习题与思考题3-8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指令。
(1)把寄存器R6的内容送到累加器A中。
(2)把外部RAM 1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 30H单元中。
(3)清除内部RAM 3FH 单元的高4位。
(4)使累加器A的最低位置1。
(5)清除进位位。
(6)使ACC.4和ACC.5置1。
(7)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的20H单元中。
(8)把外部RO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外部RAM的3000H单元中。
答案:(1)MOV A,R6(2)MOV DPTR,#1000HMOVX A,@DPTRMOV R0,#30HMOV @R0,A(3)ANL 3FH,#0FH(4)ORL A,#01H(5)CLR C(6)ORL A,#30H(7)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20H,A(8)CLR AMOV DPTR,#2000HMOVC A,@A+DPTRMOV DPTR,#3000HMOVX @DPTR,A3-10 编写程序段完成如下要求。
(1)将寄存器R0中的内容乘以10(积小于256)。
(2)将片内RAM 30H单元开始的1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 3000H开始的单元中。
(3)将片外RAM 2000H开始的5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 20H开始的单元中。
(4)有10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存放在片内RAM以40H开始的单元内,编程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并存于内部50H单元中。
(5)将片外RAM空间2000H~200AH中的数据的高4位变零,低4位不变,原址存放。
(6)将外部RAM 2040H单元的内容与3040H单元的内容互换。
答案:(1) MOV B,#0AHMOV A,R0MUL ABMOV R0,A(2) ORG 0000HMOV R0,#30HMOV DPTR,#3000HMOV R7,#0FHLOOP: MOV A,@R0MOVX @DPRT,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SJMP $END(3) MOV DPTR,#2000HMOV R0,#20HMOV R7,#05HLOOP: MOVX A,@DPTRMOV @R0,AINC R0INC DPTRDJNZ R7,LOOPEND(4) ORG 0000HMOV A,40H;A寄存器放最大值,且初始化最大值(默认第一个数)MOV R3,#09H;比较次数MOV R0,#41HSTART: CJNE A,@R0,LOOPLOOP: JNC LOOP1;如果比A小,则跳转到LOOP1MOV A,@R0;如果比A大,则更新A的值LOOP1: INC R0DJNZ R3 STARTMOV 50H,ASJMP $END(5) MOV DPTR,#20000HMOV R1,#0BHLOOP: MOVX A,@DPTRANL A,#0FHMOVX @DPTR,AINC DPTRDJNZ R1,LOOPSJMP $(6) MOV DPTR,#2040HMOVX A,@DPTRMOV R0,#20HMOV @R0,AMOV DPTR,#3040HMOVX A,@DPTRXCH @R0,AMOVX @DPTR AMOV A,@R0MOV DPTR,#2040HMOVX @DPTR,A3-15 设有一带符号的十六位数以补码形式存放在R2、R3寄存器中,试编制求其原码的程序。
地球科学概论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3
思考题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
是地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六大基础学科之一。
地质学: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是地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研究内容包括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变历史。
二、填空题1、地质学发展经历了18世纪前古代地质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中叶地质学的创立阶段、近代地质学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2、地质学发展初期,学术界展开了水成论与火成论和渐变论与灾变论两场争论,对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
地球概说一、名词解释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
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
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二、填空题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2、大陆表面按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及盆地等五种地形地貌单元。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
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单元。
5、大陆边缘分为大西洋、太平洋两种类型。
6、大陆边缘由⑴大陆架;⑵大陆坡;⑶大陆基;⑷岛弧;⑸海沟五部分构成。
7、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
8、根据莫霍面、古登堡面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基础工程思考题附(附答案)
《基础工程》思考题和习题绪论1.地基和基础:任何结构物(建筑物)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岩层或土层上),在基础底面下,承受由基础传来的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该结构物地基。
基础是结构物直接与地层接触的最下部分。
2.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未经人工处理且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地基。
经过人工处理后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地基。
3.深基础和浅基础:基坑深度超过5米就称为深基础,低于5米就称为浅基础。
(有时基坑深度低于5米时,但由于基坑土质较差、周围建筑影响不能按要求放坡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基坑也称为深基础)4.地基基础设计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强度,稳定性,变形条件5.基础工程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影响整个结构物质量;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如有缺陷,较难发现,也较难弥补或修复;基础工程施工的进度,经常控制整个结构物施工进度;下部工程的造价,通常在整个结构物造价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第一章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1.基础的含义:一般位于地面以下(属于建筑物下部结构),承上启下,分散传递荷载的结构。
2.三种设计状况是什么: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3.基础工程的设计任务是什么:基础结构作用效应分析(外荷载—基础结构内力);基础结构抗力分析,确定基础结构截面承受能力。
4.极限状态分哪两类?哪一个要求更严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后者要求更严格。
5.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资料有哪些:荷载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原位测试资料。
6.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有哪些(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要满足承载力计算的规定;(2)甲级、乙级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丙级建筑物一般可不进行变形验算,特殊情况需要验算;(4)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斜坡上的建筑,要验算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验算稳定性;(6)地下水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底板上浮问题时,进行抗浮验算。
7.什么是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它们的工程性质如何?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成为失陷性黄土。
基础工程思考题附答案
《基础工程》思考题和习题绪论1.地基和基础:任何结构物(建筑物)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岩层或土层上),在基础底面下,承受由基础传来的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该结构物地基。
基础是结构物直接与地层接触的最下部分。
2.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未经人工处理且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地基。
经过人工处理后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地基。
3.深基础和浅基础:基坑深度超过5米就称为深基础,低于5米就称为浅基础。
(有时基坑深度低于5米时,但由于基坑土质较差、周围建筑影响不能按要求放坡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基坑也称为深基础)4.地基基础设计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强度,稳定性,变形条件5.基础工程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影响整个结构物质量;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如有缺陷,较难发现,也较难弥补或修复;基础工程施工的进度,经常控制整个结构物施工进度;下部工程的造价,通常在整个结构物造价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第一章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1.基础的含义:一般位于地面以下(属于建筑物下部结构),承上启下,分散传递荷载的结构。
2.三种设计状况是什么: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3.基础工程的设计任务是什么:基础结构作用效应分析(外荷载—基础结构内力);基础结构抗力分析,确定基础结构截面承受能力。
4.极限状态分哪两类?哪一个要求更严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后者要求更严格。
5.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资料有哪些:荷载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原位测试资料。
6.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有哪些(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要满足承载力计算的规定;(2)甲级、乙级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丙级建筑物一般可不进行变形验算,特殊情况需要验算;(4)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斜坡上的建筑,要验算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验算稳定性;(6)地下水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底板上浮问题时,进行抗浮验算。
7.什么是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它们的工程性质如何?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成为失陷性黄土。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解答: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解答: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解答: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e K y p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解答: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edt T y 11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1)⎰=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mA ,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0.2; 稳态时:y 0=5mA ,5min 后:m Aedt T e P y y )7.05()52.0212.0(151110±=⨯⨯±±⨯+=⎪⎪⎭⎫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解答:P74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03
3. 物质的物理参数测定技术3.1沸点的测定技术(1) 测量温度计应安装在什么位置上? 能否插入液面下? 为什么?测量温度计应固定在试管中距试样液面约2cm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因为沸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气、液相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2) 为什么使用有侧面开口的塞子固定试管和测量温度计?因为对密闭系统加热会导致意外事故。
如内压过大易爆。
(3)测定几种物质的沸点时,为什么待浴液降温后再更换被测物质?防止浴温过高,低沸点物质挥发。
(4)实验过程中,升温过快或过慢,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升温过快会使沸点偏高,过慢偏低。
(5)测得某种液体有固定的沸点,能否认为该液体是单纯物质? 为什么?在一定压力下,纯液体具有固定的沸点,此时蒸气与液体处于平衡状态,组成不变。
但当液体不纯时,则沸点有一个温度稳定范围,称为沸程。
对纯液体物质,其沸程一般为0.5~1℃;若含有杂质时,沸程则加大。
因此沸点是液体物质纯度的重要标志。
准确地测定沸点,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和正确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应当注意,当几种物质形成恒沸物时,虽然有固定的沸点,但却不是纯净物。
3.2熔点与凝固点的测定技术(1)为什么通过熔点测定可以检验晶体物质的纯度?(2)测定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①熔点管壁太厚②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③熔点管不洁净④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⑤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⑥加热速度过快(3) 如果测得某一未知物的熔点与某已知物的熔点相同,能否确认它们为同一化合物? 为什么?3.3液体密度的测定(1) 测定密度时为什么要用恒温水浴?(2)密度瓶中若有气泡,会使测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为什么?(3) 注满样品的密度瓶若恒温时间过短,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3.4略3.5折射率的测定技术(1)什么是折射率? 其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2)使用阿贝折射仪应注意什么?(3)测定折射率有哪些实用意义?(4)超级恒温水浴在测定折射率中起什么作用?3. 6 旋光度的测定技术(1) 偏振光与自然光有什么不同?(2)什么叫做旋光度?(3) 如何确定旋光仪的零点?(4)向旋光管中添加待测液体时,为什么不可带进空气泡?答案3.1沸点的测定技术(1) 测量温度计应固定在试管中距试样液面约2cm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许秀-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1 测控仪表在控制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答:检测仪表完成对各种过程参数的测量,并实现必要的数据处理;控制仪表是实现各种作用的手段和条件,它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调节。
1-2 典型测控系统由哪些环节构成?答:一个典型的测控仪表系统所包含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测量变送器(检测仪表)、控制器和执行器,另外还有被控对象。
1-3 典型测控系统中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1)测量变送器(检测仪表)测量被控变量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统一的输出信号。
(2)控制器接受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希望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标准、统一的信号发送出去。
(3)执行器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
第2章检测方法及技术2-1 简述参数检测过程。
答:一般来说,检测的过程就是用敏感元件将被测参数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信息,通过显示或其他形式被人们所认识。
2-2 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参数检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哪些?答: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参数检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光学法利用光的发射、透射、折射和反射定律或性质,用光强度(常常是光波波长的函数)等光学参数来表示被测量的大小,通过光电元件接收光信号。
辐射式温度计、红外式气体成分分析仪是应用光学方法进行温度和气体成分检测的例子。
力学法也称机械法,它一般是利用敏感元件把被测变量转换成机械位移、变形等。
例如利用弹性元件可以把压力或力转换为弹性元件的位移。
热学法根据被测介质的热物理量(参数)的差异以及热平衡原理进行参数的检测。
例如热线风速仪是根据流体流速的大小与热线在流体中被带走的热量有关这一原理制成的,从而只要测出为保证热线温度恒定需提供的热量(加热电流量)或测出热线的温度(假定热线的供电电流恒定)就可获得流体的流速。
电学法一般是利用敏感元件把被测变量转换成电压、电阻、电容等电学量。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_习题答案_王再英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和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
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 B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答:C三、判断对错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片机是一种CPU。
错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要点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机床夹具设计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机床夹具设计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机床夹具设计》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仅说明解答要点,供使⽤者参考)第1章1-1 在机械加⼯中,机床夹具能起到哪些作⽤?有哪些局限性?(参见第1章之1.2.1)机床夹具在机械加⼯中起着⼗分重要的作⽤,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⑴缩短辅助时间,提⾼劳动⽣产率,降低加⼯成本。
⑵保证加⼯精度,稳定加⼯质量。
⑶降低对⼯⼈的技术要求,减轻⼯⼈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产。
⑷扩⼤机床的⼯艺范围,实现“⼀机多能”。
⑸在⾃动化⽣产和流⽔线⽣产中,便于平衡⽣产节拍。
不过,机床夹具的作⽤也存在⼀定的局限性:⑴专⽤机床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长。
⑵对⽑坯质量要求较⾼。
⑶专⽤机床夹具主要适⽤于⽣产批量较⼤、产品品种相对稳定的场合。
1-2 机床夹具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功能如何?(参见第1章之1.2.3)虽然机床夹具的种类繁多,但它们的⼯作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
将各类夹具中,作⽤相同的结构或元件加以概括,可得出夹具⼀般所共有的以下⼏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相互联系。
⑴定位⽀承元件。
定位⽀承元件的作⽤是确定⼯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并⽀承⼯件,是夹具的主要功能元件之⼀。
定位⽀承元件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件加⼯的精度。
⑵夹紧装置。
夹紧元件的作⽤是将⼯件压紧夹牢,并保证在加⼯过程中⼯件的正确位置不变。
⑶连接定向元件。
这种元件⽤于将夹具与机床连接并确定夹具对机床主轴、⼯作台或导轨的相互位置。
⑷对⼑元件或导向元件。
这些元件的作⽤是保证⼯件加⼯表⾯与⼑具之间的正确位置。
⽤于确定⼑具在加⼯前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对⼑元件;⽤于确定⼑具位置并引导⼑具进⾏加⼯的元件称为导向元件。
⑸其它装置或元件。
根据加⼯需要,有些夹具上还设有分度装置、靠模装置、上下料装置、⼯件顶出机构、电动扳⼿和平衡块等,以及标准化了的其它联接元件。
⑹夹具体。
夹具体是夹具的基体⾻架,⽤来配置、安装各夹具元件使之组成⼀整体。
上述各组成部分中,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夹具体是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33-1 填空: 解:(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的原因是(为了便于集成);(2)集成运放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零漂); (3)集成运放电路的中间级通常采用(共射)组态放大电路;(4)某集成运放的共模增益和差模增益分别为2dB 和100dB ,它的共模抑制比为(98dB );(5)理想集成运放线性区有而非线性区没有的特性是(虚短特性)。
3-2 集成运放有通用型、高阻型、高速型、低功耗型、高精度型、高压型和大功率型等不同类型。
选择:解:(1)放大微弱信号,应选(高精度型)集成运放; (2)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应选(通用型)集成运放; (3)放大10~100MHz 的信号,应选(高速型)集成运放; (4)遥控器中使用,应选(低功耗型)集成运放; (5)放大内阻很大的信号,应选(高阻型)集成运放。
3-3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或组态。
解:(1)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选择(直流负反馈); (2)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选择(电压负反馈);(3)为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流,应选择(电流串联负反馈); (4)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应选择(电压串联负反馈); (5)为了产生自激振荡,应选择(正反馈)。
3-4 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510=A ,反馈系数210-=F , 试分别按照AF A A f +=1和FA f 1≈计算电路的闭环增益,并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误差。
若100=A ,210-=F ,重复以上计算,再次比较它们的计算结果,说明后者的计算误差为什么比前者大? 解:(1)510=A ,210-=F9.99101101010110135255≈+=⨯+=+=-AF A A f 1001=≈FA f此时二者误差很小,约为0.1%。
(2)100=A ,210-=F50210010100110012==⨯+=+=-AF A A f 1001=≈FA f 此时二者误差很大,高达50%。
误差之所以远比前者大,主要原因是后者运放的开环增益太小,不符合FAF A A f 11≈+=要求的深度负反馈条件11>>+AF 。
3-5 找出题3-5图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并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
(a )(c )题3-5图u u ou (b )u o解:(1)图a反馈网络元件:R 1、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串联正反馈 (2)图b反馈网络元件: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并联负反馈 (3)图c反馈网络元件:R 1、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 (4)仿真:略。
3-6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6图所示。
u o题3-6图解:(1)找出电路中的级间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级间反馈网络元件:R 6、R 7、R 8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并联负反馈 (2)如果8R 开路,电路还能否正常放大?要求简单说明理由:如果8R 开路,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因为此时运放1A 处于开环状态而构成电压比较器。
(3)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
略。
3-7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7图所示。
题3-7图解:(1)计算该电路的电压增益11o uf i u A u =、21o uf o u A u =、o uf iu A u =: 313111io uf ii R u u R R A u u R -===- 2414o o L uf o o Lu u R A R u R u R ===133********()o o o L L uf uf uf i i u u u R R R R A A A u u u R R R R ==⨯=⨯=⨯-=- (2)试在级间引入负反馈,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并指出该级间负反馈的组态:题3-7图修改级间负反馈的组态:电流并联负反馈;(3)用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的工作情况,说明增加级间负反馈前、后电路电压增益的变化情况:仿真略。
增加级间负反馈后,电路的电压增益变小了。
3-8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8图所示。
题3-8图解:(1)找出电路中的级间反馈网络元件,判断它们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级间反馈网络元件:R 6、R 7、R 8、A 3、R 9、R 10、R 2; 反馈极性与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 (2)推导3o u 与o u 的关系式;o o u R R R u u u 767333+===+-(3)推导o u 与i u 的关系式,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o o i u R R R R R R u R R R u u ))((7610272310221++=+==+7276102))((R R R R R R u u A i o uf ++==∞=i r , 0=o r(4)分别用Multisim 软件仿真11R R =、01=R 、09=R 、02=R 和∞=10R 时电路的工作情况,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仿真略。
11R R =、01=R 、09=R 三种情况的仿真结果相同,都能正常放大;02=R 和∞=10R 两种情况的仿真结果相同,都不能正常放大,因为此时1A 处于开环状态而构成电压比较器。
3-9 反馈放大电路如题3-9图所示,已知R R =1。
u ou i题3-9图解:(1)判断2A 支路对i u 构成的反馈极性和组态: 电压并联负反馈。
(2)推导2o u 与o u 、o u 与i u 的关系式:2o u 对o u 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因此o o o u u RRu -=-=2 i u 、2o u 对o u 构成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由于oo oi o i o i u u RR Ru u u u u u RR R u R R R u 5.05.05.05.05.022=⨯+==-=+=⨯++⨯+=-+因此i o u u 5.0=。
(3)如果1R 开路,电路还能否正常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会如何变化?要求简单说明理由,并用Multisim 软件仿真验证该结论:如果1R 开路,电路能正常放大,因为1A 仍然工作在线性区;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增大,因为它去除了2A 支路的负反馈,而负反馈会降低电压增益;Multisim 软件仿真验证了这些结论。
3-10 设计一个比例运算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20k Ω,电压增益为-50。
解:由于电压增益为负值,所以应使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形式,如题3-10图所示。
由于输入电阻1R r i =,因此,Ω=k R 201; 由于电压增益为5013-=-=R R A u ,因此有Ω==k R R 10005013;平衡电阻Ω≈==k R R R 6.191000//20//312。
3-11 某运算电路如题3-11图所示,试推导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iu u R R R u R R R R R R R u ==+⨯+++=+-32205324532]//)[(//)(题3-11图u ii i o u 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R R R u 5232553245322325324)()(]//)[()](//)([++++=++++=功能: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3-12 某运算电路如题3-12图所示,已知1234////R R R R =,试推导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解:o i i u R R R u u R R R u R R R u 43322111212+==+++=-+][22111212343i i o u R R R u R R R R R R u ++++=功能: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题3-10图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o题3-12图u 4u i23-13 某运算电路如题3-13图所示,已知6413//R R R R =,试求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该电路与实现同样功能的基本电路相比,具有什么优点?uo题3-13图解:第一级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故i113o1)1(u R R u += 第二级为减法运算电路。
u o1单独作用(u i2接地)时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i14613o146o )1('u R RR R u R R u ⋅⋅+-=-= 当u i2单独作用(u o1接地)时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i246o )1(''u R R u += 据叠加定理,总输出电压i246i14613o o o )1()1('''u R Ru R R R R u u u ⋅++⋅⋅+-=+= 6413R R R R =))(1(i1i246o u u R Ru -+=∴ 可见整个电路实现减法运算功能。
与实现同样功能的基本电路相比,具有输入电阻高的优点。
3-14 某运算电路如题3-14图所示,试求该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根据虚短特性和叠加定理,有4343443334342055205200200552005200i i i i i i u u u u u R R R u R R R u u +=+++=+++==+-题3-14图uu ou u u可见整个电路实现加减运算功能。
3-15 某运算电路如题3-15图所示,试推导o u 与i u 的关系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题3-15图u i1u i2解:111i u u u ==+-,222i u u u ==+-,21i i i u u u -=,21o o o u u u -=23121321R R R u u R u u o o ++-=--- , 23121321R R R u u R u u o o i i ++-=-, 2313R R R u R u oi ++= i o u R R R R u 3231++=功能:同相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3-16 某运算电路如题3-16图所示,分别说出1A 、2A 、3A 构成的各个单元电路的名称,并求电路的运算表达式。
假设67R R =、89R R =。
解:1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电压跟随器; 2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反相比例运算电路;3A 构成的单元电路名称:减法运算电路。
2143214321212122112020402020)2055205200(4120204120202020200)101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F i i o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u u R u u u u --+=--+⨯=--=+-+-=⨯-+--=-+--=++++++++++uu o题3-16图u电路的运算表达式:11i o u u =, 2352i o u R R u -= )()(2351681268i i o o o u R Ru R R u u R R u +-=-=3-17 某运算电路如题3-17图所示,试求该电路的运算表达式,并说明电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