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合集下载

分区存储管理

分区存储管理
分区存储管理
1、单用户连续分区存储管理
单一连续分区:把内存储器分为两个区,一个分区固定分配给操 作系统使用,另一个分配给用户使用,称作“用户区” 系统特点:1、系统总是把整个用户区分配给一个用户使用 2、内存用户区又被分为“使用区”和“空闲区”两部分 3、当作业被调度时就获得全部空间 4、作业运行完后,全部主存空间又恢复成空闲(以上所指 的全部主存空间是全部用户区空间) 对于连续区分配而言,虽然这种管理方案不需要专门的硬件,但是应 有硬件保护机构,以确保用户程序不至于偶然或无意地干扰系统区中 的信息 使用界限寄存器的方法。界限寄存器中存放用户程序的起始地址 和终止地址,作业运行时,检查访问指令或数据的地址,若不在界限 寄存器所框住的范围内,则发生越界中断。

区 1 2 3 4

起 始 地 址 20KB 28KB 60KB 124KB
长 8KB 32KB 64KB

使 用 标 志 作业1 作业6 0 作业2
132KB
地址重定位与存储保护
在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这种存储管理方式时,应该对程序实行静态 重定位。不仅要防止用户程序对操作系统形成的侵扰,也要防止用户程序 与用户程序之间形成的侵扰。因此必须在CPU中设置一对专用的寄存器,用 于存储保护。
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内存的分配:内存不是预先划分好的,而是当作业装入时,根据作业的需求和内 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分配。若有足够的空间,则按需要分割与作业相对 地址空间同样大小分区给该进程;否则令其等待主存空间
最先适应算法
最佳适应算法
最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算法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预先把内存储器中可供分配的 用户区事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的尺寸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划分后,内存储器中分区的个数以及每个分区的位置、 尺寸保持不变。每个分区中只允许装入一个作业运行。

3.1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3.1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案2008~2009学年度第 1 学期编号__8__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任课教师曹维祥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授课班级:应0701、02,维0701,软0701 授课日期:10.27~11.2课型:理论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3.1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3.2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等概念2.理解地址重定位的作用及静态和动态重定位的异同3.掌握外部碎片、内部碎片的概念4. 掌握单一连续分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教学重点:1.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等概念2.地址重定位的作用3. 外部碎片、内部碎片的概念4.单一连续分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教学难点:1.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等概念2.地址重定位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无教学过程:[复习]存储管理的功能[导入新课][新课]一、基本概念1.存储器的层次三级存储器结构(粗分):(1)寄存器――当前要执行的指令或要处理的数据(2)内存――正在运行的程序和相关数据(3)外存――“资料”长期保存CPU不能直接去存取外存上的信息,外存上的程序或数据必须先移到内存中,才能被CPU访问。

内存是一个大型的,由字节构成的一维数组,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地址。

注:存储管理主要是对内存的管理、分配,涉及到的外存,也是对内存管理的支持。

2.地址重定位(1)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内存单元唯一的、真实的地址,CPU最终依据物理地址区分(存取)各单元。

(2)逻辑地址(相对地址)程序中相对本程序的“0”(开始)编址所产生的地址。

(3)地址空间地址集合物理地址空间――存储空间逻辑地址空间――地址空间(4)地址重定位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

(5)为什么要地址重定位?多道程序下,编写程序时无法事先知道内存区域中哪一部分是空闲的,哪一部分已被占用,也就无法在程序中直接使用物理地址,但程序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地址。

这之间有个矛盾,解决方法是编写(编译)程序时,使用相对地址,而在程序执行时(或者执行之前)将相对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0节存储管理概述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信息处理的来源与归宿,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从速度、容量、是否需要电源维持等多方面,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

2、各种存储器•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少量的、非常快速、昂贵、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内存RAM:若干(千)兆字节、中等速度、中等价格、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磁盘高速缓存:存在于主存中;•磁盘:数千兆或数万兆字节、低速、价廉、不需要电源维持、CPU 不可直接访问;由操作系统协调这些存储器的使用。

二、存储管理的目的1、尽可能地方便用户;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成本、速度和规模之间获得较好的权衡。

(注意cpu和主存储器,这两类资源管理的区别)2、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地址重定位•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主存空间的保护和共享•主存空间的扩充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1、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汇编、链接后,程序内每条指令、每个数据等信息,都会生成自己的地址。

●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地址组成这个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也称地址空间)。

这个空间是以0为基址、线性或多维编址的。

2、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是一个实际内存单元(字节)的地址。

●计算机内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它是从0开始的、是一维的;●将用户程序被装进内存,一个程序所占有的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该程序的物理地址空间(也称存储空间)。

四、地址映射(变换、重定位)当程序被装进内存时,通常每个信息的逻辑地址和它的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需要把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地址映射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1、静态地址重定位是程序装入时集中一次进行的地址变换计算。

物理地址= 重定位的首地址+ 逻辑地址•优点:简单,不需要硬件支持;•缺点:一个作业必须占据连续的存储空间;装入内存的作业一般不再移动;不能实现虚拟存储。

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大本)习题解答一、填空1.将作业相对地址空间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 地址重定位 。

2.使用覆盖与对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

3.存储管理中,对存储空间的浪费是以 内部碎片 和 外部碎片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4.地址重定位可分为 静态重定位 和 动态重定位 两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时,最好按 尺寸 法来组织空闲分区链表。

6.在分页式存储管理的页表里,主要应该包含 页号 和 块号 两个信息。

7.静态重定位在程序 装入 时进行,动态重定位在程序 执行 时进行。

8.在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如果页面置换算法选择不当,则会使系统出现 抖动 现象。

9.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采用先进先出(FIFO )页面淘汰算法时,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块数时, 缺页中断 的次数有可能会增加。

10.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淘汰是由于 缺页 引起的。

11.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每个用户作业有一个 段 表,每段都有一个 页 表。

二、选择1.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B 决定的。

A .内、外存容量之和B .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C .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D .作业的绝对地址空间2.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的系统中,一进程在内存占3块(开始为空),页面访问序列为1、2、3、4、1、2、5、1、2、3、4、5、6。

运行时会产生 D 次缺页中断。

A .7B .8C .9D .10 从图3-1中的“缺页计数”栏里可以看出应该选择D 。

1 2 3 4 1 2 5 1 2 3 4 5 6页面走向→ 3个内存块→缺页计数→图3-1 选择题2配图3.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 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 .交换的信息量太大C .内存容量不足D .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 4.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D 。

A .进行存储保护B .允许程序浮动C .允许程序移动D .扩充主存容量5.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那么经中断处理后,应返回执行B 指令。

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

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

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分区管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它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存储资源。

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是指在进行存储资源分配时,系统采取的具体方法和规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配策略,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连续分配策略连续分配策略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分配策略之一。

它将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大小相等或不等。

当有新的作业需要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会按照作业所需大小选择合适的分区进行分配。

如果找不到合适大小的连续分区,则会出现外部碎片。

连续分配策略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缺点是容易产生碎片,降低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二、非连续分配策略非连续分配策略是为了解决连续分配策略中的碎片问题而提出的。

它将存储空间分为多个不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大小可以不同。

非连续分配策略采用链表的方式记录每个分区的使用情况,当有新的作业需要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会在链表中找到合适大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非连续分配策略的优点是解决了碎片问题,但缺点是实现复杂,分配效率较低。

三、固定分区分配策略固定分区分配策略是将存储空间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

每个分区大小固定,不会发生变化。

当有新的作业需要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会选择合适大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固定分区分配策略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缺点是会出现内部碎片,降低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四、动态分区分配策略动态分区分配策略是为了解决固定分区分配策略中的内部碎片问题而提出的。

它将存储空间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动态分区,每个分区可以根据作业的需求进行调整。

当有新的作业需要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会选择合适大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并根据作业的大小调整分区的大小。

动态分区分配策略的优点是解决了内部碎片问题,但缺点是实现复杂,分配效率较低。

五、基于页的分配策略基于页的分配策略是在分区管理中引入了页面的概念。

它将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页面,每个页面大小相等。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存储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并对不同存储管理策略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下进行,使用 Visual Studio 2019 作为编程环境,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内容(一)固定分区存储管理1、原理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只能装入一道作业。

分区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2、实现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数组,模拟内存分区。

为每个分区设置状态标志(已分配或空闲),并实现作业的分配和回收算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输入不同大小的作业请求,观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情况。

分析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如内存利用率低、存在内部碎片等。

(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1、原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根据作业的实际需求动态地划分内存空间,分区的大小和数量是可变的。

2、实现使用链表或数组来管理内存空间,记录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

实现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坏适应等分配算法,以及分区的合并和回收算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比较不同分配算法的性能,如分配时间、内存利用率等。

观察内存碎片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三)页式存储管理1、原理页式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和作业都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通过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2、实现设计页表结构,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算法。

模拟页面的调入和调出过程,处理缺页中断。

3、实验结果与分析测量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最近最少使用等)的命中率,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探讨页大小的选择对存储管理的影响。

(四)段式存储管理1、原理段式存储管理将作业按照逻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

[操作系统]第3章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第3章  存储管理

3.3.2 可变分区管理
1. 可变分区概念 可变分区/动态分区,与固定分区有三点不同: 1)分区的建立时刻 可变分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在作业装入时动态建立 固定分区:系统初启时建立。 2)分区的大小 可变分区:根据作业对内存的需求量而分配。 固定分区:事先设定,固定不变。 3)分区的个数 可变分区:变化不定。 固定分区:固定不变。
第3章 存储管理 章
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一、要使主存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第二、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环境。
第3章 存储管理 章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概述 地址映射 分区管理 覆盖与交换 分页管理 分段管理 段页式管理 虚拟存储器管理
3.1 概述
存储器分类
作业调度时,根据内存需求,按一定的分区分 配算法,在PDT中查找空闲区,若满足,则进 行分配,并置该分区状态为1,表明已被占用。 作业执行完,回收内存时,回收的分区状态置 0,等待重新分配。
固定分区存在问题
简单易行但存在下列问题: 碎片 可接纳的作业大小受分区大小的限制 一般用在作业大小预先知道的专用系统中。
空白区表中的空白区按其容量以递减的次序排 列。查找分区说明表,找到第一个满足申请长 度的空闲区,分配并分割。剩余部分插入适当 位置。 最差适应算法:分割大空闲区后,还可以产生 较大的空闲区,空闲区均匀地减小,以避免碎 片。
④ 唯一最佳适应算法(single best fit) 分区按大小顺序分级(8KB、16KB、32 KB、…… ) 作业按请求容量也分成相应的存储级,仅当 PDT中相应级的分区为空闲时,才进行内存 分配,即使有更大的分区空闲也不予以分配。
分配策略/算法
① 首次/最先适应First fit:

计算机内存管理

计算机内存管理

计算机内存管理策略【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运行机理出发,导出计算机内存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内存管理所要包含的4个方面内容。

然后以操作系统发展历史为主线,对单一连续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式存储管理、分段式存储管理5中内存管理方案进行分析,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管理策略具体实现以及各自的优劣。

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前,程序曾经是存储在卡片上,计算机每读取一张卡片就执行一条指令,程序的执行过程是直接从卡片到执行。

这种从外部存储媒介上直接执行指令的做法效率极其低下,而且灵活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想到将需要运行的程序预先加载到内部存储器,再自动从内部存取器读取指令并执行,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效率与灵活性。

这一想法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般由处理机、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I/O)系统构成。

其中存储系统用于存取包括程序代码和数据在内的各种信息,起到缓解负责执行程序的处理器与实现程序输入/输出系统之间速度严重不匹配的矛盾。

出于功用、性能、价格等方面的考虑,计算机存储系统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储器件,而是由不同的存储介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存储体系,包括高速缓存、内存和外存。

高速缓存的由硬件寄存器组构成,其特点是速度最快、价格高、容量小,一般用于存放高频指令与数据;外存容量最大,价格也最低,但是读取速度相对很慢,主要用来存放程序的所有代码与数据,是程序与数据的持久完整集合;内存速度比高速缓存慢,但是比外存又快很多量级,价格适中,容量高于缓存而低于外存,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内核、用户程序指令与程序运行所需数据,程序运行时,CPU直接从内存读取指令和数据。

尽管内存速度与处理器速度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种程序执行的方式仍然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都要求程序首先装入内存才能运行,能否合理地使用内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以及系统性能。

分区存储管理的种类

分区存储管理的种类

分区存储管理的种类
分区存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固定分区:这种类型的分区是将内存固定地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分区,供各个程序使用。

每个分区的大小和位置都固定,系统运行期间不再重新划分。

这种管理方式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系统。

2. 可变分区:这种类型的分区是根据程序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

系统会在空闲内存中寻找合适大小的分区分配给程序。

可变分区管理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程序的内存需求,但可能导致内存碎片问题。

3. 动态创建分区:这种分区管理方式是根据程序的申请要求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

优点是没有内部碎片,但缺点是有外部碎片(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分区)。

4. 重定位分区:这种类型的分区管理方式是在程序运行时,将程序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当程序需要访问内存时,系统会找到对应物理地址的数据或指令。

这种管理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

5. 页式存储管理:这种类型的分区管理方式是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程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页面中。

页面可以动态分配和回收,
从而减少内存碎片。

页式存储管理具有无外部碎片的优点,但可能存在内部碎片问题。

总之,不同的分区存储管理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硬件条件选择合适的分区管理方式。

全国自考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4. 简答题 5. 综合题 6.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源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生成的机器指令集合,称为_______。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正确答案:B解析:源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生成的机器指令集合不一定是可执行程序,如C编译用-c选项对不包括全部的模块的C程序编译生成的.o代码是目标程序,但不是可执行程序。

知识模块:存储管理2.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的_______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B.连接过程C.装入过程D.执行过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存储管理3.下面几条中,_______是动态重定位的特点。

A.需要一个复杂的重定位装入程序B.存储管理算法比较简单C.不需地址变换硬件机构的支持D.在执行时将逻辑地址变换成内存地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存储管理4.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一般采用_______进行主存空间的分配。

A.首次适应分配算法B.循环首次适应分配算法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D.顺序分配算法正确答案:C解析:为了节省内存,减少内部碎片,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一般不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而采用相对来说较费时的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知识模块:存储管理5.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在释放和回收空闲区,若已判定“空闲区表第j栏中的始址=释放的分区始址+长度”,则表示_______。

A.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B.归还区有下邻空闲区C.归还区有上下邻空闲区D.归还区无相邻空闲区正确答案:B解析:说明回收的分区尾地址与空闲区表该项登记的空闲区始址相邻。

知识模块:存储管理6.采用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时,若作业地址空间大于空闲内存空间,可采用_______把不会同时工作的程序段轮流装入主存区执行。

A.对换技术B.可变分区技术C.虚拟存储技术D.覆盖技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存储管理7.将作业部分或全部移到外存,以调入其他的作业的技术称为_______。

存储管理-页式管理

存储管理-页式管理

存储管理-页式管理存储管理-页式管理页式管理解决什么问题分区式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碎⽚问题使得内存的利⽤率不⾼1.固定分区,因为每⼀个分区只能分配给某⼀个进程使⽤,⽽该进程可能占不满这个分区,就会有内部碎⽚2.动态分区,会产⽣⼤量的外部碎⽚,虽然可以使⽤紧凑技术,但是这样时间成本过⾼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分区管理必须要求进程占⽤⼀块连续的内存区域,如果让⼀个进程分散的装⼊到不同的内存分区当中的话,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内存,并且不需要紧凑这种技术了。

⽐如把⼀个进程离散的拆分放到零散的内存碎⽚中去,这样就可以更为⾼效的利⽤内存。

也就是产⽣了⾮连续的管理⽅式。

⽐如就是把⼀个进程拆分为若⼲部分,分别放到不同的分区中,⽐如⼀个进程23M,可以拆分为10M,10M,3M放到不同的分区中如果分区分的更⼩,23M拆分为11个2M的,和⼀个1M的,每个分区是2M,那么总共会装满11个分区,剩下⼀个分区装不满,也仅仅浪费1M的空间,也就是分区越⼩的话,那么就是内存利⽤率就会越⾼。

分区式管理时,进程的⼤⼩受分区⼤⼩或内存可⽤空间的限制分区式管理也不利于程序段和数据的共享页式管理的改进页式管理只在内存存放反复执⾏或即将执⾏的程序段与数据部分不经常执⾏的程序段和数据存放于外存待执⾏时调⼊。

页式管理的基本概念页框(页帧):将内存空间分成⼀个个⼤⼩相等的分区,每个分区就是⼀个页框。

页框号:每⼀个页框有⼀个编号,这个编号就是页框号,从0开始页(页⾯):将进程分割成和页框⼤⼩相等的⼀个个区域,也叫页页号:每⼀⼆个页⾯有⼀个编号,叫做页号,从0开始注意:由于最后⼀个页⾯可能没有页框那么⼤,所以页框不可以太⼤,否则会产⽣过⼤的内存碎⽚操作系统会以页框为单位为各个进程分配内存空间,进程的每⼀个页⾯分别放⼊⼀个页框中,也就是进程的页⾯和内存的页框具有⼀⼀对应的关系注意:各个页⾯不需要连续存放,可以放到不相邻的各个页框中如何实现地址的转化1.⾸先需要知道⼀个进程内的页对应物理内存中的起始地址a是多少2.其次要知道进程页内地址b是多少3.逻辑地址对应的实际物理地址就是c=a+b如何计算?⽐如逻辑地址80确定页号:页号=逻辑地址/页⾯长度 1=80/50页内偏移量:页内偏移量=逻辑地址%页⾯长度 30=80%50每个进程页⾯对应物理内存中页框的⾸地址:这是通过页表查询到的,⽐如查询到对应物理内存⾸地址是4500那么对应最终物理地址就是4500+30=4530页表页表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进程中的⼀个页的页号对应它存放在物理内存中的页框号,进⽽求出页框号对应的⾸地址逻辑地址的结构假如页号有k位,那么页数就是2^k个假如页内地址m位,那么页内地址有2^m个静态页⾯管理在作业或进程开始执⾏之前,把作业或进程的程序段和数据全部装⼊内存的各个页⾯中,并通过页表(page mapping table)和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虚拟地址到内存物理地址的地址映射。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5参考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5参考答案

习题5参考答案Ⅰ问答题1.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系统按照一定的算法把某一空闲的存储空间分配给作业或进程;用户不需要时,及时回收,以供其它用户程序使用。

(2)地址转换(地址重定位)。

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

(3)主存空间的共享和保护。

可用的主存空间可由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

同时要保护系统程序区不被用户有意或无意的侵犯,不允许用户程序读写不属于自己地址空间的数据,避免各道程序间相互干扰。

特别是当一道程序发生错误时,不至于影响其它程序的运行。

(4)主存空间的扩充。

使用虚拟存储或自动覆盖技术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空间。

2. 指出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不同点。

答:用户的源程序一旦编译之后,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进行编址,这种地址称为逻辑地址或相对地址。

为了便于CPU访问,内存中的每个物理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内存地址,即物理地址(也称绝对地址)。

3. 何谓地址转换(重定位)?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地址转换?答:当作业运行时,不能用逻辑地址在内存中读取信息,必须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这种转换称为地址转换。

实现地址转换的方法有:静态地址转换和动态地址转换。

4. 简述什么是覆盖?什么是交换?覆盖和交换的区别是什么?答:覆盖技术主要是指同一主存区可以被不同的程序段重复使用。

交换,就是系统根据需要把主存中暂时不运行的某个(或某些)作业部分或全部移到外存,而把外存中的某个(或某些)作业移到相应的主存区,并使其投入运行。

交换是由操作系统完成,用户并不知道。

操作系统按一定的策略采用“强占”和“礼让”的方法,把内存部分内容暂时放到硬盘交换区中。

覆盖是由用户控制,操作系统提供覆盖机制,用户给出该程序的覆盖结构。

覆盖机构将整个作业分为常驻和覆盖两部分。

子程序不会同时调入内存。

用户只要将最大的子程序作为覆盖区告诉系统即可。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四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四

习题四存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A.可由CPU直接访问B.必须在CPU访问之前移入内存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一般采用( )进行主存空间的分配。

A.最先适应分配算法B.最优适应分配算法C.最坏适应分配算法D.顺序分配算法5、经过(),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B.动态重定位C.编译或汇编D.存储扩充6、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7、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A.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C.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8、()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A.覆盖技术B.对换技术C.虚拟技术D.物理扩充9、虚拟存储技术是()。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存储技术与()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1、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

A.动态分区法B.可重定位分区法C.请求分页技术D.对换技术12、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A.输入输出中断B. 时钟中断C.越界中断D. 缺页中断13、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224 B.216 C.28 D.23214、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______。

4-1存储器管理-作业

4-1存储器管理-作业

4-1存储器管理-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选择题1*.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处理器设置的地址转换机构是。

A.界限寄存器B.上限寄存器C.下限寄存器D.上限寄存器和下限寄存器2.存储保护的工作通常由实现。

A.软件B.硬件C.文件D.硬件和软件配合3.段页式存储管理中,访问快表失败时,每访问一条指令或存取一个操作数都要次访问主存。

A.1 B.2 C.3 D.44.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5.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在CPU中应设置寄存器。

A.段表和页表控制B.段表控制C.页表控制D.界地址11.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在空闲区表中以空闲区长度按递减顺序排列适合于________算法。

A.最坏适应算法B.最先适应算法C.最优适应算法D.首次循环适应算法12.在存储管理中,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功能实现的。

A.存储分配B.存储保护C.存储扩充D.存储共享13.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应建立。

A.空闲区表B.分区分配表C.页表D.段表14.在下述存储管理方案中,管理方式要求作业的逻辑地址与占有主存的存储区域都是连续的。

A.段页式B.页式C.段式D.可变分区15.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分配算法。

A.最先适应B.最优适应C.最坏适应D.随机适应21.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页式地址转换B.段式地址转换C.静态重定位D.动态重定位2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B.地址从小到大C.尺寸从大到小D.尺寸从小到大23.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的方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

A 减少用户数目B改变时间片长短C 加快对换速度D 减少对换信息量( D可重入程序是指该程序被某进程调用,但还未结束,又被另一个进程调用。

可重入程序是通过减少对换信息量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

可重入程序主要通过共享来使用同一块存储空间的,或者通过动态链接的方式将所需的程序段映射到相关进程中去,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对程序段的调入调出。

由此来减少对换信息量。

)2.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A基址寄存器和很长寄存器 B 段表C 界限寄存器D 上、下限寄存器答案:B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会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中止该指令的执行。

A界限寄存器≤绝对地址≤最大地址B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C 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D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答案: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适合多道程序设计)1.分区的定义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把主存储器中可分配的用户区域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一个连续区称为一个分区。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1)分区大小固定(2)分区数目固定。

3.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存储管理设置“分区分配表”来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表中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并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标志位。

标志位为“0”表示分区空间,非“0”表示分区已被占用。

当有作业要装入分区,存储管理分配主存区域时,根据作业地址空间的长度与标志为“0”的分区的长度比较,当有分区长度能容纳该作业时,则把作业装入该分区,且把作业名填到占用标志位上。

否则,该作业暂时不能装入。

作业运行结束后,根据作业名查分区分配表,把该分区的占用标志置成“0”以示空闲。

4.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因作业存放区域不会改变,可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把作业装入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

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

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

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分区是指将硬盘等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以便存储和管理数据。

分配与回收是指管理这些分区的过程,包括将空闲的分区分配给需要存储数据的程序或用户,以及回收已经不再需要的分区,释放存储空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

1. 固定分区分配:这是一种常见的分区管理方法,将硬盘等存储设备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给不同的程序或用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事先确定分区的大小,无法灵活地根据存储需求进行调整。

2. 动态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存储设备的空闲空间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分区,并根据用户的存储需求将相应大小的分区分配给程序或用户。

这种方法相对于固定分区分配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利用存储空间,但对分区的管理和分配需要更复杂的算法和机制。

3. 动态分区回收:当一个程序或用户不再需要分配的分区时,动态分区回收方法将回收已分配的分区,并将其标记为空闲状态以供其他程序或用户使用。

常见的回收方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等。

这些算法根据空闲分区的大小进行选择,以便尽可能地利用空闲空间。

4. 垃圾回收:在一些特定的计算环境中,比如编程语言或操作系统中,存在垃圾对象的产生,这些对象占用了存储空间但不再被使用。

垃圾回收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通过检测和回收这些垃圾对象的存储空间,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有引用计数法、标记清除法和复制回收法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

根据实际的需求和计算环境的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分区管理,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性能。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1. 分区式管理: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文件。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文件访问的效率,但需要提前规划好分区的大小和类型。

2. 连续分配: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连续的磁盘块,一个文件的所有磁盘块按照顺序连续存储。

这种管理方法简单直观,但会产生外部碎片,导致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降低。

3. 链接分配:将文件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簇或块,每个文件由不连续的簇或块链接起来。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但会导致访问文件时的随机访问时间增加。

4. 索引分配:为每个文件维护一个索引表,记录文件的磁盘块号或簇号。

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并访问文件的磁盘块。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文件的存储,但索引表的大小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5. FAT(文件分配表)分配:使用文件分配表来管理文件存储空间,记录每个磁盘块的使用情况和下一个磁盘块的位置。

这种管理方法较为简单和高效,但在大规模文件存储上的性能较差。

6. i节点分配: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i节点,用于存储文件的元数据和磁盘块指针。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快速定位和访问文件,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i节点。

7. 混合分配:将多种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文件的类型、大小等特征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访问效率。

8. 压缩存储:使用压缩算法对文件进行压缩,减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在访问文件时需要进行解压操作,会增加访问文件的时间开销。

9. 增量存储:只存储文件的增量部分,而不是整个文件。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频繁修改的文件,能够减小存储空间的占用,但会增加访问文件的复杂性。

10. RAID(磁盘阵列)存储:将多个磁盘组合成逻辑上的一个大容量磁盘,通过数据分割、冗余存储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这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4 2013年 11月28 日注:报告内容按下列的要求进行。

一、实验目的通过编写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加深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功能中的固定分区管理方式、主存分配表等相应知识的理解。

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熟悉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题目1.设计一个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管理方案。

并模拟实现分区的分配和回收过程。

2.必须建立分区表,记录空闲区与占用区的状况。

3.流程图按选定的算法自己完成。

三、算法设计的思想或流程图本系统将内存用户空间划分为五个大小不固定的分区,其分区大小由用户输入决定。

在每个分区只装入一道作业,这样把用户空间划分为几个分区,便允许几道作业并发运行。

当有一个空闲分区时,便可以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作业装入该分区,当该作业结束时又可以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找出另一作业调入该分区。

每个内存空间是一个Node型的对象。

Node类有一个三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分别为:分区号、起始地址、大小。

然后就是一些属性的get、set方法和一个打印其属性的函数。

四个数据域分别为:属性m_No用来表示该内存空间的序号。

属性m_Addr用来表示内存分区的起始地址。

属性m_Size用来表示内存空间的大小。

属性m_State表示内存空间的是否已分配的状态标志。

若该内存空间已分配,m_TaskNo表示占有该内存空间的任务序号。

否则没有实际意义。

在用户申请任务的内存空间时,提示用户输入任务号和其需要的内存空间大小。

流程图主程序:分配内存空间算法:释放内存空间算法四、算法设计的实现1、类设计本程序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类:Node类和MManage类。

Node类主要是存放每个固定分区的一些信息。

而MManage类则主要是对Node类的容器List<Node>进行一些操作来实现要求的内存空间的的分配和释放。

类设计的数据成员和接口如下:Node.h#ifndef NODE_H#define NODE_Hclass Node{public:Node(int No, int Addr, int Size);int getSize() const{return m_Size;}bool getState() const{return m_State;}int getTaskNo() const{return m_TaskNo;}void setState(bool State);void setTaskNo(int TaskNo);void print();private:int m_No;int m_Addr;int m_Size;bool m_State;int m_TaskNo;};#endif //NODE_HMManage.h#ifndef MMANAGE_H#define MMANAGE_H#include <vector>class Node;class MManage{public://MManage();MManage(int MLength);MManage(std::vector<Node> Nodes);void MAlloc();void MFree();void print();private:std::vector<Node> m_Nodes;};#endif//MMANAGE_H类接口实现和main函数的实现:Node.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Node.h"Node::Node(int No, int Addr, int Size) :m_No(No),m_Addr(Addr),m_Size(Size) {m_State = true;m_TaskNo = 0;}void Node::setTaskNo(int TaskNo){m_TaskNo = TaskNo;}void Node::setState(bool State){m_State = State;}void Node::print(){std::cout<<"| "<<m_No<<" || "<<m_Addr<<" || "<<m_Size<<" || ";if(m_State)std::cout<<"Idle ||"<<std::endl;elsestd::cout<<"Occupy || "<<m_TaskNo<<" ||"<<std::endl;}MManage.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Manag.h"#include "Node.h"#define MAXSIZE 100//class Node;/*MManage::MManage(){int sum;std::cout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memory:";std::cin >> sum;std::cout << std::endl;MManage(sum);}*/MManage::MManage(int MNo){int size;int addr = 0;char yesOrNo = 'n';while ( yesOrNo != 'y' && yesOrNo != 'Y'){m_Nodes.clear();std::cout << "Start to init the memory table" << std::endl;for (int i=0; i<MNo; ++i){do{std::cout << "Please input the size of " << i+1 << "th memory:";std::cin >> size;}while(size >= MAXSIZE);Node node(i+1, addr, size);m_Nodes.push_back(node);addr+=size;}print();std::cout << "Is this correct?" << std::endl;std::cin >> yesOrNo;}}MManage::MManage(std::vector<Node> Nodes){m_Nodes.assign(Nodes.begin(), Nodes.end());}void MManage::MAlloc(){int taskNo, size;int No = -1;int temp1 = MAXSIZE;int temp2 = MAXSIZE;bool flag;do{flag=false;std::cout << "Please input the task No. and size" << std::endl;std::cin >> taskNo >> size;for(unsigned i=0; i<m_Nodes.size(); ++i){if(m_Nodes[i].getTaskNo() == taskNo){std::cout<<"This task areally exist,please change it"<<std::endl;flag = true;}if(size > MAXSIZE){std::cout<<"The size is too big,please change it"<<std::endl;flag = true;}}}while(flag);for(unsigned i=0; i<m_Nodes.size(); ++i){if(m_Nodes[i].getState()&&m_Nodes[i].getSize()>=size){temp2 = m_Nodes[i].getSize() - size;if(temp2<temp1){temp1 = temp2;No = i;}}}if(No==-1){std::cout << "Allocation fail." << std::endl;}else{std::cout << "Allocation success." << std::endl;m_Nodes[No].setState(false);m_Nodes[No].setTaskNo(taskNo);}}void MManage::MFree(){int taskNo,No=-1;std::cout << "Please input the task No." << std::endl;std::cin >> taskNo;for(unsigned i=0; i<m_Nodes.size(); ++i){if(m_Nodes[i].getTaskNo()==taskNo&&!m_Nodes[i].getState()){No = i;}}if(No==-1){std::cout << "Free fail(Can not find the task)." << std::endl;}else{std::cout << "Free success." << std::endl;m_Nodes[No].setState(true);m_Nodes[No].setTaskNo(0);}}void MManage::print(){std::cout << "The the memory table:" << std::endl;std::cout << "| No |" << "| Addr |" << "| Size |" << "| State |" << "| TaskNo |"<< std::endl;for (unsigned i=0; i<m_Nodes.size(); ++i)m_Nodes[i].print();}Main.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Manag.h"#include "Node.h"#define SIZE 5 //分配区的个数void testNode(){int size = 10;Node node1(1,0,size);node1.print();Node node2(2,size,size);node2.setState(false);node2.setTaskNo(1);node2.print();//MManage m1();//m1.print();MManage m2(2);m2.print();}int main(){MManage m(SIZE);char yesOrNo = 'y';int swt = 0;while(yesOrNo != 'n' && yesOrNo != 'N'){while(swt != 1 && swt != 2){system("cls");std::cout<<"=========================="<<std::endl;std::cout<<" Please put your choice:"<<std::endl;std::cout<<" 1--apply memory"<<std::endl;std::cout<<" 2--free memory"<<std::endl;std::cout<<"=========================="<<std::endl;std::cin>>swt;if(swt!=1&&swt!=2)std::cout<<"error iput,please put(1、2)"<<std::endl;}switch(swt){case 1: m.MAlloc();break;case 2: m.MFree();break;default:{printf("exception ouccer\n");return 1;}}m.print();std::cout<<"Do you like to continue?"<<std::endl;std::cin >> yesOrNo;swt = 0;}}四、运行结果与分析手工输入每个分区的大小来初始化分区表:分析:在手工输入每个内存空间的大小后,立即调用打印的函数将内存空间的情况打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