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模拟试题2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考研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哈姆雷特》B. 《李尔王》C. 《麦克白》D. 《悲惨世界》答案:D2. “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的审美功能B. 文学的教育功能C. 文学的娱乐功能D. 文学的政治功能答案:B3.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A. 《诗经》B. 《楚辞》C. 《文心雕龙》D. 《诗品》答案:C4.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威廉·福克纳D. 欧内斯特·海明威答案:D5. “现实主义”在文学中主要指的是:A.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文学流派B. 强调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文学流派C. 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流派D. 以超现实和荒诞手法表现现实的文学流派答案:A6.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 对传统的反叛B. 对现实的逃避C. 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D. 对语言的革新答案:B7. 下列哪部作品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动物农场》C. 《了不起的盖茨比》D. 《老人与海》答案:A8. 在文学创作中,“典型”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A.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B.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情节C.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D.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风格答案:A9. “新批评”理论主张文学批评应该:A. 关注作者的生平和背景B. 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C. 关注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特性D. 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一)(课程代码:00529)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自足体”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2.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文本的概念。
文本这个词现在不仅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
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3.作家个体体验的第一个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
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
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
4.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主要的特色是()。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音律。
双声指两个字声母相同。
叠字指两个单音节词重叠的语音现象。
叠韵指两个字韵母相同。
押韵指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语音特色是叠字。
5.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层面。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答案: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地理学。
2、话语蕴藉:答案: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艺术构思:答案: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4、艺术真实:答案: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5、诗:答案: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二、简答题1、列举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答案: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来看,文学理论有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符号学等基本形态;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系统看,文学理论有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等基本形态。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案: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我们认为这四个要素是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
它们在文学活动这个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浑然一体。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答案:第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意识答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文学做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性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从方式上看,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于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是理性的,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与某种简接的或深层的理性思考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C)。
A.文采B.情感C.观众D.文化2.在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3.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B.俄国C.英国D.德国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B.表象性C.表情性D.中介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什可洛夫斯基B.高尔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巴赫金6.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
A.实用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7.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A.语境依托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8.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文本。
A.创意型B.再现型C.象征型D.表现型9.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C)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10.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A)。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11.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B.表象性C.涉义性D.意识性1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D)。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1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A)。
《文学概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C)?。
A.?文采????B.?情感??C.?观众?D.?文化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3.?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B.?俄国????C.?英国????D.?德国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B.?表象性??C.?表情性???D.?中介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什可洛夫斯基??B.?高尔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巴赫金6.?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
A.?实用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7.?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A.?语境依托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8.?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文本。
A.?创意型??B.?再现型???C.?象征型???D.?表现型9.?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C)?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D.?创意型10.?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A)?。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11.?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2.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3.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村上春树D. 张爱玲4. 文学创作中“灵感”的作用是什么?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无作用D. 可有可无5.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不属于比喻?A. 明喻B. 暗喻C. 拟人D. 对比6.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评价作品C. 娱乐消遣D. 教育引导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属于叙事文学?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8.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A. 李白B. 杜甫C. 拜伦D. 雪莱9.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不属于结构主义?A. 形式主义B. 符号学C. 叙事学D. 接受美学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老人与海》C. 《等待戈多》D. 《尤利西斯》答案:1. C2. B3. A4. B5. D6. C7. B8. B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______。
2.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______来反映社会现实。
3.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______和形式的创新。
4.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节奏。
5. 叙事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6. 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功能是指导创作、评价作品和______。
7.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______的追求。
8. 象征主义文学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意义。
9.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1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过程中的______。
《文学概论》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系统为对象的批评方法是( C )。
[A] 文学现象批评[B] 文学观念批评[C] 文学过程批评[D] 文学批评形态学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 C )。
[A] 思想、生活、技巧、知识[B] 情节、结构、人物、事件[C] 作品、作家、读者、世界[D] 创作、文本、传播、阅读3、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家审美体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 D )。
[A] 白描、叙述、抒情、议论[B] 描写、叙述、旁白、议论[C] 白描、叙述、旁白、议论[D] 描写、叙述、抒情、议论4、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一门( B )。
[A]无意识性的学科[B] 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C]审美意识性的学科[D] 非意识形态性的学科5、即使在自然这一审美对象面前,人也是通过( A ),才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A]自然的人化[B] 自然对理念的确证[C]自然规律的自我显现[D] 完全顺应自然规律6、主要是在批判地继承( A )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A]德国古典哲学、文学、文艺学[B]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文学思想[C]法国唯物主义的美学和文学思想[D] 古希腊的文艺思想7、审美评价是包含在文学活动中的作家或读者的( B )。
[A] 意志态度[B] 主观情感态度[C] 客观理智态度[D] 既有主观态度,又有客观态度8、提出“文学生产的客体即原始想象”这一学说的是( A )。
[A] 荣格[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萨特9、( C )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生产的一股内在动力。
[A] 材料储备[B] 艺术发现[C] 创作动机[D] 创作灵感10、( B )倾向于“修饰”人物或事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是()。
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历史事件D. 自然景观答案:B2. 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
A. 理想化B. 抽象化C. 典型化D. 神秘化答案:C3.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
A. 理性思维B. 情感表达C. 社会批判D. 客观描述答案:B4. 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
A. 现实主义B. 传统主义C. 非线性叙事D. 历史主义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
A. 重构历史B. 消解权威C. 强调传统D. 追求客观答案:B6. 诗歌中“意象”是指()。
A. 诗歌中的具体事物B. 诗歌中的抽象概念C. 诗歌中的形象与情感的结合D.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答案:C7. 小说三要素不包括()。
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D8. 戏剧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独白B. 对话C. 舞台说明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
A. 形式固定B. 语言华丽C. 内容自由D. 结构严谨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A. 《百年孤独》B. 《佩德罗·巴拉莫》C. 《动物农场》D. 《霍乱时期的爱情》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一方面,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作家通过创作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另一方面,文学也能影响和塑造生活,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启发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2. 描述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案: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富有美感和深度的表达方式,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说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答案: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通过外貌描写、内心独白、行动表现、对话交流等多种手法来实现。
文学概论模拟测试试题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作者:日期:5、 门四科之一。
6、 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 现形 态。
7、 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 、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文学典型 文学史眼光 文学情境 审美感受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 确的填“ ~/”,错误的填“X”)1 .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 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2 .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 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3 .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4 .-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 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5 .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2、 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 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 、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2、 一 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 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 ______ 、 ___ 三种形态。
4、 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_____ 、社会效果和 ___ 一效果。
“文学” 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 <—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 '说。
1 2 3 4 、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 ,二是是受写作文学概论模拟试题2、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j 黾文本的基本层面。
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塞万提斯的 <――》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 。
A. 文采B. 情感C. 观众D. 文化2.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文学B. 诗学C. 佛学D. 神学3.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德国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 、语境依托性。
A. 意识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中介性5.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 什可洛夫斯基B. 高尔基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巴赫金6.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
A. 实用论B. 信息论C. 意志论D. 反映论7.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
A. 语境依托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意识性8.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 文本。
A. 创意型B. 再现型C. 象征型D. 表现型9. 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C) 文本。
A. 象征型B. 表现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10.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A) 。
A. 表意B. 表象C. 表情D. 表志11.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 表情性 B. 表象性 C. 涉义性 D. 意识性12.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D)。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括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2.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映,令人从头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目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3.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当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4.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心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映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5.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数特性和能力)体此刻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1.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3.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5.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
6. 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
7.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8.审好心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8. 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熟悉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
9. 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
10. 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答案
- -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在文学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正确的表述是(B)。
[A] 文本细读法适用于所有研究者[B] 逻辑论证法主要是指归纳、演绎。
[C] 心理实验法不适合用在文学研究上[D] 田野考察法不适合用于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2、关于文学的精神性,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相比社会生活来说,文学作品是精神的,第二性的[B]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以人为中心的[C] 文学被称为人学[D] 以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小说不属于人的文学(3.1 文学审美特征的根源,3)4、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新时期女性主义流派(C)?[A] 《玫瑰门》[B] 《白话》[C] 《北方的河》[D] 《私人生活》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C)。
[A] 前创作阶段[B] 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C] 创作动机的萌发[D] 语言的表达与锤炼6、关于创作心理,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B)。
[A] 超语言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
[B] 在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超语言思维。
[C] 前语言思维相对应的意识层是前意识。
[D] 意识分为语言思维、前语言思维及超语言思维三个层次。
- .总结资料7、关于文学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D )。
[A]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品。
[B]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家。
[C] 文学理论来源于研究者的实践活动。
[D] 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文学理论。
自考文学概论二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巴黎圣母院》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文学的哪一方面?A. 情感表达B. 思想内容C. 语言形式D. 文化传承3. 在文学创作中,“灵感”通常指的是什么?A. 作者的个人经历B. 作者的创作动机C. 创作过程中的突发奇想D. 创作过程中的逻辑推理4. 下列哪位作家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卡夫卡C. 莫言D. 海明威5. 文学中的“意象”是指什么?A. 文学作品中的物理对象B.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C. 文学作品中的抽象概念D. 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6. 下列哪部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挪威的森林》C. 《了不起的盖茨比》D. 《动物农场》7. 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主张关注文本的哪一方面?A. 作者的生平B. 文本的内在结构C. 读者的接受D. 社会背景8.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属于哪个文学理论?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反映论D. 解构主义9. 下列哪部作品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A. 《尤利西斯》B. 《百年孤独》C. 《了不起的盖茨比》D. 《巴黎圣母院》10. 在文学创作中,“情节”通常指的是什么?A.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C. 故事的起始、发展和结局D. 故事中的主题思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2. 描述一下文学的审美功能。
3. 解释什么是文学的“主题”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2. 分析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说明其如何体现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B5. D6. A7. B8. C9. A10. C二、简答题1.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文学概论试题2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2参考答案(2007——2008年第二学期)一、1、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2、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3、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4、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5、文学流派是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二、1、世界、作家、作品、读者2、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3、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语象、形象、意象5、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6、诗歌、散文、小说、剧本7、省略、概括、场景、休止8、扁型、圆型9、一日、一地、情节整一10、悲剧、喜剧、正剧三、1、○22、○1○2○3○43、○1○34、○1○2○45、○36、○2○3○47、○1○2○38、○19、○3○410、○1○3四、1、叙述视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非聚焦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视角,叙述者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所叙述的故事,还可以对整个故事做出预言或回顾,甚至可以深入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非聚焦型中,叙述者知道得比任何一个人物都多,但由于提供过多的信息使读者参与作品创造的空间很小。
(2)内聚焦型。
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故事。
由于任何一个人物所知必定有限,所以作家可以通过特定视角的设定在作品中有意造成叙述空白,给读者一定的创造自由。
同时叙述者的叙述受制于他自身的条件,因而可能产生特定的叙述效果。
(3)外聚焦型。
叙述者只是客观冷静地从外部呈现人物的外表、行动、环境等,不涉及人物行动的主观想法。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 。
A. 文采B. 情感C. 观众D. 文化2.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文学B. 诗学C. 佛学D. 神学3.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美国B. 俄国C. 英国D. 德国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 、语境依托性。
A. 意识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中介性5.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 什可洛夫斯基B. 高尔基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巴赫金6.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
A. 实用论B. 信息论C. 意志论D. 反映论7.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
A. 语境依托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意识性8.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 文本。
A. 创意型B. 再现型C. 象征型D. 表现型9. 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C) 文本。
A. 象征型B. 表现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10.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A) 。
A. 表意B. 表象C. 表情D. 表志11.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 表情性B. 表象性C. 涉义性D. 意识性12.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A一、填空题(共30分)1、文艺学学科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三个部分。
2、艾布拉姆斯在著作《镜与灯》中认为,文学艺术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标志着“文的觉醒”。
4、《易传》美学提出了_________和“立象以尽意”两个命题。
5、从媒介技术的视角出发,文学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口传文学、________ 和________。
6、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指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__________。
”7、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学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层面。
8、戏剧作品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思想、语言、歌曲和形象。
9、_______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的事件,_________是对事件的创造性变形,即“陌生化”。
10、接受美学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国康斯坦茨崛起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姚斯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______ 是接受美学正式诞生的宣言;而伊泽尔1969年在康斯坦茨大学的讲演_________奠定了他作为接受美学学派另一个最重要理论家的地位。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虚静说:2、立象以尽意:3、表现说:4、文学生产论:5、韵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文学何为”涉及到文学的功能问题。
请问中外文论关于“文学功能”都有那些说法?2、文学语言在哪些方面不同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文学语言主要使用什么策略来改变语言的表达习惯?四、论述题(20分)请结合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谈谈媒介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要求:思维清晰,逻辑严谨,有所思考,明白晓畅。
“文学概论”模拟考试试题(B)一、填空题(共30分)1、文艺学学科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三个部分。
2、艾布拉姆斯在著作《镜与灯》中认为,文学艺术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标志着“文的觉醒”。
4、《易传》美学提出了_________和“立象以尽意”两个命题。
5、从媒介技术的视角出发,文学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口传文学、________ 和________。
6、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指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__________。
”7、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学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层面。
8、戏剧作品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思想、语言、歌曲和形象。
9、_______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的事件,_________是对事件的创造性变形,即“陌生化”。
10、接受美学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国康斯坦茨崛起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姚斯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______ 是接受美学正式诞生的宣言;而伊泽尔1969年在康斯坦茨大学的讲演_________奠定了他作为接受美学学派另一个最重要理论家的地位。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迷狂说:2、再现说3、抽象与移情:4、隐含读者:5、文学本质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要分析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
2、结合宗白华的理论,分析文艺形式化的作用?四、论述题(20分)请运用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一画。
要求:思维清晰,逻辑严谨,有所思考,明白晓畅。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A)一、填空题1、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2、世界、作者、作品、读者3、诗缘情而绮靡4、观物取象5、印刷文学、电子文学6、有意味的形式7、言、象、意、道8、言辞、情节9、故事(story)和情节(plot)10《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本文的召唤结构》二、名词解释1、虚静说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含义:1)摆脱功利欲望的世俗观念,以虚静空明的忘我心境,达到“凝神观照”的境界;2)强调有与无、虚与实、静与动之间的辩证转化关系。
3)虚静的心灵是达到创作灵感的最佳状态。
4)虚静是为了把握对象结构,达到“观道”或实现文学构思的目的。
2、立象以尽意:“象”是易接近的,显露的;“意”是深远的、幽微的。
用形象来表达情意具有以近旨远,以小类大的特征。
3、表现说:情不仅是文学的要素,而且是文学的根本要素;文学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
4、文学生产论:(1)指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只是这种创作已经被纳入资本运作的过程之中了。
(2)与物质生产相对的一种文化生产。
作为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文学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3)特指文学活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所具有的商品经济属性,即为资本创造价值。
5、韵味:本雅明1936年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伴随现代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古典时期围绕在艺术作品周围的“韵味”(aura)消失了。
这里的“韵味”特指一定距离之外,而又独一无二的显现,主要强调原作的本真性和权威性。
三、简答题1、答:(1)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和“吟咏情性”的陶冶功能;现代文论:启蒙与救亡的社会功能;为人生的文学价值观和为文学的唯美主义观。
(2)西方:古典时期:净化情感的功能、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和求真的认识论功能;现代时期:真与美的结合,社会批判功能和审美救赎价值。
2、文学语言在哪些方面不同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文学语言主要使用什么策略来改变语言的表达习惯?答: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是语言在不同生活领域中的运用。
日常语言:表意功能(表情达意的手段,直接服务于交际和表达的目的);科学语言:指称功能(在确定的意义系统中,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的一一吻合);文学语言:自我指涉功能(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一面,而且强调符号本身的可感知性)。
二、策略:1)突出(陌生化):文学语言的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把言辞“突出”,自动化使一事件程式化(规范用语),突出则意味着对这种程式的破坏(穆卡洛夫斯基)。
2)保留歧义:文学通过保留歧义性使语言能够表达罕见的、新颖的、独特的,因而也就是非公众的经验,这同科学语言系统消除歧义性的言论策略相反(保罗·利科)。
3)隐喻和象征:文学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更强调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隐喻和象征功能,这是在保留歧义的词语组合中创造的。
4)对话:语言在其他领域内的生活都具有直接性。
在那里它直接服务于交际和表达的目的。
而在这里它本身成为描写的对象。
四、论述题基本思路:1、媒介技术降低了大众进入文学艺术的门槛,使高雅、严肃的文学艺术“通俗化”了;2、媒介技术的可复制性,使文学艺术摆脱了原作的独一无二性和权威性,失去了它原有的“距离感”,导致韵味的消失;3、本真性的消失,原因在于(1)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2)复制品使接受者能在不同的环境中随时随地欣赏艺术品,从而使被复制的对象具有了现实的活力。
4、从印刷媒介技术到电子媒介技术的转变,引发了文学艺术范式的深刻变化:1)文学艺术的可复制性改变了它的接受方式——从凝神静观到震惊;2)艺术功能:从礼仪到政治。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B)一、填空题1、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2、世界、作者、作品、读者3、诗缘情而绮靡4、观物取象5、印刷文学、电子文学6、有意味的形式7、言、象、意、道8、言辞、情节9、故事(story)和情节(plot)10、《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本文的召唤结构》二、名词解释1、迷狂说:它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所达到的如有神助、物我两忘、才思泉涌而又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柏拉图在《伊安篇》中最早论述了这种观念。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点:(1)诗人不是凭智慧或技巧来写作,而是在神灵禀赋的迷狂状态下进行写作,只是诗神的代言人。
“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够作诗或代神说话。
”(2)诗人的灵感来自于不朽的灵魂前生在天国所见到的美满境界的回忆。
这种回忆包含了诗人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2、再现说:文学的“再现”(Representation)包孕了双重的意蕴:其一,是来自“摹仿”意义上的狭义“再现”;其二,用以言说文学与世界的基本关系,这种广义的“再现”既涵摄了一般意义上的“再现”(德语“Repr?sentation”),也包含了通常意义上的“表现”(即德语“Ausdruck”),它所表述的是艺术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
3、抽象:有意识地与现实生活拉开一段距离,把内在的情感态度要化为外在的形式,使它摆脱通常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
移情:只要外部事物“力的图式”与内在情感中力的作用模式相同,它就具有表现性,就能唤起我们的情感.我们把这种赋予情感以形式和赋予形式以情感的符号创造过程,称为艺术的“移情”作用.4、隐含读者: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它存在两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方面:它一方面作为一种本文结构的读者角色,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构造活动的读者角色。
5、文学本质论:本质论是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它坚信在现象背后存在一个稳定的、超历史的、普遍的本质。
文学本质论就是强调文学表象的背后存在一个稳定不变的、超历史的、永恒的真理。
三、简答题1、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后结构主义试图取消作者的地位,强调文学创作是同作者观念、价值判断及社会责任感无关的话语实践活动。
罗兰·巴特在《作者的死亡》一文中以“写作”概念代替了“作者”概念,宣布了作者的死亡。
他认为,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把文学当作作家自我情感或生活的表现,而写作实际是非个人性的话语实践活动。
在现代主义文学实践中,疏远作者成为一个历史事件。
作者是意义的垄断者,写作却是对任何起因、任何意义垄断行为的破坏。
因为写作的本质乃是“编织”意义多元化的巨大网络,一个没有终结的活动,一种对专断意义的革命或解放。
2、答:(宗白华)形式的作用:1)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成为独立有机的形象,引发我们的注意和深入的体验。
“间隔化”(拉开与生活的距离)是形式化的手段,如图画的框、雕像的石座、堂宇的栏杆台阶、从窗户看青山一角等。