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方案及沉降观测

合集下载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本工程地质情况变化复杂,为保证全线软土路基安全快速的完成,必须建立软基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由主监控断面和普通监测断面组成。

主监控断面设置于沿线最危险处,约1km左右布置一个,埋设沉降板、侧斜、孔隙水压力计、分层沉降等观测仪器,通过观测,达到控制软弱路段,指导全线填筑的目的。

普通监测断面则沿路基每50~100m左右布置一个,只埋设沉降板与位移边桩,由我单位进行观测,并接受监控单位指导。

1、监测项目分为应力观测和应变观测,应力观测包括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观测,应变观测包括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和侧斜观测。

2、监测频率施工期间监测频率见下表3、监测标准在路基填筑的过程中,稳定监测的测量标准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在预压过程中,稳定监测的测量标准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

本合同段路基稳定监测配备以下主要测量仪器:全站仪:日本DTM-530两台经纬仪:J2三台精密经纬仪:DSZ-2三台铟钢尺:三根30米钢卷尺:三把。

监测标准采用孔压、沉降、侧向位移三项指标综合控制。

加载期间稳定控制标准如下:单级孔压系数小于0.6,综合孔压系数小于0.4。

沉降速率不大于15mm/d。

侧向位移不大于5mm/d。

每一级加载完成后继续进行观测,直至达到以下稳定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单级孔压系数小于0.4。

沉降速率小于6~8mm/d。

观测仪器布置方法如下:①沉降板在清淤后、填平鱼塘之前埋设完毕,其余项目在软基处理后、填筑砂垫层之上的填土前埋设完毕②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砂垫层。

沉降板的测杆及其它项目埋设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应不大于1.5%。

③沉降板采用钢板,测杆采用钢管,与沉降板焊为一体,套管为塑料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随着填筑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也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加盖封住管口,盖顶高处碾压路面50cm,为预防施工时损坏沉降板与测杆,在观测仪器周围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套管外侧面涂一层醒目颜色,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以示警戒。

路基填筑预压及观测方案

路基填筑预压及观测方案

路基填筑预压及观测方案填土高程为路肩设计高程,填土完成后至施工基床砂垫层的时间间隔为预压期。

基床表层砂垫层夹两布一膜土工布在最后一个月施工。

堆载预压系砂井排水固结的末道工序,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预压过程要严格控制加载重量及填筑速率,保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地基不产生滑动的剪切变形。

同时避免部分堆载过高而引起地基局部变形,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一般路堤中心线控制沉降速率不大于10mm/昼夜,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5mm/昼夜。

路堤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如果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

路基填土速率一般可控制每月2m,填筑过程中在满足路堤中心控制沉降速率不大于10mm/昼夜,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5mm/昼夜时,可适当加快填筑速度,以保证不小于半年的预压期。

路基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每200m左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一个沉降观测板,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Φ4cm、长1.0m的钢钎观测桩。

另外,在观测断面两侧路堤坡脚外2m、12m处各设一个观测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测杆和保护套组成,底板尺寸为50×50×3cm,采用C15混凝土预制,测杆采用φ40mm钢管,与底板固定在垂直位置上,保护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进入为准,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也相应接高,每节长不超过50cm。

接高后测杆顶面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堵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沉降板大样见图。

测杆顶帽Ø40钢管测杆接头塑料套管C15钢筋混凝土0.03沉降板大样图边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15cm正方形,长度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

艾溪湖桥支架预压与基础沉降观测方案(可编辑)

艾溪湖桥支架预压与基础沉降观测方案(可编辑)

艾溪湖桥支架预压与基础沉降观测方案(可编辑)(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艾溪湖大桥Ⅱ标工程上部箱梁支架预压及基础沉降观测方案审批:施工单位: 南昌城建实业发展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3)第二部分适用范围 (4)第三部分编制依据 (4)第四部分测量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5)第五部分技术准备工作 (6)第六部分支架预压目的 (7)第七部分支架预压原则 (7)第八部分支架预压的具体方案 (7)第九部分支架标高的确定 (15)一、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本标段内四联预应力砼等高连续箱梁,主线桥两联、E、F匝道各一联。

主线桥纵向及横隔梁采用预应力,横向、竖向均为普通钢筋。

梁高1.8m,顶板厚0.25m,底板厚0.20m,腹板厚0.45m,支点加厚至0.6m,梁端锚固区加厚至0.8m,桥宽20.49m 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结构,一侧翼缘悬挑长3m,另一侧翼缘悬挑长2.99m;桥宽24.96箱梁采用单箱四室结构,翼缘悬挑长2.98m,翼缘端部板厚均为0.2m,根部板厚均为0.5m,边腹板斜置,斜率2:1。

箱梁砼强度等级采用C50。

匝道桥为预应力砼连线箱梁,梁高1.8m,纵向采用预应力,横隔梁、横向、竖向均为普通钢筋。

桥宽12.48m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结构。

一侧翼缘悬挑长3m,另一侧翼缘悬挑长2.98m,端部板厚0.2m,根部板厚0.5m,边腹板斜置,斜率2:1.箱梁砼强度等级采用C50。

1.2、工程地质根据南昌中核大地工程勘察《艾溪湖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揭露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布情况如下:1. ②素填土黄褐、灰褐、杂色。

由粘性土、砖块、砼块、碎石等组成,松散,稍湿至饱和。

层厚0.50~3.80m;最薄处为0.50m,最厚处为3.80m,平均厚度为0.95m;层顶最高处标高为20.60m;层面最低处标高为13.80m;分布于湖两岸场地。

2. ③层粉质粘土全场地分布。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为了完成施工期沉降、减小工后沉降,对软基处理段(陆地片石处理、沟塘片石处理、水泥搅拌桩)进行堆载预压。

1、预压施工当路堤填至路床标高后,按设计要求继续超填一定高度填方以进行路基超载预压。

预压填方的施工方法与路基填筑施工相同,其压实度和超高值控制按具体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根据路面使用年限内工后沉降控制: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控制在10cm 以下,箱式通道和涵洞部位控制在20cm以下,一般路段控制在30cm以下,本工程软土路基预压期设计为180天,预压方式为等载预压。

预压期沉降量当填筑高度≤1.8m按10cm控制,填筑高度每增加0.5m,预压期沉降量按10cm 递增控制。

预压期结束后,卸去多余填方,并按设计要求施工路基防护工程。

2、沉降观测①观测点位的布置沉降观测采用布设沉降板进行观测,沉降板布置在左路肩、路中、右路肩三处。

一般软土地段沿纵向每隔100~200m布设一观测断面,预压施工高度超过5m的路段,纵向每50m设一观测断面。

桥头路段设置2~3个观测断面,此外在两个桥梁的一侧桥台处设一观测断面。

②观测频率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

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观测一次。

预压期间,第1个月每3天观测一次,2~3个月每7天观测一次,第4个月起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至铺筑路面前。

侧向位移观测:水平位移测定时间与沉降监测同步,路基填筑一层水平位移至少观测一次。

当路基填土高度超过2.5m或接近极限填筑高度时,水平位移观测频率与沉降监测同步。

3、路基填筑动态控制为了确保路堤填土的安全,防止地基失稳,加载填土的速率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设计采用的平均速率为:水泥搅拌桩处理路段及填高小于4m的路段取15cm/d,同时考虑每月填土高度≤1m,施工期间再根据路堤稳定观测的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

路堤填筑过程中,若中心日沉降量达到 1.0cm/d,或日侧向位移量达到0.5cm/d时,标志着不稳定状态的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沉降、位移观测的重要性。

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不仅能够操纵填土速度(《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033-95)规定:垂直沉降不大于日夜,水平位移不大于日夜),仍是确信何时施工路面的重要依据,应引发足够重视。

二.沉降、位移观测的要求。

点位布设、观测频率及方式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JTJ017-96)中“沉降与稳固观测”的要求及《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93)的要求执行。

考虑到匝道路基宽度不大,取消路肩及坡趾处的观测点,改在相应中线周围加密观测点的布点方案。

外业每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时,应尽可能作到:1.采纳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2.利用同一仪器和设置,要有DS1或DS3型水准仪一台,英瓦尺两把。

3.固定观测人员,由王精灵负责。

4.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水准测量时,视距不得超过40米。

外业观测完后,要及时整理内业,内业计算取值精度的要求:资料要求:要长期保留沉降和位移观测记录,记录必需真实靠得住。

要绘制沉降和加荷曲线,预压期终止后,报业主和设计单位。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实施步骤。

1.依照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及JTJ017-96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形,综合考虑了填土高度、软基处置方法、桥头增设观测点、桥梁长度及施工工艺五方面的因素,选定沉降、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具体位置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及路基段沉降、位移一览表、桥梁段沉降、位移一览表。

2.依照观测点的位置,实地布置好沉降观测网和水平位移观测网(见附图四)。

沉降观测网按四等水准的要求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网按四等导线的要求布设。

水准基点采纳无缝钢管,埋置时打入深度大于10m,周边顶部50cm采纳现浇砼加以固定,并在地面上浇筑××的观测平台,桩顶露出平台15cm,在顶部固定好基点测头,若是周围有高压塔架,尽可能把基点布置在塔架的基础上。

3.实地布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

龙马大道中桥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方案

龙马大道中桥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方案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A4合同段龙马大道中桥满堂架支架预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成都第二绕高速公路东段A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三年六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适用范围: (1)三、支架预压 (1)附件一、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4)附件二、分项工程安全、质量、环保体系框图 (5)附件三、满堂架支架预压观测点布置图 (6)附件四、满堂架支架预压观测数据表格 (7)龙马大道中桥满堂架预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桥为上跨龙马大道而设,与龙马大道斜交55度。

上部结构为25+32+25m 预应力砼现浇箱梁, 1、2号墩分别位于龙马大道行车道两侧绿化带中,第二跨跨龙马大道,跨径为32m,桥面横坡3%。

设计梁底最低高程为436m,龙马大道路面高程为428.35m,桥梁净空为5.9m;下部结构桥墩采用钢筋砼桩柱式圆墩,桥台采用重力式台,桥墩、台均采用挖孔桩基础。

我合同段计划龙马大道中桥选定2~3#跨左幅进行首件支架预压施工。

二、适用范围:龙马大道中桥全桥满堂架支架预压。

三、支架预压1、支架预压目的①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②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

支架搭设完经检查验收合格后,铺设分配梁及模板,对支架进行相当于1.2倍箱梁自重的荷载预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少和消除支架体系的非弹性变形。

支架压重材料采用相应重的土袋。

2、支架预压及加载方法①、支架预压方法支架预压是为了消除钢结构非弹性变形,确保支架的安全性。

支架预压采用与实际重量1.2倍重的土袋的重物进行预压。

②、加载方法加载采用分级加载。

预压按总荷载的0→50%→80% →120% →80%→50%→0进行加载及卸载,检查各杆件焊缝有无开裂情况,同时记录加载施力和位移数据。

如下:加载时注意控制加载速度,各点压重要均匀对称均衡进行。

翼缘板根据梁体重量适当压载。

3、变形监测①、变形监测方法变形监测测量采取从底模安装钢管倒垂到地面,钢管随着支架整体下沉或上浮,通过观测钢管垂直位移的变化掌握整体支架变形情况。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1支架预压1.1、预压范围本次预压按全桥预压进行。

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脚手架,预压主要观测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1.2、预压方式支架加载预压采用砂袋的方法进行预压,即根据箱梁重量的110%压重,计算出砂袋堆码厚度,加载预压前首先布设沉降观测点,在底模上堆码砂袋至设计高度,砂袋的加载总重量为1.1倍的箱梁重量,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加载采取分级进行,使加载过程尽量符合浇混凝土的状态,砂袋要逐袋称量。

本桥加载可分三级进行,第一次加载模拟箱梁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成,钢绞线及各种模板和加固措施安装完毕后的荷载;第二次加载模拟底板、腹板砼浇筑完成后的荷载;第三次加载模拟顶板砼浇筑完成后的荷载。

全部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需等地基及支架观测稳定后再逐级卸载(主要是地基沉降值变化幅度稳定后才可卸载)。

根据卸载前后观测数据计算出地基沉降、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并根据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1.3、预压重量计算加载总重量:1.1(1.2Q静+1.4Q动)2、测量观测需观测的数据:箱梁支架的挠度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2.1、设置沉降观测点支架搭设、立模作业程序完成后,箱梁立柱之间跨中和立柱外悬挑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向对称设置2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在铁钉上进行观测。

2.2、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接着加上第一次荷载,加载后立即再观测,得出施加第一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二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二次荷载并立即观测,得出施加第二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三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三次荷载并立即观测。

观测工作在预压时间内一直进行,一直到沉降趋于稳定。

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在一个连续的梁段范围内不得分成几段后加载或卸载。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就开始构思这个沉降观测方案。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十年经验也不是吹的,咱这就开始。

咱们得明确一下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监测建筑物或者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所以,第一步咱们先来谈谈观测目标。

一、观测目标1.建筑物沉降观测: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基础、地下室等部位。

2.地基沉降观测:针对地基处理、填筑、挖方等不同阶段进行观测。

咱们聊聊观测方法。

二、观测方法1.水准测量法:这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通过测量地面高程变化来确定沉降量。

2.钢尺测量法: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沉降观测,精度较高。

3.光电测距仪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沉降观测,精度较高。

确定了观测方法,下面就是具体操作步骤。

三、操作步骤1.布设观测点:在建筑物或地基的关键部位布设观测点,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测量基准点:选择稳定可靠的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参照。

3.进行观测:按照观测方法,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将观测数据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曲线图。

沉降观测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咱们还得谈谈观测周期。

四、观测周期1.施工期间:每周至少观测一次,特殊情况加密观测。

2.竣工后:前三个月每月观测一次,之后每季度观测一次,持续观测五年。

五、注意事项1.观测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观测仪器要定期检定,保证观测精度。

3.观测时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如气温、湿度等。

4.数据记录要清晰、完整,便于分析和查阅。

来谈谈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六、质量控制1.观测数据要真实、可靠,不得造假。

2.观测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4.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期审查,确保观测质量。

好了,这个沉降观测方案就写到这里。

十年经验告诉我,这样的方案既实用又靠谱。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加油!沉降观测这事儿,细节决定成败,注意事项多了去了,但也别慌,解决办法都在这儿呢。

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报告

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报告

南昌市艾溪湖大桥工程6-7#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总结报告编制:审核:审批: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艾溪湖大桥I标段2010年9月20日6-7#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总结报告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需对碗扣式支架进行压载试验以检验碗扣式支架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

通过模拟碗扣式支架在箱梁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碗扣式支架及其附属结构(模板、横梁、钢管支架等)的弹性变形,消除其塑性变形。

一、预压方法我项目部采用的预压方法:模拟该孔砼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

荷载按顺序逐级加载,进行连续观测,当完成120%荷载加载后,0小时、12小时、24小时进行观测记录,观测直至沉降稳定:支架基础各监测点连续24h的沉降量平均值<1mm或连续72h的沉降量平均值<5mm,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沉降值<2mm。

为掌握加载后地基和支架的变形情况,预压前分别在箱梁底模及地基顶面上布置沉降观测点,上下两层测点一一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测点沿纵向分别在墩中心向前3米、1/2、1/4位置布设,横桥向则在纵向中心线和两个外腹板处布设。

二、预压过程6#-7#9月1日下午13:30开始预压;9月1日6:30--9月12日6:30逐级加载至120%荷载;每级加载完成后每12小时进行沉降观测,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9月12日6:30预压完时观测:9月12日18:30预压完12个小时观测:9月13日6:30预压完24个小时观测,基础沉降稳定;9月13日17:30卸载后观测,该跨段预压完成。

三、预压结果汇总本次观测较真实模拟箱梁施工的加载过程,本次预压所得数据能够指导施工,预压结果合格,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附表:预压结果表格四、预拱度设置支架卸载完成后,经实测及相应的计算,确定弹性变形及实际沉降量,并对底模板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底板设置出计算的弹性变形量和预留拱度。

支架弹性变形量的设置按直线考虑设置加上设计预拱度1cm,施工预留拱度按直线设置为2cm(跨中点为最高值)。

现浇梁支架预压及观测作业指导书_secret

现浇梁支架预压及观测作业指导书_secret

XX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及观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现浇梁支架预压及观测作业指导书一、支架预压目的由于两现梁均采用三七灰土换填加固地基,地基本身受压后有一定沉降量;碗扣支架搭设时,立杆与立杆、立杆与方木间存在未密贴的部分;方木及木板受压后自身存在较大的弹性变形。

为消除以上非弹性变形及弹性变形,得到实际的施工预留拱度,保证成桥后线型,对支架进行预压。

四环由于支撑于承台且全部为型钢支架,仅按大桥局设计事务部提供的理论弹性变形值预留值留出预拱度即可。

二、预压方法采用模拟压重方法,经过比选,租用砼块压重费用较高,用碎石易对袋子及底模造成损坏,故采用大尼龙袋装砂子方法进行压重,每袋装砂后重约1.5吨。

砂子由物资部门联系,在产地由人工配合挖掘机装袋,直接运到西大望路工地进行预压,如砂厂无挖掘机也可在商砼厂装砂,然后由汽车运到现场,全部预压完成后拉回商砼厂使用。

如果现场有钢筋盘条或钢绞线也可作为一部分压重。

为防止压重时对底模的破坏,支架纵横梁及底模搭设完成后,在底模木胶板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将预压砂袋吊放到彩条布上,预压后撤除彩条布。

吊装砂袋时,砂袋下方不得站人以防止砂袋突然坠落伤人。

预压时砂袋堆放部位要基本与梁体实际荷载分部相似,腹板上部较集中。

同一联连续梁预压分节段进行,如监理同意,仅预压一个节段,然后根据测得的经验值对其他节段支架标高进行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预压重量应为梁重的120%,与施工时荷载相似,考虑到支架搭设后可调整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经验提前预估沉落量。

跨中方木及木楔考虑2mm 压缩,地基沉降考虑5mm沉降,支架非弹性变形考虑3mm下沉,原则上跨中拱底宁高勿低以不影响成型后桥的受力,支架搭设时比设计标高及预留拱度高出10mm,墩位处由0向10mm预拱度过渡,过渡范围10m长。

预压加重顺序为50%—100%—120%,各阶段预压后均要静置不小于1天,通过对观测点的沉降观测,沉落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次压重,加载到120%后静置时间不小于2天。

连续梁支架预压与基础沉降观测方案

连续梁支架预压与基础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3)第二部分适用范围 (4)第三部分编制依据 (4)第四部分测量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4)第五部分技术准备工作 (6)第六部分支架预压目的 (7)第七部分支架预压原则 (7)第八部分支架预压的具体方案 (7)第九部分支架标高的确定 (11)一、工程概况汤山特大桥DK187+141.46跨西太线连续梁段施工起屹里程DK187+083.59~DK187+197.19,下部结构43#、44#、45#、46#为四个双线圆端形实体墩,上部结构为一联三跨(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截面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中支点截面高度4.05m,底座板范围梁高4.10m;中跨跨中8.4m等高段和边跨12.95m等高段,梁高3.05m,底座板范围高3.10m。

箱梁顶宽12.2m,箱梁底宽5.0至5.5m。

顶板厚度除梁端为60cm外均为40cm;底板厚由跨中的40cm变化至根部的80cm,端支点为60cm;腹板厚48~60~80cm,厚度按折线变化,中支点处腹板局部加厚到145cm,端支点处腹板厚为65cm。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置5道横隔板,隔板厚度:边支座处1.05m,中跨中0.5cm,中支点处1.9m。

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箱梁两侧腹板与顶板相交处外侧均采用圆弧倒角过渡。

桥面宽度:防护墙内侧净宽9.0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1m,桥面板宽12.2m,桥梁建筑总宽12.48m。

主梁采用LxQZ系列球形钢支座,每个支点设两个支座,中支座为17500KN 级,端支座为6000KN级,固定支座设于44号墩顶左侧。

汤山特大桥在DK187+140.39与既有西太线形成立体交叉,交角145°53′00″,西太线为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路面宽15m。

桥位处地质情况:0m~1m为粉土,σ0=120KPa,;1m~9m为粗圆砾土,σ0=650KPa;粗圆砾土下层为花岗岩σ0=350KPa~1200KPa。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堆载预压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为了完成施工期沉降、减小工后沉降,对软基处理段(陆地片石处理、沟塘片石处理、水泥搅拌桩)进行堆载预压。

1、预压施工当路堤填至路床标高后,按设计要求继续超填一定高度填方以进行路基超载预压。

预压填方的施工方法与路基填筑施工相同,其压实度和超高值控制按具体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根据路面使用年限内工后沉降控制: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控制在10cm 以下,箱式通道和涵洞部位控制在20cm以下,一般路段控制在30cm以下,本工程软土路基预压期设计为180天,预压方式为等载预压。

预压期沉降量当填筑高度≤1.8m按10cm控制,填筑高度每增加0.5m,预压期沉降量按10cm 递增控制。

预压期结束后,卸去多余填方,并按设计要求施工路基防护工程。

2、沉降观测①观测点位的布置沉降观测采用布设沉降板进行观测,沉降板布置在左路肩、路中、右路肩三处。

一般软土地段沿纵向每隔100~200m布设一观测断面,预压施工高度超过5m的路段,纵向每50m设一观测断面。

桥头路段设置2~3个观测断面,此外在两个桥梁的一侧桥台处设一观测断面。

②观测频率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

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观测一次。

预压期间,第1个月每3天观测一次,2~3个月每7天观测一次,第4个月起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至铺筑路面前。

侧向位移观测:水平位移测定时间与沉降监测同步,路基填筑一层水平位移至少观测一次。

当路基填土高度超过2.5m或接近极限填筑高度时,水平位移观测频率与沉降监测同步。

3、路基填筑动态控制为了确保路堤填土的安全,防止地基失稳,加载填土的速率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设计采用的平均速率为:水泥搅拌桩处理路段及填高小于4m的路段取15cm/d,同时考虑每月填土高度≤1m,施工期间再根据路堤稳定观测的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

路堤填筑过程中,若中心日沉降量达到 1.0cm/d,或日侧向位移量达到0.5cm/d时,标志着不稳定状态的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观测周期: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验收合格之日止;
2.观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季节变化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观测频率。
七、数据分析及处理
1.数据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电子测斜仪;
(4)电测水位仪:选用高精度电测水位仪。
五、观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观测点:根据工程地基范围,合理布置观测点,确保观测点覆盖整个地基区域;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整个工程地基及其周边可能影响的区域;
2.观测内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基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电子测斜仪测量方法;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测斜仪测量方法;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测斜仪;
3.观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作者:罗健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22期摘 ; ;要:现浇箱梁技术是现阶段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是测试箱梁支撑力和承受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进行分析,从而给工程现浇箱梁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沉降观测1 ;引言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和沉降观测技术,可以有效测试箱梁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与沉降观测的概念分析2.1 ;支架预压的概念分析支架预压是指在建筑工程,尤其是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的支架,在进行上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的预压工作,其目的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二是消除地基非弹性变形和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为支架的合理起拱提供依据,确保混凝土在成形后,不会因为挠度太大而影响美观,在实际进行预压时,预压负荷一般保持在要承载量的1.2倍。

2.2 ;沉降观测的概念分析沉降观测原理,是不同时间段在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然后利用沉降观测点标高的测量进行比较,得出建筑物沉降的数据,通过计算的方式,用沉降观测点的测量初始标高减去后一时间段的测量标高,就得出沉降值,从而有效得出现浇箱梁施工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3 ;现浇箱梁概念分析3.1 ;现浇箱梁的原理分析当前,现浇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此而得名,可分单箱、多箱等,现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两种。

在实际应用箱梁时,一般需要在独立场地进行预制,利用箱梁结合架桥机,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以有效加速工程进度,合理节约工期,从而降低箱梁施工的成本投入。

3.2 ;现浇箱梁的分类分析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以材料进行划分,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沉降测量及观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沉降测量及观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沉降测量及观测方案本文所述崧泽高架路上部结构为现浇普通砼连续箱梁,箱梁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本文详细介绍了现浇箱梁施工沉降观测的方案设计、测点布设、观测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支架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为现浇箱梁提供了准确的拱度参数。

标签:现浇箱梁;支架;预压;预拱度一、工程概况崧泽高架路为虹桥枢纽配套路网一纵三横之中横,定位为虹桥枢纽主进场路,高架桥梁跨径布置(38.54+40+39)+(34.23+50+33.812)+(4×40)+5×(3×40)+(36+2×40+36)+(35.79+2×40+38.21)+2×(3×40)+ (4×40)+(3×40+35.799),共分14联连续箱梁。

文主要介绍左幅第九联第1跨(PQH29#墩~PQH30#墩之间)的预压情况,本跨梁体全长40m,箱梁顶板宽24.7米,梁高2.3米。

底板宽9米。

二、沉降观测方案根據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组成一个附和水准网,水准网精度按三等网控制,且水准测量时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1、精度要求该沉降观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水准点间距小于100m,观测时前后视距小于30m,前后视距差小于1.5m。

2、观测仪器的选择观测仪器:沉降观测使用光学水准仪Leica NA2,该水准仪测量精度达±0.7mm/Km,水准尺用因瓦尺,要求测量人员能熟练掌握测量仪器,能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水准基点的设置水准基点由测区原有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SZG5(5.275m)、SZG6(5.080m)组成,两点高程数据经多次联测检核,满足沉降观测基准点要求,由于PQH29至PQH30区域内无高水准点,为了测量支架沉降,按照三等观测要求在PQH29(12.956米)及PQH30(12.972米)墩身上各引一个点。

现浇箱梁预压方案及沉降观测技术

现浇箱梁预压方案及沉降观测技术

客运专线900T现浇箱梁预压方案及沉降观测技术吴海晶刘晓瑞【摘要】以武广客运专线昌山特大桥第19孔现浇梁为例,通过支架和地基沉降实测的分析,为原位现浇箱梁提供数据,从而控制箱梁的沉降及变形,保证箱梁的线形和工程质量,并为同类现浇桥梁工程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现浇梁沉降观测技术控制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昌山特大桥地处广东省乐昌市长来镇长来村,该桥在线路上位于乐昌车站范围内,桥址全长为863.79m。

桥跨布置型式为:5孔32m简支箱梁+5×32m变截面连续梁+1×32m简支箱梁+6×32m连续梁+9×32m标准简支箱梁, 36片现浇梁。

2地基处理昌山特大桥第19孔梁地貌平坦,地基应力为200kPa~400kPa砂夹卵石。

首先清除钻孔桩施工所筑泥浆池内泥浆,并换填砂夹卵石,在承台四周和泥浆池内回填的砂夹卵石并分层夯实;地表砂夹卵石层采用18t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确保承载力满足200kPa;现场采用K30检测,达到合格压实度的承载力后,在上面浇注10cm~15cm厚的C15混凝土。

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泡,在两侧开挖30×2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积水坑。

3支架受力分析箱梁支架为满堂支架,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

搭设支架在纵向横向间距、层数以及支架结构,已经过箱梁自重、面积和支架受荷后的量值计算确定。

4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方法4.1观测点的布置在箱梁底模上布置测点,测点布置在底模两侧,距梁中线3m,顺桥向每一侧共设7点,位置分别为1/8、2/8、3/8、4/8、5/8、6/8、7/8处,共设置14个测点,编号为m1、m2、m3、……m14。

找强度较好直顺的细铁丝铅垂挂在观测点上,地下设点,钉铁钉并用红油漆标注,铁丝下面吊垂球并对中铁钉。

4.2水准基点的观测高程系统采用铁四院提供的高程系统,以BM689为起算工程点,在施工范围以外坚固稳定处,埋设水准基点,点位设置长久牢固的标志,每一个月全网校正一次,水准基点高程变化值最大为0.3mm,说明水准基点是稳定的。

预压期和沉降观测

预压期和沉降观测

预压期和沉降观测软土地段和高填路段需进行预压和沉降监测。

1、软土地段高填路段路堤完工到路面浇筑之前,有路基预压期;2、沉降期内,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以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3、沉降期内,应进行沉降监测,并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图等资料以及完成预压期的分析报告在预压期完成14天内上报监理工程师;4、沉降及稳定监测软基处理完工后和高填路基进行填筑前,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填筑至标高,在施工前至少14天,将必要的监测记录数据和报表格式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由工程师批准后,用于监测记录。

(1)沉降监测①沉降监测装置采用沉降板,沉降板的埋设在地基处理完毕时埋置于基底。

②在软基预压的一般路段,沉降板安装于路中心线上,纵向设置间距为200m,对于桥头引道路段,沉降板安装在路中心线和两侧路肩边缘线上,并按施工要求设置纵向间距。

③对于桥台、河塘等处要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间距、部位进行埋置。

④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板要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及损坏,若损坏及时修复。

⑤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平仪测定、测试精度应符合二等水准要求。

(2)稳定监测①通过在边坡趾部和距边沟上口外缘1 米及外缘以外10m部位设侧向位移观测边桩进行稳定监测,地基特别软弱的桥头、高路堤路段和沿河路段的路基稳定性较差,按设计图要求或必要时按工程师指示埋设测斜管,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与稳定。

②位移边桩设置断面与沉降板相同。

③边桩的水平位移观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按视线法观测,当采用J1或J2经纬仪时采用单三角交汇法观测。

(3)沉降及稳定监测频率及标准①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需观测一次。

路堤填筑完毕进入沉降后,第一个月每隔1周观测一次,第2个月每隔15天观测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期结束。

②水平位移观测频率与测定时间均与沉降监测同步。

③控制标准a、沉降速率每天不大于10mm。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

预压期和沉降监测

(5)、预压期和沉降监测填池塘路段,需进行沉降和稳定监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沉降和位移的监测工作,设观测组由专人负责,按有关规范期观测、整理、分析、指导、控制填筑速率。

位移桩的埋设,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正确设置,如果正好处于施工便道或乡间道路边缘时,应在位移桩周设置保护装置,以免被碰撞或损坏。

位移桩的埋深、尺寸等严格按规范要求。

我们将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沉降观测板结构及尺寸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埋设的位置和方法按规范执行,为便于软基处理作业,沉降观测板待砂砾垫层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开挖埋置。

按监理工程师认为在某些桥头、路堤需同时监测孔隙水压力时,我们将按要求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及其观测设备,并与沉降同步观测。

为便于监测,在路线两侧地质条件较好且便于监测司仪的适合位置设置位移控制点。

各控制点应连接成网,按闭合导线法测设,并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参数。

控制点的基准桩要求比位移桩埋置更牢固。

位移桩和控制点桩顶预埋钢筋,并用占头刻划出十字线。

同样,位移观测的控制点桩也可以作为沉降监测的等级水准基点。

在测算出控制点坐标值的同时,还应测算出等级水准点标高值。

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板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

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指示下立即修复,重新测定测点高程,并记录在案。

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平仪测定,测量精度应符合二等水准要求。

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频率时间根据规范要求。

边桩的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并采用红外线测距仪。

当发现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应加密测次,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必要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采取减缓填筑速率甚至暂停填筑,待变位速率减小到控制标准以内才可继续上一层的填筑。

路堤填筑应严格控制水平位移和沉降速率。

A、在软基地段路堤完工到路面铺筑之前,应有路堤预压期。

预压期应按图纸规定;如无规定,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B、沉降期内,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及沉降观测
一、预压方案
在支架及底板模板支好后,进行等载预压,以消除地基及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具体方案如下:
1、在支架及底板模板(模板不需钉住)支好后,在立钢管顶用红油漆标出特征点,箱梁梁体每5米一断面,每断面5个特征点。

将模板特征点的标高调至设计标高h1,作为初始值,然后将等载的袋装砂置于底板上进行预压。

按照箱梁体结构进行布载。

2、预压期间,每天进行两次沉降观测(早晚各一次),记录(记录表见附件)、计算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稳定卸载后绘制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图,了解地基及支架沉降规律。

观测记录及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图报我经理部及监理组审批,审批后进行预拱度设置,绑扎钢筋等。

3、直到连续3天沉降稳定后,进行卸栽。

在卸袋装砂之前,测出特征点的标高h2。

4、在卸完袋装砂回弹稳定后,测出特征点的标高h3。

则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为h3-h2,地基及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为h1-h3。

二、预拱度设置
浇筑箱梁砼的过程过程中,为克服支架的沉降,必须设置施工预拱度,且预拱度设置为h3-h2,预拱度最高值设置在梁的跨中,其他各点的预拱度以跨中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为零,按直线比例进行分配。

通启高速公路TQ-04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2002年9月18日
预压重量分布原则
箱梁支架按其箱梁结构采用等载预压,对于横梁支架重量直接传递于承台的可不用预压。

腹板、横梁重量:1.5*2.6*=3.9T/m2
腹板每米重量:3.9*0.35=1.37T
其它部分:
0.38×2.6=1T/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