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 概述中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使用了数千年。
许多中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不少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应用的基础,药性则是中药应用的重要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旨在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中药的合理应用。
2. 中药药性2.1、中药药性的定义中药药性是指中药特有的“性”,包括五味、四气、归经等几个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2、中药药性的组成(1)五味:中药的味道可以分为五种:辛、酸、甘、苦、咸。
五味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辛味具有散寒解表、散风止痛、行气化痰等功效;酸味具有收敛止泻、涩肠固表、收湿止泻等功效等。
(2)四气:中药的性味可以分为四种:寒、凉、温、热。
四气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寒性可以清热解毒、凉性可以解渴、清热、凉血止血等。
(3)归经:中药的性味与人体的经络有关,归经即是指中药味性对经络的归属。
药性归经对中药药性发挥作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的关系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药性会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比如,苦寒之品可以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甘平之品则有益气血、润肺化痰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体弱、久病体虚及慢性气管炎等等。
3. 中药药理作用3.1、中药药理的定义中药药理是指中药在体内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药效、药效作用机制、安全性以及毒性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使用的基础,在中药药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中药药理作用的分类(1)生化作用:中药可以在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和传递信息,发挥生化作用,如清热解毒、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活化血脉等。
(2)生理作用: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调节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内分泌等。
(3)药效作用:中药的药效就是可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如治疗感冒发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的范围
药性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性特点。
药性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归经、毒性等方面。
药性与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总概括。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 种滋味,是药物作用特性的总概
06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01
02
03
药效学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 或离体组织的作用,了解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药效持久性。
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致畸作用、致 突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指导药物炮制
01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 ,如生地黄经过炮制后变成熟 地黄,性质由寒转温,具有补 血滋阴的作用。
02
炮制还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和 副作用,如制首乌经过炮制后 能够减少肝脏毒性,提高治疗 效果。
03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同 的药效,如醋炒柴胡可以增强 疏肝解郁的作用,蜜炙黄芪可 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
括。
四气和五味是相互关联的,药物 的四气确定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五味则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02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沿革
药性理论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各种 草药,记录其功效和毒性,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帝内经》
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经典著作,其中详细描述 了中药的药性理论,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中医中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所创造的宝贵财富。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整个人类健康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在化学合成药品研制日渐困难和化学药品药源性疾病及不良反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呼吁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产品,而绝大多数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属于无毒害的天然产品,因而得到了国际医药界有识之士的青睐,很多国家都对草药进行了统一立法,开始接受天然药物的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物,这些都为中药作为治疗药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适时地提出了“中药现代化”战略口号。
在此之后,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如何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看法和意见。
本人现择其要,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中药现代化的含义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特色和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中药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使中药以规范安全、高效方便的新形象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造福全人类,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这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技术及应用经验上的发展。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工作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多学科参与的系统工程。
在现代化过程中,中药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特征。
(一)中药应用基础研究与中药现代化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药应用基础研究包括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许多年来,人们致力于探讨四气与机体病理生理的联系,探讨药物不同药性与疗效之间的联系,已取得一些进展。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药物多种 作用 的 高度概 括[ 。中药药性 理论 包括 中药 的 四 1 ] 气、 五味 、 归经 、 升降浮沉 、 有毒 无毒 、 配伍 规律 、 妊娠 禁忌 、 十
八 反、 十九畏等 , 功能 、 主治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_ 。 2 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 步 , 中药药性研究不断深入 , 围绕中药 药性理论在药性 的化学成分与药性 、 生物热 动力与药性 、 中药 药性多维性等不 同的方面及 角度展 开 了一 系列 的探 讨研究 ,
取 得 了一 定 的进 展 , 就 主要 研 究 内容 及 特 点综 述 如 下 。 现
3 中药药性 多维 性的研究l 7 ] 中药药性的多维性 即中药药性诸 多要素集合决定 中药效
能的特性 , 其特点是从不 同维度上相互补充 , 综合表现 出药物
的效能 , 并决定药物的个性特点 。就某一具体 药味而言 , 药性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1 年第 3 现代研究概况
却 翎 ,王 碌 ,祁 燕 ,宋娜 丽 ,唐 志 国 ,包 ・ 日格 图 照
(.云 南 中 医学 院 中药学院 ,云南 昆明 60 0 1.云南省 中医中药研 究 院,云 南 昆 明 602 ) 1 5 502 523 )
化学成分种类较多 , 的含有挥发油 , 有 有的含强烈刺激性 的脂
同决定某 些药味 的主要效 能, 如苦寒 对黄连 、 龙胆草 , 甘寒对 麦冬 、 地黄 , 苦辛温燥对苍术 、 独活 , 甘咸 温润对苁蓉 、 鹿茸等 。
一
肪 油或是含剧毒 的生物碱 ; 寒性 药含苷类 , 以皂苷 、 蒽苷 和苦
能, 另一方面主要影 响因素则 决定 了中药 主要效能 及其运用 取向 。多维药性理 论赋 予了 中药 深刻 的 内涵 , 并成 为中药具 有多功效的内在依据 。 4 中药分子药性 学的研究 中药学发展到 至今 , 同学者从 不同的角度 提出 了“ 不 中药 分子药性学” 的命题 , 李石生等f提 出“ 8 中药 理论 体系一分子药
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
往有所差异 ,甚至 截然相反 。如 上种种 问题 ,不仅 造成 了 中医学习过程 中的 困惑 和临床应 用 中药 时 的迷惘 ,同时也
滞 碍 了中 医 学 术 发 展 。 在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昌 明 的今 天 ,这 一 长期 存 在 的历 史 问 题 应 该 得 到解 决 。
1 四 气
渗泄 ,此 五味之用 也。 中药 五味 的确定取 决于两 个方面 , ”
一
四气又称 四性 ,主要用 以概括 说明 中药的寒 热温 凉属 性 。寒凉与温热是本 质不 同、互 相对立 的两种 药性 。温 与 热 、寒与凉则是 本质 相 同、程 度有 别 的 同一 种药 性属 性 ,
是 与实 际口尝感 觉有关 ,二是药 物临床 应用 的归 纳和 总
华 ,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 ,并在长期 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最终形成 了独具 特色的 中药药性理论体 系。本文分析
了 中药 的 药 性 理论 研 究 问 题 。
【 关键 词】 中药;药性 ;四气 ;五味 【 中图分类号 】R8. 25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1 01 — 2 07— 57 2 1)1 — 0 8 0
绝对的平性药物 ,所谓 的平性 药物仍 然存在 着微寒 、微 温 的药性属性 ,仍未超 越 四气 范畴 。总之 ,药物 四气属 性充 分反映出药物影 响人 体 阴 阳盛 衰 和寒 热变化 的作 用特 点 。 是 中药药性理论 的核心组 成部分 ,是 用 以概 括说 明中药功
能属 性 和作 用 特 征 的 主 要 依 据 之一 。
2 五 昧
尽管包括性味 、归经 、升 降沉 浮、毒性等 内容 ,但 归结起 来 ,寒 热药性是 其根本 ,也 就是说 ,无 论 中药 属性 多么复 杂 ,最终均需 以寒、热两类 药性 总括之 ,以应 对寒 、热二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降低。
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摘要: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指的是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和性质,如寒、凉、平、温、热等不同属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药理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中药性质和人体状况的综合分析,为中药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特点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这些特点使中药应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中药药性理论的应用包括药物配伍、药物制剂和药物调配等方面,为中药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未来,应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属性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理论认为,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与其自然属性有关,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味特点和药理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中药药性的特点来进行配伍和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属性和特点,其中性指中药的温度和寒热性质,味指中药的味道和化学成分,归经指中药对人体经络的影响。
这些属性和特点决定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具有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综合性是指中药药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中药的性味、功效、药量等;动态性是指中药药性随着时间和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类型和病情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1.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包括中药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已逐渐从经验性的认识转化为系统性的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2、熟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及作用特点;了解中药药性的现代知识。
【教学方法与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
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前人用药的现代科学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还可更加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常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为“四气五味”。
(一)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医传统认识①概念又称四性(four properties),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
四气中、温一热(大温)、寒—凉(微寒)药性相同而程度不同,故四气也可看作寒(凉)、热(温)二性。
另:平性—药性平和,偏温偏凉之性不很明显,实际上平性药也有偏于温或凉的药物,称为微温或微寒,基本上属四气之内,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②由来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来概括的:凡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也是中医辩证用药的重要原则。
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临床获得的不同疗效,认为中药有四种药性——“寒、热、温、凉”。
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
寒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的药物)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等功能的中药)从现代医学角度怎样认识“四气”,我们认为“四气”乃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
中药药性理论探讨
中药药性理论探讨摘要:当前,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
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总结、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本文分析了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问题。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1 四气四气又称四性,主要用以概括说明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
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
温与热、寒与凉则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属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内经》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进一步指出:“入腹则知其性。
”充分说明四气的确定,是在病人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
也就是说,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性属温热。
部分文献中将药物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则是对药物四气属性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还存在平性药物,是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物。
但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微寒、微温的药性属性,仍未超越四气范畴。
总之,药物四气属性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能属性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2 五味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五味既是对药物性能的抽象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标示。
中药学 中药药性理论及现代研究
• 没有绝对的无毒 • 中药和西药一样也有不良反应。
毒性的大小
WHO曾推荐将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以动物急性 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数值进行分级,大鼠一 次口饲的LD50的值小于1 mg·kg-1 的为剧毒,分别 大于(1.0,50,500,50000)mg·kg-1 的为高毒、 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 细辛等。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与中药功效关系
▪ 一、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 1、作用的多效性 ▪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 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 ▪ 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
▪ 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 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 2、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 3、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
中药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 将有毒中药依据毒力强弱进行合理分级,仍有 困难。
“有毒中药”的传统毒性中药和 现代毒性中药之分
▪ (1)传统有毒中药主要指:川乌、草乌、附子、 马钱子、天南星、苍耳子、黄药子、半夏、砒霜、 雄黄、硫磺、朱砂等本草学著中记载的毒性中药;
▪ (2)现代有毒中药主要是指:根据现代临床监 测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材、中药复方和中成 药制剂,如马兜铃类药材及其制剂(肾毒性)、鱼 腥草注射液(过敏反应)、大黄蒽苷类(致癌)、 小檗碱(心脏毒性)、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肝毒 性)等。
野百合碱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临床主 要试用于皮肤磷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疗效较好, 对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和阴茎癌也有效。
鸦胆子油乳剂:用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肠
癌、宫颈癌、皮肤癌等 。
三尖杉酯碱:三尖杉属植物提出有抗癌作用的 生物酯碱,能抑制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使 多聚核糖体解聚,是干扰蛋白质合成功能的抗癌 药物。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 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恶 性淋巴瘤等。
中药药性理论及其现代研究
生白术长于燥湿利水;炒白术长于补气健脾。
• 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 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 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 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加之挥发油受 热挥发散失,可减少29%左右,因而其燥性相 对降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定 义
•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 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 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 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
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的中药基本理论。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中药药性内涵的演变
药性即毒性 “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物以供医事。” ——《周礼》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素问》 “ 药勿瞑眩, 厥疾勿廖, ” ——《尚书· 说命篇》 药性即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 “ 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 宜水煮者, 宜酒演者, 宜煎膏 者, 也有一物兼宜者, 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 不得 违越。” ——《神农本草经序例》 药性即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和性能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作了补充, 他在《本 草经集注序录》中言“ 药性一物, 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 为本。”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试试题之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试试题之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教学时数:54学时(42理论:12实验)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简介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和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
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药理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4 .课程作用《中药药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药理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药药理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药药理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各类常用中药药理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培养中药药理学科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疗效提高和中药药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药理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课程编号:G4000065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必修课 总学分数:3学分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第2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酸味药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 成分: 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归经: 主入肝、脾、肺经。
功效:具有止泻、止血、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 愈合等多种作用。
3.甘味药
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归经:主 入肝、脾、肺经。
功效:补益强壮、缓急止痛。 绝大多数的消食药、补益药和养心安神药为 甘味药,甘味药在利水药、止血药和收涩药中也 占有较大的比例 。
(4)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黄芩、芒硝、 柴胡、茵陈 、黄连、苦参、青蒿、秦艽、 生大黄、生地黄、番泻叶、芫花、常山等。 (5)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 :对肾脏有毒 性的中药有:斑蝥、木通、马兜铃、粉防 己、延胡索以及钩藤中所含的钩藤碱等。 (6)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洋金花、芫花、 斑蝥、狼毒、雷公藤等。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 的脏腑经络。 中药的归经是从功效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后总 结出来的。 黄连 泻心火、除心烦 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 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 归心经 归肝经 归肺经
天麻 桔梗
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羚羊角、 地龙、牛黄、全蝎、蜈蚣等22种中药均入肝经, 入肝经率达100%,显著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 药入肝经率(42.9%)。
寒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
中药四性对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 以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热证 阴虚证病人:
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
寒凉药和滋阴药
cGMP
寒证 阳虚证病人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 温热药和助阳药 cAMP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ppt课件
鹿茸、淫羊藿、补骨脂等53味壮阳药→入肾 经率100%(肾主生殖); 仙鹤草、白芨、大蓟等21味止血药→入肝经 率85.3%(肝藏血)。
⒉归经与有效成份在体内的分布相关 性(有一定相关性)
23味中药有效成分身体内的分布与所属脏腑分析比较。 符合率:61%;大致相符:26%;无关 :13% 如:3H-川芎嗪主要分布:肝、胆(归肝、胆经) (川芎嗪的含量非常低1g中含有0.01ug不到) 3H-鱼腥草素呼吸道排出率高(入肺经) 冰片(成分:龙脑):易透过血脑屏障(入心经)
天花粉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功效。 药理研究表明天花粉具有调节血糖,抗菌, 抗病毒等作用。 天花粉抗早孕,中期妊娠引产历代本草未见 相关记载。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差异性的原因分 析
①药理研究发现的新作用是对中药传统功效内 容发展。 如雷公藤-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作用。 银杏叶-增加脑和外周围血管的流量。 绞股蓝-降血压作用。
⒉毒性反应
定义: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 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一般后果比较 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现列入国务院“毒性药品管理品种”范围, 受《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约束的中药 计28种。
①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症状: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悸、胸闷、 循环衰竭,严重者死亡。 易致毒药物: • 含乌头碱类药物:川乌、草乌等; • 含强心苷类药物:蟾酥、万年青、夹竹桃等。
⒈中药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具有相关性。 祛风解表药-促进汗液分泌,扩张体表血管。 (具有发散,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的作 用 )。 清热解毒药-大多能抗菌、抗病毒、解热、抗 炎、增强免疫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燥湿等)。
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
劳伤 包括 形劳 、 劳 、 劳 三方 面 。形劳最 易耗 损 心 房 脾气 , 致形 衰 气 少 虚 劳 发 热 , 次 劳 伤 肺 气 致 肺 气 不 其 固 , 息汉 出。另 外久 视伤 血 , 卧耗气 , 喘 久 久坐 伤 肉 、 伤 力、 伤骨 , 久行 伤筋 等都 属于 形 劳所 伤 。心劳甚 则 伤及 心血 ; 房劳甚 则耗 损 肾 精 , 能 引 起 正 气减 弱 , 抗 力 均 抵 下降 , 外邪乘 虚而 人 , 病 由是 而 生 。 疾
维普资讯
・
2 ・ 0
光 明 中 医 20 0 6年 l 第 2 0月 l卷 第 l 0期
C G C O t e 0 6 V l 1 1 J MT M c br 0 . o 2 . o 2 0
关 于 中药 药性 理论 现 代 化 研 究 的思 考
医药 事业发 展 的一 种 趋势 , 中 医药 界 的广 大 同 仁 所 为
共识 。
的研 究 范 围包括药 物 的性 质及 应用 规律 等 。其有 广义 与狭 义 之分 , 狭义 的 药 性 指 药 物 的寒 热 温 凉性 质 。广 义 的药 性包 括 中药 的四气 、 味 、 经 、 降浮沉 、 五 归 升 有毒 无 毒及 配伍 法度 、 娠 禁 忌 、 妊 十八 反 、 九 畏 等 。而 其 十
“ 中药 现代 化 是要 在 继 承 和 发 扬 中医药 的优 势 和
特 色基 础上 , 充分 利用 现代 科学 技术 的方法和 手段 , 借
鉴 国际 通行 的医药 标 准 和 规 范 , 究 开 发 能够 合 法进 研 入 国际医药 市场 的 中药 产 品 , 高 中药 在 国际 市 场 的 提 竞争 能力” 。这一 具有 时代 特 色 的新观点 , … 已作 为 中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计量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规律。
知识图谱
利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中药 药性理论的知识图谱,展 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结构和 关联关系。
05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中药药性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解毒药
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等,通过清热、解毒的 作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特殊的治 疗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中 药药性理论中指导药物应用的重要原则。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中所含的化学 成分密切相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 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 引言 •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方法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 中药药性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 要意义。
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02
探讨中药药性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揭示中药药性作
用的生物学机制。
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体系
03
制定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
价体系,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 究,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