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合集下载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也朝着不断提升的方向发展。

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早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成为汽车制造商提高汽车安全性和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汽车电控技术变化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

提高安全性的趋势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安全性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各种成熟的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并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例如,现在的汽车系统使用了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强制安全带、自适应巡航系统和预警系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还将更集成、更灵敏、更高效,例如,区域协同安全技术(Cooperat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C-ITS)的广泛应用将使汽车具备对行车周围环境一个更全面、更及时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并避免事故发生。

提高环保性的趋势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环保方面。

提高汽车排放的能效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需求,因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

未来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趋势将更注重改进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相关技术,例如,选择更加轻量化的部件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

使用更高效的燃烧技术和无油膜技术会减少少量的还原剂,降低汽车排放的SOx和NOx排放水平。

提高行驶效率的趋势除了更多的安全和环保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还朝着提高行驶效率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趋势将更注重优化车辆行驶的能效,以超越行驶效果的限制。

例如,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实现更长的行驶距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进车辆的电动能源技术,例如,更高效的电动马达、更大容量的电池、更好的能量回收系统等。

结论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现代汽车新技术》课件

《现代汽车新技术》课件

● 0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影响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了颠覆性的 影响,推动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新技术也改 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为未来交通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的 普及
智能驾驶、车联网 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汽车的 快速发展
交通识别
识别交通信号和标 志,提醒驾驶员注

智能巡航
根据路况和车速自 动调整行驶方式
自动驾驶技术对比
传统驾驶
需要手动操控 易疲劳驾驶
半自动驾驶
车辆能自动加减速 需要驾驶员随时观察路况
全自动驾驶
无需驾驶员操控 完全依赖车载系统
01 车辆跟踪
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和路况
02 智能信号灯
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智能调整信号灯时间
智能驾驶技术是现代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应用,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智能化的汽车出现,为 我们的出行带来更便利和安全的体验。
● 03
第3章 新能源技术
01 解决传统燃油车排放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02 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3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纯电动车
零排放 无噪音 低维护成本
电动汽车、混合动 力汽车的推广和普

个人对于未来汽 车技术的看法
我认为智能化汽车将极大地提升驾驶的便利性,让人们的 出行更加轻松舒适。同时,环保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
02 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智能驾驶技术提升交通安全性能

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导下,汽车电子化控制发展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通过电子化控制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控制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水平,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和发展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

鉴于此,本文针对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行了研究,希望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转变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重要作用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高科技技术应用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中,电子技术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主要包括汽车电器和电路的运行和维修。

最近十几年我国的汽车销量迅速增加,目前已经迈进汽车销量首位,如此强大的市场使得很多厂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质量和性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可以把更加完善的技术融入到汽车工业中来,使得消费者能够选择更加完美的爱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也走在前列。

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要脚踏实地,把我国汽车工业的真正现状和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结合起来,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1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目前比较先进的汽车电子技术就是把汽车工业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汽车发展史上出现很多技术性的革命,其中汽车电子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革命,一直到现在汽车电子技术都是衡量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汽车电子技术的产生到现在一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接下来我们详细的分析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中汽车电子技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是用汽车电子技术来代替机械部件,其中包括汽车的电子点火器,发电机、调节器、闪光器等等,这一系列部件也是汽车所必须的部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排放。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控制功能分类
可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等。
按控制方式分类
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ECU根据传感器信号和 预定算法计算出控制量,直接发送给执行器;闭环控制系统是指ECU根据传感器 信号和执行器反馈信号进行比较,调整控制量,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用于检测汽车运行状态和驾驶员操作,并将 信号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 器信号、处理数据、发出控制指令。
执行器
通信总线
根据ECU发出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如 喷油、点火、怠速控制等。
用于ECU与其他汽车电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 换。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
01
02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如有人 非法入侵或车辆被移动,防盗报警系 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周边行人或 车主采取措施。
防盗报警系统通常配备各种传感器, 如震动传感器、门窗传感器等,以监 测车辆的状态。
汽车导航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是一种车载电子设 备,用于提供行车路线指引和定
位服务。
汽车导航系统通过GPS技术实时 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根据预设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 引言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 车身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控制,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 、安全性、舒适性和排放性能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进入智能化阶段,出现了 智能化的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巡航系统、导航系统等。

对汽车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对汽车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Leabharlann ………一
零 婴察一 -
对 汽车现代 电子控制 技 术的应 用与发展前 景 的探讨
广 东工业大学 李 祥
【 摘 要 】 本 文 探 讨 了 汽 车 电子 控 制 技 术 ,对 发 动 机 电 子 控 制 、 底 盘 电子 控 制 和 车 身 电 子 控 制 进 行 了全 面 的 论 述 。 并 从 电子 控 制 技 术 对 汽 车 智 能 化 上 的 巨大 推 动 、
助力 汽车 自动调速和 自动化高速公路建设 、为 汽车移动化办公 提供基础和多通道传输技术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入手,论 述 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前 景。
【 关 键 词 】 汽 车 电子 控 制技 术 ;地 盘 电 子 控 制 ; 发 动 机 电 子 控 制 ; 助 理 汽 车 自动 调 速
2 . 2 . 2防抱死制 动系统 电子控制 防抱 死装置 ( A B S )设 置 的 目 的 为 实 现 汽 车 制 动 的 瞬 态 控 制 。汽 车 在 行 驶 技术 保障 ,增加 了汽车 驾驶过程 中的安全系 状 态 , 能 够 在 紧 急 状 态 下 获 得 车 轮 的 最 好 制 数 ,为驾驶 员提供更加舒 适的驾驶环 境 。同 动 ,确保 汽车方 向稳 定性 良好 ,防止侧滑 带 时,在人们 更加注重环保 的今天 ,电子技术 来 的危险 。A B S 有三种 类 型 ,即车轮减 速 度 在 汽 车 中 的应 用 对 于 降低 汽 车 尾 气 污 染 都 起 控 制 、车 轮 滑 移 率 控 制 , 还 有 就 是 两 者 的 综 到 很 好 的 控 制 作 用 。 经 历 了 六 十 余 年 的 发 合控 制 。车轮减 速度 控制 的A B S ,其 由三 部 展 , 电子控 制技术 已经 融入到 了各 种类型 的 分 组 成 : 车 轮 速 度 传 感 器 、制 动 压 力 调 节 器 汽 车发展之 中,并对汽 车技术创新 、设计创 和 电子 控 制装 置 。 当某 个车 轮 输 出抱 死 信 新 与 外 形 创 新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支 撑 。 现 在 的汽 号 , 车 轮 速 度 感 受 器 对 电子 控 制 器 发 出 信 车 已 经 融 合 了 汽 车 技 术 和 电子 技 术 等 多 种 技 号 。电子控制器对信 号作 出判 断后 ,对 电磁 术 , 是 各 种 先 进 技 术 的 综 合 产 物 。 从 汽 车 电 阀发 出指令 ,通 过减缓制动 力增长 的方 式阻 子控制技术 的发展历程 来看 ,其 经历 了三个 止 车轮抱 死 的发生 。因此 ,采 用A B s 能够 有 阶段 ,即分立 电子 元件 控制 、集 成 电路控制 效 防止 抱死 的发 生,确保 了驾驶员对方 向盘 以及微 型计 算机 控制 。表 l 所示 为汽 车 电子 的有 效控制 ,通 过操控方 向盘转 向,避 免与 障碍物 碰撞 。并且 电子技术 赋予 了其对 于地 控制技术发 展历程 。 面摩擦 力最佳控 制,有效缩 短了制动长 度, 2 汽 车 电 子 控 制 技 术 的构 成 与 原 理 避免容 易引发交通事 故的侧滑发生 。 2 . 1发 动机 的 电子 控 制 2 . 1 _ I 电子 控 制 喷 油 装 置 2 . 2 . 3 电子 转 向助 力 系 统 电子控 制喷 油装置 ( E F I )能 够 自动 保 方 向盘 的操 纵 轻重 与 行 驶条 件相 关 , 障 发 动 机 的 最 佳 工 作 状 态 ,在 保 证 发 动 机 功 当 处 于 车 速 较 低 以 及 停 车 状 态 下 时 , 方 向盘 率 的 同 时 节 省 燃 油 , 降 低 污 染 。 当 发 动 机 发 操 纵 厚 重 ;处 于 中 等 速 度 时 ,方 向 盘 较 为 轻 动 时 ,电子控 制单元 ( E C U ) 通 过 处 理 传 感 快 , 并 随 着 车 速 升 高 而 操 纵 更 加 轻 快 。 驾 驶 器传来 的的进气温 度、工作 温度等参 数,对 员 在 高 速 行 驶 时 , 很 容 易 出 现 驾 驶 不 稳 定 的 喷油量进 行调整和 正时 ,保 证发动机达 到最 情 况 ; 在 低 速 时 , 也 容 易 出 现 控 制 不 易 的情 佳 的工 作 效 率 ,提 升 其 综 合 性 能 。 况 。在这 种 背 景之 下 ,动 力 转 向系 统 出现 了 , 以帮 助 在 不 同驾 驶 条 件 下 获 得 最 佳 的方 2 . 1 . 2电子打火 电子 打火装 置 ( E S A )可 以将 发动机 相 向盘操控 力度 。若 电动转 向助力 系统发生故 关传 感器发送 的信息进行 处理 ,得 出最佳 的 障 ,其 自我修 正功能将会 工作 ,将 电动机输 点火 时间 ,优化 点火特性 。该装置 能够帮助 出 电流 断开 ,并 点亮 报 警灯 以通 知 驾 驶人 发动 机获得 良好 的点火提 前角 ,以达 到节约 员 。 2 . 2 . 4 适 时调 节 自适 应 悬 挂 系 统 燃 油 和 减 少 污 染 的 目的 。 2 . 1 . 3 废 气 再 循 环 系 统 电子控 制 悬挂 系 统 ( T E M S) 有 空 气 式 废 气再 循 环系 统 的执 行 元件 为 数控 式 与 液 压 式 两 种 。空 气 式 即 通 过 密 封 在 气 室 中 E G R ,能够对 再循 环至 发动机 的废 气量 进行 的空气做 弹性体 ,并通过微 型计 算机对行 车 有 效而精准 的控制 ,能够有效 降低 汽车废气 条件进 行计算 ,以获取最佳 的车辆高度 、弹 力常数转 换和衰减 力等 。其 工作原理为在 空 中 的 氮 氧 化 物 ,减 少 环 境 污 染 。 气压缩机 的帮助 下获得压缩 空气 ,压缩 空气 2 . 2 底 盘 电 子控 制 在 空气 弹 簧 与 减 震 器 的 气 室 中 工 作 ,对 车 辆 2 . 2 . 1微机控制 自动变速器 微 机 控制 自动变 速 系统 有 很 多类 型 , 高度进 行调整 。该 系统能够 帮助驾驶 员进 行 如 电控 液 力 变 矩 式 自动 变 速 器 、 电 控 恒 速 行 控 制 , 保 证 行 车 的 稳 定 性 , 保 证 驾 驶 员 的 安 车系统和 电控多级齿 轮变速器 等。微机控 制 全 ,并 提 供 舒 适 的驾 驶 环 境 。 2 . 2 . 5 常 速 巡 航 自动 控 制 系 统 自动 变 速 器 ( E C — A T ) 的 输 入 信 号 为 车 速 与 巡航控 制系 统 ( C C S )能够在 驾驶 员没 节流 阀开 度,其经过 微机处理 后将结果输 送 给 电磁 阀,从而控制 油压 回路 。 以油路 的通 有操 纵油 门踏板 的情况 下,保持汽车在 驾驶 断调节变 速阀 ,从而 控制变速 。该项技 术使 员设定的 目标 车速上行使 。驾驶人 员通过选 得锁止控 制不必依赖 于油压 ,确保在所 有档 择 使用加速 、减速 、恒速 以及恢复 原来速度 位 都 能 实 现 锁 止 , 并 减 少 锁 止 冲 击 ,锁 止 能 等 控制功能 ,计算机对于 接收到 的指 令进行 计 算处理 ,获得最佳效果 。若驾驶人 员开启 够精准控制 。

现代汽车单独控制系统到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代汽车单独控制系统到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

二、开环与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
发动机的运行控制只依据绝对压力传感器(MAP)、发 动机转速传感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进 气歧管温度传感器等信号来控制空燃比,而没有氧传感 器的反馈控制信号。 在发动机启动或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以及发 动机节流阀全开时,都按开环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控制模块根据节流阀位置传感 器或启动信号,确定是启动状态或是节流阀全开状态, 控制模块将按开环运行,由控制模块按进气歧管的真空 度、进气温度和发动机转速来计算进气量,并确定喷油 脉冲宽度。
三、影响排放中有害气体的生成因素
1.空燃比 当低于理论空燃比14.7时, CO急剧上升,HC也有所增加, NO下降。 原因: α<14.7燃烧不完全,CO 、HC 14.7 < α<17 CO、HC 但NO α >17,HC排放增加,NO排放下 降, CO排放基本为零。
2.点火时刻
四、排气净化措施
4.输出回路
5.控制软件
汽车微机的构成框图
1-传感器;2-模拟信号;3-输入回路;4-A/D转换器;5-输出回路; 6-执行元件;7-微机;8-数字信号;9-ROM-RAM存储器。
(三) 汽车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微机中储存汽车出厂时已被确定指令程序,微机工作时接受 到车速传感器和燃油箱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它将这些输入信息和存 储器中的指令程序相对照,根据对照结果指示执行元件采取相应的 动作,这一过程是分批进行的。 现代汽车的微机系统,以8000b/s以上的速率交流信息。由 于汽车微机系统要采集多种工况信息,所以需要采用多路传输 信息采样系统。汽车微机在检查和处理不同情况的信息时,它 是按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编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的。多数汽车 微机系统使用独立的供电系统(一般为5~7V),供应发动机和车 身微机及其它有关电路和传感器用电。这种供电系统应尽可能 避免干扰,为此其供电和搭铁接头通 常是和蓄电池主供电系统 的接头分开的。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当今这个技术人才相当匮乏的年代,汽车控制技术人才已变得炙手可热。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将汽车高新技术聚集于书本,是每一个汽车服务人员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今,《现代汽车控制技术》的课程教学对从事汽车行业的服务人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化《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现代汽车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11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逐渐开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汽车作为一个总的有机的系统,需要将每一个子系统有效控制,才能使汽车在日常运用中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考虑到汽车的控制技术必将对整个汽车的功能协调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至今《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已成为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其基本内容由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五大部分组成[1]。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为学生提供理论上的汽车技术指导,与传统的实践操作不同,使学生可以在以后从事汽车服务工作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2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育的改革与探索2.1 突破传统教学,拒绝“满堂灌”模式《现代汽车控制技术》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学方式开始,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满堂灌”,所谓的“满堂灌”就是教师拼命灌输、学生死记硬背。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的教育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首先,这种“死记硬背”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记忆。

汽车技术的课程本来就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培训式学科,许多课本内容相较之实际操作都显得专业化大大加强,只有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控制汽车的运行,包括发动机控制、变速箱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掌控等方面。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的汽车工业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各大汽车厂商互相竞争,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汽车。

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控制技术逐渐成为了汽车制造的重要领域之一。

最初的汽车电控技术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收集车辆数据,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来控制发动机和车身的运行,但是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很大。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控制器(PLC)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

由此,汽车的控制系统逐渐从简单的逻辑电路转向了可编程电子设备和微处理器控制。

上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工程师们开始利用器件集成技术将所有的控制单元集成到一个控制模块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汽车控制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到了21世纪,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加迅速和深刻的发展。

现在,汽车制造商已经可以利用高级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以及云计算技术来收集和处理车辆数据,同时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优化汽车的控制系统。

总的来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加速。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加智能化、自主化和绿色化的汽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第二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挑战与未来虽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它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首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

现代汽车已经被装备上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控制器和回馈系统,这些设备间的互动也变得非常复杂。

对此,汽车制造商需要尽可能地简化和优化汽车控制系统,确保它们可以同时高效地工作。

其次,保护汽车的数据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汽车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包括驾驶习惯、车辆位置、车辆状况等等,这些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影响到汽车及其驾驶员的安全。

汽车制造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汽车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1汽车发展简史—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

1汽车发展简史—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

1汽车发展简史—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安全、环保和节能概论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安全、环保和节能概论授课安排课程主要围绕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进行讲授。

节次123456789101112授课时间3.103.173.243.314.074.144.214.285.055.125.195.26授课内容汽车发展简史汽车基本结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汽车安全新技术汽车安全评价体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替代燃料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汽车使用节能技术理论考试课时数222222222222授课方式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安全、环保和节能概论参考教材《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书籍考核方式1)日常考核(20%)——出勤,提问,课后作业等2)理论考试(80%)——试卷考试考试方式纸质试卷,开卷考试范围无范围,可参照每节课后布置的作业题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安全、环保和节能概论现代汽车工程技术三大主题—安全、环保和节能概论汽车的定义汽车:由动力装置(主要是内燃发动机)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

汽车的主要用途汽车的主要用途:运输—载送人员和(或)货物,或者牵引—载送人员(或)货物的车辆。

汽车发展简史古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手拿、肩扛借助牲畜橇的使用马车车轮的发明利用滚木马车为汽车的产生奠定了前提条件滚木运输是轮式运输的雏形汽车发展简史汽车早期探索时期(1)蒸汽机的发明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早期探索时期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发明了蒸汽机,被称为纽科门蒸汽机。

1763年,木匠出身的詹姆斯·瓦特(吉姆斯·瓦特)改良了纽科门蒸汽机。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段岩岩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036000)
摘要:当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通过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究与发展,已经渐渐走向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经不再单方面作为机械技术 的一种增补,而是更加重视汽车的整体设计理念,让汽车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提 高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示码: A
1 当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现状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4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50— 1970年,电子技术主要被用于改进汽车的综合使用效能,提升汽 车电器产品的功能与效率,属于汽车电子技术的初级启蒙阶段;第 二阶段是在1980—1990年间,电子技术被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的 稳定性、节能性及环保性方面,优化驾驶员对汽车的实际控制;第 三阶段是1990年至21世纪初期,电子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智能化汽 车发展方面,旨在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与乐趣;第四阶段是 21世纪初至今,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 基本全面向机电一体化方向转化,例如超高效电机、超微形磁体以 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为集中控制车辆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基础。
在当前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背景下,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 市场的主流趋势。但对于我国现代汽车生产水平而言,虽然近些年 整个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并且国产电子设备应用于汽车的普 及度也在逐年攀升,但却还不能完全真正的实现汽车智能化操作。 2.2 网络化
汽车行业在以前进行生产制造时,对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问 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如何解决车身、动力及底盘等各系 统的联动,从而保障驾驶人的生命安全,这需要一个十分可靠的系 统网络,帮助各个系统之间完成高效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作为车载 网络应用的龙头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FlexRay车载网 络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领域,其不仅拥有超高速的信息 传输速度及实时响应能力,还具有十分强大的稳定性,对于汽车行 驶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新技术盘点

现代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新技术盘点

现代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新技术盘点肖九梅【期刊名称】《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6页(P14-19)【作者】肖九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如今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正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现代汽车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驱动控制系统中。

这些新的底盘驱动控制技术在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操作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四轮驱动系统(4WD)、加速防滑控制系统、限滑差速器及锁定系统、动态稳定辅助控制系统和动态稳定牵引控制等等。

现代汽车驱动控制系统新技术的研发,都会带动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所谓4轮驱动系统,又称全轮驱动系统,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

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

一般用4×4或4WD来表示,如果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4轮驱动的功能。

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

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

而在轿车上,由于轿车的车架结构与越野车的车架结构有所不同,作用目的也有差异,所以轿车上的四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增加了粘性偶合器,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给前后轮子。

现代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造成前轴轻飘。

这对于前轮驱动的轿车来讲,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车也会打滑,四轮驱动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所以,轿车应用四轮驱动,主要作用是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

目前四轮驱动的车辆,发动机以前置或者中置为主。

前置发动机的车辆重量分配到前后轴上大致相同,两轴的驱动力矩大约是45∶55到40∶60,中置发动机的车辆,全车重量在前后轴上的分布大约是40∶60,两轴的驱动力矩大约是35∶65到30∶70。

这两类车辆前后轴之间有差速器和粘性耦合器,哪一个轴的轮子打滑,可以通过耦合器的粘性液体把它的部分驱动扭矩传送到不打滑的车轮上。

控制系统中的汽车控制技术

控制系统中的汽车控制技术

控制系统中的汽车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汽车控制技术在车辆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中的汽车控制技术,并分析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1. 引言汽车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对汽车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控制和监测的技术。

通过汽车控制技术,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汽车的驾驶性能,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发动机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控和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应、点火时机和排放等参数。

通过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系统调整,可以提高燃油利用率并降低尾气排放。

3. 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制动系统是保证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动系统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测车轮的速度和车辆的制动需求,通过电控制动系统实现自动化的制动控制,并提供防抱死系统(ABS)等辅助功能,以提高制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悬挂系统控制技术悬挂系统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身的姿态及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电子悬挂系统可以实现主动悬挂调节,根据路况和驾驶员的需求来调整悬挂刚度,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5. 转向系统控制技术转向系统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转向角度和转向力矩,通过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提供不同转向力矩的支持,并实现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如车道保持和自动泊车等,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6. 信息娱乐系统控制技术信息娱乐系统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控和控制车辆的音频、视频和导航系统,通过智能操作界面和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多种娱乐和导航功能,提高驾乘人员的体验和便利性。

7. 安全系统控制技术安全系统控制技术主要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安全状态,通过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的控制,如预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和安全气囊等,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带来的损失。

8. 总结汽车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汽车控制和驾驶体验。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控 制系统 中应 用最广的一种怠速控制方式。
车 防撞 预警 系 统一 般 由信 息采 集 、信 息处 理 、信 息判
^ C 琨 代 零部 件
21 01 乒笤 8I 婀 _
m C1 5 . o 9 0 c m
▲ 汽车电子
A o blEet nc u moi l r i t e co s
升降器开关线路就会 断路而无法开 启或 关闭 。为此 , 日
产汽车公 司研制 出一种新产 品 ,当汽车落入水 中时 ,传
还只能在豪华车上配备 。
2 . 智能前照灯系统
效。
2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 ( S . E A)
电脑根据 各种传感 器传来 的大量工 况信 息 ,及时处 理后输 出相应 的控制信号 ,使 发动机在不 同转速 、进 气
感 器按照一定 的频 率检测驾驶 员的行驶意 图和车辆的实 际 行驶 情 况 。如果 发现 有 紧急 情 况 ,它会 迅速 做 出反
A 蒜 Eti 蒜 l0s e n cc r
●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朱 华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随 着汽车技术的 发展 ,特 别是 电子技术的发展 ,汽
车 已经 由纯 机械 产品发展 为集机 、光 、电于一身的高科
技智能化 产品。汽车 电子控 制技术是把 电子技术和汽车
4牵引力控制系统 ( c ) . T s
信息判断就是根 据车型 、天气 、气候以及车体与危 险物
的座椅位 置高度与 角度以及相应的后视镜位 置。每次调 节座椅 的高度 、前后位 置、靠背的倾 角及左 、右后视镜 的角度是 一件很费时 的事。当更换驾驶 员的时候 ,又都
重调一遍 ,既费时又 费事。由此出现 了可将调 整好的一 套位 置储 存起来的记忆 系统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代号 , 换驾驶 员后只要按其代号 ,即可调到该驾驶 员最适合的 状态 。还 可储存到 电子 门锁 的智能卡上 。这些装 置 目前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目 前还处于发展阶 段,未来将更加 成熟和完善,成 为现代汽车电子 控制技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现代汽车电子控 制自主驾驶,提高道路安全
03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与 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 联互通,提高交通效率
05
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 内部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提高驾 乘体验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 技术的应用现状及 发展趋势
汇报人:xx
目录页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 01 用 现 状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 02 展 趋 势
现代汽车电子控 制技术的应用现 状
01
电子燃油喷射 系统:精确控 制喷油量,提 高燃油经济性
02
03
电子点火系统: 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发 动机性能
电动汽车的普 及:电动汽车 的普及将推动 更加高效的能 量管理系统的
发展。
电池技术的进 步:电池技术 的进步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高
效。
充电设施的完 善:充电设施 的完善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方
便。
智能电网的发 展:智能电网 的发展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智
能。
THANK YOU
车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防 止黑客攻击,保障车辆信息安 全
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池技术、 充电设施、续航里程等方面的进 步
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结合内燃 机和电动机的优势,降低油耗和 排放
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 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自动驾 驶、智能导航等功能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与 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 息交互,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电子节气门控 制系统:精确 控制节气门开 度,提高发动 机动力性和经 济性

现代车辆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现代车辆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现代车辆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绪论现代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是实现汽车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现代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开分析。

二、电子控制单元(ECU)技术1. 传统ECU技术传统车辆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由多个独立的ECU 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发动机控制、刹车控制等。

这种系统架构效率低下、占用空间大、维修成本高。

2. 集成ECU技术现代车辆控制系统采用集成ECU技术,将多个独立的ECU整合进一个主集成ECU中。

这样可以降低整车系统的复杂性、提高控制效率、减小尺寸和重量。

三、智能驾驶技术1. 感知技术智能驾驶需要借助车辆感知环境的能力。

现阶段最常用的感知技术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

未来的趋势是发展更先进的感知技术,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2. 决策与规划技术智能驾驶需要将感知环境的信息进行决策与规划,以实现安全且高效的驾驶。

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未来的趋势是发展更加智能化和学习能力强的决策与规划技术。

四、电动化技术1. 电动驱动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驱动技术成为车辆控制领域的热点。

电动驱动技术可以通过电机和电池的组合实现对车辆的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2. 能量管理技术电动车辆的能量管理是实现高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智能的能量管理技术,可以根据电池状态、行驶路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能量配置,以保证车辆性能的最优化。

五、人机交互技术1.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真实的驾驶场景和信息展示,提高驾驶安全性。

未来的趋势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车辆控制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

2. 语音与手势识别技术语音和手势识别技术可以实现驾驶员与车辆之间的自然交互,提高操作便捷性。

未来的趋势是发展更加准确和智能的语音与手势识别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

六、安全与网络技术1. 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可以预测驾驶员的潜在危险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车辆的主动控制及对驾驶员的警示和干预。

教案-现代汽车电控技术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现代汽车电控技术教案(朱明zhubob)

一、前言(5')汽车现代化的标志?现代汽车技术主要是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主体,而扩及到其它领域中的现代新型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的内容:二、教学内容(65')绪论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50年代:汽车上首次采用电子装臵-收音机60年代:晶体管应用在汽车—主要是代替机械部件的作用。

1960年,日产采用硅发电机;通用采用IC调节器;70年代,电子技术开始普及,微机的出现,使电子技术成为解决汽车动力、油耗、排污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1973年,通用采用IC点火装臵;1974年,通用采用加大火花塞间隙的高能点火装臵;1976年,克莱斯勒首创电子控制点火系,使用模拟计算机;1977年,通用使用数字电子控制点火系;1978年,波许D型电子控制喷油-歧管压力计量式(歧管绝对压力和转速)随后又开发L型-翼片式和卡门旋涡式(气缸充气的体积量)。

汽车电子控制最早从发动机(点火时刻)开始,从单一控制到多功能(排气再循环、空燃比、怠速等)控制,称发动机集中控制。

进展到汽车上全面应用。

二、现今汽车上电子技术现状1.发动机部分最佳点火提前角(ESA):在不同转速、进气量下,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发出最大功率或转矩,油耗和排放降到最低。

最佳空燃比:排气再循环(EGR):可由发动机工况,适时调节排气再循环的流量,减少排污。

怠速控制(ISC):由水温及其它参数,如空调开关、动力转向开关等,使怠速处于最佳。

其它:电动燃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气蒸发、自我诊断。

2.底盘部分制动防抱系统(ABS):电控自动变速器:由节气门开度和车速条件,按换档特性,精确控制变速比,提高传动效率,降低油耗,改善换档舒适性。

电控动力转向:有电控前轮、后轮、四轮转向系统。

电控前轮较普及,控制转向力,使停驶或低速时转向轻便,高速时确保安全。

小轿车主要是四轮转向,转向上轻微操作及缓慢转向时,或改变行驶路线而又高速时,后轮与方向盘转动方向基本一至,从而行车摆动小,稳定性好。

现代汽车底盘控制系统

现代汽车底盘控制系统

现代汽车底盘控制系统(一)近年电子技术在底盘控制系统的应用愈来愈普遍,电子系统的价值/成本预料上升至占整车的15%左右。

在未来数期的《现代汽车》,本文将介绍现代底盘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系统,包括发展趋势、市场现况、主要功能、特点及基本工作原理。

除发动机控制外,近几年电子技术在底盘控制系统上的应用也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目的:增强各种动力性能(包括牵引性、制动性和操纵和行使稳定性)、增强安全性、改进燃油经济性、提高舒适性、降低排放、保护环境。

预计在最近几年里,电子系统的价值/成本将会上升到占整车的15%左右。

本文将分期介绍现代底盘控制系统的一些关键控制系统,在世界汽车领域里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它们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内容已经在本刊2002年12月/2003年1月号发表,这里不再重复。

电子底盘控制系统从汽车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汽车的动力性能和主动安全性能主要是通过轮胎和路面的接触来实现的。

电子底盘控制系统通过电子控制系统优化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力大小和方向,大大地增强了包括安全性在内的各方面汽车性能。

它能帮助驾驶员在各种路面上(尤其在不好的路面上)和紧急状况时,更容易控制汽车,从而降低了因驾驶员的误差造成车祸的因素。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子控制系统或功能:∙VSC(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其中包括ABS(电子防抱制动系统)、TC(牵引控制)系统和YSC(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EA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动悬挂系统∙四轮转向系统∙自动行驶系统、自动碰撞报警或碰撞避免系统∙电线控制/操纵系统- 如电线制动系统、电线转向系统∙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在底盘控制系统的产品发展过程中,当前的设计趋势是使控制系统一体化,即将多个影响汽车动态性能的子控制系统进行联合、协调、指导、信息共享和性能优化,从而得到“一体式”的汽车控制系统。

设计和生产电子底盘控制系统中,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主要在于:(a)控制器(包括控制软件和硬件)的设计,(b)机电驱动器的设计,(c)汽车状态参数的估算。

现代汽车的5项科技新技术

现代汽车的5项科技新技术

现代汽车的5项科技新技术现代汽车的科技新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下是其中的五项新技术,它们在提高汽车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现代汽车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等设备来感知周围环境,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等功能,都可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1.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是现代汽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并且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现代汽车的IONIQ系列车型就是一款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电动汽车,具有高效率和零排放的特点。

1.车载互联技术车载互联技术是将汽车与外部环境连接起来的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车载互联网系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例如,现代汽车的Bluelink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控制车辆,查询车辆位置、控制门窗开关等功能。

1.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是现代汽车提高车辆性能和降低油耗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优化结构设计等技术手段,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从而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

例如,现代汽车的Alpha架构采用了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材料,使车身重量降低了20%。

1.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现代汽车的一项前沿技术,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

这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例如,现代汽车的NEXO车型就配备了Level 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高速公路等特定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

总之,以上五项新技术是现代汽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可以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现代汽车将会推出更多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汽车行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汽车性能与技术使用 • 一、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 1、汽车最高车速; • 2、汽车加速性能; • 3、汽车的爬坡能力。 • 二、汽车使用经济性 • 1、定义:指汽车以支付最少费用完成单
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 2、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 (1)
2020/11/23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2)喷油定时控制 • (3)燃油停供控制 • (4)电动汽油泵控制 • 2、电控点火控制 • (1)点火时刻控制 • (2)通电闭合角控制 • (3)爆震控制 • 3、怠速控制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4、排放控制 • (1)废气再循环控制 • (2)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转换器 • (3)二次空气喷射系统控制 • (4)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 • (5)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控制 • 5、进气控制 • (1)空气引导通路切换 • (2)谐波增压控制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4)汽车制动安全性及其评价指标 • 1)定义: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
车且能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 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另外也包括 在一定坡道长时间停放的能力。 • 2)评价指标 • 制动效能; •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 •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2、进气系统的密封性对于发动机性能的 影响。
同样是进气漏气,对于不同的系统影响 就不同,对于安装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发动机 而言,进气系统漏气会造成发动机控制模块 识别的进气量偏少;而对于安装进气歧管压 力传感器的发动机而言,进气系统漏气会造 成发动机的进气量高于预期,特别是发动机 怠速运转时影响刚加明显。
如何检测呢:
利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可以检测出不同 汽缸的功率输出是否平衡;
利用点火波形可以检测出不同汽缸内混 合气浓度的差异;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利用喷油器清洗实验台检查各缸喷油器 的工作性能。
喷油器的三个衡量指标: 1、单位时间内各个喷油器的喷油量是否 符合要求; 2、各个汽缸喷油器的喷射角度是否符合 要求; 3、各个汽缸喷油器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 求。
(可以借用喷油器测量和清洗实验台测量喷 油器的密封性)
2、由于燃油压力调节器模片出现裂缝而 出现燃油泄露; (通过在KOEO条件下,检查真空软管内是 否有汽油来判定是否泄露)
3、早期燃油挥发清洗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喷油脉冲宽度过大的故障分析: 了解喷油器脉冲宽度的控制理论,再进行分析。 1、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电压过高; (可以借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来检查信号特性) 2、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过高; (可以借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来检查信号特性) 3、氧传感器信号电压长时间过低; (可以借用示波器来检查信号特性) 4、发动机控制模块存在故障。
• 2、评价指标 • 1)牵引力 • 2)最小离地间隙; • 3)接近角与离去角; • 4)纵向通过角; • 5)最小转弯直径和内轮差; • 五、汽车行驶平顺性 • 定义:指汽车具有缓和与衰减来自行驶
路面冲击的性能。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汽车控制原理与汽车诊断的联系
1、现在汽车多数采用的都是多点燃油喷 射系统,如果各缸喷油器工作正常,各个汽 缸的混合气的浓度应该相同,但如果由于喷 油器的个性差异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发动机 抖动、动力不足、排放不合格等故障。
只有通过解码器才能读取到燃油修正系 数。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诊断过程三 用汽车专用解码器读取发动机控制系统的 数据流,显示: 长期燃油修正系数为13%; 短期燃油修整系数为10%; 氧传感器信号电压为0.2V,而且基本保持 不变;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短期燃油修正:短期燃油修正系数代表燃 油计量的情况和短期或暂时的修正,短期燃 油修正根据氧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短期燃油 修正系数也是在-100%(GM车为0)到 +100%(GM车为255)之间变化,0% (GM车为128)是中值。低于0%(GM车 为128)的数值表示发动机控制模块在减少 燃油的供给量,而高于0%(GM车为128) 的数值表示发动机在增大燃油的供给量,在 正常过程中,该系数应在正负值之间切换。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诊断过程二:
用汽车专用解码器对发动机控制系统进 行故障记忆检测,存在故障码,显示发动 机燃油自适应修正已经达到正极限;
发动机燃油自适应修正是发动机控制模 块对于发动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 及其他系统个性差异的一种适应能力,通 常用短期燃油修正系数和长期燃油修正系 数来表示。
1)风扇温控开关; 2)发动机本身温度上升过快。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9、利用氧传感器的信号波形分析发动机 的工作性能;
因为它的信号能很好体现出发动机内混 合气的燃烧情况。也就是说,氧传感器输出 信号电压的高低与汽缸内混合气的浓度、汽 缸密封性和混合气的燃烧质量,以及进排气 系统的性能均有关系。
NOX→N2+O2
属于裂化反应,吸收热量
CO+O2 →CO2
CH+O2 →CO2+H2O
属于氧化反应,散发热量
检测方法:
1、通过检测三元催化转换器前后尾气的组成和浓度,来判定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工作性能;
2、通过检测安装于三元催化转换器前后的两个氧传感器的信
号波形,来判定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工作性能;
3、通过检测三元催化转换器前部和后部的温度差异,来判定
现代汽车控 A/C、PSP、PNP、ECU、IACV、MAF。
A/C PSP PNP
ECU
IACV MAF
• 用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反映出控 制系统是否根据工况在对发动机的进气量进 行比要的调整。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5、思考以下问题: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真空软管的长短与发动机运行性能之间的关 系;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进气系统流程图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计
节气门
L型发动机
怠速空气控制阀
进气管 发动机
D型发动机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节气门 怠速空气控制阀
进气管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3、发动机急减速熄火与IACV之间的关 系;
在发动机急减速过程中,节气门完全关 闭,但IACV会适当打开,以保证发动机有 合适的进气量。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3、安全气囊 • 4、防盗装置 • 5、安全带 • 6、照明系统监测 • (五)电源系统 • 1、发电机电压调节 • 2、过压保护 • (六)舒适性控制 • 1、空调系统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2、门窗自动开闭 • 3、座椅调节 • 4、门锁控制 • (七)娱乐通讯 • 1、汽车音响系统 • 2、汽车通讯控制
(可以使用燃油压力表和量杯测量汽油泵的 性能)
2、燃油压力调节器出现故障; (可以使用燃油压力表和手动真空泵来测量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性能)
3、燃油压力调节器真空软管密封不严。 (可以借用真空表检查真空软管的密封性)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额外燃油供给的分析: 1、由于喷油器密封不严出现燃油泄露;
发动机进气稳压腔
压力传感器
如果软管太长,压力传感器对于压力变 化的相应比较慢;如果软管太短,压力传感 器对于压力变化的相应比较敏感。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6、利用敲击发动机来检测KS传感器及 其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
KS
ECU
ICM
发动机转速
点火正时
闭环控制理论: 发动机产生爆震
点火正时提前
点火正时推迟 发动机爆震消除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工作性能。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举例:
有一辆桑塔纳时代超人汽车,排气管冒黑 烟,发动机严重抖动,加速无力.
理论分析:
排 气 管 冒 黑 烟
混 合 气 过 浓
汽 油 量 过 大
燃油压力过高 额外燃油进入汽缸 喷油脉冲宽度过大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燃油压力过高的故障分析: 1、汽油泵功率过大;
诊断过程一: 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或汽车尾气分析仪 检测尾气,发现CO的含量为0.9-1.3%, HC的含量高达2800-2900ppm,O2的含 量为0.3%,CO2的含量为8-10%; 目前汽车尾气的标准为:CO为不大于 0.5%,HC的含量不大于50ppm,O2的 含量在1-2%之间,CO2的含量在15%左 右;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14、利用喷油器信号波形来判定燃油系 统的工作;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15、利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分析发动机不 能启动的原因;
1)蓄电池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 2)启动机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 3)点火系统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 4)燃油系统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 5)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 能启动。 6)怠速控制系统的原因会造成发动机不能 启动。
• (5)汽车操纵稳定性及其评价稳定性 • 定义: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操
纵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抵抗外 界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 四、汽车的通过性及其评价指标 • 1、定义: • 指汽车在一定的质量下能以足够高的平 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 障碍的能力。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 (1)单位行程的燃油消耗量; • (2)单位运输工作量的燃油消耗量; • 三、汽车行驶安全性 • 1、定义: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损
伤旅客、货物和车辆,以及不发生碰撞 行人、其他车辆和建筑物等交通事故的 性能。 • 2、分类: • (1)汽车主动安全性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发展(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