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归纳总结,奥数行程问题解题技巧50例经典例题详解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分类总结汇总版(题型全,知识点详细)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分类总结汇总版(题型全,知识点详细)

目录目录 (1)行程专题(1)——简单相遇追及问题 (3)行程专题(2)——多人相遇追及问题 (6)行程专题(3)——多次相遇追及问题 (8)模块一:由简单行程问题拓展出的多次相遇问题 (8)模块二:运用比例关系解多次相遇问题 (8)模块三: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 (9)行程专题(4)——变速变道问题 (10)模块一:变速问题 (10)模块二:变道问题 (10)模块三:走停问题 (11)行程专题(5)——火车过桥问题 (12)模块一:火车过桥(隧道、树)问题 (12)模块二:火车与人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12)模块三:火车与火车的相遇与追及 (13)行程专题(6)——流水行船问题 (14)模块一、基本的流水行船问题 (14)模块二、相遇与追及问题 (15)行程专题(7)——发车问题 (17)行程专题(8)——环形跑道问题 (19)模块一、一般环形跑道问题 (19)模块二、环形跑道——变道问题 (19)模块三、环形跑道——变速问题 (20)模块四、时钟问题 (20)行程专题(9)——比例解行程题综合 (22)模块一:比例初步——利用简单倍比关系进行解题 (22)模块二: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22)模块三:路程相同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 (23)模块四、比例综合题 (23)行程专题强化(1) (24)行程专题强化(2) (26)行程专题强化(3) (27)目录行程专题强化(4) (28)行程专题强化(5) (29)行程专题强化(6) (30)行程专题强化(7) (31)行程专题强化(8) (32)行程专题强化(9) (33)行程专题强化答案(1) (34)行程专题强化答案(2) (36)行程专题强化答案(3) (38)行程专题强化答案(4) (40)行程专题强化答案(5) (42)行程专题强化答案(6) (44)行程专题强化答案(7) (46)行程专题强化答案(8) (48)行程专题强化答案(9) (50)行程专题(1)——简单相遇追及问题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关于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可简记为:s = v×t时间=路程÷速度可简记为:t = s÷v速度=路程÷时间可简记为:v = s÷t相同时间内,路程比=速度比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平均速度=全部路程÷全部时间全部时间=全部路程÷平均速度全部路程=平均速度×全部时间相遇:甲乙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人在途中相遇,实际上是甲和乙一起行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相遇总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例题1】(23中2012)一列慢车和一列快车分别从A、B两站相对开出,快车和慢车速度的比是5:4,慢车先从A站开出27千米,快车才从B站开出。

小学数学30道“行程问题”专题归纳,公式+例题+解析!

小学数学30道“行程问题”专题归纳,公式+例题+解析!

小学数学30道“行程问题”专题归纳,公式+例题+解析!“行程问题”作为小学数学常用知识点之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然而面对各种古怪的命题陷阱,不少考生还是心内发苦,看不出解题思路,频频出错。

解答“行程问题”时,究竟该怎么做呢?“行程问题”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路程、速度和时间。

这也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份行程问题资料,包含公式、例题和解析,有需要的为孩子收藏一下,希望对学习行程问题有帮助~题型公式行程问题核心公式:S=V×T,因此总结如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从上述总结衍伸出来的很多总结如下: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两岸问题:S=3A-B,两次相遇相隔距离=2×(A-B)电梯问题:S=(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平均速度:V平=2(V1×V2)÷(V1+V2)5.列车过桥问题①火车过桥(隧道)火车过桥(隧道)时间=(桥长+车长)÷火车速度②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时间=车长÷火车速度③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迎面错过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④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追及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⑤火车过火车(错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⑥火车过火车(超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考点精讲分析1、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的山坳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的上坡路,8千米的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后停留1小时,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解析】核心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去时:T=12/4+8/5=4.6小时返回:T’=8/4+12/5=4.4小时T总=4.6+4.4+1=10小时7:00+10:00=17:00整体思考:全程共计:12+8=20千米去时的上坡变成返回时的下坡,去时的下坡变成返回时的上坡因此来回走的时间为:20/4+20/5=9小时所以总的时间为:9+1=10小时7:00+10:00=17:00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50题例题详解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50题例题详解

这篇关于⼩学奥数⾏程问题50题例题详解,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1、甲、⼄⼆⼈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他们第⼀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相遇后⼆⼈继续前进,⾛到对⽅出发点后⽴即返回,在距B地3千⽶处第⼆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解:第⼆次相遇两⼈总共⾛了3个全程,所以甲⼀个全程⾥⾛了4千⽶,三个全程⾥应该⾛4*3=12千⽶, 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了⼀个全程多了回来那⼀段,就是距B地的3千⽶,所以全程是12-3=9千⽶, 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

2、甲、⼄、丙三⼈⾏路,甲每分钟⾛60⽶,⼄每分钟⾛67.5⽶,丙每分钟⾛75⽶,甲⼄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同时出发,丙与⼄相遇后,⼜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 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这距离是⼄丙相遇时间⾥甲⼄的路程差 所以⼄丙相遇时间=270÷(67.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

3、A,B两地相距540千⽶。

甲、⼄两车往返⾏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地之后⽴即返回,⼄车较甲车快。

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次和第⼆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

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车共⾛了多少千⽶? 解:根据总结:第⼀次相遇,甲⼄总共⾛了2个全程,第⼆次相遇,甲⼄总共⾛了4个全程,⼄⽐甲快,相遇⼜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次相遇到第⼆次相遇,⼄从第⼀个P点到第⼆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次的路程。

所以假设⼀个全程为3份,第⼀次相遇甲⾛了2份⼄⾛了4份。

第⼆次相遇,⼄正好⾛了1份到B地,⼜返回⾛了1份。

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了(540÷3)×4=180×4=720千⽶,⼄总共⾛了720×3=2160千⽶。

(完整版)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经典整理

(完整版)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经典整理

第一讲行程问题(一)教学目标:1、比例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知识点拨:发车问题(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

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火车过桥火车过桥问题常用方法⑴火车过桥时间是指从车头上桥起到车尾离桥所用的时间,因此火车的路程是桥长与车身长度之和.⑵火车与人错身时,忽略人本身的长度,两者路程和为火车本身长度;火车与火车错身时,两者路程和则为两车身长度之和.⑶火车与火车上的人错身时,只要认为人具备所在火车的速度,而忽略本身的长度,那么他所看到的错车的相应路程仍只是对面火车的长度.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接送问题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为四种常见题型:(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2、班车走的总路程;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

时钟问题: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

奥数行程问题归纳总结及部分例题及答案

奥数行程问题归纳总结及部分例题及答案

奥数行程: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

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

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

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

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

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奥数行程:多人行程例题及答案(一)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一、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

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

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

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

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

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二、奥数行程: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总结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总结

行程问题7大经典题型归纳总结拓展简单地将行程问题分类:(1)直线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含多次往返类型的相遇、追及)(2)火车过人、过桥和错车问题(3)多个对象间的行程问题(4)环形问题与时钟问题(5)流水、行船问题(6)变速问题一些习惯性的解题方法:(1)利用设数法、设份数处理(2)利用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段处理(3)利用和差倍分以及比例关系,将形程过程进行对比分拆(4)利用方程法求解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直线上的相遇、追及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行程问题解决的基础例题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题2. 两名游泳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游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5分钟。

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2. 火车过人、过桥与错车问题在火车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特殊的地方是路程。

因为此时的路程不仅与火车前进的距离有关,还与火车长、隧道长、桥长这些物体长度相关下面教你一招——以静制动法解决火车过桥问题。

呵呵~~这种类型的题目,看起来复杂,眼花缭乱,其实我们可以以静制动,只看火车头或火车尾在整个行程中的路程。

而当有多个变量(火车过人、两辆火车齐头并进,齐尾并进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变量看做静止,只需要研究另一个变量的行程以及二者的速度和或速度差,就可以轻松求解、屡试不爽。

例题3. 一列客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

已知在客车的前方有一列行驶方向与它相同的货车,车身长为320米,速度每秒17米。

求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

例题4. 某解放军队伍长4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进。

一战士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多少时间?(这道题超级经典~)例题5 有2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12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已知快车每秒行驶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求快车车身长度多少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慢车车身长度是多少米。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数学行程问题是中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主要涉及物体在直线或曲线上运动的相关计算。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数学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题意,明确问题解决数学行程问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需要求解的问题。

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速度、时间、路程、起点、终点等。

二、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目描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对于直线运动,通常使用公式:路程= 速度× 时间;对于曲线运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求解。

三、解题技巧1.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

解题时,只需使用路程= 速度× 时间这个公式即可。

例题: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问3小时后他行驶了多少公里?解答:路程= 速度× 时间= 15公里/小时× 3小时= 45公里2.非匀速直线运动在非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

此时,需要求出平均速度,然后使用路程= 平均速度× 时间求解。

例题: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米/秒,求5秒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首先求出5秒末的速度:v = at = 2米/秒× 5秒= 10米/秒然后求出平均速度:v_avg = (初速度+ 末速度) / 2 = (0 + 10) / 2 = 5米/秒最后求出路程:s = v_avg × t = 5米/秒× 5秒= 25米3.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通常,可以采用微元法或图像法求解。

四、检查答案,确保正确完成解题过程后,不要急于提交答案,要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确保无误。

总结:数学行程问题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迎刃而解。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题意、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检查答案。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行程问题”主要类型归纳一、直线型(1)两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2)单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s。

二、环型环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反向迎面相遇(不可能背面相遇),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背面追及相遇(不可能迎面相遇)。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总结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

“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一)两岸型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

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碰头相遇: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

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

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

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的2倍。

相遇次数全程个数再走全程数1 1 12 3 23 5 24 7 2………n 2n-1 22、背面追及相遇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

则第一次背面追及相遇在a处,再经过1分钟,两人在b处迎面相遇,到第3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相遇。

小学奥数多人行程问题经典题型

小学奥数多人行程问题经典题型

多人行程--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的人数为3人,主要考察的问题就是求前两个人相遇或追及的时刻,第三个人的位置,解题的思路就是把三人问题转化为寻找两两人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宁波奥数网小编整理的多人行程问题的经典题型,供大家参考。

1.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于乙、丙背向而行。

甲每分40米,乙每分38米,丙每分36米。

出发后,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

这花圃的周长是多少?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

甲从A地,乙和丙从B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3.有3个自行车运动员,他们进行一项从A城到B 城的接力游戏,甲运动员先从A城出发,以每小时27千米的速度骑了34分钟,接着乙运动员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骑了25分钟,然后丙运动员又以30千米的速度骑了28分钟到达B城。

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4.甲、乙两地是电车始发站,每隔一定时间两地同时各发出一辆电车,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车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每辆电车都隔4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张每隔5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王每隔6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已知电车行驶全程是56分钟,那么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分钟.5.甲乙丙三人同时从东村去西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比乙快12公里,比丙快15公里,甲行3.5小时到达西村后立刻返回。

在距西村30公里处和乙相聚,问:丙行了多长时间和甲相遇?6.有甲、乙、丙三人,甲从东村,乙丙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又与丙相遇。

已知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

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7.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30米、40米和50米。

甲乙同在A地,丙在B地。

甲乙与丙同时相向而行,丙遇见乙后10分钟又和甲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8.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行程问题”主要类型归纳一、直线型(1)两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2)单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s。

二、环型环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反向迎面相遇(不可能背面相遇),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背面追及相遇(不可能迎面相遇)。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总结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

“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一)两岸型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

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碰头相遇: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

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

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

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的2倍。

相遇次数全程个数再走全程数1 1 12 3 23 5 24 7 2………n 2n-1 22、背面追及相遇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

则第一次背面追及相遇在a处,再经过1分钟,两人在b处迎面相遇,到第3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相遇。

(完整版)小升初行程问题

(完整版)小升初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考点一:一般行程问题公式,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考点二:相遇问题公式,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考点三:追及问题公式,速度差X追及时间=追及距离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考点四:火车过桥公式:火车速度X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考点五:流水行船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顺水速度=逆水速度+水速X2逆水速度=顺水速-水速X2考点六:环形行程问题公式,封闭环形上的相遇问题,利用关系式:环形周长:速度和=相遇时间封闭环形上的追及问题,利用关系:环形周长:速度差=追及时间【例1】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走完全程,甲需要60分钟,乙需要40分钟。

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5分钟。

甲再次出发,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例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8小时,比快车从乙地到甲地多用3的时间。

如果两车同时开出,那么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40千米。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例3】一艘轮船顺流航行120千米,逆流航行80千米共用了16小时,逆流航行120千米也用了16小时。

求水流速度。

【例4】已知某铁路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了120秒,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例5】甲乙二人在操场的400米跑到上练习竞走,两人同时出发,出发时甲在乙的后面,出发后6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22分钟时甲第二次追上乙。

假设两人的速度都保持不变,问:出发时甲在乙身后多少米?【例6】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

已知甲车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经典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运动至相遇,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同。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一个速度=另一个速度改变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可以得到很多的变化题。

【例题点拨】【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3小时后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 A、B两地的距离就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每小时两人共行(速度和)6+4=10(米),3小时行了10×3=30(米)。

解题过程:(6+4)×3=30(米)答:A、B两地相距30千米。

【例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由相距39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33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分析:相遇的时候两人刚好走完了全程。

每一小时他们都共走了一个“速度和”的距离,也就是说395千米是由5个“速度和”组成的,故速度和为:395÷5=79(千米),乙车速度为:79-33=46(千米)。

解题过程:395÷5-33=46(千米)答:乙车的速度是46千米。

【例3】甲乙两人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甲从A地先出发2小时后,乙才从B地出发,乙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A、B两地的路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甲先出发2小时单独走的路程2×5=10(千米);另一部分是后3小时甲和乙共同走的:(5+4)×3=27(千米)。

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A、B两地的路程。

解题过程:5×2=10(千米)(5+4)×3=27(千米) 10+27=37(千米)答:A、B两地相距37千米【例4】汽车和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053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3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6千米。

小学行程问题汇总(含典型例题和习题)

小学行程问题汇总(含典型例题和习题)

小学行程问题汇总(含典型例题和习题)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

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结合分数、百分数知识相关的较为复杂抽象的行程问题。

要注意:出发的时间、地点和行驶方向、速度的变化等,常常需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遇问题。

所谓相遇问题就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以不同的地点作为出发地作相向运动的问题。

根据题意,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缩短6+4=10千米,这也是两人的速度和。

所以,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0千米。

因此,两人20÷(6+4)=2小时后相遇。

练习 1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

奥数行程问题要点及解题技巧

奥数行程问题要点及解题技巧

奥数行程问题要点及解题技巧奥数中的行程问题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模块,常出现在小学奥数考试和各大奥数比赛中。

其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问题。

虽然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解决方法,但是它们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即路程(s)、速度(v)、时间(t)以及简单行程、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

只要掌握好这三个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就不是难事。

在多人行程问题中,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

例如,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

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

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这个三人行程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相遇和一个追击问题。

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首先,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

其次,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了逆向的追击过程。

可以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

最后,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

因此,花圃的周长为(40+38)×114=8892(米)。

除了多人行程问题,还有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一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其中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

只要掌握好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在解决多次相遇追及问题时,需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逐步推导出所求的答案。

总之,行程问题是奥数中的重点、难点,但也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

只要掌握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通过抓住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决多人相遇和追及的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一)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

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分析:解法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80+70)/2=75米,走完全程的时间是6000/75=80分钟,走前一半路程速度一定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80-37.5=42.5分钟解法2:设走一半路程时间是x分钟,则80*x+70*x=6*1000,解方程得:x=40分钟因为80*40=3200米,大于一半路程3000米,所以走前一半路程速度都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40+(40-37.5)=42.5分钟答: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42.5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

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分析:解法1:设路程为180,则上坡和下坡均是90。

设走平路的速度是2,则下坡速度是3。

走下坡用时间90/3=30,走平路一共用时间180/2=90,所以走上坡时间是90-30=60 走与上坡同样距离的平路时用时间90/2=45 因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45/60=0.75倍。

解法2: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也相同,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设距离是1份,时间是1份,则下坡时间=0.5/1.5=1/3,上坡时间=1-1/3=2/3,上坡速度=(1/2)/(2/3)=3/4=0.75解法3: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1/2*路程/上坡速度+1/2*路程/1.5=路程/1,得:上坡速度=0.75答: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0.75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