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分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
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
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天人相分论
天人相分论荀子所说的“天”,是指由“气”构成的自然界。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荀子以“义”来界定人,把“义”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是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孔子讲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讲“义者,人路也”,都是把“义”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来看待的。
但是,在此问题上,荀子的思想更有不同于孔、孟之处。
孔、孟是单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讲“义”的,在他们看来,人而无“义”,则他们就会像禽兽一样弱肉强食,天下也会因此而大乱;荀子则不仅如此,他更从制物利人的角度来讲“义”。
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竿而居也。
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这段逻辑性颇强的论证在于说明,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孤立的个人是无以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
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就是因为人有“义”,故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有序的分工合作。
荀子把“义”看作是人之所以能够战胜自然的最终的、决定的因素,显然是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作用。
但他结合生产力和人的物质利益来谈论道德问题,比孟子仅从修身正己治国平天下方面来谈论道德问题,则要切实得多,具有进步意义。
荀子思索人如何对付自然的问题,这意味着他是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来探讨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的。
因此,他的天人观强调“天人相分”。
他肯定自然界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恶辽远也辍广”。
同时肯定人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立自主性:“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试解“天人相分”何以衍生出“圣人”专制——兼补说“六不治”
第3 O卷第 4 期
J u N LO H R D A E V L 0№4 0 R A FT EG A U T S O .3
2 0 S N Y T— E N V R I ( O I LS IN E ) 20 0 9 U A S N U I E S I S CA CE C S 0 9
疑在呼唤未来的大一统 。循朱先生的思索轨迹 ,我愿继续寻绎此问题 的答案 ,而我尤其
感兴趣的是设若苟况本身存在这样的演进取向,这取 向却是如何在后世的历史过程 中得
以 申明 与确立 的 。
一
、
荀 子 “ 人 相 分 ” 本 意 之 蠡 测 天
曾有论者以 《 苟子 ・ 天论》 中 “ 明于天人之分 ,则可谓至人矣”句 ,解 “ ”作 分 “ 职分” ,不管这种解法是否正确 ,似乎都不能撼动朱先生所指 的 “ ① 天人相分 ”之意 ( 马宗霍弟子 ,湘中学者马积高先生曾著 《 苟学源流》一书② ,亦究心于探究此意 ) 。而 细审 《 苟子 ・ 天论》篇 ,在以下几句中似乎存在逻辑关联 : “ 明于天人之分 ,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 ,不求而得 ,夫是之谓天职 ” 唯圣 ;“ ;“
道 ”可能产生的治疗作用视 而不见 ,却万分警觉于 “ 凡刺胸腹 者 ,必避五藏”
的忌讳 ,以至到 江充制铜人针刺其腹 ,行嫁祸之事而成功的时候 ,武帝 自身也
终 于陷于 “ 气不定” 之境 ,江充虽为诬 陷,卫 皇后 和戾 太子 虽无辜,武帝 藏 却 以 自身行动 坐 实 了这 个 空穴 来风 的诅 咒。随着 大规模 迫 害的展 开 ,武 帝
的历 史潮 流 ,出现 了 “ 涕 者 二 ” 随之 克 服 的 曙 光 ,但 是 “ 太 息 者 六 ” 流 长
关于奥巴马天人面相
关于奥巴马天人面相美国“奥巴马”。
他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显赫的家族荫庇,然而他仍然成为了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你想知道关于奥巴马的面相特征分析吗?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分享奥巴马天人面相解说,欢迎欣赏。
奥巴马天人面相分析1、耳形不齐额窄-相格中耳主幼童运,额则主少年运,奥巴马的耳相长得瘦,轮廓不齐,又额窄,这是典型的幼童年家运坎坷之局。
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出生。
他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两人在就读夏威夷大学期间相识。
由于父亲此后前往哈佛大学求学,奥巴马从小由母亲抚养。
在奥巴马两岁多的时候,父母婚姻最终破裂。
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生活了4年。
2、眉压眼,眼细,眼藏神眉眼部位主30-40岁10年大运,眉管前5年,眼则管后5年,眉压眼,眼细乃有波折,起伏较大之应,而眼藏神而有力,走入眼运(35-40岁)才有成功机会,可惜波折也随之而来。
1996年,36岁的奥巴马进入政坛,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2000年(40岁),已在全国政坛崭露头角的奥巴马试图进入国会,但在竞争联邦众议员席位的预选中失利。
3、关键的鼻运奥巴马能成为一国之君,全靠一个狮子鼻,鼻大、长、丰满、宽、直。
拥有了鼻相的全部优点。
鼻运主40-50岁10年大运,因此此10年成为了奥巴马的人生高峰。
2004年,44岁的奥巴马在民族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政策演讲赢得了广泛关注,他在同年11月国会选举中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
2007年(47岁),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选举。
并于2008年(48岁)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4、相格的败笔相格中50岁后由嘴部与下庭部所主,奥巴马的人中、嘴、发令皆入形入格,但唯一的败笔就是脸形窄长,从而导致下庭呈尖肖形状,此在相格中为薄,为欠缺根基之局,即不稳之象。
加上额窄、眼细、眉压眼,令全局由始到终都处于动荡起伏之中。
如果以普通人论,问题还不算太大,但作为一国之君,作为乱世的救世主,这样的相格就完全不合格了,更不具备伟人的上格,故不应对此人存有较大的期望啊。
荀子天人关系主要观点
荀子天人关系主要观点
天人相分论,亦即认为“天”与“人”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客观运行的规律,但无法互相干涉。
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
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
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
天人关系是传统儒学的重要议题。
这里的天有两种意义:
一是指大自然,
另一是指人从大自然领悟出的一些规律与道理,即所谓“天道”。
前者指大自然本身,后者指大自然的精神。
当谈到天人关系时,“天”有时指前者,有时指后者,有时两者混用,不分彼此,视其内容而定。
例如周易中的天乾地坤:天、地是大自然,乾、坤是其精神,乾道是刚与健,坤道是柔与顺。
扩展资料
中国的“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宇宙万物乃天地自然“大用流行”演化而来,宇宙(天)与人(物)合二为一。
“中国的“人生观”也指“心”性,《礼记·礼运篇》云,“人者,天地之心”,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血脉亲缘的伦理涵摄关系。
宇宙富含着天命、天理、天良、天网、天帝,“心”包括有心性、良心、心眼、心知、心意、心神,“天理”与“心性”,相互鱼贯,融通为一。
中国人讲“良心发现”,并非果真“发现”什么外在客观的“天理”,而是指“天理”原本存在于“良心”之中,“天理”与“良知”相互启示,彼此“发明”。
中国式的“天地良心”,所昭示的“宇宙与人生和谐如一”,从另一维度,表现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性”。
因是之故,立于宇宙天地之间的人,可以以其自主的积极性,一方面赋予自然进化的世界以“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自己的生命,参与自然演进,纵浪大化。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一朴素的哲学观点“天人观”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一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
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主张天人相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也就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
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
但天人相分过于强调“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早期西方世界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也有专深的研究。
在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重要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文化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出现类似中华民族那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如:赫拉克里特就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则把天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依赖宗教信仰,相信神的拯救等等与大自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解释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
“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
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
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
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
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Dividednessbetween Man and Nature)中国传统得宇宙观或对自然得态度就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就是指人对自然规律得顺从与对自然得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得生活与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与谐统一。
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得境界 无论就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与实践等方面都就是如此。
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与。
在中国天人合一得思想指导与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与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与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得思维方式与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得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
西方得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得万物都就是对立得,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
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与改造自然得位置。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得东西或地位,她们相信这并不就是天命,顺从命运得人会遭到唾弃。
这就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得原子得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得思想方式与重逻辑得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得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得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得作用。
西方东方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演绎式归纳式线性圆周式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重形合重意合写作:开门见山(演绎式思维) 往往不开门见山(归纳式思维)2.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Group vs、IndividualismOrientation)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群体取向,二就是她人取向。
中国古代人物《荀子》介绍
【导语】荀⼦(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字古⾳相通,故⼜称孙卿。
周朝战国末期赵国⼈。
思想家、⽂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物之⼀,时⼈尊称“荀卿”。
下⾯就给⼤家详细介绍下《荀⼦》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平简介 荀⼦20岁时,就已在燕国从事政治。
他反对燕王啥把王位禅让给其相⼦之,但燕王没有听他的劝告。
在燕国的游说失败后,荀⼦的⾏踪共有20多年不清楚。
但⾄公元前286年时,荀⼦以“秀才”见称于世。
此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尊宠之”。
⽥骄、慎到、接⼦这些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号为列⼤夫,享受优越的待遇,不治⽽议论,作书以刺世。
荀⼦年50才始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之事都有批评,认为“⾮先王之法”。
前286⾄前285年,齐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曾进⾏谏诤,但不获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
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
齐⼞王逃宫,被淖齿杀死。
齐国⼏⾄灭亡。
前279年,齐即墨守⽥单乘燕惠王⽤骑劫代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举收复失地,“迎襄王于莒,⼊于临淄”。
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王的教训,⼜招集亡散的学⼠,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夫之缺”。
这时,荀⼦在楚国,正逢秦将⽩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乱,楚⼈仓惶迁都于陈。
荀⼦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作。
由于⽥骄等⽼⼀辈的学者已死,慎到、接⼦⼜不在齐国,荀⼦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师”,“三为祭酒”,成为稷下学宫的领袖。
前264年,齐襄王死,荀⼦在齐不得志,秦国于此时聘请他⼊秦,荀⼦遂离齐赴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然地形等都进⾏了考察。
他建议秦昭王重⽤儒⼠,“⼒术⽌、义术⾏”。
秦昭王虽然⼝头称善,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
所以荀⼦之说在秦不可能得到采⽤,于是荀⼦⼜只好离秦⽽往游他国。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主要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并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天人关系”问题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
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更彻底:“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常言道:如果做学问不讨论天人关系,那就不能叫做学问。
今天我们通过天人关系的学习,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宇宙观念,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即面向“人”,关注人的命运和处境,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并且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确立“人道”和“天道”的关系。
总体上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这个观点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是荀子。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哲学家,他虽然被认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但是,很显然他和孔子、孟子不同,而且在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上地位都不是很高,常常被认为是儒家的歧出,也就是说是一个离经叛道者。
譬如说,在人性问题上,儒家的主流是主张人性善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同样在天人关系上,主流的儒家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但是荀子则主张天人相分的思想。
在历史上,荀子的思想曾经在文革时期得到重视,因为从哲学的党性原则,即唯物和唯心的角度来讲,荀子被划分在了唯物主义的阵营,而且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要讲的关于天人相分的观点。
(一)天人各有其职荀子认为,自然界(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荀子说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118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 娟,钟志强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首先,荀子赞赏了人类活动的价值、目 的,对人之欲望加以了肯定,在某种程度上, 这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荀子·王制》 提 出:“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 致其用”[8]84 表现出荀子对造物技艺满足人类 欲望的肯定。荀子认为,人能利用自然为社会 谋求福利;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资 源的特性改进技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 欲求。其次,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在技艺 观方面表现为强调“由技进艺”,即技术可适 应物性与人的欲求不断提升、娴熟,最终达到 与天地合一的完美境界。《荀子·性恶》 认为: “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 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与道家求真不同,“伪” 于荀子而言是一种进步的肯定。荀子认同且赞 赏“人为”(造物活动),肯定人造器物可胜过 自然之物;物经加工之后比其原始状态更适合 于人类社会的需求,审美上也可能更突出。可 见,荀子对器物制作工艺持肯定的态度,并以 之为人类社会文理隆盛的必要条件。最后,在 “天人相分”思想的影响下,技艺观为造物艺 术在美学上也争得了一席之地。《诗品》 云: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 金’。”汤惠休评价的是谢灵运与颜延之的诗歌 风格,然而,其评语也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物和 人工造物之美的经验比较。物身上显现的人为 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属性其实质都是人类审美理 想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审美观都是受到“天人 相分”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观”的体现,只不 过是一个源于荀子的天人之分,另一个则是源 于庄子的思想。
第 36 卷第 4 期 2021 年 7 月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6 No.4 Jul.2021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天人相分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天人相分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天人相分”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天人相分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一种观点。
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区别和相对立。
荀子首先明确提出。
《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
认为自然界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社会的贫富灾祸也与大自然界没有必然联系,完全由人自己造成,否定天有意志、可以主宰人的命运的观点。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肯定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界。
唐柳宗元继承并发挥荀子“天人之分”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天人“不相预”的天人观。
即认为天道与人事各有自己的规律,二者区别严格,互不干预。
并强调谋事完全在人,而不必祈求于天:“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
”
(《天说》)刘禹锡则在同意柳宗元天人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即认为天与人互相争胜而又互相利用,乃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
并认为“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
(《天论上》)正因为天与人处于如此的关系之中,大自然才能加以利用和改造,人类社会也才得以发展和进步。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孙关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一、中国古代不但有“天人合一”论,也有“天人相分”的观点,两者都已流传2000余年。
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论,是天人协调、人际和谐的思想。
在古代农业社会,它驱使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化。
然而,历史车轮发展到了近代工业化社会、近代分析时代,它无法驱使人们去掠夺自然、剥夺他人,成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文化根源、社会停滞的思想症结。
三、西方强调的“个人本位,克服自然”与中国的“天人相分”论有类似之处,它唤起了人们征服自然的主动性,成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根据、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
四、后工业化社会和大科学时代的今天,重新呼唤出“天人合一”论,是时代、社会的需要,但今天需要的是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新的天人协调、人际和谐,才能振兴中国、振兴现代科技。
五、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论中有精华、有糟粕,应批判地而不是全盘地吸收。
六、未来的社会不是“天人合一”论独步天下的社会,应该吸收“天人相分”论的有益观点。
21世纪既不是西方文化独霸天下,也不是东方文化独霸天下的时代,而是东、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吸取对方长处,共同创造更为先进的世界文化的时代。
Ciel-homa Unueco kaj Ciel-homa DisecoSun Guanlong(de Eldonejo de Cina Enciklopedio) 1.En antikva Cinio estis ne nur teorio pri ciel-homa unueco ,sed anka ǔtiu pri ciel -homa diseco.Ili amba ǔcirkulis pli ol 2000jarojn.2.En la cina tradicia kulturo ,la gvidan pozicion okupas la teorio pri ciel -homa unueco ,t. ideo de ciel -homa akordigo kaj interhoma harmonio.En la an -tikva agrikultura socio gi pusis ho mojn krei brilan orien -tan kulturon .Tamen kiam la historio marsis en la mod -ernan industrian socion kaj modernan analizan epokon ,gi ne povas pusi homojn rabi la naturon kaj ekspluati ali -ulojn,sekve gi farigis kultura fonto de postiginteco de mo derna scienco kaj tekniko de Cinio kaj ideo logia slosilo de la socia stagno. individueco de homo kaj konkero de la natur -o ,emfazitaj de la okcidento ,similas al la ciel -homa dis -eco de Cinio.Gi v ekas la iniciatemon de homoj por konkeri la naturon ,kaj farigis kultura grundo de moder -j jf 4.En la nuna tempo d e postindustria socio kaj grandscienca epoko ,refoja elvo ko de la teorio de ciel-homa unueco estas la bezono de la epoko kaj la socio.Tamen hodia ǔni bezonas novan ciel -homan akordigon kaj interhoman harmonion ,tute malsamajn ol tiuj de la agrikultura socio ,nur tiel ni povas potencigi Cinion kaj pro sperigi modernan sciencon kaj teknikon.5.Cina antikva teorio de ciel -homa unueco entenas kaj kremon kaj skorion.Ni devas akcepti gin kritike ,sed ne tute. venonta socio ne estos la socio ,en kiu pasos nur la teorio de ciel-homa unueco.Ni devos akcepti uti -lajn vidpunktojn de la teorio de ciel -homa 21-a jarcento estos la epoko,en kiu nek la okcidenta kultur -o ,nek la orienta kulturo hegemonios ,male ,ili pli bone kunfandigos ,akceptos avantagojn unu de la alia kaj kune kreos pli progresintan mondan kulturon.(L Y )——世界科学技术TSkT 第五届国际世界语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选登orto de socia evoluo.14。
如何看待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关系
如何看待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
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天人相分”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
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
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
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
这种论证“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毫无关系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
荀子的天人关系学说
2、天行有常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论》)
★荀子还对传统的宗教迷信观念进行了批判: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
化,物从之罕承至认者自也然。怪界之有,可自也己。固而有畏之的,非运也动。变夫化日月规之律有出蚀发,风,雨荀之不子时, 怪 也 对这。星当些上之时活闇党社动而见会不政,是险存过无,在是世则而的文是不卜饰虽常无筮政【一事、尝至的决】者有手事,之段、无。益祭。上也祀对明。等于而(政进哀《平天行悼,论则了死》是批者)虽评的并各。世起种认,祭为无伤 祀活动,则认为这纯粹是为了表达“志意思慕之情”,是 “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这就赋予了宗教活动一 种较为现实的解释。
荀子认为“治乱非天也”,“治乱非时也”,社会治乱 的根源只能从人自身去寻找。
4.制天命而用之
★既然社会和人事的好坏都取决于人为,因此,人们 不能迷信天,而是应该积极发挥人的作用,“制天命 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 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 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与物之所以 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天论》)
(2)化性起伪的可能性:
①荀子首先肯定了人有天生的欲望和追求。
认为“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 (《性恶》)
②荀子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仁义礼智的能力。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 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 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 可以为禹明矣。”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讨论的主要问题
天人关系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 置,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 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形成 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天人相分,天 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
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 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 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 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1、“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西方哲学 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天人相分”。这一思想不 但表现在哲学上,也表现在科学上。从哲学上 来说,这种自然和人对立的思想发展成为主客 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个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割裂 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科学上,天人相分的 观点,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把 自然作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对象,那么 人就可以驾驭自然,战胜自然,发现规律为人 类所用,这种现象导致了科学的发展。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 起……天能生物, 不能辨物也;地 能载物,不能治 人也”——《礼论》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 桀亡”
——《天论》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 与物畜而制之;从 天而颂之,孰于制 天命而用之。”
——《天论》
最尊也”。
家、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一切臣民都应 该服从,从而使统治 者的地位更加神化。
“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 天子”。
天人感应——“灾异谴告”
“天人感应”还表 现在人类社会的治 乱与天道运行之间 的关系上。具体来 说,人类社会的治 乱兴衰会影响到天 道的运行;反过来, 天也会通过灾异或 者是祥瑞来体现它 对人间社会治理情 况的评判。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摘要: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认为荀子是主张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有它的双层意蕴:在道德层面上,天德即人德,是天人合一的;在治理的层面上,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
荀子的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
荀子为天赋与道德的属性,一方面是为他的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他的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荀子的天人观已经摆脱了“天尊人卑”和“君命天授”的传统观念,建立了天人相分的自然天人观。
天人相分使天失去了赏善罚恶的决定权,天有天职,人有人职。
国家的治乱从根本上说,并非取决于天而是取决人,天和人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必须是分开的。
关键词:荀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明于天人之分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时期天人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儒家的观念而言,“天人合一”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
时至荀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成为第一个对天人关系给予自然的解释的哲学家。
“他剥掉了从外面强加给天的神秘外衣,否定了从外面强赋予天的神灵本质,把天从一个虚幻不实的神秘世界,拉回到客观实在的物质自然界来了。
”[1]荀子的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他“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提出。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论争“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是荀子哲学的重要观点,他突破了前期儒家“惟天惠民,惟辟奉天”[2]的天人合一传统观念,荀子则以经验的进路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他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3]“明于天人之分”的内涵引起了学界的不少争论。
如方立天教授认为:“荀子‘天人之分’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区别”[4],方克立教授认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5]等等。
黄忠晶先生和晁福林先生之间的论战颇具有代表性,晁福林认为:荀子只说过“天人之分”,他自己并没有说过“天人相分”,天人之分是要弄明白天和人各自的名分、职分;而天人相分是指两者的区分、划分,所谓“明于天人之分”意即明白天、人两者的名分、职分而不可僭越。
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一、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西方文化的特点:1、时空分立与天人相分。
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为了征服自然,首先得认识它。
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导致了其哲学和科学的长足发展。
近代西方人在征服自然方面远远超过中国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使人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
2、崇尚理性。
西方很早就把理性当作内在自主的活动,所以理性包含着一个辩证的过程,其自身的发展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大。
西方科学的发展就证明了西方文化在崇尚理性的前提下方法意识的不断突破。
3、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4、基督教精神。
在西方,基督教肯定了上帝的绝对和永恒的存在。
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是自己信仰的主宰,都是独立的个体。
在上帝面前,人人施展才华,竞争、进取、冒险、开拓,取得成绩后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
西方文化的优缺点:西方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拓性使西方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不断地进行广泛、细微的知识性探索。
正是这种积极的开拓精神, 使西方的政治体制在不断地完善, 科技也取得了飞速地发展且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当然这种文化的挑战、冒险、开拓精神又往往具有征服性和掠夺性。
这一点与它的文化传统有关,我们从希腊神话里就能发现一些具有人格的超人, 大都是些勇敢的冒险家和强悍的征服者。
而这一特征无论是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还是近代的殖民地也都能证明。
二、为什么说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着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
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及今,一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
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之天人相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每次想到《劝学》当中这两句,都会被荀子的那种富于哲理的思想所感染。
借此谈论一下我看完《天论》之后的一些认识及想法。
天人关系即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大致包括天命与人事的关系、自然界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为的关系等。
对于天人关系,荀子在其《天论》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可概括为“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天人关系问题的两大思潮。
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想必我们大家很了解,他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这种思想在文学上也有体现。
比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人以悠然的心情所看到的南山之景也是悠然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则展示了自然运动的勃勃生机与大自然的和谐圆满,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轻快欣喜和对于自然真谛的深刻体悟。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荒谬的违背科学的地方。
“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古代称皇帝为天子,君王自己也宣称是天之子,每逢重要节日祭天。
这实际上是要使人迁就乃至屈服于天。
如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荀子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在那种王权至上的时期能够提出不同于
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天人相分。
荀子明确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这种唯物论的观点大概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他认为人天各司其职。
天的职分在于造就万物,包括人类。
他将自然的这种功能称为“天职”、“天功”。
人也有人的职分。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人类的“治”是能够与天地并立的职能,其含义:一、面对自然界,人能主动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二、人能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组成社会,并建立国家,荀子称为“明分使群”。
在确定人职时,荀子指出人应当“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知识的限制,他觉得“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等自然现象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的,故称之为“天”。
对于无法探知的领域,他认为应当采取“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也就是不去观察和考虑这些,当然这是消极的思想。
但是他同时指出,自然现象的成因固不可知,但人对于可见的自然现象还是能够并应当通过认识这些现象来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从而使其为人类服务:“所志于天者,以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以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至于四时者,以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
”
有人认为他这种“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天人观的局限,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这种异议是带有偏见的。
正如上文所引用的
文字所述,对于可见的现象,荀子主张探求其中规律。
对于那些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解释的现象,他并非避而不答,而是努力探寻。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是他找到的结果。
虽然这个结果不能够令人满意,当他那种对于现象“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的态度无疑体现了科学理性的精神。
近年来,由于科技极大发展而大自然生态平衡不断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天人合一”颇为风行。
但是荀子的“天人相分”并不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在划清二者界限的基础上,揭示其联系,这一点与“天人合一”并不矛盾。
之所以会被人舍弃,是因为它存在着分歧,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人对于自然态度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自然改造问题。
“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秩序的形成,是自然界最合理的本然状态,人毋须加以改造。
然而,人应对自然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为人类谋取一个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即以人为本。
只要有利于人类长远的根本利益,只要不违背基本的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界的总体平衡,不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对自然环境作合理适当的改造是有必要的。
实际上,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每一个阶段都是对自然的深化认识和不断的改造自然,否则我们现在过的依然是茹毛饮血的生活。
从这一点看,又符合“天人相分”之“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由于各种原因,荀子的“天人相分”说在历史上的影响比不上“天人合一”,即便如此,与后者相比,他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和分析更为科学合理,有着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
今天我们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同时又要了解“天人相分”,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既遵循自然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又能适度的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