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推荐下载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掌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的概念,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理解心理学的任务,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性质一、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的性质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的任务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三、心理学的实践作用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心理的实质1.掌握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掌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了解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3.理解劳动中人类意识产生中的作用,掌握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一、心理的生理基础二、人脑的结构和机能第二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人的心理的史前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二、作为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第三节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历史上不同的观点和学派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三章认知心理过程1 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与特征,了解错觉的产生与类型,重点掌握社会错觉的内容;2 掌握思维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的因素,了解想像的概念、类型;3 了解记忆的概念及其与遗忘的关系,掌握记忆的类型与过程,掌握注意的概念、类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二、知觉三、错觉四、社会错觉第二节思维与想像一、思维二、想像第三节记忆与注意一、记忆二、注意第四章情感、意志心理过程1 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掌握情绪、情感的作用;2 了解情绪、情感的类型,掌握情绪的调整和情感的培养;3 掌握意志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意志的行动,掌握意志的品质和培养。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情感的含义与作用二、情绪、情感的类型三、情绪的调整与情感的培养第二节意志过程一、意志的含义与作用二、意志行动的分析三、意志的品质与培养第五章个性心理特征1 掌握个性的概念、特征,重点掌握个性心理结构,了解个性的形成与发展;2 掌握气质的概念、类型,重点掌握气质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3 掌握性格的概念、特征、类型,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了解性格的形成与发展;4 掌握能力的概念、类型,了解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的测量,了解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重点掌握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A. 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B. 课程编号:XXXC. 学分:X学分D. 先修课程:无E. 授课方式:讲授和讨论F. 授课语言:中文二、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生理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关系;C. 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心理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D.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A. 导论1. 生理心理学定义与发展历程2.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生理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B. 神经系统与行为1. 神经细胞与神经传递2. 大脑结构与功能3. 感觉系统与知觉4. 运动系统与动作C. 感觉与知觉1. 视觉系统2. 听觉系统3. 嗅觉系统4. 味觉系统5. 触觉与疼痛感知D. 学习与记忆1. 经典条件作用2. 操作条件作用3. 记忆的形成与存储4. 遗忘与记忆损失E. 情绪与心理健康1. 情绪的生理基础2. 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3.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生理因素F. 延伸与应用1. 生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 生活中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四、教学方法A. 讲授:通过讲解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B.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C. 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体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D. 个案分析:引入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E.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拓宽知识面和思考角度。
五、考核方式A. 课堂测验:对课堂内容有针对性的细节理解;B. 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C. 小组讨论: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D.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生理心理学全面理解的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A. 主教材:1. 《生理心理学导论》2. 《生理心理学:科学基础与应用》B. 参考书目:1. 《生理心理学教程》2. 《生理心理学》3.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七、学习资源A. 图书馆:提供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和期刊论文;B. 网络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电子文献数据库。
生理心理学

10月10日Chapter 3. Vision
10月17日Chapter 4. Audition
10月24日Chapter 5. Attention
10月31日Chapter 6. Memory and Learning
教材
Physiology of Behavior;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教学大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课程一方面讲授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结合授课者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国际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进展,向学生介绍前沿科学研究工作,既学习科研工作的思想方法,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向,开拓眼界,又能学到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技术。授课内容还将考虑与实验课相结合,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11月7日Chapter 7. Emotion
11月14日Chapter 8.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11月21日Chapter 9. Social Cognition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并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希望这些方式激励学生对人类和动物心理活动的神经基础等领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科学批判精神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课外作业主要以科学问题思考和科学实验设计为主。
生理心理学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630101
学分
2
英文名称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先修课程
生理学,实验心理学
中文简介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学时] 14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实验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生理心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实验及技能原理.能独立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达到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科研实验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完成规定实验内容后,要认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课出勤和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实验目的和要求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的特点;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技术。
2、实验内容取蟾蜍一只,毁脑脊髓;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将全部皮肤剥除,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3、实验仪器蟾蜍或蛙;蛙板,探针,粗剪刀,细剪刀,尖镊子,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皿,滴管, 瓷碗,锌铜弓或铝银电极,任氏液。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电生理实验技术测定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和其中A类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并观察神经损伤,药物的影响。
2、实验内容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借助实验装置观察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和测定双相动作电位波形,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观察和测定单相动作电位波形,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仪器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一套,标本屏蔽盒,带电极的接线若干,任氏液,1~3mol/L KCL溶液,瓷碗,培养皿,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三反射弧的分析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以心身关系为基本命题,以实验研究为基本方法,试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掌握大脑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情绪、语言等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的科研文献。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形态和分类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2、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3、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的分区和功能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二)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1、视觉的生理机制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视觉通路和视觉中枢颜色视觉的理论2、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声音定位的机制3、躯体感觉的生理机制皮肤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深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4、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神经基础知觉的组织原则(三)学习与记忆的生理机制1、学习与记忆的分类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新皮层在记忆中的作用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3、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基因表达与学习记忆(四)情绪的生理机制1、情绪的分类和表现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2、情绪的神经基础杏仁核在情绪中的作用下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前额叶皮层在情绪中的作用3、情绪的神经化学机制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情绪神经肽与情绪(五)语言的生理机制1、语言的神经基础语言中枢的定位语言的单侧化优势2、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语言产生的神经机制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六)意识的生理机制1、意识的概念和特征意识的不同层次意识的主观体验和客观测量2、意识的神经基础大脑皮层的广泛激活与意识丘脑在意识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讲解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1112总学时数:54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知觉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和研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方法,初步掌握运动反映的控制机制,理解并初步掌握维持生存的几种主要活动的内驱力的生理基础,了解学习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研究的新进展,加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一、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二、脑研究的历史回顾三、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第二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一、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二、精神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三、神经病与神经病学四、脑形态学的基本概念五、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六、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学问题第二章感觉第一节视觉生理心理学一、视觉信息的产生二、视觉信息的传递三、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第二节听觉生理心理学问题一、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学参数二、耳与听觉通路三、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四、对音色的神经编码五、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第三节味觉与嗅觉一、味觉二、嗅觉第四节躯体感觉一、躯体感觉模式及其编码的一般规律二、浅感觉及其上行通路三、深感觉及其传导通路四、内脏感觉与痛觉第三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第一节知觉的神经基础一、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二、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第二节知觉理论及其生理学研究一、两种加工过程和知觉特征结合论二、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三、脑区域性糖代谢与知觉过程第三节视知觉机制一、空间知觉的枕-顶通路二、物体知觉的枕-颞通路三、面孔的认知与识别第四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理论第一节心理加工理论关于注意机制的认识第二节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第三节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第四节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第五节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第六节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学习模式一、联想式模式二、非联想式模式三、程序性学习或熟练与技巧性学习四、认知学习五、情绪性学习六、味-厌恶学习七、印记式学习第二节学习的脑机制一、脑等位论与机能定位论的统一二、暂时联系和异源性突触易化三、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三节联络区皮层与认知学习一、颞顶枕联络区皮层与学习二、前额叶皮层第四节小脑与快速运动反应性学习第五节边缘系统与情绪性学习一、边缘系统相互作用的学习模型二、嗅觉与味觉条件反射第六节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一、空间辨别学习二、学习过程中的抑制性调节三、情绪性学习的调节第七节无脊椎动物的学习模型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一节记忆的痕迹理论一、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二、长时记忆的生化基础第二节海马的记忆功能第三节人类的记忆障碍一、海马与顺行性遗忘二、脑震荡与逆行性遗忘三、心因性和原因不明的遗忘症第四节多重记忆系统与多重编码理论第五节对记忆机制研究的新挑战第七章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第一节脑和言语障碍一、失语症研究二、清醒病人脑刺激的效应第二节脑与思维一、阳性精神分裂症及其脑机制二、阴性精神分裂症的脑形态学改变三、两类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脑机制的关系四、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第三节言语思维和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一、正常人类被试的实验分析二、割裂脑病人的实验分析三、应用现代构象技术的实验研究第四节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第八章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饮水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二、摄食行为三、性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四、防御和攻击行为五、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第一节关于情绪、情感的经典研究一、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二、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实验研究第二节情绪、情感的生理基础一、三、情绪、情感的神经机制四、情绪、情感的生物化学调节机制第三节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第一节神经肌肉装置与运动功能一、肌肉的分类与特点二、神经肌肉接点与接点传播第二节脊髓运动反射一、单突触反射二、多突触反射三、最后共同公路第三节脑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一、脑对运动功能的节段性控制二、大脑皮层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三、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四、小脑的运动功能第四节目的方向性运动和计划性意志行为三、教学方法以课堂教授为主,辅之以实验。
02《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61802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学时数:54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生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生理基础的科学。
通过生理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要旨;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难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要旨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第二章神经解剖学基础(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解剖学定位;脑的概观;脊髓的概观;周围神经系统(二)教学内容:重点:脑的概观难点: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第二节脑的概观第三节脊髓的概观第四节周围神经系统第三章体内信息加工和传递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脑表现的整体电位;激素。
(二)教学内容:重点: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难点: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第一节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第二节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第三节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第四节脑表现的整体电位第五节激素第四章感觉的基本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感觉世界的多样性和适当刺激;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感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二)教学内容:重点: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难点:感觉系统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第一节刺激的多样性和适当性第二节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三节感觉系统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第五章知觉的加工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视觉信息的加工;听觉的信息加工;平衡觉的信息加工;躯体感觉的信息加工;嗅觉的信息加工;味觉信息的加工;个体的经验对知觉系统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28学时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心理学类课程。
该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使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规律,掌握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要求学生在学完此门课程后能够将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现实问题相结合。
2.本课程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对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学习、言语和思维、本能和动机、情绪和情感以及人格的生理机制进行介绍,同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焦点也进行适当介绍,侧重于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介绍。
3.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一学期授完,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任课。
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务使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了解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为后续的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以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依据现代师范教育要求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力图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将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统一于本课程。
2.本课程主要由两大模块构成,即基本研究方法和神经系统解剖基础,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进展,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
每周2课时,共28课时,计2学分。
3.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践教学。
在教师讲授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分析反思见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心理问题等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4.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掌握情况。
试题的编制,按照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以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40 :45 :15 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40303
英文名称: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一、基本信息
1.学分与学时
学分:34学时,学时:2学时
2.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3.适应专业
心理学专业,必修
4.课程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
(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睡眠、觉醒、情绪、学习与记忆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建议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心理学
6.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叙述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讨论等活动,力求系统、准确、客观、直观、生动地将大脑的工作原理呈现出来。
同时布置课外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7.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论文
(2)结课考试成绩占80%,形式为闭卷考试
8.课外自学要求
(1)阅读参考资料
(2)查找相关文献、进行课堂汇报。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生理心理学(第2版).李新旺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
(1)生理心理学(第2版).沈政、林庶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生理心理学.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生理心理学.Neil R. Carlson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4)生物心理学(第10版).詹姆斯·卡拉特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5)认知科学进展:从分子机制到计算理论(英文).吕忠林,罗跃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3年
(6)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葛詹尼加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一、什么是生理心理学
二、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
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伦理
三、行为学研究方法
四、脑研究的方法
五、行为遗传学及基因干预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意义和研究历史;
(2)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2)难点: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神经基础、神经元电活动与信息传导
基本内容:
第一节神经元及神经元的信息传导
一、神经组织的构成
二、神经细胞的电传导与化学传导
三、离子通道、离子泵与膜电位
四、神经递质、受体和神经调质
第二节神经系统结构与神经传导通路
一、神经系统结构
二、神经传导通路
基本要求:
(1)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神经细胞内信息的电传导;(2)了解神经细胞间信息的化学传递;
(3)掌握脑结构及其若干条传导通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脑结构及若干神经传导通路。
(2)难点:神经传导通路。
第三章激素、脑与行为
基本内容:
第一节激素及其一般作用方式
一、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机制
二、高等动物主要的内分泌腺
第二节生物节律、生长发育和性别差异的激素控制
一、生物节律及其激素控制
二、生长发育、老化及其激素基础
三、行为的性别差异与激素
第三节认知或社会行为与激素
一、学习记忆与激素
二、社会行为与激素
三、情绪活动与激素
基本要求:
(1)了解激素的一般作用方式;
(2)掌握各个内分泌对人体功能的调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认知与激素的关系。
(2)难点: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机制。
第四章感觉、知觉与注意
基本内容:
第一节感觉加工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类型及其适应刺激
二、感觉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特征
三、知觉加工及其特征
四、注意与感知觉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感受器及其结构
二、视觉传导通路及脑结构
三、视知觉及其加工
四、环境与视觉神经系统发育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感受器的结构
二、听觉传导通路及脑结构
三、听觉刺激及其加工
四、脑发育与听觉整合
第四节躯体感觉
第五节嗅觉与味觉
一、嗅觉
二、味觉
第六节注意
基本要求:
(1)了解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2)掌握一般的感知觉(视觉、听觉、平衡觉)生理机制,掌握注意的生理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感知觉(视觉、听觉、平衡觉)、注意生理机制。
(2)难点:感受器生理特性。
第五章学习与记忆
基本内容:
第一节学习记忆行为及其演化
一、动物学习能力的普遍性
二、脑的演化与学习记忆
三、脑的发育与学习记忆
第二节行为学习的基本规律
一、经典条件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反应
三、突触修饰和可塑性
第三节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一、学习记忆与脑结构的关系
二、学习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三、基因变异与脑功能退化
基本要求:
(1)了解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处理特性;
(2)掌握学习、记忆的行为基础及其突触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学习、记忆行为的神经机制。
(2)难点:记忆的长时程增强与长时程抑制。
第六章睡眠
基本内容:
第一节睡眠的类型与阶段
一、睡眠的脑电记录
二、睡眠类型
三、睡眠周期
四、睡眠的个体差异
五、梦
第二节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一、唤醒系统
二、睡眠系统
三、催眠
第三节睡眠与认知
一、睡眠的功能
二、睡眠剥夺
三、睡眠与记忆
四、睡眠障碍
基本要求:
(1)了解睡眠与记忆的关系、了解睡眠障碍的类型;(2)掌握睡眠周期、唤醒与睡眠系统的生理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睡眠周期、唤醒与睡眠系统的生理机制。
(2)难点:唤醒与睡眠系统的生理机制。
第七章语言
基本内容:
第一节语言发展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关键期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人类语言的神经基础
一、人类语言的脑机制
二、语言基因——FOXP2
基本要求:
(1)了解儿童语言的发展;
(2)掌握人类语言的脑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人类语言的脑机制。
(2)难点:人类语言的脑机制。
第八章情绪的调节
基本内容:
第一节情绪研究的行为模型
一、条件恐惧模型
二、抑郁行为模型
三、其他情绪反应模型
第二节情绪调节的神经基础
一、情绪活动相关的脑结构
二、神经通路及其递质调节
三、应激与情绪的相互影响
第三节情绪反应及其相关障碍
一、焦虑障碍与恐惧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抑郁状态
四、愤怒与攻击性障碍
基本要求:
(1)掌握情绪的行为模型及其神经基础;(2)理解情绪反应的相关障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情绪的行为模型及其神经基础。
(2)难点:情绪的行为模型。
第九章生殖与本能行为
基本内容:
第一节生殖行为
一、性行为
二、性的分化和成熟
三、性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四、性行为的调节
五、亲代抚育行为及其生物基础。
第二节本能行为
一、摄食行为
二、饮水行为
三、体温调节
四、探索行为与新颖寻求
基本要求:
(1)了解生殖行为的生理心理机制;
(2)理解本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