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合集下载

新生儿补液原则

新生儿补液原则

新生儿补液原则
1. 个体化原则:补液量和速度应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这包括考虑新生儿的体重、生理状况、孕周、疾病状态和代谢需求等因素。

2. 渐进式补液: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补液应该逐渐增加,避免一次性给予过多的液体。

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脱水程度,逐步增加补液量。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新生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的液体应包含适当的电解质,如钠离子、钾离子等,以满足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 监测和调整: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体重、尿量、血液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5. 选择合适的液体: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进行补液。

常用的补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水、林格氏液等。

6. 注意并发症:补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并及时处理。

7. 喂养与补液相结合:在补液的同时,应尽量保证新生儿的正常喂养,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补液原则可能会因个体差异、疾病状况和临床医生的经验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新生儿补液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状况,以确保补液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你对新生儿的补液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儿科专家。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小儿补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等方式给予儿童补充体液的治疗方法。

在小儿补液治疗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体重等因素,采用适合的补液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补液的原则。

1.选择合适的补液类型:根据病情和体液失衡程度选择适当的液体以补充儿童的体液。

常用的补液类型包括晶体液体、胶体液体和电解质液体。

-晶体液体:像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等,可以提供细胞外液的容量,适用于轻度失血或脱水的情况。

-胶体液体:像人体白蛋白溶液等,可以提供胶体渗透压,有助于从细胞外液补充到细胞内液。

适用于重度失血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电解质液体:像乳酸林格液、赖氨酸林格液等,可以补充儿童体内电解质的丢失,适用于电解质不平衡的情况。

2.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儿童的补液治疗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代谢情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婴幼儿的补液剂量应根据体重计算,而学龄前儿童和学生时期儿童的剂量可能更加复杂。

医生需要依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补液剂量。

3.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小儿补液治疗的目的是保持或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儿童的水电解质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补液类型和剂量。

常见的水电解质指标包括体液渗透压、电解质浓度、血液pH和尿液产量等。

4.注意防治液体过负荷:小儿补液治疗时需注意防止液体过负荷引起的并发症。

过量的静脉输液会增加儿童的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状况。

因此,医生需要在输液过程中密切监测儿童的液体平衡状况,并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

总结起来,小儿补液的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补液类型,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防治液体过负荷等。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以确保补液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指的是在儿童发生脱水时,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体内缺
少的液体和电解质。

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超过摄取量,
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情况。

脱水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
问题,造成脱水的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尿频等。

小儿补液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脱水程度选择补液途径:轻度脱水可以通过口服液体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2.补液的速度和量要适度:轻度脱水时可以按照平时的饮水量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时,可以先用大量液体快速补液,然后再以较慢的速
度继续补液。

3.补液要准确计算:补液时需要根据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进行计算,以确保补液的准确性。

具体计算方法包括根据体重和脱水程度计算总补液量,然后根据时间分配补液速度。

4.补液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在补液过程中,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
注意补液中电解质的平衡,包括钠、钾、氯等电解质的补充。

补液时,要
根据儿童体内缺失的电解质种类和量进行适当的补充。

5.积极监测补液效果: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补
液效果,包括心率、血压、尿量等。

如果补液效果不理想,需要调整补液
的速度和量。

6.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的水分需求量和电解质丢失量与成人有所不同,补液时要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合理的补液计划。

总之,小儿补液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补液途径、准确计算补液量和速度、注意电解质平衡、积极监测补液效果、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

补液过程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补液效果。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下是小儿补液治疗的一些原则:
1. 早期、快速、足量:在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尽早开始补液治疗,以快速纠正脱水症状。

补液的速度和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2. 补充生理需要量:除了补充脱水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外,还需要补充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和电解质。

3. 个体化治疗:补液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

4. 补盐和补糖:在补液过程中,应同时补充钠离子和葡萄糖,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提供能量。

5. 逐渐减少补液量: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补液量,避免突然停止补液导致再次脱水。

6. 监测病情变化: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补液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补液或补液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三、四”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小时内,5ml/kg/h
(脱水程度)
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 (总量v 300ml )
,30-60 分钟
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
重度脱水 分三步 内滴完
三步:维持补液 同上 三定原则 一个计划 二个步骤 三个确定 四句话 一个24小时计划
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
尿补钾,随时调整。

一”定补液

轻 30-50ml/kg
累积损失量 脱水程度 中 50-100 ml/kg 重 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 丢多少
补多少 腹泻病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 基础代谢 60-80ml/kg/day 等渗:2 :3 :1 溶液(1/2 张)
累积损失量 高渗:2 :6 :1 溶液(1/3 脱水性质 张)
低渗:4 :3 :2 溶液(2/3张) 补什么 继续损失量 腹泻 丢什么
1/3-1/2 张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 1/4-1/5 张溶液 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轻中度脱水 8-12 小时内,8-10ml/kg/h
分二步
12-16 一步:扩容阶段2:1
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
1 、按公式计算
2 、按提高5mmol/L C02CP计算。

小儿补液的原则

小儿补液的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

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 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补液原则

补液原则

补液的原则(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补液时,一般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

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4)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5)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

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液体疗法一:基础问题: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

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

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

因此临床都用10%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糖水是等渗的,但是0张力的,生理盐水,5%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

5% S B 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1.4%作为等张液使用。

2. 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2:1溶液,等张液,1/2张、2/3张、1/3张、1/5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

3. 张力溶液的配制:教科书中都不具体论述,所以临床配起来感觉无从下手。

基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临床常用10%氯化钠(10ml/支),5% SB(10ml/支)与5%或10%的糖水等配比不同张力溶液。

10%氯化钠相当于11倍的等张液5% SB相当于3.5倍的等张液明白了这两个倍数关系,那配比就简单多了,具体为何是如此倍数,说起来麻烦,不说也罢。

2:1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6+10这个公式就是了。

这个公式代表的是:5% G S 100ml + 10%氯化钠6ml +5% SB 10ml =2:1溶液,算起来就是:(6×11+10×3.5)÷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2:1溶液都可以。

小儿补液地原则

小儿补液地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

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修订]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修订]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定量定性定速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轻度缺水:90~120ml/kg中度缺水:120~150ml/kg重度缺水:150~180ml/kg②定性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③定速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1)补钾: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1.确定脱水程度:了解儿童的脱水程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补液
方案。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儿童脱水评分法和体重变化法。

2.快速补液:儿童的生理状况较为特殊,容量较小,对补液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补液治疗中应尽快补给足够的液体,以恢复儿童的水分平衡。

3.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根据脱水的原因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
型进行补液。

常用的有等渗盐水、低渗盐水、高渗盐水等。

4.控制液体量: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液体的总量和速度。

总量应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速度则需结合儿童的
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5.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补液方案,并及时处理。

6.动态调整补液方案:在补液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儿童的临床
状况,如血液指标、尿量等,及时调整补液方案,保持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

7.考虑并发症防治:在补液治疗中,需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如钠
过负荷、钾过量、酸碱平衡紊乱等。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需注意监测相关
指标,并及时予以处理。

8.定期复查:在补液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评估补
液的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小儿补液疗法的原则是快速补液、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控制液体量和速度、观察儿童生命体征、动态调整补液方案、防治并发症以及定期复查。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医生合理制定补液方案,确保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加快康复。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1.考虑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根据小儿体液丢失的类型和程度,选择
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

常见的体液丢失类型包括泌尿系统丢失、消化
系统丢失和皮肤丢失等。

补液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丢液
量进行估算。

2.根据患儿的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小儿液体疗法主要包括
等渗液体、高渗液体和低渗液体。

等渗液体是指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失水和电解负平衡。

高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透析液
和补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液体。

低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低钠血症、血液
稀释和电解负平衡等情况。

3.考虑患儿的基础疾病: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
和补液量。

例如,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应采用低渗液体,以减少
肺水肿的发生。

4.根据患儿的肾功能选择合适的水负荷:对于正常的肾功能儿童,可
以给予较大的水负荷,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但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儿,则
需要限制水负荷,以防止液体过多积聚。

5.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在给予补液治疗时,应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逐步增加补液速度和量。

这样可以减少容量负荷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心力
衰竭和肺水肿等。

6.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和皮肤弹性等生理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儿
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总之,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是根据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生理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以达到恢复体液平衡的目的。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的原则如下:
1. 基础液体:在小儿麻醉中,基础液体是补液的首要选择。

可以选择理想渗透压或低渗透压的液体,如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液(Ringer's液)。

这些基础液体能够提供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的基本需求。

2. 补充电解质:小儿在手术过程中会失去一些电解质,因此需要根据失血量、出汗量等因素进行适当的电解质补充。

常见的电解质有钠、钾、氯、钙、镁等,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补充。

3. 补充胶体液体:胶体液体能够提供有效的血容量扩充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在小儿麻醉中,可以使用适量的血浆、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溶液补液。

4. 注意体液损失:小儿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持续的体液损失,如血液、呕吐、尿液等。

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补液。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补液量应为失液量的1.5倍。

5. 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补液计算:针对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小儿,补液计算也会略有不同。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根据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补液量(如20-30 ml/kg)或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如根据DuBois 公式)。

6. 注意避免过度补液:在给小儿补液时,需要避免过度补液,以免造成过负荷状态或心功能障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指标如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进行动态观察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补液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应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手术类型以及医生的临床判断而定。

在小儿麻醉中,应准确评估和监测小儿的补液需求,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合理的补液管理。

小儿补液的原则

小儿补液的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

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 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 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小儿补液的原则

小儿补液的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就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就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就是要熟练掌握。

补液问题一直就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就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 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 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 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 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就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 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儿童补液是指根据儿童身体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给予适当的液体来纠正体内液体的失衡。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是在儿童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儿童补液原则:1. 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身体组织的相对透明性较好,导致体液的外流速度较快,因此儿童需补液量相对成人较大。

2. 考虑疾病的特点:不同疾病对儿童的影响不同,补液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来制定,以确保补液的效果和安全性。

3. 采用内源性途径优先:鼓励儿童通过口服液体来补充水分,只有在口服液体不足或无法摄入时,才考虑静脉补液。

4. 纠正酸碱平衡:根据儿童的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 控制补液速度:儿童的输液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以避免液体过载或肾脏功能受损。

二、儿童补液量计算:儿童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和疾病的特点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补液量计算方法:1. 体重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补液量,常用的方法是:a. 0-10kg:给予100mL/kg/d的液体;b. 11-20kg:基础补液量为1000mL,再加上每kg体重超过1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增加50mL;c. 超过20kg的儿童:基础补液量为1500mL,再加上每kg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增加20mL。

2. 体表面积法: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补液量,常用的方法是:a. 可以使用DuBois公式计算体表面积:BSA = 0.0061 ×身高(cm)^0.6667 ×体重(kg)^0.3333;b. 将得到的体表面积乘以推荐的补液量系数,常用的系数为100mL/(m²·d)。

3. 简化公式:对于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简化公式来计算补液量:a. 对于0-10kg的婴儿,每天补液量为100mL/kg;b. 对于超过1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为1000mL + 50mL/kg。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
儿童补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补足失去的液体量:儿童失去液体的量要根据体重、年龄和病情来确定,同时考虑到液体的种类和渗透压,以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

2. 补充失去的电解质:儿童失去液体的同时也容易失去电解质,如钠、钾、氯等,因此在补液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3. 分析病情和症状: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和症状来确定补液的方式和剂量,例如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4. 监控补液效果: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

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补液种类来确定。

通常以体重为基础,按照每千克体重每小时补液的毫升数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kg)×补液量(ml/kg/hour)
例如,一个10公斤的儿童需要补液,补液种类为生理盐水,补液速度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10毫升,那么该儿童每小时需要补液100毫升(10公斤×10毫升/公斤/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补液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
第一天补液计划: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